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卷·考点卷】(含答案)_第1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卷·考点卷】(含答案)_第2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卷·考点卷】(含答案)_第3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卷·考点卷】(含答案)_第4页
2024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 第八单元 金属和金属材料【单元卷·考点卷】(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概览

考点1金属材料考点2合金

考点3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4置换反应

考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6金属的冶炼

考点7金属资源的保护考点8含杂质的计算

考点1金属材料

1.(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青铜属于

A.非金属材料B.金属材料C.合成材料D.复合材料

2.(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苏州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古今建筑交相辉映。

下列建筑材料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旧城墙的青砖B.古城门的铜钉

C.火车站立柱的水泥D.博物馆天窗的玻璃

3.(2024.湖南.中考真题)下列制作灯笼的材料中,属于金属材料的是

A.胶水B.铁丝C.彩纸D.蜡烛

4.(2024.江苏扬州.中考真题)下列物质的性质和用途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铜呈紫红色,可用作导线B.石墨能导电,可用作润滑剂

C.金刚石无色透明,可用于切割玻璃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

保护气

5.(2024.安徽.中考真题)如图是我国西汉青铜雁鱼灯及其示意图o灯油燃烧时,

烟气通过鱼身和雁颈导入雁体内水中,减少对室内空气的污染。下列说法错误的

A.该灯使用的青铜是一种金属材料B.产生烟尘的原因是灯油不完全燃烧

C.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D.水能吸收烟尘,还能吸收一氧化

考点2合金

1.(2024.山东烟台.中考真题)中华传统文化中包含很多化学知识。下列对文献

内容解释错误的是

A.《梦溪笔谈》一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石油的不完全燃烧

B.《天工开物》:“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一金的延展性强

C.《梅花》:“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一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D.《吕氏春秋》:“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铜锡合金的硬度比

铜、锡小

2.(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结合下图有关

实验,回答问题。

将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划,可证明铝合金的硬度(填“大于”“小于”或“等

于”)铝片的硬度。

3.(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沉睡三千年,一醒惊天下”。文物考古彰显我国

古今科技文明。

(1)“何意百炼钢;化为绕指柔”。生铁在空气中加热,反复撞打,成为韧性十足的

“百炼钢”,该过程中,生铁的含碳量______(填“升高”或“降低”)。

(2)古籍记载“凡煎炼亦用洪炉,入(锡)砂数百斤,丛架木炭亦数百斤,鼓靴(指

鼓入空气)熔化。火力已到,砂不即熔,用铅少许勾引,方始沛然流注”。高温

下木炭还原锡砂(SnOQ的化学方程式为;锡铅合金的熔点比纯锡

(填“高”或“低”)。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2024年5月17日,中国一汽盐城分公司首款新能

源汽车“奔腾小马”投产下线,顺利实现新能源汽车转型升级。

生产汽车使用大量合金。下列对合金的认识正确的是(选填字母序号)。

A.合金的强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低

C.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

考点3金属的化学性质

1.(2024.四川泸州.中考真题)实验室可用如图装置制备与收集H2。下列有关说

法错误的是()

厂飞旋塞

A.反应原理为:Zn+2HCl=ZnCl2+H2T

B.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气

C.关闭旋塞后H2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

D.用向上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

2.(2024.四川德阳•中考真题)室温时,利用压强传感器研究质量相同的一块镁

片和一块锌片分别与等浓度、等质量的稀盐酸反应的实验如图甲,压强传感器测

得装置内压强随时间的变化关系如图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根据压强变化推测两个反应都有热量放出

B.曲线①的压强上升比曲线②高,说明①产生H2总量更多

C.曲线②是Mg与稀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

D.反应结束后Zn—•定有剩余

3.(2024.陕西・中考真题)关于铝、铁、银三种金属,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三种金属在空气中均易锈蚀

B.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金属

C.用铁、银和硝酸铝溶液可以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D.三种金属均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

4.(2024.河南.中考真题)金属与人类的生活密切相关。回答下列有关金属性质

的问题。

(1)铝较为活泼,为什么铝制品却很耐腐蚀?

(2)现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AgNCh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

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什么?请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o

5.(2024.河南.中考真题)铝与稀硫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镁、铝分

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等,则反

应的镁与铝的质量比为。

6.(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除去ZnSO4溶液中的少量CuSO4,可向该溶液中

加入过量的,充分反应后过滤,滤液即为ZnSCU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为。

考点4置换反应

1.(2024.江苏无锡.中考真题)镁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Mg+2H2O=Mg(OH)2+H2T,该反应的类型属于()

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

2.(2024.江苏南通・中考真题)利用CO2合成甲醇(CH3OH)是捕集CO2的一种

方法。

催化剂

CO2催化加氢合成CH30H的反应为CO2+3H2^=CH3OH+H2。。该反应_______

(填“属于”或“不属于")置换反应。

3.(2024.湖北.中考真题)《宋会要辑稿》记载:“浸铜之法,先取生铁打成薄

片,……浸渍数日,铁片为胆水(硫酸铜溶液)所薄,上生赤煤,取出刮洗……

入炉烹炼,……方成铜。”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的接触面积

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了置换反应

C.“上生赤煤”指铁片上生成了红色的煤

D.“浸铜之法”可知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4.(2024.四川广安・中考真题)学习中,常用比较、归纳等科学方法进行推理分

析,下列推理所得结论正确的是()

A.金刚石、石墨、C60都由碳元素组成,那么它们的物理性质一定相同

B.置换反应都有化合价改变,那么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一定是置换反应

C.化学反应伴随着能量变化,那么有能量变化的过程一定是化学反应

D.点燃氢气前要检验纯度,那么实验室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一定要验纯

5.(2024.重庆・中考真题)CO2的捕集和利用是我国能源领域的重要战略方向。

下图是CO2的捕集与转化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FeO可以循环使用B.反应I属于置换反应

C.反应n固体质量增加D.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的条件相同

考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

1.(2024.甘肃临夏.中考真题)金属银在制造钱币、不锈钢、催化剂等方面有着

广泛的应用。为探究银(Ni)、锌、铜的金属活动性顺序,小明做了如图所示的

实验,发现A试管中银丝表面无现象,B试管中银丝表面出现红色物质,则三种

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

AB

A.Ni、Zn、CuB.Zn、Cu、NiC.Zn、Ni、CuD.Cu、Ni、Zn

2.(2024.江苏徐州.中考真题)人类开发利用金属的时间和金属的活动性有关。

为探究金属的活动性强弱,用如图装置进行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验前需要打磨金属片,除去表面的氧化膜

B.若向甲、乙试管加入稀盐酸,只有锌片表面能产生气泡

C.若向乙试管加入ZnSCU溶液,能得出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

D.若向甲、乙试管加入AgNO3溶液,能得出三种金属的活动性:Zn>Cu>

Ag

3.(2024.四川广元.中考真题)向一定量CuCL、FeCb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量

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三种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则滤液中溶质一定有两种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定有气泡产生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不可能有气泡产生

4.(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中考真题)将一定质量的铁粉放入硝酸锌和硝酸银的

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滤液呈浅绿色,则滤液中只含有硝酸亚铁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滤渣中一定含有两种金属

C.若向滤液中加入锌片,有固体析出,则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银

D.将所得滤渣洗涤、干燥后称量,质量可能与所加铁粉的质量相等

5.(2024•山东潍坊・中考真题)从含有浓度相近的Cust),、ZnSO,和FeSO,的废水

中回收ZnSO,和有关金属。取样后,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

得到滤液和滤渣。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若所得滤液为无色,则滤液中溶质只有ZnSO,

B.若所得滤液为浅绿色,则滤渣只有铜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至少含有两种金属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液中只有两种溶质

6.(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1)探究Mg、Fe、Cu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下列试剂的选择方案正确的是。

A.Mg、Cu、FeSO”溶液B.Fe、MgSO,溶液、CuSO」溶液

C.Mg、Fe、Cu、稀盐酸D.Cu、MgSO,溶液、FeSO,溶液

⑵向CU(NC>3)2溶液中加入Mg、Zn、Ag三种金属,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

液和滤渣。一定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

酸,有气泡产生,滤渣中一定有(填化学式,下同),滤液中可能含有

的溶质是。

考点6金属的冶炼

1.(2024.山东淄博.中考真题)化学实验中需要牢固树立安全和规范意识。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及时将实验产生的废物、废液倒入水池

B.如果实验室中的药品无毒无害,可以品尝其味道

C.在CO还原FezOs的实验中,先加热FezOs固体,后通入CO气体

D.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

2.(2024.四川内江.中考真题)如图是实验室模拟工业炼铁的装置。下列有关分

析不正确的是()

A.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02生成

B.该反应中,失去氧的物质是CO

c.co具有可燃性

D.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小

3.(2024.山东临沂.中考真题)铁是生活生产中重要的金属材料。请完成下列问

题:

实验1硬质玻璃管中的现象为o

4.(2024.黑龙江.中考真题)金属材料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起着非常重要的

作用。

高炉炼铁的过程中,石灰石的作用是。

5.(2024.重庆・中考真题)某火龙表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其中的“打铁

花”是先将生铁熔化成铁水,再用工具将铁水向空中用力抛出,形成“火树银花落,

万点星辰开”的精彩场景。

(1)生铁的含碳量__________(填“<”、">"或"=")钢的含碳量。工业上可用赤铁矿

与co在高温下反应来冶炼生铁,该反应主要利用了co的(填序号)。

A.可燃性B.还原性C.密度比空气小

(2)铁花冷却后得到黑色固体,写出生成该固体的化学方程式。

考点7金属资源的保护

1.(2024.江苏苏州.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金属的说法正确的是()

A.常温下,所有金属单质均是固体

B.工业炼铁可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

C.铁的锈蚀只与空气中的氧气有关

D.废旧铁制用品应该直接填埋处理

2.(2024.辽宁・中考真题)下列有关铁制品锈蚀与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铁与氧气、水等反应导致铁制品锈蚀B.将铁制成不锈钢能减缓锈蚀

C.锈蚀的铁制品没有任何利用价值D.铁栏杆表面刷漆能减缓锈蚀

3.(2024.山东滨州.中考真题)下列做法不能减缓或防止钢铁锈蚀的是()

A.经常用食盐水清洗铁制品B.保持铁制品表面清洁干燥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D.在钢铁的表面镀一层不易锈蚀的金属

4.(2024.西藏・中考真题)青藏高原有丰富的金属矿产资源。下列有关金属资源

的利用和保护不正确的是()

A.将铁制品放在潮湿的空气里

B.在钢铁表面涂油、刷漆都能防止生锈

C.废旧金属回收利用可以节约金属资源

D.有计划、合理地开采矿物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

5.(2024.吉林长春.中考真题)实验是化学研究的重要手段。图1为教材中探究

铁锈蚀条件的实验装置,约一周后能观察到明显现象。小组同学对部分实验进行

了改进,使出现明显现象的时间缩短至5~10分钟,改进后的装置如图2所示(夹持

装置已略去)。

生锈未生锈未生锈

图1图2

(1)图1实验中,对比(填序号)可知,铁生锈与氧气有关。

(2)图2实验中,证明铁生锈与水有关的现象为o

⑶图2实验能够在较短时间内观察到明显现象,其主要原因是。

(4)图2实验的优点是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实验时间,但仍存在不足。请你指出该

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答一条即可)O

考点8含杂质的计算

1.(2024.内蒙古赤峰.中考真题)赤铁矿是重要的炼铁原料,其中FeQs的含量

直接影响到炼铁的效率和成本。兴趣小组用一氧化碳还原1窕赤铁矿样品,充分

反应后得到5.6g铁单质,计算该赤铁矿样品中Fe?。,的质量分数。

2.(2023・四川凉山•中考真题)2022年12月,西昌至成都的城际动车组列车正式

运行。高铁钢轨的制造需要大量铁矿石炼铁。现有含Fe2O3为80%的磁铁矿石29003

求理论上可炼制纯铁的质量为多少?

高温

(提示:化学方程式为Fe?O3+3C。—2Fe+3c。2)

3.(2023・四川眉山・中考真题)磁铁矿石(主要成分为Fe3O4)是常用的炼铁原料,

IWJ温

工业上可通过如下反应:Fe3O4+4CO—3Fe+4CO2将其中的FesCU转化为Fe。

⑴Fe3O4中铁、氧的微观粒子数目之比为。

⑵假设炼铁过程中铁没有损耗,用含348吨FesCU的磁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含铁

96%的生铁的质量是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4.(2024.江苏盐城.中考真题)生产汽车还需要使用大量的金属铁。若用1000t含

氧化铁(Fe。)80%的赤铁矿石,理论上可以炼出纯铁的质量为(写出计

算过程)。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考点概览

考点1金属材料考点2合金

考点3金属的化学性质考点4置换反应

考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考点6金属的冶炼

考点7金属资源的保护考点8含杂质的计算

考点1金属材料

1.B

【解析】青铜是以铜和锡为主要成分的合金,合金属于金属材料,故选B。

2.B

【解析】A、青砖是用泥土烧制而成的,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铜钉属于金属材料,故选项正确;

C、水泥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玻璃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故选:Bo

3.B

【解析】A、胶水属于合成材料,故A不符合题意;

B、铁丝属于金属材料,故B符合题意;

C、彩纸属于天然材料,故C不符合题意;

D、蜡烛属于有机材料,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Bo

4.D

【解析】A、铜具有导电性,可用作导线,与铜呈紫红色无关,故A不符合题意;

B、石墨具有滑腻感,可用作润滑剂,与石墨能导电无关,故B不符合题意;

C、金刚石硬度大,可用于切割玻璃,与金刚石无色透明无关,故C不符合题意;

D、稀有气体化学性质稳定,可用作保护气,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5.D

【解析】A、金属材料包括纯金属及合金,青铜是合金,属于金属材料。A正确;

B、灯油不完全燃烧产生碳粒等烟尘。B正确;

C、清除可燃物,隔绝空气,使温度降到着火点以下,都能达到灭火目的,所以

转动灯罩隔绝空气,可使灯火熄灭。C正确;

D、由于一氧化碳难溶于水,所以水不能吸收一氧化碳。D错误。

故选D。

考点2合金

1.D

【解析】A、石油:“燃之如麻,但烟甚浓”,是因为氧气的含量不足,导致石油

不完全燃烧所产生的,故A解释正确;

B、“每金七厘,造方寸金一千片”,是说金可以压成很薄的片,说明金的延展性

强,故B解释正确;

C、“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是因为花香中含有的分子是在不断运动的,向

四周扩散,使人们闻到花香,故C解释正确;

D、“金(指铜)柔锡柔,合两柔则刚”,说明铜锡合金的硬度比铜、锡大,故D

解释错误;

故选:Do

2.大于

【解析】合金的硬度大于其组成纯金属的硬度,铝片与铝合金互相刻画,可证明

铝合金的硬度大于铝片的硬度。

3.⑴降低

高温本,

(2)C+SnO2^Sn+CO2t低

【解析】(1)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生铁在空气

中加热,反复捶打,成为韧性十足的“百炼钢”,该过程中,碳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故生铁的含碳量降低;

(2)木炭和SnO2在高温下反应生成Sn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IWJ温.

C+SnO2=Sn+CO2r;合金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熔点低,故锡铅合金的熔点比纯锡

低。

4.ABC

【解析】A.合金的强度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大,正确;

B.合金的熔点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低,正确;

C.合金的抗腐蚀性能一般比组成它们的纯金属更好,正确;

故选:ABCo

考点3金属的化学性质

1.D

【解析】A、锌粒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锌和氢气,化学方程式为:

Zn+2HC1=H2T+ZnCl2,A正确;

B、稀硫酸能与锌粒反应生成硫酸锌和氢气,所以可用稀硫酸代替稀盐酸制取氢

气,B正确;

C、关闭旋塞后,试管内H2增多,气压上升,出将反应液压入长颈漏斗中,C正

确;

D、氢气密度小于空气,可用向下排空气法代替图中的收集方法,D错误。

故选:Do

2.A

【解析】A、镁、锌都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根据图乙随着反应的进行,曲

线①、曲线②的压强都是先增大,后小幅下降,可推测两个反应过程中都有热量

放出,故选项说法正确;

B、根据图乙,曲线①、曲线②最后压强相等,说明两者产生的氢气质量相等,

故选项说法不正确;

C、镁的活动性比锌强,则曲线①是镁与稀盐酸反应的压强变化曲线,故选项说

法不正确;

D、最终压强相等,说明反应后生成氢气质量相等,生成氢气质量相等时,消耗

镁、锌的质量比是24:65,因此镁片一定有剩余,而锌片不一定有剩余,故选项

说法不正确;

故选A。

3.B

【解析】A.铁能与空气中的水蒸气、氧气等发生反应,铁易锈蚀,铝在空气中与

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从而阻止铝进一步氧化,铝不易

锈蚀,银化学性质不活泼,不与氧气反应,银不易锈蚀,故A错误;

B.将三种金属分别加入稀硫酸中,有气泡产生,溶液仍为无色的是铝,有气泡产

生,溶液由无色变为浅绿色的是铁,无明显现象的是银,用稀硫酸可以区分三种

金属,故B正确;

C.铁、银与硝酸铝溶液都不反应,无法验证铁、银的活动性顺序,故C错误;

D.铝、铁是生活中常用导线的制作材料,银价格偏高,一般在生活中不用做导线

的制作材料,故D错误。

故选:Bo

4.(1)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固体是银和锌Zn+2AgNO3=Zn(NO3)2+2Ag

【解析】(1)铝是比较活泼的金属,铝制品却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

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因

此铝制品抗腐蚀性强,故填:铝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2)金属活动性为镁>锌>银,将过量的锌粉加入到AgNCh和Mg(NO3)2的混合

溶液中,锌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锌,方程式为Zn+2AgNO3=Zn(NO3)2+2Ag,

锌不与硝酸镁反应,故过滤后留在滤纸上的固体是银和锌,故填:固体是银和锌、

Zn+2AgNO3=Zn(NC)3)2+2Ag。

5.2A1+3H2SO4-A12(SO4)3+3H2T32:33

【解析】铝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铝和氢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A1+3H2SO4=A12(SO4)3+3H2T;

镁、铝分别放入质量相等且足量的稀硫酸中,充分反应后所得的两溶液质量仍相

等,说明溶液的增加量相等,设溶液的增加量为冽

解:设参加反应的镁的质量为x

Mg+H2SO4=MgSO4+H2T溶液增力口量

24224-2=22

xm

24_x_12m

22m'11

设参加反应的铝的质量为y

2A1+3H2SO4=A12(SO4)3+3H2T溶液增加量

54654-6=48

ym

F='y=即,则参加反应的镁与铝的质量比为:等冬=32:33。

48m8118

6.锌Zn+CuSO4=ZnSO4+Cu

【分析】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

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除杂至少要满足“不增不减”的

原则,“不增”是指不增加新杂质,“不减”是指不减少目标物质的质量。

【解析】除去ZnSCU溶液中的少量CuS04,实质就是除去铜离子,可利用过量的

锌和CuS04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

杂质,符合除杂原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Zn+CuSO4=ZnSO4+Cu。

考点4置换反应

1.C

【解析】该反应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

属于置换反应;

故选:Co

2.不属于

催化剂

【解析】根据化学方程式0)2+3^^=€:珥011+凡0,该反应不符合一种单质与

A

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

3.C

【解析】A、“打成薄片”,增大了反应物之间的接触面积,使反应更快更充分,

不符合题意;

B、“铁片为胆水所薄”,发生反应为铁和硫酸铜反应生成硫酸亚铁和铜,该反应

符合“一种单质与一种化合物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属于

置换反应,不符合题意;

C、“上生赤煤”是因为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红色的铜,不是红色的煤,符合题

思;

D、“浸铜之法”中铁能将硫酸铜中的铜置换出来,说明铁比铜活泼,不符合题意。

故选c。

4.D

【解析】A、金刚石、石墨、C60都由碳元素组成,那么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由

于碳原子排列方式不同,它们的物理性质相差很大,故A错误;

B、置换反应都有化合价改变,但有化合价改变的反应不一定是置换反应,故铁

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反应前后铁、氧元素均改变,但不属于置换反应,

故B错误;

C、化学变化常常伴随着能量变化,但是有能量变化的不一定是化学变化,如电

灯通电时发光、放热,只是能量的转变,无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错

误;

D、氢气具有可燃性,混有一定量的空气,遇到明火,容易发生爆炸,故点燃氢

气前需要检验纯度,点燃可燃性气体前一定要检验纯度,故D正确。

故选D。

5.A

【分析】反应I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27C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H

是四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催化作用下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

【解析】A、就整个反应过程而言,最终反应为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和氧气,所

以FesCU和FeO质量和化学性质不变,可循环使用,故说法正确;

B、反应I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物是

两种化合物,不属于置换反应,故说法错误;

c、反应n是四氧化三铁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氧气逸出,根据质

量守恒定律可知,固体质量减少,故说法错误;

D、反应I是氧化亚铁和二氧化碳在427c下生成碳和四氧化三铁,反应H是四

氧化三铁在太阳能催化作用下下生成氧气和氧化亚铁,所以铁的氧化物之间转化

的条件不相同,故说法错误。

故选A。

考点5金属活动性顺序

1.C

【解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的应用可知,排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前面的金属可

以把排在后面的金属从其盐溶液里置换出来。据图可知,A试管中银丝表面无现

象,说明银没有置换出硫酸锌溶液中的锌,银不如锌活泼;B试管中银丝表面出

现红色物质,说明银置换出硫酸铜溶液中的铜,银比铜活泼。所以三种金属活动

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Zn、Ni、Cuo

故选C。

2.D

【解析】A、实验前需要打磨金属片,是为了除去表面的氧化膜,从而防止氧化

膜阻碍反应的进行,故选项说法正确;

B、由金属活动性:锌>氢>铜可知,若向甲、乙试管加入稀盐酸,只有锌片表

面能产生气泡,故选项说法正确;

C、若向乙试管加入ZnSCU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铜不与硫酸锌溶液反应,即

铜的活动性比锌弱,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铜强,故选项说法正确;

D、由金属活动性锌>铜>银可知,若向甲、乙试管加入AgNCh溶液,锌和铜都

能与硝酸银反应置换出银,能得出金属的活动性:Zn>Ag,Cu>Ag,但无法比

较锌和铜的金属活动性,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Do

3.C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为Zn>Fe>Cu,向一定量CuCb、FeCb的混合溶液中加

入一定量锌粉,锌先与CuCb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铜,CuCb反应完,若还有锌粉,

锌才能与FeCb反应生成氯化锌和铁。

【解析】A、若滤渣中只有一种金属,该金属是铜,滤液中溶质不一定有三种,

也可能是锌和氯化铜恰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溶质有氯化亚铁、氯化锌两种,

故选项说法错误;

B、若滤渣中有两种金属,滤液中溶质不一定有两种,也可能是锌和氯化亚铁恰

好完全反应,此时滤液中溶质只有氯化锌一种,故选项说法错误;

C、若滤液中只有一种溶质,滤渣中一定含有铁,此时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一

定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正确;

D、若滤液中有两种溶质,说明溶质是氯化锌、氯化亚铁,若氯化亚铁部分参加

了反应,滤渣中含有铜、铁,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氢气,则向滤渣中加入稀硫

酸有气泡产生,故选项说法错误。

故选C。

4.B

【分析】金属活动性顺序:锌>铁>银,则铁能和硝酸银反应生成银和硝酸亚铁,

但不能和硝酸锌反应。

【解析】A、若滤液呈浅绿色,但由于不确定硝酸银是否完全反应,则滤液中一

定含有硝酸锌和硝酸亚铁,可能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B、若滤渣中的成分能被磁铁吸引,则说明铁过量,则滤渣中含有银和铁,该选

项说法正确;

C、由于锌能和硝酸亚铁反应生成铁和硝酸锌,则向滤液中加入锌片,一定有固

体析出,则不能说明滤液中是否含有硝酸银,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D、,由十于F"e+2AgNO.=FeI(NO.}h+2Ag反应后固体质量曰增大,则el所l得,口滤、上

56216

渣的质量比所加铁粉质量大,该选项说法不正确。

故选B。

5.BD

【分析】金属活动性:Zn>Fe>Cu,向废水中加入一定量的锌粉,锌先与硫酸

铜反应生成硫酸锌和铜,待硫酸铜完全反应后,锌和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锌和

铁。

【解析】A、若所得滤液为无色,说明硫酸铜、硫酸亚铁已经完全反应,锌与硫

酸铜、硫酸亚铁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则滤液中溶质只含硫酸锌,不符合题意;

B、若所得滤液为浅绿色,说明滤液中一定含硫酸亚铁,则锌已经完全反应,锌

一定与硫酸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硫酸亚铁可能部分参与反应,则滤渣中一

定含铜,可能含铁,符合题意;

C、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一定含铁,锌一定与硫酸

铜反应生成了硫酸锌和铜,滤渣中也一定含铜,故滤渣中一定含铁、铜,可能含

锌,不符合题意;

D、若向滤渣中加入稀硫酸,无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不含锌、铁,则硫酸亚铁没

有参与反应,滤液中一定含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铜可能部分参与反应,故滤

液中可能含硫酸铜,故滤液中至少含有两种溶质,符合题意。

故选BD。

6.(l)ABC

(2)Mg+Cu(NO3)2=Mg(NO3)2+CuZn、Cu、AgZn(NO3)2

【解析】(1)A、镁能与硫酸亚铁反应生成硫酸镁和铁,有黑色固体析出,说

明镁比铁活泼,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探究

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B、铁与硫酸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镁比铁活泼,铁与硫酸铜反应生成硫

酸亚铁和铜,有红色固体析出,说明铁比铜活泼,可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

序,符合题意;

C、镁、铁均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且镁与酸反应速率较快,铁与酸反应速

率较慢,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镁、铁排在氢前,且镁比铁活泼,铜与稀盐

酸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在金属活动性顺序里,铜排在氢后,说明铁比铜活

泼,可以探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符合题意;

D、铜与硫酸镁不反应,无明显现象,说明镁比铜活泼,铜与硫酸亚铁不反应,

无明显现象,说明铁比铜活泼,但是无法探究镁和铁的金属活动性顺序,不符合

题意。

故选ABC;

(2)金属活动性:Mg>Zn>Cu>Ag,向硝酸铜溶液中加入镁、锌、银三种金

属,镁先与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待镁完全反应后,锌和硝酸铜反应生成

硝酸锌和铜,银和硝酸铜不反应,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无色滤液和滤渣,说明

硝酸铜已经完全反应。

由分析可知,一定发生的反应为镁和硝酸铜反应生成硝酸镁和铜,该反应的化学

方程式为:Mg+Cu(NO3)2=Mg(NO3)2+Cu;

向滤渣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则滤渣中一定含锌,镁一定与硝酸

铜反应生成了铜,银不参与反应,则滤渣中一定有:Zn、Cu、Ag;

镁一定与硝酸铜反应生成了硝酸镁,硝酸铜完全反应,故滤液中一定含硝酸镁,

一定不含硝酸铜,锌可能参与反应,也可能没有参与反应,故滤液中可能含有的

溶质是:Zn(NO3)2o

考点6金属的冶炼

1.D

【解析】A、实验产生的废物、废液应放入指定容器中,不可将废液倒入水池,

以防止污染环境,错误;

B、实验室中的任何试剂都不能品尝,错误;

C、CO是可燃性气体,与空气混合加热易发生爆炸,则实验时应先通入CO气体

排出装置内的空气,再加热Fe。,错误;

D、将玻璃管插入胶皮管时,先将玻璃管一端用水润湿,然后稍稍用力转动插入,

正确。

故选D。

2.B

【解析】A、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说明有C02

生成,故选项说法正确;

B、一氧化碳与氧化铁在高温下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中,失去氧的物

质是氧化铁,故选项说法错误;

C、一氧化碳有毒,直接排放到空气中会污染环境,常在装置末端的导管口放一

盏燃着的酒精灯,是为了点燃尾气,利用的是一氧化碳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

正确;

D、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高温下与氧化铁反应生成铁和二氧化碳,随着反应的

进行,硬质玻璃管中固体质量逐渐减小,故选项说法正确;

故选:Bo

3.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解析】实验1硬质玻璃管中发生的反应为氧化铁和一氧化碳在高温条件下反应

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的现象为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

4.将矿石中的二氧化硅转变为炉渣

5.(1)>B

点燃

(2)3Fe+2O2^^Fe3O4

【解析】(1)生铁的含碳量为2%〜4.3%,钢的含碳量为0.03%〜2%,即生铁的

含碳量大于钢的含碳量;

工业上可用赤铁矿(主要成分是氧化铁)与co在高温下反应来冶炼生铁,在

高温条件下,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生成铁和二氧化碳,该反应主要利用了co的

还原性,故选B;

(2)铁和氧气点燃生成黑色的四氧化三铁,化学方程式为:3Fe+2O2=Fe3O4o

考点7金属资源的保护

1.B

【解析】A、金属并不都是固体,大多数金属单质在常温下呈固态,金属汞在常

温下呈液态,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B、工业炼铁可用一氧化碳将铁的氧化物还原成铁,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C、铁的锈蚀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有关,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

D、废旧铁制品直接填埋处理会造成环境污染,应回收处理,说法错误,不符合

题意。

故选:Bo

2.C

【解析】A、铁制品锈蚀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说法

正确;

B、不锈钢抗腐蚀性能较强,将铁制成不锈钢能减缓锈蚀,说法正确;

C、锈蚀的铁制品具有回收价值,回收废旧金属能节约金属资源,减少环境污染,

说法不正确;

D、铁栏杆表面刷漆能减缓锈蚀,说法正确。

故选:Co

3.A

【解析】铁生锈实际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