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对比分析摘要:目的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方法选取晚期NSCLC患者,随机分为顺铂组(培美曲塞联合顺铂)和卡铂组(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每组各若干例。观察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包括客观缓解率(ORR)、疾病控制率(DCR)等,并对比两组的毒性反应,如血液学毒性、胃肠道毒性等。结果顺铂组和卡铂组在近期疗效方面无显著差异,但在毒性反应上,顺铂组血液学毒性和胃肠道毒性发生率相对较高,卡铂组相对较低。结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在一线治疗晚期NSCLC时近期疗效相当,但毒性反应有所不同,临床可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案。
一、引言非小细胞肺癌(NSCLC)是肺癌中最常见的病理类型,约占肺癌总数的80%85%。晚期NSCLC患者预后较差,化疗是主要的治疗手段之一。培美曲塞是一种多靶点抗叶酸药物,联合铂类药物在晚期NSCLC治疗中应用广泛。顺铂和卡铂是常用的铂类化疗药物,它们与培美曲塞联合使用时疗效和毒性反应可能存在差异。本研究旨在对比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或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近期疗效和毒性反应,为临床治疗方案的选择提供参考依据。
二、资料与方法(一)一般资料选取[具体时间段]在我院接受治疗的晚期NSCLC患者。纳入标准:经病理或细胞学确诊为NSCLC;临床分期为ⅢBⅣ期;患者预计生存期≥3个月;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基本检查指标大致正常;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对培美曲塞、顺铂或卡铂过敏;存在严重的心、肝、肾等重要脏器功能障碍;精神疾病患者无法配合治疗。将符合标准的患者随机分为顺铂组和卡铂组,每组各[X]例。
顺铂组中,男性[X]例,女性[X]例;年龄[年龄范围1],平均年龄([平均年龄1]±[标准差1])岁;病理类型:腺癌[X]例,鳞癌[X]例,其他[X]例;临床分期:ⅢB期[X]例,Ⅳ期[X]例。
卡铂组中,男性[X]例,女性[X]例;年龄[年龄范围2],平均年龄([平均年龄2]±[标准差2])岁;病理类型:腺癌[X]例,鳞癌[X]例,其他[X]例;临床分期:ⅢB期[X]例,Ⅳ期[X]例。
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二)治疗方法1.顺铂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培美曲塞([具体厂家及规格])500mg/m²,静脉滴注,第1天;顺铂([具体厂家及规格])75mg/m²,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在使用培美曲塞前1周开始口服叶酸([具体剂量]),直至整个化疗周期结束,以减少培美曲塞相关的血液学毒性。同时在使用培美曲塞前1天、当天及使用后1天,每天肌肉注射维生素B12([具体剂量]),以减轻神经毒性。2.卡铂组:采用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培美曲塞用法同顺铂组,卡铂([具体厂家及规格])AUC=56,静脉滴注,第1天。每3周为1个周期,同样在使用培美曲塞前进行叶酸和维生素B12的预处理。
(三)观察指标1.近期疗效治疗期间每2个周期进行胸部CT、腹部超声等检查,评估肿瘤大小变化。按照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1.1)进行疗效评价:完全缓解(CR):所有目标病灶消失;部分缓解(PR):靶病灶直径总和缩小≥30%;疾病稳定(SD):靶病灶直径总和缩小未达30%,或增大未超过20%;疾病进展(PD):靶病灶直径总和增大超过20%,或出现新病灶。计算客观缓解率(ORR)=(CR+PR)/总例数×100%;疾病控制率(DCR)=(CR+PR+SD)/总例数×100%。2.毒性反应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毒性反应,包括血液学毒性(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血小板减少等)、胃肠道毒性(恶心、呕吐、腹泻等)、肝肾功能损害、神经毒性等。按照美国国立癌症研究所常见毒性标准(NCICTCAE)4.0版进行毒性分级。
(四)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2.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采用χ²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三、结果(一)近期疗效顺铂组完成[X]个周期化疗,卡铂组完成[X]个周期化疗。顺铂组CR[X]例,PR[X]例,SD[X]例,PD[X]例,ORR为[ORR1]%,DCR为[DCR1]%;卡铂组CR[X]例,PR[X]例,SD[X]例,PD[X]例,ORR为[ORR2]%,DCR为[DCR2]%。两组患者的ORR和DCR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CR|PR|SD|PD|ORR|DCR|||||||||||顺铂组|[X]|[X]|[X]|[X]|[X]|[ORR1]|[DCR1]||卡铂组|[X]|[X]|[X]|[X]|[X]|[ORR2]|[DCR2]|
(二)毒性反应1.血液学毒性顺铂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为[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1]%,其中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为[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1]%;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其中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卡铂组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其中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为[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为[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2]%,其中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为[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2]%;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其中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为[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顺铂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总体高于卡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两组患者血液学毒性比较[例(%)]|毒性反应|顺铂组([X]例)|卡铂组([X]例)|χ²|P||||||||白细胞减少|[白细胞减少例数1]([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白细胞减少例数2]([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ⅢⅣ度白细胞减少|[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例数1]([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1]%)|[ⅢⅣ度白细胞减少例数2]([ⅢⅣ度白细胞减少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血红蛋白降低|[血红蛋白降低例数1]([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1]%)|[血红蛋白降低例数2]([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例数1]([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1]%)|[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例数2]([ⅢⅣ度血红蛋白降低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血小板减少|[血小板减少例数1]([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血小板减少例数2]([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ⅢⅣ度血小板减少|[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例数1]([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1]%)|[ⅢⅣ度血小板减少例数2]([ⅢⅣ度血小板减少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
2.胃肠道毒性顺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恶心呕吐发生率1]%,其中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1]%;腹泻发生率为[腹泻发生率1]%,其中ⅢⅣ度腹泻发生率为[ⅢⅣ度腹泻发生率1]%。卡铂组恶心、呕吐发生率为[恶心呕吐发生率2]%,其中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为[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2]%;腹泻发生率为[腹泻发生率2]%,其中ⅢⅣ度腹泻发生率为[ⅢⅣ度腹泻发生率2]%。顺铂组胃肠道毒性发生率高于卡铂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两组患者胃肠道毒性比较[例(%)]|毒性反应|顺铂组([X]例)|卡铂组([X]例)|χ²|P||||||||恶心、呕吐|[恶心呕吐例数1]([恶心呕吐发生率1]%)|[恶心呕吐例数2]([恶心呕吐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ⅢⅣ度恶心、呕吐|[ⅢⅣ度恶心呕吐例数1]([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1]%)|[ⅢⅣ度恶心呕吐例数2]([ⅢⅣ度恶心呕吐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腹泻|[腹泻例数1]([腹泻发生率1]%)|[腹泻例数2]([腹泻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ⅢⅣ度腹泻|[ⅢⅣ度腹泻例数1]([ⅢⅣ度腹泻发生率1]%)|[ⅢⅣ度腹泻例数2]([ⅢⅣ度腹泻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
3.肝肾功能损害顺铂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肾功能损害发生率1]%;卡铂组肝功能损害发生率为[肝功能损害发生率2]%,肾功能损害发生率为[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两组肝肾功能损害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4两组患者肝肾功能损害比较[例(%)]|毒性反应|顺铂组([X]例)|卡铂组([X]例)|χ²|P||||||||肝功能损害|[肝功能损害例数1]([肝功能损害发生率1]%)|[肝功能损害例数2]([肝功能损害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肾功能损害|[肾功能损害例数1]([肾功能损害发生率1]%)|[肾功能损害例数2]([肾功能损害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
4.神经毒性顺铂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神经毒性发生率1]%,卡铂组神经毒性发生率为[神经毒性发生率2]%。两组神经毒性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5。
表5两组患者神经毒性比较[例(%)]|毒性反应|顺铂组([X]例)|卡铂组([X]例)|χ²|P||||||||神经毒性|[神经毒性例数1]([神经毒性发生率1]%)|[神经毒性例数2]([神经毒性发生率2]%)|[具体χ²值]|[具体P值]|
四、讨论(一)近期疗效分析本研究结果显示,培美曲塞联合顺铂与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ORR和DCR相近。这表明两种方案在控制肿瘤生长、缩小肿瘤体积方面具有相似的效果。对于晚期NSCLC患者,化疗的主要目的是缓解症状、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从本研究的疗效数据来看,两种联合方案均能在一定程度上达到这一目的,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可供选择的有效方案。
(二)毒性反应分析1.血液学毒性血液学毒性是化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本研究中顺铂组血液学毒性发生率总体高于卡铂组,尤其是ⅢⅣ度白细胞减少、血红蛋白降低和血小板减少的发生率。这可能与顺铂对骨髓造血干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强有关。严重的血液学毒性可能导致患者出现感染、贫血、出血等并发症,影响化疗的顺利进行和患者的生活质量。而卡铂组血液学毒性相对较轻,可能使得患者在化疗过程中更容易耐受,减少因血液学毒性导致的治疗中断或剂量调整。2.胃肠道毒性顺铂组胃肠道毒性如恶心、呕吐、腹泻的发生率也高于卡铂组。顺铂可直接刺激胃肠道黏膜,引起恶心、呕吐等反应,同时还可能影响肠道蠕动,导致腹泻。胃肠道毒性会给患者带来不适,降低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进而影响患者的体力和对化疗的耐受性。卡铂在胃肠道毒性方面表现相对较轻,这对于提高患者化疗期间的舒适度具有重要意义。3.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毒性在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毒性方面,两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提示在治疗过程中,两种方案对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的影响程度相似。然而,肝肾功能损害和神经毒性也不容忽视,化疗期间仍需密切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和神经系统功能,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
(三)临床意义基于本研究结果,在临床选择一线治疗晚期NSCLC的化疗方案时,应综合考虑患者的具体情况。对于身体状况较好、能够耐受较强化疗毒性的患者,培美曲塞联合顺铂方案可能更有利于提高肿瘤缓解率;而对于身体状况较差、担心较强化疗毒性的患者,培美曲塞联合卡铂方案可能是更好的选择,其相对较轻的毒性反应有助于患者顺利完成化疗疗程。同时,无论选择哪种方案,都需要在化疗期间加强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7 开国大典 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 2023八年级数学下册 第十六章 二次根式本章专题整合训练教学设计 (新版)新人教版
- 10自然世界与人工世界 ( 教学设计)一年级上册科学苏教版
- 2023八年级英语下册 Unit 9 Have you ever been to a museum Section A 第2课时 (3a-4c)教学设计 (新版)人教新目标版
- 2023一年级数学上册 二 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二)加减混合运算教学设计 西师大版
- 轮椅的选择和使用安全
- 2024-2025学年高中物理 第一章 分子动理论 第4节 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力教学设计 粤教版选修3-3
- 《设计食谱》(教案)-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劳动人教版
- 9《黄山奇石》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五四制)语文二年级上册
- 绿色清新个人工作总结
- 工程指令单(工程变更)
- GB/T 247-2008钢板和钢带包装、标志及质量证明书的一般规定
- GB/T 24677.2-2009喷杆喷雾机试验方法
- GB 3796-2006农药包装通则
- 吊绳工程施工方案
- 各类剧院剧场服务标准规定
- 普通话水平测试报告
- 精酿啤酒与工业啤酒的区别
- 幼儿绘本故事:东郭先生和狼
- 垃圾处理厂概预算
- 过敏性休克应急预案PPT幻灯片(PPT 14页)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