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深圳市高级中学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_第1页
(历史)深圳市高级中学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_第2页
(历史)深圳市高级中学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_第3页
(历史)深圳市高级中学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_第4页
(历史)深圳市高级中学2013届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深圳市高级中学 2013 届高二下学期期中测试 历史 本试卷分为第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卷为 125 题,共 50 分,第卷为 2628 题,共 50 分。全卷共计 100 分。考试时间为 90 分钟。 注意事项: 1、答第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考试科目用 2B 铅笔涂在答题卡上。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 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 擦干净后,再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第卷(本卷共计 50 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 2 分,共计 50 分) 1商鞅变法规定:“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 孥。 ”材料反映了变法的根本目的是 A保护农民阶级的利益 B实现秦国的富国强兵 C保护和稳定小农经济 D巩固和发展土地私有制 2. 北魏孝文帝自娶大族崔挺之女为嫔妃,同时还为五个弟弟聘汉族高门之女为妻,这些做 法: 对鲜卑贵族起到了一定的示范作用 加强了北魏政权与汉族地主的联系 有利于汉族官员政治地位的上升 有利于鲜卑族与汉族的民族融合 A B C D 3. 商鞅变法与北魏孝文帝改革的主要相同之处包括: 顺应了历史潮流 改革了原有的生产关系 促进了民族融合 推动了社会经济的发展 A B C D 4恩格斯在论述克里木战争时指出:“现在沙皇政府在全世界面前给俄国丢了丑,同时也 在俄国人民面前给自己丢了丑。前所未有的觉醒时期开始了。 ”这里的“觉醒”是指人们认识 到俄国 A军备落后 B制度腐朽 C经济凋敝 D吏治腐败 5明治维新时期,西服流行的同时,和服被当作最华丽的礼服保留下来;酒吧多起来了, 茶室依然是人们的精神净地;西洋歌剧开始唱响,能剧和歌舞伎也在走向兴盛。这反映了 当时的日本 A用西方文明提升国民的知识水平 B引进西方文化以巩固统治 2 C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的多元共存 D西方文明占据主导地位 6日本的君主立宪制与英国的君主立宪制相比,形式上相同,但在实质上有极大差异。下 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A前者天皇权力至高无上,后者国王权力受宪法制约 B前者天皇凌驾于议会之上,后者议会权力超过国王 C前者是封建政治体制,后者是资产阶级民主政治 D前者内阁大臣对天皇负责,后者内阁大臣对议会负责 719041905 年,日本和俄国发生战争,最终日本战胜俄国。对此,一些中国人当时就 发表评论,认为这场战争“非军队之竞争,乃政治之竞争。卒之日胜而俄败,专制立宪,得 失皎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俄国失败的根源在于农奴制 日本明治维新实现富国强兵 这些中国人赞成君主立宪制 这场战争直接引发十月革命 A B C D 8下列关于戊戌变法运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思想超前,不合国情 推进过程急躁冒进,树敌太多 借助孔子和皇帝的权威 方案“既合乎古训,又适宜时局” A B C D 9 “这个国家政治制度发展呈现出原创性、连续性和渐进性特征。诸多事实表明,这个国家 是近代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开拓者,是供宪政考古的博物馆。 ”依据所学知识判断,这个国 家应该是指 A英国 B美国 C俄国 D德国 10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 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 ”这里“转折点”是指 A 权利法案剥夺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重心由国王转移至议会 C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 D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11有学者认为,在英国政治体制建构中, “它是一个被创造物,但是它有权毁掉它的创造 者。它既是一个由立法机构任命的行政体,又是一个可以消灭立法机构的行政体。从 起源上讲它是派生的,但在行动中具有毁灭性。 ”它是 A国王 B内阁 C议会 D首相 12 “直到十九世纪初,一位官运亨通的首相同时要得到国王和议会的支持,否则便会 在政治航道上触礁翻船。 ”该材料说明当时英国 A责任内阁制尚未成熟 B国王“统而不治” C首相主要对国王负责 D三权分立制确立 3 131867 年,沃尔特巴奇霍特在其代表作 英国宪政中指出:英国宪政制度“有效运行 的秘密,是行政权和立法权的密切结合和近乎一体的融合”。当时英国的政治体制能够体现 这种“融合”的是 A国王与议会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平衡 B议会兼具立法机构和行政机构的职能 C内阁和议会互相制约并彼此负责 D首相兼政府首脑和议会下院多数党领袖于一身 14.“正是这个设计使这个稚嫩的国家在草莽中崛起,迅速成为也许你不喜欢但却不能 轻视的超级大国。这样一个精巧的设计,在二百年前由一群蛮荒大陆上的乡巴佬 创造出 来,实在是令人惊叹不已。 ”材料中的“精巧的设计” 是指 A英国权利法案 B德国德意志帝国宪法 C美国 1787 年宪法 D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 15亚里士多德认为民主政体与城邦(或疆域)大小存在矛盾,认为城邦不能太大。美国 建国初期也曾为此苦恼,美国最终采取的措施是 A确立民主原则 B确立三权分立原则 C实行代议制和联邦制 D实行责任内阁制 16现任美国总统奥巴马在自传无畏的希望中,回忆当年他在白宫与布什总统会面的 情形:“突然总统的声音变得激动,变得既不习惯也不欢迎其他人打断他的话, 他的亲和被一种近乎以救世主自居的固执所取代。我意识到了权力带来的那种危险的 孤立。我明白了开国者设计的智慧。 ”空缺部分最恰当的应该是 A共和制度 B联邦制度 C民权制度 D制衡制度 17 联邦党人论稿指出:“如果美国继续维持当时权力首先是地域性的 政治结构,美 洲必然被欧洲列强所瓜分,从而丧失独立战争的成果。 ”上述材料反映的核心问题是联邦党 人要求 A维护各州的权力 B争取民族独立 C加强中央政府权力 D建立民主制度 18美国 1787 年宪法规定:任何一州都不得“缔结任何条约,参加任何同盟或邦联”;未经 国会同意, “不得对进出口货物征收任何进口税或关税”;“未经国会同意,不得在和平时期 保持军队或战舰。不得与他州或外国缔结协定或盟约。 ”这些规定体现的原则是 A共和制 B联邦制 C分权制 D总统制 192009 年 5 月 20 日,美国国会参议院以 90 票对 6 票的压倒性表决结果,否决了奥巴马 政府用于关闭关塔那摩监狱的拨款提案。这是民主党占据绝对优势的新一届国会首次与奥 巴马政府出现重大政治分歧。这表明 4 A总统要对国会负责 B总统由国会中的多数党领袖担任 C国会对总统有制约作用 D国会拥有最高权力 2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指出:“联邦政府被授予媾和、宣战、缔结商约、征集军队 和筹建舰队的专权。加入联邦的各州虽然有权修改或改订自己的立法,但不准制定追 究既往的法律,不得在本州内组织贵族集团。 ”对这段话理解最为准确的是 A联邦政府权力不受制约 B中央政府与地方分权而治 C中央政府权威得到保障 D各州政府有较大的自主权 21 大国崛起中这样描述一个国家:“位于欧洲大陆的最西端;两百多年前横 扫欧洲;在 19 世纪,它拥有的海外殖民地仅次于英国;这里曾经进行过各种社会理想 的实践。 ”这个国家是 A德国 B英国 C俄国 D法国 22. 下列法律条文中,明确堵塞了法国君主派复辟之路的是 A “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B “立法权由参议院和众议院两院行使” C “行政权由总统和内阁掌握” D “凡曾经统治过法国的家族不得当选为共和国总统” 23某宪法规定:(总统)由参议院与众议院联合组成的国民议会依绝大多数票选出 参议院组成最高法院,以审判共和国总统或部长及审理危害国家安全案。该宪法是 A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B法国 1875 年宪法 C 德意志帝国宪法 D美国 1787 年宪法 24孟德斯鸠在论法的精神中说:“在一个国家里,总是有一些人以出身、财富或荣誉 著称。不过,如果他们和平民混杂在一起,并且和其他的人一样只有一个投票权,公共的 自由将成为对他们的奴役,而且他们不会有保卫这种自由的任何兴趣,因为大多数的决议 将会是和他们作对的。 ”以下 1875 年法国宪法的规定中,与孟德斯鸠上述思想有关联(或受 其影响)的是 A设立由普选产生的众议院 B设立由间接选举产生的参议院 C总统有权任命文武官员 D禁止王室或皇室家族成为总统 25 海国图志中记载:“(某国)都城有公会所,内分两所,一曰爵房,一曰乡绅房。 爵房者,有爵位贵人及耶稣教师处之;乡绅房者,由庶民推择有才识学术者处之。国有大 事,王谕相,相告之爵房,聚众公议,参以条例,决其可否,辗转告乡绅房,必乡绅大众 允诺而后行,否则寝其事勿论。 ”这段文字描述的制度是 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 B法国的民主共和制 C美国的三权分立制 D德国的立宪君主制 5 第卷(本卷共计 50 分) 26 (16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据 史记 商君列传记载, “商君相秦十年,宗室贵族多怨望者”。戊戌变法也遭 到满洲贵族的激烈反对,新法 颁布后, “满族诸人大哗, 谣谤 四起”, “朝野震骇,颇有民不聊生 之戚”。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变法中各有哪些措施直接触犯了传统势力的利益(各举两例) ?(8 分) 材料二 商鞅变法中, “法令至行,公平无私, 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 (一种刺面割鼻的酷刑)其傅”, 严厉打击反对势力。戊戌 变 法中, “时百日间,变法神速,几有 一日千里之势” ,光绪帝也“三令五申”, “数四严责”,推动变法法令的贯彻落实。 (2)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两次变法中改革者都表现出了坚决的意志和雷厉风行的作风,为 什么结果迥异?(6 分)在推动变法的过程中,改革者往往面对和风细雨还是雷厉风行的 困惑。对此,谈谈你的看法。 (2 分) 27 (16 分)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 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 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二 文明开化 过程中的过火行为,使得日本的传统文化面临崩溃,甚至有人提出日 本人应该改说英语,与西洋人通婚,以改良日本人种。 大国崛起解说词 请回答: (1)有学者认为,中国维新思想宣传者的变法手段很高明。据材料一指出其“高明”手段是 什么?(2 分)并分析当时采取这种手段的主要原因有哪些?(6 分) (2)据材料二指出日本在文明开化中存在的问题。 (2 分)你认为应如何对待外来文化? (4 分) 6 (3)综上所述,我们从中可以获得哪些有益的启示?(2 分) 28 (18 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们认为下述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造物主赋予他们某些不可转 让的权利,其中包括生命权、自由权和追求幸福的权利。 为了保障 这些权利,所以才在人们 中间成立政府。而政府的正当 权力,系得自被统治者的同意。 现今不列颠国王拒绝批准 那些对于公共福利最有用和最必要的法律。我们谨庄 严地宣告:自由独立的合众国解除 对于英王的一切隶属关系。 1776 年独立宣言 材料二 第一条 在权利方面,人 们生来是而且始终是自由平等的。 第二条 任何政治结合的目的都在于保护人的自然的和不可动摇的权利。这些权利就 是自由、财产、安全和反抗压迫。 第六条 在法律面前,所有的公民都是平等的。 第十七条 财产是神圣不可侵犯的权利。 1789 年人权宣言 (1)以上两则材料体现了启蒙思想中的哪些理念?(4 分)反映在政治上其共同要求是什 么?(2 分) (2)以上两个文件对人类社会产生了哪些积极影响?(4 分) 材料三 自 19 世纪初,关于宪 法是否明确授权联邦政府帮助地方治理河流 问题,美国 国会一直存在争论。1817 年和 1822 年,美国 总统两次否决了 联邦政府资助地方改善交通的 议案。1824 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