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1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2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3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4页
辛亥革命(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13课《辛亥革命》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1.了解辛亥革命的背景,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原则,辛亥革命的评价。2.通过史料的学习让学生掌握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学习方法。3.通过对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的封建反动统治史实的讲述,使学生认清国情,增强对中国革命只有由无产阶级领导才能取得胜利的深刻认识,逐步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二、教学重难点:重点:辛亥革命的背景难点:辛亥革命的评价三、教学课时:一课时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课件五、教学过程设计:【导入】同学们,我们大家都知道,中国近现代史上的三次巨变是辛亥革命、新中国的成立、改革开放。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是20世纪中国历史的第一次巨变,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来学习它。首先走进我们今天的第一篇章。第一篇章探索爆发原因一、背景之一:危机!危机!危机!朗读陈天华的《警世钟》,感受材料揭示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怎样的政治现状?材料一:俄罗斯,自北方,包我三面;英吉利,假通商,毒计中藏。法兰西,占广州,窥伺黔桂;德意志,胶州领,虎视东方。新日本,取台湾,再图福建;美利坚,也想要,割土分疆。这中国,哪一点,我还有份。这朝廷,原是个,名存实亡材料二:学生分析材料后得出,政治背景:《辛丑条约》后,民族危机空前加深,清政府已经成为洋人的朝廷。一、背景之二:经济、阶级材料二:1895—1913年,资本在10万元以上的新建工矿企业全国有549家。1894—1913年,民族资本工业发展的速度为15%——高中历史必修二(人民版)经济基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一、背景之三:团体、政党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华兴会等团体及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同盟会的成立,为革命的成功奠定了组织基础。一、背景之四:革命思想传播章炳麟、邹容、陈天华宣传了资产阶级革命思想。一、背景之五:革命党人视死如归,一系列军事起义,奠定了军事基础。一、背景之六:四川保路运动的发生总结:辛亥革命的背景:1.《辛丑条约》签订后,清政府成为“洋人的朝廷”,推翻清朝的封建统治成为大势所趋。2.清朝推行的“新政”和“预备立宪”,在客观上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准备了一些条件。3.革命知识分子队伍不断壮大,他们以西方资产阶级革命学说为武器,大力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为资产阶级革命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4.四川保路运动的发生第二篇章走进辛亥革命1、武昌起义2、中华民国的成立1912年,孙中山曾自豪地说,这是“我国有史以来未有之变局,吾民破天荒之创举也”。想一想,这里的“变局”和“创举”指的是什么?3、《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出示《临时约法》的法律条文,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分析其内容、特点、性质及影响。阅读《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有关材料,回答问题:第一章“总纲”,规定:“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第二章“人民”,规定:“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无种族、阶级、宗教之区别”;“人民有保有财产及营业之自由”;人民得享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第三章“参议院”,规定:“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第四章“临时大总统副总统”,规定:“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第五章“国务员”,规定:“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第六章“法院”,规定:“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思考:引导学生阅读临时约法内容,得出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自由平等、三权分立、责任内阁等思想,进而得出临时约法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4、袁世凯夺取革命果实出示“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前后的形势”图,引导学生结合当时的国际和国内环境分析孙中山让位的原因。(过渡)尽管革命党人失去了政权,但并不等于说辛亥革命就完全失败了,更不等于说辛亥革命没有什么意义或是不该搞。由此过渡到下一目。第三篇章我眼中的辛亥革命合作探究:据材料分析,辛亥革命在哪些方面推动了社会进步?演示以下四组材料,让学生讨论分析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并通过演示加以归纳。材料1: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等项权利。约法按照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立的原则构建政治体制。——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回答:辛亥革命对当时中国政治引发哪些变化?政治民主化,社会法制化。推翻了清王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建立中华民国。材料2:1912—1919年,中国新建厂矿企业达470多家,投资近1亿元,加上原有扩建新增资本达1.3亿元以上,相当于革命前50年的投资总额,中国工厂使用的蒸汽动力,1913年为43448马力,1918年为82750马力,约增加1倍。──严中平《中国近代经济史资料》以上数据反映了什么变化?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变化?经济工业化。材料3: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就草草收场。——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上册)整理材料3反映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材料4:1912年3月2日,孙中山以大总统的名义发布命令:“嗣后各官厅人员相称,咸以官职;民间普通称呼则曰先生,曰君,不得再沿前清官厅恶称。”——陈旭麓《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根据材料4,说明辛亥革命在哪个方面对当时中国社会产生变化?社会生活习俗变化。归纳总结: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性质: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①政治:政体变化。它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中国2000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②经济: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③思想: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④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辛亥之憾:1、革命果实被袁世凯窃取;2、没有彻底摧毁封建势力;3、没有实现民族独立分组课堂探究:探究一:辛亥革命为什么留下那么多遗憾?探究二: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中的孙中山?探究三:如何评价辛亥革命中的袁世凯?通过分组探究,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学会一分为二分析问题。课堂小结:一个历史事件需要我们在若干年后才能看到他所发挥的巨大作用,辛亥革命的那一声枪响,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结束了中国的君主专制制度,扭转了中国前进的方向,微弱的民主共和观念、民权观念就是从那个时候悄悄地种在了中国人的心上。回想百年前的辛亥革命,没有革命党人不惜流血的牺牲精神,没有革命党人与袁世凯之间的“妥协”,就没有今天的中国。辛亥那一年,中国发生巨变了!课后作业:孙中山先生说:“让共和不仅是一个名词,一句空话,或一个形式,要让它成为我们实实在在的生活方式,让它成为我们牢不可破的信念!”结合中山先生的这段话,写下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