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第1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第2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第3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第4页
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8高考化学一轮复习物质的检验、分离与提纯复习目标.掌握物质分离、提纯和鉴别时需遵循的一般原则,掌握物质鉴别最佳方案的判断,能正确选 择和运用物质分离和提纯的三种重要方法物理法、化学法和综合法。.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掌握常 用的鉴别方法知识要点器定,是惜通tr 一定的方恍将物质蛆成成分一一检验出来.主矍弹型塞利!星带有若干种物质.需赧据物质告自不同特度或离手的侍征反应IC 有关物质一一区分开来.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隔属由质分析掇理出被检验物的组成或名称 f(D充分利用物质(或离孑)的僻征反庖物质的检脸与质的检脸 分窗与援冤基本原则2

2、确定检脸舞作顺序餐先筒后繁H I确定麴质检出地序要“先濡后雷R选样合理的芭剂、苗纸要求选撵睇作荷单、反应灵格、理集阳显的方修和途&不能向特检物中直接加人剂,必然男飘城样.一般来说固体物质的检骐雷 先加水配成落底一种溶幅需婴进代两次以上寞验时一般应分别取样不花在同一域催中重复 操作.叙挂时集先蜕胆现象再得出结论物质的分癖是均阚种或金种新质的混合物被此分开r吗利几种纯净物的 物质的植钝是除去物质中报有的少量条质而得到匏净的物质.物质的分离与握死目的不同,但所连管的原则与实聆盘作却非常相似 不憎f不引人新豪质】物质的分工甚本面则j不感(不.少被提冤物)离和镶氨,法,$I易分离f被提魂物与杂质易分离)

3、易复原(被提魂物品复原 腌杂比剂需过显注蹙字项过国童剂需除尽去除多种杂画时要背虚加入状剂的唧序团选撵最住的除空建校、物质的检验检验 回鉴别利用不同物质的性质差异,通过实验,将它们区别开来。鉴定根据物质的特性,通过实验,检验出该物质的成分,确定它是否是这种 物质。推断根据已知实验及现象,分析判断,确定被检的是什么物质,并指出可能存在什么,不口能存在什么。检验若是固体,一般应先用蒸镭水溶解方法若同时检验多种物质,应将试管编号要取少量溶液放在试管中进行实验,绝不能在原试剂瓶中进行检验叙述顺序应是:实验(操作)一现象一结论一原理(写方程式)1.常见物质的检验(1)离子的检验。检验的原理是依据离子的特征

4、反应现象如呈现特殊颜色变化、生成沉淀、 生成气体等。离于 J试齐1J现象注思沉淀法Cl-、Br-、-I、SO42-2+FeFe3+Al3+气体法+NH4CO32-SO32-显色法-I1- 2+Fe1- 3+FeNa+、K+(2)气体的检验。检验的根据是由气体的特征性质(化学和物理的)所表现的现象。但是注意:有些现象是某几种气体所共有的, 如二氧化碳与二氧化硫都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不少可燃性气体(如氢气、一氧化碳、甲烷等)的燃烧,其火焰都呈淡蓝色,当它们混有一定 量空气时,点燃都会爆鸣;澳蒸气、氯气、二氧化氮都能使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等等。因此遇 到这些情况,不要过早下结论,而要综合考虑性质

5、和现象。(3)有机物的检验。常用的试剂有:高镒酸钾酸性溶液:烯烧、快烧、大多数苯的同系物、醇、酚、醛、甲酸、甲酸酯、甲 酸盐、葡萄糖、麦芽糖等均可使高镒酸钾酸性溶液褪色。澳水:烯烧、快烧、酚、醛、甲酸、甲酸酯、甲酸盐、葡萄糖均可使滨水褪色(加成或 氧化反应)。银氨溶液:凡含有一CHO的有机物如醛、甲酸、甲酸盐、甲酸酯、葡萄糖、麦芽糖均 可发生银镜反应。新制的Cu (OH) 2碱性悬浊液:常温下,多羟基的物质如甘油、乙二醇、葡萄糖都 能溶解新制的 Cu (OH) 2得绛蓝色溶液,竣酸与 Cu (OH) 2发生中和反应得蓝色溶液。含 一CHO的物质与新制Cu (OH) 2碱性悬浊液加热有醇红色 C

6、u2。沉淀生成。FeCla溶液:与苯酚反应形成紫色溶液。.物质鉴别(1)不用任何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先依据外观特征,鉴别出其中的一种或几种,然后再利用它们去鉴别其他的几种物质。若均无明显外观特征,可考虑能否用加热或焰色反应区别开来。若以上两方法都不能鉴别时,可考虑两两混合法,记录混合后的反应现象,分析确定。若被鉴别物质为两种时,可考虑因试剂加入的顺序不同,现象不同而进行鉴别。(2)只用一种试剂鉴别多种物质先分析被鉴别物质的水溶性、密度、溶液酸碱性,确定能否选用水或指示剂(石蕊)进 行鉴别。在鉴别多种酸、碱、盐的溶液时,可依据“相反原理”确定试剂进行鉴别。即被鉴别的 溶液多数呈酸性时,可选用碱或水解

7、呈碱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若被鉴别的溶液多数呈碱性时,可选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盐的溶液作试剂。常用滨水、新制氢氧化铜、氯化铁溶液等作试剂鉴别多种有机物。(3)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任选试剂鉴别多种物质的题目往往以简答题的形式出现,回答时要掌握以下要领:选取试剂要最佳:选取的试剂对试剂组中的各物质反应现象要专一,使之一目了然。不许原瓶操作:鉴别的目的是为了以后的使用,若原瓶操作,试剂污染,“别”而无用。要有“各取少许”字样。不许“指名道姓”:结论的得出来自实验现象,在加入试剂之前,该物质是未知的,叙 述时不可出现“取某某试剂加入某某物质” 的字样。一般简答顺序为:各取少许-溶 解 -加入试剂-描述现象

8、-得出结论。.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1)常用的物理方法一一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有过滤、蒸 发结晶、降温结晶、蒸储、分储、萃取、分液、渗析、升华等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迂后点实例固+液蒸发不断搅拌;最 后用余热加热; 液体不超过容积2/3NaCl (H2O)固+固结晶NaCl (NaNO3)升华I2 (NaCl)固+液过滤一角、二低、三碰; 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 要“无损”NaCl (CaCO3)液+液萃取先查漏;对萃取剂 的要求;使漏斗内外 大气相通;上层液体 从上口倒出从滨水中提取Br2分液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蒸播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冷凝水从下口通入

9、;加碎瓷片乙醇和水、|2 和 CCl4渗析更换蒸储水淀粉与NaCl盐析用固体盐或浓溶液蛋白质溶液、 硬脂酸钠和甘 油气+气洗气长进短出CO2 (HCl )液化常用冰水NO2 (N2O4)(2)常用的化学方法吸收法一一常用于气体的净化和干燥, 可根据被提纯气体中所含杂质气体的性质,选择适当的固体或溶液作为吸收剂。 如C12中混有的HCl气体可通过饱和食盐水除去。 常用装置是洗 气瓶或干燥管(U形管)。沉淀法一一在被提纯的物质中加入适量试剂使其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过滤除去。 如硝酸钾中含有的少量硝酸钢,可用适量的硫酸钾除去。气体法一一根据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性质加入合适的试剂,让杂质转化为气体除去。如

10、KC1中混有的少量K2CO3,可加适量盐酸除去。转化法一一利用化学反应,加入适当的试剂或采用某种条件(如加热),使物质中的杂质转化为被提纯物质,以正盐、酸式盐间的转化最为常见。如:NaHCO3金塔空竿2iNa2CO3。HCl/COi溶解法一一对于固体试剂可选择适当的物质将杂质溶解,然后过滤除去,以杂质为两性物质常见。如Mg (OH) 2中混有Al (OH) 3,可用过量NaOH溶液除去,然后洗涤Mg (OH) 2即可。(3)综合法0H成HCIDH综合法是指综合运用物理方法和化学方法将物质加以分离或提纯。例题讲演【例1】(06重庆理综13)下列各组溶液中,用括号内的试剂及物质间相互反应不能.鉴别

11、的一 组是A.Ba(OH) 3KSCNNaClMg(NO 3)(FeCl3 溶液)B.NaNO3NaHCO3(NH 4) 2SO3Na2SiO3(H2SO4溶液)C.NH4BrK2CO3NaICaCl2(AgNO 3 溶液)D.(NH 4) 3PO4NaBrCuSO4AlCl 3(KOH溶液)【思路点拨】综合运用 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鉴别。【解】多种物质的相互鉴别通常采取列表的方式:选项舌号内试剂选项物质依次加入试剂的现象AFeCl3溶液红褐色J血红色溶液一一BH2SO4溶液一无色无味T刺激性T白色JCAgNO 3溶液淡黄色J白色J黄色J白色JDKOH溶液刺激性T

12、-蓝色J白色JA项中,鉴别出Ba(OH)2后遇Mg(NO 3) 2出现白色沉淀,所以选 C。【点评】试题涉及了 Fe3+的检验;卤素简单阴离子的检验; NH4+的检验。高中阶段还要求 Na+、 K+、Al3+、Fe2+、SO42 碳碳双键、-2C-、苯酚、醛基等定性实验; AlCl3与KOH、Na2co3 与HCl、NaAlO 2与HCl、AgNO 3与氨水的互滴检验。【举一反三】.在下表中,欲用一种试剂乙来检验盐溶液中的离子X(在实验过程中不允许加热、过滤、萃取等操作),在同时有离子 Y存在时,此检验仍可进行的是 ()试剂乙离子X离子YAHCl、Ba(NO3)2SO42-SO32-BNH 3

13、 H2OAl 3+Ag+CAgNO3一IClDNH4SCNU 2+FeU 3+Fe【解】解题的关键在于读懂题目的意思一检验离子X时,Y是干扰离子。如果实验 Y不会干扰(或者说被屏蔽)则检验仍可进行是正确答案。A项中,如果溶液时 SO32被HCl、Ba(NO3)2氧化成SO42是干扰离子B项中Al3+与NH3 H2O生成白色沉淀,当氨水过量时白色沉淀不消失,这个时候Ag+生成银氨溶液Ag+NH 3 H2O = A gOH J +H 2O+ NH 4+; A gOH+2NH 3 H2O= A g (NH 3) 2OH+2H 2O C项中Ag += Ag I J会将AgCl白色沉淀颜色覆盖;D项中F

14、e(SCN) 3红色但Fe2W SCN-不显色 答案B【例2】(06上海).为确定某溶液的离子组成,进行如下实验:测定溶液的pH,溶液显强碱性。取少量溶液加入稀盐酸至溶液呈酸性,产生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在上述溶液中再滴加 Ba(NO3)2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取上层清液继续滴加 Ba(NO3)2溶液至无沉淀时,再滴加。根据实验以下推测正确的是A, 一定有SO32一离子B, 一定有CO32一离子C.不能确定是否存在D.不能确定HCO3离子是否存在【思路点拨】本题考查的知识是溶液的性质和离子检验,是文字叙述型推断题。【解】(1)因为强碱故没有 HCO3 ,排除D(2)无刺激气体排除

15、SO32-排除A故为CO2选B 能和Ba2+沉淀的是RO3 (n.1)根据可以得出肯定有 CO32一离子(4)引入HCl如不能确定是否原来的溶液有 C离子存在答案选BC【点评】题目的立意是高中常规离子的检验方法和理解离子大量共存的原因,解题首要的问题是了解溶液的环境呈碱性,是解题的关键,再阅读中出现“无刺激性、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的气体”可知原先溶液中有CO32 ;有些考生根据加入 AgNO3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认为一定有,没有在整体上看在加入盐酸中带入了c离子引起丢分;CO32水解后溶液中有少量的HCO3一,因为溶液碱性条件下 HCO3一离子不能大量共存。【举一反三】1. (06广东7)下列

16、实验能达到预期目的的是用乙醇和浓硫酸除去乙酸乙酯中的少量乙酸将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联合进行以减少实验中的空气污染用食醋和澄清石灰水验证蛋壳中含有碳酸盐用硝酸钢溶液鉴别硫酸根离子与亚硫酸根离子用滨水检验汽油中是否含有不饱和脂肪燃A.B.【点评】乙酸乙酯的合成是个可逆过程,C.D. 反应不能彻底进行;连续的反应可以减少在收集、储存、转移等中间操作可能中带来的泄漏、气体残留;食醋的主要成分醋酸能与蛋壳 中的碳酸盐反应,生成 CO用澄清石灰水检验生成的硫酸钢与亚硫酸钢都是不溶于水的白色 沉淀利用不饱和脂肪煌能使滨水褪色来检验不饱和烧的【举一反三】2. (2003年江苏,3)下列除去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A.

17、除去N2中的少量。2:通过灼热的CuO粉末,收集气体B.除去CO2中的少量HCl :通入Na2CO3溶液,收集气体C.除去FeCl2溶液中的少量FeCb:加入足量铁屑,充分反应后,过滤D.除去KCl溶液中的少量 MgCl2:加入适量NaOH溶液,过滤【点评】:本题为除杂题。A选项。2与CuO不反应,无法除去;B中除去HCl的同时CO2 与Na2CO3反应,不可取;D中除去了 MgCl2杂质,却引入了 NaCl ,错误。正确的方法是: A 通过灼热的铜粉;B将Na2cO3溶液改为饱和 NaHCO3溶液;D加适量的KOH溶液。答案:C【举一反三】3. (2004年上海,18)下列各组气体或溶液用括

18、号内试剂加以鉴别,其中不 合理的是A.二氧化碳、二氧化硫、一氧化碳(品红试液)B.氯化钠、硝酸银、碳酸钠(稀盐酸)C.酒精、醋酸、醋酸钠(石蕊试液)D.硫酸、硝酸钢、氯化钾(碳酸钠溶液)【点评】:A选项中,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分别通入品红试液时,品红试液均无明显变化,二氧化硫通入品红试液时,品红褪色,即用品红试液不能鉴别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A选项符合题意;B选项中,将稀盐酸分别滴入三种溶液时,氯化钠溶液无明显变化,硝酸银溶液中出 现白色沉淀,碳酸钠溶液中产生无色气体,故 B选项不符合题意;C选项中,酒精遇石蕊无 明显变化,醋酸能使紫色石蕊变红色,醋酸钠属强碱弱酸盐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而显碱性,能使

19、紫色石蕊变蓝色,故 C选项不符合题意,D选项中硫酸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气体,硝酸钢与碳酸钠反应产生 BaCO3沉淀,氯化钾与碳酸钠不反应,故D选项不符合题意。答案: A【例3】为除去粗盐中的 Ca2+、Mg2+、Fe3 + SO42以及泥沙等杂质,某同学设计了一种制精 盐的实验方案,步骤如下(用于沉淀的试剂稍过量): TOC o 1-5 h z 称量粗盐滤液精盐八判断 BaCl2已过量的方法是 (2)第步中,相关的离子方程式是 。卜,-(3)若先用盐酸调pH值再过滤,将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其原因是。Jk(4)为检验精盐纯度,制配制 150mL, 0.2mol/L NaCl (精短百盐)溶液,

20、右图是该同学转移溶液的示意图,图中的错误是, 。【思路点拨】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 基本实验操作。实验误差的成因分析。能识别典型的实验仪器装置图。【解】此实验源于初中教材中粗盐的提纯, 要求尽量除尽杂质,在加适量盐酸前所加的试剂都 应该过量,所以注意步中的反应不只有 Ca2+ + CO32 = CaCOs而示意图简单明朗很容易 看出错误。答案:浑浊。则表明 BaCl2已过量。Ca2+ + CO32 = CaCO3 J Ba2+CO32 = BaCO3 J(3)在此酸度条件下,会有部分沉淀溶解,从而影响制得精盐的纯度。(4)未用玻璃棒引流;未采用1

21、50mL容量瓶。【点评】工业生产中除杂是个系统工程,需要瞻前顾后,考虑除去的先后顺序,因此要求考生 逻辑思维严密,而且有序,平时注意积累无机离子、气体、有机物的除杂方法和常用试剂,适 当选择分离的方法:沉淀过滤,溶液蒸发、分液,盐析,分储,升华,萃取,溶解,渗析等。 另外实验步骤、数据处理、误差分析、实验方案设计和评价都是考查的范围,并且常考常新, 学生要有扎实的基本功,以不变应万变的运用能力才能解决问题。考试失分点【例题】12、(06四川理综26) (18分)海带含有丰富的碘。为了从海带中提取碘,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设计并进行了以下实验:请填写下列空白:(1)步骤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角架外,还需

22、要用到的仪器是(从下列仪器中选择所需的仪器,用标号字母填写在空白处)A、烧杯 B、土甘垠 C、表面皿 D、泥二角 E、酒精灯 F、干燥器(2)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步骤的目的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碘和回收苯,该步骤的实验操作名称是 (3)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4)步骤中,某学生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5)请设计一种检验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中是否还含有单质碘的简单方法 【易错点分析】(1)中灼烧海带时,除需要三脚架外,还需要有增竭、泥三角和酒精灯。学生容易将多选 F干燥器,原因是照搬高三书本中硫酸铜的结晶水测定仪器组成,不清楚干燥器用途;步骤是由海带灰悬浊液得到含碘离子的溶液,因此需要进行过滤

23、(主要错别字“遽”)。步骤是从含碘苯溶液中分离出单质碘和回收苯,只能采用蒸储的方法(主要的错误分离提纯有机物时,常犯的错误是套用无机分离方法,用升华等)。步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利用实验室制取C12的知识不难写出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I-+MnO2+4H+=Mn 2+l2+2H2O;选择用苯来提取碘的理由是萃取原理,根据碘单质遇淀粉变蓝这一实验现象可以通过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溶液,加入淀粉看是否变蓝来检验。考生回答的时候主要的失分在于表达不完整、不确切有画蛇添足之嫌;因此平时复习解题应重视解题思维的训练,重视科学表达以及思维方法的归纳总结。【答案】(1) BDE(2)过滤蒸播2I-+MnO4-+4H+

24、=Mn2+l2+2H2O(4)苯与水互不相溶;碘在苯中的溶解度比在水中大。(5)取少量提取碘后的水溶液于试管中,加入几滴淀粉试液;观察是否出现蓝色(如果变蓝,说明还有单质碘)【例题】.硫酸亚铁(FeSO4 7H2O)是一种重要的食品和饲料添加剂。实验室通过如下实验由废铁屑制备FeSO4 7H2O晶体:将5%Na2co3溶液加入到盛有一定量废铁屑的烧杯中,加热数分钟,用倾析法除去Na2CO3溶液,然后将废铁屑用水洗涤23遍;向洗涤过的废铁屑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控制温度在5080 c之间至铁屑耗尽;趁热过滤,将滤液转入到密闭容器中,静置、冷却结晶;待结晶完毕后,滤出晶体,用少量冰水洗涤 23次,再

25、用滤纸将晶体吸干;将制得的FeSO4 - 7H2O晶体放在一个小广口瓶中,密闭保存。请回答下列问题: 实验步骤的目的是 ,加热的作用是 。 实验步骤明显不合理,理由是 。 实验步骤中用少量冰水洗涤晶体,其目的是 ;。【易错点分析】本题属于综合实验题,题中所涉及实验室由废铁屑制备FeSO4 7H2O晶体的问题是高三第三册书中的实验习题,出题者将该问题进行了完善。实验步骤的目的是除油污。由于废铁屑的表面一般均存在油污,主要是因为铁屑通常是在机床加工零件的过程中产生的,一般都有油污存在。加热的作用是:CO32+H2O=HCO3+OH-升温溶液碱性增强,去油污能力增强。该问主要是结合盐的水解进行考查。

26、(2)实验步骤明显不合理,理由是:应该铁屑过量(或反应后溶液中必须有铁剩余),否则溶液中可能有 Fe3+非常易被氧化,因此。由于Fe2+非常易被氧化成 Fe3+O 目的一是洗涤除去晶体表面附着的硫酸等杂质,二是使用 冰水洗涤可降低洗涤过程中 FeSO4 7H2O的损耗。因为温度低可以减少硫酸亚铁晶体的溶解 损耗。此类试题的考查趋势:一是小巧灵活型的方向是未来的发展特色;二是以气体为核心仍然是考查的方向,因此中学化学中的经典气体:H2、CO、O2、CO2、SO2、Cl2、NH3、NO、NO2、C2H4、C2H2等是主流考法;三是探究型实验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是未来的特色;四是不回避 经典装置及经典

27、反应原理,将经典老题进行变化和探究性设计将成为一种命题手法。五是将课本实验进行改造或是完整化是趋势。【正确答案】如上面分析课堂反馈1、下列分离物质的方法中,根据微粒大小分离的是A.萃取B.重结晶C.沉降D.渗析2、只用水就能鉴别的一组物质是A.苯、乙酸、四氯化碳B.乙醇、乙醛、乙酸C.乙醛、乙二醇、硝基苯D.苯酚、乙醇、甘油3、实验室用澳和苯反应制取澳苯,得到粗澳苯后,要用下列操作精制:蒸储;水洗;用干燥剂干燥;用 10%NaOH溶液洗;水洗,正确的操作顺序是A.B.C.D.4、含苯酚的工业废水处理的流程图如下:(1)上述流程里,设备I中进行的是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实验室里这一步 操作可以

28、用 进行(填写仪器名称)(2)由设备n进入设备出的物质A是,由设备出进入设备IV的物质B是。(3)在设备出中发生的化学方程式为 (4)在设备IV中,物质 B的水溶液和CaO反应后,产物是 NaOH、H2O和,通过. 操作(填写操作名称)可以使产物相互分离。(5)上图中能循环使用的物质是C6H6、CaO、。5、下列各组溶液,只用试管和胶头滴管不用其他试剂就可以鉴别,请完成化学方程式:(1)Na2CO3和盐酸盐酸,入 Na2co3中 Na2CO3滴入盐酸中 (2)A1C13 和 NaOH:_在A1C13溶液中逐滴滴入烧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在烧碱溶液中逐滴滴入 A1C13溶液直至过量

29、,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 色沉淀。(3)NaA1O 2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在盐酸中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沉淀。(4)AgNO3和氨水;AgNO3溶液中滴入氨水,先有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5)FeC13 和 Na2S;FeC13溶液中滴入Na2s先有黄色沉淀,过量的 Na2s会有黑色沉淀FeS(6)H3PO4和 Ca(OH)2 反应。Ca(OH) 2溶液中滴入H3PO4先有白色沉淀后逐渐消失H3PO4溶液中滴入Ca(OH)2先没有明显变化后又白色沉淀.澳化亚铁与氯水在澳化亚铁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溶液变成棕黄色。在氯水中滴入

30、少量澳化亚铁溶液,溶液变成橙黄色。.淀粉碘化钾与氯水在淀粉碘化钾溶液中滴入少量氯水,溶液变蓝色。在氯水中滴入少量碘化钾溶液,氯水把碘化钾氧化为碘酸钾, 溶液呈过量氯水的淡黄绿色。.三氯化铁与硫化钠在三氯化铁溶液中滴入少量硫化钠溶液,出现黄色沉淀。在硫化钠溶液中滴入少量三氯化铁溶液,出现黑色沉淀和黄色沉淀混合物。6.有 A、B、C、D、E、F、G7 瓶不同物质的溶液, 它们各是 Na2co3、Na2s04、KCl、AgNO 3MgCl2、Ca(NO3)2和Ba(OH)2溶液中的一种。为了鉴别,各取少量溶液进行两两混合,实验结 果如表所示。表中表示生成沉淀或微溶化合物,”表示观察不到明显变化。试回

31、答下面问题。(1) A的化学式是 , C的化学式是 。判断理由是。(2)写出其余几种物质的化学式。B: , C: , D: ,E-F-。ABCDEFGA一一一一一-1B-11C-1_-JD-1-二Jn参考答案一、物质的检验E-1-n-n-F-二1-G1J1n1-1-1.常见物质的检验 (1)离子的检验。离了试齐I现象注思沉淀法Cl-、Br-、.I、AgNO3+HNO3AgClJ 白、AgBrJ 淡黄、AgI J 黄SO42-稀 HCl 和 BaCl2白色沉淀须先用HCl酸化L 2+FeNaOH溶液白色沉淀一灰绿色一红褐色沉 淀3+FeNaOH溶液红褐色沉淀3+AlNaOH溶液白色沉淀一溶解一般

32、来说是A13+气体法+NH4浓NaOH溶液和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产生刺激性气体,使试纸变蓝要加热CO32-稀盐酸+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SO32-也有此现象SO32-稀HO4和品红溶液品红溶液褪色显色法-IC12 水(少量),CCI4下层为紫色i- 2+FeKSCN 溶液,再3C12水先是无变化,滴C12水后变红色i- 3+FeKSCN溶液红色苯酚溶液紫色Na+、K+Pt 丝+HC1火焰为黄色、浅紫色K+要透过 蓝色钻玻 璃片3.物质分离与提纯的方法(1)常用的物理方法一一根据物质物理性质上的差异选择分离与提纯方法。有过滤、蒸 发结晶、降温结晶、蒸储、分储、萃取、分液、渗析、升华等方法。方法适用范围

33、主要仪器迂后点实例固+液蒸发易溶固体与液体分开酒精灯、蒸 发皿、玻璃 棒不断搅拌;最 后用余热加热; 液体不超过容积2/3NaCl (H2O)固+固结晶溶解度差别大的溶质 分开NaCl (NaNO3)升华能升华固体与不开华物分开酒精灯I2 (NaCl)固+液过滤易溶物与难溶物分开漏斗、烧杯一角、二低、三碰; 沉淀要洗涤;定量实验 要“无损”NaCl (CaCO3)液+液萃取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 里,溶解度的不同,把溶 质分离出来分液漏斗先查漏;对萃取剂 的要求;使漏斗内外 大气相通;上层液体从滨水中提取Br2分液分离互/、相溶液体分液漏斗从上口倒出乙酸乙酯与饱和Na2CO3溶液蒸播分离沸点不同

34、混合溶 液蒸储烧瓶、 冷凝管、温 度计、牛角管温度计水银球位于支管处;冷凝水从下口通入;加碎瓷片乙醇和水、|2 和 CCl4渗析分离胶体与混在其中的分子、离子半透膜更换蒸储水淀粉与NaCl盐析加入某些盐,使溶质的 溶解度降低而析出烧杯用固体盐或浓溶液蛋白质溶液、 硬脂酸钠和甘 油气+气洗气易溶气与难溶气分开洗气瓶长进短出CO2 (HCl )液化沸点不同气分开U形管常用冰水NO2 (N2O4)课堂反馈答案:1、【解】:掌握各种分离方法的适用情况。渗析是使离子或分子(直径小于10-9m)通过半透膜,能从胶体溶液里分离出来的操作。萃取是根据溶质在两种互不溶解的液体中具有不同的溶解度而分离的;重结晶是

35、根据固体物质在水中由于温度不同,溶解度不同的原理分离的操作;沉降是在水中溶解度小而形成沉淀,用过滤法分离;渗析是根据分散质的微粒小于 10-9m可透过透膜的原理而分离的。答案:D2、【解】:有机物的溶解性有三种情况:与水混溶,主要是竣酸类和醇;与水不相溶 但比水重,一般是硝基化合物、卤代燃;与水不相溶但比轻,一般是嫌类。分析四组物质便 得解。根据物质是否溶于水及比水轻或重来鉴别。B中三种物质均溶于水;C中前二种物质也均溶于水;D中后二种物质均溶于水。只有 A中乙酸溶于水,苯和四氯化碳均不溶于水,且 苯比水轻,四氯化碳比水重。答案:A3、【解】:本题是课本中制澳苯实验的深化。粗澳苯的精制,关键要

36、了解粗澳苯的组成。 由于有机反应的不完全性,得到的澳苯中会溶有未反应的苯、澳、三澳化铁(催化剂)并有部 分澳化氢。根据粗澳苯的组成,结合它们的理化特性,可设计出如下精制方案:(1)水洗:利用三澳化铁、澳化氢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在有机溶剂中大的特性,使三澳化 铁、澳化氢及部分澳进入水层,再分液除去。先用水洗,除去节约下一步操作的用碱量以外, 还可以避免FeBra与碱反应生成难溶性的胶状 Fe(OH)3造成分离的困难。(2)用10%NaOH溶液洗:在分液后得到的油层中加入 NaOH溶液,目的使油层中的 Br2 与NaOH反应,生成可溶于水的 NaBr、NaBrO ,再经分液除去。(3)再水洗:用水洗去

37、附着在澳苯表面的钠盐。分液得油层。(4)加入干燥剂:在(3)分液后的油层中加入无水 CaCl2进行干燥,除去油层中的水分。(5)蒸储:干燥后的油层的主要成分是澳苯和苯的混合物。由于澳苯与苯的沸点差异较 大,故可通过蒸储的方法获取澳苯。答案:B4、【解】:本题属化学与社会、生产相结合的应用型题。在学习苯酚的性质和分离以及酸、 碱、盐的化学性质和规律的基础上,将这些知识和规律用于解决生产中的实际问题,目的是培养学生用化学知识解决生活、生产、科技问题的能力和学习化学的方法。根据题给条件和设计可知:设备I用苯萃取废水中的苯酚,生成苯酚的苯溶液 (因苯酚易溶于苯而不易溶于水)。设备n用于分离苯和苯酚,为

38、此需加入 NaOH水溶液,使苯酚变为苯 酚钠而溶于水中,再用分液法与苯分离。设备出是为了将苯酚钠变为苯酚,考虑到经济成本和环境因素,通入 CO2气体较为理想。设备W是为了综合利用副产物NaHCOs,加入CaO可转化为反应所需的原料 NaOH,而另一生成物 CaCOs在设备V中又可转化为反应所需的原料CO?和CaO。这样可提高经济效益,降低环境污染。答案:(1)萃取(或萃取、分液);分液漏斗 (2)苯酚钠(C6H5ONa); NaHCO 3 (3) CeHsONa + CO2+H2。-C6H5OH+ NaHCO 3 (4) CaCOs;过滤 (5) NaOH 水溶液;CO2 5、【解】:(1)N

39、a2CO3和盐酸盐酸,入 Na2CO3 中 Na2CO3+HCl=NaHCO 3+NaClNa2CO3 滴入盐酸中 Na2CO3+2HCl=2NaCl+H 2O+CO2 T(2)AlCl3 和 NaOH:在AlCl3溶液中逐滴滴入烧碱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后沉淀消失。Al 3+3OH=Al(OH) 3 J Al(OH)3+OH=AlO1+2H2O在烧碱溶液中逐滴滴入 AlCl3溶液直至过量,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白 色沉淀。4OH-+Al 3+=AlO2-+2H2O3AlO2一 +Al3+6H2O=4Al(OH)3 J(3)NaAlO2 和盐酸;在偏铝酸钠溶液中逐滴滴入盐酸,先沉淀后消失。AlO 2-+H+H2O=Al(OH) 3 JAl(OH) 3+3H+=Al 3+3H 2O在盐酸中逐滴滴入偏铝酸钠溶液,边滴边振荡,开始时无明显现象,后出现沉淀。AlO 2-+4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