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冀少新版九年级生物下册月考试卷含答案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六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下列育种实例中,应用了遗传原理(而非变异原理)的是()A.从产奶量低的奶牛中选择、繁育出高产奶牛B.普通甜椒种子卫星搭载后播下,经选择培育成太空椒C.高产倒伏小麦与低产抗倒伏小麦杂交培育出高产抗倒伏小麦D.把小花生种到肥沃的土壤中结出大花生果实2、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这说明()A.生物能适应环境B.生物能影响环境C.环境能影响生物D.环境能适应生物3、一株生理功能正常的绿色植物,在下图所示的五种不同条件下都能持续进行的生理活动是()A.光合作用B.呼吸作用C.根毛吸水D.蒸腾作用4、多指是一种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某一家庭中,父亲(基因组成Mm)为多指,母亲表现正常。他们生一个多指孩子的概率和基因组成是()A.25%mmB.25%MMC.50%MmD.75%MM或Mm5、回顾“观察缢蛏”的实验;在图中指出缢蛏的运动器官是()
A.①B.②C.③D.②③6、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器官主要有()A.胸腺、脾脏和淋巴结B.皮肤、肌肉和骨骼C.血液、淋巴和心脏D.垂体、肝脏和黏膜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如图是细胞模式图;请根据图示回答问题.
(1)甲图代表____细胞,乙图代表____细胞;
(2)图中①--⑥的结构分别是:
①____,②____,③____,④____,⑤____,
(3)含有细胞液的结构是____(填图中的数字序号).
(4)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____(填图中的序号)8、学习了“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后.某兴趣小组设计如图实验;请分析回答:
①取盆栽牵牛花植株放在暗处一昼夜后;将植株枝条上长势;大小相同的三个叶片分别置于A、B、C三个透明塑料软瓶内,密封瓶口,设为甲装置,其他处理见如图:
②将甲装置移到光下6小时;
③分别将A;B、C瓶的导管伸入澄清石灰水中;打开阀门,轻挤塑料瓶,观察石灰水的变化;
④取下三瓶内的叶片;分别用乙装置脱色;
⑤取出叶片;漂洗后滴加碘液.
(1)将牵牛花植株放在黑暗处一昼夜的目的是将叶片中____的转运消耗掉.
(2)观察甲装置可知: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____.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____个变量.
(3)步骤③中,从A瓶挤出的气体会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瓶中气体含有较多的二氧化碳,这是叶片进行____作用产生的;从B瓶挤出的气体不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原因是瓶中的二氧化碳被叶片进行的____作用消耗完了.
(4)步骤④用乙装置脱色时,小烧杯内装的液体是____,观察叶片颜色的变化,直至呈现____色.
(5)步骤⑤滴加碘液后,变蓝的是取自____瓶的叶片,实验证明:绿叶制造淀粉不可缺少的条件是____,所需的原料有二氧化碳.9、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示意图;血管中箭头代表血流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A处进行着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气体交换后血液成分的变化是____.
(2)血液在体循环的循环途径是(用序号、字母和箭头表示)____.
(3)血液只能由3流入4,由5流入6而不能倒流,是因为在它们之间有防止血液倒流的____..
(4)B获得由血液循环运输来的氧和养料,主要通过组织细胞的____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10、金秋送爽;瓜果飘香,形形色色的采摘园成为人们观光休闲的好去处,请分析回答。
(1)大面积葡萄种植通常采用____的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它没有经过____的结合,属于无性生殖.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____.
(2)“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____在适宜的温度和____条件下,将葡萄糖转化成酒精.发酵技术在食品业还有广泛应用,请再举出一例____.
(3)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____方法;延长储藏时间.
(4)有一种细菌能够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这项现代生物技术被称为____.11、在显微镜高倍镜观察人血涂片的视野中数量最多的是____,细胞体积最大且有细胞核的是____.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用显微镜进行观察,若光线较弱时,应选用大光圈,凹面镜____.(判断对错)13、松毛虫是昆虫.____(判断对错)14、学校绿化时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面积.____.(判断对错)15、岩石圈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____.(判断对错)16、两种生物共同生活在一起就是共生.____.17、一日三餐中,中、晚餐很重要,早餐少吃一点或不吃都没关系.____(判断对错)18、膈肌收缩时,使胸廓的纵径缩小,胸腔和肺的容积都缩小.____(判断对错)19、臭氧层破坏会导致人类的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明显增多.____.评卷人得分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0、白化病是一种常见遗传病;已知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是白化病患者(基因组成为aa),妻子肤色正常(基因组成为Aa),请根据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解分析回答问题.
(1)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叫做______
(2)图中卵细胞①的基因组成为______
(3)子女②基因组成为______
(4)子女③表现出的性状为______(填“肤色正常”或“白化病”)
(5)这对夫妇已生育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______.评卷人得分五、连线题(共2题,共4分)21、将下列生活现象与其相关的生物学概念或原理用线连接起来①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a.保护色②变色龙随环境改变体色b.分解者③真菌、细菌分解动植物遗体c.消费者④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制造有机物d.生产者22、连线题:A请将科学家与相应的研究结果用线连接起来。林奈提出DNA分子双螺旋结构模型达尔文创立生物分类系统哈维创立生物进化理论沃森和克里克血液循环评卷人得分六、作图题(共4题,共20分)23、(2014•大庆)如图是人体消化系统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①内唾液中,含有____,能促进____.
(2)⑩是____,它是人体最大的消化腺,能分泌胆汁.胆汁中不含消化酶,却能使____;增加脂肪和脂肪酶的接触面积,有助于脂肪消化.
(3)⑨____既是空气的通道又是食物的通道.
(4)④胰腺能分泌胰液,散布其中的胰岛细胞能分泌____,当其分泌不足时,会引起____病.24、(2015秋•禹州市期中)如图是草履虫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观察草履虫的实验之中,用来观察的液滴应取自培养液的____.
(2)草履虫通过[____]____从水中获取食物.
(3)草履虫靠[____]____的摆动在水中旋转运动.
(4)在低倍镜下观察草履虫的形态爱和运动,如果草履虫运动过快,不便于观察,可以先在____片的液滴上放几丝____纤维,再盖上____片.然后寻找一只运动相对缓慢的草履虫进行观察.25、如图所示分别为关节的结构示意图和屈肘伸肘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关节的基本结构由[2、5]____、[4]____和[3]____三部分组成,其中[2]为____.
(2)当肱____头肌收缩,肱____头肌舒张时,完成伸肘动作.26、(2015秋•岳池县期中)依据花的结构示意图;请用标号回答下列问题:
(1)花粉是在[____]内产生的.
(2)雌蕊是由[____]、花柱、[____]组成的.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6题,共12分)1、C【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育种的遗传学原理.解答时可以从育种实例中的原理方面来切入.【解析】【解答】解:A;是人工选择了奶牛中的有利变异;产奶量高.属于选择育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B;是利用太空射线诱导普通甜椒种子发生了变异;属于诱变育种.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C;是利用了基因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使基因重组,产生稳定的、可以遗传的、具有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属于杂交育种.故该选项符合题意;
D;是改变环境引起的花生大小的变异;故该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2、C【分析】解:环境影响生物;生物必须适应环境、生物又能影响环境.2016年5月;湖南迎来了最强雨季,湘江河床边生长的植物大多被淹死,造成这一差异的环境因素是水分.这说明环境能影响生物.
故选:C
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运用所学知识对某些自然现象做出科学的解释.【解析】【答案】C3、B【分析】【分析】【解析】【答案】B4、C【分析】解:根据题干信息可知:多指是一种由显性基因控制的遗传病;即M控制多指,m控制正常。某一家庭中,父亲(基因组成Mm)为多指,母亲表现正常,基因为mm,遗传图解如图所示:
通过遗传图解可知:父亲(基因组成Mm)为多指;母亲表现正常。他们生一个多指孩子的概率和基因组成是50%;Mm。
故选:C。
(1)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基因控制显性性状,隐性基因控制隐性性状,当控制某个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只表现出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
(2)多指(如六指)是由显性致病基因控制的;大写字母通常是显性基因,因此M是显性基因,控制的性状是多指;性状正常是隐性性状,基因组成是mm。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解析】C5、C【分析】【分析】缢蛏是软体动物,具有软体动物的特点,身体柔软,有坚硬的外壳,用鳃呼气,足运动.图中①是贝壳,②水管,③足【解析】【解答】解:缢蛏身体柔软;具有坚硬的贝壳,身体藏在壳中,藉以获得保护,用鳃呼吸,用足运动.
故选:C.6、A【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人体第三道防线的免疫器官,据此进行分析回答.【解析】【解答】解:人体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是皮肤;黏膜、纤毛.功能是阻挡、杀菌和清扫异物;第二道防线是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功能是溶解、吞噬病原体;第三道防线是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主要是淋巴细胞)功能是能产生抗体抵抗抗原(侵入人体内的病原体).抗原是引起淋巴细胞产生抗体的病原体,抗体是抗原刺激淋巴细胞产生的抵抗抗原的特殊蛋白质.人体免疫器官主要包括脾脏、扁桃体、淋巴结、胸腺等.
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7、动物植物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⑤③【分析】【分析】观图可知: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⑥是叶绿体,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1)乙图细胞中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因此,该图为植物细胞结构示意图;甲图细胞的外层是细胞膜,没有液泡和叶绿体,是动物细胞结构示意图;
(2)图中①是细胞壁;②是细胞膜、③是细胞核、④是细胞质、⑤是液泡.
(3)⑤液泡中含有细胞液.
(4)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③细胞核中.
故答案为:(1)动物;植物;(2)细胞壁;细胞膜;细胞核;细胞质;液泡;(3)⑤;(4)③8、略
【分析】【分析】(1)绿叶片在光下制造淀粉的实验的方法步骤:暗处理→部分遮光;光照→摘下叶片→酒精脱色→漂洗加碘→观察颜色→分析现象;得出结论.解答时结合实验要点:光合作用需要光、光合作用制造淀粉.关键是确定控制实验变量、设置对照实验等.
(2)分析该兴趣小组的实验装置可知,该小组设置了两组对照实验:A与B以光为变量形成一组对照实验,B与C以二氧化碳为变量形成了一组对照实验.【解析】【解答】解:(1)暗处理:把牵牛花植株放到黑暗处一昼夜;目的是为了让牵牛花植株在黑暗中把叶片中的淀粉全部转运和消耗,这样实验中用碘液检验的淀粉只可能是叶片在实验过程中制造的,而不能是叶片在实验前贮存.
(2)观察甲装置可知:A装置处于黑暗环境中;与B装置置于光下,其它条件相同,因此A与B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光,目的是探究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B与C装置相比,C装置内的二氧化碳被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了,因此B与C构成的对照实验,变量是二氧化碳,目的是条件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而A与C不能构成对照实验,因为两者之间存在着光和二氧化碳两个变量.
(3)装置A置于黑暗环境中;叶片不能进行光合作用释放氧气,而瓶内的氧气又被叶片的呼吸作用吸收了,因此A瓶内集存了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B瓶内的叶片能够进行光合作用,将瓶内的二氧化碳消耗了,因此B瓶内挤出的气体不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4)为使实验现象明显;需除去叶片中的叶绿素;对叶片进行脱色,必需用盛有酒精的小烧杯隔水加热,因为酒精的燃点低,直接加热容易使酒精燃烧而引起事故;脱色后,叶绿素溶解在酒精里,酒精变成了绿色.用清水冲洗叶片后,叶片呈黄白色.
(5)滴加碘液后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B瓶内的叶片变蓝色;说明叶片进行了光合作用,A;C瓶内的叶片不变蓝色,说明叶片没有进行光合作用;比较A、B两瓶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条件是光,比较B、C两瓶的实验现象可以得出结论: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
故答案为:(1)
(2)光;二氧化碳;两。
(3)呼吸;光合。
(4)酒精;黄白。
(5)B;光9、略
【分析】【分析】如图是人体血液循环与气体交换示意图,血管中箭头代表血流方向,心脏有四个腔:3左心房、5右心房、4左心室、6右心室,左心房连通[2]肺静脉,右心房连通[10]上下腔静脉,左心室连通[8]主动脉,右心室连通[1]肺动脉;[9]组织细胞A肺泡周围的毛细血管、B组织里的毛细血管、C肠静脉、D肠动脉.【解析】【解答】解:(1)人体内的气体交换包括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图中A处进行着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在此处,肺泡里的氧气扩散到血液里,血液里的二氧化碳扩散到肺泡中,这样血液流经此处后就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血液在心脏和全部血管组成的管道中进行的循环流动叫做血液循环;根据循环途径的不同将血液循环分为体循环和肺循环两部分;体循环是指血液由左心室进入主动脉,再流经全身的各级动脉;毛细血管网、各级静脉,最后汇集到上、下腔静脉,流回右心房的循环,在体循环中,血液由动脉血变成静脉血;肺循环是指血液由右心室流入肺动脉,流经肺部的毛细血管网,再由肺静脉流回左心房的循环,经过肺循环,血液由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血液在体循环的循环途径是4→8→B→10→5.
(3)在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房室瓣只向心室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房流向心室,而不能倒流.在动脉与心室之间有动脉瓣,动脉瓣只向动脉打开,使血液只能由心室流向动脉;所以心脏中的血液只能由心房→心室→动脉。
(4)血液流经身体各部分的组织细胞周围的毛细血管时;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将运来的营养物质和氧气供给细胞利用,将细胞产生的二氧化碳等废物带走;这样,血液就由动脉血变成了含二氧化碳多的静脉血.图中B获得由血液循环运输来的氧和养料,主要通过组织细胞的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释放出能量,用于进行各项生理活动和维持体温.
故答案为:(1)肺泡与血液;静脉血变成了动脉血。
(2)4→8→B→10→5.
(3)[7]房室瓣。
(4)呼吸10、扦插两性生殖细胞克隆酵母菌无氧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低温转基因技术【分析】【分析】(1)有性生殖是指:通过两性生殖细胞(精子和卵细胞)的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成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利用种子繁殖后代.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新个体的生殖方式,如营养繁殖等.
(2)酿酒时要用到酵母菌;在无氧的条件下,酵母菌能分解葡萄糖产生酒精和二氧化碳.
(3)食物腐败变质是由于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而引起的.根据食物腐败变质的原因;食品保存就要尽量的杀死或抑制微生物的生长和大量繁殖,传统的食品保存方法有风干;盐渍、糖渍、烟熏、酒泡等.现代的贮存方法主要有罐藏、脱水、冷冻、真空包装、添加防腐剂等.
(4)转基因技术就是把一个生物体的基因转移到另一个生物体DNA中的生物技术.【解析】【解答】解:(1)大面积葡萄种植通常采用扦插的方式;与有性生殖相比,它没有经过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属于无性繁殖.新植株与原来植株的遗传物质完全相同,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叫做克隆.
(2)“葡萄美酒夜光杯”;我国有悠久的葡萄酒酿造历史,其原理是利用酵母菌在适宜温度和无氧条件下,将葡萄酒转化为酒精,发酵技术在食品业还有广泛应用,例如: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
(3)葡萄肉厚多汁;不易保鲜,生产生活中通常采用低温方法,延长贮藏时间.
(4)有一种细菌能够侵染葡萄的木质部;最终引起葡萄大面积死亡,科学家成功将一种蚕的基因植入葡萄胚中,培育出的植株能够产生一种抵抗该病菌的蛋白质,这项现代生物技术是转基因技术.
故答案为:(1)扦插;两性生殖细胞;克隆;
(2)酵母菌;无氧;用酵母菌发酵蒸馒头;
(3)低温;
(4)转基因技术11、红细胞白细胞【分析】【分析】三种血细胞的形态结构特点、功能如下表:项目血细胞类型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小板形状面凹的圆饼状球形形状不规则有无细胞核无(成熟的红细胞)有无大小、数量较大。
男性(5.0×1012/L),女性(4.2×1012/L)最大。
(4.0-10.0)×109个/L最小。
100~300×109个/L功能运输氧、二氧化碳吞噬病菌,防御和保护止血和加速凝血【解析】【解答】解:血液中红细胞数量约(4.5~5.0)×1012/L,白细胞约(4.0-10.0)×109个/L,血小板约100~300×109个/L.因此数量最多的是红细胞.所以“用显微镜观察血涂片”;在同一视野中观察到的数量最多的血细胞是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呈两面凹的圆饼状;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能吞噬病菌,有防御和保护作用;血小板非常小,形状不规则.
故答案为:红细胞;白细胞三、判断题(共8题,共16分)12、√【分析】【分析】显微镜的使用步骤为:
1;取镜和安放:①右手握住镜臂;左手托住镜座.②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安装好目镜和物镜.
2;对光:①转动转换器;使低倍物镜对准通光孔.②把一个较大的光圈对准通光孔.左眼注视目镜内,右眼睁开,便于以后观察画图.转动反光镜,看到明亮视野.
3;观察:①把所要观察的载玻片放到载物台上;用压片夹压住,标本要正对通光孔.
②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物镜接近载玻片.眼睛看着物镜以免物镜碰到玻片标本.
③左眼向目镜内看,同时反向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上升,直到看清物像为止.再略微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看到的物像更加清晰.【解析】【解答】解:显微镜视野亮度的调节方法为:小光圈通过的光线少;视野暗,平面镜只能反射光线不能改变光线强弱,因此用小光圈;平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暗;大光圈通过的光线多,视野亮,凹面镜使光线汇聚,能提高视野的亮度,因此用大光圈、凹面镜调节,会使视野变亮.根据以上分析可知,若光线较弱应该用凹面镜、大光圈.
故答案为:√13、√【分析】【分析】昆虫的显著特点是身体分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解析】【解答】解:松毛虫成虫的身体分头;胸、腹;两对翅,三对足,符合昆虫的特点,而且在个体发育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等4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发育.
故答案为:√.14、√【分析】【分析】绿色植物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从光合作用的意义、蒸腾作用等方面来分析.【解析】【解答】解:绿色植物能不断地进行着光合作用;消耗着大气中的二氧化碳,产生的氧又以气体形式进入大气,促进了碳氧平衡,增加了氧气含量,使得空气清新;绿色植物也能进行蒸腾作用,散失水分,增加大气的湿度,降低环境的温度,调节气候;绿色植物还能保持水土;防风固沙,同时还能美化校园.因此我们要最大绿化面积,学校绿化时应尽量减少地面裸露面积.
故答案为:√15、√【分析】【分析】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三个部分.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生物圈是地球上的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生物圈的范围: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深处,厚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集中于下层,即与岩石圈的交界处.鸟类能高飞数千米,昆虫以及一些小动物可被气流带至高空,甚至在22000米的平流层中还发现有细菌和真菌.限制生物向高空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缺水、低温和低气压.大气圈中的生物主要有昆虫、鸟类、翼手类、漂浮在空中的细菌等微生物;岩石圈是地球表面的固体部分.它的表面大多覆盖着土壤,是一切陆生生物的“立足点”.在这一圈层内,有郁郁葱葱的森林,一望无际的草原,绚丽多彩的奇花异草,还有五颜六色的昆虫,种类繁多的飞禽走兽,以及大量的细菌、真菌.岩石圈也是人类的“立足点”.在岩石圈中,生物分布的最深记录是生存在地下2500~3000米处石油中的石油细菌,但大多数生物生存于土壤上层几十厘米之内.限制生物向土壤深处分布的主要因素有缺氧和缺光;水圈的大部主要指的是海平面150米以内,150米以下无光,不适合生物的生存,但也有少量的生物.
故答案为:√16、×【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的关系.生物因素包括:种内关系和种间关系.种内关系又分为种内互助和种内竞争;种间关系又有①共生②寄生③捕食④种间竞争几种方式.【解析】【解答】解:有些细菌与植物共同生活在一起,相互依赖,双方彼此有利,一旦分开,两者都要受到很大影响,甚至不能生活而死亡,这就是共生.故答案为:×17、×【分析】【分析】合理膳食利于人体的健康成长,否则偏食等不合理的膳食习惯会导致营养不良或营养过剩.据此解答.【解析】【解答】解:每天要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挑食,不偏食,早餐吃好,中午吃饱,晚上吃少.每天摄入的总能量中,早;中、晚三餐比例为3:4:3.不吃早餐不能满足上午人体对营养的需要.
故答案为:×18、×【分析】【分析】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而造成胸腔有规律的扩大与缩小,叫呼吸运动,包括吸气和呼气两个过程.呼吸运动的基本意义是实现了肺的通气,即肺内气体与外界气体进行交换.【解析】【解答】解:参加呼吸运动的肌肉主要有膈肌;肋间肌等呼吸肌.平静呼吸时;吸气:肋间外肌、膈肌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膈肌顶部下降→胸廓扩大→肺扩张→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外界气体进入肺;呼气:肋间外肌、膈肌舒张→肋骨下降,膈肌顶部回升→胸腔容积缩小→肺回缩→肺内气压>外界大气压→肺内气体排出.因此,膈肌收缩时,使胸廓的纵径增大,胸腔和肺的容积都扩张.故题干中的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19、√【分析】【分析】此题考查的知识点是臭氧层的作用,解答时可以从臭氧层的作用、破坏方面来分析.【解析】【解答】解:臭氧层是指大气层的平流层中臭氧浓度相对较高的部分;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太阳光是由可见光;紫外线、红外线三部分组成.而紫外线又分为长波、中波、短波紫外线,长波紫外线能够杀菌.但是波长为200~315纳米的中短波紫外线对人体和生物有害.当它穿过平流层时,绝大部分被臭氧层吸收.因此,臭氧层就成为地球一道天然屏障,使地球上的生命免遭强烈的紫外线伤害,被誉为“地球生命活动的保护伞”,臭氧层被破坏,通过的紫外线就会伤害人类和其它生物,如使人类患皮肤癌和白内障等疾病.大多数科学家认为,人类过多地使用氯氟烃类化学物质(用CFCs表示)是破坏臭氧层的主要原因.
故答案为:√四、简答题(共1题,共4分)20、受精作用;a;Aa;白化病;50%【分析】解:(1)在生物体的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通常要融合在一起,才能发育成新个体.精子与卵细胞融合成为受精卵的过程,叫做受精作用.
(2);(3)、(4)白化病是一种常见遗传病;已知正常肤色受显性基因A控制,白化肤色受隐性基因a控制,现有一对夫妇,丈夫是白化病患者(基因组成为aa),妻子肤色正常(基因组成为Aa),根据如图所示的遗传图解:
(5)人的性别遗传过程如图:
从性别遗传图解看出;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都是50%.因此这对夫妇已生育的两个孩子都是男孩,若再生育一个孩子,是女孩的概率为50%.
故答案为:(1)受精作用;
(2)a;
(3)Aa;
(4)白化病;
(5)50%.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的;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显性基因时,显示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基因一个是显性一个是隐性时,显示显性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当控制生物性状的一对基因都是隐性基因,显示隐性性状.通常用大写字母表示显性基因,小写字母表示隐性基因.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基因的显性与隐性以及在基因在亲子间的传递.【解析】受精作用;a;Aa;白化病;50%五、连线题(共2题,共4分)21、略
【分析】试题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做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在生态系统中,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并将光能储存在有机物中,为自身和其他生物提供了食物和能量,因此植物是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动物不能自己制造有机物,它们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随着摄食,食物中的物质和能量也进入动物体内,因此动物是生态系统的消费者;细菌和真菌能够将动植物的遗体、粪便以及枯枝落叶等中的有机物分解为简单的无机物,供植物重新利用,因此细菌和真菌是生态系统中的分解者。适者生存,变色龙一旦周围的光线、温度和湿度发生了变化,就随之改变体色始终与环境颜色保持一致。是为了保护自己,这是生物对环境的一种适应。考点:生态系统的成分和作用;保护色。【解析】【答案】22、略
【分析】林奈创立了生物分类系统;达尔文创立生物进化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 沏茶问题(说课稿)-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001
- Unit 8 I can do this for you?(说课稿)-2024-2025学年译林版(三起)(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Review Module Unit 1(说课稿)-2023-2024学年外研版(三起)英语五年级下册
- 2024-2025学年新教材高中生物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微专题六 遗传变异相关的解题方法说课稿 新人教版必修第二册
- 2025合同样例舞台灯光音响租赁合同范本
- 2024春八年级语文下册 第1单元 2回延安说课稿 新人教版
- 5草船借箭说课稿-2023-2024学年五年级下册语文统编版
- Unit1 Making friends(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2024)英语三年级上册
- 2024-2025学年高中化学 第一章 物质结构元素周期律 第一节 元素周期表第3课时说课稿3 新人教版必修2
- 阳光板雨棚施工方案
- 17~18世纪意大利歌剧探析
- 微课制作技术与技巧要点
- β内酰胺类抗生素与合理用药
- 何以中国:公元前2000年的中原图景
- 第一章:公共政策理论模型
- 中药审核处方的内容(二)
- (完整)金正昆商务礼仪答案
- RB/T 101-2013能源管理体系电子信息企业认证要求
- GB/T 4513.7-2017不定形耐火材料第7部分:预制件的测定
- GB/T 10205-2009磷酸一铵、磷酸二铵
- 公司财务制度及流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