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_第1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_第2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_第3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_第4页
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一单元 单元测试卷(人教宁夏版 2025年春)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单元测试卷(人教宁夏版2025年春)学校组织开展“感悟优秀传统文化”的研学活动,请你加入其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之美吧!一、积累运用(35分)[任务一]品名句,读经典(一)语境默写。(10分)1.诗文景致美。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谓伊人,在水一方”(《蒹葭》)为我们勾勒了一卷萧瑟之秋的图画;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生活富足平和、老少安乐的社会图景。2.诗文情思长。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雎》)表现了主人公对所爱之人朝暮的追求;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孟浩然在《望洞庭湖赠张丞相》中借想渡湖却没有船只婉转地表达了自己希望得到举荐的心愿;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化用曹植的“丈夫志四海,万里犹比邻”,一扫离别的千古愁云。(二)名著阅读。(6分)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活动。《经典常谈》是朱自清为中学生撰写的一部介绍我国传统文化经典的著作。全书共13篇,介绍了《说文解字》《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并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以此展示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以现代的、科学的学术观念研究传统典籍,这是朱自清撰写《经典常谈》的原则。全书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读起来明快利落,不蔓不枝。这本书不“板着脸说话”,也不平铺直叙,而是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朱自清在《经典常谈》的序言里说,他写这部书,是为了给希望读些经典的中学生做个向导,指点阅读门径,让他们面对浩如烟海的古代典籍不至于茫然无措。叶圣陶曾说,我们读《经典常谈》,切不可死记硬背“书籍名,作者名,作者时代,书籍卷数”,要注重了解“古书的来历,其中的大要……”。3.活动一:请用简明的语言向同学们推荐《经典常谈》。(可以从作品的主要内容、主题、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等方面入手)(4分)4.活动二:我们要用什么方法阅读《经典常谈》?请做简要推荐。(2分)[任务二]赏多样民俗(三)成语运用。(4分)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让我们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社戏》中从不怠慢客人的小伙伴们,让我们体会到了纯洁的友情;回荡在脑畔的“信天游”,让我们欣赏到了陕北风情;追随吴伯箫永不褪色的“灯笼”记忆,我们感受到①____________(为人处世的道理)和历史沧桑;置身于沸腾的安塞腰鼓群舞中,粗犷豪放的舞姿使人②____________,令人③____________(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当后生们的舞步和鼓点④____________的时候,我们依然沉醉于深深的黄土高原文化的艺术氛围之中。5.根据括号里的解释依次写出①③处的成语。(2分)①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6.②④处成语依次填写正确的一项是()(2分)A.应接不暇销声匿迹B.美不胜收戛然而止C.应接不暇戛然而止D.美不胜收销声匿迹(四)对联文化。(4分)7.新春之际,同学们来到校门口,看到校门口的对联寓意很好,于是便把它记录了下来。对联包含以下词语,请你把这些词语组合起来,按照上下联的顺序,完整地书写在横线上。擎砥柱智通八方学贯中西铸栋梁届届英才代代良师上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任务三]体验国潮文化(五)语境运用。(11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国潮文化关注度上升】亲爱的老师、同学们,大家好!在当今科技创新、民族自信的新时代背景下,国潮的关注度也在急剧上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其彰显的不仅是年轻一代对国潮消费品的认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喜爱,更是涵养在骨子里的那份文化自信。现在,让我们走进国潮,解读国潮。8.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恰当的一项是()(2分)①也是国力之潮②它不仅是国货之潮③国潮是中国的文化潮流、消费潮流④更是国运之潮A.②①④③B.②①③④C.③②①④D.③①②④【国潮文化经济发展】材料一:①目前,国潮进入3.0时代。中国品牌、文化、科技全面引领国潮生活,人民的民族文化自信、科技自豪感提升。②在消博会珠宝展区,现场观众在一款悬浮于展柜中的金凤冠前驻足打卡。这一展品运用了无重力悬浮装置科技,不依靠外力就能让重达1千克的金凤冠悬浮漂移,给观众带来“凤凰腾飞”的视觉冲击力。③不仅仅是利用新技术,老字号还借助电商直播平台转变“坐店等客”的传统营销模式,利用数字技术充分调研用户消费特征,从而推出“爆款”定制产品,和人们当下的新需求接轨合拍。④现在,一些老字号借助联名的方式和品牌合作,不断创新产品,并在社交媒体走红,提升了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积淀。(摘编自2024年4月25日《光明日报》)材料二:材料三:随着我国文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和文化自信的提升,年轻人的审美取向和文化追求正向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回归。不断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适合当今中国文化生活的积极因素,形成多样性的文化产品,既能够体现出人们对国家现在和未来发展的积极心理状态,也是对民族文化的认同和文化自信的产物。——北京外国语大学教授王曼倩龙年春节,马面裙爆红成为我们年轻女孩们争相购买的“新年战袍”,听说市场供不应求,没想到还真买到了,对产品还很满意。商家对随时变化的市场需求反应真快,传统国货产业实现了高端化、绿色化、规模化、智能化提升,这让“国潮”在国际市场更具竞争力。——某消费者部分商家为了追求营业额、实现快速获利,盲目跟风模仿、蹭热点,把国潮当作炒作噱头,过于注重产品外形设计和传播推广,盲目生产粗制滥造的产品,却忽视了产品质量和售后服务,严重伤害了消费者利益,这势必对文化品牌造成消耗,不利于国潮产业的整体发展。——全国职业高级非遗(刺绣)技艺传承师苏晓莉(内容有改动)9.阅读材料二,概括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变化的特点。(3分)10.为了更好地发展国潮经济,请结合材料向相关企业提出三点建议。(3分)【国潮文化文创产品】11.在“国潮”新风尚盛行的当下,宁夏各方运用创意元素不断设计开发新文创产品。下图是宁夏博物馆推出的“羊氣羊”玩偶,你作为宣传组的志愿者,要对其进行解说,请将你要说的话写下来,不少于80字。(3分)二、阅读理解(40分)[任务四]赏优美诗文(一)文言文阅读。(12分)吼山①石壁,悉由斧凿成,峭削②百余仞,乍见亦可观。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积水为潭,望之洞黑如墨汁,深不可测。每相去③数丈,留石柱一以支之。上宇下渊,门闼④洞穴窈窕⑤纡回。雨后,飞瀑缀帘而下,余等自外望,兴不可遏⑥,呼小舟游其中。潭深无所用篙,每一转折,则震荡数四,舟人皆股慄⑦。因停舟石壁下,观玩良久。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轩⑧前草深丈余矣。(袁宏道《吼山》)【注释】①吼山:在浙江省绍兴市越城区。②峭削(qiàoxuē):险峻陡峭的山崖。③去:距。④闼:门。⑤窈窕:深远的样子。⑥遏(è):止、抑制。⑦慄(lì):因恐惧而肢体抖动。⑧轩:较小的室,指山房。1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4分)(1)山下石骨为匠者搜去________________(2)每相去数丈________________(3)飞瀑缀帘而下________________(4)呼小舟游其中________________13.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1)余等自外望,兴不可遏。(2)因停舟石壁下,观玩良久。14.请用“/”符号给画波浪线的句子断句。(2分)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轩前草深丈余矣15.请简要概括文中“潭水”的特点,并说说“舟人”由此产生了何种情感。(2分)(二)古诗阅读。(4分)山行即事王质浮云在空碧,来往议阴晴。荷雨①洒衣湿,风②吹袖清。鹊声喧日出,鸥性狎③波平。山色不言语,唤醒三日酲④。【注释】①荷雨:化用李商隐诗句“留得枯荷听雨声”。②风:出自宋玉《风赋》“夫风生于地,起于青之末”。指从水面浮萍之间飘来的风。③狎(xiá):亲热、玩乐的意思。④酲(chéng):酒醒后的困惫状态。这句诗指山色的可爱,能够使人神清气爽,困意全消。16.下列对诗歌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首联写天空中云来云往,云散云聚,使天空时阴时晴。一个“议”字将云拟人化,似见众云聚在一起议论着天气阴晴。B.颔联用“荷雨”“风”写雨小风微,照应首联中的“阴”字,此联与“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有异曲同工之妙。C.颈联照应首联中的“晴”字,上有喜鹊喧闹不休,下有鸥鸟静浮于水波荡漾间,上动下静,动静结合间写出山行所见的情趣。D.尾联亦用拟人化手法,说“山色不言语”却能“唤醒三日酲”,表现“山色”的清明秀丽,让人赏心悦目,神清气爽。17.此诗题为“山行即事”,诗中却未见“山行”二字,那么“行”字体现在诗歌的哪些内容里呢?试举两例,加以分析。(2分)[任务五]研学小插曲(三)现代文阅读一。同学们在研学过程中需要乘坐高铁前往目的地,请阅读下面的文章,回答问题。(10分)超级高铁即将到来①有媒体表示,中国工程和铁路研究人员称,有可能在上海和杭州之间建造第一条“超级高铁”线路,这条150千米长的真空隧道将允许磁悬浮列车以高达每小时1000千米的速度行驶。如果这一设想成为现实,乘坐超级高铁从上海到杭州只需15分钟,比目前最快的高铁列车节省45分钟。②“超级高铁”的概念最早由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的创始人埃隆·马斯克提出,其背后的原理是利用磁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让列车在几乎没有空气阻力和摩擦力的情况下,以极高的速度行驶。磁悬浮技术是一种利用磁场的作用力让列车悬浮在轨道上的技术。真空管道是一种将管道内的空气抽走、形成真空状态的装置,可以减少空气阻力,提高列车的运行效率。此外,超级高铁列车头是新研制的低阻力车头,具有流线型的鸭嘴形态,可以极大地降低行驶中产生的空气阻力。③超级高铁时速可以达到1000千米,甚至可以超过飞机的速度。这意味着人们可以在更短的时间内到达更远的地方,从而提高出行效率和便利性。由于运行时间短,乘客不会感到疲劳。超级高铁的设计十分安全。超级高铁运行在真空管道内,不受天气、地形等外界因素的影响,不会发生与其他交通工具的碰撞事故;由于采用磁悬浮技术,列车不会与轨道接触,不会产生火花、烟雾等安全隐患。超级高铁有运行平稳、噪声低、震动小、加速度小等特点,能够给乘客带来舒适的乘坐体验。同时,超级高铁减少了空气阻力和摩擦力,能够大幅降低能耗。它采用电力驱动,不会排放有害气体和废弃物,对环境没有污染。传统高铁车轮每运行120万千米就需要返厂检修,每运行240万千米就要强制报废。而超级高铁没有车轮,没有摩擦损耗,所以投入运营之后维修量少,运营成本显著下降。④中国科学家自2017年起就开始研究超级高铁技术,主要研究方向是将超声速飞行技术和轨道交通技术相结合,即通过超导悬浮技术和真空管道技术的应用,实现超声速的近地飞行。这项技术研发了6年,直到2023年才真正迎来重大突破。我国目前的超级高铁技术已经实现了在低真空环境运行,空气阻力比传统高铁的空气阻力低3%,再加上磁悬浮技术,真正实现了贴地飞行。普通超导体需要使用温度达到-269℃的液氦来冷却,才能保持超导特性,而我国研制的“高温超导体”只需要使用-190℃左右的液氮可达到同样效果,因此大大降低了制造成本。此外,我国还有电磁橇的加持。电磁橇除了可以助推加速之外,还可以通过向上的电磁力减轻车体对轨道的压力,使得超级高铁加速运行时也能降低磨损。⑤总的来说,超级高铁介于民航与高铁之间,能有效补充其中的交通缺位,满足更加多元的交通需求,大幅提升城市通勤效率,促进城市群、市域间的“一体化”“同城化”发展。我国在超级高铁技术方面具有一定领先优势,与德国、日本同处于世界磁悬浮列车技术的前沿,这彰显着中国的科技实力。(选自《百科知识》2023年第22期,有删改)18.下面对文章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A.第①段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作比较和列数字的说明方法。B.第②段加点词“几乎”可以删去,因为“真空”就意味着没有空气阻力。C.对于乘客来说,超级高铁的优势包括速度快、安全、使人有舒适的乘坐体验。D.本文是一篇事物说明文,采用逻辑顺序介绍超级高铁。19.根据选文内容,将下面“超级高铁外部示意图”的内容补充完整。(2分)20.你认为我国超级高铁发展的前景如何?请结合选文内容及以下链接材料进行简析。(6分)链接材料:据专家预估,高速磁悬浮铁路每千米造价将在3亿元以上,而高铁成本约为每千米1.17亿至1.44亿元人民币。此外,更高的速度、更高的成本,必然会导致更高的票价。目前高铁相比于普铁,票价几乎是其2-3倍,而以磁悬浮铁路的造价来看,未来超级高铁的票价有可能达到高铁的2倍左右。同时,部分省市面临人口持续减少的尴尬,这也就意味着这些省市未来的交通需求不会持续增长。[任务六]感受风土人情(四)现代文阅读二。(14分)卧镰杨天斌①处暑之前割完了最后一垄麦子,镰刀便上墙了,挂在屋檐下,弯弯的刃口闪着骄傲的亮光,像一枚银质的奖章佩戴在农家院的胸口上。从大暑到立秋,镰刀在麦地上游走,割完了一垄麦子又一垄麦子。镰刀在割麦秆的时候,镰刀在太阳下流着汗淬火的时候,镰刀始终是好样的,铁骨铮铮,不屈不挠,满地里都是它痛快的切齿之声,满地里都折射着它弧形的光亮,满地里都挥散着它刃口上沾着的麦香泥土香。此刻,镰刀和人是一对配合默契的好伙伴。②几年前,我拎着一把镰刀在自家的责任田里割麦、割荞、割麻、割油菜,什么活都要在腰里别上一把镰刀。一把镰刀的寿命不过几年光景,割着割着就磨秃了,逢上坚硬的东西还会损掉刃口,如此一来就要到青灰的磨石上去磨一磨,让它重新找回锋利。有时候缺了刃口的镰刀仅凭磨一下是不济事的,还需要到铁匠铺“轧”点钢,蘸一蘸火。③记得有一年,父亲为生产队护秋,为堵截一只偷刨洋芋的獾,被獾锋利的牙齿咬去了镰刀的一角。那一刻,我从未看到镰刀是那样沮丧过,像晒蔫了的芋秧一样打不起精神。(a)回到家,我提着镰刀蹲在门口的大青石上,兴冲冲磨了半夜。镰刀在磨石上发出的悲戚的响声让人不忍卒听,就像受了伤的病人在呻吟。山村的夜很安静,风不动,树不摆,大地和人以及村庄都乏了,都在悄无声息地睡眠,满地只有虚拟的月光朦胧地照着,我在月光下不停歇地磨着镰刀,我看到镰刀在我固执的磨砺中薄下去,露出了锋芒,但拿到眼前仔细一看,刃口仍然露出缺了的一角,丝毫也没有补回来,最后我终于失掉再磨下去的信心,不得不做放弃的打算。(b)天亮后我用半截草绳提着它,来到铁匠铺。等到铁匠将它重新回了炉,它才像涅槃的凤凰得到了新生。④一把镰刀的命运,使我感慨万千。作为一种劳动工具,它在使用过程中,割掉了数不清的植物,最后终于被磨秃了,再也咬不动任何东西,可它尚能通过磨砺,通过淬火、回炉,重新找回锐利,找回青春。那么人呢?人在劳动过程中,也不断在使用自己,把自己使唤老了,磨成了弓腰驼背,但人却不能使自己重新回到20岁前,再活一次,这样想来,人比镰刀更悲哀,更值得珍惜。天底下大概没有一个农人怕把自己使唤老而拒绝劳作。有一个词组叫“人书俱老”,那是书法艺术中的特指,说是练书法者到老境,人与书艺都达到顶峰,书艺老到。可作为农人,恐怕即使农活技艺达到顶点,也不行了,再也提不动一把锄头或一把镰刀了。⑤由此说来,庄稼还是够厉害的,时光也是够厉害的,庄稼能用它脆弱的茎秆把镰刀磨光、磨秃,最后使它变成一把无用的废铁。而人也会被时光使唤老,像一台到了使用期限的机器,闲置在墙根下“晒暖暖”,人和镰刀都有走到尽头的一天。⑥镰刀小憩的一天终于来了,庄稼人称作卧镰。麦子收上场之后,镰刀便暂且搁置起来,挂在了墙上。庄稼人把麦子打碾后,装进粮仓,便从繁忙中走出来,走上街道,互相打问麦子的收成,脸上都有一种收获后的喜悦和轻松,他们穿着短袖的汗衫,坐在秋凉后的门墩上,任减弱了热力的阳光把疲倦抚平,古铜色的脸上尽管缺少水分,但他们仍说笑着,享受着繁忙夏季之后的悠闲。挂在墙上的镰刀也安静地低下头来,像离退休后的老人用回忆打发时光,然后在潮湿的空气里慢慢隐褪光亮,披上一身铁锈色。到来年,等我们重新起用时,也许它已是一把不能再使用的镰刀,只能弃置在墙角与废铁为伍。⑦我总认为,挂在农闲中的镰刀是一种再好不过的休息,可镰刀压根不会偷懒,也不领情,把它们闲置就等于要了它们的命,那在岁月中零落的铁锈可否看成它们不甘寂寞的眼泪。这时候的农人头脑异常清醒,总有一天,我们也会老得像一把锈蚀严重的镰刀,失去生命的亮色,与其被闲置着终了一生,不如点亮余热,那样我们会释然地撒手:我这一生没有白活。(有改动)21.【活动一:设计思维导图】小语同学根据文章内容,画了下面的思维导图,请你补充完整。(3分)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2.【活动二:品味语言特色】小文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品味本文的语言特色,提供了下列提纲,请你完成下面两个小问题。(4分)(1)运用修辞感染力强:第①段画线句子富有感染力,请简要赏析。(2分)(2)用词精妙传神:简要分析第③段两处画线句子的加点词各反映的人物心理。(2分)23.【活动三:赏析散文意象】小杭认为文中卧镰的命运更像是人的命运。你认为卧镰与下列文学作品中哪一形象最为相似?请谈谈你的看法。(3分)A.祥子(老舍《骆驼祥子》)B.闰土(鲁迅《故乡》)C.父亲(李森祥《台阶》)24.【活动四:助力拓展阅读】老师要求同学们推荐一些散文编入民俗单元,作为拓展阅读。你所在的学习小组推荐了本文,请你借助单元前言,说说推荐的理由。(4分)民俗是民间流行的习俗、风尚,是由民众创造并世代传承的民间文化。本单元的课文,或表现各地风土人情,或展示传统文化习俗。我们能够从中看到一幅幅民俗风情画卷,感受到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多彩的地域文化,更好地理解民俗的价值和意义。学习本单元,要注意体会作者是如何根据需要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的;还要注意感受作者寄寓的情思,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三、写作(45分)[任务七]寻找我身边的民俗25.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生活在祖国广袤的土地上,广大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逐渐形成了特色鲜明、丰富多彩的民风民俗。日常生活中的一幢建筑,一件衣服,一个小饰品,一种食品,一种颜色,一个习惯,一个故事,一个节日,都可以是一种民俗,都展现着我们淳朴善良、乐观美好的民情。请你留意一下自己身边的民风民俗,写一篇作文,将自己的见闻、感受表达出来。要求: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内容充实,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500字。(不能使用试卷中的材料,不能透露与考生有关的信息)

答案一、(一)1.①蒹葭苍苍白露为霜②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2.③窈窕淑女寤寐求之④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二)3.同学们:我向大家推荐《经典常谈》这本书。首先,在内容主题方面,这本书介绍了《周易》《史记》等经典著作,概述了诸子百家、辞赋和历代诗文的情况,展示了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的基本面貌。(2分)其次,在语言风格和写作方法等方面,不夸奇炫博,不故作高深,以流利畅达的语言娓娓道来。给中学生读经典著作做个向导,指点了阅读门径。(2分)4.示例:根据阅读者的兴趣和目的,选择性阅读是一种理性的、目的性很强的阅读方式。每次阅读只关注某一方面的内容,不贪多求全。(我们今天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知识增长的速度大大超过个人的接受速度,引发了学习方式的变革,选择性阅读也变得更加重要)(2分,合理即可)(三)5.①人情世故③叹为观止6.C(四)7.上联:届届英才智通八方擎砥柱下联:代代良师学贯中西铸栋梁(五)8.C9.2019—2021年中国国潮经济市场规模同比增长率起伏较大,其中2020年最低,2021年达到高峰;(1分)2021—2023年呈下降趋势;(1分)预计2024—2028年整体呈下降趋势并趋于平稳。(1分)10.①利用新技术,创新营销模式;②借助联名的方式和品牌合作,提升产品的文化内涵和技艺积淀;③要挖掘中华文化精粹,并与产品完美融合;④抓住机遇,及时应对,提高市场竞争力;⑤重视产品的质量和售后服务。(一点1分,写出三点即可)11.这款“羊氣羊”玩偶以宁夏滩羊为设计元素。滩羊是宁夏特有的细毛羊种,因毛质柔软光滑,肉质鲜美可口,成为宁夏代表特产之一。该玩偶将滩羊的主要特征——毛质柔软光滑、“桃子”形尾巴都表现出来,同时设计出“瘫”卧着的造型,谐音滩羊就要瘫着。玩偶整体憨态可掬,萌趣可爱。(3分,合理即可)二、(一)12.(1)被(2)几(3)像缀帘一样(4)喊来13.(1)我们从外面向里望去,游兴不可遏止。(2)于是停船在岩石峭壁之下,观赏玩味了很久。14.陶氏有山房在此/颇称幽奇/然荒芜甚/轩前草/深丈余矣15.“潭水”特点:黑(色黑如墨);深(深不可测)。(1分)“舟人”情感:恐惧、害怕。(1分)【参考译文】吼山的石壁,全都是由斧头凿成的。险峻陡峭的山崖高百余仞,一见就觉得值得观赏。山下石壁的骨根被匠人凿开移走了,积水成为深潭,看上去漆黑如墨,深度不可测量。每每相距几丈远就留有一根石柱支撑着。上为蓝天下是深渊,石门洞穴,深远迂回。大雨过后,雨水像缀帘一样从空降落,我们从外面向里望去,游兴不可遏止,喊来一条小船,(乘船)在水中游玩。潭水深深不能用船篙,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