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二轮复习专题_第1页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_第2页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_第3页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_第4页
高考二轮复习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高考二轮复习一非金属元素一、考纲揭密:1、卤族元素:(1)以氯为例,了解卤族元素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从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理解卤族元素(单质、化合物)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3) 了解几种重要的含卤素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注意】这部分内容是历年高考重点考查的内容之一,大家一定要掌握 典型非金属元素的物理、化学性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用途等。2、其他常见的非金属元素(如:H, O, S, N, P, C, Si) : (1) 了解这 些元素的单质及某些氧化物、氢化物的性质。(2)以NaQ为例,了解过氧化 物的性质。(3)掌握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4)以硫酸为例,了解化工生 产化学反应原理

2、的确定。初步了解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三废处理” 与环境保护以及生产过程中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5) 了解常见盐类的性质和用途。(6) 了解常见化肥的基本性质。(7) 了解硫、氮、碳的氧化物对大 气的污染,以及防止大气污染。(8)初步了解一些生活用水的净化及污水处 理的基本原理。【注意】硫酸、硝酸的化学性质,原料与能源的合理利用,生产过程中 的综合经济效益问题是这部分的重点。3、几点说明在高考考试大纲中“元素化合物”部分的权重虽然只占15% (150分中约占22分),但在高考试题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很难归类,实际情况中属于该部分的分值远远超过15%,它是中学化学的核心内容,是学习基本 概念基本

3、理论、化学计算乃至化学实验的基础和载体,故务必给于重视。元素化合物的内容庞杂、琐碎、条理性较差、逻辑性也不够强,针对其易学好懂,难记难用的特点,可以性质学习为突破口。复习时要注意:(1)充分利用已有的理论知识(物质结构理论、氧化-还原理论、反应速 率与平衡移动原理等)作为指导来学习元素化合物的知识,尽可能地理解。(2)理清知识的内在逻辑关系,尽可能地使知识变得有序化、网络化、条理化、规律化。元素化合物的主线为两条:物理性质|存在气分氢牝物 甘要学会进行多角度归纳。(1)从氧化性还原性角度归纳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 H2、C Si、 P、CO HS、HCl、HBr、HI、NH一般体现还原性

4、,、Q、NO HSO、HNQ HClO体现氧化性,S N2、SO既体现弱氧化性又有还原性,而 则有强氧 化性和较弱的还原性。(2)从单质和化合物的实验室制备方面归纳。氧化法制取的有Cl2、Q,还原法制取的有屋、NGk NO用非氧化还原方法制取的有 CO、HX NH(3)从气体性质方面归纳。有颜色的有 F2 c12 NO澳蒸汽;有刺激性气味 的有HX NHSOF2 C1 2 NO2澳蒸汽,易溶于水的有 HX NHSO NQ,能溶于水 的有C12 CQ;难溶于水的有 H2 02 CH C2H C2H CO,与水可发生反应的有SOF2 C1 2 N02 C02 NH,可用作保护气的是N2 Ar注意联

5、系(1)纵向联系一一同一非金属元素可能出现的转化关系。如:镂盐 S2 SiQ、SO2, CG2 SO2、PO2一中的几种。有如下试验:(1)取5mLA溶液,往其中通入足量的 CO,得到白色沉淀B, B可完全溶 于盐酸(2)另取5mLA往其中加入盐酸,生成气体 C,将C通入CuSO中,有黑 色沉淀D (Cu0生成。根据上述实验,回答:溶液 A中肯定存在 离子;(2)溶液A中肯定不存在一离子。解析:通入足量的CO中能产生沉淀的是AIO2-Si。,沉淀为Al(OH)3 和HSiQ,但H2SiO3,不溶于盐酸;“加入盐酸,生成气体”的有 S2 SO、 COT ,依照反应2S+SO+6HI=3S+3HD

6、,由于各离子等物质的量浓度,可 知不会有SO”存在。答案: 溶液A中肯定存在AIO2 S2 ;肯定不存在SiOl、SO2,例2、下列关系图中,A是一种正盐,B是气态氢化物,C是单质,F是 强酸,A、B、C D E、F含有同一种元素。当 X无论是强酸还是强碱时, 都有如下转化关系(其他产物及反应所需条件均已略去),当X是强碱时,B跟C12反应除生成C外,另一产物是盐酸盐请填写下列空格:A的化学式是;当X是强酸时,F的化学式是,当X是强碱时,F的化学式 是;上述反应中,是 反应,是 反应,是 反应(以上三空选填“化合”、“分解”、“置换”或“复分解”),不属于四 种基本反应类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7、。当 X是强碱时,B与 C1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解析:A是既能与强酸又能与强碱反应的正盐,应为某弱酸的镂盐, 联系到后来的被连环氧化,应有某元素变价较多,硫化物可能很大,代入 验证符合。答案:(NH) 2sH2SO HNO3 复分解 置换 化合3NO+HO 2 HNO+NO 8 NH3+3 C1 2= 6 NHCl+K评注:求解推断题的起点应该是寻找题中最具特点的某个要件(题眼), 然后大胆想象,小心求证。当然解答本题要求对 S、N两元素及其化合物之间的相互反应关系非常熟悉,还是一句老话:基础不牢地动山摇例3:如图所示已知:甲、乙、丙、丁均为前三 周期元素的单质。在一定条件下甲与丙和甲与丁都按物

8、质的 量之比1 : 3反应,分别生成X和Y,在产物中元素甲呈负价在一定条件下乙与丙和乙与丁都按物质的量之比 1: 2反应,分别生成Z和W在产物中元素乙呈负价。请填空:(1)甲是 2乙是(2)甲与丙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是?(3)乙与丁反应生成W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由1: 3反应易想到有N2参加,而物质的量之比1: 2则与H20 MgO的生成密切联系起来。氮 氧 N+3HT2NHI Q+2M舞 2MgO评注:解答无机框图题的要点是寻找“题眼”,抓住反应关系,从题给 信息中发现线索“大胆推断”,再“小心求证”。抓住要害,中心开花,全 面突破一一这往往是解推断题的重要思路,而不是一开始就进行严密的按

9、 部就班式的推理。例4: A、B、C、D E、F六种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注:所有反应条件及部分产物未标出,其中反应是置换反应。若A、D F都是非金属单质,且 A D所含元素同主族,A F所含元 素同周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反应发生的条 件是。若A是常见的金属单质,D. F是气态单质,反应在水溶液中进行的, 则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已知1 g D与F反应生成B时放出92.3 kJ 热量,写出该反应的热化学方程式 。10若B、C F都是气态单质,且B有毒,和两个反应中都有水生成, 反应需要放电才能发生, A、D相遇有白烟生成, 则C的电子式是,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若A D为短周期

10、元素单质,且所含元素的原子序数 A是D的2倍, 所含元素的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 D是A的2倍,和两个反应中都有 红棕色气体生成,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解析:AD作为同主族的非金属单质,要能发生相互置换,卤族的可能 性不大(因为F2置换出C12的同时也要置换出Q),可能性较大的是氧族的 Q和S,符合反应白比较多,但 A如是Q的话,反应就不好安排了。 AC最后都能反应生成E,容易让人想到Q的进一步氧化,F是氧气,A是什 么呢?但只要想到碳族的C和Si也能发生相互置换(工业制硅的第一步反 应),就能“柳暗花明”!中容易想到的是活泼金属置换酸中的氢或钠置换水中的氢,到底是 哪一种金属呢?假如是钠,C到

11、E就不好处理了,所以应该是某变价金属在 反应中被氧化为低价,在反应中被进一步氧化,由此不难得出:A是铁, F是C12,余下的豁然开朗。本题顺带考查了热化学方程式的书写。B定为氯气,A、D相遇有白烟生成,NH和HC1的可能性极大,联 系到“反应需要放电才能发生” ,C应该是N2,反应是氨被氯气氧化, 难以把握的是反应。从 D到B, HC1能直接反应生成Q吗?历史上的“地 康法”就是!即使想不到也要大胆写出答案,何况题目中还暗示了反应中 有水生成。问由两个“ 2倍”就不难得出AD的原子序数均为偶数,在短周期中11符合条件的只有碳和镁,再由“红棕色气体生成”,易得F为硝酸。答案:SiQ +2c温-S

12、i+2COT高温(2)2Fe2 +Cl2=2Fe3 +2Cl H 2(g) + Cl2(g) = 2HCl(g) ; H= - 184.6kJ mol1:N ” N : 4NH 3 + 5Q4N 6Ho评注:这道题利用了一个简洁凝练的框图,几乎把中学阶段所需重点掌 握的有关元素及其化合物的知识“一网打尽”,涉及到的知识点有:碳与硅、 铁和镁、卤素、氧气、过氧化钠、硝酸,在突出答案开放性的同时,使学 生在一个更高的层次上对中学化学各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了 一个俯瞰式的 把握。 总结:无机框图题是一种将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基本概念基本 理论融为一体的典型试题,它具有综合性强、灵活性高、容量大等特点,

13、 故在各级各类考试中频繁出现,而且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开放性 框图思维题由于有利于考查考生的发散思维,越来越受到命题者的青睐。四、训练感悟:1、久置于空气中的下列物质,因被氧化而呈黄色的是A.浓硝酸 B.氧化亚铁溶液C .澳苯 D .澳化银2、放在敞口容器中的下列溶液,久置后溶液中该溶质的浓度会变大的是A.浓硫酸B.氢氧化钠C.氯水 D.氯化钠3、向下列溶液中通入过量 CO,最终出现浑浊的是A.氢氧化钙饱和溶液 B .苯酚钠饱和溶液C.醋酸钠饱和溶液D.氯化钙饱和溶液4、铜和镁的合金4.6g完全溶于浓硝酸,若反应中硝酸被还原只产生 4480mL 的NO气体和336mL的N2O气体(标况)

14、,在反应后的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质量为A. 9.02gB. 8.51gC. 8.26gD. 7.04g125、下列关于浓硫酸的叙述正确的是A、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因而能使蔗糖炭化B .浓硫酸在常温下可迅速与铜片反应放出二氧化硫气体C .浓硫酸是一种干燥剂,能够干燥氨气、氢气等气体D.浓硫酸在常温下能够使铁、铝等金属钝化6、向一种溶液中滴加另一种溶液后,溶液的颜色不发生变化的是A.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稀盐酸B .硫酸铁溶液中滴加硫富化钾溶液C.碘水中滴加淀粉碘化钾溶液D .高镒酸钾酸性溶液中滴加亚硫酸钠溶液7、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除去N中的少量Q:通过灼热的CuC粉末

15、,收集气体B.除去CC中的少量HCl:通入NaCC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l3: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MgC2:加入适量NaOH液,过滤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非金属元素R所形成的含氧酸盐(M aRO)中的R元素必定呈现正价B只有非金属能形成含氧酸或含氧酸盐C除稀有气体外的非金属元素都能生成不同价态的含氧酸D非金属的最高价含氧酸都具有强氧化性9、某无色混合气体可能由 CH、NH、H、CO CO和HCl中的某几种气体组成。在恒温恒压条件下,将此混合气体通过浓H2SO时,总体积基本不变;13 通过过量的澄清石灰水,未见变浑浊,但混合气体的总

16、体积减小,把剩余 气体导出后,在O中能够点燃,燃烧产物不能使 CuSO粉末变色。则原混合 气体的成份是A CH4和 NH B HCl 、H和CO C HCl 和CO D HCl 、COCOQ10、关于非金属元素N、O Cl、P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通常情况下其单质均为气体B.其单质均由双原子分子构成C.都属于主族元素D.每种元素仅生成一种氢化物11、下列氧化物按其形成的含氧酸酸性递增排列的顺序是A. SiO2 ::CO2 ::SO3 二 P2O5B. SiO2 ::CO2 :尸2。5 二 SO3C. CO 2 :: SiO 2 :二 P2O5 :: SO3D. CO 2 :P2O5 ::SO3

17、 :二 SiO212、关于氮族元素(用R代表)的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最高化合价是5B.氢化物的通式为RHC.非金属性由上到下递增D .其含氧酸均为一元强13、下列各组物质中,将前者加入后者时,无论前者是否过量,都能用同一个化学方程式表示的是A、稀盐酸,NaCO溶液B 、稀HSO溶液,NaAlQ溶液C Cu , FeCl3溶液 D 、 浓氨水,AgNO容液14、有一种磷的结构式是,有关它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JfllA.它完全燃烧时的产物是BQ B .它不溶于水C.它在常温下呈固态D .它与白磷互为同分异构体15、将足量CO通人KOM口 Ca (OH 2的混合稀溶液中,生成沉淀的物质的量(n)和

18、通入CO体积(y)的关系正确的是1416、强热硫酸亚铁固体可发生如下反应 2FeSOFe 2Q+SOJ +SOT若将此反应生成的气体通入 BaCl2溶液中,则A.析出BaSQS B.析出BaSOM淀 C .逸出SO气体D.逸出 SO 气体17、混合下列各组物质使之充分反应, 加热蒸干产物并在300c灼烧至质量 不变,最终残留固体为纯净物的是A向CuSO容液中加入适量铁粉 B、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 2SO与BaCl2溶液C、等物质的量的NaHCOf NaQ固体 D、在NaBr溶液中通入过量氯气18、同温同压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等体积混合的2种气体,它们是N5口 NO,N

19、O和Q,NH和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 于水梢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剩余气体的体积分别为Vi、上、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BA. VV2V3B. ViV3V2 C. V?V3VD. MVV19、下列实验中操作错误的是用稀盐酸清洗做焰色反应的银铭丝B、用酒精萃取碘水中的碘C、用稀硝酸洗去残留在试管壁上的银D.氯水或硝酸银溶液存放在配有磨口塞的棕色玻璃瓶中15E、浓硝酸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F、汽油或煤油存放在带橡皮塞的棕色玻璃瓶中20、某学生课外活动小组利用右图所示装置分别做如下实验:(1)在试管中注入某红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颜色逐渐变浅,冷却后恢复红色,则原溶液可能是溶液;加热时溶液由红色逐渐

20、变浅的原因是: 。(2)在试管中注入某无色溶液,加热试管,溶液变为红色,冷却后恢复无色,则此溶液可能是 溶液;加热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红色的原因是:O21、为了检验Pb (NO) 2热分解的产物,有人用示意图中的装置进行实验。(图中铁架台、铁夹和加热设备均略去)实验时在试管中放入研细的Pb (NO) 2晶体;实验结束后,试管中得到黄色粉末(PbO , U型管下部有少量液体X,集气瓶中收集到无色气体丫。(如图)回答下面问题:16(1)在装置中试管和U型管上的橡皮塞最好用锡箔包住,用橡皮管连接的两玻璃管口要相互紧靠,原因是 。(2 ) 液体X可能是; 气体 Y可能(3)导管口不再有气泡冒出时,停止反应

21、,这时在操作上应注 意,理由是 (4)用简单的实验证实(2)中的判断 对X的判断 对Y的判断(要求:怎样从水梢中取出集气瓶、实验方 法、现象、结论)22、X、Y、Z是短周期元素的三种常见氧化物。X跟水反应后可生成一种 具有还原性的不稳定的二元酸,该酸的化学式是 ; Y和X的组成元 素相同,Y的化学式是; 1mol Z在加热时跟水反应的产物需要用 6mol的氢氧化钠才能完全中和,在一定条件下, Y可以跟非金属单质A反 应生成X和Z,单质A是。 23 、根据下列反应框图填空,已知 反应是工业上生产化合物 D的反应,反应是实验室鉴定化合物 E的反 应。(1)单质L是。(2)化合物B是。(3)图中除反

22、 应以外,还有两个用 于工业生 产的反应,是 和 (填代号)。它们的化学反应方程式分别是 和。1724、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 NO的体积为L, NO的体积为L 。(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后,向溶液加入VmL amol/ L的NaOH液,恰好 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 mol/L。(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 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 少需要30%勺双氧水g 。25、超细氮化铝粉末被广泛应用于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等领域。其制取原 理为:Al

23、2Q+t+3C超2AlN + 3CO由于反应不完全,氮化铝产品中往往含 有炭和氧化铝杂质。为测定该产品中有关成分的含量,进行了以下两个实 验:(1)称取10.00g样品,将其加入过量的NaOHa溶液中共热并蒸干,AlN跟NaOH液反应生成NaAlQ,并放出氨气3.36L (标准状况)。上述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该样品中的A1N的质量分数 为。(2)另取10.00g样品置于反应器中,通入2.016L (标准状况)Q,在18 高温下充分反应后测得气体的密度为 1.34g 11 (已折算成标准状况,AIN不跟Q反应)。该样品中含杂质炭g 。26、孔雀石和石青是自然界存在的两种碳酸盐类铜矿,它们的化学组成可表示为:xCuCO yCu(OH)(x、y 为正整数且 x w2, y w2)(1)孔雀石和石青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时,孔雀石耗用的盐酸的物质的量与生成的CO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 1;石青则为3: 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