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届山东省部分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4届山东省部分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4届山东省部分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4届山东省部分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4届山东省部分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届山东省部分地区物理八年级第一学期期末监测模拟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是魔术师表演“真人悬空”的场景——女演员悬在空中不动,则女演员一定A.所受重力消失B.受平衡力作用C.不受力的作用D.只受重力作用2.下列光学图示中不正确的是A.平面镜成像B.光的色散C.光的反射D.光从空气射入水中3.如图所示,对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或解释错误的是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尽管杂乱无章,但每条光线仍然遵循光的反射定律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平整,是利用了光的直线传播特点C.图(c)所示炎热夏天公路上的海市蜃楼景象,是由光的反射现象造成的D.图(d)所示是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4.如图是常用的5号电池的示意图,其型号的另一种表示方法为“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这型号电池高度为()A.14mm B.145mm C.500mm D.50.0mm5.在“用托盘天平测物体质量”时,小明用已调节好的天平在测物体质量过程中,通过增、减砝码后,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左边一点,这时他应该:A.将游码向右移动直至横梁重新水平平衡 B.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左旋进一些C.把天平右盘的砝码减少一些 D.将右端平衡螺母向右旋出一些6.如图所示,用手机扫描展示板上的二维码,登录网址,查看相关信息。手机扫描二维码。相当于给二维码照了一张照片。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手机的摄像使头相当于一个凹透镜B.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需把手机靠近二维码,使像变小C.若手机镜头的焦距为f,为了能成清晰的像,二维码到手机的距离应大于2fD.二维码通过手机镜头成正立、缩小的虚像7.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B.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镜面反射的结果C.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不在同一平面内D.人离平面镜越远,人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就越小8.宠物狗狗正前方竖立着一面镜子,它正在欣赏镜中的自己(如图所示),假设狗狗不动,把平面镜沿MN截成两半,并分别向两侧平移一段距离(两块镜面仍然在原镜面平面内),则狗狗的头部通过左、右两面镜子()A.都不能成像B.各成半个像,合起来成一个完整的像C.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不同位置D.都成完整的像,且两个像在同一位置9.为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达州市委宣传部、文广局、市电视台主办了“红歌连连唱”.小琴踊跃报名参加了比赛,有关她的歌声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到她的歌声是靠空气传到人耳的B.小琴同学发出的歌声是她的舌头振动产生的C.小琴同学在台上“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D.我们在幕后能听出是小琴的歌声是根据音色判断的10.关于温度、内能和热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传给内能小的物体B.物体的温度升高,内能一定增加C.物体的温度越高,所含的热量越多D.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11.由密度为的金属甲和密度为的金属乙做成质量为的合金球,则合金球的密度为A. B. C. D.12.下列估测中,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sB.中学生步行速度约为1m/sC.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1.5mD.教室的高度约为1m二、填空题13.甲、乙两物体体积相同,甲物体的质量比乙物体的质量大,则密度较大的物体是______物体;丙、丁两物体的质量相同,丙物体的体积比丁物体的体积大,则密度较大的物体是______物体。14.干旱的沙漠中,甲壳虫掌握了一种独特的获取水的方法:日落以后的几个小时,甲壳虫的体温降低到周围的气温以下,它们将头插进沙里,然后背朝着晚风吹来的方向,水蒸气在甲壳虫背上_______(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水珠。之所以要把体温降到周围气温以下,是因为此过程需要_____(选填“吸热”或“放热”),当水珠越聚越多时,这些水珠就会沿着弓形背滚落入甲壳虫的嘴中。水珠的形成和生活中的_____(举例)形成原理相同。15.小明想测量某种液体的密度,利用天平和量杯测得数据如下表,根据数据绘出图像如图所示。则量杯的质量为_____g,液体的密度是_____g/cm3。液体与量杯的质量m/g406080100液体的体积V/cm32040608016.小松利用刻度尺正确测量了一个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2.34cm,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该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cm。三、实验题17.(8分)小明在海边捡到一块漂亮的鹅卵石,他用天平和量筒测量鹅卵石的密度。(1)如图甲所示,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_____,发现错误并改正后,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左侧,则应将平衡螺母向_____(填“左”或“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当天平平衡后,右盘砝码和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乙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_____g;由图丙和丁可知鹅卵石的体积是_____cm3,计算出鹅卵石的密度为_____g/cm3。(3)鹅卵石打磨变小后,它的密度将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4)用量筒测量水的体积,若小明在图丙中读数正确,在图丁中读数时视线仰视,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_____(选填“偏大”、“偏小”或“不变”)。18.(8分)小明想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桌上有两个凸透镜,焦距分别为10cm和20cm。(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保持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中心在_____位置,如图所示时,恰能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则他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_____cm;(2)小明将蜡烛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发现在光屏上仍能成一清晰的像,此时像的性质是倒立、_____的实像;(3)实验(2)中,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凸透镜,调节光屏的位置,此时_____(选填“能”或“不能”)在光屏上找到烛焰的像,这是因为_____。19.(8分)桌面有一个密闭的长方体木箱,其中一个侧面MN是透明玻璃,箱内有一只蜡烛A(如图所示)。在不打开箱子的情况下,请你利用提供的器材设计一个实验,测出箱内蜡烛A到侧面MN的距离。提供器材:一支与A完全相同的蜡烛A′、刻度尺、火柴。实验步骤:_____。四、作图题20.(8分)请利用平面镜成像规律画出人眼在B点通过平面镜看到A点的光路图.(_______)21.(8分)请在图中作出入射光线。(_____)五、计算题22.(10分)探测月壤力学性质是玉兔号月球车登月的科研任务之一。月球上某月壤样品的体积为90cm3,测得其密度为0.8g/cm3。求(1)该月壤样品的质量;(2)玉兔号设计质量140kg,使用的是钢质外壳,科学家已研发出硬度相当于钢铁2~5倍的聚丙烯塑料,若此车外壳替换成等体积的聚丙烯塑料材质,除增强车壳强度之外,还可减少多少质量?(钢的密度ρ钢=7.9×103kg/m3,聚丙烯塑料的密度ρ塑=1.1×103kg/m3)(计算结果保留两位小数)23.(12分)如图所示,是珠海到广州南站G6340次高铁的运行时刻表,中山至广州南的铁路长为69.3km。求:(1)该高铁从珠海到广州南站运行的时间;(2)该高铁从中山至广州南站的平均速度。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B【题目详解】AC.女演员在地球上,受到重力作用,故AC不符合题意;BD.女演员悬在空中不动,处于静止状态,女演员用身后柱子支撑着,受到重力和支持力是平衡力,故B符合题意,D不符合题意。2、C【题目详解】A.平面镜成像为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是对称的,故A正确;B.由于各色光的折射率不同,所以会出现光带,而紫光的折射率最大,所以在最下面,红光的折射率最小,所以在最上面,故B正确;C.光在反射过程中要遵守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故C错;D.光由空气射入水中时,要发生折射现象,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故D正确;故选C。3、C【题目详解】A.所谓漫反射,只是说反射面不是光滑的,我们可以把它看成是由无数个很小的平面镜组成的,当光线照过来时,这些很小的平面镜在反射光,每一次反射都遵循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A正确.B.木工师傅观察木板的平整,就是利用了光在同一种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所以B正确.C.海市蜃楼是光的折射造成的,所以C错误,符合题意.D.海市蜃楼属于典型的光的折射,当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会分解成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单色光,靠近棱镜顶角端是红色,靠近底边的一端是紫色,所以D正确.4、D【解题分析】由题意可知:“14500”,前两位数是直径,后三位数是高度.所以500是5号电池的高度,结合生活常识可知5号电池的高度约是5cm,即50mm,所以答案D正确,故选D.5、A【题目详解】称量时不能调节平衡螺母,发现指针指在分度盘中央刻度线的左边一点,说明左边重,左边放的是物体,则应向右盘里加砝码或向右移动游码.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右盘中增加了一个更小的砝码.故B、C、D错误,故选A.6、C【题目详解】A.手机的摄像头相当于凸透镜,利用其成倒立、缩小的实像,故A错误;B.当二维码超出手机上设定的方框时,需把手机远离二维码,此时物距变大,像距变小,像变小,故B错误;CD.手机摄像头是利用物距大于二倍焦距时,成倒立、缩小实像的规律工作的,因此,“扫入”二维码时二维码到手机的距离应大于二倍焦距,故C正确,D错误。故选C。7、A【题目详解】A.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3×108m/s,故A正确;B.从不同的位置都能看到黑板上的字,是漫反射的结果,故B错误;C.光反射时,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故C错误;D.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大小相等,故D错误。故选A。8、D【题目详解】AB.平面镜所成的像,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与平面镜的大小无关,半个平面镜仍能成完整像,故AB错误;CD.平面镜左右两部分都能成完整的像,像与宠物狗关于镜面对称,所以两个像的位置是相同,故C错误,D正确.9、B【题目详解】A、小琴的歌声是通过空气传递到人的耳朵里的,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B、歌声是靠声带的振动产生的,选项说法错误,符合题意;C、“引吭高歌”说明她的声音响度大,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D、因为每个人的发声结构不同,所以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故可以通过音色辨别是谁,选项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10、B【题目详解】A.热传递发生的条件是存在温度差异,热量由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或者由同一个物体的高温部分传递给低温部分,与物体自身内能的大小无关,故A错误;

B.物体的温度升高,分子动能增加,内能一定增加,故B正确;

C.热量是一个过程量,存在于热传递过程中,只能说吸收或者放出热量,不能说含有或者具有热量,故C错误;

D.改变物体内能的方式有做功和热传递,两者是等效的。一个物体内能增加,可能是外界对它做功,也可能是吸收了热量,故D错误。

故选B。11、B【分析】已知甲、乙两物体的质量,还知道密度的大小,根据公式可求甲、乙体积的大小;甲、乙体积之和就是合金的体积,甲、乙质量之和就是合金的质量,根据公式可求合金密度.【题目详解】甲的体积;乙的体积,所以合金的体积,合金的质量为;合金密度故选B.12、B【题目详解】A.一分钟人心脏跳动70次左右,所以一次的时间约为不到1s,故A不符合实际;B.成年人步行的速度是1.1m/s,中学生步行速度与成年人接近,故B符合实际;C.中学生的身高约160cm左右,中学生的课桌高度约为其身高的二分之一即0.8m左右,故C不符实际;D.教室的高度远大于1m,约为3m,故D不符合实际。二、填空题13、甲丁【题目详解】[1][2]由密度公式可知,当甲、乙体积相同时,甲的质量大于乙,则密度较大的物体是甲,丙、丁质量相同,丙体积大于丁,则可知丁密度大于丙。14、液化放热露珠【题目详解】[1]小水珠是液态,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的,是液化现象。[2]液化是放热现象。[3]生活中的露珠是由空气中的水蒸气预冷液化形成的。15、201【题目详解】[1]如图可知,当未加入液体时,烧杯质量为20g。[2]当加入20cm3液体时,烧杯与液体总质量为40g,则液体质量为m液=40g-20g=20g则液体密度为16、1mm2.35【题目详解】[1]在进行长度的测量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所以,分度值所对应的是倒数第二位,故他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mm;[2]为了减小误差,应该求四次测量的平均值,即物体的长度是:。三、实验题17、游码未归零右53.4202.67×103不变偏大【解题分析】(1)调节天平横梁平衡时,先要把游码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度,再调节平衡螺母,由图甲可知,小明在调节天平横梁平衡过程中的操作错误是游码没有移到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发现指针偏向分度盘中线的左侧,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右调节,使横梁平衡;(2)由图乙知,天平标尺的分度值为0.2g,鹅卵石的质量:m=50g+3.4g=53.4g;由图丙知,量筒的分度值为1mL,所以鹅卵石的体积:V=60ml−40ml=20ml=20cm3,所以鹅卵石的密度:===2.67g/cm3。(3)密度是物质本身的一种特性,与质量和体积无关,该鹅卵石打磨变小后,它的密度将不变;(4)量筒读数时,视线应与液面底部相平,若仰视读数,读数比实际偏小,则测得鹅卵石的体积偏小;根据=可知,m不变,V偏小,则所测得鹅卵石的密度将偏大。18、同一高度10放大不能物距小于焦距【分析】(1)探究凸透镜成像的实验时,在桌面上依次放蜡烛、凸透镜、光屏,三者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像才能呈在光屏的中心;据图看出物距和像距的关系,再据两个凸透镜的焦距分析判断即可。(2)据光路的可逆性分析即可。(3)若物体处于凸透镜的1倍焦距以内,在光屏上不能成像,通过凸透镜能看到一个正立、放大的虚像。【题目详解】(1)[1]小明将其中一块凸透镜放在光具座上,保持烛焰、透镜及光屏的中心在同一高度位置。[2]此时通过凸透镜在光屏上能成一个实像,据图能看出,此时的物距大于像距,所以在光屏上应该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则此时物体在2倍焦距以外,故30cm>2f,即15cm>f,所以小明选择的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2)[3]据光路的可逆性可知,若将透镜和光屏的位置对换,即此时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光屏处于2倍焦距以外,此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3)[4][5]在(2)中的物距是65cm−50cm=15cm若不改变各元件的位置,小明换了另一块焦距为20cm的凸透镜时,此时物体相当于处于1倍焦距以内,故光屏上不能成像。19、把蜡烛A′放到箱子侧面MN的右侧桌面上并点燃;移动蜡烛A′,直到看到蜡烛A′的像与蜡烛A完全重合;用刻度尺测出蜡烛A′到MN的距离就等于A到MN的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