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中物理
学业水平测试公式概念总结一、直线运动:1、匀变速直线运动:(1)平均速度(定义式)平均速度的方向即为运动方向V-平均速度国际单位:米每秒m/s常用单位:千米每时km/h换算关系1m/s=3.6km/h(2)加速度加速度描述速度变化的快慢,也叫速度的变化率{以Vo为正方向,a及V。同向(做加速运动)a>0;反向(做减速运动)则a<0}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初速度(V):m/s; 加速度(a):m/s2;0末速度(V):m/s;t时间(t):秒(s); 位移(x):米(m);路程(s):米(m);三个基本物理量:长度质量时间对应三个基本单位:mkgs基本规律: 速度公式V=V+at位移公式t0几个重要推论:V2—v2=2axt0(V初速度,V末速度匀加速直线运动:a为正ot值,匀减速直线运动(比如刹车):a为负值,)AB段中间时刻的即时速度: *(3)AB段位移中点的即时速度:V=注意都是在什么条件下用比较好?(在什么条件不知或不需要知道或者也用不到时,该用哪个公式?)公式V=V+at 0■V2—V2=2at 0X较合适的条件不涉及到X不需要求Vt不涉及到时间t求位移不知道a(5)初速无论是否为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质点,在连续相邻的相等的时间间隔内的位移之差为一常数: (a—匀变速直线运aT2的加速度,T一每个时间间隔的时间)(用来求纸带问题中的加速度,注意单位的换算)(6)自由落体:①初速度Vo=0 ②末速度V=gt③t下落高度(从V。位置向下计算)④推论2gh=V2 全程平均速度t注:(1)自由落体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遵循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2)a=g=9.8m/s2、10m/s2(重力加速度在赤道附近较小,在高山处比平地小,方向竖直向下)。二、相互作用:1、重力G=mg(方向竖直向下,g=9.8m/s2^10m/s2,作用点在重心,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适用于地球表面附近)2、弹力,胡克定律:F弹=kx(x为伸长量或压缩量;k为劲度系数,只及弹簧的原长、粗细和材料有关)3、求F和F两个共点力的合力:12(1)力的合成和分解都遵从平行四边行定则。⑵两个力的合力范围:IF1—F2kF-F1+F2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求三个力的合力方法,先求出两个力的合力范围,看第三个力在不在这个范围内,如果在,则最小值可以取到0,最大值是三个力的和4、物体平衡条件: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所受合外力为零F=0或F=0F=0合 兀合 y合5、摩擦力的公式:(1)滑动摩擦力:F=RFfNF说明:a、FN为接触面间的弹力,即支持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G;也可以小于Gb、|i为滑动摩擦系数,只及接触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及接触面积大小、接触面相对运动快慢以及正压力N无关.(2)静摩擦力:由物体的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求解,及正压力无关.(只要不动,推力越大,静摩擦力越大)大小范围:O-f-f(f为最大静摩擦力,及正压maxm max力有关)说明:a、摩擦力方向可以及运动方向相同,也可以及运动方向相反,还可以及运动方向成一定夹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负功,还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及物体间相对运动的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d、静止的物体可以受滑动摩擦力的作用,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的作用。三、牛顿运动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物体喜欢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即所有物体都具有惯性,这个性质称之为惯性。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惯性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2、牛顿第二定律: 乙二ma或者J=ma(1)矢合 x合 X量性(2)瞬时性 (3)独立性(建立直角坐标系之后,x方向上的合力Fx合即为物体受到的合力)2、牛顿第三定律:F=-F'{负号表示方向相反,F、F,各自作用在对方,大小相等,叫做作用力及反作用力}3、共点力的平衡:F合=04、超重现象:F〉G失重现象:F〈G (无论失重、超NN重,物体重力都保持不变)电梯加速上升或减速下降,人超重电梯减速上升或加速下降,人失重5、国际单位制中的力学基本单位:时间(t)s,长度(l)m,质量(m)kg四、机械能及其守恒定律:1、功:卬=Flcos0 (适用于恒力的功的计算)^:功⑺,F:恒力(N),l:位移(m),0:F、l间的夹角}理解正功、零功、负功的含义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①合外力的功 量度 动能的变化重力的功 量度 重力势能的变化电场力的功 量度 电势能的变化2、功率:「(在t时间内力对物体做功的平均功率)平均功率■■-P=Fv (v为平均速度)瞬时功率:P=F(v为瞬时速度)瞬注:汽车以恒定功率启动、以恒定加速度启动:汽车最大行驶速度(,f指阻力)3、动能和势能:动能:{Ek:动能(J),m:物体质量(kg),v:物体瞬时速度(m/s)}重力势能:E=mgh (及零势能面的选择有P关,h:竖直高度(m)(从零势能面起))重力做功:Wab=mghab只看初末位置高度差{m:物体的质量,g=9.8m/s2=10m/s2,hb:a及b高度差(hb=h-hb)}☆4、动能定理:外力对物体做功的代数和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W合=Ek2—Ek1 {W合:外力对物体做的总功,也是各力做功的代数和即W1+W2+W3☆5、机械能守恒定律:机械能=动能+重力势能+弹性势能条件:系统只有内部的重力或弹力做功(并不是说不受其他力)。只是动能和势能之间的转化}公式:mgh1+2mV12=mgh2+2mV222或者 AEp减=
五:曲线运动1、平抛运动:水平方向为匀速直线运动: 匕"V0 "二V/竖直方向为自由落体运动:Vy=gt V2n2gh运动时间: (取决于下落高度h,及初速度无关)水平射程:x水平射程:xnv0t(取决于初速度Vo和下落高度h)t高度h)t秒末速度(合速度):V=vv2+V2=\:V2+(gt)XXy 0t秒末位移(总位移):t秒末位移(总位移):S= X2+y2=0合速度方向及水平夹角B:tanB=y合位移万向及水平夹角a:tan合速度方向及水平夹角B:tanB=y合位移万向及水平夹角a:tana=一x1—gt22vt0gt2v02、匀速圆周运动:线速度:角速度:=2nf=2nn=2nf=2nn单位:rad/s向心加速度:V2i 4兀2r向心力:F-ma-m一=m32r=m 向向r T23、平抛运动是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不变,为g匀速圆周运动:匀速圆周运动是非匀变速曲线运动。注:主要物理量及单位:弧长。1):米(m);角度(A0):弧度(rad);频率f):赫兹(Hz);周期(T):秒(s);转速(n):r/s;半径(r):米(m);线速度(V):m/s;角速度(3):rad/s; 向心加速度:m/s2。⑦同轴转动,各点角速度相等。线速度及半径成正比用皮带(无滑)传动的皮带轮,轮缘上各点的线速度大小相等。六、万有引力及航天:1、开普勒第三定律:r3/T2=K{r:轨道半径,T:周期,K:常量(及行星质量无关,取决于中心天体的质量)}2、万有引力定律: (G=6.67X10-iiN^m2/kg2,万有引力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Mm3、地球上的重力和重力加速度:G -mg,GM-gR2;{R^R2 地地球半径(m),M:地球质量(kg)}4、卫星绕行速度、角速度、周期:1.加速度及轨道半径的关系:由得2.线速度及轨道半径的关系:由得3.角速度及轨道半径的关系:由得
4.周期及轨道半径的关系:由得4.周期及轨道半径的关系:由得川:中心天体质量}若星体在中心天体表面附近做圆周运动,上述公式中的轨道半径r为中心天体的半径R。5、天体质量M的估算:6、第一(二、三)宇宙速度:v1=^=7.9km/s;V2=11.2km/s;V3=16.7km/s7、地球同步卫星:只能运行于赤道上空,运行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相同T=24h。8、变轨问题:卫星轨道半径变小时,势能变小、动能变大、速度变大、周期变小(类似于从远日点到近日点)七、电场•电流:1、电荷守恒定律、元电荷:(e=1.60X10-i9C);带电体所带电荷量等于元电荷的整数倍2、库仑定律:F=kQ1Q2/r2(在真空中){F:点电荷间的作用力(N),k:静电力常量k=9.0X109N^m2/C2,Q1、Q2.两点电荷的电量(C),r:两点电荷间的距离(m),方向在它们的连线上,是作用力及反作用力,同种电荷互相排斥,异种电荷互相吸引}3、电场强度:E=F/q(定义式){E:电场强度(N/C),是矢量,由本身决定;q:试探电荷的电量(C)}4、电场力:F=qE{F:电场力(N),q:受到电场力的电荷的电量(C),E:电场强度(N/C)}5、电容:C=Q/U(定义式){C:电容(F),由本身决定;Q:电量(C),U:电压(两极板电势差)(V)}6、电容单位换算:1F(法拉)=106|1F(微法)=1012PF(皮法)7、电场线从正电荷出发终止于负电荷,电场线不相交,切线方向为场强方向,电场线密处场强大。8、电子伏(eV)是能量的单位,1eV=1.60X10-19j。9、电流:I=Q/t{l:电流(A),q:在时间t内通过导体横截面的电量(C),t:(s)}10、欧姆定律:I=U/R{I:导体电流(A),U:导体两端电压(V),R:导体电阻(。)}11、电流单位换算:1A(安培)=103mA(毫安)=106|iA(微安)12、电功率:P^=UI 热功率:P热=I2R{U:电压(V),I: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 113、焦耳定律:Q=l2Rt{Q:电热(J),I:通过导体的电流(A),R:导体的电阻值(Q),t:通电时间(s)}八、磁场:(磁场对通电导线有安培力的作用;磁场对运动电荷有洛伦兹力的作用)1、磁感应强度是用来表示磁场的强弱和方向的物理量,是矢量,单位:特斯拉(T),1T=1N/A•m2、安培力:F=BIL(注:I,B){B:磁感应强度(T),F:安培力(N),I:电流(A),L:导线长度(m)}3、洛仑兹力:F=qVB(注VLB){f:洛仑兹力(N),q:带电粒子电量(C),V:带电粒子速度(m/s)}4、安培力和洛仑兹力的方向均可由左手定则判定,只是洛仑兹力要注意带电粒子的正负左手定则判断安培力和洛伦兹力右手定则判断电流或磁场方向————左力右电磁九、电磁感应:1、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E:感应电动势(V),n:感应线圈匝数,△①/At:磁通量的变化率}2、理想变压器原、副线圈中电压、功率关系:U1/U2=n1/n2 P入=% (只变交流,不变直流)3、有效值是根据电流热效应定义的,没有特别说明的交流数值都指有效值十、电磁波及其应用:(电磁波谱:由无线电波、红外线、可见光、紫外线、X射线、丫射线组成)1、麦克斯韦电磁场理论:变化的电(磁)场产生磁(电)场2、电磁波在真空中传播的速度:c=3.00X108m/s,入="千{入:电磁波的波长(m),f:电磁波频率}十一、物理学史:1、伽利略最早研究自由落体运动,并获得极大成就。2、托勒密提出了地心说,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开普勒提出了行星运动定律。3、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卡文迪许最早测定了万有引力常量G。4、富兰克林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发现天电和摩擦产生的电是一样的。5、伏打于1800年春发明了能够提供持续电流的“电堆”——最早的直流电源。6、以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英国化学家斯旺为代表的一批发明家,发明和改进了电灯。7、1820年,丹麦物理学家奥斯特用实验最早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8、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在1831年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9、英国物理学家麦克斯韦建立了完整的电磁场理论并预言电磁波的存在,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10、我国的沈括最早发现了地磁偏角。地理的南北极是地磁的北南极。十二、物理主要基本概念、规律:1、参考系:为研究物体运动假定不动的物体;又名参照物;参照物不一定静止,只是假定静止不动。2、质点:只考虑物体的质量、不考虑其大小、形状的物体;是理想化模型。研究运动轨迹时物体可以看做质点3、位移:从起点到终点的有向线段,是矢量(有方向的量,还有速度v,加速度a,力F);、路程:物体实际运动轨迹的长度,是标量(没有方向的量,还有速率,质量m,时间t,功W)。4、位移一时间(x-t)图象:匀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速度。5、速度是表示质点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平均速度(及位移、时间间隔相对应):瞬时速度(及位置、时刻相对应);瞬时速率(简称速率)即瞬时速度的大小,是标量。6、速度一时间图象(v-t):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及横轴平行的直线;匀变速(包括匀加速和匀减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图像是一条倾斜直线;夹角的正切值表示加速度;(也就是说斜率。直线的倾斜程度,越陡斜率越大)速度图象及时间轴所围的面积表示物体运动的位移。7、加速度:是描述物体速度变化快慢.的物理量。加速度大,说明速度变化快加速度的大小及物体速度大小、速度改变量的大小无关;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加速度不随时间改变,是恒量。(比如平抛这个典型的匀变速曲线运动,加速度始终是g)8、在空气中,影响物体下落快慢的因素是下落过程中空气阻力的影响,及物体重量无关。(如果忽略空气阻力,则是自由落体运动,落地时间取决于初始高度)9、实验:打点计时器(计时仪器)的应用(1)电磁打点计时器用6V的交流电源.频率为50Hz.周期为0.02s。(2)电火花打点计时器用220V的交流电源,频率也为50Hz,周期为0.02s。10、力是物体间的相互彳^用;力不能离开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而独立存在。力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11、力按照性质可分为: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场力、磁场力、核力。12、自然界中存在四种基本相互作用:万有引力、电磁相互作用、强相互作用、弱相互作用。13、重心是物体各部分受到重力的等效作用点,它跟物体的几何外形、质量分布有关。不一定在物体上14、产生弹力的条件:两物体接触、且有形变;产生弹力的原因:施力物体发生形变产生弹力。15、产生摩擦力的条件:物体接触、表面粗糙、有挤压、有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弹力及摩擦力的关系:有弹力不一定有摩擦力;但有摩擦力,二物间就一定有弹力。16、摩擦力可以是动力,也可以是阻力。运动的物体可以受静摩擦力,静止的物体也可以受滑动摩擦力。摩擦力的方向:和物体相对运动(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17、合力及分力的作用效果相同;合力及分力之间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18、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匀速直线运动状态)的条件:物体所受合外力等于零(即F仆=0)。19、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的理解:物体的运动并不需要力来维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物体的速度不变,其运动状态就不变):力是产生加速度的原因。20、一切物体都有惯性;惯性的大小只由物体的质量决定。21、牛顿第二定律的应用:根据物体受力情况找出加速度a,再根据运动学公式判断物体运动情况22、牛顿第三定律:物体间的作用力和反作用总是等大、反向、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但不在同一个物体上)23、力学单位:单位制是由基本单位和导出单位组成的一系列完整的单位体制。24、功:力和物体沿力的方向的位移的乘积。功率:表示物体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功率是标量。25、重力做的功只及物体初、末位置的高度有关,及物体运动的路径无关。26、实验: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实验原理:1△Ek|二|△Ep|实验不需要天平也不需要秒表27、质点作曲线运动的条件:质点所受合外力的方向及其运动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且轨迹向其受力方向偏折。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在时刻改变,速度方向是曲线在这一点的切线方向。28、物体实际所做的运动是合运动;合运动及分运动具有等时性。29、平抛运动:被水平抛出的物体只在重力作用下(不考虑空气阻力)所作的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北京市存量房屋买卖合同范本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4.3《在数轴上表示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听评课记录
- 人教版部编历史八年级上册《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 湘教版数学九年级下册《1.2二次函数的图象与性质(2)》听评课记录2
- 新人教版八年中国历史上《鸦片战争》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下册:28.2.2 《应用举例》听评课记录6
- 科学家的研究之路
- 小学青年教师教学工作总结(共4篇)
- 湘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2.5《第6课时 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和判定的应用》听评课记录2
- 商务星球版地理七年级下册7.2《中东》听课评课记录
- 江苏省2023年对口单招英语试卷及答案
- 易制毒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汇编
- GB/T 35506-2017三氟乙酸乙酯(ETFA)
- GB/T 25784-20102,4,6-三硝基苯酚(苦味酸)
- 特种设备安全监察指令书填写规范(特种设备安全法)参考范本
- 硬笔书法全册教案共20课时
- 《长方形的面积》-完整版课件
- PDCA降低I类切口感染发生率
- 工业企业现场监测工况核查表
- 沉淀池及排水沟清理记录表
- 急诊急救信息化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