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_第1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_第2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_第3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_第4页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1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江苏省 2012 年普通高校专转本统一考试 大学语文模拟试卷 总分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复查人 得分 注意事项: 1考生务必将密封线内的各项目及第 2 页右下角的座位号填写清楚。 2考生须用铅笔或圆珠笔将答案直接答在试卷上,答在草稿纸上无效。 3本试卷共 8 页,四大题,满分 150 分,考试时间 120 分钟。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 15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在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 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把正确答案的字母标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完全不相同的一组是 ( ) A提防 堤堰 不韪 醍醐灌顶 金榜题名 B疏浚 教唆 黢黑 崇山峻岭 怙恶不悛 C晨曦 妊娠 悔辱 唇枪舌剑 振奋人心 D馈赠 匮乏 愦乱 功亏一篑 振聋发聩 2 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句是 A 皇帝陵前的这两棵古柏,至今依然蓊郁苍翠,令观瞻者心中生出无限遐想。 B 我们与亲人相伴的每一刻,最不应该吝啬的是那份能慰藉彼此心灵的关爱。 C 狗尾巴草活像狗尾,茎纤细坚挺,叶修长,它们散漫地生长在夏秋两季。 D 只要孩子们如往常般走进学校读书嘻戏,希望就会萌生在灾区人们的心中。 3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我们常把“ 五四 ”新文化运动作为我们古典文学和现代文学的分水岭,鲁迅是我国 现代文学奠基人,被称为我国现代文学三大巨匠的是鲁迅、 郭沫若 和 茅盾 。 B鸣凤和四凤分别是巴金的长篇小说寒夜和曹禺话剧 雷雨 中的人物,她们都 是黑暗社会里封建大家庭中的牺牲品。 C 基度山伯爵 茶花女 分别是法国作家 大仲马 、 小仲马 父子的作品, 简爱 、 呼啸山庄分别是英国作家夏洛蒂勃郎特、艾米丽勃朗特姐妹的作品。 D元杂剧是一种把 歌曲 、 宾白、 舞 等有机结合的综合艺术。 “白”是道白, “科” 是舞台动作、表情和效果的总称。 “正末”和“正旦”分别担任男、女主角。 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A “四书”指论语 、 孟子 、 大学 、 中庸 , “五经”指诗 、 书 、 礼 、 易 、 春秋 B “ 文学研究会 ”是我国现代第一个文学社团,是个现代主义的文学流派。 C我国当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大规模描写解放战争的优秀长篇小说是魏巍的保卫延安 。 D世界文学画廊中四大吝啬鬼是 夏洛克 、葛朗台、阿巴公和 泼留希金 。 5下面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 晚清四大谴责小说是:刘鹗的 老残游记 ,李伯元(宝嘉)的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 (沃尧)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和曾朴的孽海花 。 词,一般认为产生于唐,盛于宋,最初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音乐的。词的别名 还有“乐府” 、 “诗余” 、 “长短句”等。 世界名著红与黑 、 父与子 、 艰难时世的作者分别是法国的司汤达、俄国的屠 格涅夫和英国的狄更斯。 鲁迅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旗手,一生主要从事杂文写作,其小说有彷徨 、 呐喊 、 故事新编三个集子,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的祝福就出自呐喊之中。 6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 “建安文学”指汉末建安时期的文学,以诗歌成就最为显著,代表作家有曹氏父子 曹操、曹丕、曹植和建安七子等。 宋词小令(如忆江南 )与元曲小令(如天净沙) 中的“小令”不是同一个概念,前 者指单调的词,后者指单调的曲。 中国现代文学硕果累累,鲁迅的杂文、茅盾、巴金的小说、郭沫若的诗歌、曹禺的戏 剧,创作均达到了很高的水平。 情感教育 、 苦难的历程 、 羊脂球的作者依次是福楼拜、列夫托尔斯秦、莫泊 桑。 7下面的话是对几部古代作品的评价,被评的作品是 ( ) 甲、鲁迅高度评价(1),被称之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 乙、古人评价(2)的语言特点是“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 丙、宋神宗高度评价(3)的社会作用,认为它是“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 ”。 丁、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写道:“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 童心来复梦中身。 ”正确评价了(4)的创作与作者生活阅历的关系。 (1)史记(2) 水浒(3) 宋史(4)红楼梦 (1)史记(2) 三国志(3) 资治通鉴(4)聊斋 (1)史记(2) 水浒(3) 宋书(4)红楼梦 (1)史记(2) 三国演义(3) 资治通鉴(4)红缕梦 8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 ) 文学研究会是我国第一个文学社团,是一个浪漫主义文学派别。 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后,很多作家深入工农兵,写出了李有才板话 、 王贵与李香香 、 腐蚀 、 暴风骤雨等优秀作品。 世界文学形象画廊的四大吝啬鬼是夏洛克、葛朗台、阿巴公、泼留希金。 汉赋的高峰是司马相如,古代我国诗歌的顶峰是“李杜”,我国古代小说的代表是红楼 梦,世界第一部长篇小说是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 9下面作品、作家、朝代(或国别 )对应正确的一组是( ) 离骚屈原战国 人间喜剧巴尔扎克法国 梦溪笔谈沈括北宋 草叶集惠特曼英国 长恨歌白居易唐代 神曲但丁德国 镜花缘李汝珍明代 巴黎圣母院雨果法国 10下列作品、作者和作者生活时代(或国别) 完全正确的是 ( ) 双城记狄更斯法国 钦差大臣果戈理俄国 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 漂亮朋友莫泊桑法国 草叶集泰戈尔印度 女神郭沫若现代 边城沈从文现代 双桅船流沙河当代 11下列各组中,每个字都是形声字的是 ( ) A幕 项 丧 B顶 渐 盟 C肃 软 前 D盆 辩 伐 12下列句子中,正确的是 ( ) A汉字横排的种种好处,对于每一个同文字打交道的人,都是深有体会的。 B要把人类的各种潜能尽可能地开展出来。 C经过工艺改革,收到了事倍工半的效果。 D美德好比宝石,它在朴素背景的衬托下反而更加美丽。 13下列选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激情”源于希腊语,原意是“上帝本色”,这里的上帝本色不是别的,而是指一种持 久不变的爱心恰当的自爱(自我接受)和由此延伸出的对别人的爱。 B.古人赏梅,欣赏的是它那盘曲的虬枝老干,品味的是它那馥郁的浓香。宋代范成大梅 谱云:“梅,天下尤物,无问智愚不肖,莫敢有异议。” C.对岸的草原上万籁无声,河这边却是一片骚动和聒噪:鸟啄击橡树干的笃笃声,野兽穿 越丛林的沙沙声,潺潺的流水声,野牛的低哞声荒野的世界充满一种亲切而粗犷的和 谐。 D.近日,重庆日报、重庆电视台和重庆电台共同推出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 栏目不朽的红岩,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反响。 14梵蒂冈是世界上最小的国家,它座落于罗马城西北角的高地上,面积仅 0.44 平方公里, 由圣彼得广场、圣彼得大教堂、后花园和博物馆组成。_,不仅拥有自己的 国旗、国徽、国歌、货币、行政机构,还有天文台、直升飞机场和火车站。填入横线中最 恰当的是( )。 A 梵蒂冈虽小,却“五脏俱全” B 梵蒂冈虽小,却“五花八门” C 梵蒂冈虽小,却政教合一 D梵蒂冈虽小,却日益兴盛 15.“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 这首诗中的“三父子“的是( ) A.曹操、曹丕、曹植 B.苏洵、苏轼、苏辙 C.班彪、班固、班超 D.杜甫、杜牧、杜荀鹤 二、阅读理解(共 30 分)。 (一)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有关问题(共 15 分) 彩色的荒漠 雷抒雁 (1)从库尔勒出城不久,车子就离开国道,进入油田公路。新修的石油公路,像一支黑亮 的箭镞直直地射向前方。前方,是茫茫的戈壁,是黄沙漫漫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以及举世闻 名的西气东送的第一口气井。 车子全速奔驰在戈壁上。在我们的视野里,地平线的远处,是 无遮无拦的穹隆和淡淡升腾着的云朵。开 阔的戈壁,像是一方棋盘,偶尔看见一团两团圆圆 的草棵,像是刻意摆下的一局残棋。生存与死亡,在这里艰难地进行命运的搏弈。我们来到 这里,已是深秋时节,灰色,到处是灰色。 (2)沿着公路,我们向塔中油田 进发。 这一条路将劈开塔克拉 玛干沙漠直通塔里木盆地 的中心。那里,将是另一种风 景,另一幅图画,另一 样色彩。 (3)塔里木河是一条河岸散乱的河流,夏季过去,汹涌的河水已变得平静和细瘦。河的两 岸,是密密麻麻的胡杨树林。这些树,多数已经飘落了黄色的叶子,呈现出一种刚劲和苍凉。 车子向前,茂密的树林,渐次变得稀疏。树的脚下,已经薄薄厚厚地铺上一片黄沙。独立的树 木,有的如石雕,有的如铜雕。虽然,它 们也许已经死去,年复一年的风沙,折断了树枝,剥 开了树皮,可是树的残干依然挺立,像是一群强悍的舞者,向天空和大地顽强地倾诉着它们 的意志和信念。 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和我一样,石油工人 们也喜欢胡杨树,曾经为了保 护 26 棵胡杨,他 们七次挪动 井位,多花费了 200 万元人民币。 渐行渐远,塔里木河水显然已无力哺育 这些植物,塔克拉 玛 干高大的沙丘,已愈来愈稠密地 拥挤在道路的两边。 (4)可是,这一条沙漠公路却宽阔 、平坦,不逊于我在内地看到的任何一条道路。笔直的 道路随沙丘的起伏,上上下下。炎夏地表温度达到 6070。你尽可以想象炎热、干燥、漠 风会怎样折磨工人们的血肉之躯;但你无法想象,他们以怎 样的智慧固定流沙,夯 实路基,让 这路像同沙漠与生俱来一样。 (5)翻过几座沙山,眼前一亮,只见一片银灰色的油罐塔高耸,巨大的弯弯折折的银灰色 管道在塔间穿绕;还有一些雄伟的建筑和这些油塔管道比肩而立。阳光下,银色、金色、棕色, 各种由建筑物放射出的光芒,让人顿时抖落了长途奔驰的困倦与疲 惫。塔中油田到了。仰望 那些建筑,那一瞬,脑海中突然 闪现出唐僧师徒历尽波折,看到了西天胜景时的那番惊讶和 喜悦。明知一切都是真实的,你有时还不得不问自己:这会不会是幻 觉? (6)在这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 目的,是石油工人身着的工装的红色。那是一种让人肃然 起敬的颜色。红帽、红衣、红裤 ,有如朝霞,有如春花,更似共和国飘扬的旗帜,照耀着这一 片沙漠。在油田,我看到最显 眼、最有气势的两句话:“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这 句话被写在墙壁上,刻在石头 上,嵌在沙丘上。是心声,也是写照;是鼓动,更是 诺言。 (7)我们的终点是伟大的西气东送工程的起点克拉 2 号气井。和沙漠地貌截然不同, 这里是犬牙交错、怪石林立的雅丹地貌。没有路,钻井的迁移甚至不得不动用直升机。石油 工人硬是在这乱石中,打下了井,钻出了气,修成了路, 铺 下了管道。当我把耳朵贴近输气管 道,听见丝丝的天然气奔走的急促喘息声,那一刻,真有点让人激动。它们翻山越岭,渡江跨 河,要到数千里之遥的上海、北京。那一刻,我真想让北京的 亲友知道,当你 们为做午餐轻轻 转动天然气灶的开关旋钮时,我能听 见那清脆快活的声音,我的心跳正激荡在这离你们遥远 而又亲近的地方。 (8)虽说是深秋,草木尽枯,但我却看到了荒漠里最令人难忘的色彩。 (有删节) 1.文章第一段描写了戈壁滩的哪些特点?联系全文,谈谈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答: 2.解释下列两句话在文中的含意。 (1)我喜欢这些树,视它们为上天兆示给人类的精神榜样。 答: (2)只有荒凉的沙漠,没有荒凉的人生。 答: 3.作者为什么说,在他所看到的一切色彩中,最鲜艳夺目的是石油工人身上工装的红色? 答: 4.在文章最后,作者是采用哪些方法来写克拉 2 号气井的?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请 简要分析。 答: (二)阅读下列短文,完成有关问题(共 15 分) 游庐山记 清恽敬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环三面皆水也。凡大山得水,能敌其大以荡潏( y)之,则灵; 而江湖之水,吞吐夷旷,与海水异。故并( bng)海诸山多壮郁,而庐山有娱逸之观。 嘉庆十有八年三月己卯,敬以事绝宫亭,左蠡。庚辰,舣星子,因往游焉。是日往白鹿洞 望五老峰,过小三峡,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有桃一株,方花。右芭蕉一株,叶方茁。 月出后,循贯道溪,历钓台石、眠鹿场,右转,达后山,松杉千万为一桁,横五老峰之麓 焉。 辛巳,由三峡涧陟欢喜亭。亭废,道险甚。求李氏山房遗址不可得。登含鄱岭,大风啸于 岭背,由隧来。风止,攀太乙峰。东南望南昌城,迤北望彭泽,皆隔湖,湖光湛湛然。顷 之,地如卷席渐隐;复顷之,至湖之中;复顷之,至湖壖;而山足皆隐矣。始知云之障, 自远至也。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起山后,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遂不 至五老峰,而下窥玉渊潭,憩栖贤寺。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势相倚负,返宿于文会 堂。 壬午,道万杉寺,饮三分池。未抵秀峰寺里所,即见瀑布在天中。既及门,因西瞻青玉峡, 详睇香炉峰,盥于龙井。求太白读书堂不可得,返宿秀峰寺。癸未,往瞻云,迂道绕白鹤 观,旋至寺,观右军墨池。西行寻栗里卧醉石;石大于屋,当涧水途中。访简寂观,未往, 返宿秀峰寺,遇一微头陀。 甲申,吴兰雪携廖雪鹭、沙弥朗圆来,大笑排闼而入,遂同上黄岩。侧足逾文殊台,俯玩 瀑布下注尽其变。叩黄岩寺,跐乱石,寻瀑布源,溯汉阳峰,径绝而止。复返宿秀峰寺。 兰雪往瞻云,一微头陀往九江。是夜大雨,在山中五日矣。 乙酉晓,望瀑布倍未雨时。出山五里所,至神林浦,望瀑布益明。山沈沈苍酽一色, 岩谷如削平。顷之,香炉峰下,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复 顷之,则相与为一。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生平所未睹也夫云者水之征山之灵所 泄也敬故于是游所历皆类记之而于云独记其诡变足以娱性逸情如是以诒后之好事者焉。 (选自大云山房文稿二集卷三)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 庐山据浔阳、彭蠡之会据:处于,位于 驻独对亭,振钥顿文会堂顿:止宿 月出后,循贯道溪循:通“巡” ,巡行 旋至寺,观右军墨池旋:随即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复顷之,至湖之中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 相驰逐布空中,势且雨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回望五老峰,乃夕日穿漏 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 横五老峰之麓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 下列各项中,不能说明香炉峰看云雾的一项是 ( ) 白云一缕起,遂团团相衔出 复顷之,遍山皆团团然 于是四山皆蓬蓬然,而大云千万成阵 山之腰皆弇之,其上下仍苍酽一色 下列各句对文章的阐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作者以时间为序,全面记述了游览庐山的历程,介绍了游踪所及庐山上主要的风景名 胜,同时又重点描写了他感受最深也最能体现庐山风采的云雾。 文章写出了庐山云雾的奇诡变幻之态,并以此来表现庐山娱性逸情的独特风貌。文章 构思严密,首尾呼应,详略得当,主次分明,点面结合。 登香炉峰赏瀑布确实让人心旷神怡,作者觉得香炉峰一带变幻奇巧的云更足以娱性逸 情,所以详写留赠后人。 作者描绘庐山云雾的视点始终如一,站在山的颠峰登高望远,视野开阔,于变幻中着 重写云气的腾涌气势,写出了白云的轻盈意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