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节大方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答案解析_第1页
毕节大方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答案解析_第2页
毕节大方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答案解析_第3页
毕节大方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答案解析_第4页
毕节大方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 页 毕节大方县教师招聘教师资格证初中生物知识与教学能力考试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以下哪一项不是初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 () A提高生物科学素养B面向全体学生C倡导探究性学习D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 答案:D解析:D选项为高中生物课程的基本理念。这也是初中和高中生物课程理念的区别之处。 2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B解析: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

2、雨,向8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植物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3下列关于生物膜的结构和功能的叙述,错误的是( )。 A.细胞间的信息传递都需要依赖细胞膜上相应受体的作用B.细胞膜中的磷脂分子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组成C.细胞膜是防止细胞外物质自由进入细胞的屏障,它保证了细胞内

3、环境的相对稳定D.细胞对物质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依赖于细胞膜的功能特性 答案:A解析:细胞间的信息传递不一定都要依赖细胞膜上的受体,还可以依靠细胞间的通道传递信息,如高等植物间的胞间连丝可以供细胞间传递信息。A项错误。磷脂分子是一类由甘油、脂肪酸和磷酸等组成的分子,其“头部(磷酸一端)”是亲水的,“尾部(脂肪酸一端)”是疏水的。B项正确。细胞膜的功能特性为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保证了细胞内环境的相对稳定。C、D两项正确。故本题选A。 4下列过程能体现细胞全能性的是( )。A.种子萌发长成植株B.用花药离体培养进行育种C.噬菌体在宿主细胞中繁殖D.单细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 答案:B解析:

4、知识点:细胞全能性。细胞全能性是指细胞经分裂和分化后仍具有形成完整有机体的潜能或特性。花药为已经分化的细胞,但能发育成完整的个体,体现了晓得全能性, B项正确。A项:种子萌发长成植株属于正常的植物发育。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噬菌体属于病毒,不含细胞结构。与题干不符,排除。D项:单细胞生物完成各项生命活动体现了细胞的结构和功能。与题干不符,排除。 5下列关于教学目标的叙述,属于能力目标要求的是( )。正确使用放大镜、显微镜、实体镜等常规生物实验仪器制作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临时装片,并利用显微镜进行观察通过多种媒体收集生物学信息,并对信息进行评价、鉴别等说出显微镜各部分的结构名称及部分结构的作用 A

5、.B.C.D. 答案:C解析:义务教育生物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规定的能力目标中提出:正确使用显微镜等生物学实验中常用的仪器和用具,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提出了对学生使用常用仪器和用具的要求,提出了学生实验操作能力的要求,正确。初步具有收集、鉴别和利用课内外的图文资料及其他信息的能力。正确。是对显微镜结构及其功能的认识,属于知识目标的要求。 6下列不属于细胞凋亡的是( )。 A.蝌蚪尾部消失B.高温导致表皮脱落C.人体胚胎发育时期手指间的蹼消失D.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 答案:B解析:细胞凋亡是指为维持内环境稳定,由基因控制的细胞自主的、有序的死亡,是一种主动的过程。细胞坏死是因病理而

6、产生的被动死亡。蝌蚪尾部消失、人体胚胎发育时期手指间的蹼消失以及被病毒感染的细胞的清除都是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对机体是有利的,属于细胞凋亡。高温导致表皮脱落是由于外界不良环境引起的细胞死亡,属于细胞坏死。故本题选B。 7下列关于细胞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植物细胞的胞间连丝具有物质运输的作用B.动物细胞间的黏着性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有关C.ATP水解释放的能量可用于细胞内的吸能反应D.哺乳动物的细胞可以合成蔗糖,也可以合成乳糖 答案:D解析:胞间连丝是贯穿细胞壁、沟通相邻植物细胞的细胞质连线,是细胞间物质运输与信息传递的重要通道,A项正确。细胞膜外表面的糖蛋白主要起识别作用,此外,它

7、与动物细胞的保护、润滑和细胞间的黏着性也有关。如果糖蛋白含量下降,则细胞容易移动,如癌细胞易扩散主要就是由于其表面的糖蛋白减少,B项正确。吸能反应一般与ATP的水解反应相联系,而放能反应则伴随着ATP的合成,C项正确。蔗糖是植物细胞特有,并由植物细胞合成的糖类;乳糖是动物细胞特有,并由动物细胞合成的糖类,D项错误。 8某教师在组织学生学习了“病毒与人类的关系”之后,组织学生分别代表普通公众、医务人员、科技工作者,谈一谈病毒对人类的利弊。这种教学属于( )。 A.角色扮演B.社会调查C.小组讨论D.口头辩论 答案:A解析:角色扮演模式的学习属于情境学习。学生通过站在所扮演角色的角度来体验、思考,

8、从而构建起新的理解和知识,并提升生活必备的能力。 9由于食物链、食物网这些概念的抽象性,教师采用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进行了解并自行发现结论的教学过程。该教师运用了( )教学策略。 A.发现式探究B.推理性探究C.实验式探究D.合作性探究 答案:B解析:探究学习是指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生物科学知识,领悟科学研究方法而进行的各种活动。根据活动情况把探究学习分为发现式探究、推理性探究和实验式探究三种基本形式。发现式探究是以学生本身的观察和经验为基础,通过在学习情境中自己的探索,自我发现学习的内容要点。推理性探究是“没有自己动手做”而应用探究方法的探究,它主要是开发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技

9、能。推理性探究的教学过程往往包括教师讲述、师生共同讨论、学生运用推理方法形成概念等步骤。实验式探究是一个较为完整的实验过程,包括从问题的提出到最终的解释、报告全过程。由题干所述的教学过程可知,该教师运用了推理性探究的教学策略。 10教师在完成“免疫与计划免疫”的教学之后,邀请当地防疫站的一名工作人员做了“预防艾滋,从我做起”的专题讲座。教师利用的课程资源属于( )。 A.学校课程资源B.社区课程资源C.家庭课程资源D.生成性课程资源 答案:B解析:社区课程资源包括博物馆、少年宫、医院、卫生防疫站、社区中的生产实践人员、生物科研人员、实验技术人员等。当地防疫站的工作人员属于社区课程资源,故本题选

10、B。 11在进行“单细胞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命活动特点”的教学时教师用显微投影让学生观察草履虫临时装片,认识自然状态下草履虫的形态。这位教师采用的教学方法是( )。A.讨论法B.发现法C.讲授法D.演示法 答案:D解析: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谈话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验法、发现法等题目中教师展示草履虫的临时装片,这种通过展示各种实物、直观教具等进行教学的方法,属于演示法。 12在“鸟类的生殖与发育”一节的教学中,教师给学生播放翠鸟交配视频,随后提问:翠鸟的受精过程与前面学习过的两栖类动物的受精过程有什么不同 该提问属于()。 A记忆型提问B分析型提问C应用型提问D评价型提问 答案:C解

11、析:本题考查提问类型。记忆型问题要求学生回忆学过的事实、概念陈述等。分析型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应用型提问是建立一个简单的问题情境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许多生物学的概念分析是要求学生识别条件与原因或者找出条件之间、原因与结果之间的关系学常用这类提问。评价型提问,一种是评价他人的观点。在讨论时,要求学生对有争论的问题给出自己的看法。一种是判断方法的优劣,要求学生判断解决某一问题的不同方法各有哪些长处和不足。根据定义,题干中让学生运用新获得的知识和回忆过去所学过的知识来解决新的问题,属于应用型提问。故本题选择C选项。

12、 13下列植物的结构中,属于果实一组的是()。 A松子、蚕豆B杏仁、花生C芝麻、西瓜D葵花籽、玉米粒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植物果实的定义与实例。子房发育成果实,子房壁发育成果皮,胚珠发育成种子。种子有种皮,所以判断是种子还是果实,只要打开一层后,看是否还有一层可以脱落的种皮。A选项中蚕豆属于种子,不属于果实,一个完整的豆荚是果实。B选项中杏仁属于种子,一个完整的核属于果实,C选项芝麻属于种子,不属于果实。D选项都属于果实。故选D。 14棉花长到一定的高度后摘去顶芽,侧芽就发育成枝条,主要原因是( )。A.侧芽大量分泌生长素B.侧芽开始不分泌生长素C.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增加D.侧芽附近的生长

13、素来源减少 答案:D解析:知识点:植物的顶端优势。顶端优势指植物的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抑制的现象,位于枝条顶端的芽或枝生长势力最强,向下依次减弱。植物顶芽合成的生物素向下运输,大量积累在侧芽部位,并且侧芽对生长素的敏感程度比顶芽强,生长素又具有双重性,浓度过高就会抑制侧芽的生长,表现为顶芽优先生长而侧芽受到抑制。顶芽去除,侧枝的生长素来源减少,抑制消除,侧枝生长,D项正确。A项:植物顶芽合成生物素。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植物顶芽合成生物素。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侧芽附近的生长素来源减少。与题干不符,排除。 15酶是由活细胞产生的。下列关于酶的论述中,都正确的一组是()。 酶是一类具有生物催

14、化作用的蛋白质 酶的活性与pH有关 酶的催化效率很高 酶的数量因参与化学反应而减少 只要条件适宜,酶在生物体外也可催化相应的化学反应 温度过高和偏低对酶活性影响的原理相同 ABCD 答案:A解析:绝大多数酶是蛋白质,少数酶是RNA;酶是生物催化剂,不参与化学反应,只是起催化作用,所以反应前后不发生改变;酶具有高效性和专一性;酶的活性受温度、pH等的影响高温或过酸过碱都会使酶的分子结构发生改变而失去活性。故正确,错误。温度过高和过低对酶活性影响不同,高温会破坏酶的空间结构,使酶变性失活,而低温只能降低酶的活性,不能使酶彻底失活,错误。 16在培养水稻植物根尖的培养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氰化物后,根尖细

15、胞吸收K+的速率变化如图1所示,科学家研究得知氰化物会影响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下列分析不正确的是( )。 A.加入氰化物后K+的吸收速率明显下降是因为能量供应不足B.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物质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加入氰化物后其他物质的吸收都会受影响C.在5h时根尖细胞消耗的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D.推测氰化物中毒后,细胞内酒精含量会发生变化 答案:B解析:线粒体是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线粒体功能受影响将会影响细胞的有氧呼吸,进而影响能量的产生。据图可知,加入氰化物后,K+吸收速率大幅降低,是由能量供应不足造成的,因为水稻细胞吸收K+的方式为主动运输。线粒体功能受损只会影响物质主动运输,不会影

16、响物质的被动运输。细胞呼吸作用产生ATP的场所为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故细胞线粒体功能受损5h之后,细胞消耗的ATP可能来自细胞质基质中的无氧呼吸。水稻根部细胞无氧呼吸会产生酒精。线粒体功能受影响将直接影响到细胞的有氧呼吸,细胞为产生维持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会“被迫”进行无氧呼吸,产生酒精。故本题选B。 17小红调查完公园的生物种类后,将有关的生物分成了动物、植物和其他生物三类。他所采用的分类依据是()。 A生活环境B形态结构C生物用途D个体大小 答案:B解析:为了了解生物的多样性,更好地保护生物的多样性,弄清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我们需要对生物进行分类,它是研究生物的一种基本方法。生物学家根据生物

17、体的形态结构等特征把它们分成不同的等级,并对每一类群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等特征进行科学的描述,以弄清不同类群之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关系,分类的主要依据是生物在形态结构方面的特征,可见B项符合题意,故选B。 18李雷同学由于高三学习紧张未吃早餐,下列有关他上午第四节课时体内血糖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A.肝糖原合成量增加B.胰岛A细胞分泌胰岛素减少C.胰岛B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增加D.胰高血糖素促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 答案:D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血糖的调节。 【答案】D。 【解析】血糖浓度过低血管壁等处的化学感受器兴奋传入神经下丘脑中调节血糖平衡的某区域传出神经胰岛A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促进

18、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血糖浓度升高。 19“通过模拟实验等教学活动,分析得出表面积与体积之比较大者,其细胞代谢效率较高”是“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一节的教学目标之一。关于该教学目标的叙述正确的是()。 A.该目标是知识与技能目标B.该目标是过程与方法目标C.该目标是能力目标D.该目标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三维教学目标的相关知识。 【答案】A。【解析】三维教学目标包括: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主要包括人类生存不可或缺的核心知识和学科基本知识:基本能力获取、收集、处理、运用信息的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终身学习

19、的愿望和能力。 20在学习“特异性免疫”时。教师结合现实生活中热点话题“HINI甲流”,并将流感疫苗说明书拿到课堂中供大家研究,从而引入新课。这属于哪种导人方式() A.悬念导入B.直观导入C.事例导入D.故事导入 答案:C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教学设计中的导入技能。 【答案】C。 211976年,美国的HBoyer教授首次将人的生长素抑制素释放因子的基因转入大肠杆菌并获得表达,这是人类第一次获得的转基因生物,此文中的表达是指该基因在大肠杆菌内()。 A.能进行DNA的复制B.能进行转录和翻译C.能合成生长素抑制素释放因子D.细菌繁殖肺部感染 答案:B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基因的表达。 【

20、答案】B。 【解析】基因的表达包括转录和翻译两个连续的过程。 22探究性学习的形式有哪些 ()。发现式学习推理式探究实验式探究 A.B.C.D. 答案:A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探究性学习的形式。 【答案】A。【解析】探究性学习的形式有发现式学习、推理式探究、实验式探究。 23某植物种子吸水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的释放和氧气的吸收速率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30h后,细胞中线粒体的功能增强B.012小时,植物细胞只进行无氧呼吸C.012小时,细胞中结合水含量增加D.1248小时,种子萌发过程中有机物的总量不变 答案:A解析:只有有氧呼吸才会消耗氧气,30小时后,氧气的消耗速率明显增

21、加,说明有氧呼吸速率明显提高,即线粒体功能增强,A正确。012h二氧化碳的产生速率远大于氧气的消耗速率,故以无氧呼吸为主,但是也进行有氧呼吸,B错误。自由水含量和结合水含量的比值与新陈代谢的旺盛程度有关,在012h期间,随着呼吸速率的增强,自由水的含量不断增加,结合水的含量不断下降,C错误。由图中可以看出,1248小时,种子进行呼吸作用释放大量二氧化碳,需消耗有机物,所以有机物的含量会减少,D错误。24置于黑暗环境中的绿色植物移至阳光下后,CO2吸收量随光照强度改变而产生的变化示意图如图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曲线BC段表示绿色植物没有进行光合作用B曲线AB段表示绿色植物仅进行光合作用

22、CB点表示绿色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相等D随光照强度递增。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减弱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光合速率是指光合作用固定二氧化碳的速率,即单位时间单位叶面积的二氧化碳固定(或氧气释放)量,也称光合强度。 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强,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加。A点开始,植物开始进行光合作用并随光照强度增强而增强,但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植物也在进行呼吸作用,呼吸作用不受光照强度的影响,一直在进行A、B、C错误。B点时,二氧化碳的吸收量和释放量相等,说明此时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速率相等,C正确。故选C。 25图8所示的板书类型属于( )。 A提纲式B图示式C方程式D表格式 答案:B解

23、析:提纲式的板书就是按教学内容和教师设计的教学程序,条理分明、提纲挈领地编排书写的板书形式。流程式板书以教材提供的时间地点为流程,反映教学的主要内容。表格式板书是根据教学内容可以明显分类、进行比较等特点。找出教学内容的要点,列成表格,通过横向对比和纵向归纳,获得新知识或建立知识之间的联系。图示式板书,顾名思义是用图画、文字、线条、符号、框图等方法表现教学内容的板书,使教学中的难点通过图示形象化,从而化难为易,这类板书具有形象性、趣味性特点,也可以把物质的变化过程和事物间的关系简明地表达出来。如图所示为图示式板书,故本题选择B选项。 26某同学在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视野中看到的细胞数量最多

24、的镜头组合是( )。 A和B和C和D和 答案:C解析: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小,看到的细胞数目越多,因此要使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多,应选用放大倍数小的目镜和物镜。上端扁平、无螺纹,为目镜,其长度和放大倍数成反比,即长度越长,放大倍数越小;上端有螺纹,为物镜,其长度和放大倍数成正比,且镜头越细,放大倍数越高。因此本题目镜和物镜的组合应是长目镜和短物镜,答案选C。 27图1是CO2浓度和光照强度对大棚内某种蔬菜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曲线图。分析曲线可得出的结论是( )。 A.CO2浓度高,光补偿点高B.CO2浓度低,光饱和点低C.光照强度大,光合作用强D.CO2浓度高,光合作用强 答案:D解析:图中曲

25、线表示的是光照强度和CO2浓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没有体现呼吸作用强度,所以从图中无法看出两种CO2浓度下,光补偿点及光饱和点的大小,A、B两项错误。在达到最大光合作用强度后,光合作用的强度不随光照强度变化,C项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004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一直大于003CO2浓度下的光合作用强度,D项正确。 28有关中心法则(图3)的叙述正确的是( )。 A.DNA复制需要tRNA和核糖体同时参与B.在真核细胞中,RNA可以逆转录成DNA.C.RNA复制过程发生在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D.在真核细胞中,复制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 答案:D解析:知识点:中心法则的知识,在真核细胞中,复制

26、发生的主要场所是细胞核,D项正确。A项:DNA复制需要多种酶的参与,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的参与。与题干不符,排除。B项:某些RNA病毒可以发生逆转录的过程。与题干不符,排除。C项:真核细胞分裂的间期进行DNA的复制,RNA复制过程是RNA病毒特有的,RNA病毒侵染细胞后,在细胞质中进行复制。与题干不符,排除。 29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 )。 A.让植物叶片进行充分的光合作用B.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C.促进酸雨与植物体内有机物反应D.帮助植物体提高温度 答案:B解析: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我们要先将两盆植物分别贴上A、B

27、标签,然后每天定期同时向A喷洒模拟酸雨,向8喷洒清水(洒水壶不混用,喷洒的模拟酸雨和清水等量),对植物的其他管理措施不变。向植物喷洒的酸雨会对植物造成一定的影响,植物的叶上有气孔,气孔打开才能使得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在一定的范围内,阳光越强,气孔就容易张开。因此,在模拟探究“酸雨对植物的影响”实验中将实验装置放在向阳处的主要目的是有助于植物叶片的气孔张开,使酸雨进入植物体内,影响其生活,才利于观察实验现象 二、问答题30兔是一种恒温动物,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其体温仍能保持相对恒定。下面是有关兔的实验。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某校生物兴趣小组制定了以下实验方案:实验假设:

28、下丘脑是调节体温的主要中枢。 实验步骤: 取两组性别与年龄相同、健康的生理状况一致的成年兔,并标记为甲、乙; 用一定的方法破坏甲组兔下丘脑,乙组兔不作处理作为对照,先测定甲乙两组兔的体温。 把甲乙两组兔置于可人工控制的温室中,室内温度调为0,在相对安静的条件下观察 24小时每隔4小时分别测量一次体温,并做好记录。 (1)预期结果与结论: 若_,则假设成立。(3分) 若_,则假设不成立。(3分) (2)实验组和对照组可在同一组兔子身上进行,先做_的实验,再做的实验进行前后对照。(6分) (3)若假设成立,下丘脑是其调节体温的中枢。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可通过下丘脑的调节作用引起其皮肤血管收缩,皮

29、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还可促进有关腺体的分泌活动,使_的分泌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 从而维持体温恒定。(3分) 解析:(1)甲组兔的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兔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甲、乙两组兔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 (2)不破坏下丘脑;破坏下丘脑后 (3)甲状腺激素(肾上腺素) 解析:(1)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调节体温的中枢是否为下丘脑,所以预期结果与结论为:若甲组兔的体温发生明显改变,乙组兔的体温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成立;若甲、乙组兔体温均保持相对恒定,则假设不成立。 (2)为了节省实验材料,实验组与对照组可在同一只兔身上进行,先做不破坏下丘脑的实验,再做破坏下丘脑后的实验,进行自身前后对照。 (3)当环境温度明显降低时,一方面可通过下丘脑体温调节中枢的调节作用,引起兔皮肤血管收缩,以致皮肤的血流量减少,从而使皮肤的散热量减少;同时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的分泌量增加,导致体内代谢活动增强,产热量增加。从而维持体温恒定。 31“物质跨膜运输的实例”是人教版新课标高中生物必修一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请对这部分的教材内容进行分析并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解析:【知识点】本题考查教材分析及制定恰当的三维教学目标的能力。 【参考答案】 (1)教材分析:“物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