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1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2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3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4页
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内…………○…………装…………○…………内…………○…………装…………○…………订…………○…………线…………○…………※※请※※不※※要※※在※※装※※订※※线※※内※※答※※题※※…………○…………外…………○…………装…………○…………订…………○…………线…………○…………第=page22页,总=sectionpages22页第=page11页,总=sectionpages11页2025年外研版三年级起点九年级科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362考试试卷考试范围:全部知识点;考试时间:120分钟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总分栏题号一二三四五总分得分评卷人得分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在下列条件中,铁最容易生锈的是()A.仅与空气接触B.仅与水接触C.与空气和水同时接触D.不与空气和水接触2、下列各组溶液中,仅用组内物质就能鉴别出来,且均为无色溶液的是()A.NaOH酚酞Na2CO3KClB.KClCa(OH)2HClNaNO3C.FeCl3NaOHMgSO4KNO3D.KOH稀H2SO4KCl酚酞3、下列属于不可再生能源的是()A.煤B.太阳能C.风能D.氢能4、对Ag、Fe、Cu三种金属活动性顺序的探究,下列所选试剂不可行的是()A.Fe、Ag、CuSO4溶液B.Fe、Cu、稀盐酸、AgNO3溶液C.Cu、Ag、FeSO4溶液D.Cu、FeSO4溶液、AgNO3溶液5、大量可靠的证据证明,生物是经过漫长的地质年代逐渐进化来的.下列关于生物进化证据的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但不能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B.同源器官的存在,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C.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约简单越低等D.中华龙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6、“最早的鱼儿怎么没有下巴/最早的鸟儿怎么嘴长牙/最早登陆的鱼儿怎么没有腿”,这是摘自诗歌《化石吟》的片段,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的重要证据B.“最早的鸟儿”比“最早的鱼儿”先出现C.两栖类是水生向陆生进化的过渡类型D.根据“最早的鸟儿”的特征,说明鸟类可能由爬行类进化而来7、下列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A.免疫是人人生来就有的B.免疫是人体对“自己”和“非己”成分的识别C.免疫不能出生后获得D.免疫是人体的一种生理功能8、下列关于热量、内能与热值说法中,正确的是()A.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B.在热传导过程中,物体向外传递100J的热量,其内能也将减少100JC.热传导是改变物体内能的唯一途径D.热值大的物体在完全燃烧的情况下放出的热量多9、小华发现宾馆里的“插卡取电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无论插入哪种卡片都能使房间通电,第二种用专门的磁卡插入或靠近都能使房间通电,小明设计了如下三种方法用于判断取电器类型:①将硬纸片插入,看能否通电;②将专用磁卡贴在面板上不插入,看能否通电;③将专用磁卡插入,看能否通电.其中可行的方法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市场上有时会有“问题藕”出售,“问题藕”貌似白嫩,但切开有一股难闻的酸味。用pH试纸测试,“普通藕”pH是7,而“问题藕”pH在3~4之间,估计含有硫酸或盐酸中的一种。究竟是什么酸呢?市场管理人员榨取了“问题藕”的汁液,然后用____来鉴别,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11、用如图的滑轮匀速提升重物:

如果G=200N,滑轮重不计,则挂钩承受的拉力是____N,拉绳的力F为____N;

如果G=200N,滑轮重为10N,则挂钩承受的拉力是____N,拉绳的力F为____N。

12、化学就在我们身边.请用相关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牛奶中富含的营养素是____.

(2)人体摄入不足会引起多种疾病,补锌可通过服用葡萄糖酸锌(C12H22O14Zn)口服液,则葡萄糖酸锌是由____种元素组成,其中属于微量元素的是____(填名称).

(3)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可利用和开发的新能源有____(填一种即可).

(4)“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在化工生产中尽可能实现“零排放”.用CO2和H2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并且能实现“零排放”,该反应的基本类型为____反应,反应生成物是下列中的____(填字母序号).

A.C2H4OB.C2H4O2C.CH2O2D.C3H6O

(5)人呼吸产生的CO2若不能及时排出,滞留在血液中会使血液的pH____(填“不变”、“变大”或“变小”).13、金属材料的使用方便了人类的生活;但金属资源有限,且不能再生.

(1)工业对废旧金属回收利用,这样做的意义是:____;

(2)为了保护金属资源,除上述做法外,你还有何建议?____(答出一条即可).14、使用天平之前,应使游码停留在标尺左端的____。用调节好的天平测某物体的质量,天平平衡时,右盘砝码的质量、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如图所示,则该物体的质量为____g。

评卷人得分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植物呼吸作用的实质是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评卷人得分四、其他(共4题,共32分)16、如图所示;请画出用滑轮组提升水桶的绕绳方法。

17、如图所示;一重为G的均匀杠杆,可绕O点上下转动,若让杠杆静止在图示位置,请画出作用在A点的最小作用力及杠杆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18、如图;O为支点,请画出路灯所受重力G的示意图及其力臂l.

19、如图所示,杠杆在力F1、F2的作用下(F2未画出)处于平衡状态.O为支点,L2是力F2的力臂,请在图中画出F1的力臂L1和力F2的示意图.

评卷人得分五、解答题(共2题,共8分)20、如图所示;人的手臂相当于一个杠杆,它的支点在O点。请画出图中铅球对手的作用力F的力臂L。

21、(2015•舟山)自然界的水都是含有多种物质的混合物.生产;生活中需要的纯净水可以通过蒸馏得到。

(1)将刚刚蒸馏出来的蒸馏水放在敞口的干净容器里;放置几天后,蒸馏水的pH将发生怎样的变化?请你分析引起蒸馏水pH改变的原因。

(2)在电解水的实验中,为了增加水的导电性,常在水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某次实验时,在一定量的蒸馏水中加入50克16%的稀硫酸进行电解,结束后测得剩余溶液的质量为100克,则剩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参考答案一、单选题(共9题,共18分)1、D【分析】【解答】铁生锈的条件是与水和空气同时接触。

【分析】该题考查了金属锈蚀的条件及其防护2、D【分析】【解答】A、NaOH、Na2CO3均使酚酞溶液变红色;氯化钾显中性,不能使酚酞溶液变色,但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B、Ca(OH)2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和水;但无明显变化,其余两两混合均没有明显象,故不加其他试剂无法鉴别;

C、FeCl3溶液是黄色的,能与FeCl3溶液反应产生红褐色沉淀的是NaOH溶液,能与NaOH溶液反应产生白色沉淀的是MgSO4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KNO3,故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但FeCl3溶液是黄色的;故选项错误;

D;组内四种物质的溶液两两混合时;变红色的是氢氧化钾与酚酞溶液,再将剩余的两种溶液分别滴加至显红色的溶液中,能使红色变为无色的是硫酸,无明显变化的是氯化钾;氢氧化钾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钾和水,该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再将氢氧化钾与酚酞溶液分别滴加至稀硫酸中,用手触摸试管壁,能使温度升高的是氢氧化钾溶液,无明显变化的是酚酞溶液,不加其他试剂可以鉴别,且均为无色溶液,故选项正确;

故选:D.

【分析】在不另加试剂就能鉴别的题目中,首先观察有无有特殊颜色的物质,若有,将有颜色的溶液鉴别出来,然后再借用这种溶液鉴别其它溶液把其它没有确定出的物质确定出来,若都没有颜色就将溶液两两混合,根据混合后的现象进行分析鉴别.3、A【分析】【解答】A;煤属于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资源,故符合题意;

B;太阳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C;风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D;氢能属于可再生能源;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分析】解答本题要清楚可再生能源与不可再生能源的区别,使用之后可以在短时间内从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可再生能源,使用之后在短时间内无法在自然界中再次产生的能源是不可再生能.4、C【分析】【解答】A、Fe与CuSO4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明了活动性铁>铜;Ag与Cu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B;Fe与稀盐酸反应置换出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Cu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氢>铜;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C;Cu、Ag均不能与硫酸亚铁溶液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铁>银,但无法确定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故该方案不合理;

D、铜与FeSO4溶液不反应;说明了活动性铁>铜;Cu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铜和银,说明了活动性铜>银;由此可得出三种金属活动性铁>铜>银;故该方案合理;

故选:C.

【分析】根据金属活动性顺序,验证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否合理,可根据“反应则活泼,不反应则不活泼”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分析方案所能得到的结论,确定是否能得出Ag、Fe、Cu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5、D【分析】【解答】A、通过生物的细胞色素C的差异的比较;表明亲缘关系越近的生物,细胞色素C的差异越小.所以说研究生物的细胞色素C,可以断定生物之间的亲缘关系,并能推断生物进化的顺序.故A错误;

B、具有同源器官的动物只能说明生物亲缘关系的远近而不能得知生物进化的历程;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重要的;比较全面的证据;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是化石.故B错误;

C;越早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越低等,越晚形成的地层里,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越高等,故C错误;

D、科学家认为始祖鸟和中华龙鸟等是由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因此,中华龙鸟等过渡类型的化石,揭示了不同生物之间的进化关系.故D正确.

故选:D.

【分析】化石都是生物的遗体;遗物(如卵、粪便等)或生活痕迹(如动物的脚印、爬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若干万年的复杂变化而逐渐形成的,为生物进化提供了最直接的证据;

胚胎学是研究动植物的胚胎形成和发育过程的科学;为生物进化论也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如脊椎动物和人的胚胎发育早期都有鳃裂和尾;

比较解剖学是对各类脊椎动物的器官和系统进行解剖和比较研究的科学,生物进化在比较解剖学上最重要的证据是同源器官.6、B【分析】【解答】解:A;化石是由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生活痕迹等;由于某种原因被埋藏在地层中,经过漫长的年代和复杂的变化而形成的.在研究生物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最直接的、比较全面的证据,A正确.

B;脊椎动物进化的历程是:原始鱼类动物→原始两栖类动物→原始爬行类动物→(原始鸟类和原始哺乳类);可见在脊椎动物中,最早出现的脊椎动物是古代的鱼类,B错误.

C;两栖动物的背部有脊柱属于脊椎动物;成体既能在水中生活,也能在陆上生活,用肺呼吸,同时兼用皮肤辅助呼吸,是脊椎动物进化史上由水生向陆生的过渡类型,C正确.

D;科学家认为始祖鸟是由古代爬行类进化到鸟类的一个过渡类型;鸟类起源于古代的爬行类,D正确.

故选:B.

【分析】在研究生物的进化的过程中,化石是重要的证据,越古老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简单、低等、水生生物较多.越晚近的地层中,形成化石的生物越复杂、高等、陆生生物较多,因此证明生物进化的总体趋势是从简单到复杂,从低等到高等,从水生到陆生.7、C【分析】【解答】免疫是人体的一种防御功能;人体依靠这种功能识别“自己”和“非己”成分,能够破坏和排斥进入人体的抗原物质,清除自身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维持人体内部环境的平衡和稳定.所以有关免疫的叙述,错误的是免疫不能在出生后获,故答案选C。

【分析】保护人体健康的三道防线是:第一道防线由皮肤和粘膜组成,能够阻挡和杀死病原体,阻挡和清除异物;第二道防线由体液中的杀菌物质和吞噬细胞组成,能够溶解杀死病原体;第三道防线包括免疫器官和免疫细胞,能够产生抗体来抵抗抗原.其中第一道防线和第二道防线是人人生来就有的,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功能因此叫做非特异性免疫;第三道防线是后天获得的,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因此叫做特异性免疫.8、B【分析】【分析】A;热量是热传递过程中传递内能的多少;是从高温物体传向低温物体或从高温部分传向低温部分。

B;内能的改变是物体传递热量的量度。

C;改变物体的内能有两种方式:做功和热传递。

D;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是燃料的一种特性,和燃料的密度、是否燃烧、是否完全燃烧等无关,和燃料的种类有关。

【解答】A;热量总是从温度高的物体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而不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传递,因为内能大,温度不一定高,A说法错误。

B;内能的改变是物体传递热量的量度。所以在热传递过程中;物体向外传递100J的热量,其内能也将减少100J,B说法正确。

C;热传递和做功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C说法错误。

D;根据Q=mq;燃料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仅与物体的热值有关,还与物体的质量有关,所以热值大的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不一定多,D说法错误。

故选:B。9、A【分析】【分析】“插卡取电器”有两种类型;第一种无论插入哪种卡片都能使房间通电,对卡片种类没有限制,但需要将卡片插入;第二种用专门的磁卡插入或靠近都能使房间通电,前提是专门的磁卡,优点是插入或靠近都可以.

【解答】解:

①纸片没有磁性;将纸片插入,如果通电,说明取电器属于第一种类型.此方法可行;

②磁卡贴在面板上;如果通电,说明取电器属于第二种类型.此方法可行;

③专业磁卡插入;第一种取电器会通电,第二种也会通电,所以无法判断是哪种类型.此方法不可行.

故选A.二、填空题(共5题,共10分)10、BaCl2溶液BaCl2+H2SO4=BaSO4↓+2HCl【分析】【分析】根据酸的性质;进行回答.根据钡离子与硫酸根离子生成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进行分析。

【解答】向榨取“问题藕”的汁液中,加入用硝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来鉴别:如果有白色沉淀,说明生成了硫酸钡,则该酸为硫酸;如果无现象,则为盐酸,因为银离子与硫酸根离子形成微溶于水的物质,故不用硝酸银来检验是否该酸为盐酸。化学方程式为:BaCl2+H2SO4═BaSO4↓+2HCl。

故答案为:BaCl2溶液BaCl2+H2SO4═BaSO4↓+2HCl11、200100210105【分析】【解答】根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可知:不计滑轮重的时候;钩承受的力即为物体的重力200N,绳子的拉力是物重的二分之一,即为100N;

当滑轮重10N的时候;钩承受的力即为物体的重力和动滑轮重力之和,即为200N+10N=210N,绳子的拉力是物体和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即为105N。

【分析】动滑轮相当于动力臂是阻力臂2倍的杠杆,即能省一半力;如果不计动滑轮重,拉力是物重的二分之一,如果计动滑轮重,物重就是物重和动滑轮总重的二分之一。12、蛋白质四锌太阳能(答案合理即可)化合C变小【分析】【解答】(1)牛奶中富含蛋白质;故填:蛋白质;

(2)根据葡萄糖酸锌的化学式为C12H22O14Zn可知;它是由碳;氢、氧、锌四种元素组成的,其中锌元素属于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故填:四;锌;

(3)现代社会对能量的需求越来越大;化学反应的能量已不能满足人类的需求,目前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许多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故填:太阳能(答案合理即可);

(4)反应符合“多变一”的特征,属于化合反应;“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

A.C2H4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2:1;故错误;

B.C2H4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1;故错误;

C.CH2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1:2;故正确;

D.C3H6O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为3:1;故错误.

故选:化合;C.

(5)pH值小于7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血液的酸性增强,则血液的pH会变小.

故填:变小.

【分析】(1)根据人体所需六大营养素的种类;食物来源;结合题中所给的食物判断所含的营养素,进行分析判断;

(2)根据物质的化学式以及根据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来分析;

(3)从新能源;如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潮汐能、生物质能和核能等去分析;

(4)根据“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可判断所生成的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应与CO2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相同为1:2;根据所生成有机物中C、O元素的原子个数比;判断四个选项中符合此特点的化学式即该物质的化学式进行解答;

(5)pH值小于7呈酸性,且pH越小,酸性越强;如果人体中的CO2不能顺利的排出体外,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据此进行分析解答.13、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合理有效地开采金属矿物;防止金属腐蚀;寻找金属代用品(任填其中的一个,合理即可)【分析】【解答】(1)一些重金属随意抛弃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还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而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故答案为:节约金属资源和能源,降低成本,减少环境污染.

(2)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金属的回收利用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合理有效地开采金属矿物;防止金属腐蚀;寻找金属代用品.(任填其中的一个,合理即可)

【分析】(1)一些重金属随意抛弃会污染土壤和水资源;还会造成金属资源的浪费,而金属资源是不可再生的资源.

(2)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径除了金属的回收利用外,还可以采取的措施有:合理有效地开采金属矿物;防止金属腐蚀;寻找金属代用品.14、零刻度47.4【分析】【分析】调节天平前先将游码移至标尺的零刻线处;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天平在读数时应将砝码质量与游码示数相加。

【解答】使用天平前;应使游码停留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图中物体的质量为20g+20g+5g+2.4g=47.4g

故答案为:零刻线处,47.4三、判断题(共1题,共2分)15、A【分析】【解答】呼吸作用指的是细胞内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被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供生物生命活动的需要的过程,呼吸作用进行的场所为线粒体,表达式为: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因此呼吸作用的实质都是有机物分解,释放能量。故答案为:正确。

【分析】线粒体能将细胞中的有机物在氧的参与下分解为二氧化碳和水,同时将有机物中的化学能释放出来,供细胞利用。四、其他(共4题,共32分)16、如图:

【分析】【解答】根据图示可知;拉力的方向向上,先画出最后从绳子上引出的绳子,然后绕过下面的动滑轮再向上绕到定滑轮上,最后固定在动滑轮上的挂钩上,如图所示:

【分析】在使用滑轮组提升重物时,既要考虑到它的省力情况,还应注意动力的施力方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