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广东省清远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广东省清远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广东省清远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广东省清远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广东省清远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广东省清远市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经典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波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关于雾化治疗,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利用了超声波可以传递能量 B.人耳能听到超声波C.超声波可以在液体中传播 D.超声波是由振动产生的2.下列光学器件所成的像为虚像的是A.针孔照相机内所成的像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C.放大镜看到的物体的像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3.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电阻和中的电流分别为()A.1.2A,0.22A B.0.98A,0.22AC.0.96A,0.24A D.0.24A,1.2A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把铜棒轧成铜板,质量不变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变小C.1㎏铁比1㎏棉花的质量大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变大5.通过热传递,某物体从固态变为液态,如图是该过程物体的温度随时间变化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这是非晶体B.此过程是液化过程C.此过程为放热过程D.0﹣t1这段时间,物体要吸热6.下列关于成像问题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利用针孔照相机能得到倒立的像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其实都是物体的虚像C.有时摄影师让我们离他近些,是想让底片中的像更大D.平面镜能使房间看起来更宽敞,是因为像比物体离镜子更远7.下列跟密度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调配鸡尾酒时,质量大的液体沉在下面B.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测空杯的质量是必不可少的C.为减轻质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大的材料制造D.部队行军时携带的饼干与常用饼干相比,质量相同时的体积更小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回声测量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紫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C.起床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是利用平面镜成像D.手机拍照是利用凸透镜能成正立缩小的实像9.在北方的冬天常会看到户外行人嘴里呼出的“白气”,“白气”的形成属于下列物态变化中的()A.液化 B.汽化 C.升华 D.凝固10.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B.次声波对人体有百害而无一利C.人的耳朵能听到超声波D.次声波是频率低于20Hz的声11.和谐号动车组列车与和谐型大功率机车的上线,宣告我国动车组开始了第六次大提速。从科学的角度看,当列车进站时,乘客需站在安全线外的原因是()A.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增大B.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减小,压强减小C.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增大D.车与人之间的空气流速加大,压强减小12.水平地面上的一物体受到方向不变的水平推力F的作用,F的大小与时间t的关系和物体的速度v与时间t的关系如图所示,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0~2秒,物体没有推动,是因为推力小于摩擦力B.2~4秒,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C.2~4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3ND.4~6秒,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13.下列措施中属于传播过程减弱噪音的()A.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B.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D.放鞭炮时捂住耳朵14.下列估测符合实际的是()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1.2m/s B.人感觉最舒适的温度为30℃C.物理课本的长度约40cm D.一只普通的2B铅笔的质量约为500g15.在我国北方寒冷的冬季,在室外用潮湿的手去触摸金属管,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这时手上的水发生了某种物态变化,与其对应的图像是()A. B.C. D.16.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题图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己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小,则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A. B. C. D.17.如图所示,对于下列实验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小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空气比二氧化氮的密度大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说明分子间有斥力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管内空气的内能减小18.把小灯泡放在凸透镜的焦点处,如图示。小灯泡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在其左边出现的情形是()A.发散光束B.平行光束C.会聚光束D.灯泡实像19.下列数据符合实际的是()A.某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cmB.某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C.某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6sD.某中学生的正常体温大约是42℃20.关于图所示的民族吹管乐器唢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主要改变了声音的响度B.用不同的力度吹奏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调C.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改变了声音的音色D.唢呐发出的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21.在常温下,声音传播速度最大的介质是()A.玻璃 B.空气 C.水 D.真空22.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所成的像越大B.凸透镜起会聚作用时成的是实像,起发散作用时成的是虚像C.近视眼用凸透镜矫正,远视眼用凹透镜矫正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目镜也是凸透镜23.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音调是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的 B.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C.“公共场所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音调要低一些 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都伴有超声波的产生24.很多优秀学生,做笔记时都在用“思维导图”,他能将文字图形化,使于记忆和理清思路.如图是九(2)班的李强同学用“思维导图”总结光现象的应用实例,正确的是A.(1)(2)(3) B.(1)(3)(5) C.(2)(3)(4) D.(1)(4)(5)25.张一山在《朗读者》中为大家演绎了《追风筝的人》.关于其中的物理知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朗读时,朗读者的声带振动产生声音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约3×108m/sC.观众主要依据音调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频率很高26.如图甲所示,将话筒接在计算机的输入端,将三种声音输入,已知发出声音的时间相同,计算机的屏幕上分别出现如图乙所示的三种波形,根据波形分析()A.声音C的频率最高B.声音A的频率最高C.声音B的振幅最大D.声音C的振幅最大27.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的解释,正确的是()A.“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雾凇的形成是凝华放热B.“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晞”——露的形成是汽化吸热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霜的形成是凝固放热D.“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蜡烛成灰泪始干是晶体的熔化28.下列现象产生的过程中要吸热的是A.壶口附近的“白气”B.北方的冬天,植物上的雾凇C.夏天的清晨,蜻蜓身上的露珠D.铁矿熔化成的铁水29.甲、乙两个灯泡的铭牌分别是“PZ220﹣25”、“PZ220﹣100”,关于这两个灯泡的描述正确的是()A.甲灯的灯丝粗,电阻大B.甲灯的灯丝细,电阻大C.乙灯的灯丝细,电阻小D.乙灯的灯丝粗,电阻大30.下列估测数据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元硬币的质量约为20g 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40m/sC.物理课本的长度为18dm D.人体感觉最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23℃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音乐会上,演员正在演奏二胡,二胡发声是因为琴弦在_____,演奏过程中,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为了改变声音的_____。32.如图,两个相同的炊壶内装有同样多的水,此时都已沸腾.已知炉火的强度和房间内空气的湿度都相同,房间内的“白气”是___________(填写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此时房间甲的气温_______(填“高于”、“低于”或“等于”)房间乙的气温.33.某同学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4m处,若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2s,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_________,此时像的大小与原来相比___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4.根据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可知通常情况下:物质名称固体水银固体酒精固体煤油铜钢熔点/℃-39-117-3010831515(1)酒精在-113℃时是______态;

(2)南极的最低温度可达-90℃,在那里可以用______温度计;(3)铜块掉入钢水中______熔化。(填“会”或“不会”)35.使用天平时,手拿镊子夹取砝码,对砝码的施力物体是_____,受力物体是_____;砝码同时也受到重力作用,施力物体是_____.36.如图所示,水面上两船相距15km,实验员在一条船上敲响水里的一口钟,同时点燃船上的火药使其发光;另一条船上的实验员在看到火药发光后10s,通过水里的听音器听到了水下的钟声.根据这些数据计算声音在水中传播的速度为__________m/s.

37.同学们在上课时,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所写的字,这是因为光发生了______反射的缘故。我们观察摆在窗台上圆形鱼缸中水里的鱼,看起来比真实的鱼要大,是因为圆形的鱼缸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看到的鱼是由于光_______现象而形成的______(选填“虚”或“实”)像。38.寒冷的冬天,我们经常在窗户上看到美丽的冰花,冰花的形成是______现象,冰花是出现在窗户玻璃的______表面。(选填“内”或“外”)39.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0m所需时间约为160_____。40.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固体的熔化实验图像,则属于晶体的是______,固体甲在第10分钟的状态是______,乙在熔化过程中______(选填“需要或不需要”)吸热。三、实验题(每空1分,共2题,15分)41.在探究光的折射规律实验中,某一小组同学将光分别射入水和玻璃中,并记录了如下数据:空气中的入射角i0°30°45°60°水中的折射角r0°22°32°40°玻璃中的折射角β0°17°24°30°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到一些规律:(1)当光从一种介质垂直射入到另一种介质时,传播方向_____(填“改变”或“不改变”)。(2)光从空气射入其他介质时,折射角随着入射角的增大而______(填“增大”或“减小”)。分析表中数据可得:光从空气射入水或玻璃中时,折射角________(填“可能”或“不可能”)达到90°(3)当光线以32°入射角从水中射向空气时,折射角是________。(4)从表中数据看出,同一光线,在不同材料介质中的偏折程度不同。可以判断,当光从水中斜射入玻璃时,折射角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入射角。42.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实验中,如图所示。(1)现有厚度分别为5mm和2mm的两块玻璃板,应选择______mm厚的玻璃板做实验,目的是避免出现两个像,影响实验效果。(2)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的目的是______。(3)玻璃板要和水平桌面______(4)若点燃的蜡烛距玻璃板15cm,此时蜡烛与它的像的距离是______cm,将一张白纸放在玻璃板后,无论如何移动,在白纸上都______(填“能”或“不能”)成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______像。(5)将蜡烛远离玻璃板移动一段距离,蜡烛的像的大小将______(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四、计算题(每题10分,共2题,20分)43.如图甲所示,水平面上有一个装满水的溢水杯。将用细线悬挂在弹簧测力计上的实心铝球A缓慢浸没在水中静止时,如图乙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3.4N。求:小球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铝=2.7×103kg/m3,g取10N/kg)44.一铁球的质量为158g,体积为10cm1.(ρ铁=7.9×101kg/m1)(1)通过计算判断它是空心还是实心?(2)若是空心的,计算空心部分的体积.(1)若空心部分注满某种液体后,球的总质量为0.166kg.则注入液体的密度是多少kg/m1?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每题1.5分,共30题,45分)1、B【详解】A.超声雾化器是利用超声将药物(溶液或粉末)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说明声音可以传递能量,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我们人类耳朵能听到的声波频率为20Hz~20kHz,当声波的振动频率大于20kHz或小于20Hz时,我们便听不见了,“超声波”高于20000赫兹,所以听不到,故B错误,符合题意;C.超声波属于声音,可以在液体中传播,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超声波属于声音,是由于振动产生的,故D正确,不符合题意。2、C【详解】A.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原理,因此成的是实像,它是光的直线传播原理形成的;不符合题意;B.照相机中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不符合题意;C.用放大镜看物体,利用的是光的折射现象中成虚像的情况;符合题意;D.投影仪屏幕上所成的像,是光的折射现象,成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不符合题意。3、C【详解】由图知道,两电阻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R2的电流;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选用的应该是大量程(0~3A),分度值为0.1A,所以电流表A1的示数为1.2A,即干路电流为I总=1.2AA2选用的是小量程(0~0.6A);分度值是0.02A,所以,电流表的示数为I2=0.24A即通过电阻R2的电流为0.24A;则通过电阻R1的电流为I1=I总-I2=1.2A-0.24A=0.96A故选C。4、A【分析】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不因位置、状态、形状等的改变而变化。【详解】A.把铜棒轧成铜板,形状变了,但质量不变,故A正确;B.登月舱从地球到月球,质量不变,故B错误;C.1㎏铁与1㎏棉花的质量一样大,故C错误;D.一杯水凝固成冰后,质量不变,故D错误。故选A。【点睛】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5、D【分析】从图像中辨别晶体与非晶体主要看这种物质是否有一定的熔点,即有一段时间这种物质吸热,温度不升高,但内能增加,而此时就是这种物质熔化的过程;不管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详解】A.从图像可以看出,此物质有一定的熔化温度,所以此物质是晶体,则A错误。B.从图像可以看出,固体吸热,温度升高,继续吸热,温度不变,此时温度不变的过程是晶体的熔化过程,则B错误;C.熔化过程都要吸收热量,则C错误;D.0﹣t1这段时间,物体一直吸热,则D正确;故选D。6、D【解析】A.针孔照相机属于小孔成像,所成的像是倒立的实像,故A正确;B.站在岸边能看到水里的物体,是由于光的折射所形成的虚像,故B正确;C.离镜头近一些是为了缩小物距,此时所成的像就会大一些,故C正确;D.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体到镜面的距离是相等的,故D错;应选D.7、D【详解】A.因为调配鸡尾酒时,各种颜色的酒的密度不同,密度小的漂浮在密度大的上面,而不是质量大的沉在下面,故A错误;B.因为在测量油的密度实验时,①将适量油倒入烧杯中用天平测出杯和油的质量m1,②将烧杯中的油倒入量筒中读出油的体积;③用天平测出倒掉油后剩余的油和烧杯的质量m2,然后用m1-m2就是倒出的油的质量,就可以算密度了;所以不必测空杯的质量,故B错误;C.自行车的体积一定,由可知,材料的密度越小,自行车的质量越小,比赛用自行车采用强度高、密度小的材料制造,故C错误;D.野战部队行军时携带的压缩饼干与平时的饼干相比,在质量相同的情况下,根据公式,可知,密度越大,体积越小,便于携带,故D正确。故选D。8、C【详解】A.回声测量距离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知道距离的大小,不是传递能量,A错误;B.电视遥控器是利用红外线来控制电视机的,不是紫外线,B错误;C.起床照镜子检查仪容仪表,在镜子中可以看到自己的像,这是利用平面镜成像,C正确;D.手机拍照相当于照相机拍照,它是利用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实像,不是正立,D错误。故选C。9、A【分析】“白气”是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由气体转化为液体。【详解】A.液化是由气体转化为液体,故A符合题意;B.汽化是由液体转化为气体,故B不符合题意;C.升华是由固体直接转化为气体,故C不符合题意;D.凝固是由液体转化为固体,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A。10、D【详解】A.超声波是声音振动频率大于20000Hz的声音,故A错误;B.次声波可以预报地震、海啸等自然灾害,故B错误;C.超声波和次声波人耳都听不到,故C错误;D.次声波是声音振动频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故D正确。故选D。11、D【详解】高速列车经过时,人离列车比较近,列车提速,列车的速度很大,造成人和列车之间的空气流动速度很大,压强大大减小,人外侧的空气流速小,压强大,人在压强差的作用下,受到一个推向列车的力,会造成事故。故选D。【点睛】流体的流速影响压强大小,给人们带来方便和危害,正确掌握两者关系,在生活中加以利用和防止。12、D【详解】A.由v-t图象可知,0~2s内物体的速度为0,即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二力大小相等,故A错误;B.由v-t图象可知,2s~4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均匀增大,做的是匀加速直线运动,不是匀速直线运动,故B错误;CD.由v-t图象可知,4s~6s内物体运动的速度4m/s不变,即做匀速直线运动,处于平衡状态,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和推力是一对平衡力,由F-t图象可知,4s~6s内推力的大小为2N,则物体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为2N;因滑动摩擦力只与压力的大小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无关,所以2s~4s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2N,故C错误,D正确。故选D。13、C【详解】A.开会时把手机关机或调成静音状态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B.在学校附近安装喇叭禁鸣标志是在声源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C.在高速公路两侧安装隔音板是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符合题意;D.放鞭炮时噪音很大,捂住耳朵是在人耳处减弱噪声;不合题意。故选C。14、A【详解】A.成年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故符合题意;B.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不符合题意;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20cm,八年级物理课本的长度大于20cm,在26cm左右,故不符合题意;D.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普通2B铅笔的质量与橡皮差不多,在8g左右,故不符合题意。15、C【详解】手指皮肤会被“粘”在金属管上,是皮肤上的水分遇到比较冷的金属管变成了冰,液态水变为固态的冰,这个现象叫凝固;因为冰是晶体,所以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故选C。16、C【详解】飞行高度相同,沿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由于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小,故一段时间后伴飞飞机相对于C919向后运行,故C图中符合实际情况。故选C。17、A【详解】A.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塞子冲出去时,水蒸气对塞子做功,将水蒸气的内能转化为塞子的机械能,水蒸气内能减小,故A项正确;B.抽去玻璃隔板,两瓶中气体逐渐混合均匀,说明分子在做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即发生了扩散现象,故B项错误;C.提起玻璃板时弹簧测力计示数变大,是因为水对玻璃板产生了一个向下的力,故C项错误;D.厚玻璃管中的空气被压缩时,活塞对里面的空气做功,管内空气的内能增大,故D项错误。18、B【详解】过焦点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平行射出,所以从焦点处小灯泡发出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折射光线将变为平行光线,B选项正确。故选B。19、B【详解】A.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5m=165cm故A不符合题意;B.中学生的质量约为50kg,故B符合题意;C.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3s,故C不符合题意;D.中学生的正常体温大约是37℃,故D不符合题意。故选B。20、D【详解】吹奏时按压不同位置的气孔,则改变了空气柱的长短,即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了声音的音调,故A错误;用不同的力度吹奏,改变了空气柱的振动幅度,即改变了声音的响度,故B错误;唢呐前端的喇叭主要是减弱声音的分散,从而增大声音的响度,故C错误;声音传播需要介质,即所有的声音都不能在真空中传播,故D正确.21、A【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介质中声速不同。声音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较大,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最小,故选A。22、D【详解】A.根据平面镜的成像规律,像与物大小相等,人照镜子时,离平面镜越近,人的大小还是不变,所成的像大小也是不变,A错误;B.凸透镜只会起会聚作用,不会起发散作用,无论是成实像还是虚像,都是会聚作用,B错误;C.产生近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厚,折光能力太强,将远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前,需要配戴凹透镜来矫正;产生远视眼的原因是晶状体太薄,折光能力太弱,将近处物体的光会聚在视网膜后,需要配戴凸透镜来矫正;C错误;D.生物课上使用的显微镜,其物镜是凸透镜,成一个倒立、放大的实像,目镜相当于一个放大镜,也是凸透镜,D正确。23、B【详解】A.音调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是由物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的,故A错误;B.不同人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所以声控锁是通过音色识别不同的声音,故B正确;C.不要大声喧哗,是要求人们说话声音的响度低一些,故C错误;D.地震、火山喷发等自然灾害现象通常都伴有次声波,我们可以通过次声波来预警一些自然灾害,故D错误。故选B。24、B【分析】根据光的折射、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即可解释各个现象.【详解】(1)开凿隧道时,用激光引导掘进方向,是运用了光的直线传播,故正确;(2)由于黑板字是粗糙的,发生的是漫反射,即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使在教室各个位置的同学都能接收到反射光线,故错误;(3)演员对着镜子画脸谱,是利用平面镜成像,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故正确;(4)水中的“鱼”比鱼的实际位置浅,是因为发生了光的折射;所以,渔民叉鱼时,应将鱼叉对准看到的“鱼”的下方才能叉到鱼,故错误;(5)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这是光的色散现象,故正确;综上所述,(1)(3)(5)正确,故选B.25、A【解析】分析:(1)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传播时需要介质.(2)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3)音调与频率有关,频率越高,音调越高.(4)音色是区别声音的重要标志.区别声音就是靠音色.解答:A、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朗读时是声带振动产生声音,故A正确;B.空气中,声音的传播速度约为340m/s;故B错误;C.观众主要依据音色区分主持人和朗读者的声音,故C错误;D.朗读者的声音很大是因为声音的振幅很大,响度大,故D错误;故选A【点睛】解决此类问题要结合声音产生的条件、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和传播速度几个方面去分析,难点是声音三个特性的区分.26、D【详解】通过对比图A、B、C图可知,在相同时间内,B振动的次数多,说明B振动的频率高,所以音调高;C波形图中波峰离开平衡位置的距离远大于A、B图,说明C振动的幅度大,即C的振幅大,所以响度大。故选D。27、A【详解】A.雾凇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固体的冰晶,是凝华过程,且凝华放热,故A正确;B.露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小水滴,是液化过程,且液化放热,故B错误;C.霜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固体冰晶,是凝华过程,且凝华放热,故C错误;D.蜡烛没有固定的熔点,属于非晶体,熔化吸热,故D错误。故选A。28、D【详解】壶口附近的“白气”是壶中冒出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液化放热,故A不符合题意;北方冬天的雾凇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固态小冰晶,而凝华放热,故B不符合题意;蜻蜓身上的露珠是大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而液化放热,故C不符合题意;铁矿熔化成的铁水是熔化过程,而熔化放热,故D符合题意.29、B【详解】根据R=可知,电压相同时,甲灯泡的额定功率小,电阻大;乙灯泡的额定功率大,电阻小;根据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且材料、长度相同时横截面积越大、电阻越小可知,乙灯泡比甲灯泡粗.故选B.30、D【详解】A.一块橡皮的质量在8g左右,一枚一元硬币的质量略小于此数值,在6g左右,故A不符合实际;B.光可以在真空中的传播,且传播速度为3×108m/s,故B不符合实际;C.中学生伸开手掌,大拇指指尖到中指指尖的距离大约18cm,物理课本的长度与此差不多,在18cm=1.8dm左右,故C不符合实际;D.人体正常体温在37℃左右,感觉舒适的温度在23℃左右,故D符合实际。故选D。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题,20分)31、振动音调【详解】[1][2]声音的产生是因为物体的振动而产生的;演员不断调整手指在琴弦上的按压位置是改变琴弦的振动频率,从而改变音调。32、液化低于【详解】(1)水沸腾时产生大量的水蒸气,从壶嘴喷出的水蒸气遇到壶外温度较低的空气由气态变为液态的小水珠,小水珠悬浮在空气中形成白气,这是液化现象;(2)由图中可知:甲房间中壶嘴冒出的“白气”更多;“白气”是水蒸气遇冷液化形成的,温度越低,液化现象越明显;甲房间壶嘴冒出的白气多就说明了甲的气温低.【点睛】(1)物质由气态放出热量变为液态的过程是液化;(2)水蒸气遇冷就会液化,形成“白气”,房间的温度越低,水蒸气的液化现象越明显;根据图示水蒸气液化的程度分析房间甲和房间乙气温的高低.33、6m不变【详解】[1]某同学站在竖直的穿衣镜前4m处,若以0.5m/s的速度向镜移动2s,那么这同学移动的距离是此时这同学与竖直的穿衣镜距离是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可知,镜中的像与竖直的穿衣镜距离是3m,那么人与镜中的像的距离为[2]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这同学的大小不变,那么像的大小也不变。34、液酒精会【详解】(1)[1]由于固态酒精的熔点为-117℃,-113℃高于酒精的熔点,所以此时为液态。(2)[2]-90℃时,水银、煤油、铜、钢等都处于固态,酒精处于液态,所以可以用酒精温度计。(3)[3]钢的熔点高于铜的熔点,钢为液态时温度高于或等于1515℃,远高于铜的熔点,因此铜会熔化。35、镊子砝码地球【详解】使用镊子取砝码时,对砝码的施力物体是镊子,受力物体是砝码,砝码也受到重力的作用,重力的施力物体是地球.36、1.5×103【详解】由得,光运动15km所用时间:;光传播所用时间为5×10-5s,时间很短,可以忽略不计,所以从看到光到听到声音的时间大约等于声音传播所用时间,因此用,计算声音的传播速度是合理的.37、漫折射虚【详解】[1]同学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老师在黑板上写的字,是因为光在黑板表面上发生了漫反射,反射光线射向各个方向的缘故。[2]从圆形鱼缸的外侧看缸里养的金鱼比真实的鱼要大得多,这是因为圆形鱼缸盛水后鱼的身体和鱼缸壁之间形成了水凸透镜,鱼在水凸透镜的一倍焦距以内,成正立、放大的虚像。[3]因为鱼儿是在水中的实际物体,是由于光线从水中通过空气折射进入了人的眼睛,我们看到水中的鱼,其实看到的是鱼的虚像,是由光的折射形成的。38、凝华内【详解】[1][2]冰花的形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