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浙江省浙江大学附属中学2024届高考化学必刷试卷
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
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亳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NO:,、SO:
B.弱碱性溶液中:K+、Na\F、CIO-
C.中性溶液中:Fe3+>K\Cl-.SO;"
3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Al\Na\CP.HCO3
2、东汉晚期的青铜奔马(马踏飞燕)充分体现了我国光辉灿烂的古代科技,已成为我国的旅游标志。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A.青铜是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含铜、锡、铅等元素
B.青铜的机械性能优良,硬度和熔点均高于纯铜
C.铜器皿表面的铜绿可用明肌溶液清洗
D.“曾青(CuSO“)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发生了置换反应
3、已知:NO+NO2+2NaOH=2NaNO2+H2O;2NO2+2NaOH=NaNO3+NaNO2+H2O<»将总体积共为4。niL的NO和O2
两种气体分别同时通入同一足量的NaOH溶液中,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NaNCh和NaOH,剩余气体5mL,则
原混合气体中NO的体积为()
A.20mLB.25mLC.12mLD.33mL
4、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是一种情洁能源,X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
主要物质之一,Y是非金属性最强的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金属元素中最大的。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W与Y两种元素既可以形成共价化合物,又可以形成离子化合物
B.Y的简单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的强
C.Z的简单离子与Y的简单离子均是10电子微粒
D.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和X的简单氢化物的水化物均呈碱性
5、X、Y、Z、W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X和Y能组成两
种阴阳离子个数之比相同的离子化合物。常温下,0.1mol・L/W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为1。向ZW3的水溶液中逐滴
加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下列推断正确的是
A.简单离子半径:\¥>Y>Z>X
B.Y、Z分别与W形成的化合物均为离子化合物
C.Y、W的简单离子都不会影响水的电离平衡
D.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W>X>Z>Y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古代的鎏金工艺利用了电解原理
B.“丹眇(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互为可逆反应
C.古代所用“鼻冲水”为氨水,其中含有5种微粒
D.“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中涉及蒸储操作
7、用废铁屑制备磁性胶体粒子,制取过程如下:
。式,(%(aq)稀H.SO,调在pH=l〜2
废铁屑-------->溶液A
浸泡适litH2(>2
Na()U(a(i)
AFC,。」(胶体粒子)
通人加热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用Na2c03溶液浸泡是为了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
B.通入Nz是防止空气中的02氧化二价铁元素
C.加适量的H2O2是为了将部分Fez+氧化为Fe3+,涉及反应:H2O2+2Fe2++2H+=2Fe3++2H2O
D.溶液A中Fe2+和Fe3+的浓度比为2:1
8、固体粉末X中可能含有Fe、FeO、CuO>MnO2>KQ和K2cO3中的若干种。为确定该固体粉末的成分,某同学
依次进行了以下实验: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
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
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C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
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
分析以上实验现象,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X中一定不存在FeO不溶物Y中一定含有Fe和CuO
C.Z溶液中一定含有KQ、K2cChD.Y中不一定存在M11O2
9、己知:25℃时,Ka(HA)>Ka(HB)o该温度下,用0.100mol/L盐酸分别滴定浓度均为0.100mol/L的NaA溶液和
NaB溶液,混合溶液的pH与所加盐酸体积(V)的关系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口V(盐酸)/mL
A.滴定前NaA溶液与NaB溶液的体积相同
B.25c时,Ka(HA)的数量级为10小
C.当pH均为6时,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
D.P点对应的两溶液中c(/V)+c(HA)vc(B)+c(HB)
10、水是自然界最重要的分散剂,关于水的叙述错误的是()
A.水分子是含极性键的极性分子
+2
B.水的电离方程式为:H2O#2H+O
C.重水(D2O)分子中,各原子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
D.相同质量的水具有的内能:固体V液体V气体
11、一种新兴宝玉石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X2Y10Z12W30,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W、X、Z的原子序
数依次增大,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最外层电子数相等,
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原子半径:X>Y>VV
B.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
C.Z、W组成的化合物能与强碱反应
D.X的单质在氧气中燃烧所得的产物中阴、阳离子个数比为1:1
12、下列物质属于油脂的是()
00
A.废水可能含有N/、K\Fe3+
B.可能存在的离子用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确认
C.废水一定含有C「、SOr和Mg?,,且c(C1)=0.2moI・LT
23+
D.废水一定不含SO3>Cl>NH;>Na\K\Fe
18、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
A.重水的分子式:DzOB.次氯酸的结构式:H—Cl—O
C.乙烯的实验式:C2H4D.二氧化硅的分子式:SiO2
19、能正确表示下列反应离子方程式的是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2C「+2H2O=CLf+H2T+2OH—
2++
B.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钢溶液:Ba+OH+H+SO?=BaSO4l+H2O
C.Fc(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2Fe3++2F=2Fc2+4-l2
D.NaN(h溶液中加入酸性KMnCh溶液:2MnO4.+5NO2.+6H+=2Mn2++5NO3.+3H2O
2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
B.乙烯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
C.乙烯分子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
D.CHBr=CHBr分子中所有原子不可能共平面
21、下列有关原子结构及元素周期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r(Na)>r(O),离子半径:r(Na)<r(02-)
B.第VIIA族元素碘的两种核素”"和⑶I的核外电子数之差为6
C.P和As属于第VA族元素,H3PO4的酸性强于H3ASO4的酸性
D.Na、Mg、Al三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依次减弱
22、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1mol的"B中,含有。&乂个中子
B.pH=l的H3PO,溶液中,含有O.INA个H+
C.2.24L(标准状况)苯在5中完全燃烧,得到。日乂个CU2分子
D.密闭容器中1molPCb与1molCL反应制备PCls(g),增加2%个P-Cl键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14分)有机化合物H的结构简式为比N—Q]二::OH,其合成路线如下(部分反应略去试剂和条件):
(i)NaOH溶发
Ch,铁屑(ii)酸化C(CH,CO)O
AB;D
反应①高温、高压CHQ
KMnOjH,)
.5孰盐酸日.(i)NaOH溶液,△反应②
FE
0~I~।(ii)酸化
己知:^2^-OOCCH
②O-N0二旦细生(苯胺易被氧化)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煌A的名称为,B中官能团为,H的分子式为,反应②的反应类型是
(2)上述流程中设计C-D的目的是
⑶写出D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o
(4)符合下列条件的D的同分异构体共有种。
A.属于芳香族化合物B.既能发生银镜反应又能发生水解反应
写出其中核磁共振氢谱图中峰面积之比为6:2:1:1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任写一种)
⑸已知:苯环上连有烷基时再引入一个取代基,常取代在烷基的邻对位,而当苯环上连有较基时则取代在间位,据此
按先后顺序写出以免A为原料合成邻氨基苯甲酸(。二合成路线(无机试剂任选)。
24、(12分)有机锌试剂(R—ZnBr)与酰氯(。戈耳)偶联可用于制备药物D:
(1)化合物I的分子式为.
(2)关于化合物U,下列说法正确的有(双选)。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B.可与新制的Cu(OH)2共热生成红色沉淀
C.可与FeCb溶液反应显紫色
D.可与热的浓硝酸和浓硫酸混合液反应
(3)化合物m含有3个碳原子,且可发生加聚反应,按照途径1合成线路的表示方式,完成途经2中由m到V的合成
路线:(标明反应试剂,忽略反应条件)。
(4)化合物V的核磁共振氢谱中峰的组数为,以H替代化合物也中的ZnBr,所得化合物的竣酸类同
分异构体共有种(不考虑手性异构)。
(5)化合物VI和w反应可直接得到II,则化合物vn的结构简式为:,,
25、(12分)亚硝酰氯(C1NO)是有机物合成中的重要试剂,其沸点为一5.5C,易水解。已知:AgN^微溶于水,能溶
于硝酸,AgNO2+HNO3=AgNO3+HN02,某学习小组在实验室用CI2和NO制备CINO并测定其纯度,相关实验装置如图所示。
(1)制备CL的发生装置可以选用(填字母代号)装置,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2)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氯气,选择合适的装置,其连接顺序为a->(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
(3)实验室可用图示装置制备亚硝酰氯:
①实验室也可用B装置制备NO,X装置的优点为o
②检验装置气密性并装入药品,打开“,然后再打开”,通入一段时间气体,其目的是____________,然后进行其他
操作,当Z中有一定量液体生成时,停止实验。
(4)已知:C1NO与坨0反应生成HNOz和HC1。
①设计实验证明HNO?是弱酸;,,(仅提供的试剂;1nK>l・L盐酸、1molj-iHNOz溶液、NaNO”溶液、
红色石蕊试纸、蓝色石蕊试纸)。
②通过以下实验测定C1NO样品的纯度。取Z中所得液体mg溶于水,配制成250mL溶液;取出25.00mL样品溶于
锥形瓶中,以LCNh溶液为指示剂,用cmob!?AgN(h标准溶液滴定至终点,消耗标准溶液的体积为20.00mL。滴定
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亚硝酰氯(C1N0)的质量分数为。(己知:Ag2CrO4为砖红色固体;Ksp(AgCl)=
1.56X10吗%(AgzCrOD=1X10-12)
26、(10分)过硫酸钠(Na2s2。8)具有极强的氧化性,且不稳定,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过硫酸钠的相关性质,实验如下。
已知SO?是无色易挥发的固体,熔点16.8℃,沸点44.8C。
(1)稳定性探究(装置如图):
分解原理:2Na2s2。8—2Na2so«+2SO3T+02〃
此装置有明显错误之处,请改正:,水槽冰水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带火星的
木条的现象o
(2)过硫酸钠在酸性环境下,在Ag+的催化作用下可以把M/+氧化为紫红色的离子,所得溶液加入BaCL可以产生
白色沉淀,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该反应的氧化剂是______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o
(3)向上述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过滤后对沉淀进行洗涤的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可用H2c2。4溶液滴定产生的紫红色离子,取20mL待测液,消耗0.1mol・L,的H2c2。4溶液30mL,则上述溶液
中紫红色离子的浓度为若Na2s2。8有剩余,则测得的紫红色离子浓度将(填“偏高”“偏低”或“不
变”)。
27、(12分)硫酸亚铁核晶体[(NH4)2Fe(SO4)T6H2O]比FeSCh稳定,不易被氧气氧化,常用于代替FeSO,作分析试剂。
某小组尝试制备少量(NH4)2Fe(SO4)2・6H2O并探究其分解产物。
加幽严
L亘处驾小^一碳酸亚铁噜体
i.制备硫酸亚铁铉晶体的流程如下:
(1)铁屑溶于稀硫酸的过程中,适当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O
⑵将滤液转移到中,迅速加入饱和硫酸锈溶液,直接加热蒸发混合溶液,观察到停止加热。蒸发
过程保持溶液呈较强酸性的原因是O
n.查阅资料可知,硫酸亚铁核晶体受热主要发生反应:
(NIl4)2Fe(SO4)2-6H2O=Fe2O34SO2t+NH3t+N2T+H2O
但伴有副反应发生,生成少量SO3和02。设计以下实验探究部分分解产物:
(4)加热过程,A中固体逐渐变为______色。
(5)B中迅速产生少量白色沉淀,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6)C的作用是________。
(7)D中集气瓶能收集到02,一(填“能”或“不能”)用带火星木条检验。
的上述反应结来后,继续证明分解产物中含有N%的方法是o
28、(14分)(14分)新型洁净能源能够解决环境污染、能源短缺等问题,真正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落实到我国
的各个角落。氢气作为清洁高效、可持续“零碳”能源被广泛研究,而水煤气变换反应(WGSR)是一个重要的制氢手段。
(1)WGSR的氧化还原机理和竣基机理如图所示。则热化学方程式CO(g)+H2O(g)^=CO2(g)+H2(g)A"中,对A"
表述错误的是________(填字母)。
A.氧化还原机理途径:AH=AM+A"2+A〃5a+A//7
B.短基机理途径:A〃=AM+A〃4+A〃5d+A//7
C.氧化还原机理途径:AH=A//i+A//3+A//5a+AH7
D.竣基机理途径:AH=AM+A”4+A及C+A“7
△H,+AH,++AH
E.AW=A//i+—2------------&------S驯(1+A〃7
2
(2)水煤气变换反应在不同条件时CO的转化率不同,下图为压力、温度、不同温度时钾的化合物对CO的转化率的
影响关系图,请认真观察图中信息,结合自己所学知识及生产实际,写出水煤气变换反应的条件:温度选择-c;
钾的化合物中催化效果最明显;压力选择Mpa,选用此压力的原因为
妁0
翻
38
墀6
翌
84
2
0
'2
25262X
比力对co转化率的影响心通,
(3)如图是AunCu.AimPt、AunNi三种催化剂在合金团簇上WGSR最佳反应路径的基元反应能量图,反应能垒(活
化能)最(填“高”或“低”)的步骤,为整个反应的速控步骤;三种催化剂催化反应的速控步骤(填
“相同”或“不相同”);三种催化剂中,__________在合金团簇上的WGSR各基元反应能垒较小,对WGSR表现出较
好的催化活性。
(4)已知某密闭容器中存在下列平衡:CO(g)4-H2O(g).*CO2(g)+H2(g),CO的平衡物质的量浓度c(CO)与温度
T的关系如图所示。若7\、Ti.乃时的平衡常数分别为K、改、心,则K、Ki.心由小到大的关系为。
29、(10分)据公安部2019年12月统计,2019年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已达3.5亿。汽车尾气排放的碳氢化合物、氮氧化
物及碳氧化物是许多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物。
L汽油燃油车上安装三元催化转化器,可有效降低汽车尾气污染。
(1)已知:C(s)+O2(g)=CO2(g)△//i=-393.5kJ-mol1
1
2C(s)+Oi(g)=2CO(g)^H2=-22LOkJ-mol-
,
N2(g)+O2(g)=2NO(g)△H3=+180.5kJmor
CO和NO两种尾气在催化剂作用下生成N2的热化学方程式—o
(2)对于2NO(g)+2CO(g)(g)+2CO2(g),在一定温度下,于1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O.lmolNO
和0.3molCC),反应开始进行。
下列能说明该反应己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一(填字母代号)。
c(NO)
A.E比值不变
B.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C.v(N2)正=2v(NO)逆
D.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3)使用间接电化学法可处理燃煤烟气中的NO,装置如图2所示。
已知电解池的阴极室中溶液的pH在4〜7之间,写出阴极的电极反应式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吸收池中除去NO的原
理—。
(4)Ti温度时在容积为2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co(g)+O2(g)==2COKg)△“<0。实验测得:v正二v(CO)
消髭=2v(OM*k正c2(CO)・c(O2),v逆二(COMMk逆c2(CO”,k正、k逆为速率常数只受温度影响。不同时刻测得容器中n(CO)、
11(02)如表:
时间/s012345
n(CO)/mol21.20.80.40.40.4
n(02)/mol1.20.80.60.40.40.4
①T।温度时「°=__L/niolo
k逆一
②若将容器的温度改变为T2时其kjE=k逆,贝!JT2_T1(填“>”、"V”或“=”)。
II,低碳经济”备受关注,CO2的有效开发利用成为科学家研究的重要课题。在O.IMPa、RWTiCh催化下,将一定量的
%和CO?置于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X:CO2(g)+4H2(g)^^CH4(g)+2H2O(g)△,《)
(5)为探究反应X的反应速率与浓度的关系,向恒容密闭容器中通入浓度均为L0mol・L”的出与CO2o恒温条件下,
根据相关数据绘制出反应速率与浓度关系曲线:V正〜c(CO2)和V鸵〜C(H2O)O则与曲线V正〜c(CO1)相对应的是
如图一曲线。(填“甲”或“乙”);该反应达到平衡后,某一时刻降低温度,反应重新达到平衡,则此时曲线乙对应的平
衡点可能为一(填字母)。
c(»ol-L-x)
(6)温度为T时,向10L密闭容器中充入5m01%和CCh的混合气体,此时容器内压强为5P,两种气体的平衡转化
n(H)
率a与一熹2《的关系如图所示:
n
(co2
①图中CO2的平衡转化率可用表示一(1/或L2)
②该温度下,反应X的平衡常数Kp=_。
(用平衡分压代替平衡浓度计算,分压二总压x物质的量分数)。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
1、A
【解题分析】
A.澄清透明的溶液中:Cu2\Mg2\NO3、SO:离子之间不反应,能够大量共存,故A符合题意;
B.弱碱性溶液中:广和CKT发生氧化还原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B不符合题意;
C.中性溶液中:Fe3+会大量水解生成氢氧化铁,不能大量存在,故C不符合题意;
D.能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显酸性,H+和HCC)3不能大量共存,且AF与HC03一发生双水解反应不能大量共存,故D不
符合题意;
答案选A。
【题目点拨】
澄清透明不是无色,含铜离子的溶液是蓝色透明的液体,HCO、在酸性和硬性条件下都不能大量共存。
2、B
【解题分析】
A.我国使用最早的合金是青铜,该合金中含铜、锡、铅等元素,故A正确;
B.合金的熔点比组份金属的熔点低,则青铜熔点低于纯铜,故B错误;
C.铜器皿表面的铜绿为CU2(OH)2c03,能溶于酸性溶液,而明肌溶液因A13+的水解显酸性,则可用明矶溶液清洗铜
器皿表面的铜绿,故c正确;
D.“曾青(CuSOj)得铁则化为铜”的过程发生的反应为Fe+CuSO4=FeSO4+Cu,此反应为置换反应,故D正确;
故答案为Bo
3、D
【解题分析】
根据NO+N6+2NaOH=2NaNO2+H2O,完全反应后.溶液中只含有YaNO?和NaOH,则剩余气体为NO.设原混合
气体中NO的体积为匕则02的体积为(40—%mL,氮元素化合价由+4降低为+3,根据得失电子守恒
(金也叫(4.3)=(4。史以。二(4一°),计算得"3mL,故选D。
Vmv7Vm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有关计算,明确氮氧化物和NaOH反应关系式是解本题关键,侧重考查学生分析判断能力,注意单
纯的NO和NaOH不反应,二氧化氮和NaOH反应。
4、A
【解题分析】
短周期主族元素W、X、Y、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的简单氢化物是一种情洁能源,则W为C元素;Y是非金属
性最强的元素,则Y是F元素;X的氧化物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之一,则X为N元素;Z的原子半径是所有短周期
金属元素中最大的,则Z是Na元素。
【题目详解】
A项、W为C元素,Y是F元素,两种元素只能形成共价化合物CR,故A错误;
B项、元素非金属性越强,氢化物稳定性越强,F元素非金属性强于C元素,则氟化氢的稳定性强于甲烷,故B正确;
C项、Na+与F-的电子层结构与Ne原子相同,均是10电子微粒,故C正确;
D项、NaOH是强碱,水溶液呈碱性,NH3溶于水得到氨水溶液,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
故选A。
【题目点拨】
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侧重分析与应用能力的考查,注意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应用,把握原子结构、元素的
位置、原子序数来推断元素为解答的关键。
5、C
【解题分析】
Y原子在短周期主族元素中原子半径最大,则Y为Na;X和Y能组成两种阴阳离子个数之比相同的离子化合物,则X
为O,两种化合物为过氧化钠和氧化钠;常温下,0.1mol・L/W的氢化物水溶液的pH为1,则HW为一元强酸,短周
期主族元素氢化物为一元强酸的元素只有HCI,W为CI;ZC13加入NaOH溶液,先产生白色沉淀,后沉淀逐渐溶解,
则Z为AL综上所述X为O、Y为Na、Z为Al、W为。。
【题目详解】
A.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所以四种离子半径:CP>O2->Na+>AP+,
即W>X>Y>Z,故A错误;
B.AlCb为共价化合物,故B错误;
C・C「和Na+在水溶液中均不发生水解,不影响水的电离平衡,故C正确;
D.O没有正价,故D错误;
故答案为Co
【题目点拨】
电子层数越多,离子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越小半径越大;主族元素若有最高正价,最高正价等于族序
数,若有最低负价,最低负价等于族序数-8。
6、D
【解题分析】
A.鎏金是指把溶解在水银里的金子涂在器物表面,经过烘烤,汞蒸发而金固结于器物上的一种传统工艺,古代的鎏
金工艺没有外加电源,不是电解原理的应用,故A错误;
B.两个过程条件不同,不属于可逆反应,故B错误;
C.古代所用“鼻冲水”为氨水,氨水中有NHj、OH,1广、NH3・H2。、NH3、ILO等6种微粒,故C错误;
D.“蒸烧”的过程为蒸馈操作,故D正确。
综上所述,答案为I)。
7、D
【解题分析】
A、碳酸钠的水溶液显碱性,油污在碱中发生水解,因此碳酸钠溶液浸泡可以除去废铁屑表面的油污,故A说法正确;
B、Fe?+容易被氧气氧化,因此通入N2的目的是防止空气中的氧气氧化Fe?+,故B说法正确;C、利用H2O2的氧化
2++3+
性,把Fez十氧化成%3+,涉及反应:2Fe+H2O2+2H=2Fe+2H2O,故C说法正确;D、Fe.Q中Fe?+和Fe3+
物质的量之比为1;2,故D说法错误。
8、B
【解题分析】
①将X加入足量水中,得到不溶物Y和溶液Z,Y可能为Fe、FeO、CuO>M11O2中的物质,Z可能为KCI和K2c。3
中的物质;②取少量Y加入足量浓盐酸,加热,产生黄绿色气体,并有少量红色不溶物,黄绿色气体为氯气,说明Y
中含有MnO2,红色不溶物为铜,说明反应后有Cu生成,说明Y中含有的CuO与酸反应生成的CuCb被置换出来了,
可说明Y中还含有Fe,所以Y中含有Fe、CuO、MnO2;③向Z溶液中滴加AgNCh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可能为氯
化银或碳酸银沉淀;④用玻璃棒蘸取溶液Z于广范pH试纸上,试纸呈蓝色,说明溶液呈碱性,一定含有K2c03,可
能含有KC1,由以上分析可知X中一定含有Fe、CuO、MnO2>K2CO3,但不能确定是否含有FeO、KCL
答案选B。
9、C
【解题分析】
A.由题中信息Ka(HA)>Aa(HB)可知,相同浓度下大的水解程度小于IT的水解程度,滴定至P点,滴加等体积的盐酸
时两溶液的pH相等,则滴定前NaA溶液的体积大于NaB溶液的体积,故A错误;
,3-c(H+)c(A)lO^mol/LKOJOOmol/L
B.25'C时t,由题图可知,0.100moHL」NaA溶液的pH=ll,则BIKa(H/V)=——―-=------------------------------------=10,
c(HA)10?mol/L
故B错误;
C.当pH均为6时,溶液中的OH-均由水电离产生且浓度相等,故两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相同,故C正确;
D.滴定前NaA溶液的体积大于NaB溶液的体积,根据物料守恒得:c(A)+c(HA)>c(B)+c(HB),故D错误。
故选C。
【题目点拨】
滴定图像的分析:
(1)抓反应的“起始”点:判断酸、碱的相对强弱;
(2)抓反应“一半”点:判断是哪种溶质的等量混合;
⑶抓“恰好”反应点:判断生成的溶质成分及溶液的酸碱性;
(4)抓溶液的“中性”点:判断溶液中溶质的成分及哪种物质过量或不足;
⑸抓反应的“过量”点:判断溶液中的溶质,判断哪种物质过量。
10、B
【解题分析】
A.水含极性键,为V形结构,正负电荷的中心不重合,则为极性分子,A项正确;
B.水为弱电解质,存在电离平衡,电离方程式为H2OWH++OH-,B项错误;
C.质量数为2x2+16=20,质子数为1x2+8=10,则重水(D?O)分子中各原子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C项正
确;
D.由固态转化为液态,液态转化为气态,均吸热过程,气态能量最高,则相同质量的水具有的内能:固体V液体V气
体,D项正确;
答案选及
11、D
【解题分析】
X、Y、Z、W均为短周期主族元素且Y、W、X、Z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W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W为O
元素;X与Y位于同一主族,Y与W位于同一周期,则X、Z均为第三周期;X、Y、Z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与W的
最外层电子数相等,设X、Y的最外层电子数为a,Z的最外层电子数为b,则2a+b+6,当a=Lb=4时满足题意,即
Y为Li、X为Na、Z为Si。
【题目详解】
由分析可知:Y为Li元素、W为O元素、X为Na元素、Z为Si元素;A.Li、O同周期,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小,
Li的原子半径大于O,Li、Na同主族,核电荷数大,原子半径大,Na的原子半径大于Li,则原子半径是X>Y>W,
故A正确;B.Na的金属性比Li强,NaOH的碱性比LiOH强,则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X>Y,故B正
确;C.Z、W组成的化合物SiOz是酸性氧化物,能与强碱反应,故C正确;D.X的单质是Na,在氧气中燃烧生成
Na2O2,存在Na+和02%则阴阳离子之比为1:2,故D错误;故答案为D。
【题目点拨】
微粒半径大小比较的常用规律:(D同周期元素的微粒:同周期元素的原子或最高价阳离子或最低价阴离子半径随核
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减小(稀有气体元素除外),如Na>Mg>AI>Si,Na+>Mg2+>Al3+,(2)同主族元素的
微粒:同主族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半径随核电荷数增大而逐渐增大,如LiVNaVK,Li+<Na+<K+o(3)电子层结构相
同的微粒:电子层结构相同(核外电子排布相同)的离子半径(包括阴、阳离子)随核电荷数的增加而减小,如O2->F—>
Na+>Mg2+>AI3\(4)同种元素形成的微粒:同种元素原子形成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Fe3+VFe2+VFe,
H+<H<Ho(5)电子数和核电荷数都不同的,可通过一种参照物进行比较,如比较AP+与S2-的半径大小,可找出
与AP电子数相同的。2一进行比较,A13+<O2-,且O2-VS2-,故AMVS2,
12、C
【解题分析】
油脂是指高级脂肪酸甘油脂,脂肪及植物油均属于油脂,排除②③;而润滑油、石蜡均为石油分储产品,主要成分为
煌,故答案为C。
13、C
【解题分析】
A、高铁酸钾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6价,处于较高价态,因此具有强氧化性,具有杀菌消毒作用,而高铁酸根离子水
解产生的Fe(OH”胶体又具有吸附水中杂质的作用,选项A正确;
B、电子货币的使用和推广,减少纸张的使用,符合绿色化学发展理念,选项B正确;
C、检查酒驾时,三氧化锅(橙红色)被酒精还原成硫酸铝(绿色),选项C错误;
D、自行车镀锌辐条破损后仍能抗腐蚀,是利用了原电池反应原理,锌为负极,保持辐条,选项D正确。
答案选C。
14、B
【解题分析】
A.SO2与足量NaOH溶液反应生成亚疏酸钠和水,SO2足量时生成亚硫酸氢钠,选项A错误;
B.Cu在氯气中燃烧生成物只有氯化铜,选项B正确;
C.Na与02在空气中反应生成氧化钠,点燃或加热生成过氧化钠,选项C错误;
D.H2s与02的反应,若氧气不足燃烧生成硫单质和水,若氧气充足燃烧生成二氧化硫和水,选项D错误。
答案选Bo
15>C
【解题分析】
A.垃圾分类中可回收物标志是△G表示垃圾分类中的其他垃圾,故A错误;
B.空气中的N2在放电条件下与。2反应生成NO,NO与。2反应生成NO2,NO?与水反应生成的硝酸随雨水降到地面,
同土壤中的矿物相互作用,生成溶于水的硝酸盐可作氮肥,该过程属于自然固氮,故B错误;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消除或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而不能污染后再治理,故C正确;
D.煤燃烧生成和SO2,CaO可以和SO2结合生成CaSO3,并最终被氧化成CaSO4,而C(h在高温下不能与CaO
结合生成CaCCh,则燃煤中加入CaO后可减少酸雨的形成,但不能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故D错误;
答案选C。
16、D
【解题分析】
A.乙醇的密度比金属钠小,所以乙醇和金属钠反应钠应沉入试管底部,故A错误;B.因为2N()2LN2O4*H<。,升高温
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所以热水中NO?的浓度高,故B错误;C氢氧化钠属于强碱,易潮解容易和玻璃中的
Si(h反应生成硅酸钠,瓶和塞黏在一起,因此应保存在软木塞的试剂瓶中,故C错误;D.D是实验室制备蒸储水的装
置,故D正确;答案:Do
17、D
【解题分析】
甲中滴加溪水不褪色,说明溶液中没有还原性的SO3%乙中滴加酸化的BaCh溶液,生成2.33g白色沉淀,此沉淀为Ba
SO4,物质的量为O.OlmoL可知含有O.OlmolSO/一,滤液滴加酸化的AgNO.i溶液生成白色沉淀AgCl的质量为2.87g,物
质的量为0.02moL则溶液中不存在C「,原因滴加BaCL溶液生成O.OlmolBaSO」时引入的为0.02mol;丙中滴加NaO
+
H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此沉淀为Mg(OH)2,同时无气体生成,说明没有Fe-tNH4,0.58gMg(OH)2的物质的量为0.0
Imol,可知溶液里含有0.01molMg2+恰好与(HHmolSCh?•组成中性溶液,故原溶液中也不存在Na+、K+;A.有分析可
知废水不存在Na+、K+和Fe3+,故A错误;B.不存在Na+、K+,无须通过焰色反应进一步检验确认,故B错误;C.废
水一定含有SOF和Mg?,,不含C「,故C错误;D.有分析可知废水一定不含
SO3基、Cl\NH4+、Na\K\Fe3*,故D正确;答案为D。
18、A
【解题分析】
A.重水中氧原子为16。,氢原子为重氢D,重水的分子式为DzO,故A正确;
B.次氯酸中不存在氢氯键,其中心原子为氧原子,分子中存在1个氧氢键和1个氧氯键,结构式为H-O-Q,故B
错误;
C.实验式为最简式,乙烯的实验式为CH2,故C错误;
D.二氧化硅晶体为原子晶体,不存在二氧化硅分子,故D错误。
答案选A。
19、D
【解题分析】
A.用惰性电极电解熔融氯化钠而不是电解食盐水,A错误;
B.硫酸溶液中加入足量氢氧化钢溶液,沉淀完全的同时恰好中和,正确的离子方程式为Ba2++2OIT+2H++
2
SO4=BaSO4l+2H2O,B错误;
C.Fe(NO3)3溶液中加入过量的HI溶液,大量氢离子的环境中,硝酸根的氧化性更强,碘离子优先和硝酸根、氢离子
反应,多余的碘离子才接着和铁离子发生2Fe3++2「=2Fe2++b反应,C错误;
+2+
D.NaNOz溶液中加入酸性KMnO4溶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2MnO4+5NO2+6H=2Mn4-5NO3+3H2O,D正确;
答案选D。
【题目点拨】
C项为易错点,注意硝酸根离子与氢离子大量共存时有强氧化性。
20、D
【解题分析】
A.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A正确;
B.乙烯是平面型分子,分子中6个原子共平面,B正确;
C.乙烯分子结构完全对称,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则一氯代物只有一种,c正确;
D.乙烯是平面型分子,直接连在双键碳上的溪原子和2个碳原子、2个氢原子共平面,D错误;
答案为D;
21、B
【解题分析】
A.同周期自左而右原子半径减小,同主族自上而下原子半径增大,因此原子半径r(Na)>r(O),Na\O?一电子层结构相
同,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越小,故离子半径r(Na+)<r(02),A正确;
B.碘的两种核素和的核外电子数相等,核外电子数之差为0,B错误;
C,元素的非金属性P>As,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就越强,所以H3P04的酸性比
MAsCh的酸性强,C正确;
D.Na>Mg.Al位于同一周期,元素的金属性逐渐减弱,则失电子能力和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碱性均依次减弱,
D正确;
故合理选项是Bo
22、A
【解题分析】
A."B中含有6个中子,0.lmol】】B含有6NA个中子,A正确;
B.溶液体积未定,不能计算氢离子个数,B错误;
C.标准状况下苯不是气体,不能利用气体摩尔体积计算22.4L苯的物质的量,则无法判断其完全燃烧产生的分
子数目,C错误;
D.PC13与C12反应生成PC15的反应是可逆反应,反应物不可能完全转化为生成物,则所ImolPCb与1H101C12反应生
成的PCk小于ImoL增加的P-C1键的数目小于2NA个,D错误;答案选A。
二、非选择题(共84分)
23、甲苯氯原子或一ClC7H7O3N取代反应或硝化反应保护(酚)羟基不被氧化
【解题分析】
H的结构简式为八©二逆推可知G为纵观整个过程,可知免A为芳香恩结
合C的分子式C7H80,可知A为O-CH;,A与。2发生苯环上氯代反应生成B,B中氯原子发生水解反应、酸化
引入-OH生成C,C中酚羟基发生信息①中取代反应生成D,D与酸性KMnO」溶液反应,D中-CHa被氧化成-COOH
生成E,E-F转化中在苯环上引入硝基-N(h,F-G的转化重新引入酚羟基,可知C-D的转化目的防止酚羟基被氧
fS—COOH
Z>TTOHeU
化,结合H的结构简式,可推知8为(工33、c为CJVH〉、D为nE为Q0_E_CH3、
o
0
F为IXOH
⑸甲基氧化引入段基,硝基还原引入氨基,由于氨基易被氧化,应先把甲基氧化为技基后再将硝基还原为氨基,结合
苯环引入基团的定位规律,甲苯先和浓硝酸发生取代反应生成邻硝基甲苯,然后邻硝基甲苯再被酸性高锌酸钾溶液氧
化生成邻硝基苯甲酸,最后邻硝基苯甲酸和Fe、HC1反应生成邻氨基苯甲酸。
【题目详解】
根据上述分析可知:A为-€H;,B为、c为X_CH,、D为0—0-『C氏、E为
一J0
「为6'7工2尸,G为。"飞工潸2H为小飞工郡“。
(1)点A为0>-€氐,A的名称为甲苯。B为,B中官能团为氯原子。H的结构简式为1及一。二;::“,
H的分子式为C7H7O3N。反应②是苯环上引入硝基,反应类型是:取代反应;
(2)C-D中消除酚羟基,F-G中又重新引入酚羟基,而酚羟基容易被氧化,所以流程中设计C-D的目的是:保护(酚)
羟基不被氧化;
h
e
(3)D是一onD与足量NaOH溶液发生酯的水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Cj—0-C-CH;+2Na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3二年级语文上册 第七单元 19 古诗二首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12 低碳生活每一天 减少我们的碳排放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统编版
- 2024-2025学年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上册 第一单元 成长的节拍 第三课 发现自己 3.1 认识自己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
- 2023-2024学年高中英语 Unit 4 History and Traditions Reading for Writing 写作教学设计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Module 5单元备课(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外研版(一起)英语六年级上册
- 2018年设计部工作总结及年度工作计划汇报
- Unit 1 Hello!Period 4(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Join in 外研剑桥英语三年级上册
- 9古诗三首暮江吟(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
- Unit 4 My Favourite Subject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七年级英语上册
- Starter Unit 3 Section B What is fun on a farm?教学设计 2024-2025学年人教版七年级英语上册
- AAO工艺处理图纸
- 第十二讲 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PPT习概论2023优化版教学课件
- 2023年水文化知识竞赛参考题库(含答案)
- 广东省建筑施工安全管理资料统一用表2021年版(原文格式版)
- 平面向量与三角形的四心问题-高三理科数学复习讲义与跟踪训练含解析
- 收获机械-往复式切割器的工作原理
- 河北省唐山市迁安市2021-2022年三年中考二模英语试题分类汇编:语法填空
- 【企业招聘管理研究国内外文献综述】
- 蓄电池单轨吊设计选型方案及技术规格书
- 人文地理学(王恩涌)
- 五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作业设计优秀案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