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基本组织(TISSUE)_第1页
第二章 基本组织(TISSUE)_第2页
第二章 基本组织(TISSUE)_第3页
第二章 基本组织(TISSUE)_第4页
第二章 基本组织(TISSUE)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章基本组织

chaptertwobasictissue

教学目的与要求:1、了解组织的概念、分类与分布、上皮组织和结缔组织的共同特点;2、掌握上皮组织的分类与分布;3、掌握结缔组织(主要是疏松结缔组织)的组成;4、掌握血液各种成分及其特点与临床意义;5、掌握肌肉组织的分类(主要讲授骨胳肌的结构与心脏的特有结构);5、神经组织的分类、神经元结构与功能及神经元之间的联系教学的重点与难点1、被覆上皮的分类及分布情况;2、疏松结缔组织的几种特有细胞与纤维;3、血液的有形成分与病理关系;4、骨胳肌的基本结构、心肌特有的结构5、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基本组织

组织的含义

组织的分类及分布:

第二章基本组织

组织的含义:

由来源相同、形态相似、功能相关的细胞群及细胞间质组成的结构。

组织的分类及分布:一、上皮组织二、结缔组织:三、肌肉组织:四、神经组织: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EpitheliumTissue,ET):(一)结构特点:(二)分类与分布:

第二章基本组织

二、结缔组织(一)特点:

(二)分类:

(三)疏松结缔组织:(四)血液和淋巴: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三、肌肉组织(muscletissue):1、概述:2、分类:(1)、(2)3、横纹肌的结构:

第二章基本组织

四、神经组织(nervoustissue):(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四)神经元之间的联系: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上皮组织的结构特点1、细胞多,间质少,细胞排列紧密;2、被覆于体表或体内管、腔、囊等内表面或外表面。3、细胞呈极性分布,分为游离面和基底面。

游离面:没有与其他组织相连,朝向身体表面或有腔器官的腔面。如:小肠上皮纹状缘、气管纤毛。

基底面:与游离面相对的朝向深部结缔组织的一面。4、上皮组织大多无血管与淋巴管。所需的营养依靠结缔组织内血管提供,营养物质渗透到上皮组织间隙中。5、有保护、分泌、吸收和排泄功能。

第二章基本组织

(二)上皮组织的分类:(主要掌握上皮组织的分布情况)根据构成细胞的层数和在垂直切面的形状而分为:被覆上皮(主讲)感觉上皮ET腺上皮生殖上皮:肌上皮:

第二章基本组织

被覆上皮:(挂图)1)单层扁平上皮:特点:一层上皮细胞;扁平形分布:心、血管、淋巴管(内皮)---薄而光滑有利于血液和淋巴液的流动;胸膜、腹膜和心包膜(间皮)----光滑而湿润,可减少器官的磨擦。2)单层立方上皮:吸收和分泌

分布:甲状腺滤泡、肾远曲小管、集合管和汗腺。3)单层柱状上皮:吸收和分泌

分布:单胃、小肠。4)假复层柱状纤毛上皮:保护和分泌

分布:气管的粘膜上皮、输卵管上皮、输精管上皮。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特点:1、细胞少,种类多,间质多2、细胞散在分布;3、一般都有血管;4、都起源于胚胎时期的间充质细胞;5、具有支持、连接、营养和保护功能;

(二)分类:广义分类:固有、支持、营养CT]狭义分类:疏松CT

第二章基本组织

(四)血液和淋巴:1、血液:2、淋巴:

第二章基本组织

1、血液:(1)血浆:约占55%(水91-92%)(2)血细胞:45%

第二章基本组织

(1)血浆(plasma):微带淡黄色粘稠的透明液体。水约占91%,其它主要为蛋白质和无机盐类等。功能:见教材第60页。

等渗溶液:与血浆中无机盐、血糖浓度相等的溶液。如:0.9%氯化钠溶液、葡萄糖生理盐水溶血:低渗溶液中,血细胞破裂,导致Hb溢出的过程。血清:血液凝固后,血浆周围出现少量清亮、半透明的淡黄色液体(由于纤维蛋白原变为纤维蛋白)或者说:不含纤维蛋白原的血浆。

基本组织(2)血细胞(hemocyte):血细胞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有粒白细胞无粒白细胞嗜酸性白细胞嗜中性白细胞嗜碱性白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

第二章基本组织

①红细胞:特点:哺乳动物的成熟红细胞无核和细胞器。胞质中充满血红蛋白(Hemoglobin,Hb),Hb是含铁血红蛋白,它能与氧气结合成氧合血红蛋白,也可与氧分离为游离血红蛋白。功能:供给全身组织细胞所需的氧气,带走细胞所产生的部分二氧化碳。肝素抗凝血组胺和白三烯参与过敏反应

第二章基本组织

②有颗粒白细胞:变形运动、吞噬功能、抗过敏、抗寄生虫变形运动、吞噬功能和防御作用功能紫兰色颗粒(颗粒内含肝素和组胺、白三烯等)粗大、桔红色颗粒(相当于溶酶体含有溶酶体酶但不含溶菌酶)浅红色,含许多细小的淡红(紫)色颗粒(有特殊颗粒和嗜天青颗粒)细胞质颗粒的性质S形或分叶形肾形、分叶形肾形、杆形到分叶形(分叶越多越衰老)细胞核嗜碱性粒WBC(最少)嗜酸性粒WBC(中等)嗜中性粒WBC(最多)比较内容

第二章基本组织

③无颗粒白细胞:比较内容淋巴细胞(LC)单核细胞(MC)形状和大小大小不等,球形(中小LC)体积最大,呈球形胞核胞核圆形或卵圆形染色质致密呈块状,着色深肾形,马蹄形或卵圆形,染色质颗粒细而分散胞质强嗜碱性,蔚蓝色,含少量嗜天青颗粒胞质多,灰蓝色,含许多细小的嗜天青颗粒功能T淋巴细胞与细胞免疫有关;B淋巴细胞与体液免疫有关。此外还有K淋巴细胞和NK淋巴细胞变形运动、趋化性、吞噬功能。(组织内巨噬细胞的前身)

第二章基本组织

3)血小板:含义:是从骨髓巨核细胞胞质脱落下来的一些胞质小片。作用:止血和凝血。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三)疏松结缔组织:挂图包括三大部分:1、细胞2、纤维:3、基质:

第二章基本组织

1、细胞:(1)成纤维细胞:合成纤维和基质。(2)巨噬细胞:防御功能(吞噬功能)、参与免疫应答和分泌作用。(3)浆细胞:合成与分泌抗体(免疫球蛋白),参与体液免疫。(4)肥大细胞:能合成与分泌生物活性介质(肝素、组胺、白三烯和嗜酸性粒细胞趋化因子)。(5)脂肪细胞。(6)白细胞。(7)未分化的间充质细胞。

第二章基本组织

2、纤维

纤维胶原纤维弹性纤维网状纤维新鲜色泽白色,又名白纤维黄色,又名黄纤维染色HE染色为浅红色HE:浅红色;地衣:红紫色HE不易染色,银染为黑色,帮名嗜银纤维化学成分胶原蛋白(1、2开型)弹性蛋白胶原蛋白(3型)功能韧性大,抗拉力强弹性大,韧性小构成器官细胞的支架,有韧性无弹性

第二章基本组织

3、基质(groundsubstance):是一种无色、透明的胶状物质,充满于纤维和细胞之间。化学成分主要是蛋白多糖、糖蛋白和水。

第二章基本组织

(1)概述:

肌肉组织主要是由肌细胞构成的,细胞之间有少量结缔组织以及血管和神经。肌细胞细而长,又称肌纤维(musclefiber)。

第二章基本组织

(2)分类:按功能可分为:平滑肌骨胳肌心肌

平滑肌骨胳肌心肌有无横纹无有有随意性无有无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三种肌肉组织特点的比较(光镜下):

形态结构平滑肌骨胳肌心肌一般形态长梭形长圆柱形短柱形有分枝细胞核单个(一个)多个,成百上千多为一个,少数二个肌原纤维无有但不明显有横纹无有但不明显有且明显分为明带和暗带闰盘无无有

第二章基本组织

(3)横纹肌的结构:(挂图)横纹的形成:肌束由许多肌纤维构成的。抽其中的一根肌纤维纵切,由许多肌原纤维构成。电镜下放大观察,肌原纤维有许多明暗相间的区域(带),即横纹,若将所有明暗区域对齐组合成肌纤维的横纹。因此横纹是由明暗相间的区域所产生的。

I带:我们称明带为I带。

A带:我们称暗带为A带。Z线:明带的中央有一条暗线称为Z线。

H带:暗带的中央有一浅色的缩窄部(区域)称为H带(区)

肌节:肌原纤维和肌纤维的结构与功能的基本单位。两相邻Z线的肌组织结构。包括:1/2I+A+1/2I闰盘:相邻的心肌纤维相连时,肌膜相互嵌合而形成的一个致密的结构,称闰盘。它是特有的结构。(挂图)

第二章基本组织

(一)神经元的结构与功能:1、含义2、结构3、功能

第二章基本组织

1、神经元的含义:(1)神经组织:由神经细胞和神经胶质细胞构成的。它是构成神经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2)神经元(neuron):即神经细胞。是神经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它能感受体内外各种刺激和传导兴奋。包括细胞体和突起两部分(见图)。

第二章基本组织

2、神经元结构:(1)细胞体(2)突起

第二章基本组织

(1)细胞体特殊结构:A、尼氏小体(Nisslbodies):又称虎斑小体(外形似老虎的斑纹)。是神经元胞质内的嗜碱性小块或颗粒,HE染色切片中呈紫蓝色斑块。电镜下尼氏小体由平行排列的粗面型内质网和游离的核糖体构成。它仅存在于胞体和树突内,轴突内及其基部(轴丘)没有尼氏小体分布。

功能:是神经元合成蛋白质的场所。B、神经原纤维(neurofibril):功能:支持作用(构成细胞的支架)、运输作用(蛋白质、化学递质、离子)

第二章基本组织

(2)突起:

分为树突和轴突。

1)树突:数量多,分枝多且短。功能:接受刺激,产生兴奋,传入神经冲动(向胞体传入)。2)轴突:只有一支,仅终未部分有分枝,分枝少,长且粗。功能:传出神经冲动到肌肉或效应器。

第二章基本组织

(二)神经元之间的联系:通过突触(synapse)进行联系。含义:前一个神经元的轴突末梢膨大与后一个神经元的胞体或树突相接触形成的结构。包括:突触前成分、突触间隙和突触后膜构成的。1、突触前成分(presynapticelement):即轴突终末的膨大部分,主要由突触前膜和突触小泡组成。2、突触间隙(synapticcleft)3、突触后膜(postsynapticmembrane)

第二章基本组织

突触前膜(p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