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十四讲新中国与中华民族的新纪元(1949—2012)主讲人:北方民族大学张福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演变进入到历史的新纪元,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思想
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面提高,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程
度不断加深,中华民族迎来了大发展、大团结、大进步的局面。中华民族完全由传统向现代的过渡和转型,完成了近代以来梦寐以求的自
立、自强,为不可逆的民族复兴伟大进程奠定了坚实的现代基础。一唱雄鸡天下白,万方乐奏有于阗。经过28年的艰苦奋斗,中国共产党
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建立了新中国,中国
人民自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共同体的
演变进入到历史的新纪元。那么为什么会进入到新纪元?以及
怎样新?是我们这一章所要解决最核心
的问题。1、重塑现代中国2、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3、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课程内容提要第一节叫重塑现代中国。那么近代以来如何建立一个现代的国家形态,各种政治势力都在寻求答案,但是
由于种种原因所限,符合中华文明传统的现代中国形态一直没有成型。中国共产党则以其超越性的指导思想和具体实践,实现了旧邦新命的彻底改造,实现了中华民
族共同体现代国家形态的重塑。其中捍卫国家统一包括了维护领土完整,社会形态统一两个方面。其中党的集中
统一领导论述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的新特征,以及如何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其
中建立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阐释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以及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政治制度的确立。第二节叫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近代以来的历史教训告诉我们,只有建设一个符合文明逻辑的现代国家体制,才
有可能实现全国各阶级、各民族的大团结、大联合。在中华民族共同体现代国家形态重塑的历史关键期,中华民族大家庭我中有你,
谁也离不开谁的关系更加紧密。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在不同时期都有集中体现。其中民族平等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基石,民族团结是主线,民族互助是保障,
民族和谐是本质。正是在上述4个特征的坚强推动下,中华民族显现出前所未有的团结一致,共同
致力于现代化建设。第三节叫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正是由于现代国家形态建设的先进性,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优越性,中华民族取
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上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政治上高度凝聚一体,人口流动
与社会融合加速文化共享共传迅速发展。那么虽然只有短短60多年,却绘就了中华民族历史上空前波澜壮阔的精彩画卷,
成为中华民族大团结、大发展、大进步的转折与升华期。那么结合概论总体规划,本章要注意以下重点第一个重点如何理解新纪元?要讲清楚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国家形态与历代中央王朝相比,与北洋政府国民政
府相比,新在哪里?正是这个新推动了中华民族发展进入到历史的新纪元。重点二,如何理解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核心地位?要通过历史对比,中西对比,以具体案例、事实、数据讲清楚,几十年来在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巨大成就。清晰的展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不仅善于打破一个旧世界,而且善于建设一个
新世界。重点三,如何回应西方对党的民族工作的污名化言论。要运用多种方式、详实数据,讲清楚西方在涉疆、涉藏等提出的谬论的错误之处。重点四,如何正确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要讲清楚中国和苏联的历史发展、基本国情不一致,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于苏
联的联邦制,是统一和自治相结合。没有国家团结统一,就谈不上民族区域自治。是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相结合。要充分认识民族区域自治不是某个民族独享的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更不是某个民族独有的地方。在讲授重点之外,还有个难点应该特别注意。要讲清楚,不管是哪个时期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实践,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永远是主
旨。要把这条红线贯穿到新中国成立的民族工作史,才能看清楚中国共产党民族政
策的科学性、连贯性和与时俱进性。那本讲的时间段是从1949年到2012年,可以分为社会主义建设和革命时期,改
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两个阶段。我们前面讲了我们建立的国家形态是社会主义国家,它不同于西方的一族一国的
民族国家体系,我们的历史也不像西方从帝国裂解为民族国家的历史,我们建立的
国家形态也不是传统中国的王朝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具有人民属性,封建王朝它是所有权力归于某一个君主,社会主义
国家在主权在民,因此我们说是一种社会主义共和国形态,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第一部分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1.领土完整领土完整,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国家形态奠定了主权领土版图基础。新中国成立以前,我们国家边疆危机频发,东南西北4个角都面临着深重的危
机。随着解放战争的推进,人民解放军进军到达了祖国各地。1949年底,中国人民解放军相继解放闽南地区和广东大部,广西、贵州、四川
和平解放云南西康地区。1950年初到1951年底,解放军进入西藏。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为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现代国家形态奠定了主权领土版图基础1949年11月,解放军摧毁国民党在湘西的黑暗统治,开展剿匪。
1951年10月26日,西藏和平解放194
9
年
9
月
2
5
日
,
新
疆
和
平
解
放(一)捍卫国家统一1.领土完整1951年17条协议在北京签订,西藏和平解放。自此,祖国大陆实现了完全解放
和统一。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防边疆每个角落,第一次基本解决了国家长期有边无防的被
动局面。为中华民族共同体奠定了主权、领土版图基础。新中国成立后国际环境并不好,发生了朝鲜战争,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
了抗美援朝战争的胜利。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十七条协定》5月23日,《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政府关于和
平解放西藏办法的协议》,宣告西藏和平解放。西藏人民团结起来,驱逐帝国主义侵略势力出西
藏,西藏人民回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祖国大家庭中来彻底摆脱帝国主义势力羁绊,维护国家主权和促进社会发展。Ms
下oany强的状料好起的决(一)捍卫国家统一1.领土完整正如彭德怀所讲,西方侵略者几百年来,只
要在东方一个海岸上架起几尊大炮就可霸占一个
国家的时代是一去不复返了。1997年恢复对香港
行使主权。1999年恢复对澳门行使主权,是祖国
统一之路上重要的里程碑。20世纪90年代,海峡两岸达成九二共识,坚
持两岸同属一中,两岸共谋统一。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2.民主统一民主统一体现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主旨。这不得不提新中国成立初期的第一届政治协商会议。那在全国尚未全部解放时召开,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条件并不成熟,因此政协会议临时充当了人民代表大会的功能。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
全体会议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
第一届政协会议;《共同纲领》充当临时宪法;
国旗、国歌、公元纪年。●《共同纲领》代表了全国各民族、各民主阶级、
各民主党派、各人民团体的共同意志。届协议
治会第政商2D中面人民政治临商合蹲全回委最會主临朗主店常
疡
香
最
秘
出
長
候
道
名罩库
先
泽
来上两来寺济沈的住都
注
胜
叔
道排要毛墀来少两象手难溪
手将浮王
武
备再
元
3民约做
章他药黄
天峰
限
叔
通
章
乃
器都
沫
马
叙
命
脉
真
最考
年
鸟
简
人沈
米共鸿
有+手
即
溪毛窗
澤食
束取
當全
迷果
全
阈影
委惩
員
台
主
席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会场场景人民泉民
罪
恐世图<出爸海运惬知溢
中正暴(1
+K<塘似中
赛
|
《
命
带)CFi码I给川性
共怕罪GW2cd4t4+1+11RCFXsi+6trpci烧驾
Scaadcwei
T+MmFc9C44换
|酸1r*n·候d4is
sEt0R2:WCXKE
和m+8aen
erc·46.e
s+4k4sI*x44cL4ecBw
e+
·00W1+ie+1·
d:·(一)捍卫国家统一2.民主统一在会议上我们确定了五星红旗为国旗,义勇军进行曲为国歌,那会议还
通过了共同纲领,首次将民族平等、民族团结等写入国家的施政纲领。这次政协会议共计代表600多名,其中少数民族代表30多名,赋予了广
大少数民族参政议政的权利。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2.民主统一这幅图片人物叫刘格平,最早是早期革命家之一,毛主席亲切地称他为首席代表同志。这个称呼的来源,是他在政协会议名单上位列团体代表少数民族组的第一位。刘格平(左)毛泽东(右)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国内少数民族代表正式代表十人:刘格平(回)、张冲(彝)、奎壁(蒙古)、朱早观(苗)、吴鸿宝(回)、杨静仁(回)、朱德海(朝鲜)、王国兴(黎)、天宝(藏)、白寿彝(回)候补代表二人:金汉文(蒙古)、多杰才旦(藏)(一)捍卫国家统一2.民主统一当然还有其他的少数民族代表,比如张冲、奎壁、朱早观、杨静仁、
天宝、白寿彝等。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2.民主统一可以看出少数民族在历史上从来没有获得过一个真正平等的历史和政治地位,
而在政协上作为团体代表的重要部分亮相,表达了少数民族当家作主进入到历史
的新阶段。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2.民主统一在第一届人大制定宪法期间,三个月内有1.5亿人次参与讨论,提出100多万
条意见。从革命时期建立在人民战争基础上的历史选择理论,转型为和平时期人
民通过选举和参与赋予的民主代表性和合法性,从宪法政治意义上奠定了共和国
的人民民主底色。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通过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各级人民政权代替了土司、土官、伯克、札
萨克、部落氏族等传统政治组织。中华民族实现了社会制度和国家管理制度的空
前统一。民族地区社会形态发生了根本变化,社会主义公有制代替了前现代各种
私有制。全国统一的经济制度,财政金融体系和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得以建立。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是中华民族史上最广泛、最深刻、最本质的社会变
革。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1959年之前的西藏是一个比欧洲中世纪还要黑暗落后的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
制度。埃德蒙坎德勒在拉萨真面目这本书中说,他说这个地方实行的封建制度,
喇嘛是太上皇,农民是他们的奴隶,三大领主占有绝大部分生产资料,西藏的全
部耕地、牧场、森林、山川、河流、河滩以及大部分牲畜都由约占人口5%的官
家、贵族和寺庙上层僧侣,三大领主及其代理人占有。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领主的仓库像一口永远填不满的魔窟,这个洞口吞下去的不是一袋一袋的青
稞,而是农奴们的血、汗和眼泪。森严的等级制度,旧西藏通行了几百年的13法
典和16法典将人分成3等9级,明确规定了人们在法律上地位不平等。谭戈伦夫在
现代西藏的诞生中指出,人类平等是佛教教义中的一个要素,但是不幸的是这未
能阻止西藏人建立自己的等级制度。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解放前西藏农奴的悲惨生活(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大量事实证明到20世纪中叶,政教合一的封建农奴制度在西藏已经走到了尽
头。西藏社会矛盾重重,危机四伏。广大农奴为摆脱绝境,不断发动请愿、逃亡、
抗租、抗拆和武装反抗。1959年中央人民政府在西藏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极端腐朽、黑暗的封建农
奴制度,完成了西藏历史上划时代的伟大变革,深刻地改变了西藏人民的命运,
真正的实现了翻身农奴把歌唱,使百万农奴和奴隶站起来了。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这不仅是中国人权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的篇章,而且在国际禁奴史上写下了
浓墨重彩的一笔,无疑是人类走向文明进步的历程中彪炳千秋的一个伟大壮举。西藏民主改革有力促进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堂回忆录中记载,在对印
自卫反击战中,西藏共出动支前民工3.2万余人,民畜1万余头,支援糌粑112万公斤,酥油3万公斤,
牛羊肉16万公斤,柴火150万公斤,马料48万公
斤,蔬菜15万公斤。区《从泰山到珠峰—阴法唐回忆录》乱的法物树忆录曲
相
通(一)捍卫国家统一3.社会形态的统一那么新中国与旧中国不是传统王朝国家的轮替,不是历史周期律的简单重复,根子就在于中国人民真正实现了几千年从未有过的民主和平等。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主要体现了领导核心的心。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中华民族实现了彻底的独立自由。新中国成立后,
中国共产党克服了数千年皇权不下江河,缺乏数目字管理的治理困境,通过社
会革命的方式,广泛动员广大群众、发动群众。中华民族凝聚力在组织形式上达到了新高度。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主要体现在政治领导、思想领导、组织领导三个方面。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得到了各族人民的衷心拥护和全力支持。在革命年代,我们实现了民族解放站起来的愿望。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
大胜利。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又一个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完成了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
中国奇迹,对近代内忧外患、主权沦丧、民不聊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中
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避免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二)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新中国成立后,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伟大胜利。我们在社会主义建设上取得了又一个的奇迹。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从一穷二白的落后局面完成了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的中国奇迹,对近代内忧外患、主权沦丧、民不聊生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只有中
国共产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才能避免帝国主义的分而治之。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体现了制度建设的新,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是保证中华民族共同体发展基本方向不变,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共同性增长的基本盘。人民
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有效保障了各族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从1954年到2008年人民代表大会中,少数民族的比例很高,基本维持在
14%左右,高于少数民族人口比例。图片来源:《中国的民族政策与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白皮图表2:历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少数民族代表占代表总数的比例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s%40%20%■少数民族代表数(人)+少数民族代表数占代表总数比例600500400300200100%3/os1m0490(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基本政治制度,在政协
会议中专门设置了相关委员会,有效维护了各族人民参政议政的权利。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也是我国一项基本政治制度。早在红军长征时期,党就
开展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早期实践。在1947年建立了省一级的内蒙古自治区。1955年建立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1958年建立了宁夏回族自治区和广西壮族自治区。1965年成立了西藏自治区。目前形成了5个自治区,30个自治州,120个自治县这样一个立体化的行政
体
系
。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两个要点需要把握,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于苏联的联邦制。新中国成立时,李维汉、周恩来、毛泽东就讨论过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最后决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形式。这一制度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模式不同,是在实施中央集权的单一
制国家结构形势下,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周恩来说过,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中国的民族宜合不宜
分。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有两个要点需要把握,一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不同于苏联的联邦制。新中国成立时,李维汉、周
恩来、毛泽东就讨论过到底采取什么样的制度,最后决定采取民族区域自治制
度的形式。这一制度与苏联的加盟共和国模式不同,是在实施中央集权的单一
制国家结构形势下,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现区域自治。
周恩来说过,在中国这个民族大家庭中,我们采取民族区域自治政策,是为了
经过民族合作,民族互助求得共同的发展,共同的繁荣。中国的民族宜合不宜
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意志始终指向国家统一,民族团结,是中国特色解决
民族问题正确道路的重要内容。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二是民族区域自治是统一和自治的结合。民族因素和区域因素的结合。如广西壮族自治区成立之时,当时有两种方案,一种是分的方案,以今天桂林为中心建立桂西壮族自治区,另一个是合的方案,就是今天广西壮族自治
区。最后中央将广西省改建为广西壮族自治区合并壮族聚居的西部地区和汉族
聚居的东部地区。再如1952年,汉族,蒙古族杂居的多伦、宝昌、化德三县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54年原绥远省包头市划归内蒙古自治区。1979年赤峰通辽划归内蒙古自
治区。不同时期的行政区划变动,目的在于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内多民族交往交
流交融。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三)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总之,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重要成果。这一制度体现了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华治理传统的结合,坚持了统一
和自治的结合,突出了民族因素与区域因素的结合。既能有效加强国家的集中
统一,又能切实保证各族人民共同当家作主,从而实现了对西方民族国家模式,
苏联加盟共和国模式和中国古代羁縻怀柔传统治理模式的超越,标志着走出了
一条解决民族问题的特色道路。
第一部分
重塑现代中国第二部分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深化民族平等呼和浩特是我国北方的重要城市,也叫做青城。实际上它的城市演变有一个
发展过程,最早修筑于明朝万历年间,当时称之为归化,意思为招降和归附的含
义。清朝乾隆时期在旁边又修筑了一个新城,叫绥远,意思也是扶绥远人的含义。北洋政府时期新旧城市合二为一,取了首字母,称之为归绥,意思还是带有
传统夷夏观。这个称呼一直延续到新中国成立。新中国成立初期为贯彻民族平等,
促进民族团结,把归绥改为呼和浩特。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一)深化民族平等呼和浩特是蒙古语,蒙古语里的意思是库库和屯是青色的城市。可见从修改名称一例,我们从旧时代的民族不平等,歧视的偏见的称呼到新
中国赞美的、主位的称呼,展现的不仅仅是名称变化,而是地位的翻天覆地的变
化。除了呼和浩特,还有乌鲁木齐,还有北京等城市的街道名称,
一些民族的称呼等,都集中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在促进民族平等中的决心和努力。各族人民成了
国家的主人,剥削阶级和剥削制度退出了历史舞台,民族间的不平等关系转变为
各民族劳动人民之间的平等关系。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二)加强民族团结团结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主题,从总体上看,历史上中国民族关系的主流
是各民族的交往交流交融,但是民族关系在阶级矛盾的背景之下,呈现出错综复
杂的情势。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民族团结进步,民族关系面貌焕然一新。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二)加强民族团结1950年云南省普洱专区召开了第一届各族群众代表大会。在会上他们协商一
致,共同制定了公约。后来勒石铭记称之为新中国民族团结第一碑。我们26种民
族的代表,代表全普洱区各族同胞慎重的于此举行了剽牛,喝了咒水。从此我们
一心一德团结到底,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誓为建设平等、自由、幸福的大家
庭而奋斗。还有类似的大瑶山团结公约说,今后大家必须相互谅解,不计旧怨,共同在
中国共产党、毛主席和人民政府领导下,亲密团结并订立团结公约6条,共同遵守
不渝
。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扣
例
-
1
秘阀
L
哂首洲
*8一临若民代武合a
一九s-直
比(二)加强民族团结各民族只有同心同德,携手共进,才能巩固和发展民主团结、生动活泼,安
定和谐的政治局面,才能激发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强大凝聚力和向心力。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三)推动民族互助互助是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保障。各民族只有相互
支持,相互帮助,优势互补,才能实现共同发展,共同富裕。20世纪50年代,当时上海的一批孤儿没有奶粉喝,康克清找到了时任内蒙
古自治区主席乌兰夫,请求帮助捐助一批奶粉。后来乌兰夫就说把孩子全部送到
内蒙古来抚养,上演了三千孤儿入内蒙的历史佳话。包头钢铁是一五计划的重点企业,
一号高炉长期产不了钢。在发出号召后,
短短几天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工人、物资等源源不断的来支援包头钢铁。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都贵玛《
国
家
孩
子
》
乌
兰
其
其
格
原
型
草原
额
吉
都
贵
玛
荣
获
。
人
民
楷
模,国
家
荣
誉
称
号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
(三)推动民族互助包头钢铁是一五计划的重点企业,
一号高炉长期产不了钢。在发出号召后,
短短几天内,来自全国各地的技术、工人、物资等源源不断的来支援包头钢铁。很快一号高炉产钢结束了内蒙古寸铁不产的历史。这都是中华民族一家亲互帮互助的典型案例。支援包头钢铁(三)推动民族互助改革开放后,民族互助朝着更加纵深方向发展。闽宁协作谱新篇,干沙滩变
金沙滩。内地助力香港战胜非典疫情,帮助他们度过金融危机。香港大力支持内
地改革开放事业,一大批香港爱国人士纷纷在内地投资建厂、发展实业、捐助教
育
等
。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情海山国中蘸照想理服印照1图兴早瓶国面点军智敲申1
新做审1家国白需W中易督作而而的状面发文的相目中smNn·(四)促进民族和谐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2005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正式提出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核心原则,
这是对我国民族关系认识的重要发展。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是凝聚中
华民族力量的源泉。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四)促进民族和谐20世纪五六十年代组织的派下去请上来活动,是打破
历史隔阂,促进各民族和谐相处的生动实践。从1950年代
开始,中央相继派出了西南、西北、中南、内蒙古、绥远4
个访问团,各大区及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专区也分别派出了
访问团。各地组织边疆少数民族,特别是民族宗教的上层
人士到内地参观,以增进少数民族同胞对祖国发展进步的
了解,密切边疆地区同中央的联系。派下去”请上来”活动(四)促进民族和谐从1950年代开始,中央相继派出了西南、西北、中南、内蒙古、绥远4个
访问团,各大区及少数民族较多的省专区也分别派出了访问团。各地组织边疆
少数民族,特别是民族宗教的上层人士到内地参观,以增进少数民族同胞对祖
国发展进步的了解,密切边疆地区同中央的联系。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四)促进民族和谐1949年到1964年,毛泽东等党和国家领导人亲自接见的少数民族代表团、参观团、访问团就达268个之多。王连芳的云南民族工作回忆记载,我们寨子
守着两块界碑,过去帝国主义把界碑内移,我们不管,也不敢管,现在不同了,
请访问团转告毛主席放心,我们再也不会叫界碑向内动一动,我们一定守住它,
不叫别人侵犯。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四)促进民族和谐通过一来一往在民族地区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赢得了少数民族群众
对党的衷心拥戴,厚植了少数民族爱国主义情怀,增进了各民族间的了解和友
谊
。平等团结互助和谐是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的本质特征,是区别于几千年来不
平等民族关系的根本标志,是中华民族共同体特征的现代规范。
第二部分
建设中华民族大家庭第三部分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新中国成立后的前30年,国家建立了较为完整的基础工业和国防工业体系,基本
实现了医疗平等和教育平等,解决了中华民族自清末以来挨饿受穷和目不识丁两大基本民生问题。后30年进行了改革开放,创造性地将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相结合,把一穷二白的
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独立自主地探索出了一条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现
代化之路。
第三部分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两个30年前后衔接,尽管中间遭遇重大挫折,但都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带
领下,建设现代中国,实现民族复兴的接续实践。在此过程中,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全
面提高。各民族间交往交流交融的程度不断加深,中华民族迎来了大发展、大团结、
大进步的局面。
第三部分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一)经济的跨越式发展党和国家高度重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推动区域协调发展等
措施,有力提高了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极大改善了少数民族群众落后的面貌。在
民族地区经济活力不断增强的背后,是党和国家重大战略在驱动。2005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作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工作,加快少数民族和
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同时编制实施扶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规划,兴边富
民行动十一五规划,少数民族事业十一五规划,三个国家级规划,极大地推动了民族
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第三部分推动中华民族大进步那在位于中印边境地区的西藏隆子县玉麦乡,藏族人桑杰曲巴和两个女儿在1996年之前的34年里,是这片辽阔土地上仅有的居民。在几乎与世隔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高中地理上学期第4周 晨昏线、地方时教学设计 湘教版必修1
- 23 祖先的摇篮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二年级下册
- Module 9 Unit 2 Happy birthday (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一年级上册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五章 一元一次方程2 求解一元一次方程第3课时 解含分母的一元一次方程教学设计 (新版)北师大版
-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 Section A 1a~Pronunciation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英语七年级上册
- 《9的乘法口诀》(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2024秋八年级数学上册 第十五章 分式15.3 分式方程 2解分式方程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乒乓变奏曲》(教案)-2023-2024学年人教版(2012)音乐二年级下册
- Unit2 English and Chinese Get started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教科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茶道养生企业创业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权力运行流程图
- 喷砂检验报告
- DL∕T 617-2019 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技术条件
- 垂直轴翼形叶片网状结构的
- 中国56个民族介绍
- 河南省省属煤炭企业煤矿瓦斯治理调研报告
- 第04章 计算机辅助设计-1
- 2022年00642《传播学概论》复习资料
- 双室浮动床除盐水系统程序控制设计
- 铝合金化学成分表
- 村级基本公共卫生考核评分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