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_第1页
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_第2页
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_第3页
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_第4页
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第六章贸易保护理论贸易保护理论【掌握】1、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2、李斯特的保护幼稚工业理论3、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理解】1、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2、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第一节第一节 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v重商主义产生于15世纪,全盛于16世纪和17世纪上半叶,从17世纪下半叶开始衰退。v重商主义最初出现在意大利,后来流行到西班牙、葡萄牙、荷兰、英国和法国等国。v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对15-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资本原始积累提供了理论支持,代表了商业资产阶级的利益。一、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v重商主义所重的“商”是对外经商。重商主义的基本思想包括:货

2、币是一国财富的根本、富强的象征,是一国财富的惟一形式;一切经济活动的目的是积累财富,一国获取货币财富的途径除了开采金银矿藏外,就是发展对外贸易;增加财富的对外贸易政策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活动来促进本国商品输出,限制外国商品输入,以便达到多卖少买,从而实现贸易顺差。v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一种“零和博弈”,一国的获利是建立在另一国的损失之上,出口国从贸易中获得财富,而进口国通过贸易则减少财富。v在具体贸易理论与贸易政策主张上,不同时期的重商主义又有明显区别,特别是在理论观点上有着较大的差异,因此可将重商主义分为早期和晚期两个阶段。(一)早期重商主义v早期重商主义流行于15世纪至16世纪中叶,又称重金

3、主义或货币差额论。主要代表人物有英国的海尔斯和斯坦福德等。其主张是强调限制进口、鼓励出口、绝对禁止贵金属(金银)输出。v早期重商主义认为,财富的惟一表现形式是贵金属,人们在商品交易中可以通过贱买贵卖来获得这种货币财富。v在一国范围内,商人之间的买卖不会增加本国的货币财富,而只能带来不同所有者之间分配情况的变化。v一国要想从商业中获得贵金属财富,就必须开展对外贸易。在一国的对外贸易中,商品的进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出,商品的出口意味着贵金属的流入。因此,只出口不进口或尽量减少进口是一国增加贵金属财富的手段。v早期重商主义主张国家采取行政手段,直接控制货币流动,禁止金银输出,在对外贸易上遵循多卖少买甚

4、至不买的原则,从而使贵金属的流入量大于流出量。v在16时期中叶以前大约150多年时间内,欧洲许多国家的对外贸易政策都带有早期重商主义的色彩。例如,英国政府规定,入境商人必须将在英国国内获得的货款,全部或部分购买英国的货物。(二)晚期重商主义v晚期重商主义盛行于16世纪下半叶至17世纪,又称重工主义或贸易差额论。v最重要的代表人物是英国的托马斯孟。他的著作英国得自对外贸易的财富(1664年)是重商主义思想的代表作,被称为重商主义的“圣经”。v晚期重商主义的鲜明特征是反对政府限制货币输出。v随着商业资本高度发展,工场手工业已产生,信贷事业开始发展。当时的封建王朝和商业资产阶级更加需要货币,“他们开

5、始明白,一动不动地放在钱柜里的资本是死的,而流通中的资本却会不断增值人们开始把自己的金币当作诱鸟放出去,以便把别人的金币引回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第596页。) v本国限制货币输出,会遭致对方国家采取对等措施进行报复,使本国贸易减少甚至消失,货币积累的的目的将无法实现。v晚期重商主义者主张国家应该允许货币输出国外,以便从国外获取大量货币,但仍然坚持少买多卖的原则。只有一国能够保持贸易收支的顺差,一国的货币财富才会增加。二、对重商主义的评价v重商主义的理论思想和政策主张在历史上曾起过进步作用,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在生产方式准备时期的资本原始积累。v但重商主义的核心思想是世界资源的静态观,

6、他们只把货币当作财富而没有把通过分工和贸易获得的财富包括在财富之内,从而把国家之间的国际贸易看作是一种财富交换的“零和”。对重商主义的批判主要有:休谟利用其“物价-现金流动机制”最先对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提出质疑。v在休谟看来,一国不可能永远保持贸易盈余,物价-现金流动机制会自动实现贸易均衡。v当一国实现了贸易盈余,那么该国的货币供给就会增加,这将导致物价的上升,从而削弱该国产品的国际竞争力,出口会减少,进口会增加,贸易盈余会因此而自动消失。亚当斯密的绝对优势理论指出国际贸易是“双赢”的经济行为,否定了重商主义认为国际贸易是“零和博弈”的观点。v尽管重商主义对外贸易思想存在着许多错误与局限性,

7、但其基本思想对后来的国际贸易理论和政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尤其是关于贸易顺差的概念。第二节第二节 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v亚历山大汉密尔顿是美国的开国元勋、政治家、金融家、第一任财政部长。一、保护关税论提出的历史背景v1776年,美国宣告独立,英国极力反对,派军队进行镇压。7年后,美国虽然取得了独立战争的胜利,但其经济上仍属殖民地经济形态,国内产业结构仍然以农业为主,工业方面仅限于农副产品加工和手工业的制造,处于十分落后的水平。v当时摆在美国面前的有两条路:一条是实行保护关税政策,独立自主地发展本国工业;另一条是实行自由贸易政策,继续向英国、法国、荷兰等过出售小麦、棉花、烟草、

8、木材等农林产品,用以交换这些国家的工业品,满足国内市场需求。前者是北方工业资产阶级的要求,后者是南部种植园主的要求。v汉密尔顿代表了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极力主张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并于1791年向国会递交了一份题为关于制造业的报告。v在报告中,汉密尔顿明确提出了征收保护性关税的重要性,提出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工业的发展,就很难保持其独立地位。v美国工业起步晚、基础薄弱、技术落后、生产成本高,根本无法与英国、法国等国的廉价商品竞争,因此,美国应该采取关税政策对国内产业进行保护。征收关税的目的不是为了获得财政收入,而是保护本国的工业,因为处在成长发展过程中的产业或企业难以与其他国家已经成熟的产业相竞争。

9、二、保护关税论的主要论点v汉密尔顿认为,自由贸易不适合美国的现实。v美国作为一个刚刚起步的国家,难以与其他国家的同类企业进行竞争。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使美国继续充当欧洲的原材料供应基地和工业品的销售市场,国内的制造业却难以得到发展。v汉密尔顿还详细地论述了发展制造业的直接与间接利益。制造业的发展对国家利益关系重大。它不仅能够使特定生产部门发展起来,还会产生连带效应,使相关部门也得到发展,这些发展能够给美国带来利益。v为了保护和发展制造业,他指出,政府应当加强干预,实行保护关税制度,具体采取了如下措施:向私营工业发放贷款,扶植私营工业发展;实行保护关税制度,保护国内新兴工业免遭外国企业的冲击;限制

10、重要原料出口,免税进口本国急需原料;给各类工业发放奖励金,并为必需品工业发放津贴;限制改良机器及其他先进生产设备输出;建立联邦检查制度,保证和提高工业品质量;吸收外国资金,以满足国内工业发展需要;鼓励移民迁入,以增加国内劳动力供给。v汉密尔顿还认为,一个国家要在消费廉价产品的“近期利益”和本国产业发展的“长远利益”之间进行选择,不能只追求近期利益而牺牲长远利益。v汉密尔顿的贸易保护不是全面性的,不是对全部产业的保护,而是对本国正处于成长过程中的产业予以保护,并且这个保护还有时间限制。三、对保护关税论的评价v1816年,美国首次以保护关税的名目提高了制造品的关税;1828年,美国再度加强保护措施

11、,将工业品平均税率提高到49%的高度。v美国的贸易保护政策主要表现为实现较高的进口关税水平,鼓励原材料的进口,限制原材料的出口,以便为本国制造业的发展提供比较廉价的原材料。同时鼓励工业技术的发展,提高制成品的质量,以增强其产品的市场竞争力。v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是从美国经济发展的实际情况出发所得出的结论,反映了美国建国初期急需发展本国的工业,走工业化道路,追赶欧洲工业先进国的强烈要求。v这一观点的提出,为落后国家进行经济自卫和与先进国家相抗衡提供了理论依据,v同时也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流派已基本形成。第三节第三节 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v弗里德里

12、希李斯特是著名的德国经济学家、政治经济学历史学派的主要先驱者。v李斯特早年在德国提倡贸易自由主义。自1825年出使美国后,受汉密尔顿的影响,并亲眼见到美国实施保护贸易政策的成效,于是转而提倡贸易保护主义。v李斯特于1841年发表了影响深远的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The National System Of Political Economy)一书,系统地阐述了幼稚工业保护论。一、幼稚工业保护论提出的历史背景v19世纪初,德国还是一个政治上分裂、经济上落后的农业国。直到1834年,38个邦才建立起统一的关税同盟,1848年结束封建割据局面,完成政治上的统一。v在经济上,其发展水平不仅远远落后于工

13、业革命已经完成的英国,而且与早已进入工业革命阶段的法国以及美国、荷兰等国也存在很大差距。v德国虽然在19世纪30年代开始工业革命,但到1848年时,还没有建立起自己的机器制造业。工业上仍以工场手工业和分散的小手工业为主,工厂生产的比重较小。v在对外贸易方面,德国主要出口原料和食品,进口半制成品和制成品。这种状况既反映了德国经济的落后,同时也表明了其经济对外依赖严重且容易受到外来经济力量的巨大冲击。v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李斯特从民族利益的角度出发,猛烈抨击了古典学派的自由贸易学说,发展了汉密尔顿的保护关税论,提出了以生产力理论为基础、以经济发展阶段论为依据、以保护关税为核心、为经济落后国家服务的

14、国际贸易学说幼稚工业保护论(infant-industry argument)。v所谓幼稚工业是指处于成长阶段尚未成熟,但具有潜在优势的产业。二、幼稚工业保护论的主要论点(一)对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做出了抨击v李斯特对英国古典经济学派所论证的自由贸易理论做出了抨击,认为自由贸易理论是只有利于英国而不利于其他国家的,尤其不利于工业发展较为落后的国家。只有当落后国家具有与先进国家相当的实力时,自由贸易才成为可能,落后国家才能从中受益。1、指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不利于德国生产力的发展,生产力理论是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理论基础。v李斯特从德国工业资产阶级的利益出发,关心提高生产力,特别是德国的工业生产力。李斯特

15、指出:“财富的生产力比之财富本身不晓得要重要多少倍,它不但可以使已有的和已经增加的财富获得保障,而且可以使已经消失的财富获得补偿。”(政治经济学的国民体系,商务印书馆1961年版,第118页。) v李斯特认为,一国得自自由贸易的财富尽管是重要的,但是终有耗尽的时候,而财富的生产力才是更重要的。v从国外进口廉价的商品,短期来看是合算一些,但这样的结果是本国工业得不到发展,以致长期处于落后和依附的地位。v如果采取关税保护,开始时本国产品成本要高些,但当本国工业发展起来以后,生产力提高,生产商品价格就会下降,甚至有可能降到低于外国产品价格的水平。李斯特认为,一个国家开展对外贸易,也应着眼于提高生产力

16、,而不能着眼于财富存量的多少。2、指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忽视了各国历史和经济上的特点,经济发展阶段论是幼稚工业保护论的理论依据。v李斯特认为,古典自由贸易理论没有考虑到各个国家的性质以及各自特有的利益和情况,所宣扬的是忽视民族特点的世界主义经济学,因而是错误的。v李斯特提出了经济发展阶段论,认为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会经过5个阶段,即原始未开化时期、畜牧时期、农业时期、农工业时期和农工商业时期。各国经济发展阶段不同,采取的对外贸易政策也应该不同。v处于农业时期的国家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利于农产品的自由输出,并自由输入外国的工业制成品,以促进本国农业的发展,培育工业化基础。v处于农工业时期的国家,由

17、于本国已有工业发展,但并未发展到能够与外国产品相竞争的地步,故必须实施保护贸易政策,使国内产业不受外国产品的冲击。v处于农工商时期的国家,由于国内工业产品已具备国际竞争能力,国外产品的竞争威胁已不存在,故应实行自由贸易政策,以享受自由贸易的最大利益,刺激国内产业的进一步发展。v李斯特认为,当时的英国已达到农工商时期,法国在农工时期与农工商时期之间,德国与美国均处于农工时期,葡萄牙与西班牙则处于农业时期。v根据其经济发展阶段说,李斯特主张当时德国应实行保护工业政策,促进德国的工业化,以对抗英国工业产品的竞争。3、指出自由贸易理论视国家为被动的警察,主张保护贸易政策应通过国家干预经济来实行。v自由

18、贸易理论视国家为被动的警察,李斯特则把国家比喻为国民生活中慈父般的有利引导者。v他认为,个人的经济利益应从属于国家的真正财富的增进与维持,国家应该在培育民族工业上有所作为,在必要时应限制一部分的国民经济活动,以此来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二)保护的对象、时间和手段1、保护的对象v李斯特保护贸易的目的是促进本国生产力的发展。经过比较,李斯特认为大规模的机器制造业的生产力远远大于农业。他提出选择保护对象的原则是:农业不需保护。只有刚刚起步的工业部门才适宜保护。一国工业虽然幼稚,但在没有强有力的竞争者时,也不需要保护。(面临强大的国外竞争对手时才需要保护。)具有未来的比较优势、通过保护将具有国际竞争力

19、的幼稚工业才需要保护。2、保护的时间v李斯特提出的保护时间以30年为最高期限。在此期限内,被保护的工业还扶植不起来,则不再予以保护,任它自行灭亡。3、保护的手段v李斯特提出保护的手段:通过禁止输入与征收高关税的办法来保护本国幼稚工业;以免税或征收轻微进口税的办法来鼓励复杂机器的进口。(保护关税是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核心。)(三)过渡性和选择性的保护观点v李斯特认为,在保护过程中,国家一开始会将较低的关税变为较高的关税。而随着本国工业品的竞争能力增强,国家应逐渐降低关税。v李斯特认为,国家限制的是工业品的进口,但是却应鼓励国外劳动力、技术和资本的输入。v李斯特主张的贸易保护是一部分的保护和有选择的保

20、护。三、对幼稚工业保护论的评价v1843年、1846年,德国两次提高关税,使本国经济在短期内有了迅速的发展。v19世纪70年代以后,德国为避免本国新兴工业部门遭受外国工业产品的竞争,便不断实施保护贸易政策。1879年,俾斯麦改革德国关税制度,对钢铁、纺织品、化学品、谷物等征收进口关税,并不断提高关税税率;而且与法国、奥地利、俄国等国展开了关税竞争。1898年,德国又通过修正关税法,成为欧洲高度保护贸易国家之一。v幼稚工业保护论的提出,是对传统国际贸易理论最好的抗争,确立了保护贸易理论在国际贸易理论体系中的地位。v同时也标志着从重商主义分离出来的西方国际贸易理论两大学派自由贸易学派和保护贸易学派

21、的完全形成。v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为各国的对外贸易政策进行了历史主义的解释,并为德国和其他一些经济落后国家实行保护贸易政策提供了理论依据。v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在德国工业资本主义的发展过程中曾起过积极的作用,促进了德国资本主义的发展。v幼稚工业保护论的许多观点代表了后起国家的经济利益,对落后国家制定对外贸易政策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和指导意义。v李斯特的幼稚工业保护论在实践中存在着难以克服的困难:保护对象、时间、手段的选择问题。v幼稚工业保护论在理论上虽然成立,但在实施过程中往往存在着许多弊端,保护的代价也非常昂贵,其效果在很多发展中国家并不十分理想。第四节第四节 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

22、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v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是一种完全不同于处于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国家建立在走向工业化基础上的保护贸易理论,而是建立在已经实现工业化的国家试图寻求经济稳定增长基础上的保护贸易理论。一、凯恩斯及其追随者与对外贸易乘数理论v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是现代西方经济学最有影响的英国经济学家,凯恩斯主义的创始人,创立了宏观经济学的基本思想。他的代表作是发表于1936年的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The General Theory of Employment, Interest and Money)一书。v马克卢普是出生于奥地利的美国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之一,其代表作是国际贸易与

23、国民收入乘数(1943年);v哈罗德是英国著名经济学家,凯恩斯的主要追随者之一,其代表作是国际经济学(1933年)、动态经济导论(1948年) v凯恩斯的经济学说是在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受到大危机(1929-1933年)的威胁下适应垄断资产阶级的需要而产生的。v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前,凯恩斯是一个自由贸易论者。大危机后,凯恩斯转变立场,对自由贸易理论展开了批评,对重商主义的一些政策进行了重新评价。并以有效需求不足为基础,以边际消费倾向、边际资本效率和灵活偏好三个心理规律为核心,以国家干预为政策基点,创立了保护国内就业的新学说。v凯恩斯的经济理论中有关国际贸易的论点并不多,

24、也没有一本全面系统地论述国际贸易的专著,但凯恩斯和他的追随者有关国际贸易的观点却颇有影响,对国际贸易保护政策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根据。v马克卢普和哈罗德等人在凯恩斯的投资乘数原理基础上引申并提出了一国对外贸易乘数理论(the theory of foreign trade multiplier)。 二、投资乘数原理v乘数理论是资产阶级经济学家卡恩首先创立的。他于1931年在经济学季刊上发表了国内投资与失业的关系一文,论证了在一定消费倾向下,投资与就业量的乘数关系。v凯恩斯在1936年出版的通论中用乘数原理来分析投资对国民收入的作用,提出了投资乘数理论,成为凯恩斯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v凯恩斯认为投资

25、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影响有乘数作用,即增加投资所引致的国民收入的增加是投资增加的若干倍。国民收入的增加(Y)=乘数(K) 投资的增加量(I)其中,K=1(1c),c=CY,称为边际消费倾向。v乘数大小由边际消费倾向决定,两者呈正比例关系。从另一个角度说,影响乘数大小的因素是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SY,即边际储蓄倾向s,K=1s,即乘数大小与边际储蓄倾向呈反比。三、对外贸易乘数理论v在开放经济体制下,国民经济的平衡不仅受制于投资乘数原理,还受到对外贸易乘数原理的制约。v凯恩斯的追随者在国内投资乘数原理的基础上引申提出的。他们认为,一国的出口和国内投资一样,属于“注入”,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增作用

26、;而一国的进口,则与国内储蓄一样,属于“漏出”,对就业和国民收入有倍减效应。 v国民收入的增加将为投资增加和贸易顺差的若干倍。Y= KI(XM)其中K=1(1c),c为边际消费倾向。v在I 和K一定的条件下,贸易顺差越大,Y越大,即国民收入增加越大;反之,若贸易差额为逆差,则Y将缩减。v乘数的大小与边际消费倾向有关,两者呈正比,即边际消费倾向越大,对外贸易对国民收入的倍数效应越大。v从另一个角度说,乘数与新增收入中用于储蓄的比例边际储蓄倾向和新增收入中用于进口的比例边际进口倾向有关。v新增收入分别用于国内消费、储蓄和进口,即Y=CSM。vcsm=1,即1c= smvK=1(1c)=1smv可见

27、,乘数是1减边际消费倾向的倒数,也等于边际储蓄倾向与边际进口倾向之和即“漏出”的倒数,乘数与“漏出”成反比。四、对对外贸易乘数理论的评价v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对外贸易与国民经济发展之间的内在规律性,因而有一定的科学性。v从方法论上看,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流量与国民经济结合起来,分析出口额对国民经济的倍数促进作用,从而将贸易问题纳入到宏观分析的范围,这在贸易理论上是一种突破。v从实践上看,出口贸易的增加对国民收入的提高的确具有一定的刺激作用。v但是,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存在很大的局限性:对外贸易乘数理论把贸易顺差视为与国内投资一样是对国民经济体系的一种“注入”

28、,能对国民收入产生乘数效应。但贸易顺差与国内投资是不同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在实践上是很模糊的,常会受到一国闲置资源和其他因素的影响,资源稀缺会限制该国国民收入的下一轮增长。对外贸易乘数理论忽视了对外贸易发挥乘数作用的条件。对外贸易的乘数作用并非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发挥,只有在世界总进口值增加的条件下,一国才能继续扩大出口,从而增加国民收入和就业。五、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与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的异同v在强调一国贸易顺差有利于本国经济发展方面,凯恩斯主义的对外贸易乘数理论与重商主义对外贸易学说有着共同的观点,但两者保护的出发点及保护的机制上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两者的出发点不一样。两者重视贸易保护

29、机制的作用过程不同。 两者主张的保护期限不一样。 第五节第五节 保护贸易新理论保护贸易新理论v20世纪70年代中期以后,世界产业结构和贸易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化。一些发展中国家在世界贸易中的地位迅速提高,并在纺织、家用电器、钢铁等原来发达国家垄断的行业呈现出比较优势。传统的产业间贸易逐步被发达国家之间的产业内贸易所取代。v石油输出国组织(欧佩克OPEC)联合起来,限制产量并提高石油价格,以此来控制世界石油市场。v这些变化使得各国之间在工业品市场上的竞争越来越剧烈。在此形势下,一些经济学家力图从新的角度探寻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理论依据,提出了战略性贸易政策和管理贸易论等保护贸易新理论。战略性贸易政策v

30、战略性贸易政策(strategic trade policy)认为,工业品的国际市场竞争是不完全的,工业品的生产存在规模经济,故一国政府可通过贸易保护和补贴、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等国内政策保护和扶持那些承担巨大风险,需大规模生产以获取规模经济,并能产生外部经济的高新技术产业和对本国未来发展至关重要的行业,以创造本国在这些产业上的比较优势,获取大量的外部经济利益,为本国未来发展增强后劲。v主要代表人物有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曼和赫尔普曼。(一)战略性贸易政策的基本论点1、利润转移观点v由于市场的不完全竞争和规模经济的存在,某些行业的企业可以获得长期利润,这些利润超出企业主的一般利润。而政府的资助可

31、能促进某些行业的企业战胜外国对手取得成功。2、外部经济观点v由于市场对一些企业的外部经济效应缺乏足够的反应,由政府干预来克服这种反应的不足,可建立一种环境,使某些企业的行为给其他企业带来好处,从而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二)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政策主张1、不完全竞争市场(主要是寡头市场)方面的战略性政策干预战略性进口关税政策 v进口国政府通过关税来分享外国寡头或垄断企业的利润并提高本国福利水平,是有可能如愿以偿的。关键在于关税率的确定和对消费者的补偿。v2、外部经济效应方面的战略型政策干预战略性出口补贴政策v这方面的贸易政策往往要和产业政策相结合,才能达到预期效果,具体包括信贷优惠、国内税收优惠或补

32、贴、对国内企业进口中间产品的关税优惠、对外国竞争产品出口征收关税等措施。v若某一产业发展的社会效益高于其个体效益,即具有外部经济效应,则通过政府扶持能使该产业不断获取动态递增的规模效益,并在国际竞争中获胜,结果企业所得的利润会大大超过政府所支付的补贴。而且,该产业的发展还能通过技术创新的溢出推动其他产业的发展。用博弈论对政府补贴的效果分析如下:v假设美国波音公司和欧洲空中客车公司都在考虑是否制造一种新型飞机,并假定这种飞机的研制成本非常之高,每一制造商必须占领该飞机的全部市场才能盈利,设可获利1亿美元。如果两个制造商均制造这种飞机,则各亏损500万美元。v如果欧洲各政府采取战略性贸易政策,每年

33、向空中客车公司提供2500万美元的补贴,即使美国波音公司也在制造这种飞机,空中客车公司靠政府补贴仍可与波音公司竞争,并能获得2000万美元的利润。然而,未享有补贴的波音公司若继续投产,必发生亏损,由于亏损,波音公司只好停产,将整个市场让给空中客车公司。v如果美国政府没有相应的报复措施,则欧洲政府对空中客车补贴的目的已经达到。但事实上,美国政府也会给波音公司提供补贴,假定每年向波音公司提供1000万美元的补贴,从而再次改变了收益矩阵,重新建立起新的均衡。只要美国政府的补贴超过500万美元,就会得到双方都生产的战略组合。v可见,政府的保护政策可以使本国企业在国际竞争中获得占领市场的战略性优势并使整

34、个国家受益。当然,这一战略的成功以对手国政府不采取相同的措施为前提。v另外,如果美国国内飞机市场需求较大,生产收益可能比空中客车大,比如是获利100万美元,而空中客车仍然是亏损500万美元,那么即使没有美国政府的补贴,波音的占优战略仍是选择生产,即最终的均衡是双方都生产,即空中客车的补贴也不能挤垮波音公司。 (三)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的意义v根据战略性贸易政策的主要代表人物克鲁格曼的观点,实施战略性贸易政策的意义包括:1、可以增强一国的谈判能力。 2、可以获得“以邻为壑”的效果。 v在传统贸易理论看来,市场竞争会使得任何不同部门之间同质的劳动或资本获取报酬不太可能有太大的差别,因而不存在着战略部

35、门。而战略性贸易政策认为,由于当今规模经济、经验优势越来越重要,一些产业、部门存在着比其他产业部门更高的回报,某些产业具有巨大的外部经济性,因而存在着战略部门。v尽管对战略性贸易政策现在仍然存在着很多争议,但其学术价值和实践价值得到了广泛的赞赏。【进口替代战略】【进口替代战略】v进口替代战略是通过建立和发展本国工业,替代制成品进口,来带动经济增长,实现工业化,减少贸易逆差,改善国际收支状况。v进口替代战略的配套措施通常是工业制成品进口限制、本国币值高估及进口替代工业扶植和保护,被称为内向型战略。v进口替代战略的实施进程一般为:首先发展加工工业,如纺织品、鞋类、加工食品和家用电器等产品,实行消费

36、品进口替代;随后发展中间产品生产,实行中间产品进口替代;最后发展到重化工业产品生产,实现资本货物进口替代。v从20世纪50年代起,许多发展中国家相继实施了进口替代战略。这一贸易战略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的进口替代工业部门的发展起一定的作用。v但是,随着进口替代工业化的发展,进口替代面临着一系列严重的问题,如保护措施的负效应、生产受国内市场规模制约、出口增长受阻等。因此,越来越多的发展经济学家和国际经济学家对“进口替代”战略持否定态度,认为进口替代战略实施的结果,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甚至偏离了预定目标。v很多发展中国家在实践中认识到出口工业制成品的重要性,开始转向出口替代战略。【出口导向战略】【出口导

37、向战略】v出口导向战略是将经济发展重点放在出口贸易上,通过出口的增长推动整个国民经济的增长。v出口导向战略又分为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和出口替代战略。1、初级产品出口战略v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即出口食物和农矿原料,进口发达国家的工业制成品。初级产品出口战略是初级外向型战略。v提出这种战略的经济学家认为,发展中国家应从政治独立后人口大多数仍在农村和农矿产品生产在国民经济中仍占举足轻重地位的实际出发,通过发展初级产品出口来积累工业化资金,同时在此基础上发展农矿产品出口加工工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v初级产品出口战略在历史上确有成功的先例。19世纪的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的经济发展时期就是实行这种贸易模式。v二战后直到20世纪60年代以前,发展中国家也多是这种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