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统编教材教读课教学课例例说
1
“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四项核心要素。统编教材着力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适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听说读写能力。同时,重视优秀文化对学生的熏染,使学生的道德修养、审美情趣等得到提升,培养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语言能力、思维能力、审美情趣、文化品位是统编教材追求的目标。
一、统编教材阅读体系——培养语文素养的有力抓手“语言”“思维”“审美”“文化”是学生语文素养的四2语文素养学习策略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积累理解扬弃积累口语写作整合探究文化传承表达语言与思维语文素养策略方法诵读品味梳理理解心得
阅读与鉴赏语文素养学习学习学习积累理解扬弃积累口语写作整合探究文化传承3◆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体”的阅读教学体系,有助于全面发展语文素养。
教读课内自读课外自读整本书阅读
其中,教读课文2—3课,自读课文1—2课,课外自读每单元推荐3—5篇,整本书的阅读每册安排2部,推荐自主阅读4部,共6部。◆从“教读课文”到“自读课文”再到“课外阅读”,形成“三位一4单元课文教读课文自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阅读方案,完成相应的阅读任务,达成相应的阅读目标,主要功能是给例子,给方法,激发兴趣,提高品位。学生运用在教读中获得的阅读经验,体会、消化,进而形成阅读能力,进行自主性的阅读。
两种课型单元课文教读课文自读课文由教师带着学生,运用一定的阅读策略或5二、教读课教什么?丰富语文经验:情感体验、语言材料、语法知识等。培养阅读素养: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方法和策略、语言品味、鉴赏等。学习写作方法:选材、构思、语言等。二、教读课教什么?丰富语文经验:6和课标教材比较:课标本:本单元这几篇课文,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学习本单元,要准确流畅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章内容。要结合阅读提示和课后练习,抓住重点难点问题,深化理解;也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和情感体验,体会课文所表达的丰富多样的感情。统编本:本单元课文,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阅读这些课文,可以加深我们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丰富自己的情感体验。学习本单元,要继续重视朗读,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在整体感知全文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有的文章情感显豁直露,易于直接把握;有的则深沉含蓄,要从字里行间细细品味。例:从七上第二单元单元提示看“教什么”和课标教材比较:例:从七上第二单元单元提示看“教什么”7
对比第一段,统编本的单元说明内容分析更集中明确,而且含义更丰富准确。“以不同的生活为背景,抒发了同样感人至深的亲情。”范围太广,内容太丰富,而“从不同角度书写了亲人之间真挚动人的感情。”教学内容的指向更具体,“亲情”的感染力更强。加深了对亲情的感受和理解力,丰富了学生自己的情感体验,人文精神的内涵得以突显。对比第二段,统编本的单元提示中对朗读方法的要求更加具体,细化,要求要“注意语气、节奏的变化”,同时朗读的目的也明确提出,就是要“把握文章的感情基调”,“体会作者思想感情”。并且结合本单元文本特质,指出对不同类型的文本分别用不同方法进行阅读。对比第一段,统编本的单元说明内容分析更集中明确,而且8
通过单元提示,明确本单元教学要求,使老师“教什么”指向性更加明确,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通过单元提示,明确本单元教学要求,使老师“9七
上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四时之景亲情之爱校园之美人生之舟生命之趣想象之翼
*朗读一:体会语言之美*品味精彩语句*朗读二:体会思想情感*把握作者的情感*默读一:一气呵成*梳理文章的主要内容*默读二:圈点勾画*理清作者的思路*默读三:摘录积累*概括文章的中心*默读四:快速阅读*理解联想和想象
七
下群星闪耀祖国之恋凡人小事修身正己哲理之思科幻探险
*精读一:字斟句酌*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情感*精读二:学做批注*学习主要抒情方式*精读三:熟读精思*掌握叙事角度,分清详略*略读:确定阅读重点*对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比较阅读*学习主要描写方法*浏览:提取主要信息*对内容和表达有所思考和质疑
七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四时之景10例:从七上一单元《济南的冬天》导语看“教什么”课标本“导语”是这样的:老舍对济南的山山水水一往情深,在他的眼中,冬天的济南一切都是美的,一切都是可爱的,真的是一方“宝地”,一个“理想的境界”。反复朗读课文,细细品味,在你的老海里会浮现济南冬天的情景,你也会真切的感受到作者爱山水,爱生活的情怀。统编本“预习”是这样的:在你的印象中,冬天是怎样的,有哪些代表性的景物?朗读课文,看看作者笔下济南的冬天,与你印象中的冬天有什么不同。课文中的许多景物描写细腻、生动,能唤起你对事物的细微感觉。阅读的时候,注意体会。
——从比较中可以看出,统编本更加注重唤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及其和作者的共鸣,注重语言的感悟品味,为“教什么”明确了导向。例:从七上一单元《济南的冬天》导语看“教什么”课标本“导语”11思考探究:一、作者所写的济南的冬天有着怎样的特点?他是通过哪些景物呈现这一特点的?尝试用自己的语言,向你的同学描述这些景物。(——鉴赏和表达)二、冬天的济南在作者眼里是个“理想的境界”,他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跟同学做一点儿探究。(——探究情感)积累拓展:三、品味下列语句,体会句中拟人修辞手法的表达效果。1.一个老城,有山有水,全在蓝天下很暖和安适地睡着,只等春风来把他们唤醒,这是不是个理想的境界?2.这一圈小山在冬天特别可爱,好像是把济南放在一个小摇篮里,它们全安静不动地低声地说:“你们放心吧,这儿准保暖和。”3.等到快日落的时候,微黄的阳光斜射在山腰上,那点儿薄雪好像忽然害了羞,微微露出点儿粉色。(——语言的品味和鉴赏)四、根据你的理解,标出课文第3段的重音和停连,并尝试朗读这一段。(——朗读方法)五、借鉴课文的某些写法,就你家乡冬天的风景写一个片段。注意抓住特点来写,不少于200字。(——写作借鉴:景物描写)思考探究:12部编本七年级上P9补白中的语法知识也成为教学的内容之一。部编本七年级上P9补白中的语法知识也成为教学的内容之一。13三、教读课教学思考和建议——怎么教?(一)巧妙借助助学系统,合理确定教读课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三、教读课教学思考和建议——怎么教?(一)巧妙借助助学系统,14
单元提示、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自读提示、批注、插图、补白等统称为“助学系统”。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可以叫“助教系统”。因为它同时也给教师明确了单元、文本的教学目标、重点和内容,避免了教学的盲目性和随意性,使教学更加具有系统性和渐进性。单元提示、预习、注释、思考探究、积累拓展、读读写写151、单元提示
单元提示从体裁、题材、语文学习内容等方面进行了概括的说明,具体实现“教材内容的教学化”,因此,在进行教读课教学时,也应突出单元提示所明确的训练点和能力点。
1、单元提示单元提示从体裁、题材、语文学习内16如前所说,统编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在每个单元提示中都有明确要求,比如朗读、默读、快速阅读、精读、浏览、比较阅读等,学生对这些方法的习得,主要是通过教读课来获得的。文本教学不只是文本内容的教学,阅读方法、言语形式等同样也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例:七上第一单元《春》(1)如前所说,统编本非常重视培养学生的阅读方法和策略,在17例:七下第四单元对略读方法的指导:《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例:七下第四单元对略读方法的指导:《叶圣陶先生二三事》(1)182、预习把课标教材每一课的“导语”改成了“预习”,阅读的指向性更加明确,针对性更强。预习纳入教读课教学中,可以提前让学生进行“前置学习”,也可以在课堂中直接运用。这样可以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勾连以往的学习和生活经验,引导思考问题,使课堂教学更加紧凑,产生更多的思维碰撞。2、预习把课标教材每一课的“导语”改成了“预习”,阅19两套教材的课前文字对比《老王》课标教材部编教材
在我们周围,有一些像老王这样生活艰难的人。他们不被人重视,却有一颗金子般的心。你体悟到这些人的善良了吗?你是怎样对待他们的?读一读这篇文章吧,也许你会有不少感触。
阅读课文,想一想,在作者眼中,老王是个怎样的人?
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在老王眼中,杨绛又会是个什么样的人呢?两套教材的课前文字对比课标教材部编教材20例:七下三单元《老王》(1)
七下二单元《木兰诗》(2)例:七下三单元《老王》(1)213、课后练习设计积累拓展思考探究内容涉及课文内容、作者情感、作品主题,及其疑难问题,也是教师在教学中思考如何引导学生解决的问题。主要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品味,积累文笔、写作、拓展阅读。3、课后练习设计积累拓展思考探究内容涉及课文内容、作者情感、22
“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体现思维的渐进性,由课内到课外延伸拓展,由理解把握文本到积累梳理语言材料、扩大拓展学习资源,举一反三,内化为语文素养。
在教读课教学中要充分关注课文后“思考探究”与“积累拓展”的具体问题,将其与课堂“设问”有机的组合在一起。“思考探究”“积累拓展”两个层次的练习,体现思23如七上四单元《植树的牧羊人》课后“思考探究”板块的三个问题,完全就可以以此为重点来组织教学:一、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叙述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默读课文,勾画出标志故事情节发展的语句,填写下表。(略)二、参照示例,以“他是一个
的人”的形式说说你对牧羊人的认识。注意结合课文中描写牧羊人的相关语句(包括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示例略)三、课文首尾两段是作者对牧羊人的评价,前后呼应。阅读这两段,参考下面的文字,谈谈你对课文主题的认识。如七上四单元《植树的牧羊人》课后“思考探究”板块的三个问题,244.补白
统编本的补白很好地体现了“随文学习”的语法教学理念。它以教材读本为抓手,适时插入恰当的语法知识,使知识的学习自然融进文本的学习中,突出了语言的运用。因此,教读课也要在教学中融入相关语文知识的学习和运用。储存盘点激活4.补白储存盘点激活25
《邓稼先》第一课时(设计片段)【核心教学目标】
通览全篇,感知各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透过细节描写,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
【主问题】如果你是导演,要拍摄一部电影《邓稼先》,你会选择哪样的场景和哪些细节来体现他的精神气质和特点?理由是什么?[设计意图]:这种提问方式吸引学生围绕凸显人物精神气质的点去寻找,通过这个问题引导学生领悟精读的方法。本单元的一个重点就是教会学生精读叙事写人类文章,希望在这个环节我们教会学生精读的方法之二:透过细节把握人物特征,理解人物的思想感情。《邓稼先》第一课时(设计片段)26
学生在找细节时,老师注意提醒这些句子中加点副词蕴含的意义:“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而稼先竟有能力说服两派继续工作。”进一步思考,让学生寻找还有没有地方也有这样含义丰富的词语?学生可能会找到“1971年8月,我在北京看到稼先时,避免问他的工作地点,他自己只说‘在外地工作’。”“我始终想不清楚。”
总结:这些副词含义丰富,有特殊的作用,这里让学生初步感知副词的作用,相机插入后面补白中副词的用法讲解。学生在找细节时,老师注意提醒这些句子中加点副词蕴含的27(二)主问题或主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揣摩、品味、习得,获得思维、语言、鉴赏等方面语文素养的发展。例:《紫藤萝瀑布》(2)提问过多是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问题“提问”之“弊”明显地表现于课堂的有:
“步步为营”的提问成为牵引着学生“板书”靠近的阶梯;“提问群”成为帮助教师绵延滔滔讲析的桥梁;“碎问碎答”成为桎梏学生创造思维的网络。——余映潮(二)主问题或主任务驱动,引导学生揣摩、品味、习得,获得思维28如何设计“主问题?1.从文章题目入手设计。如《伟大的悲剧》:文中哪些语段表现了“悲剧”?为何又说是“伟大”的?(悲剧——理想破灭的挫折、尊严受损的打击、生命消逝的悲壮;伟大——勇于探索的精神、团结协作的品质、面对失败的坚强)2.从重要词句入手设计。如《秋天的怀念》:文章第1段里母亲的“好好儿活”和最后一段里儿子的“好好儿活”的内涵有何异同?(同:面对命运的打击坚强勇敢地活。异:母亲的“好好儿活”:是理解、是包容、是对自己的鼓励,也是对儿子的希望!儿子的“好好儿活”:这既是作者对生命的深刻感悟,也是对母亲在天之灵的庄严承诺,当然也是纪念母亲的最好方式,同时也是卒章显志,向读者传递生活的信念。)3.从难解词句入手设计。如《老王》:该怎样理解“这是一个幸运者对不幸者的愧怍”?(这是一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对灵魂的解剖和拷问,这是一个并不幸运者对更不幸运者的歉意和悲悯)如何设计“主问题?294.从“矛盾”词句入手设计。如《行道树》:该怎样理解文章结尾句“立在城市的飞尘里,我们是一列忧愁而又快乐的树。”?(为恶化的环境而忧愁,为奉献牺牲而快乐)5.从“主旨”句入手设计。如《社戏》:“我”为什么说“真的,一直到现在,我实在再没有吃到那夜似的好豆,也不再看到那夜似的好戏了。”?(“我”在以后的生活中再也没有感受到那么淳朴、天真、热情、无私、可爱的少年朋友给予的友情和温暖了,这句话深化了主题:对现实生活的否定和批判,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6.从表现手法入手设计。《土地的誓言》:为什么文章下笔后要用大量的篇幅写广大关东原野丰富的物产以及故乡美好生活留下的印记?(表现对它炽热的爱和失去它的痛苦,从感情上为发出誓言蓄势,从内容上为发出誓言作铺垫。对土地的誓言是作者一浪高过一浪的感情波澜的不可遏止的喷发。)4.从“矛盾”词句入手设计。如《行道树》:该怎样理解文章结尾30(三)抓住文本特质,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某一类文本的阅读方法,进而内化为阅读能力。例:七上第四单元《诫子书》(三)抓住文本特质,教会学生举一反三,掌握某一类文本的阅读方31从设计中可以看出:1.《诫子书》首先是一篇短篇文言。文言重要的就是反复诵读直至当场背诵。其中有诵读方法的指导(如读出句读、对称句式的韵味之美、“夫”“也”的文言韵味、根据层次背诵等)。2.《诫子书》是一篇“书”,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出其中的“理”(如反复敲打重要字词“静”、理清条理)。3.《诫子书》是写给儿子的,因此要教会学生如何读出其中的“情”(如读出句子或慈爱、或劝诫,或郑重的情味、否定句式的语气,“言意融合”)。刘勇老师或许把文本处理为“定篇”,但同时,阅读方法的指导使之也成为“例文”。从设计中可以看出:32类别例文阅读方法写景类《春》《济南的冬天》写景顺序、景物特征、修辞手法、作者情感写人记事类《老王》《阿长与山海经》《秋天的怀念》《散步》标题、叙事线索、描写方法、含义深刻的语句、作者情感抒情议论类《黄河颂》《纪念白求恩》文章脉络、抒情议论语句、过渡句、作者观点态度类别例文阅读方法写景类《春》《济南的冬天》写景顺序、景物特征33(四)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教读课为龙头,对多篇文本进行“群文阅读”教学,化繁为简,重点突破。例:七下第四单元整合教学(四)以单元教学目标为核心,以教读课为龙头,对多篇文本进行“34七下六单元整合教学目标:
浏览课文,勾画并体会关键词语,把握课文内容。品析心理描写,感知人物探求未知的可贵精神,理解人类探险的科学价值。第一课时(《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整合教学):勾画主要信息,概括整合,理解“英雄”含义。(何为英雄)第二课时(《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整合教学):浏览课文,感知情节,认识英雄的相同与各自不同。(为何是英雄)第三课时(《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带上她的眼睛》整合教学):品读课文,赏析课文中对于英雄的表现手法。(怎么写英雄)第四课时(《海底两万里》:快速阅读):了解科幻小说特点,学会用快速阅读法阅读名著。《伟大的悲剧》人物言行《太空一日》第一人称写作
心理描写《带上她的眼睛》伏笔中的细节七下六单元整合教学目标:第一课时(《伟大的悲剧》、《太空一日35(五)与时俱进,开拓眼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思维。
思维的广阔性、深刻性、敏捷性、独立性和创新性是思维品质的主要内涵。而语文教学最难突破的是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利用教读课发展学生创新思维,主要取决于教师思辨能力和对文本的解读能力。例:七下第三单元《卖油翁》(五)与时俱进,开拓眼界,鼓励学生大胆质疑,创新思维。思维36
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怀疑、批判、独见”三个思考点上。教学中教师要善于质疑,善于诱导学生生疑,进而进行批判、评价。阅读教学中创新思维的培养重点应放在“怀疑、批判、独见37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三味书屋真的是无趣的吗?)①这里有方正、博学的寿镜吾先生,这位老先生似乎也并不太“严厉”,学生行礼,他在一旁“和蔼”地回拜,备有一条“戒尺”,定有“罚跪”的规则,但都不“常用”。通常也只是“瞪几眼”,大声嚷道:“读书。”②管制似乎也并不太严,学生不时都能溜到小花园“折腊梅”“寻蝉蜕”。③还有那人声鼎沸的课堂,颇有些成绩的绣像,飞速进步的“对课”,处处洋溢着回顾往事的乐趣,时时流露出新奇天真和快乐的情趣。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幼小的鲁迅心中,三味书屋真的是38
一直以来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存有多种猜测,有人认为鲁迅所勾勒的三味书屋是一个封建的囚牢,禁锢儿童身心的场所,因此论定作者意在批判封建教育制度。有人则相反,以为三味书屋和百草园一样,都是表现儿童乐趣的。孰是孰非,只有正视作品实际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方能得出比较确当的答案。设计这个问题,是希望学生能够从具体的描写出发,思辨地认识三味书屋,感受到三味书屋带给鲁迅先生的那一份快乐。一直以来对作品的主旨和作者的创作意图存有多种猜测,有人认39(六)以教读文本为范例,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力。
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写作训练,它和本单元的文本都有某一个方面的契合点,如下表:语文训练有三个维度:理解文本语言是第一个维度,也是语言训练的基础,包括“说什么”和“怎么说”;积累语言是第二个维度;运用文本语言是第三个维度,这也是语文训练的重点。(六)以教读文本为范例,以读促写,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和写作能40篇目写作训练契合点第一单元《春》《济南的冬天》《雨的四季》《古代诗歌四首》热爱生活,热爱写作观察、景物描写第二单元《秋天的怀念》《散步》《散文诗两首》《世说新语》学会记事叙事清楚、有真情实感第三单元《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再塑生命的人》《窃读记》写人要抓住特点抓住外貌特征、事中写人第四单元《纪念白求恩》《植树的牧羊人》《走一步,再走一步》《诫子书》思路要清晰叙事或论说思路清晰第五单元《猫》《鸟》《动物笑谈》《狼》如何突出中心中心突出第六单元《皇帝的新装》《诗二首》《女蜗造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倍数与因数-找因数》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北师大版
- 《设计我们的校园》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美术)
- 一年级语文下册 识字(一)语文园地一第1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第2课 感知媒体编码》教学设计教学反思-2023-2024学年小学信息技术浙教版23三年级下册
- 速写人物站姿课件
- 2023七年级生物上册 第3单元 生物圈中的绿色植物第5章 绿色开花植物的生活方式第4节 蒸腾作用教学设计(新版)北师大版
- 《图形的运动-旋转》(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第一单元 有趣的声音 欣赏 青蛙音乐会》(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人教版音乐一年级上册
- 9《生活离不开规则》第二课时(教学设计)-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三年级下册
- 七年级英语下册 Module 3 Making plans Unit 1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at the weekends第2课时教学设计(新版)外研版
- 音乐电台行业经营模式分析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习题答案
- 2024年高考数学北京卷试卷评析及备考策略
- 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模块六 信息素养与社会责任
- 【万向传动轴设计11000字(论文)】
- 《企业知识产权国际合规管理规范》
-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检测数学试题
- 智慧医联体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中国主要水域资源分布及开发利用
- DZ∕T 0214-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铜、铅、锌、银、镍、钼(正式版)
- 《中电联团体标准-220kV变电站并联直流电源系统技术规范》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