(高清版)GBT 40578-2021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_第1页
(高清版)GBT 40578-2021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_第2页
(高清版)GBT 40578-2021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_第3页
(高清版)GBT 40578-2021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_第4页
(高清版)GBT 40578-2021 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ICS43.040GB/T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ECERegulationNo.51,Revision3,2016,Uniformprovisionsconcerningtotheirsoundemissions,NEQ)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IGB/T40578—2021本文件按照GB/T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本文件参考ECE第51号法规,修订本3,2016,《关于对四轮及四轮以上车辆就其噪声排放认证的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工业和信息化部提出。本文件由全国汽车标准化技术委员会(SAC/TC114)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上汽通用五菱汽车股份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发展中心、广西壮族自治区汽车拖拉机研究所有限公司、北京市劳动保护科学研究所、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泛亚汽车技术中心有限公司、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汽车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机动车检测认证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长春汽车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一汽-大众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重庆车辆检测研究院有限公司、广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东风本田汽车有限公司、华晨宝马汽车有限公司、普利司通(中国)投资有限公司。1GB/T40578—2021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方法本文件适用于M₁类、最大设计总质量不超过3500kg的M₂类和N₁类汽车的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内容通过文中的规范性引用而构成本文件必不可少的条款。其中,注日期的引用文本文件。GB/T3730.2道路车辆质量词汇和代码GB/T3785.1电声学声级计第1部分:规范GB/T6326轮胎术语及其定义GB/T12534汽车道路试验方法通则GB/T15089机动车辆及挂车分类GB/T15173电声学声校准器GB/T19596电动汽车术语GB/T38146.1中国汽车行驶工况第1部分:轻型汽车GB/T40625—2021汽车加速行驶车外噪声室内测量方法ISO10844声学测量道路车辆及其轮胎噪声用试验路面的规定(Acoustics—Specificationoftesttracksformeasuringnoiseemittedbyroadvehiclesandtheirtyres)3术语和定义GB/T3730.2、GB/T6326、GB/T15089、GB/T19596、GB/T38146.1中界定的以及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测试质量testmassofvehiclem3.2汽车总功率totalpowerofvehiclePn汽车直接参与驱动的动力源功率总和。2GB/T40578—2021功率质量比系数powertomassratioindexPMR汽车总功率与汽车测试质量比值。PMR=(P。/m,)×1000试验车辆进行噪声测量时用于代表车辆位置的定位点。试验加速度testaccelerationatest采用规定挡位进行加速噪声试验过程中的车速平均变化量。试验车辆挡位数numberofgearsX能锁定传动比(包括由副变速器或多级速比驱动桥得到的传动比)的试验车辆前进挡位总数。4测量仪器测量用声级计或其他等效的测量系统应满足GB/T3785.1规定的1级声级计的要求(如果适用,还应包括防风罩)。测量时,应使用声级计的“F”时间计权特性和“A”频率计权特性。使用的声级计或测量系统能自动采样测量“A”计权声级时,则其读数时间间隔不应超过30ms。测量前后,应用符合GB/T15173规定的1级声校准器对声学测量仪器进行校准。在没有再做任后的测量结果无效。a)转速测量仪器,±2%;b)车速测量仪器,±0.5%;3GB/T40578—20215.1测量场地测量场地应符合ISO10844的相关规定。单位为米AA7.5±0.057.5±0.05≥10A'p'B'≥60≥10ls——加速连接段;l。-——最小标准测量试验行驶车道延伸长度。不应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测量,噪声测量期间,环境温度5℃~40℃(若汽车制造商和检测机构4GB/T40578—2021第6章试验前后各进行10s背景噪声测量,将最大声压级作为背景噪声。表1背景噪声修正值单位为dB(A)背景噪声与被测噪声差值背景噪声修正值5.5.1试验车辆装用的轮胎应为该车型配置轮胎。轮胎冷态气压充至试验车辆测试质量状态下试验5.5.2试验车辆应符合车辆出厂合格技术条件且处于正常工作状态。测量过程中,试验车辆接近CC'线(纵向中心线),发动机转速nmx(如适用)应不大于80%额定转速。验车辆传动系统应采用道路正常行驶常用的驱动方式。对于装有可手动选择的多模式排气系统的试验车辆,所有排气系统模式应进行6.2规定的试验。6.2试验项目lkm/h、70km/h±2km/h。试验加速度ates应满足下列要求:b)vpp=50km/h±1km/hc)vpp=70km/h±2km/h5GB/T40578—2021km/h时,挡位应为(1+X/2)/2+1,如不是整数,应向下圆整;km/h时,挡位应为1+X/2,如不是整数,应向下圆整;试验车辆如无法满足以上挡位要求,可按试验车辆生产企业推荐的邻近挡位进行测量。6.2.1.2.2不能锁定传动比的试验车辆各试验车速下,均应将挡位选择器置于全自动操纵位置进行测量。允许使用电子或机械装置,以防止在测量过程中,试验车辆换挡至道路行驶不常用的挡位。能锁定传动比的试验车辆按公式(1)计算获取每次试验的试验加速度atest,i,;。不能锁定传动比的试验车辆按公式(2)计算获取每次试验的试验加速度agest,D,;。 ;=[(vpg/3.6)²—(vAx/3.6)²/(2×(20+1)]……(1)atest,D,;=[(vpg/3.6)²—(vpp/3.6)²/(2×(10+l)] (2)式中:VAA——参考点通过AA'线的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VgB——试验车辆最后端通过BB'线的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Vp——参考点通过PP'线的车速,单位为千米每小时(km/h);i---—能锁定传动比的试验车辆的试验挡位;j——试验次数;D—--—不能锁定传动比的试验车辆的试验挡位;l——参考点到试验车辆最后端的距离,单位为米(m)。加速噪声试验按照下列规则进行:a)在6.2.1.1规定的每个车速和对应加速度范围内,进行两次测量,测量的试验加速度差值应不大于0.3m/s²;b)对PMR≥90kW/t的M₁类汽车,允许在a)的基础上增加两次测量,测量的试验加速度差值应不大于0.3m/s²,且本次试验加速度均值与a)的均值差应大于0.5m/s²;c)试验车辆在进入AA'线或之前的预加速位置点时,迅速将加速踏板踩到合适位置并保持稳定,直到试验车辆最后端通过BB'线时松开踏板,记录vAN,Upp和vpp并进行试验加速度计算;d)记录试验车辆每次通过测量区的最大声压级,同侧两次最大声压级差值应不大于2dB(A),每一侧两次最大声压级进行算术平均,取两侧平均值中较大值作为最终结果。6.2.2匀速噪声试验设计总质量≤3500kg):80km/h±2km/h、90km/h±2km/h。中规定的多用途面包车也可参照N₁类及M₂类(最大设计总能锁定传动比的试验车辆应处于可稳定行驶的最高挡位。6GB/T40578—2021a)在6.2.2.1规定的每个车速条件下,分别进行两次测量,试验车辆从进入AA'线至最后端通过b)记录试验车辆每次通过测量区的最大声压级,同侧两次最大声压级差值应不大于2dB(A),每6.3特殊情况说明有关试验车辆和测量仪器的技术参数、测量结果,以及需要说明的特殊情况等填写在附录A的表格中。7GB/T40578—2021(资料性)轻型汽车多工况行驶车外噪声测量记录表A.1测量条件测量条件记录如下信息:测量日期测量地点路面状况天气气温(℃)大气压力(kPa)相对湿度风速(m/s)风向VIN额定载客人数汽车类型(M2,N₁)整备质量(kg)最大总质量(kg)汽车总功率(kW)背景噪声:测量前dB(A)测量后转速仪:型号准确度检定(校准)日期A.2测量数据测量数据记录如下信息:测试质量(kg)整车长度(m)总功率及转速(kW,r/min)PMR(kW/t)行驶模式排气系统模式(如果适用)噪声试验数据记录表见表A.1和表A.2。8GB/T40578—2021表A.1加速噪声试验数据记录表加速试验试验车速及转速及加速度(km/h,r/min,m/s²)测量结果[dB(A)]最终结果挡位次序VAAVppVBBnm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