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课件_第1页
阵发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课件_第2页
阵发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课件_第3页
阵发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课件_第4页
阵发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By益仁堂健康在线​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By益仁堂健康在线​1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衰和脑卒中的基础是愈来愈严重的健康问题-总体人群0.3%-0.4%(1:300)-60岁以上人群2%-4%(1:30)-70岁以上人群8%-10%(1:12)​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2房颤的临床意义快速的心室率-心功能逐渐减退心房转运功能的丧失-心排量降低不规则的心室率-心排量降低血液郁滞状态及心房血栓-全身栓塞和脑卒中​房颤的临床意义快速的心室率​3房颤的分类首次发现阵发性1,4(自行终止)持续性2,4(不能自行终止)永久性3房颤的分类:1发作通常7天(大多<24h);2通常>7天;3转复失败或不宜转复;4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都可能反复发作I​房颤的分类4房颤的分类是否首次发现、有无症状、是否自限等2次或以上的发作-房颤复发复发的房颤如自行终止-阵发性房颤复发的房颤如持续不停-持续性房颤上述房颤发作的定义为持续超过30s,而非可逆因素所致继发于AMI、心脏手术、心包炎、心肌炎、甲亢、肺栓塞、肺炎或急性肺部疾病的房颤应分别考虑-基础疾病的治疗+房颤的治疗​房颤的分类是否首次发现、有无症状、是否自限等​5房颤的治疗-目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不能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时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房颤的治疗-目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6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循证医学5个前瞻性、控制的、随机、对照研究PIAF

PharmacologicalInterventioninAtrialFibrillation(pilot)STAF

STrategiesinAtrialFibrillation(pilot)AFFIRMAtrialFibrillationFollow-upInvestigationofRhythmManagementRACERAteControlversusElectricalcardioversionforatrialfibrillationSAFE-TTrialSotalolandAmiodaroneForEffectiveness​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循证医学5个前瞻性、控制的、随机、对照7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研究的基本结论就病残率和死亡率而言,目前节律控制研究的结果并不优于频率控制对于老年患者伴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永久性房颤和无症状房颤,节律控制似乎不合适对于年轻患者、阵发性房颤、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和某些症状性房颤的患者,节律控制仍是第一选择​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研究的基本结论就病残率和死亡率而言,目前8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尽管目前前瞻性的研究尚未证明节律控制对预后改善的作用,但亦未证明频率控制优于节律控制(AFFIRM等)许多研究显示,房颤与较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相关(Framingham和Manitoba等)有证据表明节律控制在控制症状和功能潜力的改善方面优于频率控制(AFFIRM未发表的资料)心衰患者节律控制获得了较好的生存率(CHF-STAT和AFFIRM)​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尽管目前前瞻性的研究尚未证明节律控制对预后9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节律控制改善了症状如心悸和运动耐量等节律控制降低了房颤相关的病残率-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减少栓塞并发症晚近发表的Polishstudy和PIAF亚组研究也证明节控制在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及心率调节方面优于频率控制​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节律控制改善了症状如心悸和运动耐量等​10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推荐类别:I类:证据和/或共识认为该处理对患者有效II类:对该处理的效益在证据/或认识上存有分歧IIa:倾向于该处理有效IIb:对该处理的效益缺少证据或认识III类:证据和/或共识认为该处理对患无效,甚至对某些患者有危害

​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推荐类别:​11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的力度分级:A:最强,证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研究B:中等,证据来源于有限的随机、非随机研究或观察性登记C:最弱,根据专家的共识、推荐​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的力度分级:​12节律控制的益处消除症状如心悸、疲乏、气急等改善运动耐量防止栓塞并发症防止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控制房颤发作时间,防止心房发生电生理重构如发作时间<48h,可不用抗凝,减少住院时间​节律控制的益处消除症状如心悸、疲乏、气急等​13节律控制的弊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常有复发​节律控制的弊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14节律控制-药物复律ACC/AHA/ESC(2001)建议:-多非利特(Dofetilide)口服-伊布利特(Ibutilide)静脉-氟卡尼口服或静脉-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胺碘酮口服或静脉-奎尼丁口服​节律控制-药物复律ACC/AHA/ESC(2001)建议:​15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ACC/AHA/ESC(2001)建议:-胺碘酮(100-400mg/d)(0.6g/d*1月或1.0g/d*1w)-双异丙吡胺(400-750mg/d)-多非利特(500-1000mg/d)(据肾功能、QT调整)-氟卡尼(200-300mg/d)-普鲁卡因酰胺(1000-4000mg/d)-普罗帕酮(450-900mg/d)-奎尼丁(600-1500mg/d)-索他洛尔(240-320mg/d)(据肾功能、QT调整)​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ACC/AHA/ESC(2001)16新发现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新发现的房颤阵发性持续性如无严重症状(低血压、心衰、心绞痛)不需治疗必要时抗凝治疗确认持久房颤控制心率和抗凝(必要时)控制心率和抗凝(必要时)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复律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必要​新发现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新发现的房颤阵发性持续性如无严重症状17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房颤时症状显著抗凝和控制心室率(必要时)不用药物预防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抗凝和控制心室率(必要时)*推荐药物见“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房颤时症状显著抗凝和控制18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基础心脏病?无或轻微有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多非利特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考虑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胺碘酮多非利特索他洛尔胺碘酮多非利特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左室壁≥1.4cm不是是胺碘酮氟卡尼普罗帕酮胺碘酮多非利特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基础心脏病?无或轻微有氟卡19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口服IA氟卡尼口服或静脉IA依布利特静脉IA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IA胺碘酮口服或静脉IIaA奎尼丁口服IIbB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的药物普罗卡因胺静脉IIbC地高辛口服或静脉IIIA索他洛尔口服或静脉IIIA​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20>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口服IA胺碘酮口服或静脉IIaA依布利特静脉IIaA氟卡尼口服IIbB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IIbB奎尼丁口服IIbB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的药物普罗卡因胺静脉IIbC索他洛尔口服或静脉IIIA地高辛口服或静脉IIIC​>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21可降低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ibutilide)索他洛尔(sotalol)多非利特(dofetilide)​可降低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ibutilid22可增高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高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23房颤复律药物推荐用法胺碘酮口服住院:1.2~1.8g/d分次给直至总量为10g,然后200~400mg/d维持低血压心动过缓QT延长(罕见尖端扭转室速)胃肠道不适便秘静脉炎(IV)门诊:600~800mg/d分次给直至总量达10g,然后200~400mg/d维持国内:0.2tid*5~7天,然后0.2bid*5~7天,然后0.2qd维持静脉5~7mg/Kg,持续30-60min,然后1.2-1.8g/d静脉滴注多非利特口服根据肌酐清除率(ml/min)给药,高于60,0.5mgbid;40-60,0.25mg,bid;20-40,0.125mg,bid;低于20时禁用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需依照肾功能、体表面积大小以及年龄调整用量氟卡尼口服200-300mg低血压快速传导型房扑静脉1.5-3.0ng/Kg持续10-20min依布利特静脉1mg静脉推注,持续时间10min以上,必要时再给1mg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普罗帕酮口服450-600mg低血压快速传导型房扑静脉1.5-2.0mg/Kg,10-20min静脉推注奎尼丁口服0.75-1.5g在6-12h以上的时间分次给药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胃肠道不适低血压​房颤复律药物推荐用法胺碘酮口服住院:1.2~1.8g/d分次24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考虑安全性和患者的临床状况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是否房颤复发(症状)-诱发的可逆因素是否去除-症状是否明显-住院抑或门诊用药-心脏和全身状况-年龄-副反应(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动过缓、负性肌力作用、器官毒性及对死亡率的作用等)​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考虑安全性和患者的临床状况需综合考虑以下25频率控制急性发病,心室率过快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失败或未能恢复为窦性心律老年无症状的患者-以上适于选用以频率控制为主的疗方案

​频率控制急性发病,心室率过快​26频率控制的利弊利:-改善症状-所用的药物(II类和IV类)不良反应少-不必担心复发弊:-心律不规则-血流动力学不如窦律有利-需终身抗凝​频率控制的利弊利:​27预测自发性转复的临床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60岁房颤持续时间<24h​预测自发性转复的临床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28频率控制理想的指标一般认为休息时60-80bpm,日常中等度体力活动达90-115bpm静息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评价房颤时的心率变异性反映了自主神经的状态,可能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AmHeartJ,1995;129:58-65)​频率控制理想的指标一般认为休息时60-80bpm,日常中等29控制房颤心室率药物应用方法药物静脉用药口服用药主要副作用负荷量起效时间静脉滴注维持量负荷量起效时间长用维持量地尔硫卓0.25mg/Kg〉2min2-7min5-15mg/h2-4h每天120-360mg分次或缓释片低血压传导阻滞心衰艾司洛尔0.5mg/Kg〉1min5min0.05-0.2mg/Kg/min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心衰美托洛尔2.5-5mg〉2min可重复注入3次5min无4-6h25-100mgBid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心衰普萘洛尔0.15mg/Kg5min无1-1.5h每天30-240mg,分次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心衰维拉帕米0.075-0.15mg/Kg〉2min3-5min无1-2h每天120-360mg或缓释片低血压传导阻滞心衰西地兰(地高辛)0.2-0.4mg每2h一次每天08-1.2mg2h每天0.1-0.2mg每次0.25mg连续1周2h每天0.125-0.2mg洋地黄中毒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胺碘酮

每天0.6每天0.4每天0.25-7天5-7天1-3周每天0.2或更少​控制房颤心室率药物应用方法药物静脉用药口服用药主要副作用负荷30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房颤合并心室预激的处理-正确的识别,避免使用房室结阻滞药物-如血流动力学稳定,普鲁卡因酰胺是常用的选择(I,B);其次是依布利特(I,B)、双异丙呲胺(IIb,C)和胺碘酮(IIb,C)(ACC/AHA/ESC指南)-治疗的目的:首选是延长旁道的不应期,其次将房颤转复为窦性心律​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房颤合并心室预激的处理​31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妊娠期房颤的处理-主要是发现和处理基础病因,同时使用频率控制-以地高辛、ß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控制心室率-所有抗心律失常药物都能通过胎盘,临床已利用此特性治疗胎儿的心动过速-已报道成功使用的药物有奎尼丁、氟卡尼、索他洛尔和胺碘酮;但奎尼丁因其较好的安全记录仍为首选(AmJCardiol,1998;82:58I,AmHeartJ,1990;119:700)​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妊娠期房颤的处理​32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房颤处理-尚无全面的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的研究-胺碘酮兼有频率控制和节律控制的双重作用,且对LVH患者无明显的致心律失常作用,故较常选用-双异丙呲胺因其负性肌力作用有助于减轻流出道的压力阶差和缓解症状,也可选用​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肥厚型心肌病患者的房颤处理​33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的处理-是心外科常见的并发症,发生率10%-60%,与增高的病残率、延长的住院时间和费用有关-临床研究显示,具有ß阻滞作用的药物(如II类AA、胺、索)均能有效的预防术后房颤的发生-目前II类AA是最常选用的药物;如有禁忌,胺碘酮是最好的选择-处理也应包括频率、节律控制和抗凝​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心脏外科手术后房颤的处理​34

益仁堂健康在线Thankyou!​

益仁堂健康在线Thankyou!​35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之。12月-2212月-22Saturday,December17,2022我的岗位处于良好的受控状态吗。04:16:5204:16:5204:1612/17/20224:16:52AM来料检验按标准,产品质量有保证。12月-2204:16:5204:16Dec-2217-Dec-22严格要求安全在,松松垮垮事故来。04:16:5204:16:5204:16Saturday,December17,2022安全连着亲戚朋友,安全连着妻子儿女。12月-2212月-2204:16:5204:16:52December17,2022全员实动,开张大吉,销售创意,呼唤奇迹。2022年12月17日4:16上午12月-2212月-22消除安全隐患,确保生产安全。17十二月20224:16:52上午04:16:5212月-22ISO9000—效率、效益之源。十二月224:16上午12月-2204:16December17,2022杜绝一切不合格是质量保证的基本要求。2022/12/174:16:5204:16:5217December2022坚持质量第一原则,确保体系有效运行。4:16:52上午4:16上午04:16:5212月-22造高楼,打基础,保安全,抓班组。12月-2212月-2204:1604:16:5204:16:52Dec-22坚持经常别嫌烦,忽视出事后悔晚。2022/12/174:16:52Saturday,December17,2022把生命注入到产品中去,产品就会在市场上活起来。12月-222022/12/174:16:5212月-22谢谢大家!勿以小恶而为之,勿以小善而不为之。12月-2212月-22W36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By益仁堂健康在线​阵发性房颤的药物治疗策略By益仁堂健康在线​37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是充血性心衰和脑卒中的基础是愈来愈严重的健康问题-总体人群0.3%-0.4%(1:300)-60岁以上人群2%-4%(1:30)-70岁以上人群8%-10%(1:12)​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38房颤的临床意义快速的心室率-心功能逐渐减退心房转运功能的丧失-心排量降低不规则的心室率-心排量降低血液郁滞状态及心房血栓-全身栓塞和脑卒中​房颤的临床意义快速的心室率​39房颤的分类首次发现阵发性1,4(自行终止)持续性2,4(不能自行终止)永久性3房颤的分类:1发作通常7天(大多<24h);2通常>7天;3转复失败或不宜转复;4阵发性房颤或持续性房颤都可能反复发作I​房颤的分类40房颤的分类是否首次发现、有无症状、是否自限等2次或以上的发作-房颤复发复发的房颤如自行终止-阵发性房颤复发的房颤如持续不停-持续性房颤上述房颤发作的定义为持续超过30s,而非可逆因素所致继发于AMI、心脏手术、心包炎、心肌炎、甲亢、肺栓塞、肺炎或急性肺部疾病的房颤应分别考虑-基础疾病的治疗+房颤的治疗​房颤的分类是否首次发现、有无症状、是否自限等​41房颤的治疗-目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不能恢复并维持窦性心律时控制心室率预防血栓栓塞​房颤的治疗-目标转复并维持窦性心律​42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循证医学5个前瞻性、控制的、随机、对照研究PIAF

PharmacologicalInterventioninAtrialFibrillation(pilot)STAF

STrategiesinAtrialFibrillation(pilot)AFFIRMAtrialFibrillationFollow-upInvestigationofRhythmManagementRACERAteControlversusElectricalcardioversionforatrialfibrillationSAFE-TTrialSotalolandAmiodaroneForEffectiveness​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循证医学5个前瞻性、控制的、随机、对照43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研究的基本结论就病残率和死亡率而言,目前节律控制研究的结果并不优于频率控制对于老年患者伴房颤复发的危险因素、永久性房颤和无症状房颤,节律控制似乎不合适对于年轻患者、阵发性房颤、无器质性心脏病基础的患者和某些症状性房颤的患者,节律控制仍是第一选择​节律控制vs频率控制研究的基本结论就病残率和死亡率而言,目前44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尽管目前前瞻性的研究尚未证明节律控制对预后改善的作用,但亦未证明频率控制优于节律控制(AFFIRM等)许多研究显示,房颤与较高的病残率和死亡率相关(Framingham和Manitoba等)有证据表明节律控制在控制症状和功能潜力的改善方面优于频率控制(AFFIRM未发表的资料)心衰患者节律控制获得了较好的生存率(CHF-STAT和AFFIRM)​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尽管目前前瞻性的研究尚未证明节律控制对预后45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节律控制改善了症状如心悸和运动耐量等节律控制降低了房颤相关的病残率-通过改善血流动力学和减少栓塞并发症晚近发表的Polishstudy和PIAF亚组研究也证明节控制在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及心率调节方面优于频率控制​治疗目标的理论基础节律控制改善了症状如心悸和运动耐量等​46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推荐类别:I类:证据和/或共识认为该处理对患者有效II类:对该处理的效益在证据/或认识上存有分歧IIa:倾向于该处理有效IIb:对该处理的效益缺少证据或认识III类:证据和/或共识认为该处理对患无效,甚至对某些患者有危害

​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推荐类别:​47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的力度分级:A:最强,证据来源于多个随机临床研究B:中等,证据来源于有限的随机、非随机研究或观察性登记C:最弱,根据专家的共识、推荐​ACC/AHA/ESC房颤处理指南证据的力度分级:​48节律控制的益处消除症状如心悸、疲乏、气急等改善运动耐量防止栓塞并发症防止心动过速诱发的心肌重构和心力衰竭控制房颤发作时间,防止心房发生电生理重构如发作时间<48h,可不用抗凝,减少住院时间​节律控制的益处消除症状如心悸、疲乏、气急等​49节律控制的弊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抗心律失常药物的致心律失常作用常有复发​节律控制的弊端抗心律失常药物的不良反应​50节律控制-药物复律ACC/AHA/ESC(2001)建议:-多非利特(Dofetilide)口服-伊布利特(Ibutilide)静脉-氟卡尼口服或静脉-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胺碘酮口服或静脉-奎尼丁口服​节律控制-药物复律ACC/AHA/ESC(2001)建议:​51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ACC/AHA/ESC(2001)建议:-胺碘酮(100-400mg/d)(0.6g/d*1月或1.0g/d*1w)-双异丙吡胺(400-750mg/d)-多非利特(500-1000mg/d)(据肾功能、QT调整)-氟卡尼(200-300mg/d)-普鲁卡因酰胺(1000-4000mg/d)-普罗帕酮(450-900mg/d)-奎尼丁(600-1500mg/d)-索他洛尔(240-320mg/d)(据肾功能、QT调整)​节律控制-维持窦性心律药物ACC/AHA/ESC(2001)52新发现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新发现的房颤阵发性持续性如无严重症状(低血压、心衰、心绞痛)不需治疗必要时抗凝治疗确认持久房颤控制心率和抗凝(必要时)控制心率和抗凝(必要时)考虑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复律长期应用抗心律失常药物无必要​新发现房颤的药物处理策略新发现的房颤阵发性持续性如无严重症状53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房颤时症状显著抗凝和控制心室率(必要时)不用药物预防房颤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抗凝和控制心室率(必要时)*推荐药物见“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反复发作的阵发性房颤症状轻微或无症状房颤时症状显著抗凝和控制54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基础心脏病?无或轻微有氟卡尼普罗帕酮索他洛尔胺碘酮多非利特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考虑非药物治疗心力衰竭冠心病高血压胺碘酮多非利特索他洛尔胺碘酮多非利特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左室壁≥1.4cm不是是胺碘酮氟卡尼普罗帕酮胺碘酮多非利特双异丙吡胺普鲁卡因胺奎尼丁​维持窦性心律的抗心律失常药物选择基础心脏病?无或轻微有氟卡55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口服IA氟卡尼口服或静脉IA依布利特静脉IA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IA胺碘酮口服或静脉IIaA奎尼丁口服IIbB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的药物普罗卡因胺静脉IIbC地高辛口服或静脉IIIA索他洛尔口服或静脉IIIA​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56>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有效的药物多非利特口服IA胺碘酮口服或静脉IIaA依布利特静脉IIaA氟卡尼口服IIbB普罗帕酮口服或静脉IIbB奎尼丁口服IIbB疗效较差或未完全了解的药物普罗卡因胺静脉IIbC索他洛尔口服或静脉IIIA地高辛口服或静脉IIIC​>7天的房颤转复的推荐药物药物给药途径推荐类别证据强度已证实57可降低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ibutilide)索他洛尔(sotalol)多非利特(dofetilide)​可降低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依布利特(ibutilid58可增高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可增高心房除颤阈值的抗心律失常药物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59房颤复律药物推荐用法胺碘酮口服住院:1.2~1.8g/d分次给直至总量为10g,然后200~400mg/d维持低血压心动过缓QT延长(罕见尖端扭转室速)胃肠道不适便秘静脉炎(IV)门诊:600~800mg/d分次给直至总量达10g,然后200~400mg/d维持国内:0.2tid*5~7天,然后0.2bid*5~7天,然后0.2qd维持静脉5~7mg/Kg,持续30-60min,然后1.2-1.8g/d静脉滴注多非利特口服根据肌酐清除率(ml/min)给药,高于60,0.5mgbid;40-60,0.25mg,bid;20-40,0.125mg,bid;低于20时禁用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需依照肾功能、体表面积大小以及年龄调整用量氟卡尼口服200-300mg低血压快速传导型房扑静脉1.5-3.0ng/Kg持续10-20min依布利特静脉1mg静脉推注,持续时间10min以上,必要时再给1mg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普罗帕酮口服450-600mg低血压快速传导型房扑静脉1.5-2.0mg/Kg,10-20min静脉推注奎尼丁口服0.75-1.5g在6-12h以上的时间分次给药QT延长尖端扭转型室速胃肠道不适低血压​房颤复律药物推荐用法胺碘酮口服住院:1.2~1.8g/d分次60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考虑安全性和患者的临床状况需综合考虑以下因素:-是否房颤复发(症状)-诱发的可逆因素是否去除-症状是否明显-住院抑或门诊用药-心脏和全身状况-年龄-副反应(致心律失常作用、心动过缓、负性肌力作用、器官毒性及对死亡率的作用等)​选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应考虑安全性和患者的临床状况需综合考虑以下61频率控制急性发病,心室率过快药物维持窦性心律失败或未能恢复为窦性心律老年无症状的患者-以上适于选用以频率控制为主的疗方案

​频率控制急性发病,心室率过快​62频率控制的利弊利:-改善症状-所用的药物(II类和IV类)不良反应少-不必担心复发弊:-心律不规则-血流动力学不如窦律有利-需终身抗凝​频率控制的利弊利:​63预测自发性转复的临床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年龄<60岁房颤持续时间<24h​预测自发性转复的临床因素无器质性心脏病​64频率控制理想的指标一般认为休息时60-80bpm,日常中等度体力活动达90-115bpm静息心电图及动态心电图评价房颤时的心率变异性反映了自主神经的状态,可能具有独立的预后意义(AmHeartJ,1995;129:58-65)​频率控制理想的指标一般认为休息时60-80bpm,日常中等65控制房颤心室率药物应用方法药物静脉用药口服用药主要副作用负荷量起效时间静脉滴注维持量负荷量起效时间长用维持量地尔硫卓0.25mg/Kg〉2min2-7min5-15mg/h2-4h每天120-360mg分次或缓释片低血压传导阻滞心衰艾司洛尔0.5mg/Kg〉1min5min0.05-0.2mg/Kg/min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心衰美托洛尔2.5-5mg〉2min可重复注入3次5min无4-6h25-100mgBid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心衰普萘洛尔0.15mg/Kg5min无1-1.5h每天30-240mg,分次低血压传导阻滞心动过缓哮喘、心衰维拉帕米0.075-0.15mg/Kg〉2min3-5min无1-2h每天120-360mg或缓释片低血压传导阻滞心衰西地兰(地高辛)0.2-0.4mg每2h一次每天08-1.2mg2h每天0.1-0.2mg每次0.25mg连续1周2h每天0.125-0.2mg洋地黄中毒传导阻滞心动过缓胺碘酮

每天0.6每天0.4每天0.25-7天5-7天1-3周每天0.2或更少​控制房颤心室率药物应用方法药物静脉用药口服用药主要副作用负荷66特殊情况抗心律失常药物的选择房颤合并心室预激的处理-正确的识别,避免使用房室结阻滞药物-如血流动力学稳定,普鲁卡因酰胺是常用的选择(I,B);其次是依布利特(I,B)、双异丙呲胺(IIb,C)和胺碘酮(IIb,C)(ACC/AHA/ESC指南)-治疗的目的:首选是延长旁道的不应期,其次将房颤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