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2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复习_第1页
必修2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复习_第2页
必修2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复习_第3页
必修2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复习_第4页
必修2第2单元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发展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二单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与发展重庆市万州高级中学郎正权

【单元线索】1、一条主线(核心):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2、四件大事:新航路开辟荷、英殖民扩张和掠夺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3.两个观点:(1)16世纪:欧洲一系列资本主义事件兴起---标志世界近代史开端。(2)世界市场形成—即近代资本主义产生与发展的过程(文明史观),也是世界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全球史观)。15世纪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16世纪中期欧洲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延伸拓展】

15世纪---17世纪是大发现的时代,是发现世界,发现人,发现自然的时代,

请思考发现世界,发现人,发现自然各指什么?①发现世界——新航路的开辟,世界走向一体。②发现人——文艺复兴,人文主义。③发现自然——自然科学革命。1.世界市场:指世界范围内商品交换关系的场所和领域。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既包括资本主义国家国内市场和其控制的殖民地,半殖民地市场。2.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指资本主义制度对世界的统治。包括三部分:

政治体系: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的确立;

经济体系: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

殖民体系:资本主义列强压迫奴役的所有殖民地半殖民地和附属国。这三部分的形成也就意味着资本主义世界体系的形成。【重要概念】3.资本原始积累(1)概念: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或过程中),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同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积累的过程。即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条件的过程。(2)手段:暴力手段。

表现:对国内人民掠夺—圈地运动、价格革命等;对外掠夺----殖民(战争)掠夺、贩卖奴隶等(3)影响:

进步性:造成资本积累和庞大雇佣队伍,加速了资本主义形成和发展。

血腥性(掠夺性):造成被掠夺者灾难。4.资本积累实质是在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中,资本家利用占有的剩余价值,不断扩大资本的规模和扩大对雇佣劳动的剥削,继续占有更多的剩余价值。

【高考展望】本单元是近年来高考的命题热点。由于世界的联系日益密切,08年由美国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再次证明了世界的整体性。

复习时,要联系当今世界的全球化来复习和分析,重点把握新航路开辟的条件及其影响、殖民扩张的主要方式与世界市场的联系、两次工业革命的对比、世界市场的形成过程。

【知识梳理】第5课新航路的开辟1、概述迪亚士、哥伦布开辟新航路的史实;2、认识地理大发现对世界市场形成的意义。【课标】一、开辟新航路(一)开辟原因、条件1.必要性(原因):——世界市场雏形探究1阅读材料归纳新航路开辟的原因材料一:1500年左右,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日益发展和资本主义生产的萌芽,货币日益取代土地成为社会财富的主要标志,货币成为普遍的交换手段。材料二:贵金属黄金成为人人都渴求的东西。哥伦布说过:”黄金是一切商品中最宝贵的,黄金是财富。谁占有了黄金,就能获得他在世上所需要的一切。材料三:1453年,奥斯曼帝国的军队攻占君士坦丁堡,占领巴尔干、小亚细亚以及克里木等地区,从而控制东西方之间的通商要道。不但帝国军队肆意抢劫商旅,而且帝国当局还规定对过往商品课以重税。经济根源社会根源商业危机材料四:基督教自称是普世教会,凡是有人类的地方就该有基督教。不管达•伽马还是哥伦布,都把宗教理想和现实目标糅合在一起。材料五: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认为人是现实生活的创造者和主人,提倡追求自由、幸福和享受,鼓励发财致富和冒险,崇尚理性和科学,追求知识。材料六:

15世纪晚期,葡萄牙、西班牙均已完成了政治统一和中央集权化过程,国家有力量支持海外探险活动,也希望借此获得财富,以提高在欧洲的地位。例如葡萄牙国王若奥二世曾一年内先后派三支探险队驶向茫茫大海。宗教因素思想:开拓进取精神政治因素【运用提升1】迪亚士在谈到海上探险的目的时说:‘‘是为了像所有的男了汉都欲做到的那样,为上帝和陛下服务,将光明带给那些尚处于黑暗中的人们。”这句话表明新航路开辟的一个重要目的是()A.将西方的天主教传播到东方

B.传播西方的工业文明

C.把欧洲的科学精神带到东方

D.促进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运用提升2】哥伦布始终相信地球是圆的,并百折不挠开辟新航路,说明新航路的开辟是

()A.为了建立殖民地B.要开拓世界市场

C.人文主义在起作用D.发动“价格革命”答案:A、C一、开辟新航路(一)开辟原因、条件1.必要性(原因):——世界市场雏形(1)经济根源(根本):(2)社会根源(动机1):(3)直接原因(商业危机):(4)宗教动力(动机2):(5)思想动力:《马可·波罗行纪》的诱导,欧洲人的东方“寻金热”

热衷传播天主教;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控制了东西方商路。西欧商品经济发展和资本主义萌芽。文艺复兴开始,人文主义推动。请思考1、位于大西洋沿岸,地理位置有利2、掌握先进的航海技术3、中央集权,有能力支持和提供远航必备的装备和费用4.政治需求:葡、西统治者支持掠夺财富以加强在欧洲的地位。5.热衷于传播天主教为什么西、葡走在海上探险的最前面?一、开辟新航路(一)开辟原因、条件1.必要性(原因):——世界市场雏形2.可能性(条件):(1)客观

①西欧生产力发展;②科技进步:天文地理知识进步(地圆学说,绘制地图技术);

航海造船技术发达(多桅帆船,指南针,火炮);(2)主观:葡、西形成中央集权,有能力。王室支持掠夺财富,加强欧洲地位。3.直接目的:

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活动。探究2阅读材料:新航路开辟示意图图中A、B、C三条航线的开辟者是谁?新航路的开辟对世界市场有何影响?好望角北美洲南美洲非洲欧洲亚洲大洋洲大麦哲伦海峡太平洋印度洋太平洋西洋里斯本巴洛斯新航路开辟图ABC(三).经过(全品74页表格)支持者时间人物到达地点

印度

葡萄牙王室1487年迪亚士非洲好望角1497年达·伽马西班牙王室1492年哥伦布美洲1519年麦哲伦环球航行1492-1493年1487-1488年1498年1519-1522年太平洋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亚洲欧洲非洲大洋洲北美洲好望角南美洲印度麦哲伦海峡新航路的含义十五、十六世纪之交,西欧各国探寻通往东方的航线,经过一系列航海探险活动,结果:开辟了通往印度和美洲等世界各地的航路,这些航路通常被叫做新航路。西方史学界在欧洲中心论的影响下,一般都将这一过程称为“地理大发现”,而把发现新航路的15世纪中期到17世纪中期称为“扩张的时代”、“发现的时代”。

问题:你如何看待“地理大发现”“发现的时代”概念?

1992年哥伦布达到美州500年,许多国家进行庆祝活动,但是美洲印第安人的后裔强烈不满,他们打出一条标语:“你们的庆祝就是我们的苦难。”

“由于新航路的开辟,东西两半球的不同文化圈大汇合,加速了人类从传统农耕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转变的过程…没有了美洲贡献的大量金银与物质财富,没有北美的自由移民恳殖区,西方资本主义发展将会缓慢的多,英国也不可能成为发动工业革命的国家…没有把世界连成整体的地理大革命,也不可能出现推动否定旧传统的思想解放运动”——《全球通史》思考:新航路开辟带来了哪些影响?

公元1500年前后的地理大发现,拉开了不同国家相互对话和相互竞争的历史大幕,由此,大国崛起的道路有了全球坐标。(四)影响(评价):(全品75页)1、对世界:(全球史观)①地理大发现:开创了人类发现时代。②结束了世界各地的相对孤立,世界日益连成一个整体,以西欧为中心的世界市场雏形开始出现。(全球化开始---最大影响)2、对欧洲:(文明史观)①引起“商业革命”:欧洲贸易格局变化--

商业中心转移;世界市场中心初现。贸易规模;贸易方式变化。②引发“价格革命”:货币贬值,物价上涨。

后果:“封衰资升”。③开始殖民掠夺

(资本原始积累)。④影响:加速西欧封建制的解体,促进资本主义发展,跨入近代文明。(四)影响(评价):1、对世界:2、对欧洲:3、对亚非美:双重性:①带来灾难:政治控制、经济掠夺等。

②建设性:

冲击了当地落后文化和生活方式,传播了西方近代文明4、科技、思想:

①证明了地圆说正确,冲击了教会神学理论。

②体现新兴资--崇尚自由(个性)进取精神,扩大人文主义影响。《鲁宾孙漂流记》

辩证认识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开辟对欧、亚、非、拉美造成了截然不同的结果和影响。

是历史的进步---促进了人类(欧洲)社会从封建主义向资本主义过渡,开拓了市场,加速各区域文明的演进。

又充满了暴力、血腥和罪恶。体现了历史发展的对立统一。【运用提升4】地圆说的流行是新航路开辟的重要条件之一。下图是新航路开辟不久一位德国人绘制的世界地图,它反映出A.世界各国的封闭状态被打破B.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形成C.人们对世界尚缺乏全面了解D.中国与西方的贸易日渐频繁答案:C

提升运用5.比较下列《世界人种分布图》,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黄种人分布区域不断扩大

B.分布区域扩大最显著的是白种人

C.世界人种只有三种

D.黑人分布区域的显著变化始于20世纪答案B探究4商业革命、价格革命●新航路开辟的后果之一是引起“商业革命”。下列现象能支持这一观点的有:①欧洲与亚非美洲之间的贸易发展起来 ②美洲所产的玉米、烟草落户欧亚大陆③非洲所产的咖啡成为欧美人们的日常饮料④新的商业贸易方式的出现。⑤东西方贸易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⑤ C.③④ D.①②⑤A

●一方面是许多商业金融机构的建立,有信贷机构、交易所;商业经营方式发生变化,殖民(特权)贸易股份公司等;另一方面是商业投机现象日益盛行。梁启超在《祖国大航海家郑和》说,哥伦布以后,有无数量哥伦布,维哥达喜马(即达·迦玛)以后,有无数量达喜马,而我则郑和以后,竟无第二之郑和。……何以哥氏、维氏之绩,能使全世界划然一新纪元,而郑君之烈,随郑君之没以俱逝?聪明的同学们,该如何解答梁启超遗留的困惑呢?

探究5梁启超的困惑达.伽马麦哲伦迪亚士哥伦布PK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早半个多世纪,规模更大西方开辟新航路造成重大损耗,航海事业每况愈下,以后再也无此壮举远洋航海蒸蒸日上,国力逐步强盛探讨: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而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比开辟新航路要早半个多世纪,规模更大,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郑和下西洋新航路开辟目的性质历史影响结果为了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联系,满足统治者对异域珍宝的需求为了开拓市场,攫取暴利(资本原始积累)封建贡赐贸易资本主义海外殖民性质促进友好往来但无益于国计民生促进资本主义迅速发展贡赐贸易造成重大损耗,缺乏生命力远洋航海事业蒸蒸日上,国力逐步强盛探讨:欧洲新航路的开辟,使世界从分散开始走向整体。而中国明朝郑和下西洋比开辟新航路要早半个多世纪,规模更大,为什么没有产生如此巨大的影响?

造成不同的根本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经济基础不同【运用提升】新航路开辟时,正值中国明朝时期,新航路的开辟对当时中国的影响是

A.加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国的贸易联系

B.西方国家开始从中国大量掠夺白银

C.西方殖民者开始骚扰东南沿海地区

D.中国闭关锁国的状态遭受严重冲击【运用提升】在世界近代历史上,曾出现如下国际分工:美洲和东欧提供自然资源,非洲提供奴隶劳动力,亚洲制造日常消费品和奢侈品,西欧则主要从事运输业、金融业和制造业。促成这一分工的主要原因是()A.新航路的开辟B.荷兰和英国的殖民掠夺

C.世界市场的最终形成D.第二次工业革命答案:C、A高考真题演练

最早开辟新航路的迪亚士曾经说过,他航行的目的是“为上帝和皇帝陛下服务,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并像所有人渴望的那样去发财致富”。其中“给处于黑暗中的人们带去光明”是指 A.给土著人带去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B.给渴望发财的人带去黄金C.给土著人带去皇帝的恩典D.使土著人皈依天主教D(10年山东高考)(25分)1492年,哥伦布航行到达美洲,开启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阅读材料,回答问题。问题一:偶然与必然有人认为,哥伦布是因为“迷路了”,才偶然“发现”了美洲。也有人认为,当时即使没有哥伦布,也必然会有别人“发现”美洲。(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的观点并说明理由。(8分)答案一:考生将哥伦布首航的结果作为一个孤立的事件来思考。观点:是偶然的。理由:哥伦布远航的目的地是东方(或印度、中国),结果却到了美洲。答案二:考生能将哥伦布远航放在当时的历史背景下思考。观点:是必然的。理由:当时已经具备了“发现”美洲的历史条件。具体要点:商品经济发展;寻金热;陆上商路受阻;传播天主教;科技条件具备等。答案三:考生能将偶然因素和必然因素想结合,全面思考问题。观点:既有偶然性,也有必然性。理由:偶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一。必然性的理由参见答案二。问题二:发现与相遇15、16世纪以来人们通常使用“哥伦布发现美洲”的提法,“发现”的意思是“使所有人和所有民族都并入欧洲文明”。1984年,部分拉美学者倡议改称“美洲发现——两个文明汇合”。1992年,联合围教科文组织主张以“两个大陆相遇500年”为主题,举行哥伦布航抵美洲纪念活动。(2)“发现美洲”的提法是站在什么立场上看待哥伦布远航美洲的?“两个文明汇合”和“两个大陆相遇”提法的合理性是什么?(7分)立场:以欧洲为中心。(或“欧洲人的立场”)合理性:站在全球角度看待各种文明;尊重各种文明,平等对待各种文明。第5课:欧洲殖民扩张1、列举荷、英抢夺殖民地扩张掠夺史实;2、认识殖民扩张掠夺是建立世界市场主要途径。课标:1、早期(工业革命前---手工工场时期):

目的:掠夺财富、积累原始资本为主要目标;

特点(手段):暴力性、血腥性。2、中期(工业革命以后—自由资本主义时期):

目的:争夺商品市场与原料产地为主要目的;

特点(手段):炮舰加商品。3、后期(二次工业革命后—帝国主义时代)

目的:以寻求投资场所、对外资本输出为主要目标。特点:世界几乎瓜分完毕(被征服)。概述:殖民扩张分期二、早期殖民扩张(一)主要参与国:——世界市场拓展:

15世纪末---先锋:葡萄牙16世纪---“无敌舰队”:西班牙

17世纪--“海上马车夫”:荷兰

18—19世纪---英国、法国

20世纪以来----“世界宪兵”:美国二、早期殖民扩张(一)主要参与国:——世界市场拓展:(二)概况:1、“海上马车夫”——荷兰(商业殖民帝国):(1)兴起条件:(全品75页)地理:

位置优越,濒临大西洋商业区。经济:经商传统,造船和运输业发达,欧洲富庶地之一政治:

1581年摆脱西班牙统治而独立。17世纪时成为资本主义国家(2)表现:掠夺(战争)崛起方式:

①掠夺性贸易: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

②侵占领土(殖民地):

参与殖民地争夺。非、亚、美洲

“海上马车夫”(17世纪)(2)简况:掠夺(战争)崛起方式:

①掠夺性贸易:成立垄断性贸易公司(如东印度公司);

②侵占领土(殖民地):参与殖民地争夺。非、亚、美洲非洲:从葡萄牙手中夺取好望角

亚洲:印度、马六甲、锡兰、印尼、台湾

北美:新阿姆斯特丹为中心的殖民地结果:

17世纪时,荷兰成为世界商业殖民帝国。2、“日不落帝国”(世界殖民霸主)——英国◆地理优越:处大西洋航运中心。◆经济雄厚:重商主义政策、工场手工业发达。◆制度先进:较早确立先进资本主义制度。◆军事后盾:有欧洲最强大的海军。(1)兴起原因:(全品75页条件)(2)过程:手段、结果①1588年,与西“无敌舰队”之战——开始殖民扩张②17世纪初,印度和北美扩张:

成立东印度公司等垄断性贸易公司;侵占殖民地(北美:弗吉尼亚等13个)。(2)过程:

③17世纪中,三次英荷战争---(全品75页表格)

起因:英颁布《航海条例》

结果:英夺取海上贸易霸权

④18世纪中,英法七年战争——英确立世界殖民霸权

成果:夺得法属加拿大、新法兰西、印度等地(3)结果:

18世纪中期,英国最终确立世界殖民霸权,自称“日不落帝国”。(4)方式:

参与殖民争夺(战争);组织垄断性贸易公司,抢占海外商品市场。

(东印度公司东--英国、荷兰等继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扩张后于17世纪为了处理他们在东印度地区的一些事务而成立的机构,后来这些公司都变成了殖民者在殖民地的统治机构)18世纪中期确立了世界殖民霸权㈢欧洲殖民扩张影响:双重性(全品76页)进步性:①世界:资本主义世界市场进一步拓展;②欧洲:加速了资本原始积累;③客观上给被侵略地区传播了先进生产、生活方式。灾难性:给亚非拉地区带来灾难,是造成该地区长期落后的历史根源。★升华:

西荷英法殖民战争启示:

①战争根源:各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性。(葡、西率先崛起为何很快衰落原因?掠夺财富用于商业消费,而不用于工业投资;社会性质未根本变化)

②战争胜败主因:

A.先进社会制度胜于落后社会制度,

B.工业文明胜于农业文明,

C.商业资本不敌工业资本(工业国优胜于商业国)。高考真题演练:1.从16世纪30年代到17世纪,西班牙和葡萄牙的物价普遍上涨了3倍左右。英国、法国等国家的物价则上涨约2倍,原因主要是:A.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财富B.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C.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D.奴隶贸易 A2.16—18世纪,在美洲出现了新西班牙、新法兰西、新英格兰等新地名。出现上述现象的根源是A.美洲社会的进步B.美洲国家的独立C.工业革命的扩展D.欧洲的殖民扩张3.“美洲的贵金属来到西班牙就像雨点倾注于屋顶,结果全部流走了。”引文的观点是指西班牙掠夺来的大量财富 A.主要流入西班牙王室贵族手中B.主要流向商品生产发达的国家C.主要流入天主教罗马教廷D.主要用于商业而未用于工业DD①了解两次工业革命基本史实;②探讨其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课标:第7课第一次工业革命——世界市场初步形成:1、前提:一、工业革命(英国)前提、条件(全品78页)2、条件: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①市场:②技术:③劳动力:④资金、原料:殖民扩张提供广阔海外市场

(主要动力?)(国内手工工场生产不能满足市场需要,刺激资本家技术革新)工场手工业发展(根本原因)。圈地运动。

圈地运动、殖民贸易和掠夺。工业化主导类型:市场(资本家)主导,推动技术革新。二、工业革命进程:1.棉纺织业技术革命(珍妮机问世)2.冶金、采煤等;1785年瓦特改良蒸汽机出现3.交通运输业革命4.完成:1840年前后,英国完成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法、美等国相继完成工业革命。5.完成标志:机器生产取代手工生产,工厂制度代替手工工场。---动力革新,进入“蒸汽时代”

---开始标志---蒸汽轮船、火车的出现三、工业革命主要发明:时间人物重大发明影响18世纪60年代1785年1807年1814年哈格里夫斯珍妮纺

纱机揭开了工业革命的序幕瓦特推动机器的发明和推广,进入新阶段富尔顿(美)史蒂芬孙蒸汽轮船蒸汽机车推动以蒸汽为动力的时代到来改良蒸汽机作用:突破对人力、畜力和自然地理自然条件的限制。四、工业革命影响1、性质:既是技术革命,又是社会革命。2、作用(积极):1796年1830年煤产量1700年1840年1740年1850年生铁产量据刘宗绪《世界近代史》棉布产量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有惊人的发展。以英国为例,从1770年到1840年,每个工人的生产率平均提高20倍,……英国原棉消耗量从1800年的5200万磅,到1840年的45590万磅。生铁产量1720年为25000吨,1840年增至139400吨。生产力极大提高

工业革命前后,农业、工业在英国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变化农业工业经济结构之变农业工业

工业革命前

工业革命后1.积极意义:(1)经济(生产):

①极大地提高了社会生产力,人类社会进入“蒸汽时代”。②生产组织形式:

工厂制兴起;

③经济结构:

农业社会变为工业社会;(农业比重下降,工业比重上升)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工业革命前后,英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

1760年,英国5-10万人的城市只有一个,1851达到13个;1851年,10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已经有7个。特别是新兴工业城市的发展,如曼彻斯特、利物浦、格拉斯哥等等。1851年,英国的英格兰和威尔士的城市人口总和已经超过农村人口,城市人口比重达到50.2%,初步实现城市化。生活方式之变上班途中的童工

恩格斯在《英国工人阶级状况》中指出:“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用机器代替了手工工具,用工厂代替了作坊,从而把中等阶级的劳动分子变成工人无产者,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社会关系(阶级关系)之变(2)政治(生产关系):

①形成两大对立阶级:即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

②推动一系列资产阶级政治变革,巩固资产阶级统治,确立资产阶级对世界统治。(3)世界格局:

①密切了世界各地之间联系,推动世界市场初步形成②使东方人属于西方;

③英国成为“世界工厂”(4)社会生活:

加快城市化进程;提高了人们物质生活。(5)思想文化:

自由主义思想盛行;②促进科学主义诞生。③促进了科学发展;2、后果(消极):(1)政治:

加快了殖民扩展争夺步伐(侵略战争),“灾难”。(2)经济:导致自然环境恶化,影响人类可持续发展。五、工业革命特点:①范围:从英国一国到多国;②动力:蒸汽机;③结构:由轻工业(棉纺织业)部门;④理论:发明者主要为技工,科学理论与技术尚未真正结合;【提升运用1】

英国东印度公司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创新措施,就是将印度的棉织品介绍给欧洲。1619—1625年,运回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纺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这一材料主要说明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C.市场需求刺激技术革命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答案:C【提升运用2】19世纪初期的英国,报时自鸣钟(闹钟)从富贵人家的装饰品变成市民的日常生活用品。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历史原因是

()A.工厂制的广泛推行

B.资产阶级平等观念影响社会生活

C.工业革命推动钟表制造技术进步

D.工人阶级经济地位得到改善答:A【提升运用3】在英国,1811年从事农业、林业和渔业的劳动力占劳动力总数的l/3,1831年占l/4,1851年降至1/5以下。出现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答案:DA.城市化进程加速B.农业机械化的实现C.对外移民的增加D.工业化的快速推进提升运用4(2012安徽文综20)1.英国学者尼尔•弗格森认为:“如果没有以对廉价服装弹性需求趋于无限大为特征的动态消费社会的同步发展,‘工业革命’就不会在英国发端,更不会延至西方世界的其他地区。”其主要观点是A.市场扩大成为工业革命的推动力B.英国工业革命始于棉纺织业C.人们对廉价商品的追求过于盲目D.工业革命由英国扩展到世界A提升运用519世纪初期,当蒸汽机车轰鸣奔驰的时候,衣冠楚楚的绅士、淑女与衣衫褴褛的下层人民同挤一列火车,还得到处给别人让路。保守人士惊呼,铁路会带来某种“平等化的危险”。民主人士拍手称快:“我看到火车真高兴,我想封建制度是永远一去不返了。”这段材料主要反映了先进科技()A.极大地冲击了社会关系

B.扩大了社会交往的范围

C.改变了落后的社会制度

D.造成了社会秩序的混乱答案:A第8课第二次工业革命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原因、条件:——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自然科学成果促进。(法拉第电磁感应原理---直接原因)工业革命促进殖民扩张,积累了大量资金。资本主义制度在世界范围内已确立。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已初步形成。1、政治:2、科技:3、资本:4、市场:一、第二次工业革命(一)原因、条件(二)概况:1、时间:2、标志:3、范围:19世纪70年代——20世纪40年代。1866年德国人西门子制成发电机。欧美多国同时进行。美德中心(四)主要成就2.内燃机的创制、使用3.化学工业的发展:4.钢铁等传统工业的进步1.电力的广泛应用:汽车、飞机塑料、炸药、人造纤维等电动机、电灯等5.通信技术的进步:

贝尔电话、无线电报主要成就表:领域发明意义电力工业电讯事业内燃机和交通工具的创制

化学工业钢铁等传统工业化肥、染料等合成材料发电机、电动机、电灯、电车等机器与产品的涌现使人类跨进了“电气时代”有线电报、电话、无线电通信技术使人类有了更加便捷的联系方式生产力飞跃发展,促进新交通工具的创制内燃机、柴油机、汽车、飞机丰富了人们物质生活炼钢技术提高了了钢铁的质量①范围:多国同时进行;美德为中心②动力:内燃机

③结构:主要在重工业(钢铁工业)部门;

④理论:

发明者主要为科学家,科学理论与生产技术紧密结合;

⑤生产关系:垄断组织(公司制)。第二次工业革命特点:(四)影响:1、作用(积极):2、后果(消极):重化工业取代轻工业成主要生产部门。①生产力:②生产关系:③生产结构:④世界格局:

生产力高度发展,人类进入“电气时代”。产生垄断组织,主要资本主义国家进入帝国主义阶段(19末20世纪初)。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形成,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①帝国主义重新瓜分世界矛盾加剧,世界大战硝烟弥漫。②自然环境进一步恶化。二、

垄断组织出现1.含义:大企业间为控制生产与市场以获取更大利润而结成的经济联合体。2.形成原因:①第二次工业革命推动(生产力-根本原因);②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兼并--直接原因);③企业竞争求生存需要:追求更大利润,调整生产组织形式。3.方式:

兼并或相互联合,控制某种产品产量、价格和市场---形成垄断组织。如:辛迪加、卡特尔、托拉斯等4.影响评价积极:

①实质:

由单个企业家所经营的生产......已经愈来愈成为一种例外...…如果我们从股份公司进而来看那支配着和垄断着整个工业部门的托拉斯,那么,那里不仅私人生产停止了而且无计划性也没有了。

---------恩格斯4.影响评价积极:

①实质: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局部调整。

②一定程度上克服了生产盲目性,适应了生产力发展需要,促进了生产发展。表明资本主义(经济政治)走向成熟。消极:①垄断组织操纵国家政治经济(操纵国计民生)。资本主义国家成为垄断组织利益代表。

②推动资--国家加紧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③没有消除竞争,威胁小生产者(企业)生存国家如何干预调节?

单元综合1、原因(条件)(1)物质基础(根本):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尤其工业化,本质上的扩张性。(2)推动力量:

①两次工业革命(内动力)

②长期殖民扩展、掠夺(外在动力)。表现:

A、新航路开辟:

世界各地开始成为一个整体,欧洲为中心的市场雏形初现。

B、16-18世纪葡、西、荷、英等早期殖民扩张:在亚、美洲等地开始建立殖民地,建立直接贸易关系,世界市场得到拓展。(课本28页)

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全品80页“探究二”)C、第一次工业革命:殖民扩张:

欧美列强凭借强大经济和军事实力对外扩张,在亚、非、拉建立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使其卷入世界市场。殖民贸易:

加紧掠夺原料,输出商品,世界市场基本形成。(课32页)D、第二次工业革命:

列强武力扩张:世界被瓜分完毕,亚非拉广大地区基本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国际贸易:

通过商品输出、资本输出等方式,世界各地联系更加密切,世界市场最终形成。(课本36)1、原因(条件)(1)物质基础:(2)推动力量:①两次工业革命(内在动力)②长期的殖民扩展与掠夺(外在动力)。(3)技术条件:交通和通讯事业不断发展。

A新航路开辟:沟通世界各地联系。

B一次工业革命:发明蒸汽机车、轮船。

C二次工业革命:出现新型交通工具和通讯手段。交通、通讯更加便捷。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全品80页“探究二”)1、原因(条件)2、途径:形成途径(1)政治:武力殖民扩张。

建立殖民地或半殖民地(控制海外市场)

(2)经济:殖民贸易

(倾销商品、掠夺原料、资本输出等建立贸易联系---经济纽带)。3.形成过程一、世界市场的形成(全品80页“探究二”)开辟新航路(15世纪-16世纪)——雏形出现早期殖民扩张(16-18世纪中期)——进一步拓展第一次工业革命(19世纪中期)——基本形成标志:1957年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

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末-20世纪初)—最终形成第三科技革命(20世纪40—今天)--经济全球化加剧,世界市场发展。

3.形成过程:3、影响评价积极性:①全球史观:

密切了各地联系,推动了全球化进程。②生产力角度:

有利于欧美国家扩大市场,促进经济发展。③文明史观:(客观)

客观冲击落后地区经济结构,传播先进生产方式和思想,有利于各地文明交融。推动人类转向现代文明。消极性:

①不平等不合理。“欧美国家”主导,建立在剥削掠夺广大落后国家基础上。

②主观上侵略性。

欧美列强为掠取利益,造成亚非拉落地区灾难二、两次工业革命不同点(全品79页)1.生产关系:一次:开创工厂制;分化成两大对立阶级。二次:产生垄断组织(公司制)。2.科学基础:一次:实践经验为基础。

发明者主要为技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