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达_第1页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达_第2页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达_第3页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达_第4页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达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园林景观规划中主题与文化的表达

花园景观是一个象征,代表着文化现象,反映着人类的历史和价值观。它的最大魅力不在于创造呈现在人们眼前的具体园林景象,而是追求它所表现的“形外之意,景外之情”。园林景观规划一方面需要满足美化环境等功能要求,另一方面更是一种反映精神面貌的艺术,是物质和精神空间的总和。非但如此,园林景观的审美功能往往超过了其实用功能,它是以渲染环境、烘托氛围、兼以游赏为目的的。鉴于园林景观所承载的这种功能,园林景观规划的主题与文化则显得尤为重要,突出主题与彰显文化是园林景观规划的精髓所在,也是规划设计者一直所追求的。主题突出,文化内涵丰富的园林景观作品才是优秀的、可传承的设计作品。园林景观的空间是有限的,而所能表达的精神空间却是无限的。它通过规划设计者对自然事物的典型概括和提炼,赋予景象以某种精神或情感的寄托,使观赏者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去感受、去想象,从而产生共鸣,感悟到景观所蕴含的情感、观念,体验到某种人生哲理。同时,园林景观所体现出的主题与文化并非具体景象,它往往是含蓄的,表达的是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使人们置身其内有不可穷尽的想象空间。中国传统的造园理论已经道出了一个真谛,那就是造园过程中主题、文化与园林景观的不解之缘。在现代园林中,文化建园越来越受到关注,因此,本文就主题与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的意义、表现方法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初步研究。1主题和文化对园林景观规划的重要性具有重要意义1.1思想结晶、主题。在绿心上,“主题”一词最早源于德国,最初只是一个音乐术语,指乐曲中最具特征并处于优越地位的那一段旋律——主旋律。后来这个术语被广泛用于一切文学艺术的创作中。日本将这个概念译为“主题”,我国从日本翻译它时就借用了过来。我国古代对主题的称呼是“意”、“主意”、“立意”、“旨”、“主旨”等。主题是作者对现实的观察、体验、分析、研究以及对材料的处理、提炼而得出的思想结晶。它既包含所反映的现实生活本身所蕴含的客观意义,又集中体现了作者对客观事物的主观认识、理解和评价。广义地说,“文化”指的是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它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心理文化三个方面。而狭义的文化是指人们普遍的社会习惯,如衣食住行、风俗习惯、生活方式、行为规范等。笼统地说,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同时又是一种历史现象,是社会历史的积淀物。确切地说,文化是指一个国家或民族的历史、地理、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生活方式、文学艺术、行为规范、思维方式、价值观念等。通过主题与文化的通俗解释,得出两者之间是密切联系的,因文化而产生主题,因主题而彰显文化。在园林景观规划中则用造景来烘托主题,用主题来表达文化。园林景观往往是围绕一个或多个主题塑造景区。“主题”是园林的灵魂和精髓,也是游客参与园林休闲娱乐活动的游园线索。可以说“主题”就是一种文化形态的代名词,具有解释文化和传递文化的功能,而且,观赏者常把“主题”表现的内容作为文化来理解和接受。1.2园林观赏的最高境界正如人们总结园林是以有植物并可以提供游憩为特征,主要由积淀了如历史、文化等诸多信息内容的不同风景单元及其有机组合为主要构成形式的所谓理想的生活境域。园林景观规划不仅是要满足园林本身的功能性需要,还承载着表达文化的职责。观赏者对园林景观的欣赏通常分3个阶段:观——品——悟。“观”主要表现为观赏者对园林中感性存在的整体景象的直观把握,这一阶段,园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要想进一步深化,还需要“品”。“品”则是观赏者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文化素养、思想感情等,运用联想、移情、思维等心理活动,去扩充、丰富园林景象,领略、开拓园林意境的过程。但园林欣赏的最高境界还在于“悟”。如果说“观”和“品”是感知的,是想象、是体验、是移情,那么“悟”就是理解、是思索、是品味,是在体验的基础上进行哲学思考,从而获得对园林意义深层的把握,引导观赏者达到园林艺术所追求的最高境界。园林景观规划设计者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则是通过多种造景手法来烘托主题,并通过主题来表达特定的文化内涵。2在古代和现代园林中,主题和文化的表达2.1国外园林规划作品中主题和文化的表达方法2.1.1“茶庭”园林中的山石景观日本作为岛国,其文化具有明显的岛国特点。四面临海的狭小国土,预示着需要开放,兼容并蓄,这种文化特征在日本的园林景观创造中,体现在具有日本特色的“枯山水”和“茶庭”2种形式的园林。枯山水庭园是源于日本本土的缩微式园林景观,多见于小巧、静谧、深邃的禅宗寺院。在其特有的环境气氛中,细细耙制的白砂石铺地、叠放有致的几尊石组,就能对人的心境产生神奇的力量。而其中的许多理念便来自禅宗道义;茶庭也叫露地,是源自茶道文化的一种园林形式,至今茶庭的景观作用己大于实用功能。茶庭式园林一般是在进入茶室的一段空间里,按一定路线布置景观,以拙朴的步石象征崎岖的山间石径,以地上的矮松寓指茂盛的森林,以蹲踞式的洗手钵联想到清冽的山泉,以沧桑厚重的石灯笼来营造和、寂、清、幽的茶道氛围,有很强的禅宗意境。日式园林简练而精于细节,细节上的处理是日式园林最精彩的地方。草是经过精心疏理种在石缝中,树是刻意挑选、修剪成一定形状的。置石布置井然,白砂整理有序,或平铺一片预示着平静,或梳理成波浪状或呈漩涡状,白墙上婆娑着竹影,是亦自然亦人工的境界,不是自然恰似自然的景地。2.1.2自由而越界的景观性原则在美国没有了欧洲封建的宗教和制度的种种束缚,自然、纯真、朴实、充满活力的个性对美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他们去开拓一片崭新的世界。在这种文化氛围下,造就了美国充满自由、奔放的园林景观特色。草坪、灌木、鲜花是园林景观中的必备元素,森林、草原、沼泽、溪流、草地、灌木与参天大树,构成了广阔景观。率真自由的美国人在与自然交流中获得快乐。在对自然的改造中释放激情,美国的园林景观是不拘泥于定式的,但园林景观所表达出的大气与浪漫全世界都可以感知。2.1.3英国的风景园林景观在工业极度发达的英国,人们更加向往世外桃源般的景地,“英国就是乡村,乡村就是英国”。这是标准英国人的箴言。人们重视自然保护,热爱自然。英国人对天然之美产生了深厚的感情。如茵的草地、森林、树丛与丘陵地貌相结合,构成了英国世外桃源般的特殊景观,也形成了英国独特地园林景观风格——自然风景式园林。风景式园林取消了园林与自然的界限,不考虑人工与自然的过渡,排除一切人为艺术,力求自然天成的境界。英国园林大多都有庭院、草场、花园、露台、湖泊和喷泉构成。是一派返璞归真的境界,也是一派优雅的英国下午茶风格。2.1.4德国园林元素德式园林的设计则充满了理性主义色彩,这也恰恰迎合了德意志民族的特点。德国人尊重生态环境,表现出严格的逻辑,清晰的观念。更注重于保护和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德意志民族的性格深沉、内向、稳重,表现在对于植物精细修剪、精心的设计和严谨的搭配,这些都成为德国园林的必备元素。园林景观特点是人为痕迹重,突出线条和设计,使景观成为了“冥想的空间”或“静思之场所”,迫使观赏者去思考,不断地对景观进行理性分析,辨析设计者的意图和思想。2.1.5“皇权至上”的精神法国园林以恢弘的气势,开阔的视线,严谨均衡的构图,丰富的花坛,雕像,喷泉等装饰体现一种庄重典雅、雍容华贵的气势。“皇权至上”的精神给园林景观带来了那个时代的特征。园林景观构图严谨、轴线方向中心部分都是由开阔的草坪或水渠、宽阔的大道组成,尤显气势恢弘。平坦的地势、笔直的林荫道,壮观的水渠、造型优美的花坛,别具匠心的雕塑,艺术价值极高的小品,都成为构成园林景观中不可缺少的元素,及尽奢华之能事,处处张扬着皇权的尊贵。2.2中国传统园林水体景观设计中蕴含自然美与人工美的一体中国是东方园林的发源地,悠久的人文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都在造园艺术中有所体现。中国传统园林在其特殊的历史文化背景下自我发展,无论是从最初萌芽时期的囿,到秦汉时期的苑,魏晋六朝时期的自然山水园林,唐宋时代的文人园林,还是清代移山缩地的写意园林阶段,“崇尚自然,师法自然”一直是中国传统园林所遵循的原则。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中国传统园林把建筑、山水、植物有机地融合为一体,在有限的空间范围内利用自然条件,模拟大自然中的美景,经过加工提炼,把自然美与人工美统一起来,造就出以“天人合一”为主题的园林景观。中国传统园林似泼墨山水,浑然天成、幽远空灵。如“杭州西湖十景”,从南宋流传至今,在7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西湖始终作为最具有自然山水美的园林景观典范。明清两代的很多江南私家园林,其审美特点亦是“接近自然”。另一方面,中国传统园林强调的是“造园之始,意在笔先”,特别重视寓情于景,情景交融,寓义于物,以物比德。把自然景物看作是品德美、精神美的一种象征。更重诗话情趣,意境创造,“以诗情画意写入园林”也是中国传统造园的一大特色,其审美多倾向于清新高雅的格调。中国传统园林综合运用各种元素赋予物质空间以诗情画意,把人们凭感官感觉到的物质空间升华成为对人们情感起作用的意境空间,用意境来表达特有的文化内涵,这是中国传统园林的精粹所在。古人把竹子作为美好事物和高尚品格的象征,隐喻为一种虚心、有节、挺拔凌云、不畏霜寒的品格精神。此外,人们还将松、梅、兰、菊、荷以及各种形貌奇伟的山石作为高尚品格的象征。造园者把自己的情趣意向倾注于园林景观之中,使得园林景观意境深远而耐人寻味。2.3园林文化与主题、文化的表达应突出生态性在多元化的今天,随着园林活动内容的不断丰富,造园手法的传承和创新,强有力的推动了现代园林的发展,中西方园林文化的相互渗透和交融,为现代园林的大融合奠定了基础,使现代园林朝着适合时代精神的方向发展。其特点是要不断满足时代需求,彰显时代特色。现代园林的发展日新月异,在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上都有极大的拓展。现代园林在道德情操、文化修养,乃至对生活的理解等方面继承了传统文化遗产并汲取其精髓,同时,将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探索可持续发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不断融入到“现代”园林景观的主题与文化当中,为“现代”园林景观主题与文化增添了更加广泛的内容。归纳起来讲,现代园林景观规划对于主题与文化的表达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首先是要人性化。当今社会强调“以人为本”、人与社会和谐发展。因此,园林景观规划要注重人性化园林空间的塑造,要更加注重考虑景观使用者的感受,使主题形式与文化内涵更适合于现代人的生活、行为和心理,体现鲜明的时代感;其次是要多样化。现代园林是开放型与外向型的,新材料和新技术的运用为现代园林注入了新鲜的创作元素。同时,园林所处大环境的差异也是园林创作中需要重点考虑的元素之一。园林创作应不流于程式化,使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环境条件下的园林文化表现出各自的特质尤为重要;其三是要富于自然精神。园林景观规划不应刻意地生搬硬套地创造主题,而应在最大限度地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模仿自然或者是在对自然充分了解的基础上以艺术抽象的手段再现自然,重视生态效应与可持续发展,创作出充分利用自然资源的新型园林景观,使现代园林景观规划主题与文化的表达更加富于自然精神。3设计质量欠佳现今园林有许多设计精湛的优秀景观作品,但也有一部分设计质量欠佳的作品。以作者所在城市——西安市为例,经调查分析发现,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环境艺术设计的现状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物质文明的极大丰富,园林景观建设程度如何,环境美化程度如何,已经成为一个地方文明程度的体现。出门漫步或出差或旅游,就会看到一片片新建的草坪,一条条完工的景观大道,一座座相继落成的城市广场。这些确实给城市增添了不少景点,也让许多人大开了眼界,却也拉大了人与自然的距离。原因就在于盲目追求建设档次,而忽视了人与自然的和谐。一些园林景观的建设,较少考虑车流量的多少而一味追求六车道的视觉刺激,较少顾及城市广场的休闲游憩功能而一味追求大片草坪的绿色效果。广场上少了遮荫的大树,游园里少了休息的座椅,见到的只是色块的华美,铺装的昂贵,罗马柱的繁华,没有表现出其应该具备的实用功能和担负的文化职责。西安的钟鼓楼广场,如今已成为西安市的名片,它的设计受到许多人的推崇和认可,使得很多地方纷纷效仿,推为佳作。推崇它的人认为它块状的广场分区、纵横的步道设计、大片方格路网的草坪的布置、大理石的铺装,锥形的蓝色玻璃钢雕塑都反映出了西安的时代特色,整齐而美观、大气而现代。笔者则认为,在西安这座历史名城的市区中心则更应该突出两座14世纪的古建形象(钟楼和鼓楼),环境艺术设计应该沿着“晨钟暮鼓”这一主题向古今双向延伸。钟鼓楼广场作为城市中心的休闲广场,是人们在休闲之余希望找到的一片放松的土地,人们在这里本应该感受古都的魅力,体验晨钟暮鼓的沧桑,享受宝贵的休闲。而现状的钟鼓楼广场一片繁华景象,没有遮荫的大树,没有可以谈天说地的休闲座椅,大理石铺装在阳光的照射下刺得人睁不开眼睛,游人在这里无法把这片广场和这座古都相互联系起来,更无法感受这晨钟暮鼓当年是如何的气势恢弘,只是被动的匆匆而来,又匆匆而去。3.2森林公园建筑特点不同性质与不同功能要求的园林,都有着各自不同的布局特点。然而,一些园林景观作品忽视了主题与环境的融合和统一,盲目地追求“与众不同”的简单创新,忽略了场所的环境特性和功能要求,使得景观所反映出的主题与文化有失水准。依靠着大自然赐予的物华天宝,陕西的森林旅游业近年来取得了迅猛发展。但在我们想象它应该是红墙绿瓦、门阙廊坊相连、亭台楼阁各异、飞檐翘角匠心独具、多有碑铭题记,欲走出家门尽情体验自然美景的时候,却不免有些令人失望。一些森林公园建筑风格缺乏自然的审美情趣,进入森林公园的山门由大理石砌成,门上用瓷砖镌刻着景点的名字,同时安装着推拉的电动门;服务区的酒店为铝合金窗户,瓷砖地面,几乎与城市里的宾馆一样;酒店门前的花坛布置得整齐、规则;“注意防火”、“爱护植物”、“景点介绍”等指示牌都是用现代化材质制成;果皮箱、公共厕所都张扬的透露着现代气息。身临其境,似乎不是在山里,而是在城里。笔者认为,这些设计没有顾及景点与周围环境的融合和统一,忽视了物质载体所要表达的精神文化,显得很不协调,也背离了自然精神。3.3注重景观设计,体现“科技之光”正如我们的先辈们注重诗画的情趣一样,不同的诗句体现的是不一样的心境,不同的园林景观作品应该体现不一样的心境。有些园林景观作品,附庸风雅,过于注重诗话情趣,强调文化的传播,主题设计太多,使“移步换景”变为“移步换境”。观赏者前一步还感受古人怀才不遇心境的哀伤,下一步就跨入了开拓进取的时代浪潮;前一步还在体现中国江南的小桥流水,下一步就步入了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繁华,前一个雕塑还是“太白醉酒”,下一处便闪烁着“科技之光”。这类园林景观作品,观赏者往往由于景观主题繁杂,所反映出的文化信息零乱而放弃了对于景观主题与文化的探寻和挖掘。西安的南郊是近几年一片新兴的高新产业开发区,林立着许多现代化的建筑和大型的外资集团,新修的景观大道,现代化设施的配备使这里的“高新”更加突出。市民也公认这里有最好的人居环境,不惜掏空自己的腰包来换得这里广厦一所,可以说这里的住宅小区是讲究的,是注重景观设计的,更是注重景观文化的。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对住房的需求已经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住宅产业增长方式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质量也不仅仅是好坏和耐用,还包括美观、时尚、环境的优良程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等。但有些园林设计不尽人意,西安高新区某住宅小区全部为欧式建筑,在建筑前布置的却是以“八水绕长安”为背景的水景设计,小品亦为盛唐时期的亭台楼阁,给人感觉很不协调,漫步其中也很不舒服。设计者整体景观规划本想以实现现代与古典的完美结合为目标,表现出独具特色的现代唐风,然而设计未达到其理想效果,整个布局显得非中非西,不伦不类,从而使居住者难以对景观主题与文化进行探索和挖掘。3.4雕塑作品蕴含着不同的审美意识如同所有的艺术鉴赏一样,园林景观作品鉴赏亦如此。有些园景使人感到端庄而华丽,有些使人感到舒适而恬静,还有些使人感到清冷而宁静。景物虽相像,但趣味却不同,这正是注入景中之情的不同而引起的差异。可以说,凡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从大的结构布局到每一个细微之处,都融进了作者的审美追求,饱含着作者的思想感情,灌注了他对自然美和生活美的真切感受和认识,但是部分景观作品在有意或无意间营造出了“拙”点,“昧俗”而有失高雅。景观雕塑作为景观规划中画龙点睛的一笔,承载着历史也体现了当下的人文精神,常作为一张个性名片去展示景点的过去、现在和未来。对于一个城市而言,优秀的城市景观雕塑应该标识出一个城市的文化内涵,承载起一个城市的历史与未来的对接,描绘出一个城市的时代追求,凝聚起一个城市的精神,展示出一个城市的品位。笔者所在的城市有许多雕塑,但其中有相当一部分所表达的文化内涵令人费解,看后使人不知所云。许多县城入口处都有雕塑,其中一些或“搞怪抽象”预示科技,或“一手擎天”让人想到权利,或“双手捧金”向人展示财富等,都不能给人美好的联想和情趣高雅的艺术享受。4结论和讨论4.1园林文化的传承与发展现代园林景观规划对于主题与文化的表达应该遵循以下3条原则,即人性化原则、多样化原则和自然化原则。设计者只有不断充实自我,才能创造出优秀的作品。只有主题突出、文化内涵深刻的园林景观规划作品才是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中国现代园林要取得长足的进步,必须通过对传统园林的深入研究,提炼中国园林文化的本土特征,抛弃传统园林的历史局限,把握传统观念的现实意义,融入现代生活的环境需求,这才是中国现代园林真正的发展方向。规划设计者只有在汲取传统造园理念,探索中西方园林景观规划成功与失败经验和教训,继承和发扬相结合,广泛涉猎一切与园林景观规划相关的文学、艺术、建筑、工程等方面的知识,不断充实自我,不断提高文化修养,经过探索和磨砺,才能创造出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只有优秀的园林景观作品,才会被时代接受和认可。基于上述创造园林景观的最终目的是用造景来烘托主题,以主题来彰显文化的思路,造就优秀园林景观作品的必要条件,就应该是具备突出主题和深刻文化内涵的园林景观作品,它所传导的文化应被大众欣赏并接受。只有园林景观所体现的文化和社会对所在地园林文化的普遍需求相结合,园林景观作品才可被时代认可和传承。4.2从“品”到“品”,从“品”到“悟”营造主题突出,文化内涵深刻的园林景观规划作品并非一件简单的事情,在观赏者由“景”入“境”再到生“情”的体会过程中,在由“观”到“品”再到“悟”的感受过程中,规划设计者应该做到以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