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凝血紊乱与临床实践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检验中心门剑龙现在是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栓性疾病的社会问题□
老龄化社会□
血栓性疾病的年轻化□
血栓形成几乎涉及到临床各个专业现在是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栓类型静脉血栓动脉血栓微血栓现在是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静脉血栓和动脉血栓静脉血栓突发性风险(PTE)早期诊断?发病前预防?治疗监测手段?动脉血栓渐进性风险早期诊断有效发病前预防有效治疗监测手段?现在是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与静脉血栓相关的外科因素普通外科血管外科妇科泌尿科腹腔镜肥胖胸外科冠状动脉分流手术髋关节置换术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内窥镜检查膝关节骨折手术脊柱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创伤脊髓损伤烧伤现在是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内科和癌症因素□
慢性心力衰竭□
严重呼吸系统疾病□
制动□
脓毒症□
癌症术后□
接受化疗的癌症患者□
进入ICU的患者□
长距离旅行现在是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医生面临血栓风险时(1)如何确认患者处于血栓风险之中(2)如何进行血栓栓塞事件的有效预防(3)如何选择抗凝预防干预的最佳时机也是实验室在力求回答的问题现在是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实验室面对静脉血栓时□继发于各类疾病如外科术后、创伤、恶性肿瘤、妊娠期……评估风险…项目选择…监测时机。□易栓症如抗凝血酶缺陷、蛋白C缺陷、蛋白S缺陷诊断…年龄…家族史…实验室检测结果往往是唯一的依据。现在是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栓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在对患者进行诊断、治疗和预防的过程中,要持续进行“利益-风险”评估:评估手段1:影像学检查评估手段2:实验室检查实验室的手段更易被临床和患者接受,因此更为常用。现在是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临床无序:下腔静脉滤器的使用现在是1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栓-止血相关的系统内皮系统凝血系统抗凝血系统纤维蛋白溶解系统血小板系统血液流变学现在是1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内皮系统血管内壁有一层内皮细胞。完整的内皮细胞是防御出血和血栓形成的最初防线。内皮细胞一旦损伤,易引发血栓形成。现在是1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管损伤的体内实验现在是1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动脉血栓现在是1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静脉血栓现在是1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凝血系统活化现在是1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外源性凝血途径与PT反映FⅡ、FⅤ、FⅦ和FⅩ因子的水平。PT只反映凝血因子水平,并不反映凝血因子是否活化。现在是1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PT的延长PT的变化主要是延长,表示Ⅱ、Ⅴ、Ⅶ和Ⅹ因子中某一项或几项因子水平缺乏。例如:肝脏疾病、肝硬化、肠梗阻、DIC后期、口服抗凝药(华法林)等。现在是1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PT反映4种维生素K依赖因子中的三种:□
FⅡ(凝血酶原)□
FⅦ□
FⅩ华法林的作用□
抗凝效果:减少FⅦ,效果相对较弱,起效需2d。□抗栓效果:减少FⅡ和FⅩ,作用重要,起效需6d。PT对口服抗凝药的监测现在是1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PT对口服抗凝药的监测时间点PT监测开始阶段每日1次。5d后改为每周2~3次。当INR稳定后可每周1次。2.0-3.0,平均2.5。口服华法林后6~7d内可达到最终的抗凝效果。INR>3.0,出血风险增加。现在是2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口服抗凝药对蛋白C的影响口服1~4d内,合并肝素。口服抗凝药(华法林)可降低FⅡ、FⅦ、FⅩ、蛋白C和蛋白S的水平。用药后,蛋白C水平比FⅡ、FⅦ、FⅩ更早的降低,导致在这些凝血因子水平降低前患者由于抗凝血功能减弱而出现高凝状态。现在是2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口服抗凝药的副作用出血皮肤坏死□虽不常见,但往往严重。□通常发生在用药后的第3~8日。□由广泛的微静脉血栓和皮下脂肪内的毛细血管栓塞造成。□与蛋白C缺乏有关。现在是2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抗凝药物的敏感性食物对华发林的影响体重对华法林的影响抗心律失常药物甲状腺功能的影响现在是2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内源性凝血途径与APTT反映内源性凝血途径中FⅧ、FⅨ、FⅪ、FⅫ因子的水平。APTT只反映因子水平,并不反映凝血因子是否活化。现在是2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APTT的延长APTT延长,表示Ⅷ、Ⅸ、Ⅺ、Ⅻ因子中某一项或几项因子水平缺乏。肝脏疾病、肝硬化、肠梗阻、DIC后期、血友病A、血友病B、肝素等。亚临床型血友病甲患者APTT可以正常。现在是2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友病A常见的临床表现膝关节的滑膜出血。踝、髋、肘、肩、腕关节出血。腰大肌、腹膜后肌群、大腿肌群、腓肠肌、前臂肌群、深部肌肉等。假肿瘤(血友病性血囊肿)创伤或外科手术后出血消化道症状:呕血、黑便、血便、腹痛、颅脑损伤后的颅内出血。现在是2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APTT、FⅧ对血友病A的鉴别重、中、轻型血友病A患者的APTT显著延长。亚临床型血友病A患者的APTT可以正常。现在是2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友病诊断路径50岁,男性患者;主诉无继往病史,无家族史;关节腔出血。医生建议凝血因子Ⅷ测定……活性95%实验室建议测定APTT……32秒实验室思考……APTT正常……排除重、中、轻型血友病。凝血因子Ⅷ正常……排除血友病A……有可能是因子Ⅸ缺乏的血友病B(亚临床型)或凝血因子Ⅺ缺乏症……思路明确……测定因子Ⅸ……血友病B(亚临床型)现在是2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肝素与APTT普通肝素通常采用APTT监测,以判断疗效,该值一般应维持于正常值的1.5~2.5倍。不同设备与试剂APTT参考值略有不同。即使APTT在治疗范围内,也可出现严重的出血并发症。最初24~48小时内的APTT亚治疗量范围。现在是2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肝素与APTT肝素的耐药性富组胺糖蛋白、弹力蛋白、PF4等可竞争性抑制肝素与凝血酶结合。遗传性抗凝血酶Ⅲ缺乏(AT40%~60%)。肝硬化、肾病综合征、DIC等(AT<25%)。上述情况存在时,即使给予大剂量肝素亦不能使APTT延长。现在是3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抗凝血系统现在是3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易栓症的筛查目前来看,我们发现易栓症较多的还是集中于抗凝血酶、蛋白C和蛋白S缺陷等方面。实验室检查是易栓症筛查的最有效手段。进行有效的实验室检测,利于患者在未来可能进行的创伤性治疗或侵入性诊断过程中避免血栓的风险。现在是3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易栓症-1男,37岁,左下胸部疼痛伴坐姿背痛(放射疼痛),深吸气和活动后加剧,伴发热,体温38.3℃。咯血,有血块,暗红色。入院6天后,出现腹痛。ECT未发现明显的肺栓塞。D-二聚体8700μg/L。主诉:无明显的家族史。现在是3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易栓症-1肺栓塞-肠系膜静脉-腹主动脉-肾静脉现在是3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易栓症-1现在是3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纤维蛋白溶解系统的调节现在是3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肥胖:不死的癌症肥胖的发病因素可分为遗传及环境因素两类。大多数肥胖病是遗传因素及环境因素共同参与且相互作用引起的复杂病,导致多种疾病。□
胰岛素抵抗□
代谢综合征和II型糖尿病□
心脑血管疾病□
血栓形成。现在是3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近来的研究脂肪组织……内分泌器官。纤溶酶原活化剂抑制物-1(PAI-1)可由脂肪组织合成,其水平在肥胖患者的血浆中增高,在体重减轻时降低。此外,PAI-1的水平还与内脏组织中脂肪含量相关,提示PAI-1与肥胖的发展可能存在关联。特别是腹型肥胖……中国人的梨型腹……心脑血管疾病发生率高。但由于PAI-1尚缺乏在肥胖患者中明确且规范化的评估,因此PAI-1在肥胖发展中扮演的角色尚未被完全确定。现在是3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液流变学健康人的Hb、Hct、RBC的浮动只在很窄的范围内。□较大范围浮动,提示病理改变(如Hb20g/L的变化)。评估方法□避免习惯性思维和错误的评价方式□不宜横向比较,应纵向比较(如Hct5%的变化)。个性化评估□高粘滞血症现在是3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经济舱综合征□18小时的飞行旅程□HGB180~210g/L□37%患者的D-二聚体↑□治疗……□3d后,D-Dimer均正常现在是4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错误的评价方式会导致对风险的误判1995年10月,英国药物安全委员会警告:第三代避孕药会导致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的风险增加1倍。各大媒体竞相报道,引起巨大恐慌,女性们开始停用了这种避孕药。二代避孕药可使7000例妇女中有1例出现血栓症状。三代避孕药可使7000例妇女中有2例出现血栓症状。相对风险增加100%,而绝对风险增加了1例。在随后的1年中,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堕胎数量增加了13000例,还有同样数量的分娩案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流产、怀孕和分娩所增加的血栓风险远高于第三代避孕药。现在是4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静脉血栓和肺栓塞
…越来越严重的问题肺栓塞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肠系膜静脉栓塞肾静脉栓塞多部位的血管栓塞……特点1:数量越来越多特点2:程度越来越重现在是4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并不是所有的下肢肿胀都是静脉血栓患者右侧下肢膝关节以下部位进行性肿胀。D-二聚体200μg/L。内、外科基本确认为下肢静脉血栓。彩超:腘窝囊肿。…腘窝囊肿切除术…痊愈。现在是4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D-二聚体(D-dimer)是诊断静脉血栓、溶栓监测和DIC的实验指标。D-二聚体是交联后纤维蛋白被纤溶酶降解的特异标志物之一,是确定纤维蛋白形成及继发性纤溶的指标。现在是4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D-二聚体水平增高DIC白血病妊娠后期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
外科手术后肝脏疾病
长期卧床口服避孕药遗传性抗凝系统缺陷糖尿病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肾病综合征现在是4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检测指征
监测DIC(由白血病、脓毒症、创伤、子痫前期引起)。诊断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肺栓塞(特别是外科手术和恶性肿瘤患者)。对存在高凝状态或血栓前状态的疾病进行血栓风险监测。溶栓监测。肝脏疾病。肾脏疾病的血栓并发症或肾移植。现在是4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高凝状态时多有微血栓不间断的形成,因此表现为D-二聚体增高。如果患者排除了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可考虑是否存在肝脏疾病。现在是4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肝脏疾病肝脏疾病的发展可使纤溶系统功能亢进,患者的纤溶系统各项指标既具高凝状态的特点,又具有DIC特征。当出现诱因时(如感染、创伤诱发内毒素血症),可发展为典型的DIC。如果患者已经排除了血栓形成、高凝状态和肝脏疾病,应考虑是否存在恶性肿瘤。现在是4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恶性肿瘤与止凝血障碍恶性肿瘤对于止凝血系统总的影响是促凝(cancerprocoagulant),无论恶性实体瘤或是白血病都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血栓形成趋势或血栓。现在是4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恶性肿瘤与止凝血障碍□文献恶性肿瘤患者中血栓发病率约10%~30%,
其中,以腺癌并发血栓最为常见。(包括胰腺癌、肺癌、胃癌、卵巢癌、前列腺癌、结肠癌、肾癌、膀胱癌等)□临床癌症患者常见术后血栓(下肢静脉血栓及肺栓塞)发生,可导致患者死亡。□现状
临床医生的关注点更多集中于:对于癌症患者术后进行抗凝治疗以减少肺栓塞发生,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如应用LMWH。现在是5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近年来的研究发现□临床实践中:对于不明原因的D-二聚体显著增高的患者,当排除了血栓性疾病和肝脏疾病后,则应高度怀疑…恶性肿瘤的可能性。□临床观察发现:“不明原因的”或“无症状”静脉血栓的存在,往往是癌症发生的预警性征兆。现在是5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现在是5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恶性肿瘤与静脉血栓血栓与恶性肿瘤的关系存在两种模式其一,是恶性肿瘤的代谢产物或其对组织、血管的损伤激活凝血和血小板系统;其二,是血栓形成会保护肿瘤细胞不被破坏,并利于其转移。现在是5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恶性肿瘤转移时导致高凝状态的机制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包裹肿瘤细胞D-二聚体↑FⅧ↑FⅦ↑FIB↑现在是5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恶性肿瘤时高凝状态的目的肿瘤细胞表面被血小板和纤维蛋白原包裹。“伪装的形成”使肿瘤细胞表面的特异性抗原不易被免疫监视系统所识别,保护肿瘤细胞不被免疫系统杀灭,有利于有利于恶性肿瘤细胞的血路转移。高凝状态的出现总是早于癌症表现。现在是5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肿瘤转移的基础:血管生长□
肿瘤侵袭和转移是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最危险的阶段。□临床中有>80%的患者死于肿瘤侵袭和转移的过程中。□既往的研究表明:恶性肿瘤患者疾病发展过程中,持续存在高凝状态和血栓倾向。□近年来的研究显示:抗凝治疗可对恶性肿瘤的转移和血管生长的抑制有效。现在是5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肿瘤转移的基础:血管生长肿瘤体积超过1~2mm3时,其继续生长依赖于肿瘤内部的新生血管,使其能获得足够的营养。现在是5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肿瘤内部的血管生成基底膜少;通透性强;内皮细胞不完整;内皮细胞更新速度快20倍;血管壁薄,缺乏神经和肌肉组织,不能产生收缩和扩张。通透性强,肿瘤的代谢产物大量入血;内皮细胞薄,易损伤,激活凝血系统;内皮细胞更新的速度快,释放促凝物质。D-二聚体、vWF增高、纤维蛋白原、FⅦ
、FⅧ显著增高。现在是5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康复科的患者男性,65岁椎管内注射止痛药造成机械性损伤检查时,D-二聚体3000μg/L…LMWH应用无效“当患者血浆D-二聚体水平增高,并难以降低时应首先考虑存在三个问题:(1)血栓形成和高凝状态、(2)肝脏疾患、(3)恶性肿瘤……”相关血栓检查正常…肝脏检查正常…肿瘤标志物(CA242、CA199)进一步影像学检查……早期胆囊癌…切除…痊愈。现在是5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抗凝治疗研究者们一直尝试在有血栓风险的肿瘤患者中长期口服维生素K拮抗剂进行抗凝治疗。而目前应用低分子量肝素(LMWH)预防血栓栓塞再发生的治疗方法已经逐渐形成新的抗栓治疗标准。现在是6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例急性心肌梗死症状心电图证实PT24.7secAPTT52.1secFIB<80mg/dlD-Dimer3700μg/L与急性心肌梗死的通常结果不符。值班人员立即提醒临床医生。血常规WBC8.6×109/LRBC5.93×1012/LHGB168g/LPLT86×109/L结果很类似AMI白细胞分类:暂无,另报现在是6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随后的变化……与患者家属沟通,取得同意后,实施PCI。6h后发生再梗塞再次进行血常规和凝血试验现在是6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随后的连续检测……WBC15.5×109/LWBC24.1×109/LWBC36.7×109/LWBC43.2×109/LD-Dimer5775μg/LD-Dimer7591μg/LD-Dimer9062μg/LD-Dimer12954μg/LHGB:进行性减低(<100g/L)PLT:进行性减少(<60×109/L)现在是6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心梗的原因患者存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由白血病最初发生阶段的白血病细胞快速增殖引起的冠状动脉阻塞加剧,诱发急性心肌梗死。及时的反馈和建议避免了潜在医疗纠纷。现在是6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慢粒急变-突发性耳聋现在是6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颅内占位…慢粒急变男,21岁,颅内占位,血常规已经在外院完成,未提示异常。患者仅进行凝血实验检查DD:4400μg/LAPTT:45.6secPT:20.1secINR:1.86FIB:163.6mg/dl自行补作血常规:WBC:519.12×109/LRBC:2.34×1012/LHGB:88g/LHCT:23.4%PLT:162×109/L现在是6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L1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21天)M1化疗前后D-二聚体水平变化(11天)现在是6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临床困惑:术后静脉血栓的观察时机许多临床医生认为外科术后监测D-二聚体意义并不大,因为术后D-二聚体水平增高是必然的。医生们往往认为手术损伤造成的D-二聚体增高会掩盖患者自身病理性增高的趋势。问题是恰恰术后患者易发血栓。根据国内外的研究资料,大体上将腹部外科手术根据严重程度分为三型:─腹壁手术(Ⅰ型)─腹腔内手术(Ⅱ型)─腹膜后或肝脏手术(Ⅲ型)患者D-二聚体水平在术后增高,在术后第7天达到峰值。现在是6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不同手术后D-二聚体变化的特点Ⅰ型腹壁手术后,D-二聚体峰值没有超过正常范围。Ⅱ型腹腔内手术后,D-二聚体峰值可达到1500ng/ml,约在最多25天后恢复至正常范围。Ⅲ型腹膜后或肝脏手术后,D-二聚体峰值达可到4000ng/ml,约在最多38天内恢复至正常范围。D-二聚体在达到峰值水平后通常是以指数方式清除(约每天减少6%)。这种清除方式使D-二聚体有足够的预测能力以评估患者在手术后的血栓风险。现在是6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手术类型、手术持续时间和术前D-二聚体水平的增高可对患者术后D-二聚体峰值产生显著的影响。特别是腹部外科手术后的一段时间内,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增高,而连续监测其水平的变化,对于评估患者术后的静脉血栓风险具有价值。现在是7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其他手术髋关节置换术髋关节骨折膝关节置换术膝关节骨折手术脊柱手术神经外科手术创伤脊髓损伤血管外科妇科手术泌尿科腹腔镜胸外科恶性肿瘤切除术血栓风险更为严重围手术期的抗凝实验室密切监测现在是7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总结D-二聚体当患者的血浆D-二聚体水平显著增高时,应考虑患者可能存在3个可能的问题:
1.血栓性疾病或高凝状态
2.肝脏疾患
3.恶性肿瘤现在是7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D-二聚体不增高陈旧性血栓形成时,D-二聚体不增高。原发性纤溶症时,D-二聚体不增高,与继发性纤溶亢进的鉴别要点。现在是7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数据评估及影响因素D-二聚体的半寿期为6~8h,当纤维蛋白形成终止后,D-二聚体可能在12~24h内发生较大幅度的水平变化。D-二聚体的出现是血管壁纤维蛋白沉淀的标志,并与继发性纤溶亢进相关联,此过程可能发生在受损血管壁修复过程中或血栓形成的局部。某些药物可能会促进这一过程。现在是7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数据评估及影响因素在循环中,D-二聚体与E片段构成复合物形式存在(DD/E)。由于纤溶酶水解程度不同,因此患者血浆所包含的降解片段中可含有1个或数个D-二聚体,故其相对分子质量可为50~228000(道尔顿)。各品牌试剂中的抗D-二聚体单克隆抗体是针对不同分子量的纤维蛋白降解片段制备的。所以,目前对D-二聚体的检测实质上是对包含混合有D-二聚体的纤维蛋白降解片段进行测定。现在是7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数据评估及影响因素每个医院或实验室所使用的D-二聚体试剂不同导致不同实验室间D-二聚体测定结果可比性较差,难以进行连续监测。因此建议连续对患者的D-二聚体水平进行监测时,尽可能采用来自于同一实验室的数据。(风险的来源)现在是7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妊娠期的血栓形成(1)围产期血栓风险的确认(2)妊高症的评估(干预时机)(3)抗凝治疗安全性的评估(4)多次妊娠丢失后的筛查(5)抗凝药物的使用:
─
华法林(可导致胎儿畸形)
─UFH和LMWH(对胎儿安全)现在是7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妊娠期的血栓类型下肢静脉血栓形成最为常见。左下肢发病显著多于右下肢,这与左髂总静脉解剖位置有关。其次为肺栓塞。脑栓塞、心肌梗塞较为少见。传统资料认为,罹患血栓事件的风险主要发生在妊娠后期或产后短时间内,但近二十年间的研究显示,多数血栓栓塞发生在分娩前。其原因可能与住院期间孕妇产后的预防性措施有关,而应用LMWH的效果显著。现在是7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子痫前期与血栓正常妊娠时,血管内皮损伤导致血栓形成的可能性相对较小,子痫前期时,血管内皮损伤所致的病理改变是基本病理变化和发病的核心环节。慢性DIC过程:D-二聚体进行性↑、FIB进行性↓、抗凝血酶(AT)↓,反映DIC风险水平。vWF:Ag↑反映血管内皮损伤程度。现在是7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存在血栓形成倾向的孕妇
的妊娠合并症风险孕妇存在以下指征时,应考虑测定LA和\或ACA,包括:
(1)孕妇多次发生早期妊娠丢失(3次以上的流产)或无法解释的妊娠丢失;(2)APTT延长,或凝血因子Ⅷ、Ⅸ、Ⅺ、Ⅻ活性,至少两项以上减低,且原因无法解释;(3)不明原因的动脉或静脉血栓栓塞;(4)自身免疫性疾病;(5)滥用毒品或普鲁卡因酰胺。现在是8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周围动脉闭塞(PAD)动脉粥样硬化性周围动脉疾病早期通常是无症状的,本病起病隐匿,进展缓慢,常呈周期性发作。一旦出现症状,则多以间歇性跛行症状出现,严重时可见肢端坏疽。慢性肾功能不全、糖尿病、脂质代谢紊乱、高血压和大量吸烟是进行性PAD的风险因素。PAD可增加心血管疾病和卒中死亡率2~3倍。众多因素中,主动或被动吸烟是诱发本病发生和发展的重要原因。现在是81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慢性心力衰竭(HF)是临床常见的危重症,是各种心脏疾病的主要并发症,其发病率及死亡率很高。静脉血栓、肺栓塞、卒中以及外周血管的栓塞频繁发生。脑卒中、急性动脉血栓栓塞引发的心源性猝死的风险高。现在是82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HF患者存在的血栓风险1.低心输出量引起血流动力学的异常,心腔扩张,血液在外周血管床上淤滞。2.血管壁损伤(内皮细胞损伤或功能紊乱)3.以及血液成分异常变化(如纤维蛋白原增高)。这些异常因素也恰恰符合Virchow关于血栓形成的三个要素。现在是83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慢性心力衰竭现在是84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慢性心力衰竭现在是85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甲状腺疾病与止凝血机能紊乱许多核医学和内分泌医生并不知道:甲状腺功能紊乱患者外周血中存在明显的止凝血异常。实验室检查时,检验人员往往发现,甲亢患者可出现血浆FIB浓度减低以及APTT延长的现象。临床上,医生们感觉似乎甲亢或甲减住院患者从未发生明显的出血或者血栓事件。现在是86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甲状腺疾病与止凝血机能紊乱甲状腺疾病与止血系统异常之间作用机制和其临床影响还没有被清晰的阐明。已有研究显示,甲状腺疾病可改变一级和二级止血,导致出血和血栓形成。病理生理机制可能是甲状腺激素过剩或缺乏、对于血管壁的损伤、自身免疫或者甲状腺腺体增大造成的直接的机械性影响。甲亢患者vWF水平增高。甲减患者vWF水平减低,存在获得性血管性血友病(vWD)。现在是87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美国Omega-31例甲减患者发生严重出血…寻求实验室帮助。vWF:Ag水平很低。患者近期服用美国Omega-3。Omega-3的说明书上标明不可与抗凝药物和/或抗血小板药物合并使用,以防出血。Omega-3可使部分人群的FIB减低。核医学科的医生要求对甲亢和甲减的患者进行凝血实验和vWF:Ag常规测定,同时要求患者在治疗期间避免服用具有抗凝/抗血小板效果药物或保健品。现在是88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甲状腺疾病对华法林疗效的影响□许多临床医生还没有认识到:(1)甲状腺机能亢进时,可增强维生素K拮抗剂的效果;(2)甲状腺机能减退时,可削弱维生素K拮抗剂的效果。□华法林功效增强被认为与提高药物效果有关。这意味着:(1)甲亢患者需要减少华法林剂量才能实现预期的INR。(2)甲减患者比甲状腺机能正常的抗凝治疗患者需要更高的华法林剂量才能获得预期的INR。现在是89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视网膜血管阻塞与止凝血异常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最常见于老年人。男性发病多于女性,多为单眼发病。(2)视力受损程度与阻塞部位、阻塞血管大小以及阻塞程度有关。治疗早的患者预后较好。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1)视网膜静脉阻塞是持久视觉损害的重要原因。(2)随着年龄的增加,RVO的发病率亦有所增加。大约超过90%的进行性RVO患者年龄超过50岁。(3)男性发病率稍多于女性。患者常伴有糖尿病、高血压及动脉粥样硬化等全身性疾病。现在是90页\一共有100页\编辑于星期六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由于视网膜对缺氧十分敏感,因此对于治疗而言,主要目的在于恢复视网膜的血液循环和视网膜的功能。建议在视力丧失后24小时内进行治疗。如发现患者存在高凝状态,立即反馈临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二年级上册冀教版
- 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数学三年级上册冀教版
- 15 白鹅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2024年高中化学 第三章 重要的有机化合物 第二节 石油和煤重要的烃 第2课时 煤的干馏 苯教学设计 鲁科版必修2
- 《清理厨房》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劳动四年级下册人教版
- 《年月日》(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下册数学人教版
- 《8 搞好个人卫生》(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三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皖教版
-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 1.2.2 科学家怎样研究有机物教学设计 苏教版选择性必修3
- 三年级上册道德与法治教学设计-3.2我们的学校我介绍 第二课时 桂师星球版
- Unit 2 My class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人教精通版英语三年级下册
- 无人机行业智能化无人机设计与应用方案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江西省2023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语文试题卷含答案解析
- 变形监测安全协议书范文
- 血液透析瘙痒症的发病机制及药物治疗(2024)解读
- 西方文论概览(第二版)-第八章课件
- 2024年教师招聘考试真题及答案招教真题
- 中医养生之春季养生课件
- 《制作小台灯》课件
- 《碳排放管理师》(高级)培训考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4年重庆市高考历史试卷(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