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_第1页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_第2页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_第3页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_第4页
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1一般原则为了使桩基中各桩受力比较均匀,布置时应尽可能使上部荷载的中心与桩群的横截面形心重合或接近。布置桩位时,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4倍桩径。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规定。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1一般原则为了使桩基中1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1)独立桩基桩的最小中心距:S≥3d(一般3~4d);边桩距承台边缘:≥d。柱下独立承台桩的平面布置二桩布置三桩布置四桩布置六桩布置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1)独2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2)墙下桩基桩的最小中心距:≥3d(一般3~4d);尽量使群桩形心与荷载重心重合;纵横墙交接处宜布置桩。墙下桩的平面布置单排布置双排布置交叉布置墙角布置

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2)墙34.8桩承台的设计承台的作用:将桩联结成一个整体,并把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桩上,因而承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桩基承台分类:柱下独立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梁式承台),以及筏板承台和箱形承台等。承台设计内容包括:选择承台材料及强度等级;几何形状及尺寸;承台结构承载力计算;满足构造要求。4.8桩承台的设计承台的作用:将桩联结成一个整体,4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承台形状:方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最小宽度500mm最小厚度300mm最小埋深500mm桩外缘距离承台边缘150mm混凝土标号C20,保护层70mm桩嵌入承台:大桩100mm,小桩50mm,主筋伸入承台30d三桩承台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最里面三根钢筋相交成的三角形应位于柱截面范围内。矩形承台板配筋应按双向均匀布置,直径≥10mm,间距100~200mm。承台梁的纵向主筋直径应不小于12mm,架立筋不小于10mm,箍筋不小于6mm。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承台形状:5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桩嵌入承台:大桩100mm,小桩50mm,主筋伸入承台30d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桩嵌入承台:大6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1)受弯计算①柱下多桩矩形承台:计算截面取在柱边和承台高度变化处(杯口外侧或台阶边缘),Mx

∑Ni

yi

My

∑Ni

xi②柱下等边三桩承台:见教材Ni——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第i桩竖向力设计值。承台厚度一般按抗冲切和抗剪切条件确定,通常可先按抗冲切计算,再按抗剪切复核;承台配筋通常按抗弯条件确定。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1)7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2)受冲切计算承台的冲切破坏柱对承台的冲切角桩对承台的冲切①柱对承台的冲切:Fl≤2[βox(bc

aoy)

β

oy(hc

aox)]βhp

ft

ho

Fl

F

∑Ni②角桩对承台的冲切:Nl≤[β1x(c2

a1y/2)

β

1y(c1

a1x/2)]βhp

ft

ho

各符号含义见教材P166。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2)8

axh0boy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3)受剪切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桩基承台的剪切破坏面为一通过柱(墙)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V≤βhs

βft

boho各符号含义见教材P167。(4)局部受压计算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验算N≤0.9fc

AlN——柱轴力设计值或桩顶反力设计值;fc——承台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l——柱截面面积,或桩顶截面面积。axh0boy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9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原则:桩基变形控制设计①进行调查研究,场地勘察,收集有关资料;②确定桩基持力层;③选择桩材,确定桩的类型、外形尺寸和构造;④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⑤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⑥初步拟订承台的轮廓尺寸及承台底标高;⑦验算作用于单桩上的竖向和横向荷载;⑧验算承台尺寸及结构强度;⑨必要时验算桩基整体承载力和沉降量,当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时,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⑩单桩设计,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图。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原则:桩基变形控制设计①10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1设计资料的收集(1)上部结构的类型、尺寸、构造和使用要求;(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当地建材与施工能力、条件(包括施工机具、方法、经验等);(4)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包括交通、进出场条件、周围建筑要求、环境要求等)。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1设计资料的收集(111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型的选择混凝土灌注桩:圆形沉管灌注桩直径:300~500mm;钻孔灌注桩直径:500~1200mm;扩底钻孔灌注桩:扩底直径1~2d.混凝土预制桩: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断面尺寸:≤550mm桩身截面环境,结构荷载;工程地质;施工;经济。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12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长的选择

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有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下持力层厚度:≥4d同一建筑物应该尽量采用相同桩径的桩基考虑桩的材料及施工工艺、经济条件。粘土2d砂土1.5d碎石1.0d

4d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13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长的选择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断面350mm×350mm。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桩沉入持力层深度,3×0.35m=1.05m(不包括桩尖部分)伸入承台5cm,考虑桩尖长度0.6m,则桩全长l=8.3+1.05+0.05+0.6=10m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14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长的选择(2)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单桩竖向承载力Ra: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法,规范经验公式法水平竖向承载力RHa: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法,规范公式法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15偏心增大系数,一般取1.1~1.2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力验算(1)桩数和平面布置承受竖向中心荷载的桩基,承受竖向偏心荷载的桩基,桩的中心距:桩的最小中心距:≥3d(一般3~4d);边桩距承台边缘:≥d。桩的平面布置:关于Gk的说明实际分布假设的分布FG偏心增大系数,一般取1.1~1.2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16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力验算(2)桩基承载力验算①桩顶荷载计算桩顶荷载的计算简图Hik=Hk/n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水平力②单桩承载力验算轴心受力:Qk≤Ra偏心受力:Qkmax≤1.2Ra水平力:Hik≤RHa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17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力验算(2)桩基承载力验算③桩基软弱下卧层承载力验算当桩端持力层下存在软弱下卧层时,必须验算其强度是否满足要求。实体深基础法+浅基础的软弱下层验算④桩基沉降验算

对于应进行沉降验算的建筑物桩基,其沉降不得超过建筑物的允许沉降值。⑤桩基负摩阻力验算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18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4桩身结构设计(1)桩和桩基的构造要求①桩轴心受压时,Q≤ψcApfc(2)桩身混凝土强度工作条件系数,预制取0.75,灌注取0.6~0.7①预制桩的混凝土强度不应低于C30,灌注桩不应低于C20②桩的主筋应经计算确定③最小配筋率的限制④桩顶嵌入承台内的长度不宜小于50mm②预制桩施工过程桩身结构计算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4桩身结构设计(119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5承台设计4.9.6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图构造要求受弯计算受冲切计算受剪切计算局部受压计算注意图纸的标准格式桩和承台的平面图、剖面图、配筋图设计说明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5承台设计4.9.620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1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2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3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4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5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6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8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29桩的平面布置原则课件30这是某工地600预制桩被挤断的照片,一个承台六根桩,有四~五根桩断掉,打的时候收锤无问题,锤第二根桩挤断第一根,锤第三根挤断第二根桩。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

4.9.7桩的质量检验这是某工地600预制桩被挤断的照片,一个承台六根桩,有四~31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1一般原则为了使桩基中各桩受力比较均匀,布置时应尽可能使上部荷载的中心与桩群的横截面形心重合或接近。布置桩位时,桩的间距(中心距)一般采用3~4倍桩径。桩的最小中心距应符合规定。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1一般原则为了使桩基中32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1)独立桩基桩的最小中心距:S≥3d(一般3~4d);边桩距承台边缘:≥d。柱下独立承台桩的平面布置二桩布置三桩布置四桩布置六桩布置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1)独33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2)墙下桩基桩的最小中心距:≥3d(一般3~4d);尽量使群桩形心与荷载重心重合;纵横墙交接处宜布置桩。墙下桩的平面布置单排布置双排布置交叉布置墙角布置

4.7桩的平面布置原则4.7.2布桩方法举例(2)墙344.8桩承台的设计承台的作用:将桩联结成一个整体,并把建筑物的荷载传到桩上,因而承台应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桩基承台分类:柱下独立承台、柱下或墙下条形承台(梁式承台),以及筏板承台和箱形承台等。承台设计内容包括:选择承台材料及强度等级;几何形状及尺寸;承台结构承载力计算;满足构造要求。4.8桩承台的设计承台的作用:将桩联结成一个整体,35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承台形状:方形,矩形,三角形,多边形,圆形最小宽度500mm最小厚度300mm最小埋深500mm桩外缘距离承台边缘150mm混凝土标号C20,保护层70mm桩嵌入承台:大桩100mm,小桩50mm,主筋伸入承台30d三桩承台按三向板带均匀配置,最里面三根钢筋相交成的三角形应位于柱截面范围内。矩形承台板配筋应按双向均匀布置,直径≥10mm,间距100~200mm。承台梁的纵向主筋直径应不小于12mm,架立筋不小于10mm,箍筋不小于6mm。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承台形状:36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桩嵌入承台:大桩100mm,小桩50mm,主筋伸入承台30d4.8桩承台的设计4.8.1构造要求桩嵌入承台:大37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1)受弯计算①柱下多桩矩形承台:计算截面取在柱边和承台高度变化处(杯口外侧或台阶边缘),Mx

∑Ni

yi

My

∑Ni

xi②柱下等边三桩承台:见教材Ni——扣除承台和其上填土自重后相应于荷载效应基本组合时的第i桩竖向力设计值。承台厚度一般按抗冲切和抗剪切条件确定,通常可先按抗冲切计算,再按抗剪切复核;承台配筋通常按抗弯条件确定。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1)38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2)受冲切计算承台的冲切破坏柱对承台的冲切角桩对承台的冲切①柱对承台的冲切:Fl≤2[βox(bc

aoy)

β

oy(hc

aox)]βhp

ft

ho

Fl

F

∑Ni②角桩对承台的冲切:Nl≤[β1x(c2

a1y/2)

β

1y(c1

a1x/2)]βhp

ft

ho

各符号含义见教材P166。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2)39

axh0boy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基独立承台(3)受剪切计算斜截面受剪承载力按下列公式计算:桩基承台的剪切破坏面为一通过柱(墙)边与桩边连线所形成的斜截面。V≤βhs

βft

boho各符号含义见教材P167。(4)局部受压计算当承台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低于柱或桩的混凝土强度等级时,验算N≤0.9fc

AlN——柱轴力设计值或桩顶反力设计值;fc——承台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Al——柱截面面积,或桩顶截面面积。axh0boy4.8桩承台的设计4.8.2柱下桩40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原则:桩基变形控制设计①进行调查研究,场地勘察,收集有关资料;②确定桩基持力层;③选择桩材,确定桩的类型、外形尺寸和构造;④确定单桩承载力设计值;⑤根据上部结构荷载情况,初步拟定桩的数量和平面布置;⑥初步拟订承台的轮廓尺寸及承台底标高;⑦验算作用于单桩上的竖向和横向荷载;⑧验算承台尺寸及结构强度;⑨必要时验算桩基整体承载力和沉降量,当持力层下有软弱下卧层时,验算软弱下卧层的地基承载力;⑩单桩设计,绘制桩和承台的结构及施工图。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设计原则:桩基变形控制设计①41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1设计资料的收集(1)上部结构的类型、尺寸、构造和使用要求;(2)工程地质勘察报告;(3)当地建材与施工能力、条件(包括施工机具、方法、经验等);(4)施工场地及周围环境(包括交通、进出场条件、周围建筑要求、环境要求等)。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1设计资料的收集(142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型的选择混凝土灌注桩:圆形沉管灌注桩直径:300~500mm;钻孔灌注桩直径:500~1200mm;扩底钻孔灌注桩:扩底直径1~2d.混凝土预制桩:方形、圆形、三角形等断面尺寸:≤550mm桩身截面环境,结构荷载;工程地质;施工;经济。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43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长的选择

选择较硬土层作为桩端持力层桩端全断面进入持力层的深度有软弱下卧层时桩基下持力层厚度:≥4d同一建筑物应该尽量采用相同桩径的桩基考虑桩的材料及施工工艺、经济条件。粘土2d砂土1.5d碎石1.0d

4d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44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长的选择采用预制钢筋混凝土方桩,断面350mm×350mm。以粉质粘土作为持力层,桩沉入持力层深度,3×0.35m=1.05m(不包括桩尖部分)伸入承台5cm,考虑桩尖长度0.6m,则桩全长l=8.3+1.05+0.05+0.6=10m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45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1)桩型、桩身截面及桩长的选择桩长的选择(2)单桩竖向及水平承载力单桩竖向承载力Ra:单桩竖向静载试验法,规范经验公式法水平竖向承载力RHa:单桩水平静载试验法,规范公式法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2选定桩型,确定单桩46偏心增大系数,一般取1.1~1.2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力验算(1)桩数和平面布置承受竖向中心荷载的桩基,承受竖向偏心荷载的桩基,桩的中心距:桩的最小中心距:≥3d(一般3~4d);边桩距承台边缘:≥d。桩的平面布置:关于Gk的说明实际分布假设的分布FG偏心增大系数,一般取1.1~1.2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474.9桩基础设计的一般步骤4.9.3桩的平面布置及承载力验算(2)桩基承载力验算①桩顶荷载计算桩顶荷载的计算简图Hik=Hk/n轴心竖向力作用下偏心竖向力作用下水平力②单桩承载力验算轴心受力:Qk≤Ra偏心受力:Qkma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