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体是一个复杂的有机体,各器官、各系统之间的功能相互联系、相互协调、相互制约;同时,人体生活在经常变化的环境中,环境的变化随时影响着体内的各种功能。这就需要对体内各种生理功能不断作出迅速而完善的调节,使机体适应内外环境的变化。实现这一调节功能的就是神经系统。第三章神经系统第一节概述第二节神经肌肉的兴奋和传导第三节神经元间的相互联系及活动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剖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功能第一节神经系统的组成常用术语第二节神经肌肉的兴奋和传导一、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二、神经冲动的传导一、神经和肌肉的兴奋性1、刺激与反应刺激:引起机体活动状态发生变化的任何环境变化因子。反应:刺激引起的机体活动状态的改变。2、兴奋与兴奋性兴奋: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兴奋性:机体对外界环境变化做出的反应的能力可兴奋组织3、引起兴奋的主要条件一定的刺激强度一定的刺激作用时间强度变化率阈强度——刚能引起组织兴奋的刺激强度阈刺激——达到阈强度的有效刺激阈上刺激——高于阈强度的刺激阈下刺激——低于阈强度的刺激二、神经肌肉的跨膜电位1、损伤电位——将电位计一端置于神经—肌肉的表面,另一端置于损伤部位,测得损伤部位为负,完整部位为正的电位。2、静息电位——细胞在静息状态下,存在于细胞膜两侧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机制:K+的外流3、动作电位——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后,细胞膜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膜电位有内负外正转变为内正外负★动作电位形成的机制包括去极相、复极相和后电位三个时相◆去极相与Na+平衡电位——即上升相,由Na+内流引起,当Na+内流形成的膜内正电位足以阻止Na+进一步内流时,则达到Na+平衡电位。◆复极相——当达到Na+平衡电位后,细胞膜上Na+通道失活,K+通道打开,K+外流,造成动作电位的复极相◆后电位——动作电位在复极后期发生的一些微小而缓慢的电位波动,为后电位,包括负后电位和正后电位
负后电位:复极后期,膜电位恢复到静息电位水平之前的缓慢的复极过程,称之为负后电位机制:K+蓄积于膜外而进一步阻止K+的外流所致正后电位:继负后电位之后,膜电位有一个低于静息电位水平的电位波动,称之为正后电位机制:由于Na+—K+泵活动,将向细胞内泵入3K+,而向细胞外泵出2Na+
,因此时尽管细胞复极已达静息水平,但膜两侧的离子尚为恢复到原来的水平4、几个概念极化:
在静息状态下,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为极化去极化:
细胞受刺激而兴奋后,细胞膜两侧存在的内负外正的电荷状态转变为内正外负的电荷状态,为去极化复极化:
细胞兴奋后,细胞膜两侧的电荷由内正外负向内负外正转化,为复极化超极化:
细胞膜内负电荷向负值减小的方向转化,为超极化4、组织兴奋后兴奋性的变化绝对不应期——组织兴奋后,在去极之后到复极达到一定程度之前对任何强度的刺激均不产生反应相对不应期——绝对不应期之后,随着复极化的继续,组织的兴奋性有所恢复,只对阈上刺激产生兴奋超常期——相对不应期之后,兴奋恢复高于原有水平,用阈下刺激就可引起兴奋低常期——超常期之后,组织进入兴奋性较低时期,只有阈上刺激才能引起兴奋5、阈下总和——2个阈下刺激单独作用时均不能引起兴奋,但当二者同时或相继作用时,则可引起一次兴奋,称之为阈下总和,前者为空间总和,后者为时间总和。6、电紧张——直流电通电过程中及断电后的短时间内组织的兴奋性发生变化的现象为电紧张。通电过程中阴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增高为阴极电紧张,而阳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降低为阳极电紧张;断电后即刻阳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升高为阳极后加强,阴极部位的组织兴奋性降低为阴极后压抑;三神经冲动的产生与传导1、神经冲动传导的一般特点生理完整性双向性非递减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冲动传导的局部电流与两种纤维的传导特点
局部电流:兴奋部位与非兴奋部位之间构成局部电流有髓神经纤维:跳跃式传导,速度快无髓神经纤维:连续传递,速度慢第三节神经元间的功能联系及活动一、突触结构和兴奋传递特征二、突触后电位三、神经-肌肉传递兴奋的过程四、神经反射活动的特征
一、突触结构和兴奋传递特征
1.突触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突触间隙图3-92.突触的分类(1)根据突触接触的部位分类
轴突-树突突触轴突-胞体突触轴突-轴突突触图3-3(2)根据突触对下一个神经元活动的影响分类兴奋性突触抑制性突触(3)根据突触的结合形式分类包围式突触依旁式突触3、突触的传递过程与原理
兴奋—突触前膜去极化—前膜通透性改变—Ca离子通道打开,Ca离子内流进入突触小体—突触小泡与前膜接触、融合、释放递质到突触间隙—递质与后膜的受体结合,后膜Na+或Cl-离子通道打开,离子Na+或Cl-内流,分别引起后膜去极化或超级化。二、突触后电位
(1)兴奋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释放兴奋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Na+(主)、Cl-、K+通透性↑——Na+内流、K+外流——膜电位降低,局部去极化——兴奋性突触后电位(EPSP)。(2)抑制性突触后电位
突触前轴突末梢的AP——Ca2+内流:降低轴浆粘度和消除突触前膜内的负电位——突触小泡释放抑制性递质——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突触后膜离子通道开放——Cl-
(主)、K+通透性↑——膜电位增大,局部超极化——抑制性突触后电位(IPSP)。(3)突触整合
兴奋性和抑制性的作用如果发生在同一神经元上将发生整合。神经元最终产生的效应将取决于大量传入信息共同作用的结果。中枢神经系统输出地任何指令,也是众多神经元在神经中枢的最后整合结果。三、神经-肌肉接头结构和兴奋传递特征1、神经-肌肉接头的结构:突触前膜、突触后膜(终板膜)突触间隙图45运动终板光镜像(氯化金染色)图46运动终板超微结构模式图图47运动终板扫描电镜像2、神经-肌肉接头传递兴奋的特征:单向传递:突触延搁:高敏感性和易疲劳性:
第四节神经系统解剖脊髓一、位置和外形(一)位置:位于椎管内,上端平枕骨大孔处续于延髓,下端至第1腰椎体下缘。(二)外形:呈前后略扁粗细不等的圆柱状。表面有沟前正中裂内有脊髓前动脉后正中沟前外侧沟有脊神经前根穿出后外侧沟有脊神经后根进入前正中裂前外侧沟后正中沟后外侧沟脊髓有两个膨大颈膨大:与上肢的神经支配有关腰骶膨大:与下肢的神经支配有关颈膨大腰骶膨大脊髓圆锥:脊髓末端变细脊髓圆锥终丝:连于脊髓下端的细丝终丝(三)脊髓的节段性1.节段的区分与脊髓相连的脊神经共有31对,每对脊神经根相连的一段脊髓为一个节段,因此,脊髓共有31个节段。颈段8节(C1~8)胸段12节(T1~12)腰段5节(L1~5)骶段5节(S1~5)尾段1节(Co1)2.与椎骨的对应关系脊髓与脊柱不等长,大部分脊髓节段的位置高于同序数椎骨。颈1~4节(C1~4)平对同序数椎骨颈5~8节(C5~8)胸1~4节(T1~4)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1节(-1)胸5~8节(T5~8)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2节(-2)胸9~12节(T9~12)平对同序数椎骨的上3节(-3)腰1~5节(L1~5)对第11、12胸椎骶1~5节(S1~5)尾节(Co1)对第1腰椎马尾:脊髓节段高于同序数椎骨,而脊神经根仍然从相应的椎间孔出椎管,以致腰、骶、尾部的脊神经在椎管内几乎垂直下行,围绕终丝形成马尾。马尾的临床意义:马尾位于终池的脑脊液中,临床上在此穿刺比较安全。马尾二、脊髓的内部结构在横切面上可见中央管,灰质在中央,白质在周围。(一)灰质后角(后柱)前角(前柱)中间带侧角(侧柱)中央管灰质连合前角后角中间带侧角前角外侧群前角内侧群1、前角:由运动神经元组成。1)内侧群:支配躯干肌2)外侧群: 支配四肢肌2、中间带1)胸核: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小脑,与反射性本体感觉有关。2)中间内侧核:接受后根纤维,与内脏感觉有关。3)中间外侧核:在侧角内(T1~L3段),与内脏运动有关(交感神经的节前神经元),发出纤维随前根走出。4)骶副交感核:位于骶2~4段,与内脏运动有关(副交感的节前神经元)。胸核中间内侧核中间外侧核3、后角1)后角边缘核2)胶状质与痛觉有关3)后角固有核:传导痛温觉的重要核团,接受后根纤维,发出纤维至丘脑——脊髓丘脑束。后角边缘核胶状质后角固有核(二)白质包括前、后、外侧索和白质前连合前索后索外侧索白质前连合五、脊髓的功能(一)传导通过上、下行纤维束传导神经冲动。(二)反射通过脊髓内部的神经元联系,完成反射,如腱反射等区分脊神经概述(一)组成神经纤维运动神经纤维感觉神经纤维
内脏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内脏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前根后根脊神经节后根共31对8对颈神经12对胸神经5对腰神经5对骶神经1对尾神经(二)脊神经穿出椎间孔的部位C1枕骨与寰椎间C2—7同序椎骨上方C8以下同序椎骨下方S5—Co1骶管裂孔(三)脊神经干的分支分支脊膜支椎管脊髓被膜、韧带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内脏、腺体、立毛肌后支躯干后部深层肌、皮肤前支胸神经:节段性分布颈丛:C1~C4腰丛:T12一部分,L1~3,L4一部分骶丛:腰骶干:L4一部分,L5S1~5,Co1臂丛:C5~C8、T1大部分脊神经分支脊膜支灰交通支白交通支后支前支一、颈丛(一)组成和位置组成:C1~4的前支位置:胸锁乳突肌上部深方、中斜角肌和肩胛提肌起端的前方(二)分布:枕小
耳大
颈横
锁骨上(三)膈神经:膈神经运动纤维:膈肌感觉纤维胸膜、心包、膈下面腹膜右侧:肝、胆囊、肝外胆道损伤表现:同侧膈肌瘫痪,腹式呼吸减弱或消失,甚至有窒息感,受刺激可发生膈逆。耳背、枕部、颈部及肩部皮肤二、臂丛(一)组成和位置组成:C5根C6根上干前股C7根中干外侧束后股C8根T1根下干后束前股内侧束位置:斜角肌间隙锁骨后方腋腔上干中干下干后股前股(二)分支1、腋神经腋神经臂丛后束腋神经四边孔三角肌肌支:三角肌、小圆肌皮支:肩和臂外侧皮肤损伤:肩不能外展(肩部骨突起,三角肌区皮肤感觉障碍)2、肌皮神经外侧束肌皮神经穿过喙肱肌支配臂肌前群前臂外侧皮神经(支配前臂外侧皮肤)3、正中神经(1)组成和位置内侧束内侧根外侧束外侧根正中神经伴肱动脉穿旋前圆肌经浅、深屈肌之间行于桡侧腕屈肌腱和掌长肌腱之间经过腕管手掌(2)分支分布1)肌支:前臂屈肌(肱桡肌、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除外)鱼际肌(拇收肌除外)1、2蚓状肌2)皮支:掌心、鱼际、桡侧三个半手指的掌面及其中、远节手指的背面正中神经皮支正中神经正中神经(3)损伤表现前臂不能旋前,屈腕力减弱,拇指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对掌,出现“猿手”,拇、示、中指远节皮肤感觉障碍明显4、尺神经(1)组成与走行臂丛内侧束尺神经尺神经沟尺侧腕屈肌与指深屈肌间掌腱膜深方手掌(2)分支分布1)手背支:手背尺侧半背面皮肤,小指、环指、及中指尺侧半背面皮肤2)前臂的肌支:尺侧腕屈肌指深屈肌尺侧半3)手掌:浅支:小鱼际,小指和环指尺侧半皮肤深支:小鱼际肌、拇收肌、骨间肌、3—4蚓状肌(3)损伤表现运动障碍:屈腕力减弱,小指和环指的远节指骨不能屈曲,拇指不能内收,“爪形手”各指不能相互靠拢感觉障碍:手内侧缘明显5、桡神经桡神经(1)组成与走行后束桡神经桡神经沟肱肌和肱桡肌之间浅、深支(2)分支分布臂部:皮支:臂和前臂背侧皮肤肌支:肱三头肌、肱桡肌、桡侧腕长伸肌深支:前臂伸肌浅支:手背桡侧半和桡侧二个半手指近节背面的皮肤(3)损伤表现运动障碍:前臂伸肌瘫痪,“垂腕”感觉障碍:1—2掌骨间隙背面皮肤最为明显桡神经三、胸神经1、分支肋间神经(T1~11对)肋下神经(T12前支)前皮支外侧皮支肌支:胸腹壁皮肤,胸腹膜的壁层肋间肌,腹肌的前外侧群肋下神经2、节段性分布T2胸骨角平面T4乳头平面T6剑突平面T8肋弓平面T12脐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平面四、腰丛1、组成和位置组成:T12一部分,L1—3,L4一部分位置:腰大肌深方2、分支分布股神经髂腹下
髂腹股沟神经(1)走行腰丛股神经髂肌与腰大肌间腹股沟韧带深方股三角分支至下肢(2)分支:肌支:股四头肌、缝匠肌、耻骨肌隐神经:小腿内侧面、足内侧缘前皮支:大腿和膝关节前面(3)损伤:屈髋力弱,坐位时不能伸小腿,行走困难,股四头肌腱反射消失感觉障碍表现在皮支分布区股神经五、骶丛1、组成和位置组成:腰骶干:L4一部分,L5,S1—5,Co位置:骶骨与梨状肌的前面、髂内动脉的后方2、分支分布
臀上神经
臀下神经
坐骨神经
投影
股后走行坐骨神经梨状肌下孔臀大肌深方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股二头肌深面腘窝上方胫神经、腓总神经(2)分支分布股后部的肌支:大腿后群肌胫神经腘窝及小腿部的肌支:小腿后群肌足底内外侧神经:足底肌和皮肤胫神经损伤:足不能跖屈,内翻力弱,不能以足尖站立,“钩状足”,感觉障碍以足底区明显腓总神经腓总神经腓浅神经:肌支:腓骨长、短肌皮支:小腿外侧、足背、2—5趾背侧皮肤腓深神经:肌支:小腿前群肌皮支:第1、2趾背面相对缘的皮肤损伤:足不能背屈,足下垂内翻,趾不能伸,“马蹄”内翻足,感觉障碍在小腿外侧和足背明显脑脑的区分端脑间脑中脑延髓小脑脑干脑桥包括延髓、脑桥、中脑三部分颅后窝、小脑腹侧一、脑干:(一)位置:(二)脑干外形:1、腹侧面:1)结构锥体延髓脑桥沟锥体交叉橄榄脑桥基底部基底沟小脑中脚视束大脑脚脚间窝2)脑神经出脑部位动眼神经滑车神经三叉神经展神经面神经前庭蜗神经舌下神经舌咽神经迷走神经副神经2、背侧面:4)上、下丘5)滑车神经根3)菱形窝:2)小脑脚(上、中、下)1)薄束、楔束结节上丘下丘滑车神经小脑上脚薄束结节楔束结节下丘臂小脑中脚小脑下脚正中沟内侧隆起界沟前庭区听结节髓纹面神经丘舌下神经三角迷走神经三角最后区蓝斑3、第四脑室2)三个孔1)脉络丛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第四脑室外侧孔第四脑室正中孔小脑上脚上髓帆下髓帆第四脑室脉络组织(2)脑干的纵向区分脑干的结构可以纵向的组合成四个平行的部分:顶部:室腔的后方中脑部称为顶盖顶盖上区上丘下丘脑桥的顶部为上、下髓帆延髓上部的顶为第四脑室脉络丛和脉络组织延髓下部的顶为后索及薄、楔束核室腔部:中脑水管、第四脑室、延髓下部的中央管被盖:室腔前方的广大区域基底部:中脑的大脑脚底、脑桥部的基底和延髓的锥体(二)脑干内部结构神经核脑干内部结构包括灰质、白质和网状结构1、灰质灰质包括脑神经核和非脑神经核(1)脑神经核脑神经感觉核脑神经运动核①躯体运动柱:动眼神经核、滑车神经核、展神经核、舌下神经核。三叉神经运动核、面神经核、疑核、副神经核③内脏运动柱:动眼神经副核、上泌涎核、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④内脏感觉核:孤束核。(头段味觉,尾段为内脏感觉)⑤躯体感觉柱: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脊束核。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内脏运动柱内脏运动1、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副核位于中脑上丘平面支配瞳孔括约肌、睫状肌损伤表现为瞳孔散大2、上泌涎核上泌涎核位于脑桥下部管理泪腺、下颌下腺、舌下腺的分泌3、下泌涎核下泌涎核位于延髓上部管理腮腺分泌4、迷走神经背核迷走神经背核位于延髓迷走神经三角的深方支配胸腹腔大部分器官内脏感觉核孤束核孤束核孤束核位于延髓上部头段接受味觉传入其余部分接受内脏感觉传入躯体感觉核感觉核11、三叉神经中脑核三叉神经中脑核位于中脑,功能不明2、三叉神经脑桥核三叉神经脑桥核位于脑桥中部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牙齿的触觉传入3、三叉神经脊束核三叉神经脊束核自脑桥中部接续三叉神经脑桥核向下延续至脊髓上颈段接受头面部皮肤粘膜和牙齿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入4、前庭神经核感觉核2前庭神经核位于前庭区的深方接受内耳平衡觉传入损伤表现患侧平衡觉障碍5、蜗神经核蜗神经核位于菱形窝外侧角,小脑下脚附近接受耳蜗传入的听觉冲动损伤表现为患侧听觉障碍(3)非脑神经核:中继核团1)薄束核与楔束核:位于延髓薄束结节和楔束结节的深方,接受来自薄束与楔束的纤维,发出纤维形成内侧丘系,传导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损伤:本体感觉障碍薄束楔束薄束核楔束核内侧丘系交叉2.白质(1)上行纤维束1)内侧丘系与内侧丘系交叉:薄束核与楔束核发出的纤维在中央管腹侧交叉称为内侧丘系交叉,折向上行为内侧丘系。传导本体感觉与精细感觉。内侧丘系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2)脊髓丘脑束与脊髓丘系:来自脊髓后角的脊髓丘脑束在脑干内上行构成脊髓丘系的主要成份传导躯干四肢的痛、温、触觉。脊髓丘脑束3)三叉丘系:三叉神经脑桥核和脊束核发出纤维组成三叉丘系,传导头面部皮肤、粘膜及牙齿的痛、温、触觉。三叉丘系内侧丘系(2)下行纤维束:1)皮质脊髓束(锥体束):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脊髓前角,经锥体交叉处交叉的纤维形成皮质脊髓侧束,未交叉的为皮质脊髓前束。管理躯干、四肢的随意运动。锥体交叉锥体束2)皮质核束:起自大脑皮质,止于脑干内运动神经核。管理头面部的随意运动。3)一些起自脑干的纤维束:红核脊髓束、前庭脊髓束、顶盖脊髓束前庭脊髓束红核脊髓束顶盖脊髓束二、小脑(一)位置:颅后窝内,小脑幕下方,脑干的背面。(二)外形:蚓:半球:小脑脚:小脑蚓小脑蚓小脑半球小结近似平行的沟上面平坦,下面隆起上、中、下3对小脑扁桃体绒球小脑中脚小脑上脚绒球脚原裂后外侧裂(五)小脑损伤:
原小脑损伤引起平衡失调,走路不稳。小脑体损伤(包括新、旧小脑),主要表现共济失调肌张力低下,眼球震颤等。三间脑
(一)位置:脑干与端脑之间后面观间脑位置侧面观底面观(二)区分:分5部——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底丘脑、后丘脑(三)第三脑室:为间脑的内腔,呈矢状位底: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顶:脉络组织前界:终板向后借中脑水管通向第四脑室侧壁:背侧丘脑、下丘脑背侧丘脑上丘脑下丘脑上丘脑底丘脑后丘脑脉络组织脉络组织视交叉灰结节漏斗乳头体终板中脑水管背侧丘脑第三脑室(四)背侧丘脑1.形态:与下丘脑之间以下丘脑沟为界卵原形的灰质团块两侧之间有丘脑间粘合前方突出为丘脑前结节后端膨大为丘脑枕下丘脑沟内囊背侧丘脑丘脑间粘合丘脑前结节丘脑枕2.内部结构内髓板:内有板内核非特异性投射核团内髓板前核板内核丘脑前核内侧核背内侧核外侧核背侧部腹侧部联络性核团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核腹后内侧核腹后外侧核特异性中继核团外侧核背侧部腹前核腹中间核腹后外侧核腹后内侧核3.功能①感觉传导路的最后中继站②感知粗略痛觉③参与调节躯体运动(五)下丘脑1.形态:上界为下丘脑沟下界为灰结节、漏斗、乳头体前界为终板、视交叉向后至中脑被盖下丘脑沟漏斗垂体灰结节乳头体终板视交叉中脑被盖视交叉灰结节乳头体四、大脑(一)大脑的外形和分叶大脑横裂大脑纵裂分叶外侧沟中央沟顶枕沟额叶颞叶顶叶枕叶岛叶顶枕颞叶分界顶叶颞叶枕叶额叶脑回中央前沟额上沟额下沟额上回额中回额下回中央前回中央后沟中央后回顶内沟顶上小叶顶下小叶缘上回角回颞上沟颞下沟颞上回颞中回颞下回内侧面中央旁小叶胼胝体距状沟楔叶舌回胼胝体沟海马沟扣带沟边缘支扣带回钩海马旁回底面嗅束嗅球嗅三角海马旁回钩海马沟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边缘叶:扣带回、海马旁回、齿状回、海马、隔区。(二)大脑的内部结构1、大脑皮质是覆盖在大脑半球表面的灰质(1)结构:原皮质:包括海马和齿状回旧皮质:嗅球发生上较古老,神经元排列成3层新皮质:占据大脑皮质的绝大部分神经元排列为6层皮质的不同部位6层结构不同所有的神经元大致可分为2类,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传出神经元多为大型细胞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联络神经元多为小型细胞(2)大脑皮质的分区(3)大脑皮质的机能定位1)第一躯体运动区中央前回和中央旁小叶前部包括4、6区特点:①倒置的人形,但头部是正的②交叉管理③各部投影区的大小与体形大小无关,而取决于功能的重要性和复杂程度。损伤表现:对侧肢体相应部位瘫痪。2)第一躯体感觉区中央后回中央旁小叶的后部包括3、1、2区特点同运动区受损表现:对侧肢体相应区感觉障碍3)视区距状沟两侧的皮质(17区)一侧半球视区管理双眼对侧半视野(同侧半视网膜)4)听区位于颞横回(41、42区)接受双侧听觉传入8)运动性语言中枢额下回后部(44、45区)受损产生运动性失语9)听觉性语言中枢颞上回后部(22区)受损产生感觉性失语(不理解)10)视觉性语言中枢角回(30区)受损产生失读症11)书写中枢额中回后部(8区)受损产生失写症关于优势半球:左右半球发育呈不对称性,各有优势,左侧半球以语言、意识、数学分析等活动为主;又侧半球以非语言信息,如音乐、图形、时空概念等为主。2、基底核1)纹状体豆状核尾状核苍白球壳尾状核头背侧丘脑壳苍白球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纹状体是锥体外路的重要结构,低等动物的运动中枢包括纹状体尾状核、豆状核与丘脑3、白质(髓质)1)连合系:指连接左、右大脑半球的纤维胼胝体穹隆前连合2)联络系同侧半球内部的纤维弓状纤维弓状纤维钩束钩束上纵束上纵束下纵束下纵束扣带扣带3)投射系是联系大脑皮质和皮质下结构的上下行纤维,这些纤维绝大部分经过内囊内囊①位置:尾状核、背侧丘脑、豆状核之间②区分:内囊前肢、膝、后肢前肢膝后肢③通过的纤维束前肢:丘脑前辐射、额桥束丘脑前辐射额桥束膝:皮质核束皮质核束后肢:皮质脊髓束皮质脊髓束皮质红核束皮质红核束顶枕颞桥束顶枕颞桥束丘脑中央辐射丘脑中央辐射视辐射视辐射听辐射听辐射④损伤表现:对侧半身瘫痪对侧半身感觉障碍双眼对侧视野同向偏盲4、侧脑室是大脑半球内的腔隙,内有大量脉络丛分四部中央部:位于顶叶中央部前角:深入颞叶前角后角:深入枕叶后角下角:深入颞叶下角侧脑室脉络丛侧脑室的脑脊液经室间孔流入第三脑室(三)边缘系统边缘叶及其相关的皮质下结构(杏仁体、下丘脑、上丘脑、中脑被盖)2、特点:1)发生上较古老2)纤维联系复杂3、功能:1)与嗅觉和内脏活动有关2)与个体生存和种族延续有关3)与情绪、精神、记忆等高级神经活动有关1、组成:脑神经
cranialnerves(一)脑神经名称Ⅰ嗅NⅡ视NⅢ动眼NⅣ滑车NⅤ三叉NⅥ展NⅦ面NⅧ前庭蜗NⅨ舌咽NⅩ迷走NⅪ副NⅫ舌下N(二)纤维成分感觉纤维躯体感觉纤维:皮肤、肌、肌腱、口鼻粘膜位听器、视器内脏感觉纤维:头、颈、胸、腹的脏器味蕾、嗅器运动纤维躯体运动纤维:眼球外肌、舌肌内脏运动纤维:平滑肌、心肌、腺体(副交感纤维)面肌、咀嚼肌、咽喉肌一嗅神经(一)起止、走行:轴突(二)损伤:嗅细胞嗅丝(嗅神经)
筛孔嗅球筛板损伤可出现脑脊液鼻漏嗅细胞嗅丝嗅球二视神经opticnerve(一)起止、走行:轴突视网膜节细胞视神经盘巩膜筛板视神经视神经管视交叉(间脑)(二)损伤1.颅内高压:视神经盘水肿2.全盲3.直接对光反射消失,间接对光反射存在三动眼神经oculomotornerve(一)起止、走行、分布睫状神经节动眼神经副核(内脏运动纤维)动眼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动眼神经脚间窝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上、下、内直肌,下斜肌,上睑提肌(内脏运动纤维)睫状神经节睫状肌,瞳孔括约肌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二)损伤:上睑下垂;瞳孔斜向外下方,不能向上、内、下转动;瞳孔直接与间接对光反射消失;瞳孔散大。四滑车神经滑1滑车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下丘下方绕大脑脚前行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上斜肌滑车神经滑2五三叉神经trieminalnerve(一)起止走行三叉神经脑桥核躯体感觉纤维(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躯体感觉纤维(痛、温觉)三叉神经中脑核躯体感觉纤维(本体感觉)三叉神经运动核躯体运动纤维三叉神经感觉根三叉神经运动根脑桥基底部与小脑中脚交界处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眼神经上颌神经下颌神经三叉神经
(二)分支分布1.眼神经ophthalmicnerve眼神经海绵窦外侧壁眶上裂眶泪腺神经:泪腺、上睑额神经:额顶部皮肤鼻睫神经:鼻腔.筛窦.泪囊.眼球.眼眶.结膜.眼睑.鼻背三叉神经节眼神经泪腺神经额神经鼻睫神经2.上颌神经:maxillarynerve上颌N海绵窦外侧壁圆孔翼腭窝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下睑、鼻翼、上唇上牙槽前中支上颌、牙、齿龈上颌神经眶下神经上牙槽后支动眼神经滑车神经眼神经上颌神经展神经3.下颌神经mandibularnerve下颌神经经卵圆孔出颅,有以下分支:1.咀嚼肌神经:颞肌、咬肌、翼内肌、翼外肌的运动2.颊神经:颊部皮肤、粘膜的感觉颊神经3.耳颞神经:颞部皮肤、腮腺的感觉耳颞神经4.下牙槽神经:下颌牙,牙龈,颏部及下唇的皮肤、粘膜的感觉下牙槽神经下颌舌骨肌神经颏神经5.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舌神经下颌下神经节舌前2/3粘膜一般感觉六展神经展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展神经延髓脑桥沟中部出脑经海绵窦、眶上裂外直肌展神经展神经海绵窦眶上裂损伤后出现内斜视滑车神经动眼神经七面神经facialnerve(一)起止、走行、分布面神经躯体运动纤维面神经核内脏运动纤维上泌涎核内脏感觉纤维(味觉)孤束核延髓脑桥沟外侧(小脑中脚下缘)内耳门经面神经管鼓索岩大神经舌神经舌前2/3味觉下颌下神经节下颌下腺、舌下腺茎乳孔面肌枕肌、耳周围肌、二腹肌后腹、茎突舌骨肌泪腺内耳门面神经膝神经节鼓索面神经岩大神经(二)损伤1.面神经管内损伤(1)伤侧额纹消失,不能闭眼,鼻唇沟变平坦。(2)发笑时,口角偏向健侧,不能鼓腮,说话时唾液常从口角漏出。(3)角膜反射消失。(4)泪液分泌障碍,角膜干燥。(5)唾液分泌障碍。(6)舌前部味觉丧失。(7)听觉过敏。2.面神经管外损伤只有上述(1)、(2)、(3)项症状。八前庭蜗神经椭圆囊、球囊、壶腹嵴(蜗)螺旋器(毛细胞)前庭神经节(内耳道底)蜗神经节(蜗轴)前庭神经蜗神经内耳门延髓脑桥沟外侧前庭神经核蜗神经核前庭蜗神经九舌咽神经
舌咽神经内脏感觉纤维孤束核内脏运动纤维下泌涎核躯体感觉纤维三叉神经脊束核躯体运动纤维疑核内脏感觉纤维(味觉)延髓橄榄后沟上部(前部)颈静脉孔神经节舌咽神经舌支腮腺咽、舌后1/3、咽鼓管粘膜舌支茎突咽肌(一)组成(二)分布舌咽神经耳后皮肤十迷走神经vagusnerve(一)起止、走行迷走神经背核内脏运动纤维疑核躯体运动纤维孤束核内脏感觉纤维迷走神经
三叉神经脊束核躯体感觉纤维橄榄后沟中部颈静脉孔颈部(颈动脉鞘内)胸腔左:主动脉弓前方右:右锁骨下动脉前方左肺根后方
食管前丛迷走神经前干右肺根后方食管后丛迷走神经后干膈食管裂孔胃前支、肝支胃后支、腹腔支(二)分支喉上神经内支:外支:声门裂以上喉粘膜环甲肌颈心支(2支)入胸腔:心丛主动脉神经(减压神经):主动脉弓壁(压力、化学变化)其它:耳支、咽支、脑膜支喉上神经(内支)喉上神经1颈部的分支2.胸部的分支(1)喉返神经左:勾绕主动脉弓右:勾绕右锁骨下动脉喉下神经声门裂以下喉粘膜环甲肌以外的喉肌(2)支气管支、食管支左喉返神经右喉返神经3.腹部的分支左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前干肝支:胃前支:肝、胆囊胃前壁右迷走神经迷走神经后干胃后支:胃后壁腹腔支:肝、胰、脾、胃、肾、结肠左曲以上肠管迷走神经前干肝支胃前支迷走神经后干胃后支腹腔支十一副神经副神经颅根副神经脊髓根疑核躯体运动纤维橄榄后沟下部副神经脊髓核躯体运动纤维枕骨大孔副神经颈静脉孔内支外支迷走神经副神经(颅外)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十二舌下神经
hypoglosalnerve(一)起止、走行、分布舌下神经核躯体运动纤维延髓前外侧沟出脑舌下神经管出颅同侧舌肌舌下神经(二)损伤:一侧舌下神经损伤,出现同侧舌肌萎缩、瘫痪,伸舌时舌尖偏向患侧,缩舌时舌尖偏向健侧。内脏神经系统内脏神经内脏感觉神经内脏运动神经(自主神经、植物神经)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分布至内脏、心血管、腺体内脏运动神经与躯体运动神经的区别:内脏运动神经躯体运动神经1.支配的结构平滑肌、心肌、腺体骨骼肌2.所含纤维种类交感神经副交感神经纤维只有一种3.所含神经元数目2个神经元节前神经元节后神经元节前纤维节后纤维1个神经元4.分布形式神经丛分支效应器神经干形式5.髓鞘薄髓(节前纤维)、无髓(节后纤维)粗的有髓纤维6.是否受意志控制否是一内脏运动神经内脏神经的组成和分布(一)交感神经部1组成低级中枢:脊髓T1(C8)~L3(L2)中间带外侧核周围部交感干椎旁神经节(交感干神经节):每侧19~24个节间支椎前神经节:腹腔神经节肠系膜上神经节肠系膜下神经节主动脉肾神经节神经丛交通支白交通支灰交通支椎旁神经节椎前神经节2.交通支交通支(1)白交通支:(2)节前纤维的三种去向:1)终止于相应椎旁神经节,换神经元2)上升或下降:T1—6上升C1—3T6—10上升或下降T11—L3下降腰骶部交感神经节3)穿椎旁神经节终止于椎前节换神经元起自中间外侧核,随前根出脊髓,进入交感干,是节前纤维。(3)灰交通支:血管、汗腺、竖毛肌(4)节后纤维的三种去向:1)经灰交通支(31对)脊神经2)形成动脉丛(伴动脉及分支)分支脏器3)交感神经节分支脏器起自交感神经节,是节后纤维。3.交感神经的分布(1)颈部交感干神经节(颈上、中、下神经节)1)经灰交通支返至第1—8颈神经2)经动脉丛,伴动脉的分支分布至头颈部腺体、立毛肌、血管、瞳孔开大肌3)咽支形成咽丛4)心上、中、下神经形成心丛,分布于心脏及大血管颈上神经节颈中神经节颈下神经节交通支动脉丛咽丛心上、中、下神经(2)胸部交感干神经节
分支经灰交通支12对胸神经胸腹壁T1—5分支肺丛、心丛T5(6)~9内脏大神经腹腔神经节节前纤维腹腔丛节后纤维T10—12节前纤维内脏小神经主动脉肾节节后纤维肝、胰、脾、肾、胃、结肠左曲以上的肠管内脏大神经内脏小神经(3)腰部交感干神经节:(共4对)分支灰交通支5对腰神经分布至下肢血管、汗腺等L1—2(3)腰内脏神经节前纤维腹主动脉丛和肠系膜下丛节后纤维结肠左曲以下消化管、盆腔脏器、下肢腰内脏神经腹主动脉丛肠系膜下丛(二)副交感(神经)部1.组成(1)低级中枢脑干副交感神经核:动眼神经副核,上、下泌涎核,迷走神经背核脊髓骶部:2~4节段的骶副交感核(2)周围部神经节:器官旁节、器官内节节前纤维脑神经、盆内脏神经节后纤维器官(三)交感神经与副交感神经的区别1低级中枢的部位不同2周围神经节的位置不同3分布范围不同4对同一器官所起的作用不同5节前神经元与节后神经元的比例不同第八节脑和脊髓的被膜、血管及脑脊液循环一、脑和脊髓的被膜(一)脊髓的被膜1.硬脊膜:上端附于枕骨大孔,末端附于尾骨硬膜外腔:硬脊膜与骨膜之间硬脊膜硬膜外腔2.蛛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与软脊膜之间,充满脑脊液终池:脊髓下端以下,内有马尾蛛网膜下隙3.软脊膜:软脊膜齿状韧带:在前、后根之间,软脊膜呈齿状附于硬膜上齿状韧带(二)脑的被膜1)特点有两层构成在颅盖部与颅骨疏松结合在颅底部与颅骨紧密结合1.硬脑膜:脑膜中动脉翼点2)由硬脑膜形成的隔大脑镰小脑幕幕切迹小脑镰鞍隔大脑镰小脑幕小脑镰鞍隔幕切迹3)由硬脑膜形成的静脉窦上矢状窦下矢状窦直窦窦汇横窦乙状窦海绵窦岩上窦岩下窦颈内静脉颅内、外静脉交通2.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下池、蛛网膜颗粒3.软脑膜:硬脑膜蛛网膜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软脑膜大脑镰上矢状窦脉络组织、脉络丛二脑和脊髓的血管(一)脑的动脉颈内动脉椎动脉基底动脉1.颈内动脉大脑前动脉前交通动脉大脑中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丛前动脉①大脑前动脉皮质支:中央支:半球内侧面,额叶底面,额、顶叶外侧面的上部尾状核、豆状核前部,内囊前肢②前交通动脉③大脑中动脉皮质支:中央支:半球外侧面的大部分尾状核、豆状核、内囊膝和后肢④后交通动脉⑤脉络膜前动脉:至侧脑室脉络丛,供应外侧膝状体、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1/3、苍白球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2.椎动脉——基底动脉①小脑下后动脉:分布小脑下面后部、延髓后外侧部②小脑下前动脉:分布小脑下面前部③迷路动脉:分布于内耳④脑桥动脉:分布于脑桥基底部脑桥动脉⑤小脑上动脉:分布小脑上部⑥大脑后动脉皮质支:中央支:全部枕叶,颞叶的内侧面和底面分布于背侧丘脑,内、外侧膝状体,下丘脑、底丘脑大脑后动脉小脑下后动脉小脑下前动脉小脑上动脉3.大脑动脉环:①组成:前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前动脉始段,两侧颈内动脉末段,两侧后交通动脉,两侧大脑后动脉始段。②位置:在脑底面围绕视交叉、灰结节及乳头体(二)脑的静脉:1.不与动脉伴行2分深、浅两组:浅静脉直接注入硬脑膜窦深静脉汇合成大脑大静脉注入直窦(三)脊髓的血管1.脊髓的动脉①脊髓前、后动脉:均发自椎动脉②来自肋间后动脉、腰动脉、骶外侧动脉的脊髓支2.脊髓的静脉脊髓前、后静脉前、后根静脉椎内静脉丛脊髓前动脉脊髓后动脉脊髓前静脉脊髓后静脉前根静脉椎内静脉丛软脊膜蛛网膜硬脊膜脊髓后动脉三脑脊液循环侧脑室室间孔脉络丛产生第三脑室脉络丛产生中脑水管第四脑室脉络丛产生正中孔、外侧孔蛛网膜下隙蛛网膜颗粒上失状窦神经系统NervousSystem
第五节神经系统的功能一、神经系统的感觉功能(一)概述:感觉器、信号、适应(二)躯体感觉的传入(导)通路
经典的感觉传导由三个神经元的接替完成的。
1、第一级神经元位于脊髓神经节或有关的脑神经感觉神经节内。2、第二级神经元位于脊髓后角或脑干的有关神经核内。
3、第三级神经元就在丘脑的感觉接替核内。但特殊感觉(视、听、嗅)的传导道情况比较复杂。
4、视觉传导道包括视杆及视锥细胞在内,则为四个神经元接替。
5、听觉传导道更为复杂,从外周到大脑皮层很难说包含几个神经元接替;嗅觉传导道与丘脑感觉接替核无关。本体感觉传导通路1.躯干四肢的意识性本体感觉和精细触觉传导通路感受器肌、肌腱、骨膜、关节皮肤的精细触觉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后根薄、楔束(中枢突)经脊髓后索薄、楔束核第2级神经元内侧丘系交叉、内侧丘系经延髓、脑桥、中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丘脑上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中央前回
三元二换一交叉
三元二换一交叉
三元二换一交叉损伤及其表现: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相应分布区的本体感觉及精细触觉障碍。②延髓后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的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③延髓薄束核、楔束核损伤:同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④延髓内侧丘系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及躯干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⑤内侧丘系、腹后外侧核、内囊损伤:对侧半身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⑥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本体感觉、精细触觉障碍2.非意识性本体感觉传导路感受器肌肌腱骨膜关节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后根中枢突胸核、腰骶膨大Ⅴ—Ⅶ层第2级神经元脊髓小脑前束、后束经小脑上、下脚旧小脑皮质(二)痛、温觉和粗略触觉传导通路浅感觉1.躯干、四肢的痛、温觉和触觉传导路感受器脊神经(周围突)脊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后根中枢突皮肤后角固有核(Ⅰ、Ⅳ、Ⅴ层)第2级神经元白质前连合交叉上升1~2节脊髓丘脑侧束(痛温觉)脊髓丘脑前束(触觉)经脊髓外侧索、延髓、脑桥、中脑腹后外侧核第3级神经元丘脑上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中、上部中央旁小叶后部损伤及表现:①脊神经、脊神经节、后根损伤:同侧分布区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②后角损伤:同侧支配区下1~2节的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③白质前连合损伤:双侧对称性节段性痛温觉障碍④脊髓外侧索损伤:对侧损伤平面以下(下1~2节段)的痛温觉障碍⑤脑干损伤累及脊髓丘脑束、腹后外侧核损伤:对侧躯干及上、下肢痛温觉障碍⑥内囊损伤:对侧半身痛温觉障碍⑦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的感觉障碍2.头面部痛、温、触觉传导路头面感受器皮肤粘膜三叉神经(周围突)三叉神经节第1级神经元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中枢突)三叉神经脑桥核(触觉)、三叉神经脊束核(痛温觉)第2级神经元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第3级神经元丘脑上辐射经内囊后肢中央后回下部损伤及表现:①三叉神经、三叉神经节、三叉神经根、三叉神经脊束、三叉神经脊束核损伤:同侧相应支配区的痛、温觉障碍②三叉丘系、腹后内侧核、丘脑上辐射、内囊、中央后回下部损伤:对侧头面部痛、温觉障碍(三)视觉传导路及瞳孔对光反射:1.视觉传导路视觉感受器视锥细胞视杆细胞双极细胞第1级神经元节细胞第2级神经元视神经.视交叉.视束鼻侧纤维交叉、颞侧不交叉外侧膝状体第3级神经元视辐射经内囊后肢距状沟两侧皮质
损伤及表现:①视神经损伤:同侧盲②视交叉中部损伤:双颞侧偏盲③视交叉外侧部损伤:同侧眼鼻侧半偏盲④视束、外侧膝状体、视辐射、视中枢损伤:双眼对侧同向性偏盲2.瞳孔对光反射:视网膜视神经视交叉两侧视束上丘臂顶盖前区两侧动眼神经副核动眼神经睫状神经节节后纤维瞳孔括约肌损伤及表现:①视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存在②动眼神经损伤:患侧瞳孔直接对光反射消失患侧瞳孔间接对光反射消失二运动传导路(一)锥体系1.皮质脊髓束:①起于中央前回上、中部和中央旁小叶前部的锥体细胞②下行经内囊后肢、大脑脚底中3/5、脑桥基底部、延髓的锥体③在锥体交叉处约75~90%的纤维交叉至对侧,形成皮质脊髓侧束,行于脊髓外侧索终止于脊髓前角,支配四肢肌④未交叉的纤维行于脊髓前索,为皮质脊髓前束,终止于对侧前角,支配躯干肌锥体交叉2.皮质核束:①起于中央前回下部的锥体细胞②下行经内囊膝部、大脑脚底中3/5③大部分终止双侧脑神经运动核,支配双侧眼外肌、咀嚼肌、面部肌、咽喉肌、胸锁乳突肌、斜方肌④小部分终止于对侧面神经核下部和舌下神经核,支配对侧的面下部肌、舌肌3.上、下运动神经元①上运动神经元:指大脑皮质的锥体细胞及其轴突②下运动神经元:指脊髓前角细胞脑神经运动核细胞③上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硬瘫即肌张力增高、肌肉不萎缩、深反射亢进、病理反射出现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上瘫:即对侧眼裂以下的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对侧)。④下运动神经元损伤在皮质脊髓束表现为软瘫即肌张力降低、肌肉萎缩、深、浅反射消失、无病理反射等;在皮质核束表现为核下瘫:即同侧全部面肌瘫痪和舌肌瘫痪(舌尖偏向同侧)。4.锥体系损伤及表现:①脊髓前角、前根及脊神经损伤:同侧节段性软瘫②脊髓外侧索损伤:同侧损伤平面以下硬瘫③延髓锥体交叉处损伤:双侧上、下肢硬瘫④锥体、脑桥基底部、大脑脚、内囊后肢损伤:对侧上、下肢硬瘫⑤大脑皮质损伤:对侧相应支配区硬瘫⑥面神经核、面神经根、面神经损伤:同侧面肌核下瘫⑦舌下神经核、舌下神经根、舌下神经损伤:同侧舌肌核下瘫⑧大脑脚、内囊膝部、中央前回下部损伤:对侧面、舌肌核上瘫(三)大脑皮质的感觉分析定位人类大脑皮层是中枢神经系统感觉功能的最高级部位。特异投射系统的各种感觉冲动上传到大脑皮层的特定区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年度保险合同保险标的及保险金额明细
- 2024年度人力资源服务合同标的的人才选拔与培训计划
- 2024年度甲乙双方技术开发合同
- 针状焦在钢铁行业的应用方案
- 农业智能化技术应用方案
- 石油天然气行业有限空间作业管理规程
- 2024年度融资合同标的为贷款人提供融资贷款金额
- 2024年度餐饮企业与科技公司的智能点餐系统合作合同
- 幼儿园小班成长记录家长会发言稿
- 2024年度物流配送外包合同模板
- 法律保护我们健康成长 单元作业设计
- 危化品仓库安全风险点告知牌
- 责任心的力量PPT模板:共建美好世界
- 某标准件厂冷镦车间低压配电系统及车间变电所设计(超详细)
- 体检指标分析课件
- 202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考试考研英语二试题真题(含答案)
- 骨科细化分级护理标准
- 银杏树介绍-课件
- 社区老年食堂运营方案策划
- 荧光光纤测温监测系统-高压柜 环网柜
- 《微生物与健康》课件PPT【科学六年级上册教科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