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0张建国:谈谈高效的师幼互动2_第1页
8、10张建国:谈谈高效的师幼互动2_第2页
8、10张建国:谈谈高效的师幼互动2_第3页
8、10张建国:谈谈高效的师幼互动2_第4页
8、10张建国:谈谈高效的师幼互动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效的师幼互动长沙师范学院学前教育研究所所长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秘书长张建国副教授湖南省贯彻《指南》实验领导小组办公室,《指南》实验园长群:361552481湖南省学前教育学会群:203975593

一、什么是师幼互动二、师幼互动的意义三、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四、幼儿园师幼互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五、高效师幼互动策略一、什么是师幼互动(一)师幼互动的概念师幼互动是从师生互动分化出来的概念。广义上的师幼互动既包括发生在托儿所教师与3岁前幼儿之间的互动,也包括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狭义的师幼互动专指发生在幼儿园的教师与3—6岁幼儿之间的互动。——刘晶波,《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师幼互动是指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中教师与幼儿之间以师生接触为基础的双向人际交流。从本质上讲,师幼互动是一个包括发生在多场景中的,具有多种形式、多种内容的互动体系。——秦元东,《师幼互动过程的探析及其启示》轻声;午睡时教师的语言;情境性语言案例:

认识蚯蚓换尿裤(日本)想一想,说一说:这些互动发生在什么时候?你有何启发?小结:师幼互动的内涵第一,师幼互动贯穿于幼儿园一日生活各环节之中,游戏、学习活动以及各个生活环节均应体现师幼互动。第二,师幼互动是建立在师生接触基础上的,师生接触是师幼互动的直接表现,没有师生接触,就不可能存在师幼互动。第三,师幼互动的实质是一种双向的人际交流,体现为发起与反馈的关系,教师与幼儿无论哪一方先发起,对方都应有反馈,根据反馈信息,发起者再发起,反馈者再反馈,从而形成一种循环,这种循环是否良性取决于师幼互动的性质。(二)师幼互动的种类斯若弗:即使是受过较高层次专门训练的教师,在与同一班级的单个孩子结成师幼关系时也有此鲜明的类型区别,具体表现为:①温暖型的②参与型的③支持型的④冲突型的⑤控制型的潘恩塔:从教师角度出发,以教师指向幼儿的情感与行为两个维度将师幼互动分为两种类型:①积极的类型:师幼互动中

,教师对待幼儿比较热情、关爱,并跟孩子密切交流。②有障碍的类型:师幼互动中,教师对幼儿很冷淡,经常性地与幼儿发生冲突。姜勇、庞丽娟:从师幼交往的目的、方式等因素作为类型划分的指标,将幼儿园师幼互动分为:①严厉型②民主型③开放学习型④灌输型——《幼儿园师生交往类型的研究》(三)师幼互动的方式师幼互动的方式不外乎两种,即以教师为主体发起的互动和以幼儿为主体发起的互动。(毛新巧,《从改善师幼互动到促进幼儿多向互动》)不论谁发起,教师对师幼地位的理解不同,效果就不一样。1.幼儿为主体发起的互动①寻求指导与帮助:幼儿在教学活动中遇到困难或麻烦而向教师请求指导和帮助。②主动展示(作品):向老师展示自己正在进行的活动或已经完成的活动结果,不带有向老师寻求帮助的任何意向,仅仅是向老师展示自己的活动或活动结果,多多少少想获取教师带有评价性的意见。③告状:幼儿在活动中认为自己受到同伴的侵略或发现同伴的行为与教师的要求不相符合,而向教师发起互动,以求教师对同伴的行为进行阻止或裁决。④请求:幼儿因某件事情而向老师说明自己的想法,以征求教师的许可。⑤告白:向老师告状自己的活动状态,带有浓厚的习惯化和程序化色彩,他的目的多是让教师知道自己的活动或行为,而不是寻求帮助或寻求教师的评价。⑥发表个人见解:结合教学活动中的某一内容或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⑦表述情况:幼儿向教师陈述自己在幼儿园或幼儿园以外的某项行为或自己的某一个经历及所见所闻,目的是向教师传递某种信息。⑧询问:幼儿向教师就某一项活动的具体安排而向老师进行询问。2.教师为主体发起的互动①提问:围绕教学活动,针对一些常识或知识等询问幼儿,让幼儿回答。②纪律约束:教师根据幼儿园或班级中已有的制度或规则,对幼儿的某些违规行为进行约束或制止,本研究中的纪律约束主要是指在集体教学活动中,教师在幼儿出现行为问题,干扰教学活动或违反规定后所做出的反应与行为。③评价:针对幼儿的行为表现或活动作品而做出的带有批判性的言语或非言语动作。言语评价可以分为具体的评价和空泛的评价。④请幼儿展示(结果):根据活动内容让幼儿演示或展示其活动作品。

⑤指导与帮助:针对教学活动中幼儿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进行指导。⑥询问:对教学活动进行询问了解,以把握其活动状态和进行的程度为目的。⑦提醒与要求:根据已有的规范、教学活动要求和教师对活动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提前给予要求或提醒。⑧让幼儿帮忙:教师主动让幼儿帮助自己做一些事情。⑨抚慰情绪:对心情或身体不适或有消极体验的幼儿表示关心和抚慰。3.教师对师幼地位理解不同,情形就不一样教师开启的互动施动者(角色)教育者教师受动者幼儿(角色)受教育者教师说:“龙龙,先把外衣脱了再睡,要不然起床时会受凉的。”龙龙没有言语,解开纽扣,脱下外衣,而后钻进被子。幼儿开启的互动施动者受动者(角色)教育者教师幼儿(角色)受教育者吃午饭时佳佳不小心打翻了面条,怯声地向教师求助:“我的面条洒了!”教师说:“你看你!跟你说吃饭要专心,不长记性!站过来!真要命!”边说边清除掉桌上及佳佳身上的面条。图一倾斜模式的师幼互动根本特征:教师俯视幼儿,幼儿仰视教师教师开启的互动施动者教师(角色)非教育者受动者幼儿(角色)非受教育者教师:“佳佳,这条裙子好漂亮。谁给你买的?”佳佳:“是外公买的。”幼儿开启的互动施动者幼儿(角色)非受教育者受动者教师(角色)非教育者龙龙:“老师,你在写什么呀?”教师:“我在写一个好玩的故事。”图二平行模式的师幼互动根本特征:彼此平视,平等交流二、师幼互动的意义1.促进幼儿发展

(1)通过师幼互动,教师向幼儿传递知识与技能,帮助幼儿认识周围世界,促进幼儿认识能力的发展。幼儿的认识活动离不开教师的指导,教师为幼儿创设了活动的环境,提供活动材料,教给活动的技能与方法,同时引导幼儿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教给各种知识,并学习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教师的启发与指导是幼儿认识活动和认知能力发展的必要条件。(2)通过师幼互动,教师教给幼儿行为规范与道德准则,指导社会行为,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幼儿的许多社会性行为。在幼儿园教育中,通过互动传递给幼儿多方面的社会行为规范、交往技能,同时给幼儿提供了大量的练习机会,并给幼儿以示范、指导、强化,帮助幼儿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如分享、谦让、协商、尊敬长辈、关心他人等都是幼儿与父母和教师的交往中,经成人的要求、示范和指导形成与发展起来的。(3)在师幼互动中,教师满足幼儿的心理需求,有助于促进幼儿的心理健康,并形成良好的个性特征。2.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教师的专业能力得到发展,主要是在与幼儿的互动中完成的:——关注教学活动中与幼儿的有效互动,由此获得教学技能发展,形成教学风格。——关注日常生活中与幼儿的有效互动,由此获得教育技能发展,形成教育风格。——关注对儿童的评价……3.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促进保教质量的提高无论是知识、技能的传授还是对幼儿情感、态度的培养都离不开师幼之间的互动;任何完美的教育理念及教学设计甚至教师及幼儿园的物质环境等潜在的课程对幼儿的影响都需要通过师幼互动来发挥其效。教师的保育教育观念和行为都是在师幼互动中体现的,也是在师幼互动中得以转变和改善的。教师对幼儿的各种指导及教育都要通过师幼互动来实现,师幼互动是各种教育影响作用于幼儿直接的、必经的途径。三、影响师幼互动的因素

1.幼儿因素

(1)幼儿长相。教师对那些符合自己喜欢标准的幼儿自觉不自觉地进行较多的良胜互动,而对那些不符合自己喜欢标准的幼儿则较多的是漠不关心。

(2)幼儿行为能力。独立生活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较弱,多发起消极互动和求慰式互动。

(3)幼儿气质倾向与行为特征。教师对那些能力差或过度活跃、经常犯错误的孩子,在互动中多是以负向行为为主;教师对那些开朗、外向且行为积极的幼儿较多进行互动,而比较内向、不爱表现的孩子得到的互动和关注较少。(4)幼儿早期的人际关系经历。在进入幼儿园前,幼儿与父母之间的情感依恋情况,关系着他们与教师进行互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自我价值感与行为动机,并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学习与环境适应能力。(5)幼儿的家庭背景。幼儿的家庭背景一般指的是幼儿家庭的社会经济地位,包括父亲和母亲的职业、父亲和母亲的受教育程度及家庭的经济状况。幼儿的家庭背景也会影响到教师对幼儿的态度。2.教师因素(1)教师教育观念。包括儿童观、教师观、发展观。观念的落后使教师忽视幼儿的主体地位,不能够很好地了解幼儿的学习特点,不能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的特点、实际情况、兴趣和需要来开展活动,造成师幼交往中一切都是教师主动,幼儿被动。(2)教师的管理观念。如果教师多是以一个“管理者”出现在幼儿面前,教教学中加强了对幼儿的“管理”,认为“懂事、听话、不惹事的”就是好孩子,而不是一个“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就很容易束缚教师的积极性,也使他们在教育活动中很难对那些活泼、调皮的幼儿做到因材施教,很难对那些能力差的幼儿做到耐心、细致的指导。(3)教师受教育水平和学历层次。教师受教育程度和学历层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教师理论基础的深度和专业水平,理论程度的不断加强可以帮助教师与实践活动相结合,避免教育理论与实践“两张皮”的现象,帮助教师把握因材施教和面向全体幼儿,使教育机会均等,“以儿童为本”,“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等教育观念落到实处。(4)教师对教育现象的观察和反省能力。教师在活动过程中,是否关注幼儿与环境材料、幼儿与同伴之间相互作用的过程;是否能在观察的基础上,做出恰当判断,并及时地、积极地与幼儿互动,这些都影响着幼儿的发展。此外,如果教师能时时考虑到幼儿园内发生的每件事情对于幼儿发展的意义,那么教师就会对幼儿采取积极的支持性行为,就会与幼儿形成和谐的师幼关系,反之则不然。(5)教师的工作态度、责任感和职业操守3.环境因素(1)环境创设。幼儿的学习,是在与周围环境、与人、与事件相互作用的过程中进行的,因此,在幼儿园创造一个适合幼儿学习的环境是课程的一个重要部分。(2)班级规模和师幼比。班级规模太大,会导致教师心有余而力不足,以致教师会在实际的工作中建构起一种能够快速、简捷地达到自己目的的互动方式与过程。对于幼儿新奇的发现、探索的迷惑、提出的疑问,也只能简单回答,打击幼儿的积极性,不利于长期良好的师幼互动。(3)教师的稳定性。幼儿对幼儿园的安全感来自于教师的稳定性,与固定老师进行师幼互动的幼儿,会在园中表现出更多的积极情绪,更愿意参加与同伴及环境的有效互动。研究发现,儿童先前所经历的幼儿园教师的稳定性影响儿童在小学的学业成就。

(4)办园体制。幼儿园是否附属于其他学校之下,领导是否是“科班出身”,是否压制了园长的管理热情,是否了解幼儿教育独特的教育特点和教育规律(5)园长因素。好的园长,能够建立有效的管理机制,让教师尽可能有时间和精力与幼儿互动,与每个幼儿进行互动,能够建立合理的评价体制和监督体制,让教师尽可能做到公平地对待每个幼儿,所以园长自身也对师幼互动有着间接地影响。(6)家长因素。幼儿的教育、幼儿的发展离不开家庭教育,也离不开家长自身的素质和观念,家庭对幼儿得发展有着深刻的影响。而且,教师对幼儿的教育态度,深受家长对其子女的教育观念的影响,家长不科学的态度会影响教师的积极性,从而导致教师在教育上的“惰性”。如,认为小孩子随便教教就好,幼儿园只是帮他们看孩子的地方,孩子送到幼儿园就是老师的事情了。四、师幼互动中存在的问题(一)互动的发起

研究表明,将近3/4的师幼互动是由教师发起,仅1/4多一点的师幼互动是由幼儿主动发起。就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而言,中、大班幼儿发起的师幼互动比小班幼儿发起的少,分别27.6%、22.6%、49.8%。说明,小班幼儿更需要寻求教师的关注和指导,而中、大班幼儿相对更为独立,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较小。

表一师幼互动行为类型的总体分布状况教师开启的师幼互动幼儿开启的师幼互动次数407182百分比69.1%30.9%数据来源:《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刘晶波,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4页

表二师幼互动行为模式的总体分布状况倾斜模式师幼互动平行模式师幼互动教师开启幼儿开启教师开启幼儿开启次数3851312251百分比65.4%22.2%3.7%8.7%数据来源:《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刘晶波,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215页

表三教师开启的互动主题的频次分布数据来源:《社会学视野下的师幼互动行为研究——我在幼儿园里看到了什么》,刘晶波,南京: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75、85页约束纪律指导活动照顾生活抚慰情绪提问让幼儿

做事共同游戏表达情感询问次数11415161102920598

表四幼儿开启的互动主题的频次分布寻求指导

与帮助请求告状寻求关注

与安慰发表见解询问帮助教师做事共同游戏表述情况次数262848251254331(二)互动的过程1.师幼对对方行为的敏感性表现:教师对幼儿发起互动行为的敏感性程度均相对较低。幼儿对教师的各种行为和互动信号更为敏感和在乎,并做出相应的反馈。大、中、小班均如此。原因:教师对幼儿发起互动行为产生低敏感性的原因主要有三种,一是没有注意或不知道;二是知道了但故意不反应;三是知道和注意到了但没有理会和反应。而幼儿的低敏感性主要是因为没听见或不知如何反应或不敢做反应(如老师批评时)。可见,同样是低敏感性的反馈行为,教师的有意性和支配性更强。2、互动的性质幼儿发起的积极行为都显著多于教师,而教师发起的消极行为显著多于幼儿。从总体来看,教师和幼儿的反馈行为性质均以中性为最多,积极反馈次之。教师的反馈行为(1)对幼儿展示活动结果、寻求指导和帮助、寻求关注和抚慰等行为,教师的积极反馈更多,表明教师对这些给予帮助和征询评价的行为更能接受(2)对幼儿表述客观现象、告状和征询许可等行为,教师的反馈更多是消极的,表现出教师对幼儿一些自发性行为和愿望的不认可。(3)对告状、发表个人见解等行为,教师在相当多的时候是不给予幼儿任何反馈的。

3、互动的内容信息交换多于直接的情感交流

两者的比例是89.9%与10.1%。而且,在少量的情感交际行为中,教师倾向于向幼儿表达自己的情感态度,但对幼儿的情感情绪关注不够。教师倾向表达自己的积极情感或消极情感,远比关注幼儿的情感状态多(如对幼儿情感状态的关注、接受幼儿的情感表露、拒绝幼儿的情感表露)1、不应答(漠视幼儿

)(三)教育活动中的典型表现情景1:

小班体育活动《小鸟学本领》。活动一开始,小芳老师扮“鸟妈妈”带着“小鸟们”来到了“大树林”,老师说:“今天鸟妈妈要带小鸟一起来学本领。孩子们,你们饿吗?”由于这是个下午活动,幼儿午睡起床后刚吃过点心,有不少孩子说“不饿”。老师看了看这些孩子,自顾自说“哦,我们肚子饿了是不是啊?那我们今天要学的第一个本领是捉小虫”……情境2、

“神奇的螺丝钉”教学活动中,教师拆下玩具手枪上的螺丝后,又拿起一个插头说:“这上面也有螺丝,我也要把它拆下来”。一名幼儿说:“把它们分开放,要不然就不知道哪个螺丝是哪个东西的了。”教师没理睬,只顾自己拆螺丝……。情境3、中班语言活动“苹果宝宝”。教师按准备的教案问幼儿:“苹果的宝宝是什么?”当知道苹果核里面的小籽就是种子后,有幼儿突然大声说:“老师,我见过瓜也有宝宝的。”可教师对此却不理睬,继续问她原来的问题。2.择语不当“你很聪明,老师喜欢你”“你希望老师死吗?”

3.轻易批评“如果你不乖的话,老师不喜欢你了”“如果你再欺负小朋友的话,我就把你送小班去”

“我看你今天不想玩沙箱了”,“我看见你就烦”4.削足适履,盲目否定例:“小鸟有几只翅膀?”“重画!”这个动作是这样跳的吗?!5.错误应答情境1:中班科学活动《筷子》。

活动中,小高老师请孩子们来观察自己带来的筷子与其他小朋友的筷子有什么不同。轩轩说:“我的筷子是白色的,其他小朋友的筷子是咖啡色的”。老师说:“很好,轩轩发现他的筷子是白色的,其他小朋友的筷子是咖啡色的”。——简单重复想一想,应该怎样应答?情境2:

小潘老师工作还不到三个月,今天园领导要来看她组织了一个科学活动《隐形水果》。小潘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可她觉得自己班的孩子入园时间很短,常规不是很好,所以心里还是挺紧张的,总怕孩子的回答跟自己预设的不一样不知道怎样引导。活动开始了,她拿出一盘果珍粉对幼儿说:“老师这里有一盘神奇的粉,请你来尝一尝,里面藏着什么水果”。孩子们反应非常积极,她选择了一个发展相对比较好的孩子。孩子一尝马上就兴奋地回答:“橘子”。小潘一听,马上笑着说:“恩,他的小嘴巴真灵,马上就尝出是橘子了,真不错!”——肯定过早情境3:

这是一个中班健康活动(《食物的旅行》)的片段。该教师借助多媒体将食物经过嘴巴、食管、胃、小肠、大肠等过程形象地展示出来。其中,有一段师幼的对话是这样的:教师指着屏幕画面上“胃”的位置,问小朋友,“你觉得胃像什么?”小朋友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其中有一位小朋友眼看自己没有机会被老师请上来发言,便在座位上很响亮地说:“胃像心脏”。老师听到后马上纠正道,“不对,胃像一个袋子”……——盲目否定情境4:中班科学活动《哪里在动?》

——语气暗示老师想通过引导幼儿探究后,知道身体的许多部位都会动。活动过程是这样的:

首先,教师与幼儿玩了一遍“木头人”的游戏,目的是通过“定型”让幼儿去体会保持身体不能动(僵直)的感受。

游戏结束后,教师进行活动经验分享的环节。教师:刚才我们玩“木头人”游戏时,小朋友要站得一动不动,现在请小朋友来告诉老师,刚才你站得一动不动的时候,身体感觉怎么样?幼1:“感觉自己站得直直的”幼2:“站得直直的像一颗树”幼3:“像个奥特曼”

教师:“你们刚才一动不动的时候,身体感觉舒服吗?”幼众“不舒服”。于是教师就顺利地进入事先设计的“下一步”……

小结:主要问题1、幼儿的主体地位缺失(师幼互动中的权威压制)表现:教师——幼儿的“代言人”,幼儿——教师的“应声虫”;教师——“抛球者”(言说者),幼儿——“接球者”(倾听者);教师——规则的维护者,幼儿——规则的执行者。就教师的价值取向而言,倾向于强控制;空间形态导致了教师集权控制,无论是“伞状”还是“秧田型”空间,幼儿所处位置基本上处于教师的全方位控制之下。教师更多地处于主动者的地位,控制着互动行为的发起和互动过程。(教师指向幼儿的行为以纪律约束偏多,幼儿自由活动的余地小;师幼互动内容偏重于知识与技能的传授,轻视对幼儿情感与社会性方面的培养。)教师作为发起人的互动要远高于幼儿。教师对幼儿发起的互动经常表现为低敏感性反应,即面对幼儿抛过来的互动信号注意不到或没有反应,甚至听到不予理会。2.师幼互动内容和模式单一(1)师幼互动在内容分布上具有较为明显的重规则性、多问题性和少情感交流等问题。教师对幼儿的行为问题过于关注,师幼互动在一定程度上表现为教师与幼儿之间为维护规则、处理不适宜问题而进行的相互交往,教师在互动中的注意力或与幼儿互动的主要内容更多停留在对幼儿行为问题的处理和控制上,而缺乏与幼儿积极、有效的情感交流,从而使教师的教育和与幼儿的互动陷入消极与被动。(2)幼儿互动主要是配合教师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行为,如,师幼的互动多在课堂上以提问的方式进行。(3)师幼之间的互动大多发生在教学活动中而不是在游戏之中;大多数发生在教师与幼儿集体之间而不是发生在教师与幼儿小组、教师与幼儿个体之间。在师幼互动进程中教师多以指导者角色自居,缺少同伴式的参与性活动,或者是教师对幼儿生活过分包办,留给幼儿培养自理、自立能力的机会非常有限。教师还过分重视模仿、范例的作用而忽视幼儿独特的自我表现。3.教师在师幼互动中缺乏教育机智(1)师幼互动中教师提问技巧差,不能抓住关键问题进行互动;互动往往被无关问题所干扰;教师的话语水平低,不会设计提问师幼互动中缺乏给幼儿提供理解的支点。(2)师幼互动中教师消极反馈较多:李生兰在对中澳两国幼儿同教师交互作用所作的比较分析研究指出,我国幼儿教师相比于澳大利亚幼儿教师更为经常地采用批评、惩罚方式来对待幼儿,否定词语“不要”使用频率高。五、高效师幼互动策略

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

(1)以关怀、接纳、尊重的态度和幼儿交往。耐心倾听,努力理解幼儿的想法与感受,支持、鼓励他们大胆探索与表达。

(2)善于发现幼儿感兴趣的事物、游戏和偶发事件中所隐含的教育价值,把握时机,积极引导。

(3)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与反应,敏感地觉察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形成合作探究式的师生互动。

(4)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人施教,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

(5)关注幼儿的特殊需要,包括各种发展潜能和不同发展障碍,与家庭密切配合,共同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1.责任、尊重与爱高效的互动,需要母亲般的胸怀。关心幼儿、热爱幼儿;对幼儿一生的发展负责。这是前提,也是基础。2.构建心灵互动平台“笨”死的梭子鱼

科学家做过个实验,把一条梭子鱼放进一个有许多小鱼的水池里,任何时候梭子鱼饿了,只要张张嘴,把小鱼吞进去就行了。过了一段时间,科学家用一个玻璃瓶罩住了梭子鱼。开始时,小鱼在瓶子外面游来游去,梭子鱼就迎上去,但每次都撞在了瓶壁上。慢慢地,梭子鱼的冲撞越来越少,最后,它完全绝望了,放弃了捕食小鱼的所有努力。这时,科学家取走了套住它的瓶子,备受打击的梭子鱼沉到了池底,一动也不动了。无论有多少小鱼在它的身边甚至嘴边游来游去,它都不会再张张嘴。最后,这条可怜的梭子鱼就这么活活饿死了。听了这个故事,也许你会说,这条梭子鱼真是笨死了。

良性的师幼互动需要平等、自由、宽松的心理环境,需要和谐默契的师幼关系,教师要为幼儿建立起“心灵互动的平台”,确立平等的对话关系。

教师针对本班幼儿实际来选择内容和对幼儿的全面了解是师生有效互动的必要前提。如果忽略了对孩子的全面了解,那么即使再新颖的活动形式,再先进的教学手段也无法引发有效互动。3.了解幼儿大班戏曲欣赏活动《花鼓戏》在长沙当地幼儿园实施时,效果很好。因此,作为支边的一节课到一个边远小镇去送教下乡,当执教老师把音乐呈现给孩子们时,在教学现场孩子的反应却大大出乎教师的意料,当教师们提问:“你们听到这首歌有什么感觉?”“听过花鼓戏吗?”幼儿有的捂着嘴在笑,一个个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多数的孩子一言不发……例:他们为什么不出声?4.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如:会“说话”的标志

一组社区照片活动目标:1、联系生活经验,尝试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想象各种标志的意思2、认识社区中常见符号,并了解其意义和用途等。3、让幼儿在交流、讨论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培养其观察力、想像力和扩散性思维能力。活动过程:一、发现、感受一些有趣的标志。二、回忆、交流社区和马路中的一些标志。三、讨论、设计幼儿园环境设施中的标志。让幼儿根据生活经验想像、试着根据事物的主要特征想象各种标志的意思,并借此发展幼儿的想像力、观察力及扩散性思维能力)重点是交流:一是让幼儿在相互的交流、互动中,发展他们的语言,二是通过这个环节进一步让孩子体验同伴间的智慧,形成经验上的互补)。从对周围社区环境的关注逐渐转移到对幼儿园环境的关注,重点是讨论、设计,在小组讨论中激发幼儿解决现实问题的自主意识,参与幼儿园的环境设施建设活动准备:活动前带幼儿到周围社区和马路寻找各种标志,有一定的前期经验。(社区和幼儿园环境照片。)

良好的环境创设和适宜的材料提供是优质师生互动的物质基础。教师应善于合理巧妙利用环境和材料,将使教育实现事半功位的互动效应。5.讲究策略与技巧(1)策略策略1:即时回应:如果幼儿回答的问题与主题有关,但问题内容较简单、浅显、直接,教师可采取师生互动或生生互动的形式马上予以解答。策略2:引发支持

如当发现个别幼儿的回应(兴趣、关注点)具有典型意义,而其他孩子处于求知阶段时,教师可将个别幼儿的兴趣引发为集体或小组共同的活动,使个体幼儿的经验成为集体经验。策略3:情景转移

如果幼儿的回应与主题没有关联,且无探究的意义,需要教师根据价值判断,将幼儿抛过来的有些“球”果断地抛出“场外”,来转移孩子的视线,教师可以用情境性的言转移幼儿的话题策略4:暂且搁置

如果幼儿回答的问题虽与主题不太相关,但也是值得幼儿了解和掌握的经验,是一个很好的探索点,可以让幼儿在课后通资料收集等途径了解有关方面的知识。

如在某大班的一次集体教学中,教师出示了一张画着一只老虎要吃几只兔子的图画,请小朋友想办法帮助兔子。当一个小朋友说“赶快给猎人打电话,让猎人来打老虎”时,一个男孩马上站起来反对:“不行!老虎是一级保护动物,不能打!兔子还不是一级保护动物呢,连二级也不是。”“对,应该让老虎吃一只兔子,不然,老虎会饿死的”。另一个男孩大声附和。孩子们的情绪一下子高涨起来,围绕“该不该让老虎吃兔子”的辩论热烈地展开了。这时,老师大声说:“好了,好了,都别争了!我们的任务是什么来着?想办法帮助兔子,我看谁想的办法好!孩子的声音逐渐没有了。(2)技巧:

1、“顺”2、“巧”3、“散”4、“抛”5、“追”一要顺:顺应接纳孩子的观念,巧妙引导。课例片断:男孩和女孩

提喷壶的女孩(雷诺阿)和祝福幼儿(卢梭)

师:“今天老师带来几张画家画的女孩子的画像,你们觉得好看吗?为什么?幼1:提水壶的女孩真好看,戴着蝴蝶结,裤子上都是花边,像个新娘子。幼2:我也喜欢她,她长着金色的长发,像个小公主。幼3:(忽然发出旁边还有卢梭画的小姑娘,叫了起来)这么胖,腿像大象那么粗!幼1:这么难看,我一点也不喜欢她。幼4:她应该去减肥。师:(没有回避,介入讨论)真的,这个胖姑娘不大好看。我们周围好看的孩子有许多,为什么画家要画她呢?幼1:也许她生下来就很胖,小孩子不能吃减肥药。师:每个人有些地方是妈妈把我们生下来就是这样,没有办法改变的。可是,有的地方可以靠自己改变的。(幼儿重新注意这个胖女孩,哪些地方靠自己变得很可爱。)幼1:她的笑是微笑,很优雅。幼2:她稳稳当当地站在那里,一点也不摇晃。(许多幼儿听了这话立刻调整起自己的姿势来。)幼3:她用裙子兜着许多野花,一定是教师节送给老师的礼物。幼4:她还从家里带来一个大木偶,和小朋友一起玩呢。师(转身问幼1):现在你有点喜欢她了吗?幼1(点点头)她的心好呀。幼2:白骨精长得好看,是妖怪。在欣赏毕加索的《梦》时,一个孩子忽然说:“这个阿姨肚子里有小宝宝了,她摸着肚子靠在椅背上……”顿时全班哄堂大笑。教师没有责怪她,而是引导大家想一想怀孕的阿姨为什么靠在椅背上,为什么摸肚子,她在想什么,说什么,等,孩子们顿时感受了浓浓的母爱。二要巧:

巧妙提升巧妙肯定巧妙提升:

在孩子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巧妙提升。对于幼儿清晰、正确的想法和意见进行有意重复

片断1:

在猜测自然角里的麦苗为什么会死时?

幼儿问:“小麦是因为不浇水才会死的。”

老师:是呀,小麦需要水,不然会枯死的。

幼儿问:小麦是因为被小朋友踩了才死的。

老师:是的,小朋友不能破坏它的生长。

巧妙肯定:

对能力强、容易满足的孩子,教师可尝试用微笑点头,让他自己感受到老师对他回答问题的肯定,又隐约感觉到老师的应答不是最热烈的,还要继续努力;对能力一般的孩子,教师对孩子的应答可以是翘拇指微笑,并辅助语言激励,使孩子感觉到老师对自己的鼓励与肯定;对能力弱的小朋友,教师可用拥抱等大动作来夸大他的优点,鼓励孩子大胆表达。三要散:

应答语言散应答对象散一种激发孩子猜测问题热情的多样性应答的体现。应答语言散:

你是这么认为的,你的想法与别人不一样,你的想法很有道理,你的想法不错,富有个性的应答孩子感觉到老师对他回答特有的鼓励和特别的肯定。应答对象散:

有时我们可以让幼儿来回应幼儿。把一定量的问题交给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评判他人观点的过程,学习赞同和批判。如数学学习中的问题语言学习中的问题幼(1组代表):我们设计的是注意安全标记师:说说你们的理由幼(1组代表):我们喜欢玩滑梯,但不小心容易摔着,贴上标记小朋友就不容易摔倒了,师:“你们觉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幼(2组代表):还有不准大人玩耍。师:“你们同意他的观点吗?”幼众:同意师:“你们还有什么好的建议给他们么?”其它组幼儿:老师我们认为,还应该贴一个不能在滑梯上乱吐痰的标记,这样我们滑梯会很干净的。如当设计滑梯的小组介绍自己小组商讨的结果时:四要抛:

抛问题转想法抛问题:当孩子回答问题时,教师可以巧妙地采用抛的方式让孩子自己去解释。这样减少了教师一味回答的情况,让孩子成为问题的主人。当孩子猜测“手捂瓶子,里面的水怎么会自己到吸管里”这个问题时:

幼儿一:是因为手热了,水才到吸管量去了;幼儿二:那为什么我的手也热,可瓶子里的水没有到吸管里去呢?教师:对呀,这是为什么呢?教师边问看着周围的孩子,把孩子向自己提的问题又扎扎实实抛给了孩子,孩子们又猜测开了……案例1:

案例2:在“有趣的光斑”教学活动中,孩子们兴奋地在活动室四处玩着镜子,大多数孩子都照出了光斑,但仍有几个孩子没成功。尽管咪咪不停地晃动镜子,但还是照不出光斑。旁边的俊俊看见咪咪把镜子的正面朝下了就帮她调整了镜子的方向,光斑产生了。教师将孩子们集中在身边,问:“刚才玩得开心吗?发现了什么?为什么会有光斑呢?”大家正在讨论,俊俊突然站起来自豪地说:“咪咪照不出光斑,是我帮她照出来的。”教师并没理会,继续说:“光斑都一样吗?有什么不一样?为什么会不一样?请你们再去玩一玩、想一想。”

应该怎样做才恰当?这二个回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