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1页
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2页
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3页
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4页
免疫学的应用课件-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在风华为中华InFengHuaSecondarySchoolfortheChinese生物(人教版)选修一

第四单元第4节免疫学的应用知识浏览1.疫苗的概念、作用与特点。重要程度:难度:学习方法:背诵3.积累常考的疫苗种类及作用。重要程度:难度:学习方法:背诵4.器官移植的概念、所面临的问题及希望(解决办法)重要程度:难度:学习方法:背诵5.免疫学在临床上的三个方面应用重要程度:难度:学习方法:背诵2.灭活疫苗和减毒疫苗的概念、特点及常见种类。重要程度:难度:学习方法:背诵免疫学的应用一、背景资料

战争、饥荒和瘟疫并称为人类历史的三大悲剧,不仅给人类带来了灾难、痛苦和恐慌,有时还会导致整个社会的衰退,甚至国家的消亡。瘟疫是由致病性微生物(如细菌、病毒等)引起的流行性急性传染病的总称。自古至今,人类遭遇了无数的瘟疫,其中有些瘟疫特别严重,给人类的健康与生命带来了巨大的危害。人类对传染性疾病的认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与瘟疫的斗争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资料一:1347年由鼠疫引起的“黑死病”大瘟疫免疫学的应用一、背景资料资料二:在人类的历史上,传染病夺去了无数人的生命。而免疫学正是在人类与传染病斗争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现在随着人类对免疫系统认识的深入,免疫学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疫苗的发明和应用,就是典型的例证。免疫学的应用一、背景资料①流感病毒有多种亚型,每个季节盛行的流感病毒都有所不同。②流感病毒为单链RNA病毒,极易发生变异。

同学在流感开始大规模流行前接种了流感疫苗,可是没过一两个月,她患流感了;而她听说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她对此很困惑:这到底是什么原因呢?资料三:1.为什么注射的流感疫苗没起到预防作用呢?2.为什么接种过一次麻疹疫苗,终生就不会得麻疹了?麻疹病毒是只有一个血清型的RNA病毒,长期以来一直被认为是抗原单一而稳定。免疫学的应用一、背景资料接种物中带有减毒的天花病毒,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但由于接种的天花病毒毒性已经减弱,被接种者完全可以通过免疫系统实现自愈。1.为什么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并痊愈?中国古代人痘接种过程:“打开天花患者的小脓疱,用棉花吸沾一点脓液,并使之干燥……然后放入可能患天花人的鼻子里。”被接种者会轻度感染天花,大部分可以自愈,死亡率约2%。资料四:免疫学的应用一、背景资料

牛痘症状通常是在母牛的乳房部位出现局部溃疡。牛奶厂挤奶女工感染过牛痘后,就不再患天花。牛痘症状在她们身上仅表现为手上出现一些脓疱,间或伴随一些轻微的不适。据此英国的外科医生爱德华·琴纳发明牛痘疫苗。资料五:爱德华·琴纳(英)发明牛痘接种1.综合资料四分析为什么牛痘接种能够替代人痘接种?牛痘具有与人痘相同的免疫效果,而且更安全。免疫学的应用最早免疫巴斯德科学免疫接种二、疫苗1.疫苗的研发历程(1)我国是世界上

的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国家。(2)法国科学家_______有关疫苗的研制,开创了_____地进行

的新时期。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巴斯德主要成就——疾病的病菌说,否定微生物自然发生说,巴氏杀菌法,研制狂犬疫苗等。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2.疫苗的概念通常是用_______或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灭活的减毒的免疫效果比减毒疫苗差①概念:将抗原病原微生物用物理方法灭活后制作而成。(1)灭活疫苗:3.分类②特点:制备简单,保存时间长且相对较安全,常需多次接种。③举例:狂犬疫苗流感疫苗我国研制的新冠疫苗人乳头瘤病毒(HPV)疫苗(世界上第一个预防癌症的疫苗)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2.疫苗的概念通常是用_______或________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灭活的减毒的3.分类①概念:采用人工定向变异的方法,或从自然界筛选出毒力高度减弱或基本无毒的活微生物制成的疫苗。(2)减毒疫苗:②特点:接种一次,且接种量少免疫时间长,效果好。但毒力有可能恢复。③举例:水痘疫苗、天花疫苗、卡介苗(预防肺结核)麻疹疫苗(预防麻疹)脊髓灰质炎疫苗(减毒或灭活,预防脊髓灰质炎(小儿麻痹))可能会出现轻度感染反应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4.作用使人体内可产生

,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

。相应的抗体记忆细胞抵抗力(1)灭活疫苗:灭活疫苗只引发体液免疫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4.作用使人体内可产生

,从而对特定传染病具有

。相应的抗体记忆细胞抵抗力(2)减毒疫苗:减毒疫苗引发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5.特点(1)特异性,接种一种疫苗一般只能预防由一种病原体引起的传染病。(2)记忆性,免疫力能维持较长的时间。思考:疫苗必须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吗?为什么?②一般情况下,引起免疫反应的并不是整个病原体,而是病原体所含有的抗原。因此,可以利用病原体的某些成分(如蛋白质、多糖夹膜类)及其产物制备疫苗。随着免疫学、生物技术和分子生物学的发展,DNA疫苗也已经在临床中使用。①疫苗不必包含一个完整的病原体。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DNA疫苗:是将编码目的抗原蛋白基因序列的质粒经肌肉注射导入宿主细胞,通过转录系统表达抗原蛋白,诱导宿主产生针对该抗原蛋白的免疫应答,从而达到免疫目的的新型基因工程疫苗。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疫苗技术的发展——三代疫苗技术①第一代疫苗:指灭活疫苗或减毒活疫苗。②第二代疫苗:又称亚单位疫苗,指具有免疫活性的病原体的特异性结构蛋白。③第三代疫苗:核酸疫苗,包括DNA疫苗和mRNA疫苗。“打”蛋白“打”核酸“打”病原体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6.疫苗种类及实例牛痘疫苗预防天花病毒(天花)卡介苗预防结合杆菌(结核病)脊髓灰质炎疫苗脊髓灰质炎病毒(小儿麻痹)麻疹疫苗麻疹病毒(麻疹)HPV疫苗人乳头瘤病毒(子宫颈癌)百白破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疫苗通常是用灭活的或减毒的病原体制成的生物制品,接种的疫苗作为外来抗原可激发机体发生免疫反应,有些疫苗尤其是减毒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相对强烈,能引起可感知的反应。思考讨论:结合自己的疫苗接种经历,讨论以下问题:1.某同学接种了流感疫苗,大夫提醒他说:“这一两天要留意,可能会有轻微发热或其他症状。”为什么接种疫苗可能会有轻微的反应?2.有人认为,接种多种疫苗很麻烦,应该设计一种用来预防多种疾病的疫苗。这种想法可行吗?请谈谈你的理由。这种想法是可行的,因为免疫反应具有特异性,不同疫苗可引发不同的免疫过程,产生不同的记忆细胞。制备联合疫苗时要保证其中含有不同的有效抗原成分。理论上是可行的,但会遇到很多困难。临床应用中已有不少联合疫苗。例如:百白破三联疫苗可以同时预防百日咳、白喉、破伤风,还有麻疹、风疹二联疫苗,流行性脑膜炎二价疫苗等。免疫学的应用二、疫苗思考讨论:结合自己的疫苗接种经历,讨论以下问题:3.为什么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才会起作用?4.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能否接种疫苗,尤其是减毒活疫苗?为什么?

疫苗作为抗原进入人体后,要经过处理、传递、识别以及淋巴细胞的增殖、分化后才能产生抗体。因此,注射疫苗一段时间后,人体才具有免疫力。不同类型的免疫缺陷病患者,对是否接种疫苗、可以接种哪种疫苗的要求,是有区别的。但一般情况下,不建议患免疫缺陷病的儿童接种疫苗,特别是减毒活疫苗。这是因为这些儿童的免疫力低下,接种疫苗相当于受到外来抗原的刺激,处理不当,容易引起强烈的免疫反应。免疫学的应用正常的器官丧失功能的器官三、器官移植1.概念医学上用

置换

,以重建其生理功能的技术2.现状器官移植已成为治疗多种重要疾病的有效手段,其主要原因有两点:(1)器官保存技术和外科手术方法等的不断改进。(2)高效免疫抑制剂的陆续问世。免疫学的应用三、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

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然而这颗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只存活了22天。1.最初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资料1:①每个人的细胞表面都带有一组与别人不同的蛋白质,标明细胞身份的标签物质—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也叫人类白细胞抗原(HLA)。②每个人的白细胞能够识别HLA,区分自己和非己。③正常情况下,白细胞不攻击自身细胞。④如果将别人的组织或器官移植过来,就能识别HLA不同而发起攻击。⑤除了同卵双胞胎外,不同的人具有不同的组织相容性抗原。免疫学的应用三、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

人类很早就尝试做器官移植以挽救一些病人。1901年,法国医生卡雷尔在给一位朋友的信中写道:“肾移植这种手术,在同种异体之间从来还没有成功过。”1952年,法国另一位医生为一位16岁的患者移植了患者母亲的一颗肾,然而这颗凝结着伟大母爱的肾只存活了22天。资料1:1.最初的器官移植,为什么总是不成功呢?可能没有考虑免疫排斥的问题原因:供者与受者的HLA不同,白细胞识别后对供体发起攻击。免疫学的应用三、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

据媒体报道,瑞金市3岁男孩张某身患白血病。幸运的是,张某的骨髓与父亲的骨髓配型成功了。而身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李某却没有那么幸运,与其亲属的骨髓配型均没有成功。资料2:2.在进行器官移植或骨髓移植时,为什么都要先进行配型,即检查供体和受体之间的组织相容性呢?这是因为受体和供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越一致,在进行移植时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就越低,移植的器官就越容易存活;如果配型不合适,发生排斥的可能性就大,就不适合移植。器官移植的关键:取决于供体与受体的HLA是否一致或相近。研究表明,HLA的相似度达到50%以上就可以进行器官移植。免疫学的应用三、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

2015年中国全面停止使用死囚器官,公民资源捐献成为器官移植唯一的合法来源。据统计,我国每年需要肝移植的人数是20万-30万人,而2015年我国完成的肝移植手术仅仅2000多例。2015年中国有2766人在生命终结之时,捐献出了自己的器官。资料3:①中国传统思想的伦理困境。②脑死亡器官捐献,需要家属同意去掉呼吸机等支持系统,达到了脑心双死亡的状态。③心死亡器官捐献,心跳停止后,器官容易缺血,仅在短时间内(约15分钟)符合捐献标准。④离体器官保存时限短:心脏5小时,肝12小时,胰腺和肾脏分别为20小时和24小时以内。器官短缺的原因免疫学的应用三、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2)器官移植的希望:①免疫抑制剂(例如环孢素A)的应用;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抑制与免疫反应有关的细胞(T细胞、B细胞和吞噬细胞)的增殖和功能,使免疫系统处于暂无应答或弱应答的状态。②自体干细胞培养相应的组织、器官的移植。(1)器官移植面临的问题:①免疫排斥;②器官短缺;③如何公平合理分配器官;免疫学的应用三、器官移植3.器官移植所面临的问题和希望3.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有何优点?据媒体报道,2015年,研究人员利用干细胞培养出具有单个腔室结构的迷你跳动心脏(相当于成人心脏的千分之一);2017年,研究人员又利用干细胞成功培养出了人类胚胎期的结肠组织,培养成熟后,它与人体的肠组织具有很高的相似性。你还可以搜集到更多的科学家利用干细胞培养组织、器官的研究进展的报道。资料4:利用由自体干细胞培养出的组织、器官进行移植,移植器官和受体的组织相容性抗原是相同的,移植后发生免疫排斥的可能性很小。免疫学的应用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