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苏教版普通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必修二培训资料第一专题:珍爱生命一、精神支柱内容目标1.认识人生需要精神的支撑,尤其是当生命面临困境和挑战的时候,更显出它的重要。要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生活的热爱,感受真诚坦率的人生思考。2.阅读《我与地坛(节选)》,了解作者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为基础,叙述多年来在地坛公园沉思流连所观察到的人生百态和对命运的感悟。3.理解《最后的常春藤叶》以自己的生命点燃别人即将熄灭的生命火花的故事,歌颂了穷苦朋友相濡以沫的珍贵友情和普通人的美好心灵。4.揣摩文中真挚深沉的语言,学习作者精湛的语言表达技巧。5.了解散文、小说等文学体裁的基本特征及主要表现手法。学习要求1.能够理解《我与地坛(节选)》中景物描写与作者对生命的思考之间的关系。2.《我与地坛(节选)》写景、叙事、绘人,分章而写,一气贯注,带有自传、自省、自诉的意味,能从文中找出相关内容加以分析。3.能够理解小说《最后的常春藤叶》曲折生动的情节对人物塑造和主题表达的关系。4.能举例说出欧•亨利小说长于采用幽默、风趣、俏皮、夸张、讽刺、比喻的语言,渲染悲剧的喜剧色彩,让读者在俏皮的描写中领悟内在庄严的思想感情,在生动活泼中给人启迪的特色。5.想像史铁生母亲在地坛公园寻找儿子时的心理以及贝尔曼在风雨交加的夜晚画常春藤叶时的场景。6.积累关于史铁生和欧•亨利的文学常识。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沧桑淡褪坍圮亘古祈祷蝉蜕窸窣熨帖猝然余暇步履倔强声名狼藉隽永教诲焦灼古色古香昵称不速之客蹑手蹑脚明目张胆苔藓扶弱济困一筹莫展咆哮纳闷教学建议《我与地坛(节选)》第一部分写地坛,着重写地坛给“我”的启迪。研习这一部分时,可先引导学生思考:标题是《我与地坛》,作者是否仅写了我和地坛?然后,找出能把“我”、“地坛”、“母亲”三者联系在一起的句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文中说“我”“独自”跑到地坛去,为什么“独自”去?为什么“我”“总是”到地坛去?地坛环境怎样?这样的环境使作者得到什么启示?这个启示使作者的思想和命运发生了什么样的变化?第二部分写母亲,着重写母亲对“我”的影响和激励,母亲给“我”以生存的启发,使“我”懂得怎样生活。研习这一部分时,可以引导学生思考:作者的行为给母亲到底出了一个什么“难题”?母亲怎样对待这个“难题”?“母亲”是一位什么样的“母亲”?母亲这种对待“难题”的方式又给了作者什么样的启示?作者是什么时候知道这一点的?又是怎样知道的?对生命你有什么新的感悟?对母爱有怎样新的理解?你如何看待“苦难”?研习《我与地坛(节选)》,要注意引导学生品味文中那种与读者娓娓倾诉式的心灵对话,细致观察的冥想和对感性体验的抽象思考,以及抒情性的精彩华章。可建议让学生课后阅读《我与地坛》全文,并挑选其中部分段落反复诵读,品味其语言特色。研习《最后的常春藤叶》,首先应了解:小说的主人公是谁?小说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各是什么?欧•亨利小说“陡转式结局”的写法对塑造人物和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其次要能抓住有关贝尔曼的描写片断,分析贝尔曼的形象,感悟其人性的光辉;最后应体会小说幽默、风趣、俏皮、夸张的语言风格。二、生命之歌内容目标1.感悟战胜心灵创伤获得生的欲望的感激之情和对小生灵顽强生命力的赞美之情。2.了解《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作者坚强不屈和积极乐观的精神,对世人强烈的爱和热切的希望。理解文章通过心理白描表现人物思想情感的手法。3.理解《鸟啼》通过描写严冬消逝、春天来临之际鸟儿的啼鸣,表达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了解文章托物言志、借景抒情的写法。学习要求1.通过研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和《鸟啼》,能领悟作品所表现的珍爱生命、追求生命价值的思想。2.能分条概括海伦•凯勒对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的安排的,体会文中细腻生动的心理描写及所表现的情感。3.《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采用了白描的手法,能说出这种写法的好处。4.能说出《鸟啼》中鸟啼和鸟尸的象征意义,体会作者对大自然中顽强生命力的礼赞。5.劳伦斯运用对比的手法,肯定了生命冲动的力量不可阻挡,借此启示人们像鸟儿那样向死而生。能结合作品举例分析。6.能从《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和《鸟啼》中画出平实中见真挚和抒情议论融于一体的语言,加以品味。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征兆轮廓铭刻幼稚瞥眼虔诚雄浑铿锵厄运佳肴老饕慰藉笨拙蔷薇蛰伏摇曳崭新滞留隐遁窒息跌宕攫住残骸清越昊天教学建议《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全文分为引言、正文和结语三个部分,可以指导学生速读文章,整体感知:引言部分,作者提出了什么样的人生态度?正文部分,作者对得到假想的三天光明是怎样安排的?结语部分,作者对那些能够充分利用天赋视觉的人们提出了什么忠告?在此基础上,再深入研习。深入研习《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地感受、想像海伦•凯勒对光明的向往;要注意引导学生了解作者通过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对生命的珍爱,与外部世界交流的渴望,对人类的友善情感,战胜困难的坚定信念,忠告世人善用感官,等等。此外,《假如给我三天光明(节选)》中的想像与白描,应在指导研习时予以注意。劳伦斯的《鸟啼》在内容方面并无艰深之处,且篇幅短小,可由学生自读。阅读时要让学生从语言入手,抓住描写生动、富有哲理的句子来解读文本;要引导学生领悟字里行间透露出的作者对生与死的思考和对生命神奇的由衷赞美。写作实践本专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围绕珍爱生命和热爱生活的话题进行散文写作。1.要善于引导学生对自然、社会、人生和自我观察体悟,从而培养写作中的“发现意识”。2.本专题写作训练的重点是散文写作。写作时要注意立意新颖,构思巧妙,意境深邃,语言优美。3.能在真实生动叙述的基础上,注意叙述的详略安排。第二专题:和平的祈祷一、遭遇战争内容目标1.通过阅读文学作品,对战争与和平进行历史的、辨证的思考。2.能理解《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叙写索科洛夫从俘虏营逃回后的经历和战争留给他的创伤,揭示了人在战争中的悲惨遭遇和战争毁灭人类的罪恶。3.了解《流浪人,你若到斯巴……》反映了战争的惨无人道,牺牲者所处的绝境,以及被战争败坏了的整个年轻一代的无可奈何的主题。4.学习人物描写方法,着重把握两篇小说中的心理描写。通过比较把握两篇作品不同的叙述方式。学习要求1.能复述《一个人的遭遇(节选)》的故事,体会作品情节波澜起伏的特点。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能结合作品举例分析。2.阅读《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能通过“我”这个浑浑噩噩的小人物体会作品视角的独特;能通过小说悬念的设置体会作品构思的精巧;能说出小说标题的含义;赏析文中环境描写的烘托小说主题的作用。3.能比较《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和《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这两篇获诺贝尔文学奖的同题材小说,分析主人公不同的遭遇,概括共同的主题。4.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邂逅贤惠和睦狙击瓦砾嗜好蓬乱哆嗦雏儿窒闷胡诌泥泞吝啬搪瓷凝眸远眺斑斓甲胄颠簸啐窗帏吞噬惬意粗犷高雅百无聊赖蹒跚襁褓惊骇愕然烟熏火燎教学建议研习《一个人的遭遇(节选)》,可以从索科洛夫的遭遇和他的内心活动描写入手。研习时要注意以下要素:为什么索科洛夫能用那样平静的语气说自己的不幸?他在述说自己的不幸遭遇时,语言有什么样的特点?情节在人物形象塑造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可指导学生从小说内容中找出依据。索科洛夫出身农民,在经历了战争后,他对世事的观察和分析都有许多独到之处,可以请学生适当指出。研习《一个人的遭遇(节选)》,要引导学生注意:小说采用第一人称叙述的方式,叙述语言体现了强烈的个性色彩;小说情节在意料之外,情理之中,波澜起伏。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要提醒学生注意以下要点:“我”是在什么状态下回到母校的?为什么小说不厌其烦地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小说的细节部分描写真实,让人如临其境,如闻其声,研习时可引导学生从小说中找出一些材料加以说明。悬念在小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一直想知道究竟伤在何处,一直想知道自己是不是在母校,这个意思,一再在文本中出现,要体会这样写的好处。最终一切真相大白,“我”一下子回到现实生活的巨大不幸之中,而作品也于此突然结束,要体会这样安排情节的好处。研习《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要提醒学生注意作品独特的视角、成功的环境描写和人物鲜明的个性。可以把两篇小说放在一起作整体研习,把两位主人公放在一起作比较,也可以对两种写法作比较研习。两篇作品篇幅较长,要抓住小说特点展开教学。可以通过快速阅读把握作品主题和情节,再以精读,品味精彩的细节和语言特色。※二、黑暗中的心迹内容目标1.体会安妮用生命记录下的情感和思考,能了解战争对少年儿童身心的伤害、摧残,认识法西斯的罪恶。2.通过阅读《安妮日记(节选)》,发现问题、探讨问题,从而了解战争造成的苦难,了解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3.了解安妮面对苦难时的乐观积极的态度,认识到《安妮日记(节选)》不仅是证实战争罪恶的史料,更是一个人真实的心灵历史。学习要求1.能理解《安妮日记(节选)》所讲述的安妮在没有阳光和自由的世界里对于战争的思考。2.能把握日记体真实而直接地表达人物情感、思想的作用。3.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跛脚引擎欢呼雀跃呆滞肆虐芸芸众生蜕变沮丧匮乏唉声叹气荒谬教学建议本板块为“选学”内容,教师可以安排课外自读,并了解《安妮日记》的故事。教科书所选的9则日记,第一则是有关日记的说明,其余8则或记叙事实,或抒发感想,除了描写苦难的生活,记录所见到的战争,更多的是发自肺腑的情感和思考。阅读时可以先概括每一则日记的内容,找出值得品味的话语,展开探讨。自读时,可先分组阅读9则日记,分别请学生谈一谈最令他感动或思考的地方在哪里?为什么?接着,主要围绕战争灾难、引起战争的人性因素和安妮乐观积极的态度三个方面展开讨论。安妮身处特殊环境,有着常人无法达到的思考深度。她对战争的观察和描述,她对自由的渴望向往,她的苦闷和烦恼,都与15岁左右的年龄不相称,她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为什么会有和年龄不相称的成熟?她的日记记录了怎样的痛苦心情?为什么她受尽痛苦却仍旧有自己的梦想?——探讨可以从这里开始。探讨要从日记原文入手,要扣紧倾注了作者思考的语句,不要游离文本,不要忽略学习材料及问题的语文内涵。※三、历史画外音内容目标1.了解本板块是在战争背景下,以形象的方式记载惨烈的瞬间,可让我们听到半个世纪前人们期盼和平的心声。2.通过解读图片,学习图片的鉴赏方法。3.理解“画外音”(解说词)的写作方式:实(画面内容)虚(画面意蕴)结合,揭示摄影者的立场、情感、态度。学习要求1.能联系时代背景,抓住重点解读图片内容,进而总结出读图的基本方法。2.能够了解解说词的基本写法,学会撰写图片解说词。教学建议本板块属于“选学”内容。教师可以略作指导,请学生课外搜集与欣赏图片,学会撰写图片解说词。本板块“历史画外音”是图片解读。图片用形象发言,有着文本所没有的视觉冲击力。要指导学生学会了解图片的相关背景,尽可能准确地解读图片的内涵,通过画面了解事实真相。这一部分的两组照片围绕的都是有关战争与和平的主题——第一组图片着重表现战争给人类带来的苦难,每一幅图片都在讲述一个悲惨的故事;第二组图片的主题是欢庆胜利。在读图活动中,可以由学生讲述图片的基本内容,说出摄影者创作的意图。在为图片拟解说词时,可由学生自主选择图片拟写,再以小组为单位评价,在评价中既要注意对图片原意的阐述,也要注意有创意的表达。写作实践本专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围绕战争与和平的话题进行记叙文写作。1.重点训练学生搜集资料、利用资料的能力。2.对于一般记叙文的写作,学生应注意能采取合适的叙述角度。3.撰写图片说明、进行短诗仿写,是本专题片段写作的重点。撰写图片说明要尽可能利用教科书上的照片,归纳出主题。文章的切入点要巧,可以对照片内容作一定的叙述,重要的是要有自己的感想,能使别人在读过文章后对照片有更深一层的理解。仿写短诗,不但要注意内容和格调,还要把握原作的节奏。第三专题:历史的回声一、后人之鉴内容目标1.通过参读相关资料,了解《六国论》和《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2.阅读作品,了解作者以古鉴今、针砭时弊所阐明的政治主张。3.掌握作者使用多种论证方法证明中心论点的写作手法。4.了解“论”的文体特点以及“赋”的特点和演变。学习要求1.能够结合《六国论》和《阿房宫赋》的写作背景,理解作者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评价,增强忧患意识。2.能够把握作者所论六国及秦灭亡的原因,学习独到的立论角度,理解借古讽今的写作意图。3.能掌握“论”“赋”的文体知识和关于苏洵、杜牧的文学常识。4.能熟读、诵读本板块文言文,并说出其中名句的启示意义。5.了解并梳理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实词:率、完、厥、固、与、速、礼、下。虚词:以、盖、至于、始、洎、殆。词类活用:一、北、西、辇、朝、夜、收藏、经营、焦土、铛、石、块、砾、鉴、日。古今异义如:走、钩心斗角、可怜。特殊句式:省略句:剽掠其人。判断句:明星荧荧……宫车过也;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介宾后置:多于南亩之农夫。被动句:函谷举。教学建议教学《六国论》和《阿房宫赋》这两篇以历史为题材的文章时,可在初步感知两篇文章的共同点和不同点以后,逐篇理清课文。理解语词、句子,以学生自我疏解为主。对于学生提出的带共同性的疑难问题,应适当地点拨、讲解。有的重点或难点,教师也可以用提问的方式引起学生的重视,加以领会。朗读要贯穿在全部教学过程之中,可以将听配乐朗读、教师范读、结合领略课文、交流诵读体会、自由诵读穿插进行,归结到对文章篇章结构和气势的领略上。《六国论》行文纵横恣肆,气势逼人,论断斩钉截铁,巧妙地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语言朴素简劲,富有表现力。《阿房宫赋》铺陈描写,夸张渲染,讲究句式的对仗,着重声律的排比,上抗下坠,婉转舒徐,富有建筑美和节奏美。要指导学生悉心领会。初步研习两篇作品后,再将两文整合起来,体会向历史学习的作用。“一切真历史都是当代史”,从历史之中可以学习前人的智慧,使自己变得聪明起来,从历史之中可以吸取经验教训,少犯错误。要指导学生从课文中学习前人怎样将历史与现实结合起来分析,表现出真知灼见的。二、千古江山内容目标1.理解苏轼以自己与古人相比较,嗟叹壮志难酬、报国无门、光阴虚度的情感。2.了解辛弃疾借观景所见,追溯与景物有关的历史事件和人物,抒发自己的正确意见不被接受的抑郁情怀。3.体会词人营造的艺术境界,了解两首怀古词的风格特点。4.了解怀古词的一般特点,理解作者借古抒怀的写法。学习要求1.能通过朗读,体会《念奴娇•赤壁怀古》的豪迈旷达之情和《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的豪雄郁勃之情。2.能理解《念奴娇•赤壁怀古》将写景、咏史和言志相结合,来抒发作者豪迈旷达之情的特点。3.能说出《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词中所用典故的含义及其在表达上的作用。4.能通过比较,说出《念奴娇•赤壁怀古》《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两首怀古词的相似点与不同处。5.能了解词的基本文体知识和关于苏轼、辛弃疾的文学常识。6.能熟读、背诵、默写这两首怀古词。教学建议本板块收入2首怀古的宋词,总的写法和格局相近,理清一首,就可以体会出另一首的表现手法和立意了。教师可以从2首词中选择学生最感兴趣的1首,共同分析、品味。再让学生自学另一首。领略词作的方式可以进行多种设计。例如,为词作朗诵选择合适的乐曲,进行美读;挑选几幅以同一首词命意作的画,进行评论;从词话中选择一两则(《后山诗话》陈师道评苏轼词的不同看法等)进行赏析;也可以模仿词话的写法,对两首怀古词进行评点批注。研习两首词后,可以将它们作一些比较,找出在立意取向、表现方法上的不同之处,还可以将怀古词与上个板块中的论史散文相比较,进一步理解怀古词的基调和价值取向。※三、永志不忘内容目标1.能通过阅读《落日》这篇现场报道,体会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领略作者对胜利后前景的认识,增强历史责任感。2.能通过阅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这则客观叙述的消息,了解一个政治领袖对于战争责任和历史罪过的认识,理解其过人的政治勇气、历史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3.能够认识通讯、消息等新闻类作品的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学习要求1.能说出《落日》中“落日”的含义以及小标题在文中的作用。2.能结合作品举例分析《落日》是如何使强烈的现场感和历史的纵深感在作品中得到和谐统一的。3.《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把新发生的事作为影响来处理,而不从新发生的事件写起。能了解作者这样安排的好处。4.能理解《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为什么没有写作者的主观议论。5.了解通讯和消息的特点,尝试通过采访写作通讯或消息。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舷梯哔叽咔叽天网恢恢天理昭彰堡垒厥功甚伟湔雪赎罪归咎教学建议本板块属于选学内容。所选的两篇文章,前一篇是历史的现场实录,后一篇是人们对于历史事件的反思。《落日》思路明晰,且有小标题概括每一部分的内容,学生只要稍加指点,即可把握。重点要帮助学生进入特定情境。作者在场面描写、细节再现、花絮穿插等处,无不浸透了感情。在方法上,可以和历史课学习结合起来,有条件的,可以组织观看有关二战的录像片,参观有关抗日战争的纪念馆等。《勃兰特下跪赎罪》的阅读指导,应着重引导学生认识勃兰特也是德国法西斯暴行的受害者,从作为政府和执政党领袖来讲,他是代表国家与民族来谢罪;从个人来讲,他是从公民的责任感来认识问题的。这两篇课文内容浅显,学生完全可以通过自学掌握。可以分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在自学两篇文章的基础上,重点完成一个任务。或查找资料,了解消息和通讯的定义并比较两者的异同,教会同学们如何阅读消息和通讯。或研读《落日》,分析本文作为通讯的特点。或研读《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分析本文作为消息的特点。或整合本板块,讨论板块编排的意图。然后集中交流。教学时,应注意引导学生认识新闻类作品的特点,初步掌握它的写法,重点放在“倒金字塔”结构安排方面。写作实践本专题“写作实践”要求学生围绕有关历史事件和历史遗迹的话题进行写作。1.本专题“写作实践”重点训练搜集资料的能力、论述中观点和材料相统一的能力。2.要根据本专题所研习的新闻作品,归纳总结新闻写作的要素,尝试通过采访写作通讯或消息。3、咏史类诗文和读书札记,是本专题写作训练的主要文体。第四专题:慢慢走,欣赏啊一、一花一世界内容目标1.体会《荷塘月色》描写荷塘(月下的荷塘)、月色(荷塘上的月色)的美景,了解作者渴望自由、不满现实、幻想超脱却又无法超脱的心境。2.理解《听听那冷雨(节选)》中作者在不同地方听雨、看雨、体味雨串起了一系列人生的感悟,体会游子对祖国、对故乡的深深的眷恋。3.了解意境的内涵及构成,深入体会、鉴赏写景状物类散文情景交融的意境美。4.了解细节的特点,深入体会、鉴赏写人记事类散文传神写照的细节美。5.通过个性化的阅读,充分调动自己的生活经验和知识积累,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学习要求1.能够通过对语音轻重、高低、长短的把握,朗读《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节选)》,传达出作品蕴涵的美感。2.能从外观形态、内在意象、深层文化意蕴三个层面入手鉴赏《荷塘月色》,能从诗化的语言、密集的意象、时空的变换、多种手法的运用等角度赏析《听听那冷雨(节选)》。3.能重点品味《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节选)》情景交融的写法,鉴赏其意境美。4.能画出文中的炼字、叠词以及运用通感手法的语句,体会其细腻、传神的表达效果。5.能从《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中各选几个传神写照的细节,说说它们对刻画人物的作用。6.能熟读、背诵、默写《荷塘月色》的第4、5、6段。7.积累整理下列词语:蓊蓊郁郁弥望田田袅娜脉脉风致斑驳倩影敛裾惊蛰孺慕仓颉氤氲岑寂羯鼓濑麂皮鳏天作之合梢门粜卖唯唯教学建议《荷塘月色》可从外观形态、内在意象、深层文化意蕴三个层面入手鉴赏。初读文章,鉴赏外观形态美。外观形态美包括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可以指导学生美读作品,通过高低疾徐、唏嘘有声、顺口悦耳、婉转低回的朗读,体会朱自清散文动人的音乐美。可以第4、5、6段为例,引导学生想像从近景到中景再到远景的构图美,想像在夜的背景上,有“白花”、“碧天”、“明珠”、“星星”、“凝碧”、“青雾”、“斑驳的黑影”和“稀疏的倩影”等景物,五色齐备,浓淡有致,冷暖并用,呈现出缤纷多姿的色彩美。可以指导学生体会文章在起、承、转、合的关联中同建筑美学流走、呼应、变化、和谐特征的同构特点,领略文章的建筑美。再读文章,鉴赏内在意象美。静到极点又美到极点的“荷塘月色”心态化、意化了,苦闷、烦燥、求宁静之“意”则物态化、象化了,“意”“象”交汇,产生出了内在意象美。三读文章,鉴赏深层文化意蕴美。《荷塘月色》中曲曲折折的荷塘,密密田田的荷叶,星星点点的荷花,淡淡的月色,幽幽的荷香……静谧朦胧的景物中,又交融着那无处不在、挥之不去的深沉的孤独与苦闷的心绪。可以指导学生深入探究:在如此美景之下,作者为什么“不平静”?在解读文后第三题甲组学习材料后,可从社会学、伦理学和哲学诸角度来加以探讨,理解作者的命运感、历史感和宇宙感。《听听那冷雨(节选)》可以指导学生从诗化的语言、密集的意象、时空的变换、多种手法的运用等角度赏析。其中,听雨部分应该重点赏析。可以先通过低沉、缓慢、自白、倾诉的诵读,整体感知全文的情感基调。然后,将学生4人一组品读赏析,要求每组各选一节,或先读后赏,或先赏后读,从语言、意象、修辞等各个角度把握散文的抒情性。在此基础上,补充介绍作者化用的[宋]晏幾道《清平乐》、[宋]李清照《声声慢》、[金]元好问《骤雨打新荷》和[宋]蒋捷《虞美人·听雨》的诗词,了解其化用之妙。《荷塘月色》、《听听那冷雨(节选)》的鉴赏,可以通过对两文情景交融的意境美的鉴赏进行整合。教师可先引导学生解读文后第1题链接的学习材料,了解“意(情)+境(景)=意境(美)”,然后指导学生对两文进行个性化鉴赏,看它们是如何做到情景交融的。《金岳霖先生》和《亡人逸事》是选学内容,重点鉴赏写人记事类散文的细节美。可先引导学生从感性和理性角度解读文后链接的两组学习材料,了解什么是细节、细节的魅力何在,然后再从两篇作品中各选几个传神写照的细节进行鉴赏。二、永远新的旧故事内容目标1.了解《祝福》通过塑造祥林嫂这一典型形象,揭示了旧社会劳动妇女低下的社会地位和悲惨的命运遭遇。2.鉴赏学习《祝福》通过倒叙手法、肖像描写、环境渲染刻画人物、表现主题的手法。3.透过鲁迅朴实冷峻的叙述语言,体会文中蕴涵的激愤的情感。4.鉴赏《边城(节选)》所描绘的古朴又绚丽的湘西风俗画卷,及边城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5.鉴赏《边城(节选)》散文化的叙事笔调,生活化的人物语言。学习要求1.速读《祝福》,能准确、简要地复述小说的故事情节。2.能从人称、线索、结构、顺序等方面鉴赏《祝福》的情节美。3.能了解《祝福》中肖像描写、环境描写对刻画人物形象、表现小说主题的作用。4.能从自然、社会和风习等方面鉴赏小说《边城(节选)》的风景美、风俗美与人情美。5.能掌握关于鲁迅、沈从文的文学常识。6.积累整理下列词语:钝响寒暄朱拓无聊赖间或踌躇不更事怨府谬种漠然俨然尘芥周正沸反盈天新正桌帏讪讪怔怔蹙缩炮烙窈陷歆享牲醴泅水氽喧阗糍粑流苏教学建议鉴赏人物形象和情节特色是《祝福》的教学重点。教学时可先让学生复述“我的故事”和“祥林嫂的故事”(包括“祥林嫂和我的故事”以及“祥林嫂和鲁镇的故事”),了解主要情节,认识人物命运。例如,通过对文后第3题甲组学习材料的交流探讨,对情节形成共识。在此基础上,再对作品的情节之美进行鉴赏,赏析《祝福》倒叙叙述、人称交替,线索人物、贯穿全文,正反对照、前呼后应,“祝福”场景、一线贯穿,详略相宜、精心剪裁等写作特色。文中许多精彩的细节,对刻画人物、描摹环境、渲染气氛等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可指导学生通过“两次微笑”、“三写眼睛”、“四场飞雪”和“五处写钱”等细节描写进行鉴赏。“看/被看”是鲁迅常有意采用的二项对立模式,它构成了中国人的基本生存方式,也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基本关系。可指导学生联系《药》、《孔乙己》和《藤野先生》,了解其“吃/被吃”的实质,体会鲁迅对中国国民性的深刻体察和深入批判。另外,可在通读《祝福》的基础上,指导“日记”、“小传”、“年谱”和“分析报告”的一般写作要求,让学生从《“我”的日记》、《祥林嫂小传》、《祥林嫂年谱》、《关于祥林嫂死因的分析报告》中任选一题,进行活动体验型探究写作。《边城(节选)》是选学内容。可以通过梳理作品时序的变化,了解这四章小说时间衔接回环往复、天衣无缝,情节铺设跌宕起伏、引人入胜的特点。可以指导学生复述翠翠巧遇二老傩送的情形,通过她从“我是翠翠”到“不是翠翠,不是翠翠”的心理变化,以及第六章她望云遐想的心理刻画,领略一个情窦初开的山村少女丰富美好的内心世界。“大鱼咬你”这句话反复出现,要了解它在作品中的作用。风景美、风俗美和人情美的鉴赏是教学重点。可通过天朗、风轻、水清的环境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美国AHA急救培训
- 两家公司合作合同范本关于项目合作细节
- 《形象期刊业务培训》课件
- 晚会活动总结幼儿园
- 《压力容器零部》课件
- 节能减排培训计划
- 《MCS指令系统》课件
- 《尊师重道主题班会》课件
- 第三单元活动课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
- 胃癌手术病例分析
- 金融科技与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与创新实践案例分享
- 阅读素养: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能力
- 区块链技术在旅游行业中的应用培训
- 设备技改方案范文
- 疼痛科岗位职责说明(共8篇)
- 矿山双重预防机制建设课件
- 乡镇卫生院麻风病防治工作总结范文
- 基督徒价值观课件
- 初中物理-探索宇宙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抗凝药物的使用和注意事项课件
- 《大学生爱国主义》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