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华版)25.古人谈读书_第1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华版)25.古人谈读书_第2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华版)25.古人谈读书_第3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华版)25.古人谈读书_第4页
最新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精华版)25.古人谈读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在一天天长大。你知道古人对读书有怎样的见解吗?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三篇小古文,学习古代大家的读书之法吧! 课文导入24 古人谈读书RJ 五年级上学习目标1. 认识“耻、诲”等4 个生字,会写“耻、诲”等9 个字。2.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借助注释,理解课文的大意。3. 初步学习文言文中古今异义的词语。作者简介字元晦,宋代著名理学家。他一生主要从事儒学的研究和教学工作,对读书有很多自己的思考和认识。著有四书章句集注楚辞集注等。朱熹(11301200)字伯涵,号涤生,谥号“文正”,后世称“曾文正”。中国近代政治家、战略家、理学家、文学家,

2、湘军的创立者和统帅。著有曾文正公全集。曾国藩(18111872) 论语儒家经典之一,是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纂的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全书分20 篇,每篇又分若干章。它与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知识链接 字词学习耻笑 教诲 称谓 朗诵 岂敢 恒心 窥视 皆大欢喜 缺少 悔之晚矣 chhuwisngqhngkujiquy耻(羞耻)址(地址)诲(教诲)悔(后悔)诵(背诵)涌(汹涌)恒(恒心)桓(盘桓)皆(皆大欢喜)旨(旨意)缺(缺少)缸(水缸)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论语整体感知朗读古文,根据注释了解三篇古文的具体意思。 勤勉而喜

3、好学习,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 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这才是真智慧啊。 将知识默记在心,学习时不感到满足,教诲人不感到疲倦。 余尝谓: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心不在此,则眼不看仔细,心眼既不专一,却只漫浪诵读,决不能记, 记亦不能久也。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心既到矣, 眼口岂不到乎? 宋朱熹 我曾经说过:读书有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心思不在读书上,那么眼睛就不会看仔细,既然思想不集中,就只能随意地诵读,绝对不能记住,即使记住了也不能长久。三到之中,心到最重要。思想既然已经集中了,眼睛、嘴巴的应用怎么会不到位呢? 盖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

4、要有恒。有志则断不甘为下流;有识则知学问无尽,不敢以一得自足,如河伯之观海,如井蛙之窥天,皆无识者也;有恒者则断无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曾国藩 士人读书,第一要有志向,第二要有见识,第三要有恒心。有了志向就一定不会甘心做一个下等的人;有了见识就能明白学无止境,不敢稍有心得就自满自足,像河伯观海、井蛙观天,这都是没有见识的人;有恒心就一定没有做不成的事情。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点击返回) 再仔细朗读三篇古文,边读边思考,三篇古文分别给出了怎样的建议。联系自己的读书体会,谈谈自己受到的启发。有不懂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与老师和同学们讨论解决。课文解读1.朱熹认为读书要做到哪三到?读书要做到

5、三到:心到、眼到和口到。2.三到之中哪个最重要? 为什么?(用原句回答)心到最重要。“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 ”3.曾国藩认为士人读书应该具备哪些条件?第一要有志,第二要有识,第三要有恒。4.读完第一则小古文,对于读书你有了哪些感受?要谦虚好学,不以向比自己地位低或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为耻。要用诚实的态度对待知识,不能有半点虚伪和骄傲。要养成踏实认真的学习态度和实事求是的作风。求知路上,要孜孜以求,永不止歇;教人诲友,要循循善诱,不能厌烦。5.读第二则小古文,简要分析“三到”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心到是眼到和口到的前提和关键,眼到和口到是心到的基础,“三到”相辅相成,关系密切,缺一不可。7.读第三则

6、小古文,曾国藩的这段话主要告诉我们什么?曾国藩的这段话告诉我们,读书有志、有识、有恒,才能有追求、不满足,最终取得成功。6.第三则小古文中举河伯观海和井蛙窥天的例子有什么作用? 从反面进行阐述,突出一个人有见识的重要性。本文围绕读书学习这一主题,选取了三则古人谈论读书的小古文,从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需具备的条件等方面进行探讨,启发我们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热爱读书,善于读书。主题归纳文章结构古人谈读书读书态度读书方法读书条件敏而好学,不耻下问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心到、眼到、口到有志、有识、有恒方法总结汉字也“兼职”【课文回放】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

7、也。【技巧点拨】在这句话中,最后的“知”读zh,等同于我们现在的“智”字。“知”和“智”是一对“古今字”。知知会(使知道)知道知识智慧知县(主管)知友(知己)在上古时代,特别是先秦时代,汉字的数量比现代要少得多,所以普遍存在着“兼职”现象一词多义、一字多义。随着社会的发展,汉字也在不断地发展变化,为了便于区分和理解,后世就取消了一些汉字的某项“兼职”,另造了新字来分担它的义项。于是,古原字和后造新字就成了“古今字”的关系。【牛刀小试】论语中有不少古今字呢,你能找出来吗? 试一试吧!弟子入则孝,出则弟。古今字:_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古今字:_示例:弟悌(音:t 义:对兄弟友爱) 说悦(音:y

8、u 义:愉快)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教材习题朗读指导:朗读文言文要注意句中的停顿,不要读破句。示例: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背诵指导:先理解课文的意思,读通,读熟,最后熟读成诵。 借助注释,用自己的话说说课文的大意。课文译文见整体感知(点击图片即可跳转)三到之中,心到最急。古义:重要,要紧。 今义:焦躁;匆促;迫切,要紧。有志则断则不甘为下流。古义:一定,绝对。 今义:长形的东西截成两段或几段;隔绝,不继续;判断,决定,判定。 下面加点字的意思和现在的常用义不一样,结合上下文猜一猜,再查字典验证。示例:朱熹的“读书有三到”让我受益匪浅。“心到”是讲读书时要精力集中,专心致志;“眼到”就是目光专注,善于观察、发现;“口到”就是读出声来,有些文章还要大声地有感情地朗读。我运用这种方法,读书时心、眼、口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