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 课件 丁宁 第1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_第1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 课件 丁宁 第1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_第2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 课件 丁宁 第1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_第3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 课件 丁宁 第1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_第4页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 课件 丁宁 第1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

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核心概念:职业生涯规划理论职业生涯决策模型大学生学业管理方法职业生涯管理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职业生涯决策模型和步骤。(2)掌握职业内部认知和外部探索的内容与方法。(3)掌握大学生学业管理的阶段和步骤。(4)具备一定的职业生涯决策和管理能力。

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2.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对职业生涯规划的讨论,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思考,激发学习的兴趣。(2)通过分析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和工作世界信息与职业的关系,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职业自我探索和工作世界探索的方法和意义,并能运用职业生涯决策模型进行职业生涯决策。(3)通过职业生涯管理方法的和步骤的训练,使学生能订立大学期间的学业管理计划并实施。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通过内在探索和外部世界探索的学习,激发同学们根据自己的个性特征和所学专业特点的匹配程度,考虑自己职业目标达到的可能性,并思考自身的职业生涯规划,进一步树立务实、求真的态度和正确的职业价值观。(2)培养学生计划、规划学业和职业的习惯,能够根据职业决策流程和反馈评估方法适时调整职业生涯各阶段的目标。(3)引导学生懂得生涯管理的重要性,引发学生对职业生涯管理相关问题的思考,培养学生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乐观的心态,做好应对社会角色转变的准备。第一节职业生涯规划概述一、职业概念及分类二、职业的重要意义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五、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核心问题六、大学生职业规划常见的问题一、职业概念及分类(一)什么是职业从词义的角度分析,“职业”一词是由“职”与“业”二字构成。“职”:社会职责、天职、权利与义务等;“业”:从事业务、事业、事情、独特性工作的意思。“职业”是个人与社会互动的范畴。美国社会学家塞尔兹认为,职业是一个人为了不断取得个人收入而连续从事的具有市场价值的特殊活动。这种活动决定从业者的社会地位。日本劳动问题专家保谷六郎认为,职业是有劳动能力的人为了生活所得而发挥个人能力,为社会作贡献的连续活动。美国哲学家、教育家杜威以为,职业是人们可以从中得到利益的一种“生活活动”。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是社会学和经济学的定义界定。

一、职业概念及分类

1.职业的社会学定义美国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温斯洛.泰勒(FrederickWinslowTaylor,1968)在《职业社会学》中把职业定义为“职业的社会学概念,可以解释为一套成为模式的与特殊工作经验有关的人群关系。这种成为模式的工作关系的结合,促进了职业结构的发展和职业意识形态的显现。”职业的社会学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是社会分工体系中某一分支的社会位置,为劳动者进入生产系统成为生产者提供场所。(2)职业是个人与社会、他人和单位形成联系的联接点。社会依靠个人的职业活动来推动和发展,个人则通过职业活动维持自身的生存,对社会做出自己的贡献,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3)职业是劳动者承当一定职责和义务的劳动角色,它体现着劳动者的社会角色。劳动者必须遵守劳动角色的规范要求,具备劳动角色的技能要求,履行角色的权利和义务。

一、职业概念及分类

2.职业的经济学定义职业的经济学定义主要是从经济学的角度解释职业的概念。美国学者阿瑟.萨尔兹在《社会科学百科全书》将职业描述为人们为了获取经常性的收入而从事连续性的特殊活动。职业的经济学定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职业是劳动者获取经济利益而从事的某项工作,劳动者通过劳动获取经济收入,承担该职位所需承担的责任和义务。(2)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具有连续性和稳定性的某项工作,劳动者必须不间断、连续地从事某项工作,该项工作才能称其为职业。(3)职业是劳动者从事的社会分工体系中某一具体、专门的社会分工,不同的行业分工、不同的岗位赋予从业者不同的工作内容、职责、报酬和社会地位等等,对该职位劳动者从事的工作也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和规范。

一、职业概念及分类

(二)职业分类我国是最早开展职业分类的国家,这一点从2500年前儒学经典的记录中就可以看得出来。如《春秋·谷梁传》写道:“古者立国家,百官具,农工皆有职以事上。古者有四民,有士民,有商民,有农民,有工民。”至于《周礼》读起来更像一部古代的职业分类大辞典(只不过略侧重于“白领”了一点),尤其是其中的《周礼·冬官考工记》,开宗明义说:“国有六职,百工与居一焉。或坐而论道,或作而行之……”通篇论述了王公、士大夫、百工、商旅、农夫和妇功等不同职业的分工和职责,分类之精细和描述之详尽令人叹为观止。那时,职业分工还有很强的世袭性,一代又一代地传下去,甚至以自己的职业作为自己的姓氏(如姓屠、师、桑、陶、卜、贾等),反映了人们有很强的职业归属感。中国古代先进的职业分类是构筑中国古代灿烂文明的重要制度支柱,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文化遗产。一、职业概念及分类(二)职业分类现代职业分类是工业革命的产物,也是现代人文精神的反映。职业分类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逐步取代了传统社会职业分类中固有的封建性和等级性。职业分类不但是职业的外在特征(社会需求性的特征)的反映,而且是职业的内在特征(个人发展性的特征)的体现。1999年编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是我国第一部对职业进行科学分类的权威性文献,由于它的编制与国家标准《职业分类与代码》(GB6565—86)的修订同步进行,相互兼容,因此,它本身也就代表了国家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把职业分为4个层次,包括8个大类,66个中类,413个小类,l838个“细类”。随着经济社会发展、科学技术进步和产业结构调整,我国社会职业构成和内涵发生了较大变化:产生了一批新的职业,部分职业出现了整合、调整甚至消亡。2022年7月第二次全面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此次大典修订围绕数字经济、绿色经济、制造强国和依法治国等要求,专门增设或调整了相关中类、小类职业。与此同时,一、职业概念及分类(二)职业分类根据实际,取消或整合了部分类别职业。据统计,新版大典包括大类8个、中类79个、小类449个、细类(职业)1636个。每个大类的名称,所含中类、小类和细类(职业)的数量如表1-1-1所示。《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科学地、客观地、全面地反映了当前我国社会的职业构成,填补了我国长期以来在国家统一职业分类领域存在的空白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一、职业概念及分类

我国职业分类大类序号大类名称中类小类职业一党的机关、国家机关、群众团体和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负责人61525二专业技术人员11124488三办事人员和有关人员41236四社会生产服务和生活服务人员1596356五农、林、牧、渔业生产及辅助人员62454六生产制造及有关人员32173672七军人444八不便分类的其他从业人员111合计8794491636资料来源: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2022年版)二、职业的重要意义美国著名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AbrahamMaslow)将人的需求由低层次向高层次进行分层概括,即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会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从而提出需求层次理论职业是满足个人需求的媒介,可见个人潜能的发挥及自我实现与职业发展有密切的联系。作为自我实现的唯一途径,职业具有以下五个方面的重要意义。二、职业的重要意义(一)提供生活保障通过工作获得报酬,以此换取人们生活所需的各种物品,如衣服、食物、住房等,从而满足稳定的工作在满足人们维持生活的需要。(二)建立安全感基本需要的同时,还能为人们提供医疗保险、失业保障和退休金等福利,减少人身安全、疾病等生活方面的困扰与担忧。这也是继生理需求得到满足后,人们最关心的问题。(三)提供人际关系在职业发展或追求共同目标的过程中,往往需要扩大个人的生活圈子,从而建立广泛的人际交往关系。人际关系和社会交往的扩展与职业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而工作的场所便是除家庭以外最重要的人际交往场所。(四)赢得他人尊重每个人在工作和生活中都有获得尊重的需要,不管是受人尊重还是自尊,都可以通过做出让社会认可和自己满意的成绩来实现,而工作便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最好途径。(五)实现自我价值在实现个人理想、抱负和发挥个人能力的过程中,能履行或达到自己的意愿,便是自我实现。自我实现的动力源自内心,通过努力开发自身潜力,使自己成为自己所期望的样子。

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

(一)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也称为帕森斯特质因素论,是职业选择与职业指导领域中经典的指导性理论。被称为职业指导之父的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1909)在《ChoosingaVacation》一书中提出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格模式,每种人格模式的个人都有与其相适应的职业类型,个人和职业都具有稳定的特征,职业选择就是在这二者之间进行适当的取舍。帕森斯的人—职匹配理论明确阐明职业选择的三个原则:第一,要了解个人的能力倾向、兴趣爱好、性格特点和身体状况等个人特征;第二,分析各种职业对人的要求,以获得有关的职业信息;第三,上述两个条件的平衡,即在了解个人特征和职业要求的基础上,选择一种职业需求与个人特长匹配的职业。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二)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约翰·霍兰德(JohnHolland)是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心理学教授,美国著名的职业指导专家。他于1959年提出了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职业兴趣理论。认为人的人格类型、兴趣与职业密切相关,兴趣是人们活动的巨大动力,凡是从事具有职业兴趣的职业,都可以提高人们的积极性,促使人们积极地、愉快地从事该职业,而且职业兴趣与人格之间存在很高的相关性。他将人的职业兴趣归纳为六种类型:即实用型(realistictype)、研究型(investigativetype)、艺术型(artistictype)、社会型(socialtype)、企业型(enterprisingtype)和事务型(conventionaltype)。霍兰德职业兴趣六边形理论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三)职业生涯决策理论美国著名职业规划大师约翰.克朗伯兹(JohnKrumboltz)根据班杜拉社会学习理论,主张个人的人格与行为主要受到独特的学习经验的影响,应当由日常生活事件来解释生涯决策及其过程,并于1979年出版了《社会学习理论和生涯决定》一书。他认为对个人生涯决策具有影响力的因素包括以下四类:遗传天赋和特殊能力;环境条件和事件;工具性学习经验(如生涯规划技巧、职业或教育表现等)和联结性学习经验(如观察学习等经验);任务取向技巧。克朗伯兹认为,在个人与环境事件的互动中学习得到的新经验、个人的兴趣、价值观与人格特质等均可通过学习经验加以改变与拓展,每个人一生中的独特学习经验会影响个人的职业决策。三、职业生涯规划基本理论(四)职业生涯发展理论美国著名的职业生涯规划大师舒伯唐纳德•舒伯(DonaldE.Super)于1953年根据不同年龄阶段人们的生涯任务与角色的差异,将生涯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成长期(growth)、探索期(exploration)、建立期(establishmen)、维持期(maintenance)、衰退期(decline)。职业发展的五个阶段并不完全和年龄相关,而且各阶段之间并不存在严格的界限,可能有交叉,在人生中的不同时期,都可以经历由这五个阶段构成的一个“小循环”。生涯彩虹图四、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意义(一)有利于自我定位(二)明确职业发展目标(三)提升职业竞争能力五、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核心问题(一)职业生涯规划的原则1.个性化原则2.整体性原则3.阶段性原则4.可操作性原则5.实时调整原则五、大学生职业规划的核心问题(二)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职业生涯规划的程序是一个长期的、连续的过程。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规划一般经过以下七个步骤:总之,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不仅是一个复杂的程序,还需要用科学的方法去实施,并持之以恒。六、大学生职业规划常见的问题大学生在职业生涯规划过程中,从自我认识、环境评估、职业定位、计划执行以及评估反馈等环节都暴露出一些常见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职业发展期望过高(二)社会实践缺乏职业方向性(三)过于追求“最佳规划”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第二节职业认知—自我认知

一、兴趣探索二、性格探索三、能力探索四、职业价值观探索五、兴趣、性格、能力和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

第二节职业认知—自我认知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综合内部探索和外部探索两方面的信息进行职业决策。内部探索主要是指自我认知,外部探索主要是指对工作世界的探索。

一、兴趣探索

美国波士顿大学教授弗兰克·帕森斯(FrankParsons)在1909年出版的《ChoosingaVacation》一书中指出,人们在选择职业时,首先要对自己有清楚的了解,包括态度、兴趣、能力、资源限制及其他特质。(一)兴趣的概念人们普遍认为兴趣是指个人对研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积极的心理倾向性,不是靠外界强制力量形成的,而是出于个人的强烈愿望建立和发展起来的。兴趣作为一种意识倾向和内心要求,不是先天就有的,而是在人们需要的基础上,由于对某种事物的了解和反复接触后产生的。兴趣的概念在18、19世纪就被纳入了哲学、教育学和心理学的范畴,让·皮亚杰(Jean

Piaget)指出:“兴趣,实际上就是需要的延伸,它表现出对象与需要之间的关系,因为我们之所以对于一个对象发生兴趣,是由于它能满足我们的需要。”在职业生涯领域,从最早的弗兰克·帕森斯开始,职业生涯发展专家就把兴趣当作职业选择的一个重要部分,比如著名的生涯理论----霍兰德兴趣类型说就是专门研究兴趣与职业匹配问题的。

一、兴趣探索

(二)兴趣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1.兴趣是职业生涯选择的重要依据都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可以使人集中精力去获得你所喜欢的职业知识,启迪智慧并创造性地开展工作。2.兴趣是保证职业稳定兴趣是工作动力的主要源泉之一,是职场成功的重要因素。一个人对工作感兴趣,就愿意钻研,就会出成就。兴趣主要用于预测工作满意感和工作稳定性,工作满意是职业生涯适应的一大标志。

3.兴趣可以提高工作效率因为兴趣可以通过工作动机促进能力的发挥,充分发挥工作者的才能,兴趣和能力的合理结合会大大提高工作效率。一、兴趣探索(二)兴趣的测评方法二十世纪三四十年代,涌现出大量的心理测评工具。在诸多的测评工具中,以霍兰德职业兴趣理论为基础的兴趣测评成为应用最为广泛的测评工具之一。霍兰德认为大多数人的职业兴趣可以归纳为六种类型。大多数人都可以被归为六种RIASEC类型中的一类:现实型(R)、研究型(I)、艺术型(A)、社会型(S)、企业型(E)和传统型(C)(见表1-1-2)。个人的职业兴趣往往是多方面的,很少只是集中在某一种类型上,大家可能或多或少地具备所有六种兴趣,只是偏好程度不同。与之相应,也存在六种RIASEC环境。(见表1-1-2)。

表1-1-2RIASEC职业兴趣类型及环境要求一、兴趣探索霍兰德还提出了六角形模型来解释六种职业类型之间的关系。在六边形中相邻或相近的类型有较多的共同点,例如,企业型和社会型。其次,在六边形上距离最远的类型共同点最少,例如现实型与社会型,或是传统型与艺术型。使用霍兰德兴趣类型模型可以了解并解释自己的兴趣,并根据它来探索及理解工作世界。二、性格探索黑格尔认为:“在具体的活动中的情致就是人的性格。我国心理学界一般把性格定义为:“性格是一个人较稳定的对现实的态度和与之相应的习惯的行为方式。人的性格是在一个人生理素质的基础上,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逐步形成的。从广义上而言,性格是思想、气质、能力和兴趣的总和。性格是人的内在实质,是个人思想感情的仓库;而狭义的性格,是指人物在对人、对事、对已的态度和行为方式上所表现的心理特点。二、性格探索(一)性格与生涯发展的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偏好,如果我们对自己的性格能有所了解,并能找到和性格偏好相匹配的职业和职业环境,我们会更自信,工作满意度会更高,更容易在工作中取得佳绩。虽然性格特质的分析,让“什么样的人会选择什么样的工作”变得有迹可循。但是,工作仍会持续不断地对性格特质的塑形和修正发挥关键性的影响力,使得性格特质逐渐发生转变。二、性格探索(二)性格类型理论性格的差异与生俱来,这正好形成区分不同人的重要特征。比如,我们会觉得某些人天生就比较容易相处,有些人天生小心谨慎、井井有条,另外一些人则善于变通。基于此,众多关于性格的分析模型或工具被开发出来,协助我们了解和分辨人的不同性格类型。著名心理学家卡尔•荣格(CarlJung)提出了性格类型理论,他研究人们在收集信息以及决策方面的不同倾向,同时也向我们展示了人在适应周围外部环境时的不同倾向。二、性格探索在荣格的性格类型理论问世之后,美国一对著名的母女心理学家组合凯瑟琳•布莱格斯(KatharineCookBriggs)与她的女儿依莎贝尔•布莱格斯•迈尔斯(IsabelBriggsMyers)在理论基础上对其进行了优化和改良,并经过近40年的不断研究和发展完善,使之成为今天的Myers-BriggsTypeIndicator(MBTI)性格分析工具。作为一个科学的分析工具,MBTI性格分析工具可以帮助个体了解性格类型特点,从而在工作和生活中更积极地发挥自己的优势和长处。4个字母的每种组合,都代表一个特定的性格类型。4个性格构面,8种性格倾向,两两组合,形成了MBTI的16种性格类型。MBTI16种性格类型及其通常具有的特征性格类型特点性格类型特点ISTJ沉静,认真;贯彻始终、得人信赖取得成功。讲求实际,注重事实,能够合情合理地去定应做的事情,而且坚定不移地把它完成,不会因外界事物而分散精神。以做事有次序、有条理,不论在工作上、家庭上或者生活上。重视传统和忠诚。ESTP有弹性,容忍;讲求实际,专注即时的效益。对理论和概念上的解释感到不耐烦,希望以积极的行动去解决问题。专注于“此时此地”,喜欢主动与别人交往。喜欢物质享受的生活方式。能够通过实践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ISFJ沉静,友善,有责任感和谨慎。能坚定不移地承担任。做事贯彻终、不辞辛劳和准确无误。忠诚,替人着想,细心;往往记着他所重视的人的种种微小事情,关心别人的感受。努力创造一个有秩序、和谐的工作和家居环境。ESFP外向,友善,包容。热爱生命、热爱人,爱物质享受。喜欢与别人共事。在工作上,能用常识、注意现实的情况,使工作富趣味性。富灵活性、即兴性,易接受新朋友和适应新环境。与别人一起学习新技能可以达到最佳的学习效果。INFJ探索意念、人际关系和物质拥有欲的意义和它们之的关系。希望了解什么可以激发人们的推动力,对别人有洞察力。尽责,能够履行他们坚持的价值观念。有一个清晰的理念以谋取大众的最佳利益。能够有条理地、果断地去实践他们的理念。ENFP热情而热心,富于想象力。认为生活是充满很多可能性。能够很快地找出事件和资料之间的关联性,而且有信心地依照他们所看到的模式去做。很需要别人的肯定,又乐于欣赏和支持别人。即兴而富于弹性,时常信赖自己的临场表现和流畅的语言能力。INTJ有具创意的头脑、有很大的冲劲去实践他们的理念和达到目标。能够很快地掌握事情发展的规律,从而想出长远的发展方向。一旦作出承诺,便会有条理地开展工作,直到完成为止。有怀疑精神,独立自主;无论为自己或为他人,有高水准的工作表现。ENTP思维敏捷,机灵,能激励他人,警觉性高,勇于发言。能随机应变地去应付新的和富于挑战性的问题。善于引出在概念上可能发生的问题,然后很有策略地加以分析。善于洞察别人。对日常例行事务感到厌倦。甚少以相同方法处理同一事情,能够灵活地处理接二连三的新事物。性格类型特点性格类型特点ISTP容忍、有弹性;是冷静的观察者,但当有问题出现,便迅速行动,找出可行的解决方法。能够分析哪些东西可以使事情进行顺利,又能够从大量资料中,找出实际问题的重心。很重视事件的前因后果,能够以理性的原则把事实组织起来,重视效率。ESTJ讲求实际,注重现实,注重事实。果断,很快作出实际可行的决定。能够安排计划和组织人员以完成工作,尽可能以最有效率的方法达到目的。能够注意日常例行工作的细节。有一套清晰的逻辑标准,会有系统地跟着去做,也想别人跟着去做。会以强硬态度去执行计划。ISFP沉静,友善,敏感和仁慈。欣赏目前和他们周遭所发生的事情。喜欢有自己的空间,做事又能把握自己的时间。忠于自己所重视的人。不喜欢争论和冲突,不会强迫别人接受自己的意见或价值观。ESFJ有爱心,尽责,合作。渴望有和谐的环境,而且有决心营造这样的环境。喜欢与别人共事以能准确地、准时地完成工作。忠诚,即使在细微的事情上也如此。能够注意别人在日常生活中的需要而努力供应他们。渴望别人赞赏他们和欣赏他们所作的贡献。INFP理想主义者,忠于自己的价值观及自己所重视的人。外在的生活与内在价值观配合。有好奇心,很快看到事情的可能与否,能够加速对理念的实践。试图了解别人、协助别人发展潜能。适应力强,有弹性;如果和他们的价值观没有抵触,往往能包容他人。ENFJ温情,有同情心,反应敏捷和有责任感。高度关顾别的情绪、需要和动机。能够看到每个人的潜质,要帮助别人发挥自己的潜能。能够积极地协助人人和组织的成长。忠诚,对赞美和批评都能作出很快的回应。社交活跃,在一组人当中能够惠及别人,有启发人的领导才能。INTP对任何感兴趣的事物,都要探索一个合理的解释。喜欢理论和抽象的事情,喜欢理念思维多于社交活动。沉静,满足,有弹性,适应力强。在他们感兴趣的范畴内,有非凡的能力去专注而深入地解决问题。有怀疑精神,有时喜欢批评,常常善于分析。ENTJ坦率、果断、乐于作为领导者。很容易看到不合逻辑和缺乏效率的程序和政策,从而开展和实施一个能够顾及全面的制度去解决一些组织上的问题。喜欢有长远的计划、喜欢有一套制定的目标。往往是博学多闻的,喜欢追求知识,又能把知识传给别人。能够有力地提出自己的主张。二、性格探索需注意的是,在使用MBTI性格分析工具时,不要简单地对自己或者他人进行分类或标签化,也不要因此自我设限。16种性格类型的描述,是对于性格普遍性的概括,并不是所有的描述都适用于某个特定的人。比如,某人在日常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行为倾向,可能与他近期所经历的事情或者经验有关,导致他忽略了一贯的天性而趋近于相反的倾向,而这一切只是为了让他觉得更加“成功”。另外一个可能是,他正处于某个转折点,需要学习那些在过去他并不擅长的倾向。性格类型所描述的内容,只是为人们深入了解自我提供指引。三、能力探索(一)能力的内涵1.什么是能力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谈到一个人所具备的能力,经常会说沟通能力、应变能力、运动能力、学习能力等等,究竟什么是能力?能力是一个被广泛使用,但依然充满争议的概念。一方面,对能力概念自身的内涵存在多种解释,同义或近义概念很多。埃贝林.施奈德(EbelingL.Snyder)等人区分了“Competence”和“Competency”,认为前者指向功能(functionalsense),多数使用复数;后者指向“个体行为或特征”,侧重个人的职业成就(OccupationalPerformance)。富兰克林.哈特(FranklinHartle)认为,能力(Competency)是促使个体在工作中有卓越表现的个人特质(IndividualCharacteristics),其包含“可见的能力”如知识和技能,也包含“潜隐的能力”如个人特质和动机等。有研究者侧重研究个体特征。也有研究者侧重研究组织能力或集体能力,即把能力看作能在竞争中赢得优势的核心的组织资源。另一方面,能力的外延也非常丰富,诸如核心技能、就业能力、生活能力、软能力、转化能力及关键能力等。三、能力探索心理学对能力的定义是指人们成功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须具备个性心理特征。能力按照其获得的方式(先天具有与后天培养),可以分为“能力倾向”和“技能”两大类。能力倾向或天赋是指我们先天遗传的能力以及有待开发可用于学习和发展技能的能力;是指上天赋予每个人的特殊才能,是一种潜能,如音乐、运动能力等。遗传、环境和文化都可以影响到天赋的发展。技能则是指经过后天学习和练习培养而形成的能力,如阅读能力、人际交往能力、表达能力等,技能包括发展和习得的知识与躯体行为。在现实生活中,个人的能力水平往往是能力倾向和技能两方面的结合。三、能力探索2.能力倾向理论1983年,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HowardGardner)提出了多元智力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该理论认为,智力是多元的是由同样重要的多种能力而不是一两种核心能力构成的,而且各种能力不是以整合的形式存在,而是以相对独立的形式表现出来的。他的研究表明,人类至少有七种不同的智力:言语-语言智力、逻辑-数理智力、视觉-空间智力、音乐-节奏智力、身体-动觉智力、交往-交流智力和自知-自省智力。这七种智力在个人的智力结构中处于同等重要的地位,每个人都同时拥有这七种智力,但它们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从而使得每个人的智力各具特点。多元智力论(thetheoryofmultipleintelligences)三、能力探索3.什么是技能技能是行为和认知活动的结合。斯诺(R.F.Snow)认为技能是由与行为及认知有关的事项的结构系列组成。该观点突出了技能结构中各因素的相互联系。技能是个体运用有关的知识和过去的经验,通过练习而形成的一定的动作方式或智力活动,但对于不同职业和不同任务来说,技能的要求有所侧重,高水平的技能是人们进行创造性活动的重要条件。三、能力探索4.技能的分类辛迪•梵和理查德•鲍尔斯(SidneyFine&RichardBolles)的理论将技能分为三种类型:知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和可迁移技能。(1)知识技能知识技能是指那些需要通过教育或者培训才能获得的知识、经验或能力。一般包括基础知识、专业知识和操作知识三、能力探索(2)自我管理技能自我管理技能又称为适应性技能,是指个体在不同环境下管理自己的能力。如较强的敬业精神、认真踏实、积极进取、热情自信、勇于创新等都是对自我管理技能良好的人的一种描述。(3)可迁移技能可迁移技能就是可迁移的通用技能,是指在某一种环境中获得并可以有效地迁移到其他环境中去的技能,也是个人能够持续运用和最能够依靠的技能。例如,沟通表达、数字运算、与人合作、解决问题、组织策划、信息处理等都属于可迁移技能。可迁移技能是从各项活动中获得的,具有可迁移性、实用性和普遍性。三、能力探索(二)能力倾向和技能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1.能力倾向与技能的区别与关联能力倾向是个体顺利完成活动的直接有效的心理特征,而技能则是个体身上固定下来的复杂动作系统;技能是对动作和动作方式的概括,而能力倾向则是对调节认识活动的心理活动过程的概括,是较高水平的概括。技能与能力倾向相互关联,难以分割。技能是能力的一部分,是能力的基础,当一项技能被反复操练,会进一步内化成为一种能力,而当具备一定能力时,可以迅速转移到其他技能领域。三、能力探索2.能力倾向与职业生涯发展的关系职业生涯中,职业成功不仅与人的个人性格、知识技能、工作态度、物质条件、健康状况等因素有关,而且与一个人的能力倾向密切相关。心理学家劳埃德.罗圭斯特与任埃夫·戴维斯(LloydH.Lofquist&RenéV.Dawis,1984)在对个体的工作适应能力进行多年研究以后,提出了明尼苏达工作适应论。他们认为:当工作环境能够满足个人的需求时,个人会感到“内在满意”;而当个人能够满足工作的要求时,个人能够达到“外在满意”(即令自己的雇主,同事感到满意)。当个人能够同时达到内在和外在满意时,个人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就比较协调,在该工作领域也能持久发展。而在对“内在满意”和“外在满意”这两个指标的衡量当中,能力倾向都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当一个人的能力倾向和工作的要求相匹配时,最容易发挥自己的潜能,并且获得满足感。相反,当一个人去做自己能力倾向所不及的工作时,就会感到焦虑,甚至产生挫败感。因此在职业生涯发展中,我们需要寻求个人能力倾向与职业能力要求适配的职业。三、能力探索3.技能与生涯发展的关系技能是个人职业成功的基础。人的技能差别是客观存在的,这种差别制约着人们活动的领域与职业选择的范围。不同的职业选择对人的技能发展的影响也是十分明显的。在求职中,技能往往是雇主特别感兴趣的部分,他们关注的问题是“你能做什么?”密歇根州立大学的高校就业研究所(CERI)每年调查上千名雇员,结果显示,即使在第一份工作中,学生也需要展示自己的技能。新员工会被要求去分析、综合、评估、创造信息和知识,来帮助组织解决问题并发展壮大。因此,我们在步入职场之前,必须了解自己的技能及其与从事职业的匹配程度。

四、职业价值观探索

(一)什么是职业价值观若问什么是“好”职业,通常是仁智各见,莫衷一是。有人看重高薪,生涯大师唐纳德.舒伯(DonaldE.Super,1910)认为,职业价值观是个人追求的与工作有关的目标,即个人的内在需求及其在从事活动时所追求的工作特质或属性;它是个人对与工作有关的客观事物的意义、重要性的评价和看法。每个类别的职业都具备不同的特性,每个人对待职业特性会有完全不一样的评判标准和价值取向,因而产生了不同的职业价值观。

四、职业价值观探索(三)探索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一旦形成往往能够决定我们的职业追求,但它也会随着现实环境的变化而发生一些改变。职业价值观是个体独特经历的反映,影响着我们的职业选择和发展,因此澄清自己的职业价值观是十分必要的。那么我们如何才能澄清自己的价值观呢?请回想一下过去一两个月内你作出的相对重要的决定。比如:你是如何运用自己的时间、精力和金钱的?你希望如何运用它们,而实际上又把它们花在了什么方面?在一些举棋不定的事情上,你最终作出了什么样的选择?当你回顾这些决定时,这样的选择是你想要的吗?比较一下你在自我探索活动中所得出的价值观,与你在实际作决定时所选择的是否有什么不同。如果这两者之间有差异,思考一下:你是要调整自己的选择,以求更符合自己所宣称的职业价值观呢,还是说那些反映在你行动中的价值取向其实才是你真正相信的?回答这些问题的过程,就是价值观澄清。它会有助于个人从整体出发,更好地为自己的全面发展作出考虑和选择。四、职业价值观探索生活中重要他人(如父母、同学师长等)的价值观常常会对我们产生影响,重要的不是去评判对错,而是去考量这些价值观给自己的生活和职业发展带来的影响,并适时作出调整。大学生还处在建立和形成个人职业价值观的生涯探索期,有一些混乱是必然的,重要的是对自己的职业和生活进行不断地思考和探索。职业价值观的澄清本身也不是一劳永逸的过程,因此,有必要进行进一步地探索,并在今后的生活和工作中不断反思。四、职业价值观探索(四)职业价值观的评定方法在职业价值观的测评中,目前使用较多的是宁维卫1990年修订的舒伯编制的《职业价值量表》与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施恩(E.H.Schein)教授提出的职业锚理论及其测评方法。前者修订的职业价值量表包括60个项目,涉及15个职业价值观;后者将职业锚分为技术职能型、管理型、自主独立型、创造创业型、安全稳定型、服务奉献型、挑战型及生活型等8种,常用40个问题进行测试,二者均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五、兴趣、性格、能力和职业价值观与职业的关系

(一)兴趣与职业——择己所爱(二)性格与职业——择己所适(三)能力与职业——择己所长(四)职业价值观与职业——择己所需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第一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第二节职业认知—工作世界探索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需要综合内部探索和外部探索两方面的信息进行职业决策。内部探索主要是指自我认知,外部探索主要是指对工作世界的探索。六、工作世界探索

工作世界是一个实现职业理想的外部平台。通过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的自我探索形成一个适合自身的工作世界探索范围后,大学生能够更好地利用工作世界进行外部探索。(一)什么是工作世界关于工作世界的含义,奥地利裔美籍著名社会学家许茨(AlfredSchutz1945)指出:工作世界是一个由自然、身体的运动与操作、工作任务、工作目标、工作成功与失败的效果以及工作同伴关系构成的总体,工作世界或工作行动总体化并改变外部世界,是现实世界或生活世界的基础和核心,且主体间的沟通交往关系即主体间性关系只有在工作世界总体性中才能实现。六、工作世界探索(二)工作世界地图目前国际上普遍流行的产业划分思路是按照人类生产发展的历史阶段将农业作为第一产业、加工制造业作为第二产业、服务业作为第三产业,又称三次产业分类法。我国对三次产业的划分始于1985年,我国国家统计局根据1984年发布的《国民经济行业分类》国家标准,明确把我国产业划分为三大产业。把农业(包括林业、牧业、渔业)定为第一产业,把工业(包括采掘业、制造业、自来水、电力、蒸汽、煤气)和建筑业定为第二产业,把除第一、二产业以外的各行业定为第三产业。六、工作世界探索根据2018年发布的最新一版《三次产业划分规定》,我国第一产业共分1个门类(农、林、牧、渔业)、4个大类;第二产业共分4个门类(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43个大类;第三产业共分18个门类(批发和零售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住宿和餐饮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土地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教育,卫生和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公共管理、社会保障和社会组织,国际组织,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50个大类。六、工作世界探索美国大学考试中心(AmericanCollegeTest,ACT)在1985年建立的“工作世界地图”,它将职业分为6种类型、12个职业组和26个具体的职业类别。通过工作世界地图,我们可以从理论上认识可以从事的职业类型,如图所示。六、工作世界探索A:与就业相关的服务B:市场与销售C:管理D:监管和保卫

E:沟通和记录F:金融交易G:物流H:运输及相关行业I:农业、林业及相关行业J:计算机信息专业人员K:建筑和维护人员L:手工艺人M:制造加工N:机械电器专业人员O:工程技术P:自然科学和技术Q:医疗技术R:医疗诊断和治疗S:社会科学T:实用艺术(视觉)U:创造性和表演艺术V:实用艺术(协作和口头)W:卫生保健X:教育Y:社区服务Z:私人服务六、工作世界探索工作世界地图包括两组维度和4个主要的象限,两组维度分别为人-事物和数据-主意,其具体含义如下。人:指人际之间的一种互动,在工作过程中和其他人有所接触和沟通,如看护、教育、咨询、服务,以及领导、管理等。如教师、导游等工作主要是与人打交道。事物:指在工作过程中处理与人无关的事物,很少需要或不需要与他人进行沟通与交流,如机械、制造、运输、维修等。如农夫、工匠等工作主要是与事物打交道。数据:指对文字、信息等资料进行收集、整理,比较重视客观事实与理性思维分析。如会计、数据录入员等工作主要是与数据打交道的。主意:指人们充分运用主观能动性,在头脑中进行的工作,如对真理进行探究、创意的萌发等。如科学家、哲学家等工作主要是与主意打交道的。六、工作世界探索(三)探索工作世界的途径与方法很多同学不知道如何进行工作世界的探索,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工作世界的信息浩如烟海,根本搞不清应该从哪入手。如果有一个探索范围,则会容易很多。通过前面单元的自我探索可以帮助个人初步形成一个探索的范围,自我探索中的兴趣、性格探索,每一部分最后有相应适合的职业出现。此外,每个人还有自己心目中理想的职业,可以把有共同特点的职业列出来。这样就获得了一个职业清单。结合个人的能力和价值观再次从职业清单中进行筛选,最终就得到预期的职业库。六、工作世界探索研究表明:在做决策时,太多的信息容易让人迷失,反而拿不定主意;而过少的信息又起不到让当事人了解客观事实的作用。所以,在形成预期职业库的时候,库的大小根据自己的情况要有适当的平衡,通常5~10个职业调查是比较适中的。在信息探索过程中,抛开自己固有的想法,保持开放的心态,就容易获得客观的信息。六、工作世界探索1.探索工作世界的途径工作世界探索可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静态的资料包括出版品、网络、各类招聘会和人才交流会等;动态的资料接触,例如专业俱乐部、专业协会/学会、生涯人物访谈等;参与真实情境,指通过直接观察、实习、实践探索工作世界。2.探索工作世界的方法(1)

用职业分类的方法帮助探索工作世界按照一定的规则将职业分类,同学们就可以轻松地找到和这些特点相关的工作。如霍兰德六角形模型分类方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以及“工作世界地图”的职业分类,除此之外,社会上还有一些通俗的分类方法,比如最热门的职业、最受人尊敬的职业、最赚钱的职业、需求量最大的职业、发展前景最好的职业等等。六、工作世界探索(2)

结合网络探索工作世界可通过网络,比如:前程无忧招聘网(http:///)、招聘网(http:///)、中华英才网(http:///)、国家职业资格工作(http:///)中国人力资源网(http:///)等了解相关职业信息。(3)撰写工作世界说明书

通过小组讨论,了解和自己专业相关的职业有哪些。活动步骤:请各小组同学用头脑风暴法列举出与自己专业相关的尽可能多的职业,并将所有联想到的职业都记录下来;根据以下提纲,撰写工作世界说明书。六、工作世界探索1、基本条件包括需要具备的教育背景(专业、学历)、年龄、职业技能证书、工作经验(有哪些经验的优先)等。2、技能要求a.专业知识技能:职业需要掌握的专业知识、工具的使用等的水平程度。b.可迁移技能:职业需要具备的通用能力,比如沟通、表达、写作、团队协作等能力。c.自我管理技能:职业重点需要具备的品质特征,比如情绪管理、细心、亲和力、热情等品质。3、岗位职责4、职业所在行业调研a.所在行业的发展现状、未来趋势。b.国家相关政策。c.龙头企业、目标地区的行业发展水平等。5、该职业的工作环境a.该职业从事的主要工作内容。b.该职业的组织环境。c.该职业的空间环境。6、该职业工作者待遇及发展空间a.该职业工作者的薪酬(等级)。b.该职业工作者的职业发展路径。提纲内容: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第三节职业生涯决策

一、职业生涯决策的内涵二、职业生涯决策原则三、职业生涯决策风格和决策者类型四、职业生涯决策模型

一、职业生涯决策内涵

(一)职业生涯决策概念决策指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从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可行方案中选择一个合理方案的分析判断过程。决策,就是作出决定!“起床”还是“睡懒觉”?“打游戏”还是“认真听课”?似乎这也不是多重要的事,但是,生活中处处是决策。“我们的选择决定了我们”——萨特。通常,一件事情对你越重要,决策也就越困难。管理学家赫伯特·西蒙(Herbent

Simon)指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一、职业生涯决策内涵职业生涯决策:是通过自我认知、外部工作世界探索等复杂的过程,仔细考虑各种可能的职业前景做出抉择,以期实现价值最大化的过程。职业决策的目的是选择最优的职业发展方向,这就要求人们在不断地认知过程中判断和筛选,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并根据职业目标设计出较佳行动方案,供决策使用,并对出现的结果进行评估及调整。一、职业生涯决策内涵(二)职业生涯决策内容一个完整的职业生涯决策应包括职业定位、职业目标确定和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职业定位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个体在社会分工中所处的层次,并从职业环境的发展趋势和职业环境的影响因素等多方面了解和认识职业发展状况。需要对个人的职业能力进行精确评估,确定发展方向,最终完成职业定位。其次,目标的制定一定要考虑可行性,如果目标太过宏大,难以实现,使规划最终沦为一纸空文。同时,目标的制定应该分阶段完成,必须结合自己的个性特征、考虑实施的可能性等因素。我们首先要根据个人的专业、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以及社会的发展趋势确定自己的长期目标,然后再把人生长期目标进行分化,根据个人的经历和所处的组织环境制定相应的中期目标和短期目标。最后,在制定职业规划方案的过程中,因个人价值观、环境因素和社会经济等的影响,需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相应的方案调整。贯穿于整个职业生涯的过程中,根据阶段性目标的可行性和达成度分析对职业决策进行评估,检验方案和计划的制定是否合理。职业生涯决策是一个过程,而不是结果,整个生涯发展过程都会不断面临生涯决策问题。

二、职业生涯决策原则一致性原则:设定职业目标需与个人意愿高度一致,尊崇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体现自己的价值观,实施方案也应该与规划设计方案相一致。实际性原则:在自我认知的基础上,针对个人特点集合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从实际出发,确立未来发展方向。清晰性原则:各阶段目标清晰明了,实施方案步骤和方法明确实用。连贯性原则:方案实施出现问题或目标发生改变时,应重新结合个人和外在环境因素,设立新的目标,设计新的实施方案,使得职业生涯规划兼顾整个生命历程。可评估原则:列出具体措施和日程,明确职业生涯规划的时限和评估标准。

三、职业生涯决策风格和决策者类型

职业生涯决策的类型由个体的职业决策风格决定,面对决策时,有些人反应迅速,但作出决定后又常常反悔,属于冲动/直觉型风格;有些人比较犹豫,迟迟下不了决心,属于逃避/犹豫型;有些人喜欢参考别人的选择,喜欢随大流,属于依赖/被动型;而有些人则比较理智,会全面冷静地分析相关信息才作出最后的决定,属于理性/逻辑型。根据决策风格,职业生涯决策者类型可分为理智型、直觉型、回避型、自发型和依赖型五个类型。三、职业生涯决策风格和决策者类型

可以通过以下桃园摘桃的小游戏来判断自己属于哪种类型决策者:路边有一片桃园,假如你可以进入桃园摘桃子,但只许前进不许后退,只能摘一次,要摘一个最大的,你会怎么办?A.对视野内的桃子进行比较,形成一个大概的标准,再根据这个标准选择最大的桃子。B.“我感觉这个大!”就摘这个了。C.“去问看桃园的人,让他告诉我什么样的最大!”或者问旁边的人什么样的最大。D.先别管了,走到最后再说吧。E.稍微比较,迅速摘一个。对应决策类型分析结果如下:A.理智型。强调综合全面的收集信息、理智的思考和冷静的判断分析。B.直觉型。以自我判断为导向,在信息有限时能够快速做出决策,发现错误时能迅速改变决策。C.依赖型。倾向采用他人建议与支援,往往不能承担自己做决策的责任。D.回避型。拖延不果断,倾向于不考虑未来的方向,不知道自己的目标,也不思考,也不寻求帮助。E.自发型。不能容忍决策的不确定性以及由此带来的焦虑情绪,具有强烈的及时性,对快速做决策的过程有兴趣。三、职业生涯决策风格和决策者类型总的说来,理智型、直觉型和自发型这三种风格比较积极主动,而依赖型和回避型则比较消极被动。不同的决策风格都有其优劣之处,都可以在某种程度上满足决策者的需要,重要的是识别自身的决策风格,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而且,职业决策风格可以通过学习和经验逐渐养成。

四、职业生涯决策模型

(一)5W法——What归纳法在职业生涯决策的过程中,最常用的是美国政治学家哈罗德·拉斯韦尔(Harold

Dwight

Lasswell1932)提出“5W分析法”,依次回答:WhoamI?(我是谁);WhatdoIwant?(我想干什么);WhatcanIdo?(我能干什么?);Whatcansupportme?

(环境支持或允许我干什么?);WhatcanIbeintheend?(我最终的职业目标是什么?)、

5W法——What归纳法

四、职业生涯决策模型(二)SWOT分析SWOT法在市场营销和管理中较为常见,通过分析自身的优势(Strengths)、劣势(Weaknesses)、机会(Opportunities)和威胁(Threats),可以同时从内部(即个人条件,包括S和W)和外部条件(包括O和T)的优劣势中直接找出对自己有利的、可用的因素,以及对自己不利的,需要避免的因素,从而快速发现机会和优势的契合点,进一步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

SWOT分析

四、职业生涯决策模型(三)CASVE循环模型1.沟通:包括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交流,通过交流使个体意识到理想和现实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只有意识到问题所在,产生相关的需求,进而才会有后续的诸多步骤。2.分析:通过思考、观察和研究,对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自我认知,以及各种环境认知(如外部工作世界等)进行分析,从而更好地理解现存状态和理想状态之间的差距,促使职业生涯规划的目标和设计的方案更合乎实际,更具有操作性和长远性。3.综合:根据分析阶段所得出的信息,先把选择范围扩展开来,通常我们建议先扩展个人的职业前景清单(10个以上),进一步收集信息,然后再逐步缩小,最终确定3~5个最可能的选项。4.评估:对综合阶段得出的3~5个职业进行具体的评估,获得该职业的可能性、这个选择对自身及他人的影响及满意度评价等方面,然后对评估结果进行排序(可选用后续的“决策平衡单”练习)。5.执行:根据最终的选择制定计划,并采取行动。需要注意的是,决策是一个循环的过程,在行动之后,还需要对自己的决定及其结果进行评估,由此实现CASVE循环。CASVE循环模型四、职业生涯决策模型(四)决策平衡单在决策过程中,对多种选择进行评估排序时,权重尤其重要。“决策平衡单”(decision-makingbalancesheet)经常被应用于问题解决和职业咨询中,用以协助咨询者系统地分析每一个可能的选项,判断分别执行各选项的利弊得失,然后依据其在利弊得失上的加权计分排定各个选项的优先顺序,以执行最优先或偏好的选项。主体框架为:自我物质方面的得失(utilitariangainsorlossesforself)。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utilitariangainsorlossesforsignificantothers)。自我赞许与否(self-approvalordisapproval)。社会赞许与否(socialapprovalordisapproval)。在使用时,可以按照上述四个类别列出个人所有的重要价值观并按其重要程度赋予权重,并将它们作为评判的标准,逐项对所有的选择进行加权计分,最后按总分排序。(四)决策平衡单具体的步骤如下:将你的各种生涯选择水平排列在决策平衡单的顶部。在平衡单的左侧,垂直列出你在“个人物质方面的得失”、“他人物质方面的得失”、“个人精神方面的得失”、“他人精神方面的得失”四个方面的重要价值观和考虑因素。给各种价值观和因素按1-5的等级分配权重。一项价值观或因素的重要性越大,它的权重就越高。5为最高权重,表示“非常重要”;3代表“一般”,而1代表“最不重要”。对自我需求和价值观的准确了解,是给价值观和考虑因素指定权重的前提。按照各项生涯选择满足个体价值观和考虑因素的程度,进行打分。分值在“-5”到“+5”分之间,其中“+5”表示“价值观和考虑因素在该生涯选择中得到了完全的满足”,“0”表示“不知道或无法确定”,而“-5”表示“价值观和考虑因素完全未能得到满足”。将各项生涯选择的得分与各项价值观和考虑因素的权重对应相乘进行计分,将结果记录在相应的空格内。将每一选择下所有的正负积分相加,得出它的总分。对所有总分进行比较和排序。可参考表1-1-5的决策平衡单样单加以理解和学习。考虑因素权值选项1选项2选项3(1~10)得分(1~10)加权分数得分(1~10)加权分数得分(1~10)1

0

0

2

0

0

3

0

0

4

0

0

5

0

0

6

0

0

7

0

0

8

0

0

9

0

0

10

0

0

总分

000考虑因素(影响决定的因素)个人物质方面个人精神方面他人物质方面他人精神方面

1.收入1.生活方式的改变1.家庭经济1.父母

2.工作的难易程度2.成就感2.家庭地位2.师长

3.晋升机会3.社会环境3.与家人相处的时间3.配偶

4.工作环境的安全4.兴趣的满足4.其他4.其他

5.休闲的时间5.挑战性

6.生活变化6.社会声望

7.对健康的影响7.其他

8.其他

四、职业生涯决策模型需要注意的是,使用决策平衡单的过程,不仅仅是为了得到一个结果,在填写各方面内容时,需要仔细思索并反复推敲,是认可和排除的过程,这个过程其实是整理思维的过程,注重该过程的实践,能帮助个人完成更好的决策。五、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一)Tiedeman决策过程大卫·瓦伦丁.蒂德曼(David

Valentine

Tiedeman1961)将整个职业决策过程分为两个阶段、七个步骤。第一,预期阶段(Anticipation),主要任务是做出职业决策。该阶段可分为四个步骤:1.试探(Exploration),考虑不同选择方向及可能目标;2.具体化(Crystallization),经过对各种选择方向或目标的优缺点的斟酌,情况逐渐清楚;3.选择(Choice),选定一个能解除目前困扰的目标;4.明确化(Clarification),再审视,修正与调整准备要行动的目标。第二,实践与适应阶段(ImplementationandAdjustment),是对前一阶段决策的实践和检验。包括三个步骤:1.入门(Introduction),开始执行自己的选择,也是新经验的开始,在新的环境中,争取他人的接纳;2.转化(Reformation),调整步伐与心态,专心一致,肯定在新环境中的角色,全力以赴;3.整合(Integration),个人的信念与集体的信念达到平衡与妥协。五、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二)Gelatt决策系统盖拉特(H.B.Gelatt,1962)特别强调资料的重要性,他将个人处理资料的策略分成三个系统:1.预测系统:预测不同的选择可能会造成的结果,以及估算出每个行动可能造成该结果的几率,以作为该采取哪个行动方案的参考;2.价值系统:个人对于各种可能的行动的喜好程度;3.决策系统:评判各种行动方案的标准,其选择的取向分为:(1)期望取向:选择可能达成自己最想要的结果的方案;(2)安全取向:选择最安全、最保险的方案;(3)逃避取向:避免选择可能造成最不好结果的方案;(4)综合取向:选择需要而又最可能成功、不会产生坏结果的方案。五、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1962年Gelatt提出了职业生涯决策的五个步骤:个体意识到做决策的需要,并确定决策的目的或目标;搜集与目的或目标有关的信息,同时调查所有可能的方案;对搜集到的信息进行预测,估计可能的选择结果以及结果出现的概率;根据价值系统,评价结果是否满足需要;根据可能的结果及结果的价值,按照一定的标准作出决策。五、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三)职业生涯决策的影响因素约翰.克朗伯兹(JohnD.Krumboltz)将社会学习理论引入生涯辅导领域。他认为,个人的社会成熟度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对他人行为的学习和模仿,并由此决定他们的职业导向。影响生涯决策的因素包括遗传因素、环境因素、学习经验和工作有关的技能四个方面。社会学习理论(SocialLearningTheory)是由班杜拉(Albert.Bandura)于20世纪70年代提出,它以经典行为主义、强化理论和认知信息加工理论为基础。1.遗传因素。包括种族、性别、外表特征、智力、动作协调能力等。个人由于遗传的一些特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个人的职业表现或影响到个人所获得的经验。2.环境因素。通常在个人控制之外,来自于人类活动(如社会、文化、政治、经济、家庭、教育等),或自然力量(如自然资源的分布或自然灾害等)对职业决策的影响。3.学习经验。每个人有独特的学习经验,这对于个人的生涯决策具有重要的影响。他提出了两种类型的学习经验:(1)工具式学习经验。(2)联结式学习经验。4.工作有关的能力。包括解决问题的技能、工作习惯、心理状态、情绪反应和认知的历程等。五、职业生涯决策过程及影响因素克朗伯兹认为,在个人发展的历程中,上述四种因素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了个人对自我和世界的推论。一般所谓的个人兴趣、性格、能力和价值观等实际上都是学习的结果,个人学习经验的不足或不当,可能会导致形成错误的推论、单一的比较标准、夸大式的灾难情绪等种种问题,从而有碍于职业生涯的正常发展。因此,克朗伯兹特别强调丰富而适当的学习经验的重要性。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第一部分

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第一章职业生涯规划探索

第四节职业生涯管理一、职业生涯管理意义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主要任务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四、职业生涯管理

一、职业生涯管理意义

(一)利于职业目标实现(二)利于协调工作与生活(三)利于实现自我价值(四)实现用人单位与员工的双赢

二、职业生涯发展阶段与主要任务

生涯发展阶段可以分为职业准备期、职业探索期、职业选择期、职业进入期、职业适应期、职业稳定期和职业衰退期七个阶段,每个阶段承担的角色及主要任务都不同,具体如表所示。职业生涯发展阶段角色主要任务重大心理议题职业准备期大学低年级以学习专业知识为主,发展、发现个人的价值兴趣和能力,为从事某一职业打下知识储备基础。适应大学生活,有意识地培养,提升职业素养。职业探索期大学中、高年级分析自己与环境中的优势、劣势,对自己的发展方向进行明确的定位和规划,并为未来的发展做好知识与实践的准备。理性地进行个人分析,把握自己的发展方向。职业选择期面临毕业的学生在充分做好自我分析和环境分析的基础上,选择适合的职业,设定人生目标。承担个人选择的责任。职业进入期工作的第1年在新的环境中调节自己,建立初步的人际关系,掌握工作方法与工作流程,积累工作经验。学会独立,正面面对组织和外部环境所带来的考验,克服不安感。职业适应期工作的前8年学会做事,成为岗位中的行家里手;学会共事,学会与人相处,树立个人形象,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学会求知;学会生存;学会如何被同事,环境所接受。根据新的知识和组织所需要的能力,根据自己的发展潜能,重新评估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接受个人成败,勇于承担个人责任,建立稳定的生活形态。职业稳定期职业生涯中时间最长,劳动效果最好,发展和成就事业最宝贵的时期根据形势的变化和自身条件不断修订事业的目标,攀向新的高度。学会为别人承担责任,从别人的成就中感到满足,培养下一代,关切组织的利益,平衡工作和家庭的关系。职业衰退期作为退休人员,享受事业的收获与人生退休时光适应生活标准与节奏的变化,找出表现个人天分与兴趣的新途径。对个人发展的新途径保持开放程度。

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

如何能从就业大军中脱颖而出,吸引用人单位的注意,成了每位大学生都要思考的问题。这里就涉及到就业竞争力。简单来说,就业竞争力就是能全面满足社会和用人单位对人才需求的能力。对于尚未走出校园的大学生群体来说,提升就业竞争力最关键的就在于对自己的学业进行有效管理,在学业管理过程中夯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各项技能,打造自己的就业核心竞争力。

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

(一)大学生学业管理的方法1.SMART方法SMART管理方法是面向工作目标制定的具体效率管理模型。SMART是5个单词的首字母,分别代表了目标管理的五大原则,也被称为目标管理的五个维度。S

为specific(具体的)M

为measurable(可测量的)A

为attainable(可实现的)R

为realistic(现实的)T

为timebased(时间限制)运用SMART管理方法进行学业管理和制定学业目标的时候,上述五个原则缺一不可。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2.定向与定位法就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而言,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确定职业目标,但对于没有工作实践经验的在校大学生,就确定一个非常明确的目标职业,显然不现实,那么我们怎么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呢,可以使用先定向再定位的职业目标确定方法。不仅解决了大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的培养问题,也解决了专业技能的准备问题,是一项行之有效的大学生学业管理的方法。

先定向,就是根据现在所学的专业,来确定自己未来的职业方向,你需要答复一个简单的问题:你对自己的专业有兴趣吗?你毕业后会选择专业对口的单位就业吗?如果你的答复是肯定的,就可以基本确定你的职业方向了。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如果你定了向,接下来就可以考虑定位的问题了,你需要对已确定方向的职业群进行更深入的探索,定向的时候需要尽可能扩大自己的职业选择面,而定位的时候需要逐步缩小职业的选择范围,相对于定向而言,定位的选择更难,因为定位不仅需要了解职业的要求,而且需要通过提前参加招聘会、兼职和实习等方式进行社会实践和工作体验,感受意向职业是否适合你自己,是否与个人的主观想象一致。

在定位的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定位的目标不宜过于具体,应该有一个选择的范围。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大学生在定向和定位的过程中,不能完全以个人的兴趣进行职业决策,还必须考虑人才供求关系。所以,在一、二年级开始定向,在三、四年级定位。如果经过对职业的探索后你仍然不能定位,但定向是必须的,没有方向,你就不知在大学期间如何努力和准备。

三、

大学生学业管理(二)大学期间的学业规划1.大学一年级:适应大学生活,树立正确的学业观2.大学二年级:确定目标,增强学习的主动性3.大学三年级:严格要求自己,增强自我管理能力4.大学四年级:自我定位,积极向上和自我完善阶段项目学业任务自我管理重心他人建议(老师、学姐、学长)周期管理评估大学一年级(试探期)1.2....1.2....经验:教训:

大学二年级(定向期)1.2....1.2....经验:教训:

大学三年级(冲刺期)1.2....1.2....经验:教训:

大学四年级(分化期)1.2....1.2....经验:教训:

大学生学业生涯周期管理样表

三、

职业生涯管理

职业生涯管理是一种动态的长期管理过程,每个人在职业生涯开展的不同阶段,其开展环境和目标都不尽相同,每一阶段都有各自的特点和开展重点。一般来说,职业生涯可以分为早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一)职业生涯阶段管理1.职业生涯早期管理(1)选择自己适合的职业(2)明确职业生涯的目标(3)适应角色身份的转变

三、

职业生涯管理

2.职业生涯中期管理(1)保持积极的精神和乐观心态(2)适当考虑降低职业生涯目标(3)进行新的职业与职业角色选择决策

四、

职业生涯管理

3.职业生涯后期管理职业生涯后期阶段在我国一般是指退休前5~10年的时间,典型年龄为50岁至退休,具体因行业的不同而异。在职业生涯的晚期,自我意识上升,怀旧、念友心重是这一阶段表现出来的基本的心理特征。职业生涯后期的自我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调整心态,准备迎接退休变化;接受权力、责任中心地位下降的事实;培养年轻人;学会如何应对个人的不安全感(经济、心理、生理疾病)问题;拟定退休计划

四、

职业生涯管理

(二)职业生涯管理步骤职业生涯管理一般包括职业通道管理、个人职业生涯设计、能力开发、检查评估和反馈修正等步骤。1.职业通道管理2.个人职业生涯设计3.能力开发4.检查评估5.反馈修正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创业就业指导第一部分大学生职业发展规划第二章提升职业素质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目标:(1)掌握职业素质与能力提升的基础知识和常用方法。(2)掌握探索行业、职业与工作岗位的科学方法,理解和掌握目标职业的岗位素质要求。2.过程与方法目标(1)从构建知识结构、培养职业能力、培养鉴别性素质三个维度来对个人的职业素质进行提升。(2)运用探索行业、职业与工作岗位的科学方法,了解未来从事目标行业、职业、岗位的素质和能力要求。(3)对照目标岗位的职业素质和能力要求,有针对性的查找自身素质与能力存在的差距,形成素质提升计划。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提升的重要作用,增强提高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自觉性。(2)提高对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认识,有效提升个人素质与能力,为将来求职、创业做好准备。

第一节职业素质概述一、什么是职业素质二、职业素质模型构建三、大学生职业素质培养路径

一、什么是职业素质

(一)素质的概念《辞海》对素质一词的定义有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人的生理上生来具有的特点。第二,事物本来具有的性质。第三,完成某种活动所必需的基本条件。素质一词本是生理学概念,也就是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