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课、唐朝的民族政策与科举制度世界屋脊的明珠布达拉宫 布达拉宫的松赞干布文成公主塑像自主学习一 阅读课文的第一部分,解答以下问题:1、唐朝时期主要的少数民族都有哪些?2、唐朝对待少数民族采取了什么政策?3、唐朝和个少数民族友好交往的史实有哪些?人物、事件一、唐朝的民族政策 1、唐朝主要的少数民族以及分布概况唐朝时期,在祖国辽阔的大地上,生活着许多民族。青藏高原一带生活着藏族的祖先吐蕃人;色楞格河流域有维吾尔族的祖先回纥人;云南苍山洱海一带有彝族和白族祖先建立的南诏政权;在东北地区那么有靺鞨等族 。南诏西突厥吐蕃东突厥南诏回纥靺鞨2、唐朝时期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 唐朝统治者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
2、,注意与少数民族搞好关系,在各民族地区设立行政管理机构,任用当地民族首领做长官,尊重当地的民族风俗习惯。比如说册封、和亲、设立机构等等,贞观年间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8世纪初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嫁给尺带珠丹;9世纪中期唐穆宗,唐蕃会盟 ;唐太宗时期,在设立安西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南的广大地区;武那么天时,设北庭都护府,管辖天山以北、巴尔喀什湖以南广大区域。民族生活区域当代什么民族的前身少数民族与唐朝的交往吐蕃人回纥人南诏人靺鞨族突厥人青藏高原色楞格河流域云南苍山洱海一带东北地区天山南北藏族维吾尔族白族和彝族西迁融入中东及中亚民族 唐太宗:文成公主入藏唐中宗:金城公主入藏唐穆宗:“
3、唐蕃会盟碑唐玄宗封“怀仁可汗唐玄宗封“渤海郡王设立安西、北庭都护府唐朝是怎样加强对西域管辖的?唐太宗设安西 都护府武那么天设北庭都护府补充:文成公主入藏,把唐朝的优秀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传入了西藏,西藏也派人到长安留学,学习汉族优秀的文化和先进的生产技术,还聘请汉人到西藏掌握文书,传授知识。文成公主进藏对加强汉族和藏族的往来,发展藏族的经济文化,作出了巨大献。藏族人民至今在布达拉宫里还安置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的塑像,还保留了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结婚时的洞房遗址,西藏民间还广泛流传歌颂文成公主的民歌,歌颂她给藏族经济文化的发展所作出的巨大贡献。继文成公主之后,金城公主嫁入吐蕃,以敦睦蕃、唐关系,为
4、中国民族关系的发展树立了一块不朽的丰碑。在蕃、唐战火纷飞的年代,使双方的和平友好不断增进。金城公主入蕃30年,力促唐蕃和盟。此间,唐、蕃虽曾进行过多次的战争,但由于金城公主的努力,双方使臣往来频繁,双方终于在开元二十一年733,唐、蕃在赤岭今青海湟源西日月山定界刻碑,约以互不相侵,并于甘松岭互市。公元年唐穆宗长庆元年,唐朝和吐蕃双方派使节,先在唐京师长安盟誓。次年又在吐蕃逻些拉萨重盟。公元年,将盟文刻石立碑,用汉藏两种文字对照,树于拉萨大昭寺门前。即历史上有名的甥舅和盟碑,又称唐蕃会盟碑或长庆会盟碑。它是汉藏两大民族团结友好的历史见证。唐蕃会盟以后,双方友好往来更为密切,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频繁
5、,这就为十三世纪西藏正式划入祖国版图打下了基础这是唐朝画家阎立本所画的?步辇图?。 此画以贞观十五年文成公主嫁给吐蕃王松赞干布这一重要历史事件为题材,描绘唐太宗李世民坐步辇接见松赞干布使者禄东赞的情景。又称公主柳,相传7世纪中叶大昭寺建成后由文成公主亲手所植。是汉藏民族亲密合作的信物,并加以神化,说此树是文成公主带到吐蕃的释迦牟尼佛像的头发落地而生,故又称释迦发。大昭寺正门唐蕃会盟碑“喜兵革之不作,惟亲好是崇,岂不盛欤? 不再作战,相互充满了亲情友好,难道不好吗?想一想1、唐朝哪位皇帝在位时,吐蕃首领阐述唐与吐蕃关系时说出“和同为一家?“合同为一家究竟是什么样的。唐玄宗唐太宗说:“自古皆贵中华
6、,贱夷狄,朕独爱之如一。他的话是什么意思?表达了什么样的民族政策?1、意思是说,“自古以来的统治者,都重视 中原的汉族,而轻视那些少数民族,而我 朕,却对他们一视同仁!2、表达了他比较开明,开放的民族政策 想一想唐朝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是为了巩固其统治,但是巩固统治还需要选取一批有能力的人才来为国家效力才行,那么唐朝时期是如何选拔人才的呢?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科举制度。二、科举制度的确立、科举制的诞生隋文帝、隋炀帝科举制是在哪个朝代诞生的?隋朝科举制在隋朝的诞生与哪两位皇帝相关? 隋唐之前的魏晋时期,我国是如何选拔官吏的?要出自高门权贵家庭,要有地方官员和高门权贵的推荐。 这样的选官制度有什么
7、弊端呢?权贵子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而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任高官。 隋文帝采用了什么方法来选拔官吏?隋文帝 隋文帝改革选官制度 隋文帝最早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他令各州推荐人才,参加考试,合格的可以做官。这就是科举制的源头。隋炀帝 科举制诞生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地方集中到朝廷。唐太宗唐朝科举制的完善与哪些皇帝有关?2、科举制的进一步发展与完善武那么天唐太宗 唐太宗重视科举 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贞观年间,参加科举考试者多达
8、千人,而录取者,仅百分之一二。武那么天 武那么天首创殿试、武举 武那么天也大力提倡科举。她将应举的人,集中到洛阳宫殿,亲自出题面试,从而开创了殿试制度。她同时还开创了武举制度。 隋唐科举制的历程表开始用分科考试方法选拔官员正式设置进士科,科举制度正式诞生扩充国学的规模,重视人才培养和选拔开始殿试和武举初创发展完善唐太宗武那么天隋文帝常设考试科目:以进士科和明经科最为重要 隋炀帝看两那么材料,并请大家思考材料说明了什么?材料一: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材料二:伟大的民主革命家孙中山说过: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
9、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说明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是世界上最早的考试制度,明确指出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与英国文官考试制度及现代各国考试制度之间的渊源关系。这说明,中国古代考试选官制度对世界文明发展产生过一定影响。3、科举制度的意义1、扩大了选拔人才的范围,改善了用人制度,使有真才实学的人进入仕途。2、提高了政府各级官员的整体素质,加强了中央集权。3、进士科注重考诗赋,促进了唐诗的发展。4、科举制也隐含弊端,科举制使大批知识分子醉于功名,集中精力应付考试忽略了学问的实用性。科举制的完善“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唐太宗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 唐.赵嘏久旱
10、逢甘霖他乡遇故知洞房花烛夜人生四大幸事金榜题名时大雁塔慈恩塔下题名处,十七人中最少年。 白居易水国寒消春日长,燕莺催促花枝忙。风吹金榜落凡世,三十三人名字香。 ?及第谣?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科举制的影响他们都是进士及第张九龄房玄龄 据统计,唐玄宗开元年间,科举出身的宰相,占有三分之二。 科举制改善了用人制度,使得有才识的读书人有机会进入各级政府任职。私 塾 科举制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士人用功读书的风气盛行。李白杜甫 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参与园地 唐太宗见到到新科进士们从金殿大门鱼贯而出,兴奋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请回答:1 “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 是什么意思?2 唐太宗为什么这么说?天下的人才全都落到我的手中了因为通过科举考试,选拔了人才,有利于加强唐朝的统治。1、在我国历史上,最早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应生活在 A南北朝 B隋朝 C唐朝 D明朝2、“天下英雄,入吾彀中是哪个皇帝说的 A隋文帝 B唐玄宗 C唐高祖 D唐太宗3、唐朝平定“安史之乱的名将郭子仪是由武举进入仕途。武举制创立于 A隋文帝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票配资合作协议范本
- 票据贴现服务合同
- 写字楼租赁条件谈判协议模板
- 写字楼租赁协议
- 护理院服务协议
- 《减少公司内耗方案模板》
- 2024至2030年中国实验室溶解氧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4至2030年中国塑钢带专用纸管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教育机构贷款合同
- 2024年中国轮因挂具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上海市浦东新区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上学期期中考试英语试题
- 《政务礼仪》PPT课件.ppt
- 文身的危害PPT精选课件
- IFRS17保险合同准则评析及影响分析
- PLC课程设计(停车场车位控制 )
- 2022年初中一年级生物上册期中试卷及答案
- 软件项目运维工作记录表
- 《羊道春牧场》读后感作文5篇
- 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护理PPT课件
- 铁塔安装施工方案(完整版)
-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PPT学习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