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PT1:古希腊和罗马美术是光荣与伟大的时代;更是“古典”的内涵;自由民主精神和人文主义,科学精神和现实主义;古代希腊和罗马的艺术至今仍有非凡的魅力,令人陶醉神往,它的存在不仅永远提供给人类以美的享受,而且还给人类今日和明日之创造提供借鉴和启示。希腊美术:哲学、数学、航海学、天文学还是伦理学、文学、戏剧、造型艺术等各方面都有着巨大的成就,并对世界文化的发展有过广泛而深远的影响。古希腊的艺术至今仍能给我们以艺术的满足,并且就某些方面来说,还是作为规范和高不可及的模本。希腊神话源于古老的爱琴文明,具有卓越的天性和不凡的想像力。这些众人所创造的人、神、物的故事,被史家统称为“希腊神话”,公元前十一二世纪到七、八世纪间则被称为“神话时代”。多数故事荷马记录于《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奥德赛)中。《掷铁盘者》米隆《米罗斯的阿芙罗底德》古典柱式多立克柱式爱奥尼柱式雅典卫城世界古代建筑艺术的最高典范;她集中体现了柱式成熟时期建筑风格的特征;达到了古希腊圣地建筑群、庙宇、柱式和雕刻的最高水平建设雅典卫城的目的:赞美雅典,纪念反侵略战争的伟大胜利和炫耀她的霸主地位;把雅典卫城建设成全希腊最重要的圣地、宗教和文化中心,以繁荣雅典;给各行各业自由民工匠更多的就业机会;祭祀雅典城的守护神——雅典娜。卫城山门(建于公元前437~432年)山门是多立克式的,前后面上各有6棵柱子。门的西半内部,沿中央的道路两侧,有3对爱奥尼式柱子。为了通过献祭的车辆和牺牲,中央开间特别大,中线距是5.43m,净空3.85m。上面的石梁重达1吨,显示出当时已经具有很高的起重能力。建筑师穆尼西克里(Mnesicles)。胜利神庙(公元前449~421年)山门两侧不对称,由南边的胜利神庙取得均衡。庙是爱奥尼式的,柱子比较粗壮,是爱奥尼式中少有的。檐壁上一圈全长26m、高43cm的浮雕和基墙上沿lm高的女儿墙外侧的浮雕,主题都是反映波斯侵略战争的胜利。设计人是卡里克拉特(Callicrat)。帕提农神庙(公元前447年—438年)帕提农原意为“处女宫”,是守护神雅典娜的庙,卫城的主题建筑物。设计师伊克底努希腊本土最大的多立克式庙宇,8X17柱;卫城上唯一的围廊式庙宇,形制最隆重;卫城上最华丽的建筑物依瑞克提翁神庙(建于421~406年)伊瑞克提翁是传说中的雅典人的始祖。他的这座庙是爱奥尼式的,建筑师皮忒欧(Pytheos)。它在帕提农之北,基址本是一块神迹地,有南北向和东西向的断坎相交成直角,断坎之下有相传雅典娜手植的橄榄林,断坎落差很大,在这儿造庙,匠师们表现了极大的勇于创新的精神和绵密的构图能力。伊瑞克提翁是传说中的雅典人的始祖。青铜雕塑《母狼》古罗马概况罗马本是意在利半岛中部本岸第伯河上的一个小城邦,与古希腊的海上开拓不同,古代罗马人主要以农耕方式生存。公元前三世纪,罗马征服全意大利,并开始向外扩张,到公元前一世纪末,征服了东起小亚细亚和叙利亚,西到西班牙和不列颠地区,北面越过阿尔卑斯山,远及多瑙河,南面包括北非和埃及,成为地中海地区的最大的国家古罗马历史:公元前9世纪初在意大利半岛中部兴起公元前753年建立罗马城。公元1世纪前后扩张成为横跨欧洲、亚洲、非洲称霸地中海的庞大罗马帝国。公元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部分西罗马帝国亡于476年。东罗马帝国(即拜占廷帝国)则在1453年被奥斯曼帝国所灭。罗马美术的特点:由希腊的全民理想转化为对个人的表现;由自由转向严谨的意志由单一题材转向更广阔的领域。从共性到个性,从简练典雅到繁缛华丽,从审美到实用。古罗马雕塑《恺撒像》大理石雕,现藏意大利罗马梵蒂冈博物馆。恺撒是古罗马杰出的政治家、军事领袖和独裁者。公元44年被任为终身执政官,同年被刺死。《奥古斯都像》为了强调被人们称为神灵的政治、军事上伟大的人间帝王,作者借用了希腊化时期强调个性和运动感的手法,左手持权杖,高举右手向士兵发号施令。胸部的浮雕记录着他的功纪。《高发髻的妇人》《马尔卡·欧里列皇帝像》卡瑞卡拉皇帝像2、古罗马柱式的发展与定型:罗马塔斯干柱式,罗马多立克柱式,罗马爱奥尼柱式,罗马克林斯柱式,罗马混合柱式古罗马柱式组合:券柱式,连续券,叠柱式,巨柱式古罗马建筑:古罗马斗兽场角斗场起于共和末期,平面是长圆形的,相当于两个剧场的观众席,相对合一。它们专为野蛮的奴隶主和游氓们看角斗而造。从功能、规模、技术和艺术风格各方面看,罗马城里的大角斗场(75-80年)是古罗马建筑的代表作之一。一层用多立克柱式,二层用爱奥尼住式,三层用科林斯住式,四层用克林斯壁柱。万神庙单一空间、集中式构图的建筑物的代表是罗马城的万神庙(Patheon,它也是罗马穹顶技术的最高代表。在现代结构出现以前,它一直是世界上跨度最大的大空间建筑。万神庙穹顶直径43米的记录直到20世纪还未被打破。穹顶的圆孔(一直径为8.2米的采光圆孔)使阳光泻入万神庙。康士坦丁凯旋门图拉真纪功柱中世纪美术:所谓中世纪,一般指欧洲的公元410年到公元1453年之间的1000年之间。西方学者把欧洲中世纪的1000年称为“黑暗时代”,理由是在这期间,光辉灿烂的古典艺术被入侵的蛮族破坏了。实际上以基督教艺术为代表的中世纪艺术也有着使人叹服的辉煌成就,在内涵和形式上均出现了变化,被誉为欧洲封建时代的花朵。中世纪的欧洲艺术是以基督教为主体的艺术。主要包括:拜占庭艺术、罗马式艺术和哥特艺术。拜占庭艺术拜占庭曾经是希腊著名的城市,公元330年君士坦丁大帝东迁来到这里。以拜占庭帝国作为他的国名,首都就以君士坦丁堡命名。君士坦丁堡三面临海,蛮族无法从海上进攻,在陆地上则有坚固的城防御敌,可以排除外族的侵扰,这些条件使他在几百年间处于安定和平的状态为艺术的发展提供了保障。拜占庭帝国在5—6世纪曾是一个富足强大的国家他的政权延伸到了整个巴尔干半岛、小亚细亚、爱琴海中的岛屿、叙利亚、巴勒斯坦、埃及、及黑海北部沿岸的若干岛屿;7世纪后日益衰落,只剩下巴尔干和小亚细亚,后来又遭十字军的洗劫,终于在1453年被土耳其军灭亡。特点:拜占庭艺术首先是宗教艺术。拜占庭建筑是基督教教会的建筑,绘画作品多取材于《圣经》,其形式和人物表情处理都须遵循具有神学意义的传统模式。拜占庭艺术也是封建帝国的艺术。它炫耀帝国的强大和帝王的威严,把帝王表现为基督在尘世的代理人。拜占庭艺术还被看作东西方融合的艺术。它注重色彩的灿烂,装饰的华丽,强调人物精神的表现。在拜占庭艺术中,建筑、镶嵌画、壁画和其他工艺品的缤纷色彩互相辉映,造成一派壮丽华贵的景象。圣索菲亚教堂建筑艺术最光辉的代表就是圣索菲亚大教堂。4世纪的神学家称耶稣基督为“索菲亚”,其意思是“圣聪”或“先知”。老教堂建造于4世纪中叶,公元520—523年毁于平民暴动,以暴动结束后40天,查士丁尼大帝便着手重建教堂。教堂建造动用了一万名工匠,14.5万两黄金,仅5年10个月就竣工了。教堂是集中式的,内殿东西长77米,南北宽71.7米。教堂正中有一个直径32.6米、高15米的穹顶,有40个肋,通过帆拱架在4个7.6米宽的墩子上。镶嵌画由于基督教对于偶像崇拜的禁忌,所以拜占庭教堂内完全不用雕塑装饰,只有少数的柱头上装饰着浅浮雕,而镶嵌壁画却是拜占庭艺术最重要和最流行的艺术,色彩不是以模仿物体自然颜色为目的,而是根据主题内容设色,即对某些具体的人物有固定的颜色,以便观众一眼就知道画中表现的是谁。罗马式(罗曼)艺术(11—12世纪)“罗马式”这个名称是19世纪发明的,含有“与罗马建筑相似”的意思。罗马式的产生也反映了当时人们对古代罗马美术的崇拜和模仿。西欧经历了“蛮族入侵”、“黑暗时期”后经过几个世纪的缓慢发展,西欧的封建经济才进入他的繁荣阶段,到11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在这些新兴的封建城市中,也产生一个可以真正称之为欧洲的中世纪风格—罗马式美术。哥特式艺术(13—15)世纪罗马式美术在12世纪下半期趋于衰落。13—15世纪的中世纪美术被称为哥特式美术,这种风格最早兴起与法国,后来流行到整个欧洲。哥特式美术是欧洲中世纪美术的高峰。因为法国在12世纪出现了强大的君主政体,它的势力使罗马帝国黯然失色。在12—13世纪时,欧洲的人口差不多有三分之是法国人。而首都巴黎,在罗马时代曾默默无闻,12世纪中叶之后变成了一个巨大创造性和极高声望的艺术中心,在艺术方面取得了欧洲的领导地位,当欧洲各国还在建造罗马式教堂的时候,法国人就已经开始试验哥特式建筑了。哥特式建筑艺术(13—15世纪)由于结构上的改进,使教堂内部发生变化,有了飞券的支撑,中殿越来越高。柱头消失了,肋拱从圆柱的顶端像麦束一般悠然自得的开放,给支撑穹隆的柱体以持久,亢奋的冲力。中世纪艺术的美学特征及其在美术史上的地位中世纪美术总体上说不注重客观世界的真实再现,而偏重主观精神的表现,并往往以夸张、变形、改变真实空间等多种手法来达到强烈表现的目的。首先,基督教为西方世界提供了一个重要的精神信仰,直到今天,它仍然深入到西方人精神生活的各个方面。其次,那些中世纪所谓的“蛮族”国家可以说与现代西欧诸大国有直接的继承关系,中世纪的建筑、雕刻、绘画及工艺美术为今天欧洲各国提供了最引以为自豪的丰富文化遗产。文艺复兴美术最早提出并使用“文艺复兴”一词的是意大利佛罗伦萨的艺术史论家乔治奥·瓦萨利。艺术产生于埃及,繁荣于希腊罗马,衰落于日耳曼蛮族灭亡西罗马帝国,基督教又加以破坏,15-16世纪才开始现次得到注意和重视。Renaissance意大利文为“rinascita”其本意仅为“重生”和“新生”之义。而文艺复兴也不仅限于文艺,准确说法为“古典学术的再生”。这是一次人类从来没有经历过的最伟大的、进步的变革,是一个需要巨人而且产生了巨人——在思维能力、热情和性格方面,在多才多艺和学识渊博方面的巨人的时代。文艺复兴是对古希腊与拉丁的各种古典文学,包括所有艺术的爱好,甚至是演说,而加以热烈的研究和学习,并成为一种近于痴迷的崇敬的风尚。文艺复兴的必然性东罗马帝国灭亡和君士坦丁的陷落教会对古典文化与艺术的宽容与提倡西方对世界认识视野的扩大基督教与《圣经》的文学性带来的想象空间中国四大发明对西方世界的深刻影响杜乔(Duccio,1255-1319)艺术上受拜占庭的影响,处在中世纪与文艺复兴的交叉点上。他为席耶纳教堂主祭坛共绘制了59幅《圣经》故事,画风将庄严、温柔和神秘结合起来,使神话人物带有日常生活的色彩。对意大利和整个欧洲的绘画有着不可忽视的失去和启发意义。代表作品《耶稣受难》《圣母子荣登圣殿》乔托(Giotto)意大利绘画之父、欧洲绘画之父。在巴都亚阿累那教堂绘制的一组壁画,共38幅连环画。被誉为“14世纪意大利艺术的重要纪念碑”代表作品《逃亡埃及》《犹大之吻》马萨乔(Masaccio,1401—1428)意大利文艺复兴绘画的奠基人,被称为”现实主义开荒者“。他的壁画是人文主义一个最早的里程碑,是第一位使用透视法的画家,在他的画中首次引入了灭点。代表作《失乐园》、《纳税钱》波提切利(Botticelli1445—1510)15世纪末佛罗伦萨的著名画家,欧洲文艺复兴早期佛罗伦萨画派的最后一位画家。他画的圣母子像非常出名。受尼德兰肖像画的影响,波提切利又是意大利肖像画的先驱者。达·芬奇(DaVinci1452-1519)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天才科学家、发明家、画家。现代学者称他为“文艺复兴时期最完美的代表”,是人类历史上绝无仅有的全才,他最大的成就是绘画,他认为自然中最美的研究对象是人体,人体是大自然的奇妙之作品,画家应以人为绘画对象的核心。代表作品《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Michelangelo1475-1564)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他一生追求艺术的完美,坚持自己的艺术思路。他以人体作为表达感情的主要手段,其雕刻作品刚劲有力、气魄宏大,充分体现了文艺复兴时期生气勃勃的人文主义精神。拉斐尔(RaphaelSanzio1483-1520)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他的性情平和、文雅,创作了大量的圣母像,和他的画作一样,他的作品充分体现了安宁、协调、和谐、对称以及完美和恬静的秩序。拉斐尔一生创作了近300幅画,其中以描绘圣母的画幅占绝对优势,所以人们习惯上把拉斐尔与娇美柔顺的圣母形象联系在一起。巴洛克艺术巴洛克是17世纪广为流传的一种艺术风格。它的名称由来,说法不一,一说来自葡萄牙或西班牙语,意思是不圆的珠子;又一说它来自意大利语,有奇特、古怪或推论上错误的含义。巴洛克艺术产生于16世纪下半期,它的盛期是17世纪,进入18世纪,除北欧和中欧地区外,它逐渐衰落。巴格克艺术虽不是宗教发明的,但它是为教会服务,被宗教利用的,教会是它最强有力的支柱。巴洛克艺术的基本特征写实,具有人的感情的写实,让更多的人都能接受,把耶稣带回人间,这一点和文艺复兴的精神一致,但题材大大的扩大了,不仅反映上层人物,也重视普通人的生活。错觉,在现实世界之外再创造一个意象中的世界,否则就达不到宗教所要求的在幻觉中达到神的世界的目的;达不到贵族所要求的享乐的世界的目的;达不到老百姓所要求的美好的憧憬的目的。光线,巴洛克极为重视光在造型艺术中的作用,“黑影强光”可说是它具有的特殊手段。在光线产生的错觉中突出产题,特写心灵,谐和节奏,统率全局。卡拉瓦乔一生充满传奇色彩,作品充满暴力,显示对权贵的不敬,有“不妥协的实质主义者”的名称。巴洛克风格的光便是由他而来,他的光是精心的设计,把要表现的地方用最明亮的光照射,其它部分逐步暗入黑色背景中。被称为“黑影强光”代表作品《女占卜者》《召唤圣马太》《基督下葬》等贝尔尼尼意大利杰出的雕刻家、建筑师、戏剧家、非专业画家和巴洛克最具代表性的作家。生于那不勒斯,生于雕刻世家,从小受到良好的艺术教育和熏陶,有惊人的创作天才。代表作品《圣德丽莎的幻觉》《四河喷泉》《圣彼得大教堂前广场及柱廊》伦勃朗17世纪荷兰最杰出的画家。在油画、版画和素描方面极富才华。兴趣广泛,爱好戏剧。洛可可洛可可式样最早主要表现在18世纪法国的细木家具上,以精湛的工艺著称。后大量转向路易十五宫廷和贵族住宅的艺术上,纹样上除自然和东方风格的题材外,幻想性的题材也占了装饰主题的很大比例。洛可可和巴洛克相较,洛可可是女性化,即使是男性也加以女性化,受东方(中国明清)的影响;巴洛克则雄伟健壮、博大堂皇,与西方的反宗教改革有着直接的联系。两者都有着运动感,巴洛克具有震撼式的运动,洛可可则是抒情的轻歌曼舞式的婉转。与罗马建筑不同的是,哥特式教堂是建在由城市保护的城市中,它已经不再具有罗马式建筑那样的城堡功能,而又了更宽阔、更高、更明亮的内部空间。拜占庭建筑的代表——圣索菲亚教堂圣索菲亚教堂镶嵌画查士丁尼皇帝及其侍从查士丁尼的皇后西奥多拉罗马式(罗曼)艺术(11—12世纪)比萨大教堂:意大利比萨斜塔哥特式艺术(13—15)世纪哥特式建筑艺术(13—15世纪巴黎圣母院维也纳大教堂夏特尔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科隆大教堂米兰大教堂、意大利文艺复兴美术杜乔代表作品《耶稣受难》《圣母子荣登圣殿》《耶稣受难》最后的晚餐乔托代表作品《逃亡埃及》《犹大之吻》马萨乔代表作《失乐园》、《纳税钱》波提切利《春》《维纳斯的诞生》达·芬奇《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米开朗基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绘画家、雕塑家、建筑师和诗人,文艺复兴时期雕塑艺术最高峰的代表。《哀悼基督》《摩西》《最后审判》拉斐尔代表了文艺复兴时期艺术家从事理想美的事业所能达到的巅峰。《西斯廷圣母》《椅中圣母》《雅典学园》《田园合奏》乔尔乔内《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文艺复兴时期建筑《佛罗伦萨主教堂的穹窿》布鲁列涅斯基《圣·彼得大教堂》1、卡拉瓦乔代表作品《女占卜者》《召唤圣马太》《基督下葬》等洛可可洛可可式样最早主要表现在18世纪法国的细木家具上,以精湛的工艺著称。后大量转向路易十五宫廷和贵族住宅的艺术上,纹样上除自然和东方风格的题材外,幻想性的题材也占了装饰主题的很大比例。《爱情岛朝圣》华多《浴后的狄安娜》布歇《秋千》弗拉戈纳尔Ppt2:古典主义艺术古典主义这个词的意义有两方面:1、指古代希腊罗马艺术,或者是以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为典范所体现的美学观。2、是开始于17世纪的法国,先与巴洛克艺术对抗,后又被浪漫主义所反对,并且有意地直接模仿古代艺术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产生的原因有两方面:1、以农业为基础的重商主义的君主政体。2、考古发现与科学研究的推动。新古典主义艺术的基本特征:重古代重理性重道德重格律重宫廷作品:抢夺吕西普斯的女儿们鲁本斯抢夺萨丁妇女普桑尼古拉斯·普桑是17世纪法国古典主义绘画的奠基人。他崇尚文艺复兴大师拉斐尔、提香,醉心于希腊、罗马文化遗产的研究。普桑的作品大多取材于神话、历史和宗教故事。画幅虽然不大,但是精雕细琢,力求严格的素描和完美的构图。**《阿卡迪亚的牧人》普桑**只有对生命进行沉思,才能在遭受命运打击时,巍然屹立和不屈。**画面上描绘的是由古墓带来的关于死的思考,但画面没有悲凉、孤凄、恐惧和忧伤,而是在单纯、静穆中使人向往宁静的乐土和庄严不朽的生命。**这幅作品是对谐和、明晰、严谨、普遍性和理想化等古典主义美学思想形象的反映。大卫法国著名画家,古典主义画派的奠基人,画风严谨,技法精工。在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雅各宾专政时期,曾任公共教育委员会和美术委员会的委员。**代表作品《荷拉斯兄弟之誓》《马拉之死》《加冕式》《授旗式》《拿破仑越过圣贝尔纳山》等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作于1784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的前夕。它的主题是宣扬英雄主义和刚毅果敢精神,个人感情要服从国家利益。**画家运用了多侧面揭示主题的手法,使悲壮的戏剧性场面,具有无比的丰富性。男人的刚毅、悲壮与女人的哭泣形成对比,深化了题旨的思想性。画面上的气氛是明确的:为了民族的存亡,为了拯救祖国,只有牺牲家庭和个人的利益。画中主要人物的表情、动作激昂,后景上的古典建筑突出了这种庄重的气氛。安格尔法国新古典主义代表画家。从小对艺术有浓厚的兴趣,非常热衷追求古典主义。由于他用功、认真,17岁的安格尔已经成为优秀画家了。后来深刻地研究了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古典大师们的作品,尤其推崇拉斐尔。经过大卫和意大利古典传统的教育,安格尔对古典法则的理解更为深刻,后来成为法国新古典主义的旗手,与浪漫主义相抗衡。继大卫之后的又一位新古典主义大师。两个人都做了具有各自特色的贡献,大卫侧重英雄伦理,安格尔侧重东方华丽的唯美倾向。安格尔的作品色彩和谐明亮,感觉十分细腻、准确,素描在他的绘画中起决定性作用。他认为最好的素描就是最好的油画,他的名言:“线条就是一切,色彩是空虚的”“色彩是绘画的装饰手段,线条是艺术的本质。浪漫主义艺术浪漫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重中古,重自然,重感情,重形式.重对比籍里柯法国著名画家,新浪漫主义画派的先驱者;从青年时代起他对马和赛马很感兴趣,常用速写出色地抓住马在运动中的姿态,他得金质奖章的《轻骑兵军官》就是在21岁时画的。后赴罗马学习。回到巴黎后展出了那幅著名的《梅杜萨之筏》《梅杜萨之筏》取材于历史真实事件。1816年7月,航海知识一窍不通的贵族船长被政府指派驾驶“梅杜萨号”巡洋舰远征,不幸在途中搁浅沉没。船长置全舰400余人不顾乘救生艇逃跑,剩余的150多人利用临时搭建的一只小木筏,漂泊海上逃生。最后被人救起后,仅存15人,但很快又死去了5人,这次惨案共死亡140多人。《梅杜萨之筏》从画面的构图、光线、色彩到人物的动态表情以及丰富的想象力,都是无与伦比的。画家以金字塔形的构图,把事件展开在筏上仅存者发现天边船影时的刹那景象,刻画了遇难者的饥渴煎熬、痛苦呻吟等各种情状,画面充满了令人窒息的悲剧气氛,开创了浪漫主义先河。德拉克洛瓦早年受鲁本斯和友人波宁顿的影响,后受籍里柯的影响较大。他坚持浪漫主义,与法国官方学院法的古典主义相抗衡,由于他在艺术上的革新成就,加强了浪漫主义画派的地位和影响。他的画风特点是构图重气势,强调对比关系,重视人物情感和动势的描绘。把浪漫主义运动推向顶峰。《希柯岛的屠杀》《自由引导人民》是他的最优秀的作品,他是一位多产画家,创作了上千幅油画,一千五百多幅水彩画和色彩画,七千幅素描,以及装饰巴黎宫廷、教堂的壁画和许多石版画,总计约万幅。《自由引导人民》《但丁和维吉尔》《希阿岛的屠杀》《马赛曲》吕德《1808年5月3日午夜的枪杀》戈雅《上帝创造亚当》布莱克《莎乐美在希律王前起舞》莫罗现实主义美术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历史纵向看,浪漫主义是对古典主义的否定,现实主义是对浪漫主义的否定。产生的原因应追溯到资本主义的兴起。基本特征:重现实2.重科学3.重客观4.重批判《碎石工》《奥尔南的葬礼》库尔贝《拾穗》《晚钟》米勒《孟特芳丹的回忆》柯罗《老橡树》卢梭《三等车厢》杜米埃《运干草的马车》康斯太布尔《轧铁工厂》门采尔《织工暴动》珂勒惠支印象主义美术1、印象主义的酝酿与诞生:19世纪欧洲艺术,浪漫主义犹存余韵,现实主义尚在流行,印象主义已迫不及待地诞生。印象主义盛行在19世纪六、七十年代,资产阶级大力鼓励自然科学的发展,学院派对现实主义仍然是不容轻视的劲敌。东方的艺术使美术家们发现一个与西方完全不同的新的美术天地。自然科学对印象主义的促进:印象主义和过的艺术最大的不同是艺术语言的改变,这一改变首先与自然科学特别是光学的发展有几乎是直接的关系。因此,印象主义占领了“真实地”反映现实的最后一块领地。学院派的因循保守促进印象主义形成学院派顽固不化地抱着清规戒律,对新事物一概加以排斥,人为地制造一种窒息的氛围。艺术中所需要的真诚、自由、创造和新的探索恰恰是学院派最为反对和缺少的。一批青年美术家经常在巴黎蒂诺尔街的盖尔波瓦咖啡馆聚集,逐步形成了自己的美学观点和艺术追求。1863年,法国政府不得不下令在官方的协助下,为落选者举办“落选作品展”。展出了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1874年,在巴黎卡普辛路35号摄影师拉达尔的工作室,展出了莫奈的《印象日出》日本浮世绘马奈的《草地上的午餐>莫奈的《印象日出》《睡莲》《草地上的午餐》马内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重外光,重瞬间,重视觉,重气氛重外光:印象主义的画家开始从室内走向室外,在阳光下作画,故印象主义前期又称为“外光派”“太阳、空气与光明,新的绘画,是我们所要求的。放太阳进来!在白天的日光下作画吧!”凡是有光的地方他们都认为可以找到好的题材,把光看成是画中的主人。重瞬间:在观察对象时,过去的画家是从一个局部到另一个局部地“断续观察”,印象主义必须在阳光的瞬间变化中捕捉到光彩的效果,所采用的是“同时观察”,要能在瞬刻之间把握到对事物的总体认识。在取景带有很大的瞬间偶然性,在瞬间中取得对生活和自然的直觉总体的认识,并在这种直觉总体中产生一种似是而非、不拘一格的速写似的诗情画意。重视觉:印象主义的重视觉指的是“视觉混合”。色彩来源并非物体本身的固有色,所以不在调色板上进行色彩混合。绘画发展到印象主义时才真正进入到纯绘画的视觉艺术时期,即把反映的对象看成是光与色的载体。重视觉和重瞬间相互关联,彼此互为条件和结果。重气氛印象主义绘画有形式主义和唯美主义倾向,但他们是健康的,乐观的,真实的,而不是消沉的,虚伪的。在印象主义画幅上酒满的是充满活力的气氛、雨露和阳光。爱德华·马奈(Manet,1832-1883)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1832年出生于法国巴黎。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凡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吹笛子少年画家在探索形与色的统一时,注意到人物个性特征的刻画。在色彩上追求一种稳定的、几乎没有变化的亮面,然后突然转入暗部,将人物置于浅灰色、近乎平涂的明亮背景中进行描绘,用比较概括的色块将形体显示出来。在这幅画中没有阴影,没有视平线,没有轮廓线,以最小限度的主体层次来作画,否定了三度空间的深远感。雷诺阿(Renoir,1841—1919)印象派重要画家。他的早期作品是典型的记录真实生活的印象派作品,充满了夺目的光彩。然而到了(19世纪)80年代中期,他从印象派运动中分裂出来,转向在人像画及肖像画,特别是妇女肖像画中去发挥自己更加严谨和正规的绘画技法。克劳德·莫奈(ClaudeMonet),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由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是印象主义最具有典型意义的画家。代表作品《印象日出》《睡莲》新印象主义美术的基本特征1.重科学2.重和谐3.重理性《奥林匹亚》马奈《沉睡的维纳斯》乔尔乔内《红磨坊的舞会》雷诺阿新印象主义美术基本特征:重科学2.重和谐3.重理性《大杰特岛的星期天的下午》修拉《早餐》西涅克后印象主义从19世纪末到20世纪结束,过去的100多年的时间里,现代美术的发展极为快捷和丰富,各种思潮变幻迅速,各种流派更迭频繁,这是世界美术发展史中前所未有的现象。但无论如何频繁变化,无论流派多么庞杂,依然可概括为:强调主观表现的,我们称之为现代主义的诸流派;强调客观再现的,我们称之为现实主义的诸流派。强调主观表现的,我们称之为现代主义的诸流派;由于客观存在的诸多原因,这些不同的流派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不同的国家、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文化背景下呈现着多样化的格局,并在不平衡地发展着,但不论其艺术语言如何不同,审美情趣有如何差异,它们都是对各自社会现实的反映。现代美术的“现代”是个历史概念,在这个历史阶段,既有现代主义美术,也有非现代主义美术,不能把“现代”社会中的所有的美术都划为现代主义美术,无视其他流派美术的存在,也不能把运用了抽象、夸张或变形手法的美术与现代主义美术等等同。现代主义美术有形象抽象、夸张或变形的,也有形象写实、具体、不夸张或不变形的。判断是不是现代主义美术重要的尺度是视其对历史的态度和所包容的社会内涵,而不仅仅是它的表现形式。保罗·塞尚(PaulCézanne)1839—1906法国著名画家,后期印象派的主将,从19世纪末便被推崇为“新艺术之父”,作为现代艺术的先驱,西方现代画家称他为“现代艺术之父”、“造型之父”或“现代绘画之父”。他对物体体积感的追求和表现,为“立体派”开启了思路;塞尚重视色彩视觉的真实性,其“客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独特性大大区别于以往的“理智地”或“主观地”观察自然色彩的画家。保罗·塞尚《苹果与橘子》塞尚《坐在红椅上的塞尚夫人》塞尚文森特·威廉·梵高(1853-1890)荷兰后印象派画家。出生于新教牧师家庭。是后印象主义的先驱,并深深地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尤其是野兽派与表现主义。代表作品,《星夜》、《向日葵》等。1890年7月29日,因精神疾病的困扰,曾割掉左耳,后在法国瓦兹河饮弹自杀,时年37岁。文森特·威廉·梵高《星夜》、《向日葵》《缠绷带叼烟斗的自画像》凡·高《红色葡萄园》保罗·高更(PaulGauguin,1848—1903)法国后印象派画家。他的画作充满大胆的色彩,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高更在技法上采用色彩平涂,注重和谐而不强调对比。他的绘画风格与印象主义迥然不同,强烈的轮廓线以及用主观化色彩表现经过概括和简化了的形体,都服从于几何形图案,从而取得音乐性、节奏感和装饰效果。其理论和实践影响了一大批画家,被誉为继印象主义之后在法国画坛上产生重要影响的艺术革新者。保罗·高更《两个塔希提少女》《塔希提少女》PPT3:建筑赏析第一节:中国古典建筑特征中国古建筑的多样性与主流木构架的特色第二节:中国古典建筑发展而全国大部分地区则用木构架承重的建筑,是我国使用面最广、数量最多的一种建筑类型。北方宫殿南方园林少数民族住宅寺庙木构架的优点1.取材方便2.适应性强3.施工速度快4.便于修缮、搬迁5.有较好的抗震性能木构架的缺点1.木材越来越稀少2.木架建筑易遭火灾,易受自然的腐蚀3.木架建筑采用简支梁体系,难以满足更大、更复杂的空间需求2、木构架的特色我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与抬梁式两种。斗栱是中国木架建筑特有的结构部件,其作用是在柱子上伸出悬臂梁承托出檐部分的重量。3、中国古典建筑发展:原始社会时期奴隶社会和春秋战国时期秦汉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隋唐时期两宋时期明清时期4、我国境内已知最早的人类住所是天然岩洞。在文献记载中有巢居和穴居两种生活方式。原始氏族社会最具代表性的房屋遗址主要有两种:1、长江流域的干阑式建筑2、黄河流域的木骨泥墙式建筑5、西安半坡遗址平面及假想复原图-室内地面墙面往往有原始抹灰装饰,也有铺设木材等做为防水层的。龙山时期山西襄汾陶寺村遗址中已出现了白灰墙面上刻划的图案,这是我国已知最古老的室内装饰。二.奴隶社会和春秋战国时期以院落为居住方式的住宅建筑已经定型。室内功能开始多样化。多种材料开始在建筑上使用。周代开始了用瓦的历史;春秋开始了用砖的历史;战国秦咸阳一号宫殿遗址在遗址中发现了建筑具备取暖、排水、冷藏、洗浴等多种功能,体现了战国时期室内功能的多样化。秦代建筑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灭六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前221——前206)、城市建设规模宏大、宫殿采用“离宫别馆”、中国历史上形体最大的陵墓—秦始皇陵、修建秦长城。城市建设布局上摒弃传统城郭制度,具有独创性;渭水北岸建造模仿六国的宫殿;渭水南岸建造了宗庙、兴乐宫、信宫、甘泉宫前殿、阿房宫等。宫殿建设阿房宫、上压天宫,下压黎庶。、“东西五百步,南北五十丈,上可坐万人,下中建五丈旗。周驰为阁道,自殿下直抵南山。表南山之巅为阙。为复道,自阿房渡渭,属之咸阳。”——《史记秦始皇本记》四、汉代建筑城市和宫殿建设加快发展。木构架建筑渐趋成熟,抬梁式和穿斗式已经形成,斗栱开始应用在建筑中,屋顶形式多样化。制砖技术和石刻技术有巨大进步。家具适应席地而坐的生活方式,是我国低型家具大发展的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的传入使得宗教建筑兴盛,外来文化的引入影响了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佛寺、佛塔和石窟有了巨大发展。*西北少数民族的迁入,在传统家具基础上增加了垂足而坐的家具,为宋代废弃席坐创造了条件。*石刻技术显示了高超的水平。河南登封嵩岳寺塔嵩岳寺塔是中国现存最早的砖塔,建于北魏孝明帝正光四年(523年),距今已有1470年的历史。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石窟塔柱在印度称支提窟,即以塔为窟的中心,将窟中支撑窟顶的中心柱刻成佛塔形象,和初期佛寺以塔为中心是同一概念。六、隋唐时期城市建设规模宏大,规划严整。建筑群处理愈趋成熟。木建筑解决了大面积、大体量的技术问题,并已经定型化。砖石建筑进一步发展城市建设隋大兴城(唐长安城)隋文帝在汉长安城东南龙首山南建造大兴城,先造宫城,再造皇城,最后筑外城郭。大兴城把官府集中于皇城中,与居民市场分开,功能分区明确,是革新之处。基体规划依照汉、晋至北魏时所遗留的洛阳城。由于是新建城市,因此比洛阳更为规整,更为理想化唐长安城东西18里115步,南北15里175步(实测东西9721m,南北8651m)城中除北部皇城与宫城外,划分为109个里坊和东西2个市。“百千家似棋盘局,十二街如种菜畦”宫殿建设唐大明宫是盛唐时期国家安定、财力雄厚、技术和艺术成熟的物质表现,也是皇权至高无上的精神象征。1、大明宫建于公元634年,位于长安城东北龙首原高地,宫城呈不规则长方形。2、大明宫周长7.6多公里;面积约3.2平方公里,为北京紫禁城的四倍,相当于三个凡尔赛宫,十二个克里姆林宫,十三个卢浮宫,十五个白金汉宫,五百个足球场。含元殿含元殿是大明宫的正殿,位于丹凤门以北约600米处、龙首原的南沿,是举行重大庆典和朝会之所,俗称“外朝”宗教建筑*是中国佛教大发展的时期,大乘佛教占据上风,随之出现了许多宗派,佛学思想研究达到了空前繁荣,但这些对中国佛教建筑并未带来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较大佛寺的主体部分采用对称式布置,殿堂已渐成为全寺中心,除中央一组主要建筑外,又划分若干庭院。*唐代佛塔已经不再位于组群中心,但对佛寺组群和城市轮廓面貌起着一定的作用,现保存的唐代佛塔大都为四边形,主要有楼阁塔、密檐塔和单塔三种七、宋辽金建筑经济、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得到较快发展。科学技术水平日趋进步,产生了很多伟大的发明创造。中原人口大量南迁,促进南方商业、手工业发展。有以下几方面的发展:城市结构和布局起了根本变化。木建筑古典模数制走向定型。建筑组合增加了进深方向的空间层次。建筑装修与色彩有了较大的发展。5*砖石建筑技术持续发展,演化出新的面貌辽、金建筑概况辽朝建筑受唐末至五代时期影响,较多保留唐代建筑的手法。无论大木、装修、彩画,以至佛像,都反映这一点。辽代佛塔多采用密檐,楼阁塔较少,外形极力模仿木构,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同时辽代留下我国现存唯一的木塔。金朝沿袭了辽代建筑传统,但由于统治者追求奢侈,建筑装修与色彩比宋更富丽,是明清北京宫殿建筑色彩的前驱,已经走向繁琐堆砌了。六、宋代建筑装修和色彩的特征1、门窗形式上:宋代大量使用格子门、格子窗,除方格子外,还使用球文、古钱文等。改进了采光条件,增加了装饰效果。2、建筑色彩:唐代建筑以朱白两色为主,木架用朱色,墙面用白色,门窗上用一部分青绿色金角叶、金钉装饰。屋顶用灰黑色筒板瓦为主,或配黄绿剪边。所以唐代建筑色彩端庄、大气、明快。宋代建筑采用各种华丽的彩画。屋顶大量使用琉璃瓦,建筑外貌变得更为华丽了八、元明清建筑砖已普遍用于民居砌墙。木结构方面,经过元代的简化,到明代形成了新的定型的木构架官式建筑的装修、彩画、装饰日趋定型。住宅建筑百花齐放、丰富多彩。简化单体设计,提高群体与装修设计水平。城市建设从当时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利用旧城的地形和有利条件,进行合理规划和有步骤建设。都城都经历了大概30年左右的建设才初具规模,再经过后期的充实改造而逐步形成各自的风格。都城建设都是为了政治中心服务,一切围绕皇帝和皇权所在宫廷而展开。建设程序上,先宫城、皇城、再都城和其他工程。布局上,宫城首要,其次是政府和王府及相应市政,最后才是庶民及手工作坊、商铺。(二)明清北京城市区缩北展南的推移。城市中轴线加强。充实、调整、改造旧城。开发西北郊及南郊园林用地,形成皇家苑囿。建筑艺术加工的真实和成熟佛教的传入使得宗教建筑兴盛,外来文化的引入影响了建筑、雕刻和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佛寺、佛塔和石窟有了巨大发展。河南登封嵩岳寺塔甘肃敦煌莫高窟窟檐河洛阳龙门石窟奉先寺山西大同云冈石窟隋唐时期唐长安城大明宫含元殿麟德殿宗教建筑;佛光寺经幢和墓塔摩尼殿河南开封佑国寺塔福建泉州双石塔宋代建筑装修和色彩的特征建筑色彩五彩遍装碾玉装青绿迭晕棱间装解绿装、解绿结华装丹纷刷饰、土黄刷饰元明清建筑城市建设元大都明清北京城天安门端门午门金水河金水桥太和门中和殿、保和殿汉白玉台基乾清门乾清宫交泰殿坤宁宫御花园钦安殿神武门角楼1、马克思认为:“美是一种社会现象,它根源于社会实践,美是人的本质力量的感性显现。”2、美的范畴是指美学中用来概括审美对象各种审美属性的基本概念,如优美和崇高、悲剧和喜剧等,它们是既有联系又有显著区别的美学基本范畴。3、中国画三大画科分别是人物画、山水画和花鸟画。4、被称为文艺复兴三杰的三位意大利艺术巨匠是达·芬奇、米开朗基罗和拉斐尔。5、20世纪立体主义运动的主将是布拉克和西班牙画家毕加索。西方音乐古典乐派出现于18世纪初,主要作曲家有奥地利的海顿、莫扎特和德国的贝多芬,三人又称“维也纳古典乐派”。中国民族民间舞中新疆维吾尔族代表性舞蹈有赛乃姆、多朗舞和麦西来甫。美育不同于一般教育,它有自己的特点。美育具有生动的形象性;美育具有较强的情感性;美育寓教育于娱乐之中。意大利的比萨教堂是罗马式教堂。藏族代表性舞蹈有锅庄、弦子、热巴、藏戏。西方音乐浪漫乐派出现于19世纪初。该乐派在思想上着重自我意识的表现与刻画。作品着重于个人生活感受的细致表现、内心情感的抒发、自然和生活现象的描绘。主要作曲家有德国的舒曼、门德尔松、韦伯、瓦格纳、勃拉姆斯等,意大利的罗西尼、威尔第等,以及波兰的肖邦、法国的柏辽兹、匈牙利的李斯特、奥地利的舒伯特和约翰·施特劳斯、俄国的柴科夫斯基等。1905年,北京丰泰照相馆经营者任景丰主持拍摄了中国第一部影片——由京剧泰斗谭鑫培主演的《定军山》。放映后观众反应空前热烈,出现“万人空巷来观之势”。《定军山》让中国人有了这样的信念:中国人能拍出自己的电影。西班牙著名画家有毕加索、戈雅、达利、委拉斯贵支。圣索菲亚大教堂建于532-537年,既是拜占庭文化的象征,也是拜占庭建筑最完美的代表。教堂的外形结构体现了拜占庭建筑的一个典型风格,即对穹顶的强调。奥斯曼帝国时期教堂周围竖立起4座高塔,成为现在的清真寺外形。西安荐福寺塔(小雁塔)是密檐式方形砖构建筑,初建时为15层,高约46米,塔基边长11米,塔身每层叠涩出檐,南北面各辟一门。现在仅存13层。由于小雁塔的造型秀丽美观,各地的砖石结构密檐塔大都仿效建造。张萱(公元8世纪),京兆(今陕西西安)人,生卒年不详。玄宗开元十一年(723)与杨升、杨宁同时任史馆画直。工画人物,以擅绘贵族妇女、贵公子、婴儿、鞍马名冠当时,与周昉不相上下。传世作品有《捣练图》卷(为赵佶摹本),现藏美国波士顿美术馆;《虢国夫人游春图》卷(为宋摹本),绢本,设色,纵51.8厘米,横140.8厘米,描绘杨贵妃之姊虢国夫人乘宫马春游之情景,人马、服饰尽得唐人风致,卷后有王铎题跋,现藏辽宁省博物馆。社会美是存在于社会领域中的美,包括行为美、语言美、心灵美、环境美等。美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社会美则是这种产物最为直接的存在形式。我们知道人类的社会生活是多方面的,复杂的,丰富的。其中最为基本的,则是生产劳动、阶级斗争和科学实验。与之相关的是人的思想品质和情操等。因此,社会生活中的美主要表现在经济、政治、科学实验,以及人的衣食住行、交际往来等方面,特别是集中表现在作为一定时代、阶级的主体的社会先进力量、先进人物的身上,美在他们的性格和行为中得到了突出的体现。《清明上河图》北宋风俗画作品,宽24.8厘米,长528.7厘米,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存世的仅见的一幅精品,属国宝级文物,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生动地记录了中国十二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中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总计在五米多长的画卷里,共绘了五百五十多个各色人物,牛、马、骡、驴等牲畜五、六十匹,车、轿二十多辆,大小船只二十多艘。房屋、桥梁、城楼等也各有特色,体现了宋代建筑的特征。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水平。蒙太奇电影术语。蒙太奇一般包括画面剪辑和画面合成两方面。画面剪辑:由许多画面或图样并列或叠化而成的一个统一图画作品。画面合成:电影将一系列在不同地点,从不同距离和角度,以不同方法拍摄的镜头排列组合起来,叙述情节,刻画人物。)当不同的镜头组接在一起时,往往又会产生各个镜头单独存在时所不具有的含义。凭借蒙太奇的作用,电影享有时空的极大自由,甚至可以构成与实际生活中的时间空间并不一致的电影时间和电影空间。蒙太奇可以产生演员动作和摄影机动作之外的第三种动作,从而影响影片的节奏。《马踏匈奴》西汉雕刻作品。霍去病墓石刻之一。是这组石雕群的主像。作品表现一匹昂首屹立的战马,四足下踏着一名手持弓箭的匈奴首领,以战马象征西汉政权的声威和霍去病的战功,群雕中没有出现霍去病的形象,却更加强了象征性和纪念意义。战马既警惕又安详,既善良又含讽刺的神情,似乎在讥笑被踩的失败者;仰卧马下挣扎的武夫露出绝望的神情,反衬出马的英雄气概,构图别具匠心,造型特征鲜明。马的腿粗而坚实,犹如四根巨大石柱,与马身浑然一体,构成永久性的柱石建筑感。由于象征手法的运用也使它具备了浪漫的特色,使观者联想的领域更加开阔。20、试论中西艺术的异同。(1)中西艺术相同之处(美术、音乐、舞蹈):①艺术都是表现人类的社会文化发展,举例说明;②艺术都表现了人类的创造性,举例说明。(2)中西艺术不同之处(美术、音乐、舞蹈):①文化根源不同,举例说明;②艺术表现方式不同,举例说明;③发展的道路不同,举例说明。试论艺术修养跟大学生素质的关系。①艺术修养的范畴,举例说明;②大学生应有的素质;③大学美育的作用;术修养跟大学生素质的关系。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
在21世纪的现代化的大潮中,强调艺术及审美教育对培养新世纪一代新人的重要作用,已成为当今世界人们的共识。审美教育是整个社会文化建设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是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根本目的,就在于提升人的精神境界,通过对美和艺术的鉴赏,提高人的文化修养,使情感得到陶冶,思想得以净化,品格得以完善,从而使人身心得到和谐发展,自身得以美化。这种独特的功能和作用是一般科学文化教育无法替代的。特别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社会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注意文化素质,渴望提高自己的文化艺术修养和鉴赏能力。因此,人们更加重视艺术。因技法和表现形式特点不同,有工笔、写意、水墨、重彩等的分别)、西洋画(中国近代对西方各种绘画的俗称)等等。那么中西方绘画差异的根源。到底是什么?毋庸质疑,是一种文化差异。
一、中西方绘画的区别与联系
中国传统绘画艺术,以其独有的特色和不朽的作品,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世界文化史上写下了光辉灿烂的篇章。历朝历代,无数绘画精品如奇葩异卉斗妍争辉,各个画派如涓涓清泉汇成滔滔江河。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传统,一个多姿多彩的艺术世界。它的丰富令人目不暇接,它的魅力让人心旷神怡,它的深奥又使人有些望而生畏。中国绘画起源于12000年前的旧石器时代晚期。在劳动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质朴的原始绘画。
1、中西方绘画的区别
由于各个国家和民族在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差异,世界各国的绘画在艺术形式、表现手段、艺术风格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区别。一般认为,从埃及、波斯、印度和中国等东方文明古国发展起来的称为东方绘画(以中国为典型代表);从希腊、罗马绘画发展起来的以欧洲为中心的西方绘画,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两大绘画体系。它们在历史上互有影响,对人类文明作出了各自的重要贡献。中国绘画有它自己独特的艺术感染力和艺术魅力,这是中国绘画与西方绘画的最大差异。
第一,中国画重视空白的运用,有“虚实相生”的效果。
第二,中国画重视艺术与自然的关系,强调“以形写神”,讲究意境、神韵;散点透视。西画则凌驾于自然之上,采用的是焦点透视,重写形。
第三,中国画与书法有很深的渊源,即“书画同源”、“书画同法”。
第四,中国画与诗有相通之处,因而推崇“画中有诗”;“诗中有画”即“诗情画意”。而西画则不然。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重时空、重光色效果。
第五,中国画还经常使用印章,是点缀.也增加韵味和美感。
第六,中国绘画描写的是心灵的故乡,西方绘画描写的是生命的家园。最简单理解,中国画是在“写”、表现精神、偏抽象.;西方绘画是在“仿”、描摹、仿造事物,偏具象。后期毕加索(西班牙画家,立体派创始人)、凡高(荷兰画家.后印象派的代表)等人对中国画的意境都是十分崇拜!不能说谁比谁高,艺术是全人类共同的东西,是无等级的,只是世界观不同,文化差异之必然。
2、中西方绘画的联系
无论是中国绘画,还是西方绘画,它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有其共同的特点,这主要表现在他们都是可以直接看到的、有形有色的具体的艺术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和抒发画家对客观现实的感受的。它比小说、诗歌显得具体形象更易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在取材上更为广泛。所以,绘画是整个美术以至整个艺术门类中特别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之一。对世界影响极其深远。
1、中西方绘画的差异取决于中西方人思维方式的差异中国人的感性主义传统和一元论的世界观与西方人的理性主义传统和二元论的世界观是相对立的。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认为人与自然是统一的,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中国人讲究天人合一,道家的天不变,道亦不变就是这种思想的真实体现。中国人的天人合一的观念萌芽于原始社会新石器时代,成熟于封建社会先秦时期。庄子曾说天地与我并存,万物与我为一,以天为本,将人看作整个自然的一部分铸就了中国人的一元论世界观。与此相关,它造就了中国人的独特的感性思维方式,对自然的眷恋使中国人将山川视作民族的母亲。天人合一的思想可以说是中华民族文化精神的本质精髓。西方的理性主义和二元论世界观起源于古希腊。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是古希腊艺术的灵感源泉。而在理性主义和人本主义的背后则是天人两分的二元论宇宙观。中西方不同的思维方式决定了中西艺术内在本质的差异。正是中西方对待自然态度的不同使中西绘画产生了如此大的差异。中国画以表达山水为主题,是能让人融人自然中给人以心灵的愉悦感。而我们从西方风景画中很少能看到人的存在,他们要表达的是一种独立的自然。
2、中华民族的盆地文化与西方海岛文化的差异分析。
第一,崇尚“自然”和“自我保护”的中华民族心态。
由于中华民族在其文化定型的盆地经验和长期的农耕生活,强化了热爱自然,自我保护的心态。表现在政治上“先礼后兵”和“后发制人”;反映中西方绘画的差异思考在军事上崇尚“保存实力”和“避实击虚”;表现在建筑风格上:“内敛深沉”、“不事张扬”、“曲径通幽”、“深藏不露”。毛泽东在战争年代总结的“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的游戏战术;20世纪60—70年代提出的“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和邓小平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韬光养晦”的政治策略,都是上述思想的高度发挥。
第二,强调“主动出击”和“暴露张扬”的西方民族心态。
欧洲文化定型地域在地中海北侧的希腊与土耳其之间的“爱琴海”岛屿上。长期的海岛生态经验,使欧洲民族对付外来入侵者,只能抢先占领HYPERLINK"/s/?w=%E5%88%B6%E9%AB%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6 我们神圣的国土 第三课时 (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
- 7-1《短歌行》说课稿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2025年企业招标承包经营合同
- 《7 剪纸艺术》(说课稿)-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粤教版
- Module 8 Unit 1 Were going to visit Hainan.(说课稿)-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
- Unit 2 My week Period 4 Get ready for the new school year(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五年级上册
- 19海滨小城 (说课稿)-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2025农副产品买卖合同书模板(合同版本)
- 2023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五单元 口语交际 复述与转述配套说课稿 新人教版
- 2024年春八年级历史下册 第10课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的加强说课稿1(pdf) 川教版
- 伤残抚恤管理办法实施细则
- 提升模组良率-六西格玛
- DL-T+5196-2016火力发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设计规程
- 2024-2030年中国产教融合行业市场运营态势及发展前景研判报告
- 2024年微生物检测试剂行业商业计划书
- 河南开封介绍课件
- 通信设备售后服务方案
- 高中英语选择性必修一单词表
- 初中生物校本课程纲要
- 物业公司介绍
- 卖花生混声合唱简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