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赵贵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项目        单位_第1页
05 赵贵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项目        单位_第2页
05 赵贵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项目        单位_第3页
05 赵贵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项目        单位_第4页
05 赵贵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项目        单位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黑龙江省农业“丰收奖” 申报书 项目名称:水稻钵体育苗垅作摆栽技术 主要完成单位:绥滨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第一完成人姓名:王殿君 完成单位申报等级:壹等 申报部门:绥滨县农业委员会 申报时间:2005 年 11 月 30 日 黑龙江省农业委员会制 内容摘要:(项目内容、推广范围、组织管理、技术培训、资金投入、推广前景) 水稻钵体育苗垅作摆栽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基础上,1996 年开始水稻宽窄行摆栽试 验,通过探索、吸收、改造,在宽窄行的条件下,采用旱旋整地,旱起垅夹肥,镇压,提 前 5-7 天灌水泡田,人工垅上双行摆栽,以新基质育壮苗、稀植、增加分蘖、浅水灌溉、 提高水温、垅沟养鱼,养鸭、病虫防治等为重点的钵育摆栽综合高产栽培技术。 此项技术由 2000 年开始示范、推广,至 2005 年累计推广面积 30 万亩。推广范围由 县内 9 个乡镇扩大到周边的三个国营农场。绥滨县人民政府在 2000 年成立了水稻钵育垅 作摆栽新技术专项推进领导小组,对该项目进行统一管理,组织实施,实行行政手段、经 济责任、物资服务、技术指导等相结合的管理方法。项目日常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工作由 县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负责,每乡派一名科技人员包乡指导,实行合同管理,确保项目达到 计划指标,定期检查验收。 为了使该项技术在实施中不走样,项目组结合全县科技示范园区建设,利用科技之冬 (春) ,组织县、乡(镇)技术人员组成技术讲师团深入各乡村进行技术培训,利用电视 讲座、科技大集、发放科技资料、放录像、办培训班和高产典型经验介绍等手段宣传培训。 将水稻钵育垅作摆栽项目任务分解到各乡、村,由县包项科技人员和乡(镇)科技人员具 体负责,落实实施,把技术方案发到农户手中,达到技术措施不走样,提高技术到位率。 县项目领导小组根据农时季节组织农户定期召开现场会、观摩会等形式,实行跟踪指导服 务,保证项目顺利实施。 几年来,县政府农业开发办共投入 20 万无,各乡镇投入 10 元,共计 30 万无,使项 目在推广应用中做到资金、物质和技术结合到位。 水稻钵体育苗垅作摆栽技术,是继水稻旱育苗之后水稻增产、提质、增效,促进农民 增收的一项新技术,适合省内外各地应用,该技术在省内科技成果查新属首创领先水平, 深受广大领导和农民认可,推广前景广阔。 项目主体技术创新点、主要技术措施、技术经济指标、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情况 一、主体技术创新点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技术是在水稻旱育稀植栽培的基础上创新、发展的一项栽培新技 术,在省内寒地水稻栽培中,经查新属省内首创新技术,它的主要创新点有: 1、钵体秧盘育壮秧,每钵 2-3 粒种粒。 2、垅作摆栽可提高地温 1-2。 3、起垅夹肥,深施,可提高肥料利用率 20%。 4、垅作栽培比平作栽培节水 1/3。 5、摆栽减少伤根,不缓苗,延长水稻的生育时限、高产、质佳。 6、垅作摆栽利于通风透光、扩大植株间的边际效应。 7、垅作可利用垅沟养鱼、养鸭,鱼鸭除虫除草,活水增肥,增温。 8、垅作提高分蘖率、结实率,促进早熟,提高品质,增加产量和效益。 9、省籽、省工、节本。 二、主要技术措施、经济指标 1、在育苗上采用分蘖力较强的优质米品种,搞好种粒的精选、消毒、催芽、播种, 每钵 2-3 粒。床上采用腐熟好的新基质加 1/2 过筛土加壮秧剂混配好装盘,压实,浇透底 水,将盘底压在床面上盘底不悬空。 2、棚室采用大中棚两膜成三膜育苗,覆盖,做到适时早育,一般在 4 月 15 日前结 束,根据气候条件掌握。棚室的管理,主要是温度和水分及防病除草。做到控制温度和 水分,育壮秧,叶龄应在 3.5-4 叶,秧龄 35-40 天左右,小苗带蘖率 50%以上。 3、在本田上抓好秋翻春旋,春天用四轮车起垅,用镇压器压实,起垅时将底肥 N、P、K,施入垅体 15-20cm,起垅夹肥,减少肥料的流失。插秧前 5-7 天先灌一次水淹 没垅台,使之沉降,结合灌水将封闭药施入,等垅露出沉降好再摆秧,摆秧规格:垅上 双行,行距 20cm,穴距 4 寸。 4、本田管理 (1)施肥:公顷施 N 肥 300 公斤左右,P 肥 100-120 公斤,K 肥 50-100 公斤,施肥 要根据地力养份含量,最好测土配方施肥。底肥原则是 40%氮肥用做底肥,磷、钾肥 100%,做底肥起垅时一次性施入。追肥要根据苗情分返青肥、分蘖肥、拔节鼓粒肥等分 期追施,少吃多餐。 (2)灌水:摆秧花达水(垅沟有少水) ,分蘖末晒田 7 天左右,杨花灌浆深水,总 的原则是浅湿浅交替灌水的方法。 (3)病虫害防治:主要采取以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措施,对常发生的稻瘟病,应以 选抗病品种为主,提前搞好预测预报工作。 三、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情况 水稻钵育垅作摆栽技术,是我县农业推广科技人员在总结多年的水稻生产栽培中通 过对各项技术的合理组装综合配套,探索出的一项水稻新的栽培模式,该项技术经几年 来的实践平均单产在 600 公斤,比旱育稀植插秧栽培亩增产 150 公斤以上,亩效益 240 元,全县累计推广 30 多万亩,总增产 4500 多万公斤水稻,总增效益 7200 多万元。 该项目由于采用了钵盘及新基质育苗,用农田土量少,减少了对耕地的破坏,采用 了浅湿浅的灌水法,节水达 1/3,减少了水资源大量的开采,节水、节油、节成本。 在垅沟里还可养鸭、鱼,减少了农药化肥的使用量,生产出的稻米即绿色又环保,是利 国利民,有推广前景的栽培技术。 项目推广前基本情况、推广中存在的问题和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 一、项目推广前基本情况 绥滨县种稻历史有近四十多年,刚开始人们种稻由于技术落后,没有种稻经验,地 理条件、农田基本建设差,栽培方式以及水直播漫撒籽,大水漫灌、人工除草等栽培形 式,田间管理非常粗放,病虫草害严重,投入成本高,产出低,产量在 200-300 公斤, 进入八十年代以来,引进较先进的旱育播植插秧栽培技术,从而逐步替代了直播漫撒籽 的落后栽培技术,使全县水稻生产有了一个较大的提高,产量也随之上升,平均单产可 达 450 公斤。 随着科技的进步,生产水平的提高,近年来农业科技人员又在旱育插秧的基础上, 从 96 年起开始搞寒地水稻钵体育苗宽窄行栽培和垅作栽培,经几年的不断布点试验、示 范、总结、综合组装配套,由 2000 年度在全县确定示范、推广,并被省、市业务部门列 为试点项目。几年来,全县累计推广面积达 30 多万亩,亩产在 600 公斤以上,平均亩增 产 150 公斤,总增产 4500 多万公斤水稻。 二、推广中存在的问题 1、适宜分蘖率高的品种少 2、农机农艺脱节,摆秧机具不配套,人工摆秧比机插秧效率低成本高。 3、有的农户,不按技术标准操作,至使技术跑粗走样。 三、对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 首先,在增加对农业投入的同时,应该重点加大对农技推广的投入,提高农业科技 含量,真正使农业增效,农民增收。 其次应该对农业科技人员分期分批的进行新技术培训、考察、交流,提高业务水平, 加快实用型科技成果的转化率。 第三注重农技推广的队伍建设,提升行业的整体素质。 申 报 单 位 意 见 年 月 日 县 农 业 主 管 部 门 意 见 年 月 日 市 农 业 主 管 部 门 意 见 年 月 日 省 农 业 委 员 会、 丰 收 办 意 见 年 月 日 主要完成人情况表 名 次 姓名 工作单位 技术职称 承担任务及分工 1 王殿军 农业技术推广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