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7讲近代西方文明的兴起(14-18世纪)之走向整体的世界(练)1.(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西班牙国王曾在麦哲伦环球航行前与之订立关于发现香料群岛的协定,其中规定:为了给你们以最大的恩惠,朕愿意,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这说明A.麦哲伦航行具有人文主义的探险精神B.麦哲伦航行肩负着传播基督教的使命C.麦哲伦航行的直接动力是对财富的渴求D.麦哲伦航行是以封建王权的强化为助力【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如果在你们发现的岛屿已超过六个的情形下,你们六中取二,而且此后获得当地应交给朕的全部收入、租税的十五分之一”可知,麦哲伦的航海活动是为了获得利益,对财富的渴求是其航行的直接动力,C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人文主义的探险精神,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麦哲伦航行肩负着传播基督教的使命,排除B项;材料未涉及封建王权的强化,排除D项。故选C项。2.(2022·山东·高三阶段练习)关于哥伦布和“新大陆”,传统观点认为,哥伦布始终认为自己所到之处便是东方的亚洲,从未意识到那是一块当时欧洲人尚不了解的“新大陆”。但是也有研究表明,哥伦布在第三次航行之后的一些信件中,明确使用了“新大陆”这个概念。据材料可知(
)A.历史资料须辨析其真伪 B.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C.历史研究无法还原真相 D.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的变化【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欲用哥伦布生前的书信质疑史实界共识,即哥伦布对“新大陆”看法的传统观点错误,首先要验证相关信件的真伪,即应用历史资料须辨析其真伪,A项正确;仅此一例不足以说明后期研究比传统观点更可信,排除B项;历史研究无法还原真相的说法绝对,排除C项;历史认识取决于时代的变化的说法夸大了客观因素,排除D项。故选A项。3.(2022·广东江门·高三阶段练习)以“陆地之间”海而著称的地中海被冠以多种称呼:“伟大的海"“堕落的海”“智慧之海”“贸易之海”等,不同的称呼反映了人们对地中海历史的不同理解。其中,对“贸易之海”的理解相对准确的是(
)A.在古代地中海的贸易地位不是很重要 B.近代以来地中海的贸易地位有所上升C.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发展地 D.近代以来地中海失去贸易中心的地位【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近代以来,随着新航路的开辟,贸易中心逐渐从地中海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地中海失去贸易中心的地位,D项正确,排除B项;在古代,地中海的贸易地位十分重要,是连接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枢纽,排除A项;“地中海是西方文明的发源地、发展地”是对“伟大的海”的理解,排除C项。故选D项。4.(2022·湖南·模拟预测)17世纪初,荷兰先后成立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公司由商人和富于冒险精神的新教徒集资筹建。公司根据政府颁发的特许状,享受许多特权,甚个可以建立自己的陆、海军,有权力宣战、媾和,有权力建立和管理殖民地。荷兰特权贸易公司的成立A.推动了欧亚直接贸易的兴起 B.加剧了欧洲国家的商品输出C.有利于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 D.拉开了荷兰殖民扩张的序幕【答案】C【详解】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东印度公司和西印度公司是荷兰对外殖民扩张的工具,有利于荷兰和欧洲的资本原始积累,C项正确;新航路开辟之前欧亚直接贸易就已经兴起,排除A项;欧洲国家的商品输出是在第一次工业革命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不能说明荷兰特权贸易公司的成立“拉开了荷兰殖民扩张的序幕”,排除D项。故选C项。5.(2022·湖南·模拟预测)1660年,英国《航海条例》规定:“凡英属殖民地进口的商品或这些殖民地出口的商品,只能用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装运,且上述船只的船长及至少四分之三的船员应当是英国人。如有违者,进出口货物及商船一律予以没收。”英国此举A.确立了英国海上霸主的地位 B.促发了英西间殖民战争的爆发C.引发了国内阶级结构的变动 D.贯彻了英国重商主义殖民原则【答案】D【详解】根据材料“只能用英格兰、威尔士、爱尔兰或英属殖民地的船只装运,且上述船只的船长及至少四分之三的船员应当是英国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英国强化了对殖民地贸易的控制,这是严格控制进出口贸易的表现,这是重商主义政策的特征,D项正确;18世纪中期,英国通过七年战争打败法国,确立了“海上霸主”的地位,排除A项;英国和西班牙的殖民争夺战争在16世纪已经基本结束,排除B项;材料与英国国内阶级结构的变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6.(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拉丁美洲有很多地名以耶稣(San-)和圣母玛利亚(Santa-)为名,如圣地亚哥SanDiego)阿根廷的城镇圣萨尔瓦多(Sanaslvador),巴拉圭的城镇圣玛利亚(SantaMaria)等。这表明A.天主教在全球范围传播由此开始 B.殖民入侵影响了美洲的风俗文化C.生产力水平低限制本土宗教发展 D.资本原始积累加速了宗教的传播【答案】B【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随着新航路开辟后的早期殖民扩张,西方殖民者在殖民地区大力传播天主教,导致了这类地名的产生,B项正确;材料无法说明天主教在全球范围传播由此开始,排除A项;C项从材料中无法体现,排除C项;材料是说西方殖民者对美洲的影响,而资本原始积累是对欧洲而言的,排除D项。故选B项。7.(2022·全国·高三课时练习)在《古地图密码》一书中,有两幅地图值得人们深思:一幅是绘于1459年,藏于威尼斯马尔西亚那国家图书馆的“毛罗地图”,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另一幅是绘于1507年的“瓦德西穆勒地图”,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如表是相关史实简表。据此可知当时时间事件1459年毛罗绘制地图1488年迪亚士抵达好望角1492年哥伦布到达美洲1498年达·伽马绕过好望角到达印度1507年瓦德西穆勒绘制地图1519年—1522年麦哲伦环球航行A.地圆学说已经得到了普及 B.西方地图测绘技术取得了关键突破C.地理科学的地位有所提高 D.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答案】D【详解】根据“能清晰地看到欧亚大陆和非洲大陆;”“绘出了美洲大陆和太平洋海域,且太平洋海域大于大西洋海域。”可得出,随着人们对世界地理认识的加深,成为人们探求新世界的原因之一,反映出地理认知革新推动了新航路的开辟,D项正确;普及说错误,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到测绘技术的突破,而只是认知的变化,排除B项;没有比较,不能得出提高,排除C项。故选D项。8.(2022·河北·沧州市一中高三阶段练习)在《达•伽马航行的佚名笔记》中有这样一段记载,当达•伽马航船行驶到印度向卡利库特王公呈递信件之后,这位印度王公曾问及葡萄牙有些什么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有很多粮食呢绒、铁铜等。”王公又问他是否带来了一些商品,达•伽马回答说:“总数不多,都是样品。”这可以用来说明A.资本主义对外扩张本性 B.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明显扩大C.新航路开辟的经济动因 D.不同文明的交往存在观念差异【答案】C【详解】本题考查新航路开辟,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历史现象的能力。既然达·伽马的船上带有货物样品,就说明其在寻求商品销售市场,故选C项;材料内容无法体现资本主义对外扩张的本性,故排除A项;材料信息体现不出东西方国家贫富差距,故排除B项;材料中没有涉及双方观念不同的相关信息,故排除D项。9.(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为16世纪欧洲不同城市的胡椒每担价格变化示意图。这反映出当时16世纪欧洲不同城市的胡椒价格变化示意图A.欧洲商业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 B.地中海区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重商主义成为欧洲各国的国策 D.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答案】A【详解】根据“16世纪”可知,图片内容为新航路开辟后的变化,读图可得出地中海沿岸的威尼斯胡椒价格上升,大西洋沿岸的里斯本胡椒价格下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贸易中心由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因此地中海沿岸的胡椒物以稀为贵,作为商业中心的大西洋沿岸胡椒价格下降,欧洲商业格局发生重大变化,A项正确;地中海沿岸在14世纪资本主义就萌芽了,排除B项;材料不能得出重商主义是否是普遍的国策,排除C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在工业革命后初步形成,D项时间错误,排除D项。故选A项。10.(2022·河南·南阳中学高三阶段练习)据记载,1637年,荷兰出现了“郁金香狂热”的泡沫经济。当时一棵郁金香被炒到3000荷兰盾,可以交换8只肥猪、4只肥公牛、2吨奶油、1000磅奶酪、1个银制杯子、1包衣服、1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这一现象主要反映了(
)A.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 B.早期殖民扩张引发价格革命C.商贸中心转向大西洋沿岸 D.荷兰丧失“海上马车夫”地位【答案】A【详解】根据“当时一棵郁金香被炒到3000荷兰盾,可以交换8只肥猪、4只肥公牛、2吨奶油、1000磅奶酪、1个银制杯子、1包衣服、1张附有床垫的床,外加一条船。”可得出荷兰出现了以物抵物的交换经营方式,说明商业经营方式出现新变化,A项正确;材料与价格革命无关,价格革命是指市场物价高低,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贸易中心的变化,也没有涉及到地位的丧失,排除CD项。故选A项。11.(2022·全国·高三)甘蔗种植需要猛烈的阳光和长时间的密集劳动,且甘蔗园往往疟疾肆虐,因此,蔗糖在中世纪的欧洲是难得的奢侈品。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工业革命大幅提升民众的消费能力 B.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C.新航路开辟使东西方贸易更加便捷 D.人口增长导致需求量的提高【答案】B【详解】根据“15世纪,英国人年均糖摄取量接近于零;到19世纪初,这一数字已上升至8公斤,蔗糖不再是奢侈品。”可得出,随着殖民扩张与黑奴贸易的兴盛,大量黑奴被卖到美洲种植园中,推动了美洲种植园经济的发展,因此提高了蔗糖的产量,B项正确;材料中的现象主要是蔗糖产量提高,而不是工业革命对消费能力的影响,排除A项;CD项都不是主要原因,排除CD项。故选B项。12.(2022·全国·高三专题练习)下图是一幅水彩画作品《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埃尔南·科尔特斯,西班牙航海家、军事家、探险家,1519年率西班牙军队登陆墨西哥),它选自西班牙画家迪亚特·杜兰的《印第安人历史》(1547年)。该作品旨在A.揭露殖民者残暴行径 B.客观还原历史真相C.促进不同文明的交流 D.美化殖民扩张历史【答案】D【详解】根据《印第安人献给埃尔南·科尔特斯一个束发带》可以看出,画面描绘的是印第安人欢迎西方殖民者的到来,这明显是对西方殖民侵略的美化,D项正确;材料中的场景是为了美化殖民者,而不是揭露殖民侵略,排除A项;材料中的场景是美化虚构的,并不是历史真相,排除B项;文明交流不是画作的主旨,排除C项。故选D项。二、材料分析题13.(2022·广东佛山·高三开学考试)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3世纪中后期,蒙古军队占领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1259年,大蒙古国分裂为元朝和四大汗国。17岁时,马可·波罗跟随他的父、叔尼古拉兄弟,沿陆上丝绸之路前来东方,历时四年险阻,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他的足迹远至云南、四川西部的金齿、福建的福州、泉州等地。1291年初,跟随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尔汗阿鲁浑的使团,从泉州经海道返回他的故乡威尼斯。他的游记使许多欧洲人为东方的富庶、文化的昌盛而倾倒。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参考《马可·波罗游记》等资料制作了欧洲中世纪第一只地球仪。——摘编自沈福伟著《中西文化交流史》等材料二
西欧各国,特别是葡萄牙、西班牙、法兰西、英吉利等新兴国家寻求从欧洲直航印度、中国的航路。1498年,葡萄牙瓦斯科·达伽马率领的一支四艘船组成的舰队,绕过南非好望角首航印度卡里库特。接着,西班牙哥伦布开辟了北美航线,麦哲伦和他的同伴在1522年完成了环球一周的航行。此外,西欧人还探寻南半球,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这些远洋探索活动被欧洲人统称为“地理大发现”。——摘编自(英)彼得·弗兰科潘著《丝绸之路:一部全新的世界史》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马可·波罗旅行及其游记对哥伦布等人开辟新航路的影响。(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欧洲人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探索活动统称为“地理大发现”是否合适,并说明理由。(3)马克思曾指出,世界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蒙古西征和新航路开辟在世界历史形成过程中的不同作用。【答案】(1)影响:马可·波罗冒险精神的激励;他的海上旅行经历揭示了开辟新航路的可行性。游记描述的东方富庶提供了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游记推动了地理知识的进步等。(任意三点)(2)①合适。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都是欧洲人新认识的,它反映了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②不合适。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文明早已存在,它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判断与理由形成逻辑关系。理由要充分合理。)(3)说明:蒙古西征使亚欧大陆连接起来,有利于世界历史的形成,但仍属于区域历史(地域史)。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因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详解】(1)影响:根据材料一“历时四年险阻”可得出马可·波罗冒险精神的激励;根据材料一“于1275年到达元大都。他的足迹远至云南、四川西部的金齿、福建的福州、泉州等地。1291年初,跟随阔阔真公主下嫁伊尔汗阿鲁浑的使团,从泉州经海道返回他的故乡威尼斯。”可得出,他的海上旅行经历揭示了开辟新航路的可行性。根据材料一“他的游记使许多欧洲人为东方的富庶、文化的昌盛而倾倒”可得出,游记描述的东方富庶提供了开辟新航路的经济动力;根据材料一“纽伦堡地理学家马丁·贝海姆参考《马可·波罗游记》等资料制作了欧洲中世纪第一只地球仪”,可得出,游记推动了地理知识的进步。(2)本题为开放性题,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欧洲人把达伽马、哥伦布、麦哲伦等人的远洋探索活动统称为“地理大发现”是合适的。因为这些国家与地区都是欧洲人新认识的,它反映了欧洲人认识世界的视野和能力的改变。也可以认为不合适。因为根据所学知识,这些国家与地区的文明早已存在,它带有“欧洲中心论”的色彩。(判断与理由形成逻辑关系。理由要充分合理。)(3)根据材料一“蒙古军队占领亚欧大陆的广大地区”可得出蒙古西征使亚欧大陆连接起来,有利于世界历史的形成,但仍属于区域历史(地域史)。根据材料二,“发现了许多当时在欧洲不为人知的国家与地区。这些远洋探索活动被欧洲人统称为‘地理大发现’。”可得出新航路开辟使人类第一次建立起全球性联系,因而推动了世界历史的形成。14.(2022·山东·高三专题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罪恶的种族主义西方种族主义摘录时间及事件概况1584年10月理查德·哈克卢伊特呈交给伊丽莎白一世的信向“西印度”扩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不仅能够“传播新教福音”,也能够通过“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1850-1855年美国南部某种植园黑奴死亡率该种植园死亡32名黑奴,只有4人活到60岁,4人活到50岁,有7人在40多岁时就死了,有7人在20或30岁时就死了,还有9人死时不满5岁。1882年美国《排华法案》通过监禁、驱逐等方式,限制华人矿工入境美国,并剥夺了大量19世纪中期自愿或被贩卖至美国的华工的美国国籍。19世纪末欧洲“黄祸论”甲午战争后,西方政治精英普遍担忧黄种人崛起会冲击欧洲列强的利益,“黄祸论”开始兴起,在欧洲贵族与政治家中广泛流传。——摘编自殷之光《西方为何不肯抛弃种族主义?》从上表中提取两条或两条以上的信息,拟定一个论题,并运用世界近现代史相关知识对所拟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答案】信息:非洲奴隶贸易能够增强“增强亚非欧与英国的贸易往来”;种植园中黑奴死亡率高论题:三角贸易对欧洲和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论述: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葡萄牙等欧洲国家纷纷开始了殖民扩张,他们在美洲创建种植园,开发金银矿,由于需要大量的廉价劳动力,在利润的驱使下,殖民者将贪婪的目光投向未开发非洲大陆,开始了罪恶的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三角贸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步骤,但是它对非洲人的摧残和对非洲社会经济的破坏却是不可估量的,使非洲丧失将一亿的精壮劳动力,导致了非洲的长期落后。【详解】根据表中第一条信息可知,1584年起,英国人就已经意识到了奴隶贸易的重要性,能够“为英格兰人提供工作”,所以主张“增强非洲奴隶贸易”。表中第二条信息显示到19世纪50年代,美国的种植园中黑奴死亡年龄普遍比较小,反映出黑奴在种植园中遭受着沉重的剥削和压迫,这是三角贸易导致的结果。从这两则信息可以得出论题为:三角贸易对欧洲、非洲产生了重大影响。在论述时,应该对三角贸易产生的原因、内容和影响进行论述。史实正确,史论结合即可。1.(2022·广东·高考真题)17世纪的荷兰画家作品中经常呈现如下场景。整齐的城市、房舍、家具,妻子和儿女们的漂亮服饰,宴会上盛大的排场,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这反映了当时荷兰A.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 B.浪漫主义艺术风靡一时C.商业公司垄断新航路贸易 D.启蒙运动塑造社会风貌【答案】A【详解】结合所学可知,正是由于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殖民霸主,海外贸易繁荣,艺术上才出现了“海员的英勇,商业的辉煌以及穿梭于各大洋上的荷兰商船”等题材,由此可见海外贸易丰富了艺术题材,A项正确;材料不是憧憬未来的浪漫主义,而且浪漫主义出现的时间是18世纪末,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垄断公司,排除C项;材料和启蒙运动无关,排除D项。故选A项。2.(2021·天津·高考真题)1526年,一位非洲国王控诉说,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以至于我们国家的人口正在大量丧失”;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据此可以佐证A.世界市场的成型 B.工业革命的冲击 C.三角贸易的初现 D.殖民体系的确立【答案】C【详解】根据材料“葡萄牙人每天都在抓走本地人并将他们卖掉”、“1549年,巴西的种植园已经有了非洲人劳作的记录”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初现。16世纪开始的"黑三角贸易"即奴隶贸易,欧洲奴隶贩子从本国出发装载盐、布匹、朗姆酒等,在非洲换成奴隶沿着所谓的"中央航路"通过大西洋,在美洲换成糖、烟草和稻米等种植园产品以及金银和工业原料返航。在欧洲西部、非洲的几内亚湾附近、美洲西印度群岛之间,航线大致构成三角形状,由于被贩运的是黑色人种,故又称"黑三角贸易"。历时300年之久。最先开始经营三角贸易的国家是葡萄牙和西班牙,接着是英国和美国为主。因此,C项正确;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是通过新航路开辟、早期殖民扩张以及两次工业革命而形成的,这与材料内容不符,排除A项;工业革命开始于十八世纪六十年代,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B项;材料内容仅可以佐证三角贸易的初现,无法体现“殖民体系的确立”,排除D项。故选C项。3.(2021·全国·高考真题)16世纪起,英国国王将大量特许状授予从事海外贸易的商人团体,成立特许公司。与此同时,欧洲许多国家掀起创办海外贸易特许公司的热潮。至18世纪末,特许公司数量已达数百个。这反映出该时期A.资本输出成为海外扩张的主要形式 B.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C.划分势力范围成为列强争霸的焦点 D.殖民扩张呈现竞争格局【答案】D【详解】16至18世纪,是西方国家对外殖民扩张的时期,成立带有殖民性质的特许公司就是殖民扩张手段之一。与英国同时,欧洲许多国家在海外创办特许公司,最终在18世纪末形成众多特许公司,这说明当时欧洲殖民扩张呈现出竞争格局,D正确;第二次工业革命后,资本输出成为主要的海外扩张形式,排除A;第二次工业革命完成后标志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时间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B;划分势力范围成为争霸焦点是在垄断组织出现之后,时间同样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排除C。4.(2021·浙江·高考真题)某航海家在日志中写道: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这次航海的任务是作为国王陛下的使节,完成国王陛下吩咐给我的任务,向彼岸的君主致以我们的问候。”该航海家A.深信“地圆说” B.途径了非洲最南端的海角C.在东方实现了“黄金梦” D.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答案】A【详解】由材料信息“1492年8月3日早晨,我从(西班牙)帕罗斯出发,向西‘前往位于大西洋上的加那利群岛,然后从那里出发前往印度’”可知,该航海家是哥伦布。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哥伦布深信“地圆说”决定向西航行到印度,结果到达了美洲,故A正确;哥伦布航行不会途径非洲最南端的海角,故B错误;哥伦布没有到达真正的东方,故C错误;达伽马找到了通往东方的新航线,故D错误。5.(2022·浙江·高考真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492年后,当欧洲船只将成千上万的物种运到大洋彼岸的新家园时,全球的生态系统开始了碰撞与融合。有学者将其称为“哥伦布大交换”,正是它让意大利有了西红柿,美利坚有了橙子,瑞士有了巧克力,泰国有了辣椒。毫无意外,哥伦布的远航确实引起了生态大爆炸,就像它在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一样,这是塑造现代世界的众多事件之一。——摘编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材料二新航路开辟后,出现了史无前例的大规模人口迁徙。16世纪初、第一批奴隶从非洲被直接运往美洲,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持续时间长达三四百年。……1680-1775年英国人向美洲各殖民地共输送黑奴300多万名,获利极为丰厚。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统计显示,1709-1787年间,英国从事海外贸易的船只增加了4倍,开往非洲的船只增长了11倍。造船业的发展、运往非洲交换黑奴的枪支、小商品的日益增多,引起连锁反应,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摘编自王斯德主编《世界通史》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写出随着“欧洲船只”一起进入美洲且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的两种主要粮食作物。列举“商业革命"的具体表现,以佐证“哥伦布的远航"在欧洲城“经济领域引起的震荡”。(2)资本主义的发展掩盖不了奴隶贸易的罪恶。根据材料二,概括17-18世纪黑奴贸易对英国工业革命的影响。结合所学,分析“万恶的黑奴贸易开始”的原因。【答案】(1)作物:麦、水稻。表现:欧洲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商品市场扩大;英法荷等国建立特权贸易公司;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改变。(2)影响:提供了资金来源;扩大了海外市场;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原因:牟取暴利:美洲土著人口锐减,殖民地劳动力极度匮乏。【分析】(1)作物:结合所学可知,欧洲人把麦、水稻传播到美洲,极大地影响了美洲经济生活。表现:根据所学商业革命的内容,从欧洲商人奔走于世界各地;商品市场扩大;英法荷等国建立特权贸易公司;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改变等进行回答。(2)影响:根据“获利极为丰厚”得出提供了资金来源;根据“黑奴贸易还是支撑当时世界上最活跃的大西洋贸易体系的基础”得出扩大了海外市场;根据“造船业的发展”“促进了其他制造业的发展”得出促进了英国制造业的发展。原因:根据“获利极为丰厚”得出牟取暴利:根据所学可知,欧洲人到达美洲后,实行种族灭绝政策,导致美洲土著人口锐减,殖民地劳动力极度匮乏。6.(2020·北京·高考真题)“茶”字发音的传播史材料一
茶起源于中国,汉唐时期即开始对外传播。在汉语中“茶”有不同的发音,随着茶叶海外贸易的扩展,“茶”字的不同发音传入亚、非、欧等地。北方以及广东地区“茶”字的发音形成今天世界上的cha发音系统;厦门方言发音形成今天的tea发音系统。明清时期,荷兰、英国主要从厦门进口茶叶。英、荷语言中本无茶叶一词,于是直接借用厦门发音,将“茶”读作tea。材料二
“茶”的两大发音系统在亚、非、欧三大洲分布示意图(1)读上图,cha与tea发音系统分别分布在哪些地区?(2)不同发音系统的形成与茶叶贸易路线有密切关系。结合所学分析不同发音系统形成的历史原因。【答案】示例(1)cha:东亚、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北部和东部(东非);东欧、葡萄牙。tea:东南亚南部(马来群岛);非洲南部和西部海岸;西欧和北欧等。(2)中国古代丝绸之路发达,茶叶从中国长安等地出发,经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播到东亚、东南亚、中亚和西亚,又转销到东欧和东非地区。cha的发音也随之传入这些地区。新航路开辟后,欧洲主要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沿岸转移到大西洋沿岸,形成了新的海上茶叶贸易商路。葡萄牙主要从澳门进口茶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本土及其海外殖民地,在这些地区形成了cha的发音。荷兰、英国多从厦门进口茶叶,并沿新航路将茶叶引入南非、西非和西欧地区,于是由厦门方言形成的tea的发音伴随西欧商人和殖民者的脚步传到这些地区。【详解】(1)地区:根据材料中的图例及传播路线可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机租赁合同标准文本
- 个体工伤无责合同样本
- 2025房屋租赁转让合同协议
- 学校美术馆发展规划计划
- 2025年建筑工程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农村卖方合同样本
- 借贷过桥合同标准文本
- 业主房子托管合同样本
- 人社部员工劳动合同样本
- 高管团队建设与管理计划
- 工业园物业管理方案参考范本
- 2024年黑龙江牡丹江中考英语真题及答案
- 《电力基础设施数字化锁控系统技术》
- 应急救护技能(白城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知到智慧树答案
- 《大型灌区信息化建设导则》
- 墨菲定律知识介绍墨菲定律启示课件
- 品管圈PDCA获奖案例-新生儿科运用PDCA循环缩短早产儿完全经口喂养过渡时间成果汇报
- Petrel中文操作手册(1-3)
- 安徽省芜湖市2024-2025期中考试八年级数学试卷
- 读书分享《非暴力沟通》课件(图文)
- 食品经营户食品安全培训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