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唐山市滦南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小学教学质量调研六年级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渴望美好的未来,其实未来就在你的见识和行为里。你愿意,从现在开始,自己做的每个选择,都为未来的自己负责吗?愿你把握好每一个当下,专心致志地投入走好每一步,因为越努力才会越幸运。第一部分知识积累一、知识链接:1.读拼音,写词语。夏夜,一轮金黄明月在天空中轻轻地nuóyí(),jiǎojié()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高高的杨树枝上qīxī()着忙碌了一天的小喜鹊。屋内一个小姑娘wǎn()着妈妈的手臂,wēi
yī()在妈妈的身旁,chán()着妈妈讲睡前故事,妈妈习惯性地用xìnì()的手轻轻抚了róuniē()一下女儿zhìnèn()的小脸,笑盈盈地捧起了一本书……2.“鼎”字的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鼎”字的解释有:①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用第②③种解释分别组词:②________;③__________。3.填空。“这位工程师主意多,有魄力,不简单。”这句话中“简单”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4.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决定策划一场以“梦想从这里启航”为主题的联欢会,表达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之情,请你帮主持人撰写一下联欢会主持词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填空。远离故土的游子常在诗词中委婉地表达思念之情,唐代诗人王建写到“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诗人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眺望江南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孟浩然羁旅夜泊写到:“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借“水中之月”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思亲之情。6.填空诗人李贺通过咏叹马的命运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诗人王冕借______来抒发志向:“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诗人于谦借石灰抒发自己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俗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一颗明珠,红红同学被老师批评后感到很难受,请你用一句俗语来劝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在古典著作《周易》里就有这样的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面对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9.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用具体的事例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对文中的两个小孩做出自己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0.填空。中国四大名著中带有“三”的故事很多,例如《水浒传》中有“宋江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有“刘备三请________”,《西游记》中有“孙悟空三打______”。四大名著讲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二、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熬药、熬白菜、煎熬、熬排骨”这4个词中的“熬”字读音相同。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4个词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有2个。C.“绿”和“俱”韵母不相同。D.“举措”和“举世闻名”两个词中的“举”的意思相同。12.下列四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宽尉贸然恐惧哀声叹气 B.荒凉提纲僻静按部就班C.竟然平添魁梧不可思义 D.生涯擅抖红摩纸嘎然而止13.读读下面的句子,句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A.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你可真厉害。B.房间里扔得乱七八糟,也不收拾一下,你可真勤快。C.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D.她这个人办事果断,作风泼辣。14.六年的语文学习,我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饱览世界经典名著,下列描述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他的《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作品流传世界,几乎家喻户晓。B.《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情节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荒岛冒险,扮演海盗”等。C.《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主人公是阿廖沙。D.《鲁滨逊漂流记》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美国作家笛福自己的经历和想象,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回顾课文,回答问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5.请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意思。(1)国之善弈者也。善:_________(2)惟弈秋之为听。惟:_________16.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常会遇到生僻字,这时可以根据字形义进行推断,比如“缴(zhuó)”字和丝线有关,请你推敲一下“戣(kuí)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相关。A.姓名 B.兵器 C.花名 D.地名17.朗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矣”应读出()语气:“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与”应读出()语气。A.陈述B.反问C.疑问D.感叹18.文章虽不足百字,但事中见理,请联系实际写一写你读后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观点鲜明,作者是通过什么事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请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青花①我们家世世代代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父亲是镇上的名人,在这个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古镇上,他烧制的青花独树一帜。据说,父亲制作青花,有一种独特的祖传配方,从不示人。②由于出身制瓷世家,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瓷艺。但是,他从不肯把祖传的配方传给我。有一天,我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③直到有一天,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瓶。两鬓(bìn)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我困惑地看了看父亲,低下头端详手里的瓷瓶。眼前的这尊青花竟然是残缺的:瓶肚那里缺了一片,空空的。明净素雅、古色古香的青花上的这片残缺,看上去显得特别刺眼。我更困惑了,不禁又看着父亲,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④父亲的话,我听得似懂非懂,后来才明白,那是一句无言的允诺。父亲是在考验我——要得到祖传的配方,我必须先修补好这残缺的青花。⑤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的?我开始了苦苦的寻觅。⑥我如饥似渴地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渴望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访到那片青花。看完了书,我又在古窑的碎片中寻找青花。可是那片青花,仿佛被裹在迷雾里,不见踪影。晚上,在梦中,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是开窑的盛典。我还看到了父亲严厉的脸,我知道,那眼神里满是企盼,可是,父亲,你要说什么呢?⑦就这样,在古窑的废墟上,在千年的烟火里,我锲而不舍地翻寻着历史的遗迹。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堆破碎的瓷片中找到了一片,它竟然和那瓷片上缺的那片青花完全吻合!⑧难道这就是青花的答案?我小心地黏合着青花,并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父亲。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⑨我陷入了病苦的沉思中: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⑩于是,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来弥补那残缺的一片,我要让祖辈的青花不再有任何的遗憾。⑪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cī)的青花,却仍然遭到了父亲的冷眼。⑫父亲要告诉我什么呢?那缺失的青花到底在哪里呢?⑬我端详着眼前残缺的青花,梦想着青花。在梦想中,祖辈的青花纷至沓(tà)来,仿佛向我昭(zhāo)示着什么,而我凝视着满地的毛坯,满眼的迷惘(wǎng)。⑭(),仿佛觉得脑子里灵光一闪,我想:既然完美的青花不是来自古人,也不是来自修补,那么我的青花应该来自我自己这里呀。这时,我仿佛听见,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歌唱。它在水里成长,在水里嬉戏,获得的是属于自己的快乐。⑮于是,我不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寻找古人的青花瓷片上,而是开始自己配料,自己制作那片理想中的青花。刚开始,我感到头脑一片空白。失去了古人的花纹,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构思出更美的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突然发现以前的日子里所看到所想到的青花,这时竟然如同蝴蝶般向我纷飞而来。终于,我茅塞顿开。在这片绚烂的青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青花!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完全吻合!⑯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终于窥(kuī)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我没再问父亲,我想:这也许就是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吧。备注: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青花瓷一向被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20.“茅塞顿开”一词中“塞”字的读音是(),“顿”字的意思是____。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两个和“茅寒顿开”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21.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是()A.竟然 B.居然 C.忽然 D.果然22.联系上下文品读下面的句子,把你体会到的思想情感写在下面的横线。(1)两鬓(bìn)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得到了父亲的冷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为了中国青花事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青花艺人付出艰辛的努力,文中的“我”在寻觅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时经历了()——()——()三个阶段。24.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中“古人的肩膀”指____________________。25.文中面线部分几个问句连用,从中你体会出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26.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父子俩的感人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____________的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阅读三: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节日。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由来,与西班牙的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一天,公主被恶龙困在深山中。勇士乔治独自一人来到深山后,发现了被困的公主。经过一番战斗,乔治战胜恶龙,成功解救了公主。公主便将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乔治,从此,书便成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在每年的4月23日这天,妇女们会赠送丈夫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每到读书日这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关于读书的宣传活动,鼓励人们阅读。材料二:按照六十岁退休计算,一个人一生全部用于学习、工作的时间是:60年x365天=21900天。按平均每天8小时睡眠,也就是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也就是其中还有7300天用于睡觉。不再扣除休息、放假等没有用于学习、工作的时间,一个人一生最多的学习工作时间只有14600天。材料三:做事情需要知道为什么做,读书、学习也一样,除了上一个好学校之外,读书学习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以下是关于读书学习的一些名人语录;①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②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③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材料四: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占比情况27.“世界读书日”来源于________的一个传说,今年是第______个世界读书日。28.根据上面的材料请计算:人的一生按每天平均睡8小时,也就是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相当于多少天是在睡觉?______乘以三分之一等于_______天。29.2021年4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中小学生阅读现状,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来自全国的7341名中小学生参与了“学生问卷调查”,请你就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情况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某校六年级计划召开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请将你阅读过的《________》一书推荐给大家,请至少从两个不同方面有条理地说明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你的朋友小明认为读书枯燥,不如电影手机有趣,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和你的感受写一写读书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劝说一下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第三部分快乐习作32.习作。在成长过程中,会有很多时光萦绕在心头,有的令人怦然心动,有的让人潸然泪下,有的令我们如痴如醉。这也许是一次难忘的旅行,也许是和亲朋好友的一次相聚,也许是手捧一本书香与名家共醉……请你以“那一段时光”为题,根据自身经历写一篇记叙文。要求:①主题明确并符合题目要求;②能选择合适的方式进行表达,内容具体,写出情实感;③不少于400字;④不要在文中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唐山市滦南县2022-2023学年下学期期末小学教学质量调研六年级语文试卷亲爱的同学们,我们都渴望美好的未来,其实未来就在你的见识和行为里。你愿意,从现在开始,自己做的每个选择,都为未来的自己负责吗?愿你把握好每一个当下,专心致志地投入走好每一步,因为越努力才会越幸运。第一部分知识积累一、知识链接:1.读拼音,写词语。夏夜,一轮金黄的明月在天空中轻轻地nuóyí(),jiǎojié()的月光洒满了整个庭院,高高的杨树枝上qīxī()着忙碌了一天的小喜鹊。屋内一个小姑娘wǎn()着妈妈的手臂,wēi
yī()在妈妈的身旁,chán()着妈妈讲睡前故事,妈妈习惯性地用xìnì()的手轻轻抚了róuniē()一下女儿zhìnèn()的小脸,笑盈盈地捧起了一本书……【答案】①.挪移②.皎洁③.栖息④.挽⑤.偎依⑥.缠⑦.细腻⑧.揉捏⑨.稚嫩【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看拼音写汉字。要认真拼读给出的拼音,明确要写的汉字,写完后再次检查拼写是否有误。书写时注意字的笔画和笔顺,做到工整、规范、正确。本题“挪”“偎”“缠”“腻”“嫩”的笔画较复杂,易写错,需注意。2.“鼎”字的第六笔的笔画名称是_______。“鼎”字的解释有:①烹煮用的器物,一般是三足两耳;②大;③正当,正在。用第②③种解释分别组词:②________;③__________。【答案】①.ㄣ②.鼎力③.鼎盛【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笔画名称并组词。“鼎”共12笔,笔画顺序:竖,横折,横,横,横,竖折折,横,撇,竖,横,竖,横折。第六笔笔画的名称是“竖折折”。②大:可以组成词语“鼎力相助”,鼎力相助:鼎力:大力。大力相助。③正当,正在:可以组成词语“鼎盛时期”,鼎盛时期:鼎:正当。正当兴盛或强壮。3.填空。“这位工程师主意多,有魄力,不简单。”这句话中“简单”一词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答案】(经历,能力)平凡【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词语理解。单:不复杂。根据语境“这位工程师主意多,有魄力”可知,这位工程师能力很强,因此,可以理解“简单”的意思是能力平凡,“不简单”表示能力不平凡。4.六年的小学生活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难忘的,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决定策划一场以“梦想从这里启航”为主题的联欢会,表达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之情,请你帮主持人撰写一下联欢会主持词开场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今天,我们齐聚一堂,共同庆祝我们即将告别的小学六年时光。在这里,我们欢笑过,也哭泣过;我们成长过,也迷茫过。而今天,我们将以一场特别的联欢会——“梦想从这里启航”,来为我们的小学生活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解析】【详解】本题考查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开场白围绕“梦想从这里启航”这一主题展开,语言要简洁,流畅,感情充沛,表达毕业生对母校老师的感谢之情。如:亲爱的老师们、同学们:大家下午好!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转眼间我们已走过了六个春夏秋冬。在这特殊的日子里,我们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的同学们齐聚一堂,共同举办这场以“梦想从这里启航”为主题的联欢会。六年的小学生活,如同一幅丰富多彩的画卷,记录着我们成长的点点滴滴。今天,我们站在这里,心中充满了对母校的眷恋,对老师的感激。是母校为我们提供了学习的沃土,是老师们用智慧和爱心点亮了我们求知的道路。你们的辛勤付出和无私奉献,让我们在知识的海洋中畅游,在人生的道路上勇往直前。“梦想从这里启航”,这不仅是我们联欢会的主题,更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对未来的期许和追求。在这即将告别小学生活的时刻,让我们共同回首过去,展望未来,带着母校的祝福和老师的期望,向着自己的梦想启航。现在,我宣布,“梦想从这里启航”光明小学六年级一班联欢会正式开始!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们的到来,也让我们共同期待这场充满欢笑和感动的联欢会!5.填空。远离故土的游子常在诗词中委婉地表达思念之情,唐代诗人王建写到“今夜月明人尽望,________________”,诗人王安石站在瓜洲渡口眺望江南写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诗人孟浩然羁旅夜泊写到:“野旷天低树,__________________”,借“水中之月”表达内心的忧愁与思亲之情。【答案】①.不知秋思落谁家②.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③.江清月近人【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出自宋代王安石的《泊船瓜洲》,意思:和煦的春风又吹绿了江南岸边景色,皎洁的明月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家乡呢?诗人描写江岸美丽的春色,“绿”字将诗意开拓一层,把看不见的春风转换成鲜明的视觉形象,又将草绿与思归联系在一起,暗示了诗人希望早日辞官归家的心愿,寄托了诗人浩荡的情思,结句的疑问语气更增添了诗人内心的无奈和伤感。书写时注意“思、谁、岸、何、照、清、近”的正确写法。6.填空。诗人李贺通过咏叹马的命运来表达自己的心志:“何当金络脑,___________”;诗人王冕借______来抒发志向:“不要人夸好颜色,_________________”;诗人于谦借石灰抒发自己的志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快走踏清秋②.梅花③.只留清气满乾坤④.粉骨碎身浑不怕⑤.要留清白在人间【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篇名句默写与理解。“不要人夸好颜色,只留清气满乾坤。”出自元代王冕的《墨梅》,意思是它不需要别人夸奖颜色多么好看,只是要将清香之气弥漫在天地之间。诗人赞美墨梅不求人夸,只愿给人间留下清香的美德,实际上是借梅自喻,表达自己对人生的态度以及不向世俗献媚的高尚情操。“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出自明代于谦的《石灰吟》,意思是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气节留在人世间。诗人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书写时注意“踏”“乾”“碎”“留”的正确写法。7.俗语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一颗明珠,红红同学被老师批评后感到很难受,请你用一句俗语来劝勉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良药苦口利于病②.忠言逆耳利于行【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谚语俗语“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意思是形容应该虚心接受别人的意见和批评或教育人们要勇于接受批评。良药多数是带苦味的,却有利于治病;而教人从善的语言多数是不太动听的,但有利于人们改正缺点。常用来说明应该正确地对待别人的意见和批评。书写时注意“药、利、病、忠、逆”的正确写法。8.变通而图存是从古至今的中国智慧,在古典著作《周易》里就有这样的阐述:“___________,________。”说明面对不断发展的局面时必须改变现状,进行变革和革命。【答案】①.穷则变②.变则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名言警句积累。“穷则变,变则通”出自《周易》,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则变化,变化则通达。此句是我国古代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发源地,事物处于不断发展变化中,只有适时求变,才能长盛不衰,这是一个自然发展的规律,只有遵循这个发展规律,社会才会发展,国家才会进步。此句同样也包含实用主义的思想,即“变通”,告诉人们遇事不必死钻牛角,而应该懂得通融、屈伸。书写时注意“穷”“通”的正确写法。9.在《两小儿辩日》中,两个小孩各自用具体的事例证明了自己的观点,请你对文中的两个小孩做出自己的评价: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都不对,其实太阳在早上和正午与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只不过两个小孩一个是从视觉感受的角度来说明的,一个是从触觉感受的角度来说明的。【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对于《两小儿辩日》中的两个小孩,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价:首先,我们要分析他们善于观察的特点。文中两个小孩能够注意到太阳在一天中不同时间的位置、大小和温度等变化,这显示出他们对周围事物有着敏锐的观察力。其次,他们敢于思考和质疑。面对太阳在一天中的变化,他们没有轻易接受既定的说法,而是提出了自己的疑问和观点,并努力寻找证据来支持。再者,他们善于表达和辩论。两个小孩能够清晰地阐述自己的观点,用具体的事例来论证,并且在与对方的交流中坚持自己的看法,展现出了一定的辩论能力和逻辑思维。示例:一个小孩通过观察到早晨太阳大如车盖,中午小如盘盂,得出早晨太阳离人近的观点,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思考过程。另一个小孩从太阳温度的变化角度进行论证,也展现出了自己的观察和思考成果。这两个小孩虽然年幼,却展现出了善于观察、敢于思考质疑、善于表达辩论的优秀品质。10.填空。中国四大名著中带有“三”的故事很多,例如《水浒传》中有“宋江三打祝家庄”,《三国演义》中有“刘备三请________”,《西游记》中有“孙悟空三打______”。四大名著讲述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我最喜欢的是“____________”,这个故事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答案】①.诸葛亮②.白骨精③.桃园三结义④.刘备、关羽、张飞为了共同干一番大事业,在桃园举酒结义,结为异姓兄弟【解析】【详解】本题考查的知识点为文学常识。《三国演义》中“刘备三请诸葛亮”又称“三顾茅庐”。“三打白骨精”是《西游记》中的故事。另外,同学们可以将自己熟悉的中国四大名著中带有“三”的故事,用自己的语言简述出来。二、选择题(四个选项只有一个正确)。11.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熬药、熬白菜、煎熬、熬排骨”这4个词中的“熬”字读音相同。B.“自由、平等、公正、法治”这4个词中,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有2个。C.“绿”和“俱”的韵母不相同。D.“举措”和“举世闻名”两个词中的“举”的意思相同。【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多音字、多义字、韵母的掌握。A.áo/āo/áo/āo,读音不相同。B.自由zìyóu,平等píngděng,公正gōngzhèng,法治fǎzhì,属于整体认读音节的汉字有“自、治”,共2个。C.“绿lǜ”的韵母是“ǜ”。“俱jù”的韵母是“ǜ”,故韵母相同。D.“举措”意思是措施、方法。“举”表示提出或采取某种措施。“举世闻名”意思是强调某个事物或人物非常著名,全世界都知道。“举”表示全、都。两个词中的“举”的意思不相同。故选B。12.下列四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A.宽尉贸然恐惧哀声叹气 B.荒凉提纲僻静按部就班C.竟然平添魁梧不可思义 D.生涯擅抖红摩纸嘎然而止【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汉字字形的掌握。A.宽尉——宽慰,哀声叹气——唉声叹气;C.不可思义——不可思议;D.擅抖——颤抖,红摩纸——红摹纸,嘎然而止——戛然而止;故选B。13.读读下面的句子,句中加点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的一句是()A.这么简单的道理,你都不明白,你可真厉害。B.房间里扔得乱七八糟,也不收拾一下,你可真勤快。C.我用儿童狡猾的眼光察觉,她爱我们,并没有存心要打的意思。D.她这个人办事果断,作风泼辣。【答案】D【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词语感情色彩的辨析。A.“厉害”是指形容能做出一般人做不了的事情。用在本句意思是“你”连一道简单的题都不会,所以是明褒实贬。B.“勤快”褒义词,意思是指做事尽力、不偷懒、勤劳。结合句子语境,意思是很懒惰,连房子都不收拾。所以是明褒实贬。C.“狡猾”贬义词,意思是诡诈不可信,狡诈刁钻。在句中写出了我的可爱,所以是明贬实褒。D.“果断”意思是决断、不犹豫。句子中写出了她的性格果断、不犹豫。词语感情色彩没有发生变化。故选D。14.六年的语文学习,我们遨游于知识的海洋,饱览世界经典名著,下列描述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安徒生是丹麦童话作家。他的《海的女儿》《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白雪公主》等作品流传世界,几乎家喻户晓。B.《骑鹅旅行记》是享誉世界的儿童文学作品,其中有许多有趣的故事情节如:“鹤之舞表演大会”“大海中的白银”“荒岛冒险,扮演海盗”等。C.《童年》是苏联作家高尔基以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书中的主人公是阿廖沙。D.《鲁滨逊漂流记》以当时发生的一段真实故事为蓝本,结合美国作家笛福自己的经历和想象,讲述了一个情节曲折,细节生动的传奇故事。【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课内文章的理解以及作家作品。A.《白雪公主》的作者是格林兄弟。选项错误。B.“荒岛冒险,扮演海盗”是《汤姆·索亚历险记》中的内容。选项错误。D.“笛福”是英国作家。选项错误。故选C第二部分阅读理解回顾课文,回答问题。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弃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5.请联系上下文解释加点字的意思。(1)国之善弈者也。善:_________(2)惟弈秋之为听。惟:_________16.在阅读文章时我们常会遇到生僻字,这时可以根据字形义进行推断,比如“缴(zhuó)”字和丝线有关,请你推敲一下“戣(kuí)的意思,最可能与下列()相关。A.姓名 B.兵器 C.花名 D.地名17.朗读“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中的“矣”应读出()语气:“为是其智弗若与?”中的“与”应读出()语气。A.陈述B.反问C.疑问D.感叹18.文章虽不足百字,但事中见理,请联系实际写一写你读后受到的启发,___________________19.文章观点鲜明,作者是通过什么事例来表明自己的观点的?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5.①.擅长,善于②.只有16.B17.①.D②.B18.让我认识到学习是一个综合的过程,需要良好的学习态度、毅力和坚持以及正确的学习方法和技巧。19.一位名叫弈秋的围棋大师教导两个学生的故事。两个学生的学习态度和结果截然不同。【解析】【15题详解】本题考查词语解释。(1)“通国之善弈者也”意思是;是全国的下棋高手。其中“善”的意思是;擅长、善于。(2)“惟弈秋之为听”的意思是:只听弈秋的教导。其中“惟”的意思是;只有。【16题详解】本题考查字形义的推断。分析题干,‘“缴”的偏旁部首为“纟”,所以与丝线有关。‘“戣”的偏旁部首是“戈”,与兵器有关。故选B。【17题详解】本题考查朗读语气“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意思是;虽然和前一个人一起学棋,但棋艺不如前一个人好了。“矣”:了。这是一个感叹句,所以是感叹语气。故选D。“为是其智弗若与?”的意思是;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这是一个反问句,应读出反问的语气。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主旨理解。弈秋弟子中一人专心致志的学,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想着大雁将要飞来,想要取来弓箭将它射下,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学习要一心一意才能有所成就。【19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理解。结合文意可知,文中通过对比的手法讲述了一位围棋大师名叫弈秋,他教导两位学生棋艺,但由于两个学生学习态度不同,结果也截然不同的故事。参考译文:弈秋是全国最擅长下棋的人。让弈秋教导两个人下棋,其中一人专心致志地学习,只听弈秋的教导;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弈秋的教导,却一心以为有大雁(或是天鹅)要飞来,想要拉弓箭将它射下来。虽然他们二人一起学习下棋,但后者的棋艺不如前者好。难道是因为他的智力比别人差吗?说:不是这样的。请认真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青花①我们家世世代代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父亲是镇上的名人,在这个以瓷器闻名天下的古镇上,他烧制的青花独树一帜。据说,父亲制作青花,有一种独特的祖传配方,从不示人。②由于出身制瓷世家,父亲在我很小的时候就教我瓷艺。但是,他从不肯把祖传的配方传给我。有一天,我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③直到有一天,父亲郑重其事地交给我一尊青花瓷瓶。两鬓(bìn)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我困惑地看了看父亲,低下头端详手里的瓷瓶。眼前的这尊青花竟然是残缺的:瓶肚那里缺了一片,空空的。明净素雅、古色古香的青花上的这片残缺,看上去显得特别刺眼。我更困惑了,不禁又看着父亲,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可是,父亲一脸肃穆。半晌,父亲才说:“你应该去寻找那片残缺的青花,找到了也就得到我的配方了。”④父亲的话,我听得似懂非懂,后来才明白,那是一句无言的允诺。父亲是在考验我——要得到祖传的配方,我必须先修补好这残缺的青花。⑤什么样的瓷片才配得上这样的青花?什么样的青花才是完美的?我开始了苦苦的寻觅。⑥我如饥似渴地翻阅关于青花的书籍,渴望能在艺术的海洋中探访到那片青花。看完了书,我又在古窑的碎片中寻找青花。可是那片青花,仿佛被裹在迷雾里,不见踪影。晚上,在梦中,我听到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那是开窑的盛典。我还看到了父亲严厉的脸,我知道,那眼神里满是企盼,可是,父亲,你要说什么呢?⑦就这样,在古窑的废墟上,在千年的烟火里,我锲而不舍地翻寻着历史的遗迹。终于,有一天,我在一堆破碎的瓷片中找到了一片,它竟然和那瓷片上缺的那片青花完全吻合!⑧难道这就是青花的答案?我小心地黏合着青花,并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父亲。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⑨我陷入了病苦的沉思中: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⑩于是,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来弥补那残缺的一片,我要让祖辈的青花不再有任何的遗憾。⑪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cī)的青花,却仍然遭到了父亲的冷眼。⑫父亲要告诉我什么呢?那缺失的青花到底在哪里呢?⑬我端详着眼前残缺的青花,梦想着青花。在梦想中,祖辈的青花纷至沓(tà)来,仿佛向我昭(zhāo)示着什么,而我凝视着满地的毛坯,满眼的迷惘(wǎng)。⑭(),仿佛觉得脑子里灵光一闪,我想:既然完美的青花不是来自古人,也不是来自修补,那么我的青花应该来自我自己这里呀。这时,我仿佛听见,我的青花像一尾欢快的游鱼在清澈的溪流中歌唱。它在水里成长,在水里嬉戏,获得的是属于自己的快乐。⑮于是,我不再把希望完全寄托在寻找古人的青花瓷片上,而是开始自己配料,自己制作那片理想中的青花。刚开始,我感到头脑一片空白。失去了古人的花纹,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构思出更美的来。然而,随着时间的流逝,我突然发现以前的日子里所看到所想到的青花,这时竟然如同蝴蝶般向我纷飞而来。终于,我茅塞顿开。在这片绚烂的青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青花!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于是,我迫不及待地在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完全吻合!⑯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终于窥(kuī)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我没再问父亲,我想:这也许就是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吧。备注:青花,一种白地蓝花瓷器的专称。其瓷,胎骨细腻,晶莹柔润;其花,清新明丽,幽静雅致;其釉,光亮洁净,白中泛青;其色,青翠欲滴,永久不褪。青花瓷一向被誉为“人间瑰宝”,居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之首。20.“茅塞顿开”一词中“塞”字的读音是(),“顿”字的意思是____。请联系上下文写出两个和“茅寒顿开”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________、________。21.下面的词语填入文中括号内,最恰当的是()A.竟然 B.居然 C.忽然 D.果然22.联系上下文品读下面的句子,把你体会到的思想情感写在下面的横线。(1)两鬓(bìn)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得到了父亲的冷眼。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3.为了中国青花事业的发展,一代又一代青花艺人付出艰辛的努力,文中的“我”在寻觅制作青花的祖传配方时经历了()——()——()三个阶段。24.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中“古人的肩膀”指____________________。25.文中面线部分几个问句连用,从中你体会出了怎样的情感?_____________________26.这篇文章通过讲述“以青花为业,以青花为荣”的父子俩的感人故事,赞美了青花瓷艺人____________的精神,也从另一个侧面说明了中国青花世代相传、不断发展的原因。【答案】20.①.sè②.顿时、立刻③.恍然大悟④.醍醐灌顶21.C22.①.父亲对儿子承接瓷艺寄托着厚望。②.父亲不满意“我”停留在复制的水平上,希望儿子大胆创新、超越前人的思想感情。23.①.修复青花②.复制青花③.创作青花24.之前的青花配料花纹25.体现出了“我”期待认可、自我反思和质疑等复杂的情感。26.创新【解析】【20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读音及词义的掌握和理解。塞:【sāi】堵,堵住瓶口或其他器物口的东西;【sè】用于书面语词,堵、阻;【sài】边界上隔绝内外的屏障;泛指易于据守御敌的险要地方;结合第⑮段句子“终于,我茅塞顿开。”是指我被堵塞的心忽然被打开了,我受到启发,一下子理解领会了道理;故“茅塞顿开”中“塞”为堵塞之意,书面用语,应读“sè”;“顿”为立刻、顿时的意思。与茅塞顿开意思相近的四字词语有:恍然大悟、豁然开朗、醍醐灌顶等。【21题详解】本题考查选词填空。A.竟然:(副)表示出乎意料;言出于意料或常情常理以外。B.居然:表示没想到,出乎意料;C.忽然: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D.果然:果真如此。指事实与预料的相同;结合第⑭段句子“仿佛觉得脑子里灵光一闪,我想:既然完美的青花不是来自古人,也不是来自修补,那么我的青花应该来自我自己这里呀。”可知,想法来得迅速而又出乎意料;应填“忽然”,故选C。【22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情感。(1)结合上文第②段“他从不肯把祖传的配方传给我。有一天,我问父亲为什么,父亲回答道:‘因为你还没有长大,还不懂得什么是完美。’”第⑥段“我还看到了父亲严厉的脸,我知道,那眼神里满是企盼”及第⑯段“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终于窥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可知,该句“两鬓斑白的他望着我,眼神中充满了企盼,似乎想说些什么,但最终还是沉默。”写出了父亲对儿子承接瓷艺的期待、渴盼,寄托着厚望;(2)结合上文第⑧段“我小心地黏合着青花,并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父亲。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及下文第⑯段“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也终于窥破了当初父亲故意打破那尊青花的心机: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可知,第⑪段“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得到了父亲的冷眼。”说明父亲不满意“我”复制的水平青花,要我在超越中传承,希望儿子大胆创新、超越前人的思想感情。【23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理解。结合第④段“我必须先修补好这残缺的青花。”第⑧段句子“难道这就是青花的答案?我小心地黏合着青花,并满怀期望地交给了父亲。然而,修复的青花并不能让父亲满意。”及第⑨段句子“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可知修复青花;从第⑩段句子“于是,我决心复制祖辈的青花来弥补那残缺的一片,我要让祖辈的青花不再有任何的遗憾。”第⑪段句子“复制的青花,没有丝毫瑕疵的青花,却仍然遭到了父亲的冷眼。”可知复制青花;结合第⑮段“我迫不及待地在残缺的瓷瓶上贴上自己制作的青花瓷片,完全吻合!”及第⑯段句子“那天,父亲看到我自己创作的青花,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可知制作青花。【24题详解】本题考查内容概括与理解。细读第⑭段句子“在这片绚烂的青花中,我找到了自己的青花!这是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是属于自己的青花!合第⑯段句子“刚开始,我感到头脑一片空白。失去了古人的花纹,我怎么也不敢相信自己还能构思出更美的来。”可知,“我站在古人的肩膀上寻找到的青花”意思是我在前人的青花配料花纹的基础上制作了属于自己的青花;故可知“古人的肩膀”指前人的青花配料花纹。【25题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句子情感。细读第⑨段划线句子,从“我陷入了病苦的沉思中”可知“我”仍在苦苦思考,自我反思;“我已经找到了瓷片,不是吗?我已经修复了青花,不是吗?”可知,作者以找到瓷片并修复青花而自豪、满足,并期待得到认可;“我的技艺不够精湛吗?我的青花不够完美吗?”可知,作者还在反思与质疑。【26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把握。细读文章内容可知,父亲默默期盼,儿子苦苦寻觅,终于明白,原来“修复和复制都不是青花的归宿,完美的青花,应该在超越中得到传承”,获得完美的结局。可知父亲要给我的祖传配方是有所突破,有所创新,有所创造。故填:创新。阅读三:阅读下面四则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每年的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世界读书日全称“世界图书与版权日”,也是深受大众喜爱的节日。关于世界读书日的由来,与西班牙的一个传说有关。传说加泰罗尼亚地区有一位美丽的公主,一天,公主被恶龙困在深山中。勇士乔治独自一人来到深山后,发现了被困的公主。经过一番战斗,乔治战胜恶龙,成功解救了公主。公主便将一本书作为礼物送给乔治,从此,书便成了胆识和力量的象征。4月23日成为“圣乔治节”。加泰罗尼亚地区的居民,在每年的4月23日这天,妇女们会赠送丈夫一本书,男人们则会回赠一枝玫瑰花。1995年,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每到读书日这天,世界100多个国家,都会举行各种关于读书的宣传活动,鼓励人们阅读。材料二:按照六十岁退休计算,一个人一生全部用于学习、工作的时间是:60年x365天=21900天。按平均每天8小时睡眠,也就是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也就是其中还有7300天用于睡觉。不再扣除休息、放假等没有用于学习、工作的时间,一个人一生最多的学习工作时间只有14600天。材料三:做事情需要知道为什么做,读书、学习也一样,除了上一个好学校之外,读书学习还有很多其他的原因。以下是关于读书学习的一些名人语录;①年轻的时候以为不读书不足以了解人生,直到后来才发现如果不了解人生,是读不懂书的。读书的意义大概就是用生活所感去读书,用读书所得去生活吧。——杨绛(作家、文学翻译家和外国文学研究家,通晓英语、法语、西班牙语)②如果读书也能算是一个嗜好的话,我的唯一嗜好就是读书。人必须读书,才能继承和发扬前人的智慧。人类之所以能进步,靠的就是能读书又写书的本领。——季羡林(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③阅读的最大理由是想摆脱平庸,早一天就多一份人生的精彩;迟一天就多一天平庸的困扰。——余秋雨(文化学者,理论家、文化史学家、散文家)材料四: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占比情况27.“世界读书日”来源于________的一个传说,今年是第______个世界读书日。28.根据上面的材料请计算:人的一生按每天平均睡8小时,也就是每天三分之一的时间睡觉,相当于多少天是在睡觉?______乘以三分之一等于_______天。29.2021年4月北京大学教育学院为了更好地了解我国中小学生阅读现状,以网络问卷的形式进行了问卷调查,来自全国的7341名中小学生参与了“学生问卷调查”,请你就中小学生的阅读习惯情况进行分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0.某校六年级计划召开一次“读书经验交流会”,请将你阅读过的《________》一书推荐给大家,请至少从两个不同方面有条理地说明推荐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31.你的朋友小明认为读书枯燥,不如电影手机有趣,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和你的感受写一写读书对中小学生的意义,劝说一下小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27.①.加泰罗尼亚地区②.2828①.21900②.730029.与老师,同学父母的就留讨论获得阅读的比例最多。30.①.青铜葵花②.这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原来你是这样的鲁迅”红色教育(教学设计)粤教版四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
- 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四章 第七节 两栖类和爬行类教学设计 (新版)冀教版
- Unit 9 Can you come to my partySection A (1a-2c)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八年级上册
- Unit 3 Clothes(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北师大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追寻红色足迹,传承国庆精神”主题班会教学设计
- 2023三年级数学上册 九 我当小厨师-分数的初步认识 我学会了吗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11《军神》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3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7 My past life Unit 3 Language in use第5课时教学设计 (新版)外研版
- 2024秋七年级历史上册 第一单元 史前时期 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 第3课 远古的传说教学设计3 新人教版
- 2024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2 Plant a PlantLesson 11 Amazing Plants教学设计(新版)冀教版
- 《针法灸法》课件-温针灸
- 国省道交通安全隐患排查治理手册
- 电梯扶梯管理制度
- 《丰田生产方式》课件
- 【MOOC】农作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项目一任务三学包粽子课件浙教版初中劳动技术七年级下册
- 护理中的急性肾损伤护理
-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标准
- 一例脓毒性休克的护理查房
- 2024年湖北省中考地理·生物试卷(含答案解析)
- 2024年安徽省高考生物试卷(真题+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