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2年山西省吕梁市成考专升本政治自考模拟考试(含答案)学校:________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考号:________
一、单选题(30题)1.实践的科学含义是()A.A.人类一切有意识有目的的活动
B.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适应环境的活动
C.人们处理相互之间关系的活动
D.人们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2.十七大报告首次将"基层群众自治制度"纳入中国特色政治制度范畴。在我国,实行村民自治和城市居民自治是()。
①基层民主中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重要形式
②村民和城市居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基层政权组织
③社会主义民主最为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④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
A.①②③B.①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3.毛泽东首次提出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的会议是()
A.中共六届六中全会B.中共七大C.中共七届二中全会D.中共八大
4.新时期统一战线的基础是()
A.爱国主义B.社会主义C.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D.祖国统一和民族振兴
5.质和属性的关系是
A.事物的质是由属性决定的B.质通过属性表现出来C.属性通过质表现出来D.属性和质是直接同一的
6.
第
29
题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最基本的市场主体是()
7.在从猿到人的变化过程中,具有决定意义的因素是()A.A.气候的变化B.生理结构的改变C.生活习性D.生产劳动8.世界观是()A.对社会发展的根本看法B.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根本方法C.人们对整个世界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D.辩证思维的基本观点
9.阶级斗争诸形式中具有决定意义的是()
A.经济斗争B.政治斗争C.思想斗争D.文化斗争10.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纲领中,对官僚资本采取的政策是()A.A.没收B.保护C.限制D.改造
11.
第
6
题
社会主义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是()
1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基本的依靠力量是()
A.工人阶级B.农民阶级C.知识分子D.民族资产阶级
13.在对资本主义工商业实行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利润分配上采用的政策是
A.统筹兼顾B.劳资两利C.公私兼顾D.四马分肥
14.无产阶级政党的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的理论依据是()
A.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B.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C.人口因素是社会存在的必要条件D.人口因素是社会发展的必要条件
15.人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
A.人与自然的矛盾B.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的矛盾C.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D.自然与社会的矛盾
16.人类全部社会关系中最基础的关系是()
A.血缘关系B.政治关系C.思想关系D.生产关系17.始终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根本问题是()A.A.生产力落后的问题B.商品经济不发达的问题C.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的问题D.农业、农村和发展问题
18.
第
31
题
十七大报告建议逐步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
19.人的本质属性是()
A.阶级属性B.思维属性C.社会属性D.自然属性
20.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标志是()
A.公有制还是私有制B.公有制水平高低C.是否适合生产力的状况D.劳动产品分配是否公平
21.否认意识是人脑对客观存在的反映,这是
A.机械唯物主义B.庸俗唯物主义C.相对主义诡辩论D.唯心主义
22.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和完善()。
A.以计划为主,市场为辅的经济体制B.完全的市场经济体制C.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D.国家为主导的市场经济体制
23.党在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特征是
A.重视工业建设B.尤其重视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改造C.强调三大改造D.社会主义建设与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
24.五四运动后的新文化运动的性质属于()
A.旧民主主义B.民主主义C.新民主主义D.社会主义
25.认清中国的国情,最重要的是要认清中国的
A.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B.生产关系的性质和构成C.经济结构和政治结构D.社会的性质和所处的历史阶段
26.下列不属于生产力实体性要素的是()
A.劳动者B.劳动资料C.劳动对象D.科学技术
27.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纲领具体规定了()
A.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基本目标
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基本目标和基本政策
C.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
D.“三步走”发展的战略
28.对发展的实质的确切理解是()。A.A.事物的不断运动
B.各种运动形式之间的互相联系和转化
C.运动和静止的辩证统一
D.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29.1949年10月,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标志着中国从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进入()。
A.资本主义社会B.新民主主义社会C.社会主义社会D.共产主义社会30.我国现代化实行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方针的理论依据是()。A.A.量变引起质变的原理B.主次矛盾相互转化的原理C.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D.共性和个性辩证关系原理二、多选题(10题)31.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就要()
A.坚持用邓小平理论教育全党,教育干部和群众
B.努力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水平
C.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
D.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
32.列宁说:“一切民族都将走向社会主义,这是不可避免的,但是一切民族的走法却不完全一样,在民主的这种或那种形式上,在无产阶级专政的这种或那种形态上……每个民族都会有自己的特点。”这就是说()
A.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是人类社会的必然规律
B.在不同国家建立的无产阶级专政,其本质都是一样的
C.社会主义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必然具有民族特色
D.无产阶级专政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形式
33.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指()
A.实事求是B.独立自主C.群众路线D.理论联系实际
34.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为发展生产力是()
A.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
B.显示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的需要
C.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的根本手段
D.解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阶级矛盾的需要
35.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就是()
A.在社会主义条件下发展市场经济B.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C.保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D.人民共享经济繁荣成果
36.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的关系是()
A.解放生产力是发展生产力的前提
B.发展生产力是解放生产力的目的
C.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统一
D.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的统一
37.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特征的最重要的方面是()
A.共同富裕B.市场经济C.按劳分配D.公有制占主体
38.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概括中属于人民利益方面目标的是()
A.解放生产力B.发展生产力C.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D.最终达到共同富裕
39.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原因是()
A.科学技术水平的落后B.帝国主义的侵略C.中国腐朽的封建主义制度D.国民素质的低下
40.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因为()
A.它们产生的时代背景是一致的
B.它们的基本立场和方法是一致的
C.它们具体的理论观点是一样的
D.它们对根本任务和最终目标的认识是一样的
三、判断题(5题)41.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42.在实际工作中,只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全力解决它,就能把事情办好。43.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是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44.人工智能就是人的意识能动性的典型表现,可以取代人的意识。45.杰出人物和人民群众共同创造历史。四、辨析题(2题)46.简述“工农武装割据”思想。
47.民族资产阶级有两重性,因而它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五、论述题(2题)48.为什么说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
49.试述社会进步的前进性和曲折性的关系原理及其现实意义。
六、材料分析题(2题)50.
根据材料2,说明我国社会发展的新变化。
51.
解决新时期人民内部矛盾的政策措施。
参考答案
1.D本题考查实践的含义。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批判唯心主义把实践归结为主观精神活动的错误,也克服旧唯物主义把实践等同于动物本能活动的缺陷,认为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所以选“D”。
2.C
3.B
4.C
5.B
6.C
7.D
8.C本题考查世界观的含义。世界观是人们对整个世界(包括自然界、人类社会和思维)的总的看法和根本观点,故选“C”。
9.B阶级斗争的基本形式有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其中政治斗争具有决定意义,故选“B”。
10.A在新民主主义经济结构中,处于领导地位的是具有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它主要是通过没收国民党四大家庭官僚资本建立起来的。
11.C
12.B本题考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依靠力量。我国的国情,决定了广大农民不但是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主力军,而且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中人数最多、最基本的依靠力量。
13.D
14.B
15.C
16.D
17.D
18.C
19.C
20.C
21.D
22.C
23.D
24.C新文化运动是一场由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者发动的,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五四运动前的新文化运动是旧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五四运动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是新的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故选“C:”。
25.D
26.D生产力是一个结构非常复杂的系统,其构成要素可以分为实体性要素和非实体性要素两类。实体性要素指劳动对象、劳动资料和劳动者这三个物质要素;除实体性要素外,生产力还包括教育、管理、科学技术等一些非实体性要素,也称“知识形态”的生产力。
27.B
28.D
29.B
30.C
31.ABCD
32.ABCD
33.ABC
34.ABCD
35.ABCD
36.ABC
37.CD
38.CD
39.ABCD
40.BD
41.Y(1)新事物是指合乎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旧事物是指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2)新事物是不可战胜的,这是因为:第一,就新事物与环境的关系而言,新事物之所以新,是因为有新的要素、结构和功能,它适应已经变化了的环境和条件旧事物之所以旧,是因为它的各种要素和功能已经不适应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走向灭亡就成为不可避免的。第二,就新事物与旧事物的关系而言,新事物是在旧事物的“母体”中孕育成熟的,它既否定了旧事物中消极腐朽的东西,又保留了旧事物中合理的、适应新条件的因素,并添加了旧事物所不能容纳的新内容。这也正是新事物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原因所在。(3)把握这一规律,对于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蹄疾步稳推进全面深化改革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42.N(1)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的事物发展过程中,同时包含着许多矛盾,其中处于支配地位、对事物发展起决定作用的矛盾叫作主要矛盾。它的存在和发展规定或影响着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其他处于从属地位的矛盾叫作非主要矛盾,非主要矛盾处理得好与坏,影响着主要矛盾的解决。这一原理要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必须抓关键,抓中心工作,但同时也要统筹兼顾,适当安排,照顾全局,做好其他工作。我们在实际工作中,要善于抓住中心,抓住关键,集中力量抓好中心工作,这是对的,但是,抓住主要矛盾和解决主要矛盾,并不是要忽视非主要矛盾的解决,必须恰当处理好非主要矛盾,才能把事情办好。这是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认为只抓主要矛盾就能把事情办好是不对的,是形而上学的一点论。
43.Y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我国稳定解决了十几亿人的温饱问题,总体上实现小康,不久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同时,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人世界前列,更加突出的问题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这已经成为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的主要制约因素。
44.N(1)人工智能的本质是对人的意识、思维的信息过程的模拟。(2)人工智能可以部分地代替人脑的功能,并且在某些方面已经超过了人脑,可以提高人们的意识能力和水平,但是永远无法取代人的意识,其原因是:第一,人工智能属于无意识的机械或物理的过程,而人的智能活动则主要是生理和心理的过程;第二,人工智能不具有人的主观能动性,它不会主动提出新问题,更不能有目的地改造世界;第三,与人的意识从一开始就是社会的产物不同,人工智能不具有社会性。
45.N(1)历史是人民群众创造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这一原理根源于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基础,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决定力量。正因为生产方式决定社会历史,所以生产方式的主体——人民群众才是历史的创造者。(2)杰出人物不能取代人民群众而成为历史的创造者,杰出人物是人民群众的代表,杰出人物的作用归根结底是人民群众的作用。
46.基本内容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以武装斗争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为揠本内容,以革命根据地为战略阵地,三者密切结合。三者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成为毛泽东关于农村包围城市中国革命道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47.(1)该命题是错误的。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两重性,但它是革命的动力是无产阶级可以争取的同盟者。(2)民族资产阶级的两重性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主要表现为:一方面它承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有革命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它又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软弱性和革命不彻底性的一面。对其革命性的一面无产阶级必须联合对其软弱性和革命不彻底性的一面,无产阶级又必须同其进行坚决斗争。把民族资产阶级视为危险敌人在政治上会犯“左”的错误。
48.(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三个基本方面。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第二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1)社会存在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是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等三个基本方面。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都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和重要条件,对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起着重要作用,但它们不能决定一个社会的性质和面貌,不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原因。(2)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这是因为:第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特有的存在方式;第二,生产方式决定了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第三。生产方式的发展变化是社会发展变化的根本原因。所以,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社会存在的主要方面。
49.(1)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社会形态更高级、更进步。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从根本上说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致的。第二社会进步都是通过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实现的所以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高更新的水平。第三社会进步由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总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复杂的时快、时慢甚至会有暂时的停滞和不同程度的倒退。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走前人未走过的路不走任何弯路是不可能的。第二社会进步过程中既有必然性也有偶然性不受任何偶然的干扰是不可能的。(3)社会进步是前进性和曲折性的统一。其中前进性是矛盾的主要方面支配着曲折性因而前进、上升、进步是社会发展的根本趋势。(4)深刻认识社会进步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它启示我们既要对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充满必胜的信心不可为一时一地的曲折与困难而动摇信念;同时又要懂得社会主义战胜资本主义是一个艰难曲折的过程要经得起最严重的挑战与考验。(1)社会进步的总趋势、总方向是前进的、上升的,每一新的社会形态都会比被取代的社会形态更高级、更进步。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的,从根本上说是与生产力发展的方向一致的。第二,社会进步都是通过既克服又保留的"扬弃"实现的,所以每一次社会进步都使社会上升到更高更新的水平。第三,社会进步由于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因而总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2)社会进步的具体道路又是曲折的、复杂的,时快、时慢甚至会有暂时的停滞和不同程度的倒退。因为:第一,社会进步是走前人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可怕的白色污染》(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二单元 辽宋夏金元时期 民族关系发展和社会变化 第11课 元朝的统治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年五年级数学上册 四 走进动物园-简易方程信息窗4列方程解应用题练习教学设计 青岛版六三制
-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2 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第2课时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四章 电磁感应 4 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1)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选修3-2
- 27故事二则 扁鹊治病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语文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7妈妈睡了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上册
- 一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和小树一起长大2教学设计 浙教版
- 05人美版七年级下册第3课大家动手做条龙教学设计
- 2024秋八年级英语上册 Unit 7 Will people have robots Section B 2(3a-Self check)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痛经(中医妇科学)
- 智能灯具故障排除方案
- 汽车租赁服务投标方案
- 20道瑞幸咖啡营运经理岗位常见面试问题含HR常问问题考察点及参考回答
- 教师调课申请表
- 学前一年家庭经济困难幼儿生活费补助申请表
- 颅骨修补术后护理查房
- 鹤庆北衙矿业有限公司二选厂技改扩建工程建设项目环评报告
- 四川省第四届全民健身运动会舞龙舞狮比赛竞赛规程
- 人机联合操作分析
- 无锡诺宇医药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研发及销售放射性药物项目环境影响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