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1页
2024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2页
2024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3页
2024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4页
2024年度强化训练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试卷(含答案详解)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生物和生物圈章节测试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4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含羞草受到碰触展开的叶片合拢属于生物特征中的()A.生长和繁殖 B.遗传和变异 C.应激性 D.新陈代谢2、生物圈是最大的生态系统。生物圈指的是()A.地球上的所有生物 B.大气圈、水圈和岩石圈的全部C.地球上所有生物能够生活的地方 D.地球上所有生物以及它们所生活的环境3、生长在新疆荒漠地区的植物,大多根系发达,地上部分矮小,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态因素是()A.温度 B.光照 C.水分 D.空气4、下列可以体现竞争关系的是()A.螳螂捕禅,黄雀在后 B.草盛豆苗稀 C.狼狈为奸 D.肚中蛔虫5、下列描述中,不属于生物的是()A.迁飞的天鹅 B.休眠的细菌 C.扫地机器人 D.越冬的小麦6、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里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就是()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B.非生物因素C.A与B的总和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7、下列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是()A.曲靖麒麟公园 B.西双版纳热带雨林C.昆明滇池 D.山坡上的羊群8、下列不属于生物的是()A.大肠杆菌 B.青霉 C.三叶虫化石 D.小球藻9、下列生态系统中,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A.农田生态系统B.北极苔原生态系统C.热带雨林生态系统D.温带草原生态系统10、下列关于生物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B.生物个体都含有组织、器官和系统C.生物能生长和繁殖D.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第Ⅱ卷(非选择题6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在生态系统中,物质和能量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特点是______。2、依据生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不同作用,一般可分为______、消费者和分解者。3、若福岛附近海域存在如下食物链: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条食物链中所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核污水流入海水中一段时间后,_____体内的污染物浓度最高。4、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来自__________生态系统;5、___________是最大的生态系统。三、判断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所以我们可以无限的利用它。(____)2、应激性是生物的最基本特征。(____)3、农民能生产粮食,所以人在生态系统里属于生产者而不是消费者。(______)4、生石花的肉质看起来像石头,所以它不是生物。(____)5、热带雨林被称为“地球之肺”,湿地被称作“地球之肾”。(____)四、实验探究(2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20分)1、如果你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身体略扁、长椭圆形、灰褐色或黑色的小动物在爬行,这就是鼠妇,又叫潮虫。当你搬开花盆或石块,鼠妇很快就爬走了。这是为什么呢?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小杰同学对此进行了探究,请你将他探究活动的过程写完整。提出问题: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吗?作出假设: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1)制订实施探究方案:在铁盘内放上一层湿土,一侧盖上不透光的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在铁盘两侧中央处各放5只鼠妇,观察鼠妇的行为。这样,在盒里就形成了______和______两种环境。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1只鼠妇不能得出准确的结论,原因是______。(2)分析结果,得出结论:该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5次,结果如下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10只9只8只10只8只通过分析表格数据可以得出的实验结果是______。为了使实验结论更准确,应对上述数据作怎样的处理?______。(3)结论:______。(4)你认为鼠妇喜欢在______的环境中生活。2、奇妙的自然界拥有着无穷的奥秘,一代又一代的科学家在曲折而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不停的探索,不断地修正,才使我们的生物学发展到今天的高度。科学探究是生物学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探究过程不仅给我们带来了乐趣,还是领悟科学研究方法、提升科学思维的基础。我校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操作。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步骤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实验统计数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1次2次3次4次5次6次A区(只)5679910B区(只)543110(1)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____________________。(2)该实验是否没计了对照实验?__________,其理由是A、B两区除了__________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3)该实验的变量是__________。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4)有的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__________避免误差和偶然性。(5)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小明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__________改为__________,实验效果会更好。项目鼠妇数量盖板土壤湿度A区10玻璃板湿润B区10玻璃板干燥-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具有应激性,能够对各种刺激作出有规律的反应。含羞草受到碰触时,含羞草的叶子会合拢,这说明生物具有应激性。故选C。2、D【分析】生物圈就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因此生物圈是一个生态系统,而且是最大的生态系统。【详解】地球上所有的生物与其环境的总和就叫生物圈。生物圈的范围是以海平面为标准来划分,生物圈向上可到达约10千米的高度,向下可深入10千米左右的深处,厚度约为20千米左右的圈层,包括大气圈的底部、水圈的大部和岩石圈的表面。生物圈是地球上所有生物与其生存的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生物圈是一个统一的整体,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是所有生物共同的家园。故选D。3、C【分析】环境中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环境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因素,非生物因素包括:光、温度、水、空气、土壤等,生物因素是指环境中影响某种生物个体生活的其他所生物。【详解】荒漠中生活的骆驼刺根系非常发达,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是因为荒漠干旱缺水,根比地上部分长许多,可以吸收到荒漠深处的水分,所以与这一现象有关的生态因素是水分,C正确。故选C。4、B【分析】生物之间的竞争关系是指两种共居一起,为争夺有限的营养、空间和其他共同需要而发生斗争的种间关系。【详解】A.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里面包含的食物链是植物→蝉→螳螂→黄雀,体现了捕食关系,A不符合题意。B.草盛豆苗稀,说的是豆苗与草相互争夺阳光、水分、无机盐和生存的空间等,属于竞争关系,B符合题意。C.狼和狈一同出外伤害牲畜,狼用前腿,狈用后腿,既跑得快,又能爬高,没有体现竞争关系,C不符合题意。D.肚里蛔虫,是指蛔虫生活在人的小肠内,靠半消化的食糜为营养物质而生存,没有体现竞争关系,D不符合题意。故选B。5、C【分析】生物具有一下特征: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够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够生长和繁殖;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迁飞的天鹅、B.休眠的细菌、D.越冬的小麦,都能进行呼吸,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属于生物,而C.扫地机器人不能进行呼吸,不能够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不属于生物。故选C。6、D【分析】生物生活的环境是指影响生物生存的因素,既有生物因素也有非生物因素。【详解】A.“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A不符合题意。B.“非生物因素”,只是指阳光、空气、温度和水分等,没有包括生物因素,B不符合题意。C.“田野中的其他动物”和“非生物因素”的总和只是指的生活环境中的生物因素中的其他生物和非生物因素,C不符合题意。D.“A与B的总和再加上田野里的其他蝗虫”包括了生活环境中的全部生物因素及非生物因素,D符合题意。故选D。7、D【分析】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的整体叫生态系统。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主要是植物)、消费者(主要是动物)和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组成。【详解】ABC.曲靖麒麟公园、西双版纳热带雨林和昆明滇池既包括了生物生存的环境,又包括了此环境中所有的生物,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ABC不符合题意。D.山坡上的羊群只包括了生物部分的部分动物,没有其它生物,也没有环境部分,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D符合题意。故选D。8、C【分析】生物的共同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A大肠杆菌、B青霉、D小球藻都具有生物的特征,都属于生物;C三叶虫化石不具有生物的特征,不属于生物,C正确。故选C。9、C【分析】生态平衡之所以能保持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生物的数量和种类有关,数量和种类越多,自我调节能力越强。【详解】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有大有小,这主要取决于它自身的结构特点,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大,反之,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小。所以,选项中“农田生态系统”、“北极苔原生态系统”、“温带草原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都不如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多。所以,自我调节能力最大的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故选C。10、B【分析】生物的特征有: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的。【详解】生物的生活都需要营养、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能对外界刺激做出反应,以上特点均属于生物的特征;单细胞生物个体就不含有组织、器官和系统,如衣藻、草履虫等,B错误。故选B。二、填空题1、单向流动、逐级递减【详解】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能量流动的特点是单向流动、不可倒流,沿着食物链传递方向逐级递减。2、生产者【详解】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生产者主要指绿色植物,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制造有机物,为自身和生物圈中的其他生物提供物质和能量;消费者主要指各种动物,在促进生物圈中的物质循环起重要作用;分解者是指细菌和真菌等营腐生生活的微生物,它们能将动植物残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归还无机环境,促进了物质的循环。3、硅藻鳕鱼【详解】在生态系统中,物质能量沿着食物链流动的特点是逐级递减的,因此,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一食物链中,硅藻的体内的物质和能量最多。在生态系统中,有毒物质能够沿着食物链传递并且逐级积累。营养级越低,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少,营养级越高,体内所积累的有毒物质越多(富集)。在“硅藻→浮游动物→鲱鱼→鳕鱼”这一食物链中,营养级最高的是鳕鱼,因此体内有毒物质积累最多的生物是鳕鱼。4、海洋【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中的藻类植物非常多,每年制造的氧气占地球每年产生氧气总量的70%。【详解】海洋生态系统由海洋生物群落和海洋环境两大部分组成。海洋中的植物绝大部分是微小的浮游植物,虽然这些植物光合作用的效率不如森林生态系统的植物,但由于数量庞大,因为在地球上70%的水域中全是藻类植物,且代谢速率极快,是产生氧气最多的生态系统。5、生物圈【详解】生物圈是生物与环境构成的一个统一的整体,包括森林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是最大的生态系统,它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生物及其生存的全部环境,它为生物提供了营养物质、阳光、空气、水、适宜的温度和一定的生存空间等生存的基本条件,适合生物的生存。三、判断题1、错误【详解】在生态系统中,随着环境的不断变化,各种生物的数量也在不断地变化着,但是在一般情况下,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比例是相对稳定的,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是这种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的干扰超过了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所以,不可以无限地利用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题干说法错误。2、错误【详解】新陈代谢是生物最基本的特征,在此基础上生物才有生长、繁殖和应激性等生命特征。故题干说法错误。3、错误【分析】生态系统是由非生物成部分和生物部分组成,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分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详解】人属于动物,动物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己制造有机物,直接或间接地以植物为食,属于消费者,故题干说法错误。4、错误【详解】生物的特征:①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②生物能进行呼吸(绝大多数生物需要吸入氧气,呼出二氧化碳),③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④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⑤生物能生长和繁殖,⑥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⑦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由细胞构成的。生石花的肉质看起来像石头,但是能开出黄色的花,说明具有繁殖现象,是生物,故此题干错误。5、正确【分析】生物圈中有着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如草原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森林生态系统、淡水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等等,不同的生态系统功能不同。【详解】热带雨林分布在较湿润的地区,动植物种类繁多,营养结构复杂,森林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净化空气、消除污染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有“绿色水库”、“地球之肺”之称;湿地生态系统是在多水和过湿条件下形成的生态系统,沼泽是典型的湿地生态系统,以沼泽植物占优势,动物的种类也很多,湿地具有净化水源、蓄洪抗旱的作用,因此被称为“地球之肾”,故本题正确。四、实验探究1、(1)明亮##阴暗阴暗##明亮光鼠妇数量太少,实验结果具有偶然性(2)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比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多计算出5次实验结果中,鼠妇在明亮和阴暗环境中的平均值(3)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4)阴暗、潮湿【分析】科学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作出假设、制定计划、实施计划、得出结论、表达和交流,在设计对照实验时要注意变量的唯一性。(1)一侧盖上不透光的厚纸板,另一侧盖上透明的玻璃板,目的是设置以光照为唯一变量的对照组,这样在铁盒内就形成了明亮和黑暗两种环境。不能用1只鼠妇,所用鼠妇的数量要多,因为这样可以减少其他偶然因素的影响而导致实验出现误差,如果采集的鼠妇生病、或受其它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处于特殊生长时期等都会导致实验结论出错,所以为了避免出现此类偏差,实验中应尽可能多选几只鼠妇,尽可能排除其他因素的干扰。(2)通过求实验数据平均值可知:明亮环境中平均1只鼠妇,阴暗环境中平均9只,因此实验结果是: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比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多;因为一次实验存在一定的偶然性和误差,取多次的实验的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3)通过(2)分析可知阴暗环境中的鼠妇数量比明亮环境中的鼠妇数量多,因此可得出结论:光对鼠妇的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环境中。(4)在日常生活、生产实际和采集鼠妇中翻动花园或庭院中的花盆、砖块或石块下等阴暗、潮湿的地方看到了鼠妇,当把花盆、石块搬开后,看到鼠妇很快地爬走了,在明亮、干燥的地方或水中没有看到,因此鼠妇喜欢在阴暗潮湿的环境中生活。2、(1)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2)是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