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A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1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一、五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2、食物的色香味
教学目标
1.观察认识食物的色香味,并通过活动认识感觉器官子观察物体中的作用。
2.认识人体的感觉器官,如眼、耳、鼻舌、皮肤等。
3.运用观察、比较等方法认识物体的不同特征,并能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观察结
果。
4.在观察研究中愿意与他人合作。
教学准备
1、米饭、面包、包子、馒头、各种水果等等学生生活中常见的食物、
2、其他物品:鲜花,玩具,乒乓球,冰棒、复读机、课件等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出示:一满桌丰盛色香味俱全的饭菜,让学生观看。
问:面对这样一满桌丰盛的饭菜,你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的回答,然后共同个归纳:色香味俱全的食物能够引起我们的食欲,“色香
味,,中的“色”是指食物的不同颜色,“香”是指食物发出的气味,“味”是指食物各种各样
不同的味道。
二、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来认识并描述食物的色香味、
(1)、分小组观察所准备的食物
每个小组一张观察表格,讲解怎样看懂表格,和如何填写表格,并将观察到的填写在
表格中,
(2)、集体交流观交到的食物特点,教师进行板书。
(3)、引导学生从观察的现象中去归纳
通过眼睛看,知道了食物的颜色,通过鼻子闻,知道了食物的不同气味,通过用舌头尝,
知道了食物的味道……..
三、引导学生运用感觉器官对其他物体进行综合观察
1、我们除了用眼睛、鼻子、嘴巴观察问题以为,还可以用哪些器官和方式来观察
物体?
分组实验:每个小组分给不同的鲜花、玩具、冰棒、乒乓球、复读机、水果等材料研究,
要求:用多种方法观察这些物体
2、观察,然后进行交流
3、引导学生进行描述,观察物体还要用到听觉器官耳朵,触觉器官皮肤、如:观
察复读机除了用眼睛看,不要用手摸,用耳朵听等等方法来辨别
四、归纳总结
1、说说我们今天观察物体要用到那些踞官?这些器官能认识到物体的哪些特征?
2、归纳这些器官的作用:
视觉器官(眼睛)一一看到物体的外形、颜色、大小等
听觉器官(耳朵)一一听到物体发出的声音,辨别声音的高低、强弱等
嗅觉器官(鼻子)一一闻到物体发出的不同气味、
味觉器官(舌头)一一尝到物体不同的味道、
触觉器官(皮肤)一一感受到物体的冷热,现状,光滑粗糙。
A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二、授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3、食物从哪里来
教学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来源、
2、能按食物的来源将食物分为动物类食物及植物类食物。
3、能按照食物的来源对常见的食物进行简单的分类。
4、通过对食物的认识,认识到科学技术在不断发展。
教学准备
鸡蛋(熟)、面包,肉类的食物,大米饭、蔬菜、水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教学重点
区分动物类食物与植物类食物
教学过程
1、列举生活中常见的食物品种
(1)、分小组进行交流,并将生活中常见的食物记录下来.
(2)、全班交流归纳,
提示学生注意:食物是指来源于动物和植物,并且经过一定的加工后可以直接吃的食品。
2、认识食物来源于哪些动植物
(1)分小组进行,将带来的不同食物进行分类,看看这些食物分别来自什么动物和植
物,在将研究的结果记录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学生反馈
注意:A、食物来源要说出具体的动物和植物名称。
B、既含有动物成分的有含有植物成分的食物,可以将食物所含有的成分放开来
写。
(3)、问:根据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那几类?
动物类和植物类
3、对食物进行分类
(1)给所带的食物进行分类,并将结果填写在书中的表格里面,
(2)对书中P13页的食物图也进行分类,并将结果记录下来
(3)交流并修正
(4)总结归纳:动物性食物:
植物性食物:
既有动物性食物又有植物行食物:
4、全课总结,拓展应用。
A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一百皿
一、在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4、食物的营养
教学目标
1、了解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所含的主要成分淀粉、蛋白质、脂肪等。
2、能正确的使用酒精灯等实验材料。
3、用火烤•、滴碘酒、按压等方法研究生活中常见的食物的主要营养成分。
4、能按照食物所含的主要营养成分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5、能用所学的食物营养知识改善自己的营养结构,培养健康科学的饮食概念。
教学准备
1、酒精灯、银子,碘酒、滴管、白纸等
2、馒头、米饭、熟土豆、熟鸡蛋、肥肉、瘦肉、蔬菜等学生常见的食物。
3、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的资料。
教学重点:常见的食物中含有那些营养成分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列举平时爱吃的食物
1、在小组里面交流,对爱吃的食物进行统计,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统计。
2、汇报统计情况,根据学生的有无偏食的情况引入对食物中有哪些营养成分
的研究。
3、揭示课题
二:实验探究常见食物的营养成分
1、介绍酒精灯及用途,边介绍边演示酒精灯的用法,
2、实验:(1)实验要求:将自己所带食物分成三分,分别放在火上烧、滴
碘酒、放在纸上面按压,等方法进行实验。
(2)分组进行探究,边观察边记录,
注意:对食物进行按压时,许多食物会留下痕迹,肥肉留下的是油迹,蔬菜留下的
是水迹,使用酒精灯要注意安全,火烧的要尽量避免黑烟,要放在火的外焰烧,
三、归纳实验现象
问:你在研究食物营养的实验中观察到哪些现象?
瘦肉鸡蛋在火上面烧了有臭气味。
米饭、馒头、土豆一一滴碘酒了变成蓝色
肥肉、花生一一在纸上按压有油迹
蔬菜----有水分
四、介绍食物的营养资料
瘦肉、鸡蛋等在火上烧过有烧头发的气味,这是因为食物里而主要含有蛋白质,
它是构成身体的主要材料,在食物上面滴上碘酒变成深蓝色是食物中主要含有淀粉,按
压后有油迹,是因为食物中主要含有脂肪。
五、对常见的食物进行分类
1、分小组来完成,将分类的结果记载下来。
2、汇报结果,并说出理由。
六、拓展、运用
1、阅读书中的资料。
2、回家对自己吃的食物进行鉴别,有哪些营养成分。收集有关食物营养的图片资料
进行展览。
…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二、授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5、设计一日食谱
教学目标
1,能根据一天所需的食物营养设计一日食谱.
2、能利用图书、网络等方式获取制定“一H食谱”的相关资料。
3、通过收集资料、与他人交流等形式,制定一份数为科学的“一日食谱”
4、乐于用所学的知识改善自己的生活,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教学准备
课件有关膳食结构的资料
教学重点:学生自己设计一份合理的一日食谱
教学过程
一、新课引入
问:如果每天都吃一样或2样的食物,这样行吗?为什么?
学生反馈并揭示课题:设计一日食谱
二、学生设计一日食谱
(1)讨论:我们怎样才能设计一份合理的一口食谱?
让学生自由的讨论,交流,引导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考虑设计科学的一日食谱,通过什
么渠道,获取所需要的营养,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家庭实际、经济情况等来设计。
(2)出示课件:有关食物营养的的资料,让学生进一步的获取设计一LI食谱
的信息。为设计食谱提高依据。
(3)学生自己设计“一日食谱:学生设计的过程中教师巡视,进行指导。
三、交流设计的“一口食谱”
(1)交流设计的食谱,在交流的过程中说出自己设计的理由,以防出现不合
理的食谱。
(2)学生相互评价设计的食谱。相互比较评价出设计合理的食谱,进行肯定,
对不合理的食谱进行完善、修改。
(3)根据交流和评价的结果,更加完善自己设计的食谱。
四、引导学生统计进三天的食物品种,对照设计的一日食谱,改正自己的饮食
习惯。
(1)统计最近三天吃的食物,记录下来。
(2)根据自己统计的结果与设计的一日食谱进行比较,找出要改进的地方。
这样是营养的结构和食物的数量。
(3)相互交流,说出改进的理由。特别是自己平时爱挑食偏食的同学改进饮
食习惯。
五,总结
课
教学内容:1课时
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坦亚
一、及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6、食物的消化
教学目标
1、知道人体的消化器官以及食物在人体内的主要消化过程。
2、知道如何保护人体的消化器官。
3、回顾进食过程并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4、能用不同的方式表述对人体消化器官的研究结果。
5、意识到现成良好的饮食习惯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而包、水果、纯净水等食物
消化器官的课件、消化过程的费料
教学重点:认识人的消化器官,食物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教学过程
一、新知引入
我们每天吃的食物进入身体里后,只有消化厂才能被身体吸收利用,你知道食物是怎样
被消化的吗?这节课我们就来探究“食物的消化L
二、探究人体的消化器官
(1)问:你知道消化器官分布在我们身体的什么部位吗?我们用吞咽
食物来体验并推测消化器官的消化过程。
学生吞咽食物,慢慢感受并用手摸颈部等部位,体验食物在身体的运动过程,吃进去的
食物到哪里去r,注意耍细嘲慢咽。
(2)、相互交流吞咽食物时的感受。
三、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主要作用。
(1)出示消化器官图的课件,阅读课文中的资料,认识消化器官及其作用。
(2)说一说,人的消化器宜有那些?并在自己的身体中指出来,看看它们是什么样?
(3)小结;人的消化静官有口腔、食道、胃、小肠、人肠等。口腔在人的头部,内有牙齿,
舌等。食道是一根管子,位于胸腔里面,是口腔到达胃的通道。目在腹腔的上部,进入体
内的食物首先到达这里。小肠在腹腔的下部,连着胃余大肠,大约5——6米长,弯弯曲曲
的。大肠比较粗,下端余肛门连接,肛门是粪便的出口。
四、描述并且填写消化器官
(1)在书中填写流程图。
(2)让学生用喜欢的方式来表述
五、进行饮食卫生教育
(1)问:消化器官是我们人体的重要器官,应该怎样做保护好它,使身体更健康?
(2)学生讨论,然后归纳出基本方法。
(3)小结:保护消化器官要做到:吃饭时要细嚼慢咽;定时定量:不要狼吞虎咽:暴
饮暴食;这会增加胃肠的负担,饭前便后要洗手:不吃腐烂变质的食物,饭后不要立即写字,
做剧烈的运动。
六、总结拓展
课
教学内容:1课时
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二、授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7、食物的变质
教学目标
1、知道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延长食物保质期的方法,并开展相关的研究活动。
2、认识生活中变质食物的特征以及食物变质的原因
3、能自主探究香蕉等食物变质的原因。
4、初步形成科学卫生的饮食习惯。
教学准备
1、一组变质发霉的食物,如;米饭,馒头,烂水果、变质的肉等,一组是没有变质
发霉的食物。
2、香蕉变质的过程图片。
教学过程
一、比较认识变质的食物有哪些明显的特征
1、出示两组食物,学生分小组进行观察比较,
要求:充分应用感觉器官来观察比牧变质食物的特点,将变质的食物与没有变质的
食物充分的进行对比,(严禁用口尝)
2、将观察的结果记录下来。
食物名称外在的不同特点
没有变质的食物已变质的食物
米饭
馒头
肉
水果
3、对变质食物的共同特点进行归纳
变质食物有变色、出现异味、霉点、软化等特点,
二、探究食物为什么会变质
1、猜测:这些食物为什么会变质?原因可能有那些?
提示:利用平时的生活经验去猜测、假设。
2、对猜测进行归纳;可能与食物放的时间的长短有关;与温度的高低、食物中的水
分的多少、食物外表的损坏等等因素有关系.
3、出示香蕉变质过程的课件,观察香蕉逐渐变质的过程。在让学生进行描述。
三、认识食物变质对人的危害
1、讲述:根据自己生活中经验和我们刚才看的资料,说说你认为食物变质了会对
我们的身体有那些危害呢?
2、学生自由发言,然后再归纳。
四、探究哪些方法可以延长食物的保质时间
1、讨论,(1)生活中你看见爸爸妈妈是怎样让食物保存很长的时间的?
(2)在超市里面买的方便食物又是怎样保质的?
(3)我们吃的一些干果,大米又是怎样保质的?
2、交流归纳食物的保质方法:冷冻冷藏:晒干;用盐腌制,做成罐头食品,隔绝食品
与空气接触等等。
五、拓展延伸:研究馒头怎样保存的时间更长
8、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内容:8、水是什么样的课时1课时
1、能用各种感官直接感知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的水的形态特征。
教学目标:2、运用比较的方法辨别物体的特征。
3、养成全面细致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点:认识水是什么样的。
教学难点:了解物质三种常见的状态:冏态、液态、气态。
教学方法:合作与交流。
1、各种不同形状的装水容器、注射器、期料袋、玻璃板等。
教学准备:
2、酱油、醋、盐水、清水、糖水、油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水是我们天天都能见到的物体,下面我们
一、导入
就来研究什么样的物体是水。(板书课题)
1、(1)将酱油、醋、盐水、糖水、清水分
别注入烧杯里,用眼、鼻、舌辨别它们的颜色、
气味和味道。
(2)在每杯液体的背后放置一支白色的粉
笔,让学生观察它们的透明程度。学生讨论:水是什
(3)归纳: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么样的物体?
液体。
2、(1)将清水慢慢地滴在水平放置的玻璃
板上,观察水是否向各个方向流动。
(2)把水倒入不同形状的的容器里,观察
水有没有固定的形状,有没有一定的体积。学生观察自己的文
(3)小结:水具有流动性,有一定的体枳,具盒、橡皮、课本
二、授新
没有固定的形状。等,它们能在臭面
3、让学生比较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上流动吗?
(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学生观察自己的铅
(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笔、橡皮、课本有
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固定的形状吗?
状。
(2)水与空气比较:
实验: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
枳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
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
(3)归纳出什么是液体、气体、固体。(见
教材29页)
我们常见的物体中,还有哪些是液体?哪
三、拓展
些是气体?哪些是固体?
四、小结说说本节课的收获
课堂作业练习册第8课
8、水是什么样的
板书设计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透明的液体。
9、怎样使水变清
教学内容:9、怎样使水变清课时1课时
1、能用感官直接感知浑浊的水,并用语言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
教学目标:2、能用简单的器材做简单的观察实验。
3、乐于用学到的科学知识改善生活。
教学重点:学会使水变清的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使水变清的方法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教学准备:烧杯、铁架台、期料瓶等.浑浊的水,洗干净的小石子和砂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出示一杯浑浊的水,问:怎样使浑浊的水学生进行推测
变清?
2、围绕“怎样使浑浊的水变清?”进行讨
一、导入
论。
3、°
4、汇报交流学生的推测,师生共同评议并小结。
1、各小组根据自己的推测,设计实验研究分小组汇报实险研
方法。究方案,集体交流
2、评议,完善实验方
3、组织实脸:案。
(1)实验一: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
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加明矶后,效果更
明显)
(2)实验二:
二、授新
a、用绳将一个去底的空塑料瓶倒吊着;
b、在吊着的瓶中装入洗净的石子和砂:
C、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倒入瓶
中,从瓶的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
4、学生将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交流,并小
结:实验一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实验二采用
的是过滤的方法,这些方法都能使浑浊的水变
清。
1、提问:
2、讨论后,合作做一做。
三、拓展
3、引导学生小结: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
法有过滤、沉淀、消毒、蒸锵、离子交换等。
能使浑浊的水变清的方法有过滤、沉淀、消毒、
四、小结
蒸储、离子交换等
课堂作业还有哪些使水变清的办法?
9、怎样使水变清
板书设计
过滤、沉淀、消毒、蒸憎、离子交换
10、烧开水
课
教学内容:10、烧开水1课时
时
1、能全面细致地观察烧开水实验过程中发生的现象。
教学目标:2、能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要研究的问题。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了解温度的改变可使物质(水)的状态发生变化,
教学难点:会使用温度计测定水温八
教学方法:合作与交流
教学准备:烧瓶、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水。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L淡话:水经过前面实验中那样净化处理的还不水经过前面实
能直接饮用。怎样得到能饮用的水呢?最常用的验中那样净化
一、导入方法就是将水烧开。(板书课题)处理的还不能
2、提出问题:虎开水是常见的事情,你注意观直接饮用。
察过烧开水时的现象吗?
1、组装实验装置,并介绍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
2、讲述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
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
接触杯壁或杯底。
3、(注意观察烧开水时所发生的现象,并在
课本33页图中的相应刻度上用点做记号)
二、授新4、汇报交流烧开水时所观察到的现象。(如
水而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
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等)
5、讲述: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
了,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
况下是100摄氏度。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1、交流:水温的变化过程。交流:水温的
2、除了水温的变化,还观察到了哪些现象?变化过程。
三、拓展
把观察到了的现象和大家交流。
3、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
水烧开了,我们也可以说水沸腾了,水沸腾时的
四、小结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
度。水沸腾后,水温保持不变。
课堂作业水温的变化过程
10、烧开水
板书设计水沸腾时的温度叫沸点,水的沸点在通常情况下是100摄氏度。水沸腾后,
水温保持不变。
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课
教学内容: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1课时
时
1、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对所观察的现象(水立升高)作假设性解释。
教学目标:2、用简单的器材做观察实验,并作实验记录。
3、敢于大胆想象。
教学重点:能运用热胀冷缩原理解决和解释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和现象。
教学难点:了解通过加热和冷却可使物体的形状或大小发生变化,即物体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方法:观察实验
烧瓶、烧杯、铁架台、酒精灯、气球、带差的小瓶、水槽、玻璃管、铜
教学准备:
球、铁环、开水、冷水、红墨水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烧开水》一课,从中观察水加热
一、导入观察到水在加热时,水位逐渐上升。今天我们
来学习《水位为什么会升高》。(板书课题)
1、先让学生推测,水位为什么会升高,讨论:观察到了
再在小组里充分讨论,然后再动手做实验。什么现象?这些
2、实验操作现象说明水有什
(1)实验一:用烧瓶、烧杯、铁架台、么特点?汇报交
玻璃管、酒精灯和水组装一个实验。当点燃酒流后,师生共同
精灯时,玻璃管中的水位逐渐上升,熄灭酒精评
灯后,水位逐渐下降回位了。
(2)实验二:用水槽、烧杯、玻璃管、
小瓶、开水、冷水、红墨水组装一个实验。(让悠理实验事实,
一
一、I1X22MAC
学生根据上述器材自行设计实验,然后,再教填写表格。(教材
师指导。)当把小瓶放入烧杯里的开水里时,36页下面)
玻璃管中的红黑水迅速上升。当把小瓶放入水
槽的冷水里时,玻揩管中的红墨水迅速F讨论:根据上面
(3)实验三:用热水、冷水、分别装有油和一系列实验的现
牛奶的小瓶,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象,有什么发
球。油和牛奶伤实验二的方法做。将装有空气现?
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鼓起来。
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
交流:生活中的热张冷缩现象
三、拓展分析课本37页下面的图意
四、小结生活中的热胀冷缩现象。
课堂作业水有什么特点?
11、水位为什么会升高
板书设计
液体、气体和固体都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12、水是怎样变热的
教学内容:12、水是怎样变热的课时|1课时
1、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
教学目标:2、根据实验结果,解释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
3.愿意合作与交流
教学重点:认识金属材料传热的特点是:热从受热部位逐渐向非受热部位传递。
教学难点:设计实验,研究金属材料传热方式
教学方法:合作与交流
铝片、火柴棍、蜡、铜勺、木筷、铁丝、钢尺、玻璃棒、橡胶管、水、
教学准备:纸片等。
实验器材:烧杯、酒精灯、铁架台、方框形玻璃管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1、提问;我们根据观察到的烧开水的现学生讨论:
象,提出/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我们自己认为水是怎
已研究了''水位为什么会升高"。大家说一说,样变热的。
一、导入我们还可以研究哪些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了解
“水是怎样变热的",同时,板书课题:水是
怎能样变热的?
1、让学生猜测:壶底是用金属材料铝做
的,想一想,铝片会怎样传递热呢?学生讨论实验方
2、指导学生设计实验,有一块铝片(边法
一一、在封丰新匕说边拿给学生后),我们怎样做实验来研究这学生分小组做实
个问题呢?验,提醒学生注
3、现在有铝片、蜡烛、火柴棍、酒精灯意安全
等材料,我们怎样做实验呢?
师生共同小结: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
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
1、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炊具,看一看做
炊具的材料有什么特点,想一想,人们为什
么用这些材料做炊具。不同的材料传热能力学生按传热的难
一样吗?易程度,给材料
三、拓展
2、实验研究,让学生针对各种不同的材排序。
料想办法做实验研究,看哪些材料传热快,
哪些材料传热慢?
3、整理实验数据,指导学生按传热的难
易程度,给材料排序。
四、小结说说木节课你的收获
课堂作业练习册第12课
12、水是怎样变热的
板书设计
壶底把受到的热逐渐传递给没有直接受热的部分。
13、糖到哪里去了
课
教学内容:13、糖到哪里去了1课时
时
1、知道水能溶解一些物质。
2、通过观察砂糖、高镐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知道什么叫“溶
教学目标:
解现象”。
3、养成中仔细、耐心观察的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砂糖、高钵酸钾等物品在水中的溶解过程,:
教学难点:知道什么叫“溶解现象
教学方法:实验观察
学生每小组一份:烧杯4只,玻璃棒4支:砂糖、高锌酸钾、砂子、粉笔、
教学准备:
食盐、面粉、味精和五香粉各一小包;方糖一块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引入新课,
1、观察现象,提出问题。对问题作出
(1)观察砂糖是什么样子的?推测(估计学生
(2)观察砂糖在水中的变化情况,把砂有以下儿种说
糖放入水中,渐渐地砂糖的小颗粒就不见了。法)。
(当学生使用各种感官时,提醒学生:当你(1)化了:
不知道是什么物质时,千万不要去尝!)(2)到水里
(3)根据现象提出问题:砂糖在水中发去了:
生了什么变化?(3)变得很
2、设计实验:学生仍然会设计用砂糖放个了,到水里去
二、授新入水里观察:教师建议改用高钵酸钾代替砂p,*
糖进行实验。(4)变得很
3、实验操作:把一小颗的高钵酸钾晶体G很小,分散到
轻轻地放入一杯水中,不要搅拌,静静地观水里去了。
察一分钟,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大约一分
钟后,将会看见水中高钵酸钾颗粒的周围有
紫红色的像云雾一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
再轻轻地搅动一下,就可以看见紫红色的云
雾向水的四面八方扩散开去,最后,这一杯
水全部变成了均匀的紫红色。
研究如何加快物品在水中的溶解、交流使一块方糖
三、拓展实验情况,将实验方法记录在书上表格中在水中尽快溶
解。
得出结论:高钵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
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
四、小结
像砂糖、高锦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
现象。
课堂作业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13、糖到哪里去了
板书设计
像砂糖、高铳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溶解现象。
14、水与生命
教学内容:14、水与生命课时1课时
1、通过图片费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
与生物的密切关系。
教学目标:
2、能与同学观察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植物关系的实验。
3、意识到保护水资源的重要性。
通过观察图片资料和做植物的实验,以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认识到水与
教学重点:
生物的密切关系
教学难点:能与同学合作做好有关水与梢物关系的实验
教学方法:实验
教学准备:图片:干旱的土地和枯黄的庄稼,动物在钦水,被喷灌的大片植物等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引入新课,并板书课题
1、讨论:为什么说“水是生命的源泉?”实验一:
(1)出示图片:a、土地龟裂;b、禾苗早(1)让学
死:c、斑马钦水:d、一株植物浇水前后的变生讨论实验方
化情况的图片。(看图后学生还可更多地举例)法。
(2)学生讨论,并汇报:动物要喝水,人(2)实验:
也要喝水,植物要吸收土中的水;有了水,小用力挤压,看看
草才是绿油油的,大树才能长出新的叶子,没植物的茎、叶和
有水,草和树都有会枯死……果实里有没有
二、授新2、做实验观察植物身体内的水分到哪里去水,有多少水。
7(3)学生
归纳:o水是生命脉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汇报实验结论:
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植物的身体内
有很多水分。
(4)讨论:
我们喝的水到
哪里去了?
1、阅读小资料。
2、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
三、拓展
(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
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
小结: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
四、小结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
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
课堂作业讨论怎样保护水资源。
14、水与生命
板书设计水是生命脉的源泉,人类离不开水,动物离不开水,植物也离不开水
二、教学新课:
三、运用知识:
课
教学内容:1课时
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二、授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自由研究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知道水在0C到4c时却会出现热缩冷胀的现象,液态水变成固态水,体积明
显变大。
2、使学生初步尝试独立进行“科学探究”的过程。
3、使学生认识到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
教学准备:
试管、水、记号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我们己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被冰胀破.
这是为什么?和小组同学一起先提出假设,然后想办法进行研究。
二、教学新课:
1、通过假设,提出问题:水管被冰胀破,可能是水结成冰体积变大的缘故。(通过讨论
后产生问题)
2、根据问题确定研究方法;(做实验)
3、研究过程:在试管中,装入大部分水,先在水面处作好标记,再使水受冷结冰,结
冰后可以观察体枳是否有变化。
4、研究结果:在寒冷的冬天,自来水管被冰胀破,是水结冰后体积变大造成的。(介绍:
在通常情况下,水在0C到4c时却出现热胀冷缩的现象。)
三、引导学生进行单元评价。
教学后记:
课
教学内容:1课时
时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坦亚
一、及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5玩具大集合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能判断物体是由不同材料组成的。
会玩玩具,并记录观察的现象。
科学探究:能根据不同的标准给玩具分类。
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动提供自己的资源和想法,乐于分享大家的资源和智慈。
愿意合作与交流,体验合作的愉快。
教学重点
对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
教学难点
能根据不同的标准给玩具分类。
教学准备
以小组为单位尽量多地准备玩具,并少带相同的玩具。
山区学校的老师要准等一些玩具图片,以免所带玩具太少不好分类C
教学过程
一玩具介绍比赛
1、老师或学生示范有条理介绍玩具。(介绍玩具的名称外观构造玩法感受)
2、个人在小组内介绍。
3、小组派代表在全班介绍。
4、评比优胜组。小结。
二玩具分类比赛
1、老师指导并提出要求:给物品分类首先要确定分类标准,如颜色、形状、材料、
声音等。今天我们要尽量多的分类,在这四个方法的基础每想出一个新的方法就给一颗
智慧星。各小组把方法写在纸条上,方法多的为优胜组。
2、在小组内进行分类活动,组长给想出新方法的同学涂亮智慧星。
3、各小组展示,确定优胜组。
4、老师小结:我们对在分类比赛中取得优胜的第?组表示祝贺,大家鼓掌!分类就
是要找出对象间的共同点和不同点,将对象分为不同的种类。同一个对象的分类方法可
以是多种多样的。如玩具的分类方法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
软硬、大小、不同玩法(拉、推、拧、拖、开等)等。
三观察比赛
1、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一边玩玩具一边仔细观察现象,完成课本P51
的表格。各位学生独立完成,不许讨论不许抄。每组互派一人监督和统计,以观察到的
现象多的为优胜组。
2、学生独立观察和思考,监督员巡视。
3、各小组汇报。
4、教师小结。
刚才同学们进行了仔细的观察。观察到很多有趣的细小的现象。大家做得很好。
希望同学们以后多多观察,因为很多大科学家都很重视观察。
巴甫洛夫说:“观观察,观察,再观察”。
史迈尔说:“对微小事物的仔细观察,就是事业、艺术、科学及生命各方面的成功秘诀。”
苏霍姆林斯基说:''察对于儿童之必不可少,正如阳光、空气、水分对于植物之必不
可少一样。在这里,观察是智慧的最重要的能源。”
四提问比赛
1、老师提出任务和要求:让同学们在观察到的现象中提出自己想研究的问题,个人
提出问题后在小组内交流,小组把最好的问题在全班汇报评比。
2、个人提问题,完成《课堂作业》P51四。
3、小组评选确定最好的问题。(小组要准备尽量多的新颖的问题,在比赛时如果有
人提了这个问题,你再提这个问题就无效。)
4、班内交流比赛。(以每组提一个问题来轮流汇报,如果某一组提不出问题就为输,
输到剩下最后一个就为胜。)
五教师小结(表扬先进组,评价教学目标完成情况)
布置作业
完成《课堂作业》上剩余的题目。
板书设计
玩具大集合
介绍玩具要有顺序:名称、外观、结构、玩法、感受
玩具分类的方法有:颜色、形状、材料、声音、运动方式、是否发光、软硬、
大小、不同玩法(拉、推、拧、拖、开等)。
玩具按材料分类有:布的、铁的、塑料、木的
心:1课时
教学内容:
教学目标:
教学重点:
教学难点:
教学方法:
教学准备:
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备注
一、导入
二、授新
三、拓展
四、小结
课堂作业
板书设计
16磁铁玩具
教材简介
教材分为四个部分。1.交流玩磁铁玩具时观察到的现象。2.认识磁铁。先找出
磁铁玩具上的一种特别物体一一磁铁,再引导学生认识各种各样的磁铁。3.探究“磁
铁能吸铁”的特点。教材采用实验方法进行研究,用实物照片的形式呈现出不同类型
的材料实验过程中.还给学生设计了一个表格,要
求学生把实验结果记录下来,填入表格中。通过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磁铁能吸
铁这类物体”的结论。4.探究“磁铁有两个磁极”。
教学目标
科学知识:认识常见的几种磁铁:条形、蹄形、环形、磁针等。
会分析试验记录,并得出结论。
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
能做探究破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乐于与同学合作,尊重.其他同学的意见。
教学重点
通过实验观察分析知道,磁铁能吸铁,磁铁有两个磁极等特点。
教学难点
能做探究磁铁特点的实验,并且会记录实验现象和结果。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准备
1.(学生准备)几种磁铁玩具。
2.(教师准备)条形磁铁、蹄形磁铁、环形磁铁、小磁针、杯子、水。
3.(小组准备)刀片、曲别针、裁纸刀、铁钉、大头针、铁夹等铁制
品,
曲尺、橡皮、纸条、塑料纽扣、铝钥匙、铜钥匙等非铁制品。
教学过程
-说一说
1、师:请同学们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一、奔跑的鸵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二年级上册综合实践活动山东科学技术版
- 2023七年级数学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1.3 有理数的加减法1.3.2 有理数的减法第1课时 有理数的减法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
- 胸引管护理操作流程
- 2024新教材高中历史 第五单元 工业革命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 第10课 影响世界的工业革命教学设计 部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 4山行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三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
- 《学画写意花卉-梅花》教学设计-鲁教版五四制七年级美术上册
- 1 春夏秋冬(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2024)语文一年级下册
- 7 角的初步认识第二课时(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册数学苏教版
- 一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四单元 银色的冬天 14《庆元旦迎春节》教学设计设计2 鄂教版
- Module4 Unit2 What's the matter with Daming(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上册
- 五只鸭子课件
- 十六年前的回忆阅读及答案
- 茂名热电厂5机组厂区基础土石方爆破开挖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 T∕ZZB 2449-2021 预应力钢筒混凝土管
- 钢筋混凝土排水管一级管配筋设计图册
- 施工现场质量安全生产管理体系报审表表
- 新版药品经营质量管理规范应知应会
- DISC性格测试(完全版)
- 初一下册生物期中考试复习提纲
- 最全的L13J1建筑工程做法(共170页)
- 政策执行地路径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