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音737-300400航后维护(2020年7月修正版)_第1页
波音737-300400航后维护(2020年7月修正版)_第2页
波音737-300400航后维护(2020年7月修正版)_第3页
波音737-300400航后维护(2020年7月修正版)_第4页
波音737-300400航后维护(2020年7月修正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波音737-300/400航后维护

2020年7月修正版

B737-300/400绕机检查路线737-300/400航后检查

1驾驶舱:确认气象雷达关断,并将工作方式置于“TEST”位。注释:对于有专用雷达显示屏PPI的飞机,将方式选择电门放在“OFF”位。TEST位(按下位)737-300/400航后检查

1驾驶舱:(1)确认气象雷达关断,并将工作方式置于“TEST”位。注释:对于有专用雷达显示屏PPI的飞机,将方式选择电门放在“OFF”位。放OFF位若不放OFF位显示屏将一直处于工作状态(2)校准左右惯导。在CDU上输入坐标左右惯导打到NAV位(3)确认P5板上的皮托管加温电门在“OFF”位。(4)确认各电子系统控制面板上的电门在正确位置,将CDU、EADI和EHSI的亮度调至最暗。皮托管加温电门CDU亮度控制电门EADI亮度亮度控制电门EHSI亮度亮度控制电门皮托管加温电门CDU亮度控制电门EADI亮度亮度控制电门EHSI亮度亮度控制电门(5)确认P5板上EQUIPCOOLING的两个电门在正常位时OFF灯不亮;后将这两个电门扳至备用位,确认OFF灯不亮;最后将两电门放置在备用位。(6)按下P5板上的CVRTEST按钮,确认STATUS灯亮或控制刻度盘上的指针指示在绿区。刻度盘上的指针指示在绿区P5板绿灯(7)将FDR测试电门扳至测试位时,确认OFF灯熄灭;后将电门扳回正常位并扣好保护盖。OFF灯(8)操作检查驾驶舱话音记录器,确保其工作正常(参考AMM23-71-00/501)。插上耳机检查(9)进入主电子设备舱舱,更换PC卡适配器里的CF卡。(在CF卡标签上写上飞机号,同时检查换下的CF卡标签上的飞机号与实际飞机号相符,如不符,应予以纠正)注释:1)飞机因故障、天气或其他原因在外站机场过夜时,不要求更换CF卡2)按住PC卡适配器边缘只拔出CF卡,勿拔出PC卡适配器;3)正确插拔CF卡时防止插槽损坏或销钉弯曲导致QAR数据记录失败;4)为避免数据丢失,应在发动机关车至少5分钟后,再取下装机CF卡;5)插入CF卡到PC卡适配器里,检查安装到位,确认DFDAU相关页面显示“recorderready”才表明安装成功,最后退出到初始页面。(10)检查仪表,确认无故障旗。737-300/400航后检查

1驾驶舱:(11)将机长、副驾驶和观察员音频选择板上的麦克风选择钮调至“勤务内话”位。勤务内话737-300/400航后检查

1驾驶舱:(12)按压左右驾驶盘上PTT开关,确认无明显卡阻且能自动弹回“OFF”位。PTT开关(13)确认P6、P18板所有跳开关闭合。(用固定夹固定的除外)注:P6,P18板位于机长和副驾驶的座椅后面。P6P18(14)按压测试TCAS,确保其测试通过。TCAS测试EHSI,EADI上显示TCAS测试按钮(15)对安装有打印机的飞机,检查打印机状态正常,并确认副驾驶座椅背后的储物袋内配有两卷打印纸。按压TEST按钮测试(16)将两部惯导方式选择电门放置在“OFF”位。(17)清洁驾驶舱(必要时用吸尘器)。惯导方式选择电门放OFF位(18)确认通过前起落架观察窗能清晰看到放下锁好标志,视情清洁观察窗。前起落架观察窗(19)检查A、B系统液压油量指示。若低于90%,则需加油,并在TLB上填写所加的液压油量。液压油油量指示(20)确认刹车储压器预充压力在正常范围内。刹车储压器压力在绿区检查标准:确认刹车储压器预充压力应该是在踩刹车完全释放掉系统压力后在右主轮舱对应的表格和当日环境温度作参考检查。(21)关车后5到30分钟检查左/右发动机滑油量。若低于90%,则加油至90%以上,并在FLB上填写所加的滑油量。添加滑油后,需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关闭。滑油油量指示(24)检查风挡:1)确认风挡玻璃无明显损伤、无裂纹和过热迹象、密封胶完好;2)确认雨刷在位无明显损伤;3)确认2号活动风挡开关正常。2号风挡1号风挡雨刷(25)对于在2号和3号风挡上安装有遮光帘的飞机:操作检查遮光帘工作使用正常,视情使用中性清洁液或乙醇类清洁剂对遮光帘外表面污染部位进行清洁。当遮光帘褶皱面积超过总面积的60%时,更换遮光帘。(26)确认机组座椅、安全带等设备的状态良好,操纵机构正常灵活。操作机构安全带(27)确认备用灯泡盒内的灯泡齐全。备用灯泡盒(28)确认机上滑油量不少于6夸脱(罐),液压油不少于2加仑(桶),不足补齐。(29)确认电瓶电压不低于24V,实测值:V,操作检查备用电源系统(参考AMM24-54-00-715-002,具体操作步骤详见附录1)。P5板电瓶电压不低于24V(30)对于737-300,机组氧气压力值不低于1100PSI;对于737-400,机组氧气压力值不低于1000PSI。实际值为________PSI。P5板737-300/400航后检查

1驾驶舱:(31)确认火警探测系统测试正常。发动机/APU火警测试货舱火警测试(31)确认火警探测系统测试正常。(FAULTINOP位)(31)确认火警探测系统测试正常。(OVHTFIRE位)(32)操作检查货舱烟雾探测系统(在驾驶舱通过按压控制面板按钮进行测试检查),要求包括主货舱和下货舱两个测试面板。按压TEST按钮,灯亮,有警告响(33)将爆炸帽测试电门EXTTEST扳到1位,确认L、R和APU绿灯亮,释放EXTTEST电门,确认灯灭;

将爆炸帽测试电门EXTTEST扳到2位,确认L、R和APU绿灯亮,释放EXTTEST电门,确认灯灭。。爆炸帽测试电门灯亮(34)确认P5板各电门位置正确,带红色保护盖的电门保险丝完好。P5板保险丝(35)将P1板的主明暗灯光测试电门LIGHT扳到TEST位,确认所有系统的指示灯光、MASTERCAUTION灯正常发亮。扳到TEST位进行测试(36)操作检查驾驶舱和仪表板照明灯,确认所有灯光工作良好。P5板和跳开关照明灯光控制电门P5板(36)操作检查驾驶舱和仪表板照明灯,确认所有灯光工作良好。P1-P3板灯光控制电门(36)操作检查驾驶舱和仪表板照明灯,确认所有灯光工作良好。P8板照明灯光控制电门(37)将P5板的应急灯电门扳到ON位,确认所有的应急灯工作正常,灯罩无破损和丢失,然后将电门放到OFF位。应急灯电门(38)检查确认驾驶舱门开关自如。操作电门(39)在后缘襟翼收上的状态下,按压并保持P5板上的STALLWARNINGTESTNO.1(2),确认机长侧(副驾侧)抖杆马达工作正常。STALLWARNINGTESTNO.1(2)电门(40)操作检查所有外部灯光工作正常,包括滑行灯、着陆灯(可收放、固定)、转弯灯、机翼照明灯、航行灯、LOGO灯、翼尖及机尾频闪灯(如果安装)、机身上下防撞灯。P5板(41)查阅“三证”原件在位、无破损和三证夹固定良好、外表无破损。(42)检查前登机门和前勤务门,确认门压力封严状况良好,应急滑梯气瓶压力指示在绿区,门观察窗红色标记带完好,拦门绳状况良好。红色标记带应急滑梯包黄色警示带(43)确认原前登机门入口灯工作正常且灯罩完好无破损,前厨房工作灯及照明灯工作正常(如果有安装)。登机门入口厨房工作灯(44)确认前厨房状况良好,操作检查烧水杯、烤箱工作正常。检查烤箱内壁应无残留油脂,完成烤箱和烧水杯清洁工作。注:B-2883、B-2017、B-2877、B-2506未安装烧水杯。注:B-2883、B-2017、B-2877未安装烤箱。烧水器烧水杯(位置)(45)检查前厕所,确认门上烟灰缸在位且安装良好;厕所门内外两侧和废物箱口盖附近的禁烟标识牌安装良好;厕所灭火瓶指示片未变黑;马桶盖能直立在打开位,座垫无断裂、裂纹等损伤。烟灰缸(45)检查前厕所,确认门上烟灰缸在位且安装良好;厕所门内外两侧和废物箱口盖附近的禁烟标识牌安装良好;厕所灭火瓶指示片未变黑;马桶盖能直立在打开位,座垫无断裂、裂纹等损伤。厕所灭火瓶指示片(46)操作检查前厕所冲水马达,确认工作正常。在厕所马桶内添加适量的飞机卫生剂。(47)确认前厕所照明灯光工作正常。冲水马达操作电门厕所照明灯(48)检查附录2《737驾驶舱设备位置及数量清单》中列出的设备,确认其有效、在位,应急设备对应指示标牌完好在位。注释:如果应急设备有效期即将过期,需提前10天向MCC汇报。(49)检查机上《驾驶舱散放物品标准化检查单》中列出的散放物品,确认其在正确位置。(50)确认FLB、TLB记录本至少两本在位。查阅TLB上记录的故障,进行处理并签字。确认TLB内的故障保留以及缺损推迟的数量和TLB首页清单上记录的数量一致,并且故障保留与缺损推迟的保留期限未超期。(51)航后结束后,设置停留刹车。停留刹车手柄主货舱:(1)检查主货舱灯光照明系统工作正常。(2)详细目视检查货舱门及通气门封严,确认在位完好。主货舱灯737-300/400航后检查

2主货舱:(2)详细目视检查货舱门及通气门封严,确认在位完好。(3)检查主货舱门的门框机周边区域无划伤、撞痕;操作检查主货舱通风手柄,确认工作正常;检查主货舱门控制电门的面板连接正常。主货舱门通气门通气门手柄737-300/400航后检查

2主货舱:4)检查侧壁板、隔板、天花板,确认完好无损、干净整洁;地板状态良好,无损伤。(5)检查主货舱烟雾探测器及周围区域状态良好,无损伤。侧壁板烟雾探测器地板737-300/400航后检查

2主货舱:6)检查主货舱内各种设备(包括卡锁)在位且正常;检查灯光照明系统的灯罩完整无破损;清洁主货舱内的杂物。卡锁737-300/400航后检查

3排放饮用水系统:

4最后工作3排放饮用水系统:(1)是否执行饮用水排放?是:________;否:________;注释:1)如果能获知航后至航前时间段的最低温度,若该最低温度低于2摄氏度,需执行此项目。2)如果不能获知该最低温度,当外界温度低于10摄氏度,需执行此项目。4最后工作清点工具。确认驾驶舱各电门、操作手柄在正常位,恢复飞机至正常状态。737-300/400航后检查

机下检查1.给三个起落架插上安全销并保险好,确认红色警示飘带状况完好,标识清晰。2.当使用APU供电时,请优先选择执行航后维护-机上检查工卡和本工卡中带有※的条目。前起落架安全销主起落架安全销B737-300/400绕机检查路线3机头检查(1)确认全温探头无堵塞和明显损伤(2)确认迎角传感器完好。(3)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皮托管无明显损伤、烧蚀现象。(4)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蒙皮无明显损伤、凹陷或隆起。(5)从地面检查雷达罩和机头区域蒙皮,确认无明显损伤。(6)目视检查确认所有紧急出口窗安装正常,手柄在正常位。3.机头区域检查(1)确认全温探头无堵塞和明显损伤。3.机头区域检查注意:因而,接收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的高度,空速的下列系统都会收到不正确的数据:自动油门、EFIS或DEU,飞行控制计算机、空中交通管制、近地警告计算机、偏航阻尼器、增压控制器、FMC、气象雷达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飞行安全。全温探头如果发生堵塞,那么大气数据计算机接收的总温信号就不正确,从而导致大气数据计算机所计算的气压高度和空速不准确。3.机头区域检查(2)、检查左右迎角探测器完好,叶片角度正常。(3)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皮托管无明显损伤、无烧蚀现象。(4)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蒙皮无明显损伤、无凹陷和隆起。雷达罩在检查时应注意有无雷击现象(5)、从地面检查雷达罩和机头区域有无明显损伤。(6)目视检查确认所有紧急出口窗安装正常,手柄在正常位。紧急出口窗手柄737-300/400航后检查

4前起落架及前轮舱区域检查:(1)检查起落架和舱门,确认无明显损伤。前起落架前起落架舱门(2)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轮胎轮毂轮胎的检查标准参考(航前工卡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气门嘴释压活门(3)确认减震支柱镜面高度T正常(T≥2.7英寸)。实测值:英寸注释: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才执行检查测量镜面高度。(4)检查减震支柱,确认无明显划伤、内筒镜面无渗漏。‘X’尺寸镜面=T检查要点:确认减震支柱镜面高度T正常(T≥2.7英寸),“T”不满足时对应“X”值勤务。737-300/400航后检查

4前起落架及前轮舱区域检查:(5)检查前起落架防扭臂安装状况,包括上下防扭臂脱开销、开口销及封严胶的状况。防扭臂737-300/400航后检查

4前起落架及前轮舱区域检查:(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作动器液压管路(7)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临近电门(8)检查可见的前轮转弯操纵钢索,确认无明显的断丝、断股现象。前起落架收放作动筒转弯计量活门(在防护盖里面)转弯作动筒前起轮仓(9)确认前轮收上刹车片的磨损未超标(若固定螺栓顶部端面与刹车片磨损面之间的距离小于1/16inch则应更换),左右两边的磨损量应基本一致。清洁前起落架放下锁好标志,按需清洁观察窗。收上刹车片观察窗(10)※确认滑行灯的灯罩无破裂、轮舱照明灯工作正常且灯罩无破裂。滑行灯5.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前设备舱门和E/E舱门无明显损伤。前设备舱门E/E舱门注意:只有当两个舱门都关好以后,驾驶舱P5板上的设备舱门警告灯才会灭。(2)检查外部电源面板的状况,插座及销钉,确认完好。如正在使用外部电源,确认灯指示工作正常。外电源的六颗钉、两颗短的,四颗长的电源勤务盖板当飞机正在使用外电源灯灭,不用则灯亮连接上外部电源灯亮,断开灯灭(3)确认前厕所勤务口盖及周围区域无渗漏痕迹,口盖盖上并锁好。(4)检查勤务门外部区域,确认无明显损伤。电源勤务盖板前厕所勤务口盖(注意检查有无蓝色液体)前勤务门(5)确认机组氧气热释片(绿色)在位。(6)确认静压口周围抛光面干净且无明显划伤。绿色热释片备用静压口(7)※确认前货舱门操纵灵活、可牢固锁好、拉绳状态良好,货舱内部已清洁,货舱地板、侧壁、前后壁板状态良好,货舱门及其封严、货网、系留装置无明显损伤。拉绳前货舱门737-300/400航后检查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8)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外表,确认无明显掉漆、划伤、隆起等损伤。

前货舱门E/E舱门前勤务门(9)从地面检查翼上应急门完好。(10)检查翼根着陆灯透明灯罩,确认内、外表面干净。按需拆下对灯罩内表面清洁。翼根着陆灯右应急门(11)确认冲压空气进气折流门应伸出,调节板在位,冲压空气进口和出口无堵塞。(12)确认空调舱门外表正常并锁好。空调舱门冲压空气进气门锁扣扣好锁扣扣好注意:冲压空气进气道中经常会吸入各种外来物,如纸张、衣服

毛巾、塑料袋等,结果会导致空调系统的冲压冷却空气量,

最终导致空调组件因冷却不足而过热跳开。(13)检查固定着陆灯、转弯灯、机翼照明灯的灯罩,确认无破裂。(14)检查机身下部防撞灯的灯罩,确认无破裂。着陆灯转弯灯机翼照明灯防撞灯(15)确认飞机底部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TCAS天线ATC天线无线电高度表天线2号VHF6右发动机区域检查:发动机左侧区域(1)确认吊架左侧各工作盖板盖好,紧固件在位。左侧各工作盖板盖好(2)确认风扇整流罩上的涡流控制器在位、完好。(3)确认左侧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无变形、明显掉漆、划伤、损伤,各标记清晰。涡流控制器左侧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涡流控制器(4)打开CSD接近盖板,确认CSD滑油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足则补加。确认CSD内部油滤压差指示器未弹出。CSD滑油量CSD接近盖板油滤压差指示器CSD滑油量CSD接近盖板B.进气道区域(1)确认进气整流罩及进气道无外来物,进气整流罩前缘无明显损伤(划伤、凹坑、刻痕等)。(2)检查进气道消音板,确认无明显裂纹、脱落、掉块、分层。(3)检查整流锥,确认无明显裂纹、变形、凹坑等损伤。(4)确认T2和T12温度探头在位、无堵塞和明显损伤。T2温度探头T2温度探头整流锥进气道消音板进气整流罩进气道T12温度探头整流锥进气道消音板进气道(5)确认内涵道进口导向叶片、风扇出口导向叶片和风扇框架结构无明显损伤。(6)检查风扇叶片,确认无明显裂纹、刻痕、弯曲、卷边及电弧烧伤。用手转动风扇叶片,应转动自如无卡滞无异响,风扇叶片叶尖与机匣内壁无相磨、叶片凸台正常无错位。风扇出口导向叶片风扇框架结构风扇叶片C.发动机右侧区域(1)确认吊架右侧各工作盖板盖好、紧固件在位。(2)确认右侧风扇整流罩和整流罩无变形、明显掉漆、划伤、损伤,各标记清晰。吊架右侧各工作盖板风扇整流罩和整流罩各标记清晰D.发动机尾部区域(1)检查排气尾椎,确认无明显裂纹及损伤,无金属、滑油沉积现象。(2)检查排气机匣支柱和第4级低压涡轮叶片,确认无明显裂纹及损伤。排气尾椎排气机匣支柱第4级低压涡轮叶片排气机匣支柱第4级低压涡轮叶片排气尾椎排气机匣支柱第4级低压涡轮叶片(3)确认外涵道无异常、整流支柱状态良好、CSD滑油冷却器在位且无明显损伤。外涵道(1)检查发动机底部,确认无油液渗漏。参照MM71-71-00

E.发动机底部区域6.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1)、检查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6.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1)、检查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6.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1)、检查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E.发动机底部区域(2)确认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底部的锁扣锁好。风扇整流罩锁扣反推整流罩锁扣锁扣扣好锁扣扣好F.如果添加滑油,需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已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已关闭。滑油勤务盖板7右大翼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翼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前缘缝翼前缘襟翼(2)检查机翼下表面,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确认油尺在位、均压油箱通气口无外来物堵塞。油箱通气口机翼下表面油尺737-300/400航后检查

7右大翼区域检查:(3)确认机翼下表面的释压活门是闭合的(与机翼下表面平齐),加油站接近门关闭并锁好,周围无油迹。释压活门消焰器7.右大翼区域检查(4)从地面检查副翼及调整片、后缘襟翼及整流罩,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放电刷前缘缝翼副翼整流罩后缘襟翼前缘襟翼(5)检查可收放着陆灯、航行灯、频闪灯(如安装)、LOGO灯的灯罩,确认无破裂。可收放着陆灯LOGO灯航行灯右绿灯航行灯尾白灯可收放着陆灯LOGO灯航行灯右绿灯737-300/400航后检查

7右大翼区域检查:(6)确认右大翼的静电放电刷在位、无明显损伤。(左右翼梢各4个)放电刷(7)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ELT天线VHF3号天线VHF1号天线HF天线8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检查起落架和起落架门,确认无明显损伤。起落架起落架门8.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2)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外侧轮毂罩完好,轮毂罩安装螺栓无丢失,内侧轮轴盖完好,轮轴盖安装螺栓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注:如更换机轮,检查机轮组件和轮轴区域无损伤。轮胎轮毂气门嘴超压释压活门超压释压活门:当轮胎由于过热压力达375到450PSI时,压力释放。737-300/400航后检查

8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3)使用停留刹车,确认刹车指示销的最小伸出量大于0.5mm,否则更换刹车毂。a>0.5刹车毂(4)确认减震支柱镜面高度T正常(T≥1.6英寸)。实测值:英寸注释: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才执行检查测量镜面高度。(5)检查减震支柱,确认无明显划伤、内筒镜面无渗漏。。‘X’尺寸检查清洁镜面‘X’尺寸应符合勤务曲线的要求T≥1.6起落架的减震支柱的勤务曲线位置。位于左轮舱后壁板的左侧8.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刹车软管刹车组件重点检查有无液压油渗漏!8.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重点检查渗漏情况!8.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检查起落架及右主轮舱内的各液压管路、液压部件状态正常、无渗漏。消音器软管EMDP壳体余油软管EMDP消音器EMDP导线束重点检查渗漏情况!(7)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放下锁好临近电门收上锁好临近电门(8)确认B系统回油滤堵塞指示器未弹出。堵塞指示器(9)确认A、B系统液压油箱上油量表的指针在“RF”和“F”之间。油量表的指针在“RF”和“F”之间(10)检查主轮舱内各可见的操纵钢索,确认无明显的断丝、断股现象。(11)※确认主轮舱内的照明灯工作正常且灯罩无破裂。照明灯操纵钢索后货舱门送飞机时的外部检查应重点检查货舱门手柄正确在位。右侧机身蒙皮后勤务门(已失效)737-300/400航后检查

9右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外表,确认无明显掉漆、划伤、隆起等损伤。737-300/400航后检查

9右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4)确认后外流活门在开位,且无明显损伤和外来物。

外流活门737-300/400航后检查

9右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5)确认两个正压释压活门在位且无明显损伤。(6)确认负压释压活门在位且无明显损伤。

正压释压活门负压释压活门(7)确认APU灭火瓶的灭火释放指示片(黄色)和热敏释放指示片(红色)在位。10飞机尾部区域检查:(1)※确认APU舱门、进气门应完好、无明显损伤。如APU停止使用,进气门应关闭。APU进气门APU舱门(2)检查APU余油口,确认无油液渗漏。APU余油口尾撬10.尾部区域检查(2)检查APU余油口,确认无油液渗漏。10.飞机尾部区域检查(2)检查APU余油口,确认无油液渗漏。737-300/400航后检查

10飞机尾部区域检查:(3)从地面检查水平和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升降舵及调整片,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4)检查机尾频闪灯的灯罩,确认无破裂(如果安装)。方向舵垂尾升降舵安定面频闪灯737-300/400航后检查

10飞机尾部区域检查:(5)检查尾撬可压盒,确认无拖尾迹象;确认擦尾警告指示标牌在位完好。注释:此步骤仅适用于737-400。Q/AQ/AQ/AQ/AQ/A737-300/400航后检查

10飞机尾部区域检查:(6)确认飞机尾部区域的静电放电刷在位、无明显损伤。(左右水平安定面各3个,垂尾4个)垂直安定面放电刷(7)确认升降舵感觉计算机左右皮托管在位。左右皮托管各一个11左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饮用水勤务口盖应盖上并锁好,无水渗漏。注释:如果冬季飞机需放水,加水活门在打开位,此时该盖板是无法关闭的。水勤务口盖737-300/400航后检查

11左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2)检查登机门外部区域,确认无明显损伤。(3)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外表,确认无明显掉漆、划伤、隆起等损伤。

后登机门(已失效)机身蒙皮12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检查起落架和起落架门,确认无明显损伤。起落架起落架门12.左起落架及左主轮舱检查(2)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外侧轮毂罩完好,轮毂罩安装螺栓无丢失,内侧轮轴盖完好,轮轴盖安装螺栓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注:如更换机轮,检查机轮组件和轮轴区域无损伤。轮胎轮毂超压释压活门气门嘴超压释压活门:当轮胎由于过热压力达375到450PSI时,压力释放。737-300/400航后检查

12

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3)使用停留刹车,确认刹车指示销的最小伸出量大于0.5mm,否则更换刹车毂。a>0.5刹车毂(4)确认减震支柱镜面高度T正常(T≥1.6英寸)。实测值:英寸注释:每年10月15日至次年3月15日才执行检查测量镜面高度。(5)检查减震支柱,确认无明显划伤、内筒镜面无渗漏。。‘X’尺寸检查清洁镜面‘X’尺寸应符合勤务曲线的要求T≥1.6

737-300/400航后检查

12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重点检查渗漏情况!737-300/400航后检查

12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主轮舱顶板737-300/400航后检查

12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A系统EMDP(6)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注意:管路和管路之间、管路和导线束之间不能互相摩擦,管路接头处不能有渗漏。(7)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放下锁好临近电门收上锁好临近电门(8)确认A

系统回油滤堵塞指示器未弹出。A

系统回油滤堵塞指示器(9)检查主轮舱内各可见的操纵钢索,确认无明显的断丝、断股现象。(10)※确认主轮舱内的照明灯工作正常且灯罩无破裂。照明灯操纵钢索737-300/400航后检查

13左大翼区域检查:(参考右翼)(1)从地面检查机翼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2)确认检查机翼下表面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确认油尺在位,均压油箱通气口无外来物堵塞。(3)确认机翼下表面的释压活门是闭合的(与机翼下表面平齐)。(4)从地面检查副翼及调整片、后缘襟翼及整流罩,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5)检查可收放着陆灯、航行灯、频闪灯(如果安装)、LOGO灯的灯罩,确认无破裂。(6)确认左大翼的静电放电刷在位、无明显损伤。(左右翼梢各4个)(7)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13左大翼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翼前缘缝翼和前缘襟翼,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前缘缝翼前缘襟翼(7)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7)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ELT天线VHF3号天线VHF1号天线737-300/400航后检查

14左发动机区域检查:(参考右发)左发动机区域检查:A.发动机左侧区域(1)确认吊架左侧各工作盖板盖好,紧固件在位。(2)确认左侧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无变形、明显掉漆、划伤、损伤,各标记清晰。(3)打开CSD接近盖板,确认CSD滑油量在规定的范围内,不足则补加。确认CSD内部油滤压差指示器未弹出。B.进气道区域(1)确认进气整流罩及进气道无外来物,进气整流罩前缘无明显损伤(划伤、凹坑、刻痕等)。(2)检查进气道消音板,确认无明显裂纹、脱落、掉块、分层。(3)检查整流锥,确认无明显裂纹、变形、凹坑等损伤。(4)确认T2和T12温度探头在位、无堵塞和明显损伤。(5)确认内涵道进口导向叶片、风扇出口导向叶片和风扇框架结构无明显损伤。(6)检查风扇叶片,确认无明显裂纹、刻痕、弯曲、卷边及电弧烧伤。用手转动风扇叶片,应转动自如无卡滞无异响,风扇叶片叶尖与机匣内壁无相磨、叶片凸台正常无错位。737-300/400航后检查

14左发动机区域检查:(参考右发)C.发动机右侧区域(1)确认吊架右侧各工作盖板盖好、紧固件在位。(2)确认右侧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无变形、明显掉漆、划伤、损伤,各标记清晰。(3)确认风扇整流罩上的涡流控制器在位、完好。D.发动机尾部区域(1)检查排气尾椎,确认无明显裂纹及损伤,无金属、滑油沉积现象。(2)检查排气机匣支柱和第4级低压涡轮叶片,确认无明显裂纹及损伤。(3)确认外涵道无异常,整流支柱状态良好,CSD滑油冷却器在位且无明显损伤。E.发动机底部区域(1)检查发动机底部,确认无油液渗漏。(2)确认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底部的锁扣锁好。F.如果添加滑油,需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已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已关闭。737-300/400航后检查

14左发动机区域检查:(参考右发)737-300/400航后检查

15左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冲压空气进气折流门应伸出,调节板在位,冲压空气进口和出口无堵塞。冲压空气进气门注意:冲压空气进气道中经常会吸入各种外来物,最终导致空调组件因冷却不足而过热跳开。(2)检查固定着陆灯、转弯灯、机翼照明灯的灯罩,确认无破裂。(3)检查翼根着陆灯透明灯罩确认内、外表面干净,按需拆下对灯罩内表面清洁。(4)从地面检查翼上应急门完好。翼根着陆灯转弯灯左应急门737-300/400航后检查

15左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5)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外表,确认无明显掉漆、划伤、隆起等损伤。(7)从地面检查登机门外部区域,确认无明显损伤。前登机门机身蒙皮主货舱门主货舱门机械锁(注意检查在绿色锁好位)737-300/400航后检查

15左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6)确认静压口周围抛光面干净且无明显划伤。静压口(1)用干净抹布彻底清洁发动机吊架两侧、整流罩两侧和发动机底部的油迹和污物。(2)给各皮托管套上保护套(左右两侧各2个),确认红色警示飘带状况完好,标识清晰。注释:在飞机断电后执行。保护套17寒冷天气维护:当外界温度低于0℃(32℉)时,执行非常寒冷天气维护工卡JC-B737-12-0006的第1部分-0℃(32℉)下寒冷天气飞机航后附加维护工作。是否执行0℃(32℉)下飞机航后停放前维护工作?是:;否:;18大风系留维护:当飞机停放在干燥地面风速超过60节,或停放在湿滑地面风速超过50节,或停放在冰雪地面风速超过20节,执行大风系留维护工卡JC-B737-05-0034。是否执行大风系留维护工作?是:;否:;19最后工作清点工具,绕飞机一周进行检查,确认飞机各舱门、窗户、盖板关闭无异常。飞机状态正常,与机场保卫人员交接飞机。1.发动机滑油牌号:MobilJetOilII。液压油规范:BMS3-11TypeV,牌号:PE-5。B737-300/400绕机检查路线B737-300/400短停维护

B737-TR-001R7

B737-300/400绕机检查路线

737-300/400短停检查

1准备工作(1)准备好接飞机工具,提前15分钟到达预定停机位,并确认停机位能满足进港机型的停放要求。(2)检查轮档、反光锥数量足够,正常可用。(3)检查并确保航空器机位安全区内无车辆、维修设备及其他障碍物。(4)检查停机坪地面应无保险丝、松散的石子及其他可能损坏航空器或易吸入发动机的物体。(5)指挥飞机滑入停机位,待飞机停稳、发动机关车后,挡好轮挡(同侧前轮:一前一后;外侧主轮:一前一后)及反光锥(左右发动机前端1.5米处;机头、机翼翼尖及机尾水平投影处)。(6)联系机组松刹车,并了解飞机状况。

737-300/400短停检查

2机头区域目视检查

(1)确认全温探头无堵塞和明显损伤。(2)确认迎角传感器完好。

B737-300/400短停—机头区域检查2.(2)

注意:因而,接收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的高度,空速的下列系统都会收到不正确的数据:自动油门、EFIS或DEU,飞行控制计算机、空中交通管制、近地警告计算机、偏航阻尼器、增压控制器、FMC、气象雷达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飞行安全。全温探头如果发生堵塞,那么大气数据计算机接收的总温信号就不正确,从而导致大气数据计算机所计算的气压高度和空速不准确。

737-300/400短停检查

2机头区域目视检查(3)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皮托管无明显损伤、烧蚀现象。(4)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蒙皮无明显损伤、凹陷或隆起。警告:空速管套在飞行前未取下或空速管堵塞将会严重影响到飞行安全。

737-300/400短停检查

2机头区域目视检查(5)从地面检查雷达罩和机头区域蒙皮,确认无明显损伤。雷达罩在检查时应注意有无雷击电

737-300/400短停检查

3前起落架及前轮舱区域检查:(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轮毂气门嘴易溶塞轮胎气门嘴易溶塞

737-300/400短停检查

3前起落架及前轮舱区域检查:(2)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镜面前轮转弯机构钢索转弯计量活门和转弯作动器均在保护盖下面作动器

737-300/400短停检查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前厕所勤务面板周围无液体渗漏。

前勤务门电源勤务盖板前厕所勤务口盖(注意检查有无蓝色液体)前勤务门电源勤务盖板前厕所勤务口盖(注意检查有无蓝色液体)前勤务门

737-300/400短停检查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2)确认机组氧气热释片(绿色)在位。绿色热释片

737-300/400短停检查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3)确认静压口周围抛光面干净且无明显划伤。备用静压口

737-300/400短停检查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4)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

前货舱门E/E舱门前勤务门

737-300/400短停检查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5)确认冲压空气进气口和出气口无外来物堵塞。空调舱门冲压出气口冲压空气进气门

737-300/400短停检查

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1)确认发动机吊架、风扇和反推整流罩、涡流发生器、进气道、整流锥及风扇叶片无明显损伤。

涡流发生器左侧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整流锥进气道进气整流罩风扇叶片涡流发生器左侧风扇整流罩和反推整流罩整流锥进气整流罩风扇叶片

737-300/400短停检查

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2)检查发动机排气尾锥、排气机匣支柱和可见的涡轮叶片及第四级低压涡轮叶片,确认无明显损伤以及金属屑/油液沉积现象。排气尾椎排气机匣支柱低压涡轮叶片排气尾椎排气机匣支柱低压涡轮叶片

737-300/400短停检查

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3)确认所有整流罩和接近盖板完全闭合锁好、无油液渗漏。如果添加滑油,需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已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已关闭。整流罩锁扣滑油勤务盖板锁扣扣好

737-300/400短停检查

6右大翼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前缘襟翼和缝翼、副翼和调整片、后缘襟翼和整流罩、机翼下表面,确认各部件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前缘缝翼前缘襟翼副翼整流罩后缘襟翼

737-300/400短停检查

6右大翼区域检查:(2)确认机翼端部放电刷(4个)在位、无明显损伤。(左右翼梢各4个)放电刷

737-300/400短停检查

6右大翼区域检查:(3)确认机翼下表面的释压活门是闭合的(与机翼下表面平齐)。释压活门消焰器

737-300/400短停检查

6右大翼区域检查:(4)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VHF3号天线HF天线ELT天线VHF1号天线

737-300/400短停检查

6右大翼区域检查:(5)确认加油站接近门锁好。加油站

737-300/400短停检查

7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安全释压活门:当轮胎由于过热压力达375到450PSI时,压力释放。气门嘴轮毂超压释压活门机轮连接螺栓轮胎

737-300/400短停检查

7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2)使用停留刹车,确认每一个刹车的两个指示销的最小伸出量均大于0mm,否则更换刹车毂。注意:当刹车指示销长度小于0.5mm且大于0mm时,需要报MCC。a≥0刹车毂

737-300/400短停检查

7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3)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重点检查渗漏情况!

737-300/400短停检查

7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3)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消音器软管EMDP壳体余油软管EMDP消音器EMDP导线束

737-300/400短停检查

7右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4)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X’尺寸检查清洁镜面‘X’尺寸应符合勤务曲线的要求

后货舱门送飞机时的外部检查应重点检查货舱门手柄正确在位。右侧机身蒙皮后勤务门(已失效)737-300/400短停检查

8右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

737-300/400短停检查

8右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2)确认后外流活门在开位,且无明显损伤和外来物。

外流活门

737-300/400短停检查

8右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3)确认正压释压活门(2个)和负压释压活门在位。

正压释压活门负压释压活门

737-300/400短停检查

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1) 检查尾撬可压盒,确认无拖尾迹象;确认擦尾警告指示标牌在位完好。注释:步骤(1)仅适用于737-400。

737-300/400短停检查

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注意:

当飞机起飞时抬头过大,尾撬系统磨损盒(WEARDIMPLES)就会先擦在跑道上,由于受到力的压迫作用,就会把部分尾撬系统压缩指示器的“绿区”压进尾撬整流罩(SkidFairing)中,进而保护飞机的结构,如果擦地比较严重的话,“绿区”就会全部压进尾撬整流罩(SkidFairing)中。机械员检查飞机地时候,如果看不到“绿区”,就必须更换易碎筒组件(FRANGIBLECARTRIDGE),并检查飞机的结构是否受到损伤,否则下次飞机擦地时就会损伤到飞机结构。检查检查尾撬可压盒无拖尾迹象。

737-300/400短停检查

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2)确认APU灭火瓶的灭火释放指示片(黄色)和热敏释放指示片(红色)在位。

737-300/400短停检查

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3)从地面检查水平和垂直安定面、升降舵和方向舵,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4)确认平尾和垂尾端部放电刷在位、无明显损伤。(平尾左右各3个,垂尾4个)方向舵垂尾升降舵安定面

737-300/400短停检查

10左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

后登机门(已失效)机身蒙皮

737-300/400短停检查

11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在位。气门嘴轮毂超压释压活门机轮连接螺栓轮胎安全释压活门:当轮胎由于过热压力达375到450PSI时,压力释放。

737-300/400短停检查

11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2)使用停留刹车,确认每一个刹车的两个指示销的最小伸出量均大于0mm,否则更换刹车毂。注意:当刹车指示销长度小于0.5mm且大于0mm时,需要报MCC。a≥0刹车毂

737-300/400短停检查

11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3)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重点检查渗漏情况!

737-300/400短停检查

11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3)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主轮舱顶板

737-300/400短停检查

11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3)检查起落架和轮舱内各液压管路和部件,确认无漏油现象、无明显损伤。A系统EMDP

737-300/400短停检查

11左主起落架及主轮舱区域检查:

(4)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X’尺寸检查清洁镜面‘X’尺寸应符合勤务曲线的要求

737-300/400短停检查

12

左大翼区域检查:(参考右翼)(1)从地面检查前缘襟翼和缝翼、副翼和调整片、后缘襟翼和整流罩、机翼下表面,确认各部件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2)确认机翼端部放电刷(4个)在位、无明显损伤。(3)确认机翼下表面的释压活门是闭合的(与机翼下表面平齐)。(4)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

737-300/400短停检查

13左发动机区域检查:(参考右发)

(1)确认发动机吊架、风扇和反推整流罩、涡流发生器、进气道、整流锥及风扇叶片无明显损伤。(2)检查发动机排气尾锥、排气机匣支柱和可见的涡轮叶片及第四级低压涡轮叶片,确认无明显损伤以及金属屑/油液沉积现象。(3)确认所有整流罩和接近盖板完全闭合锁好、无油液渗漏。如果添加滑油,需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已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已关闭。

737-300/400短停检查

14

左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冲压空气进气口和出气口无外来物堵塞。冲压空气进气门注意:冲压空气进气道中经常会吸入各种外来物,最终导致空调组件因冷却不足而过热跳开。

737-300/400短停检查

14

左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2)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前登机门机身蒙皮主货舱门主货舱门机械锁(注意检查在绿色锁好位)

737-300/400短停检查

14

左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3)确认静压口周围抛光面干净且无明显划伤。静压口

737-300/400短停检查

15

当飞机出现停场超过4个小时需要临时断电时,按需执行如下工作:(1)如果是在恶劣天气条件下(如寒冷天气、风沙天气),1)按需安装皮托管套,并确认红色警示飘带状况完好,标识清晰;2)按需罩上发动机布罩。 (2)按需排放饮用水系统。 是否执行饮用水排放?是: ;否:注释: 1)如果能获知停场时间内的最低温度,若该最低温度低于2摄氏度,需执行此项目。2)如果不能获知该最低温度,当外界温度低于10摄氏度,需执行此项目。(3)飞行前确认发动机布罩和皮托管套(如果安装)已拆下收好。如果执行了饮用水系统排放则通知相关部门对饮用水系统进行加水。

737-300/400短停检查

15(续)寒冷天气维护:(1)在可能结冰的天气下,飞行前用手触摸的方法检查飞机的外表面,确认飞机外表面无冰、雪、霜。 如需要,则执行737飞机除/防冰工卡JC-B737-12-0005。是否除冰、除雪?是: ;否:(2)寒冷天气下,当外界温度低于0℃(32℉)时,执行非常寒冷天气维护工卡JC-B737-12-0006的第3、4部分--过站附加维护工作和恢复工作。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1)过站进行排故、维修等工作需要安装起落架安全销(3个)和空速管套(4个)时,在工作结束后确认空速管套(4个)和起落架安全销(3个)已经取下并放入副驾驶座椅后面的储物格内。储物格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2)核实ACARS频率设置在AUTOMATIC(中国大陆及香港地区时在MIDU上确认频率为131.450MHZ,中国台湾地区及韩国时在MIDU上确认频率为131.725MHZ)ACARS频率在AUTOMATIC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3)确认机组氧气压力满足放行标准。P5板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3)确认机组氧气压力满足放行标准。记录机组人数人;氧气压力:PSI;参照温度:℃注释:1) 737-300使用的是76立方英尺的氧气瓶(三人制);2) 737-400使用的是114立方英尺的氧气瓶(四人制);3) 最低放行压力值参见附录2;4) 参照温度=(TAT+驾驶舱温度)/2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4) 检查A、B系统液压油量指示。若低于88%,则需加油,并在FLB上填写所加的液压油量。液压油油量指示滑油油量指示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5)关车后5到30分钟检查左/右发动机滑油量。若低于70%,则需加油至90%以上,并在FLB上填写所加的滑油量。注释1:正常情况下发动机滑油耗量低于0.4夸脱/小时(0.1加仑/小时或0.38升/小时),如果滑油耗量高于0.8夸脱/小时(0.2加仑/小时或0.76升/小时)则需采取必要纠正措施。注释2:加滑油时,如果左右发添加量相差大于或等于2夸脱(0.5加仑或1.9升),或最近连续三个航段单发添加量大于3夸脱(0.75加仑或2.85升),检查发动机是否有渗漏,并报告MCC。滑油/液压油油量指示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6)确认飞机“三证”原件在位。注:飞机“三证”要在

有效日期内!

737-300/400短停检查

16登机检查(7)确认FLB、TLB在位且至少两本;查阅FLB、TLB记录本,确认所有故障已处理并签署放行。记录本TLBFLB

737-300/400短停检查

17签署放行(该步骤由飞机放行人员实施检查并签字)签署放行(该步骤由飞机放行人员实施检查并签字)(1)检查确认前轮舱及左、右主轮舱无外来物。(2)左翼尖位置灯、右翼尖位置灯、防撞灯在位、完好,位置灯亮。(3)放行人员在签署放行时应确认起落架安全销(3个)、空速管套(4个)未安装在飞机上,并且已放置于驾驶舱指定位置。(4)查阅《技术记录本》,确保故障已处理完毕并完成签署。(5)放行人员确认接机小组人员均已完成工具清点,工具无丢失。(6)放行人员在《飞行记录本》本上签署放行。

737-300/400短停检查

18最后工作(1)飞机推出前,绕飞机一周进行检查,确认飞机各舱门、盖板关闭正常。(2)撤去轮挡及反光锥,按程序送飞机出港。(3)将轮挡及反光锥归位,再次清点工具,检查确认工作单已逐项画圈签署。

B737-300/400短停—备注发动机滑油牌号:MobilJetOilII。液压油规范:BMS3-11TypeV,牌号:PE-5。B737-3/400航前检查路线B737-3/400航前维护

B737-PF-001R91、取下四个皮托管套、三个起落架安全销。注释:1)确认安全销上的红飘带、保险件完好无丢失。2)需将取下的四个皮托管套、三个起落架安全销放入副驾驶座椅后面的储物格内。

1.开始工作皮托管套要放在驾驶舱副驾驶座椅后面的藏物格内警告:皮托管套在飞行前未取下或空速管堵塞将会严重影响到飞行安全。保护套(1)、取下四个皮托管套,三个起落架的安全销。警告:皮托管套在飞行前未取下或空速管堵塞将会严重影响到飞行安全。1.开始工作前起落架安全销(1)、取下四个皮托管套,三个起落架的安全销。注释:1)确认安全销上的红飘带、保险件完好无丢失。2)需将取下的四个皮托管套、三个起落架安全销放入副驾驶座椅后面的储物格内。1.开始工作(1)(1)确认全温探头无堵塞和明显损伤。(2)确认迎角传感器完好。(3)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皮托管无明显损伤、无烧蚀现象。(4)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蒙皮无明显损伤、无凹陷和隆起。(5)从地面检查雷达罩和机头区域蒙皮,确认无明显损伤。

2.机头区域检查2.机头区域检查(1)确认全温探头无堵塞和明显损伤。2.机头区域检查注意:因而,接收大气数据计算机输出的高度,空速的下列系统都会收到不正确的数据:自动油门、EFIS或DEU,飞行控制计算机、空中交通管制、近地警告计算机、偏航阻尼器、增压控制器、FMC、气象雷达等都会受到影响,从而影响到飞行安全。全温探头如果发生堵塞,那么大气数据计算机接收的总温信号就不正确,从而导致大气数据计算机所计算的气压高度和空速不准确。(3)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皮托管无明显损伤、无烧蚀现象。(4)确认RVSM关键区域内的蒙皮无明显损伤、无凹陷和隆起。2.机头区域检查(2)、检查左右迎角探测器完好,叶片角度正常。雷达罩在检查时应注意有无雷击现象(3)、从地面检查雷达罩和机头区域有无明显损伤。2.机头区域(NOTE)、检查前设备舱门和E/E舱门状态良好,关闭并锁好。前设备舱门E/E舱门注意:只有当两个舱门都关好以后,驾驶舱P5板上的设备舱门警告灯才会灭。(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2)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3)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4)用MIL-H-5606润湿的抹布清洁减震支柱镜面,并用干布擦干净。(5)确认轮舱内无外来物。

3.前起落架及前轮舱区域检查:1)、检查前轮胎无损坏、磨损到限、漏气、切口,轮毂无损伤。轮胎轮毂轮胎的检查标准参考(航前工卡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气门嘴安全释压活门2)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临近电门(3)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4)用MIL-H-5606润湿的抹布清洁减震支柱镜面,并用干布擦干净。‘X’尺寸镜面(5)确认轮舱内无外来物。前起落架收放作动筒转弯计量活门(在防护盖里面)转弯作动筒前起轮仓

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前厕所勤务面板周围无液体渗漏。(2)确认机组氧气热释片(绿色)在位。(3)确认静压口周围抛光面干净且无明显划伤。(4)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5)确认冲压空气进气口和出气口无外来物堵塞。(6)确认飞机底部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1)、确认前厕所勤务面板周围无液体渗漏。(2)、检查外部电源勤务盖板和前厕所勤务口盖已盖好。前厕所勤务口盖(注意检查有无蓝色液体)电源勤务盖板(2)、检查机组氧气热释片在位(绿色)。(4)、确认静压口周围抛光面干净且无明显划伤。备用静压口绿色热释片前货舱门4)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送飞机时应注意:货舱门手柄是否正确在位,货舱门拉绳是否被门夹住。前勤务门重点:手柄之否在正确位置,舱门的拦绳是否被门夹住。(5)确认冲压空气进气口和出气口无外来物堵塞注意:冲压空气进气道中经常会吸入各种外来物,如纸张、衣服毛巾、塑料袋等,结果会导致空调系统的冲压冷却空气量,最终导致空调组件因冷却不足而过热跳开。冲压空气进气门冲压空气排气门(6)确认飞机底部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1)确认发动机吊架、风扇和反推整流罩、进气道、整流锥及风扇叶片无明显损伤。(2)确认所有整流罩和接近盖板完全闭合锁好、无油液渗漏。(3)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已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已关闭4.右侧前段机身区域检查: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1)、目视检查右发动机吊架整流罩、进气道和风扇叶片无损伤。进气道吊架整流罩风扇叶片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1.目视检查右发动机吊架整流罩、进气道和风扇叶片无损伤。风扇叶片注意:检查风扇叶片时必须用手转动风扇叶片,叶片应转动自如无卡滞,并且叶片转动时无异常声音。注意:检查风扇叶片必须按顺序逐片进行检查。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2)确认所有整流罩和接近盖板完全闭合锁好、无油液渗漏。CSD勤务口盖滑油箱口盖余油口位于发动机底部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2)、检查发动机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参照MM71-71-00

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2)、检查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2)、检查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2)、检查各余油口无油液渗漏。5.右侧发动机区域检查(3)、检查确认滑油箱加油口盖已盖好、滑油勤务盖板已关闭。滑油箱口盖一定要盖好,否则将可能导致空中停车。6.右大翼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前缘襟翼和缝翼、副翼和调整片、后缘襟翼和整流罩、机翼下表面,确认各部件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2)确认右大翼的静电放电刷在位,无明显损伤。(左右翼梢各4个)

(3)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4)确认加油站接近门锁好。6.右大翼区域检查(1、2)(1)、检查右侧机翼前缘襟翼和缝翼、副翼及调整片、后缘襟翼和整流罩、机翼下表面,各部件应正常无损坏,无油液渗漏或渗漏在标准范围内。放电刷前缘缝翼副翼整流罩后缘襟翼前缘襟翼(2)、检查右翼端部放电刷(4个)在位、无损坏。应重点检查:1、前缘下表面有无油液渗漏的痕迹。2、后缘下表面有无擦伤,碰撞的痕迹。3、机翼下表面在结构上的接缝处有无燃油渗漏痕迹。结构接缝应重点检查:大翼下表面起落架外侧处的三角盖板安装螺钉有无松动、丢失。三角盖板位置6.右大翼区域检查应重点检查:放电刷如果发生了损坏,应注意检查机身的其他区域有无雷击的痕迹。(2)、检查右翼端部放电刷(4个)在位、无损坏。放电刷(3)、从地面检查确认目视所及的飞机顶部的所有导航/通讯系统的天线在位。6.右大翼区域检查6.右大翼区域检查(4)、确认加油站接近门锁好。加油站(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2)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3)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4)用MIL-H-5606润湿的抹布清洁减震支柱镜面,并用干布擦干净。(5)确认轮舱内无外来物。7.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区域检查7.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轮胎轮毂气门嘴超压释压活门安全释压活门:当轮胎由于过热压力达375到450PSI时,压力释放。(3)、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X’尺寸检查清洁镜面‘X’尺寸应符合勤务曲线的要求起落架的减震支柱的勤务曲线位置。位于左轮舱后壁板的左侧7.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检查刹车组件无液压油渗漏。刹车软管刹车组件重点检查有无液压油渗漏!7.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5)、确认轮舱内无外来物注意:管路和管路之间、管路和导线束之间不能互相摩擦,管路接头处不能有渗漏。7.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5)、检查起落架及右主轮舱内的各液压管路、液压部件状态正常、无渗漏。重点检查渗漏情况!7.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检查起落架及右主轮舱内的各液压管路、液压部件状态正常、无渗漏。消音器软管EMDP壳体余油软管EMDP消音器EMDP导线束重点检查渗漏情况!7.右起落架及右主轮舱检查注意:消音器软管与EMDP导线束的距离应大于0.5英寸;消音器软管与EMDP壳体余油软管的距离应大于0.25英寸。EMDP导线束与EMDP壳体余油管的距离大于0.5英寸。

8.右侧后段机身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8.右侧后段机身检查检查后机身蒙皮和后段外表正常。

后货舱门送飞机时的外部检查应重点检查货舱门手柄正确在位。右侧机身蒙皮后勤务门(已失效)后勤务门(已失效)8.右侧后段机身检查重点检查:后勤务门手柄是否正确在位,拉绳是否被门夹住。检查后勤务门的外部区域无明显损伤。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水平和垂直安定面、升降舵和方向舵,确认无明显损伤和油液渗漏。(2)确认飞机尾部区域的静电放电刷在位,无明显损伤。(左右水平安定面各3个,垂尾4个)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检查APU舱门锁好,无损坏,余油口无油液渗漏。APU舱门9.尾部区域检查检查APU余油口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检查APU余油口9.飞机尾部区域检查垂直安定面方向舵垂尾检查安定面、方向舵、垂尾各部件正常无损坏,无油液渗漏。检查尾翼上的放电刷在位、无损坏。

(水平尾翼左右各3个,垂尾4个)放电刷升降舵安定面

10.左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1)从地面检查机身蒙皮、各舱门外表,确认无明显损伤10.左侧后段机身区域检查检查后等机门的外部区域无明显损伤。

检查后段机身蒙皮。后登机门(已失效)机身蒙皮后登机门(已失效)机身蒙皮后登机门(已失效)机身蒙皮11.左起落架及主轮舱检查。(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2)确认各临近电门、导线和线管在位、完好。(3)确认减震支柱内筒镜面无油液渗漏。(4)用MIL-H-5606润湿的抹布清洁减震支柱镜面,并用干布擦干净。(5)确认轮舱内无外来物。轮胎轮毂气门嘴超压释压活门11.左起落架及主轮舱检查(1)轮胎磨损及扎伤、割伤未超标(具体检查标准参考附录1)机轮连接螺栓无丢失超压释压活门:当轮胎由于过热压力达375到450PSI时,压力释放。11.左起落架及主轮舱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