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之单元集训》人民版通史十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_第1页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之单元集训》人民版通史十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_第2页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之单元集训》人民版通史十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_第3页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之单元集训》人民版通史十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_第4页
历史高三一轮复习《之单元集训》人民版通史十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二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考生注意: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共4页。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蓝、黑色字迹的钢笔或圆珠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学号填写在相应位置上。3.本次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4.请在密封线内作答,保持试卷清洁完整。第Ⅰ卷一、选择题(25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1.下图是1928年4~6月美国汽车销售付款方式、汽车档次分类比例(单位:%)。图表反映的汽车消费主流方式对美国经济发展所产生的主要隐患是()已成交高中档车已成交低档车未成交小计信贷26.311.223.961.4现金20.96.211.538.6累计47.217.435.4100A.汽车销售商大打“价格战”B.汽车生产商不断提高产品质量C.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D.美国丧失世界金融中心地位2.在美国胡佛政府后期,人民群众特别是失业工人斗争十分激烈。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有些人以羡慕眼光看着莫斯科,有些人看着柏林和罗马。人们的“希望”“羡慕”所折射出的共同信息是指()A.借鉴苏联管理经济模式B.建立国民经济军事化体制C.渴望扩大政府职能D.改变资本主义代议制度3.(2016·济南一模)据统计,在1913~1938年的25年间,世界工业生产量增长了83%,但是世界贸易量只增长了3%,年增长率为0.7%。这表明()A.经济危机并没对世界工业造成很大破坏B.贸易保护主义阻碍了世界贸易的发展C.凯恩斯主义的盛行推动了世界工业的发展D.国际关系持续恶化影响了世界贸易发展4.英国在1932年公布“进口条例”,规定输入英国的货物一律从价征10%进口税,并另征附加税。同年召开的渥太华帝国经济会议上,本着“己国生产者第一,帝国生产者第二,外国生产者最后”的原则,英国和自治领及自治领之间签订了11个双边协定。这一做法的影响有()A.解决了英联邦内部贸易矛盾B.加剧国际贸易关系紧张C.进一步规范了世界贸易秩序D.英国成功走出经济危机5.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段材料理解正确的是()①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重视②经济危机是主要原因③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④终会导致消费市场出现问题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6.(2017·柳州联考)1928年美国迪斯尼创造了足智多谋的卡通形象“米老鼠”,而20世纪30年代末,“米老鼠”已经逐步让位于迪斯尼后来创造的另一个卡通形象“唐老鸭”。据称,因为唐老鸭那呱呱乱叫的恐慌比米老鼠厚脸皮的个人主义更接近于时代精神。这一现象()A.反映了西方社会的精神危机B.体现了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C.说明了新政对美国自由主义的威胁D.表明了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7.1933年《申报月刊》发行“中国现代化问题”特辑专号,征文中(26篇文章)认为中国现代化应走资本主义道路的观点非常少,绝大多数人主张走受节制的资本主义或非资本主义道路。产生上述认识主要是因为当时()A.南京国民政府政策倡导B.资本主义在中国发展举步维艰C.西方经济危机危害严重D.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被广为接受8.(2016·太原市一模)1933年5月7日,罗斯福在著名的“炉边谈话”中说:“黄金,在一定程度上还有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这也就是我决定现在不允许美国持有的任何黄金外流的原因。”1933年6月5日,国会决议限定过去和未来一切公司契约均禁止用黄金支付,至此美国最终放弃了金本位制。他这样做的目的是()A.进行币制改革,推动工业发展B.降低物价,提高人民生活水平C.刺激通货膨胀,推动经济复苏D.刺激通货紧缩,改革银行体系9.(2016·金华十校一模)下表为《美国农产品产量和价格指数表》。对该表的解读最为合理的是()年份玉米产量(百万蒲式耳)麦产量(百万蒲式耳)农产品价格指数(1913=100)19292622.2806.613819302081.1851.011719312567.3900.28019322908.1726.957——据福克讷《美国经济史》整理A.经济大危机对美国农业冲击不大B.“新政”对农业的调整初显成效C.政府向农民提供补贴以保持低价D.美国农产品出现严重“生产过剩”10.(2016·宜宾三模B卷)下图是1927~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的统计情况,据图和史实分析,“大萧条”()A.导致美国人家庭观念淡化B.推动了美国人口迅速增长C.使美国的离婚率先增后减D.缓减了美国人的婚姻危机11.面对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曾说:“(政府)如果对老者和病人不能照顾,不能为壮者提供工作……听任无保障的阴影笼罩每个家庭,那就不是一个能够存在下去,或者应该存在下去的政府。”这段话预示罗斯福政府将()A.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B.推行自由放任政策C.建立社会保障制度D.推行企业国有化政策12.在研究罗斯福新政过程中有人提炼出“新政施力的三条主线”,其中“_________”可填()(1)经济基础产业的重新组织和重新推进如:____(2)恢复美国在世界市场有利地位的政策如:放弃金本位,提高美国商品国际竞争力(3)寻求新的社会妥协,是新政精华所在如: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改善劳资关系A.通过了专利法,确保发明人正当权利B.推行工业国有化,加大政府监管力度C.颁布《农业调整法》,稳定农产品价格D.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推动大企业发展13.罗斯福在某次《就职演说》中曾说:“我们要前进,我们就必须像一支训练有素而又忠诚的军队那样,为了共同的纪律而乐意有所牺牲:因为没有这样的纪律就不可能前进,就不可能实现有效的领导。”这里他主要是强调()A.企业应该公平经营 B.建立社会保障体系C.对经济进行控制调节 D.权力的制衡原则14.(2017·苏锡调研)1933年3月,上任不到二十天的罗斯福就向国会正式提交了一份计划——准备组建民间资源保护队,并在3月的最后一天获批成立。“7月1日,距罗斯福做出这个古怪的决定还不到4个月,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这一古怪计划所起到的最直接的结果是()A.扩大就业机会 B.缓和社会矛盾C.恢复发展生产 D.保护资源环境15.《全国工业复兴法》禁止雇用童工,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愿意接受这项临时协定的雇主将能领到一个“蓝鹰”标志。绝大多数企业在各种压力下都加入了“蓝鹰”运动。这项措施的目的是()A.消灭竭泽而渔式的经营模式B.终止全国经济形势持续恶化的趋势C.挽救盲目竞争状态中的商业D.保证工业合理利润和工人消费能力16.(2016·镇江一模)下图1860~1970年间美国移民情况变化的曲线图。其中①②两个时段分别是移民的最高峰和最低谷,其原因分别是()美国每年移民人数(1860~1970)A.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一战的影响B.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大危机的影响C.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冷战”的影响D.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二战的影响17.1936年的选举被称为美国历史上少有的一次“关键性”选举,选举中投票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和持久的变化,“少数民族、城市居民、天主教徒、小企业主、农民、黑人与新政民主党,打成一片。”导致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新政通过国家干预提高了政府权威B.工会法促进了劳工阶层选民的参政意识C.新政整合了美国社会政治力量D.新政促进了南部地区选民的政治转向18.(2016·蚌埠三模)下面是一部专著的部分章节标题:第四章价格垄断损害了美国的商业第五章阻碍农业发展第六章失业者并未真正受益第七章更多失败的公共计划第八章干预金融第九章以保护工人的名义损害劳工利益第十章奇高的消费税、个人所得税和企业所得税由此可以看出作者认为()A.垄断组织产生不利于经济发展B.胡佛的经济政策加剧经济危机C.罗斯福新政并未挽救美国经济D.福利国家制度带来了负面影响19.二战后,“英国病”日益成为困扰英国经济发展的一大恶疾。1979年,撒切尔夫人出任首相后,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经过11年的努力,“英国病”基本治愈。依据所学推理下列属于撒切尔夫人改革内容的是()A.扩大“福利国家”规模 B.推动英国加入欧共体C.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进口 D.提高国有企业的比例20.阅读《西方国家经济发展情况表》。针对表中所反映的经济发展问题,西方国家采取了()GNP年增长失业率物价指数年增长率1968~1972年4.3%3.2%4.8%1973~1975年2.4%5.3%9.4%①大力发展“混合经济”②增加政府对经济的干预③减少政府的财政支出④削减社会福利开支A.②③B.①③④C.②④D.①②④21.(2016·临汾一模)美国过去是建立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而在20世纪70年代初又是取消规章制度最有代表性的国家。美国取消规章制度是为了()A.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B.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C.实行杀富济贫的政策D.完善“福利国家”的制度22.经济学家诺思认为在制度创新之中,国家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中既包括积极的作用又包含消极的作用。他说过:“没有国家办不成的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下列经济思想与其主张相符的是()A.市场能自动平衡商品的总供给和总需求。因此,企业生产什么,生产多少,如何生产,生产效益如何分配,都无需政府干预B.政府运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刺激消费,增加投资,以提高社会有效需求,实现充分就业;当总需求小于总供给时,主张减税、增加财政支出,以扩大投资和消费C.大规模降低税率,以提高企业的投资能力和积极性;大规模削减政府开支减少限制性的规章制度;大规模减税和加大国防开支;削减社会福利,争取财政预算平衡D.以知识和思想为基础的,提高生活水平和创造就业机会的关键在于能在多大程度上将创新思想和技术融入到服务、产品和生产工序中去23.“世界上没有免费的午餐”这句名言出自美国著名经济学家米尔顿·费里德曼之口,他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创立“货币主义”理论,大力主张“自由市场经济”,公开与凯恩斯主义唱反调。1976年他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费里德曼的“货币理论”()A.与亚当·斯密的“自由主义”主张完全一致B.指导了二战后西方国家经济干预政策的实施C.是为解决美国的经济衰退而提出的D.促使一些国家减少政府干预取得了一定效果24.美国人口出生率统计表1940~1960年。该材料()年份19401945195019551960适龄女性每千人生产婴儿数量8185108118119A.说明了二战结束后美国女婴的数量持续增加B.扭转了美国人口出生率长期持续下滑的局面C.表明了美国政府鼓励生育以促进人口的不断增长D.意味着消费需求的不断增长和经济的持续发展25.(2016·临沂二模)当代西方工人阶级的成分趋向多元化、复杂化,“蓝领”工人进一步减少,出现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等称谓,代表工人阶级的不同分层。这一变化说明()A.科技革命影响社会结构的调整B.西方社会发生了根本变化C.国家干预导致阶层成分多元化D.社会流动呈现出增强趋势第Ⅱ卷二、非选择题(第26题25分,第27题25分,共50分)26.(2016·合肥一模)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根据本章程批准、制定或颁布的一切公平竞争法规、协议和执照,均需包括以下条件:(1)雇员组织起来进行集体谈判或处于互助或互卫的目的而采取其他协同一致行动时,不应受到雇主及其代理人的干涉、约束和压迫。(2)不得以必须加入任何公司或禁止参加、组织或协助其自选的工人组织,作为雇佣任何雇员的条件。(3)雇主应遵守经总统批准或规定的最高工时,最低工资或其他雇佣条件。——美国《全国工业复兴法》(1933年6月)材料二新政从一开始就受到一部分资本家的反对,他们嫌罗斯福太迁就工人。……在国会关于《社会保障法》的听证会上,有人高喊“这个法案是从《共产党宣言》第18页逐一抄录的”。—内森·米勒《罗斯福传》材料三“每周增加几美元的工资,更好地分配工作,工作日短一些,就会使我们数百万工资收入低的工人几乎在一夜之间变成工农业产品的实际买主。……大量失业所造成的思想混乱才是我们最沉重的负担,它是对我们社会秩序的最严重的精神威胁。”——《罗斯福选集》材料四若是罗斯福没有这些纲领,工人们在这个时期一定会采取比当时远为进步的行动。……差不多可以肯定,他们一定会击破两党制度而建立一个他们自己的政党。——W.福斯特《美国共产党史》(1)材料二反映了一部分资本家对新政持有强烈的反对态度。结合材料一分析他们持这一态度的理由。并根据材料一说明罗斯福新政的突出特点。(10分)(2)材料三和材料四又反映出新政的哪些特点?这和解决当时的经济危机存在着怎样的相互关系?(8分)(3)结合材料四分析罗斯福新政与材料二中一些资本家的矛盾的实质是什么?由此说明罗斯福新政的性质。(7分)27.(2016·洛阳三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针对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的区域地位变化问题,有学者认为:如果世界结束于1820年,一部此前300年全球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东亚(主要指中国)的奇迹:迅速增长的人口中生活水平有节制但稳定的提高;结尾简短的一章可能提到遥远的大西洋沿岸,有相当少量的人口似乎享有甚至更快的人均增长率(尽管或许不是太快)。如果世界结束于1945年,经济史的主体就会是我们大部分人——至少是在西方——伴随着北大西洋的胜利和一个高消费、高能源利用和高劳动生产力的世界的诞生成长。在2002年,历史再度发生了位移。如果我们用总量指标作判断,1945年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的重头戏并不是发生在西方,而是发生在东亚(和东南亚的部分地区),那里至少曾保持部分的政治独立,同时使西方的技术适应它们完全不同的社会传统和天赋资源,而不是简单地模仿西方。即使我们根据人均指标作判断,日本也明显赶上了最富有的西方国家;台湾和南韩没有落后很远,中国沿海重要地区现在看来正在紧随其后。——摘编自[美]彭慕兰:《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评析材料中关于近代以来世界经济发展区域地位变化的观点。(要求:围绕材料中的一个或两个观点,赞同或反对,或另有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5分)答案精析1.C[表中数据反映出美国民众热衷于过度的信贷消费,不能据此推断出销售商大打“价格战”,故A项错误;也不能推断汽车产品质量的变化,故B项错误;过度信贷消费带来的虚假繁荣,推动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生产过热的隐患出现,故C项正确;此时的美国仍然占据世界金融中心地位,故D项错误。]2.C[根据题目中“唯一的希望在于代议制度似乎无力提供的、具有力量和意志的政府领导”可得出,处于经济危机中的美国人民希望有一个强有力的政府以克服经济危机,对胡佛政府继续推行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不满,并未上升到改变国家政体的层次,根据前面的分析,选择C项符合题意。]3.B[经济危机对经济造成巨大的破坏,故A项错误;在经济危机中,各国为度过危机实行贸易保护政策(提高关税、货币贬值),阻碍世界贸易的发展,故B项正确;凯恩斯主义是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后兴起的经济理论,材料中涉及时间是:1913~1938年,材料中所强调的是世界贸易量的减少,故C项错误;国际关系持续恶化的表述是不准确的,一战结束后(1918~1929年),国际矛盾是缓和的,故D项错误。]4.B[依据材料1932年这个时间点,可推断当时英国采取提高关税的办法,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这不利于解决贸易矛盾,故A项错误;英国提高进口税的办法,使国际关系恶化,故B项正确;材料内容不利于规范贸易秩序,故C项错误;1932年当时还没有走出经济危机,故D项错误。]5.C[1929年~1933年美国爆发了经济危机,故经济危机与材料时间不符,②错误;故选择C项正确。]6.A[民众对理性王国的失望是浪漫主义的体现,与题目时代不符,故B项错误;20世纪30年代末新政的作用已经凸显,其不会让人们产生恐慌,故C项错误;美国市场繁荣假象的幻灭是在20世纪20年代末,与题目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7.C[1929至1933年大危机,资本主义弊端的暴露使得部分中国人对资本主义道路产生怀疑,因此提出非资本主义道路,故C项正确。]8.C[美国放弃金本位制是对币制进行改革,但没有反映出推动工业发展的目的,故A项错误;放弃金本位制,会加剧通货膨胀和物价上涨,故B项错误;罗斯福认为黄金白银“都是通货的完美无缺的基础”,通过刺激通货膨胀来推动经济复苏,故C项正确;放弃金本位制,刺激通货膨胀,而非通货紧缩,故D项错误。]9.D[根据表格玉米产量、麦产量总体上升,农产品价格指数持续下降,可知农产品供需失衡“生产过剩”,价格下挫,故D项正确。]10.D[从图中可以看出从1929~1930年美国社会离婚率呈现下降趋势,因此有利于减缓美国人的婚姻危机,故D项正确。]11.C[根据材料内容可知,罗斯福强调对老者、病人照顾,给壮者工作,给家庭以保障,由国家承建公共工程只能够为壮者提供工作,故A项错误;在材料中罗斯福强调了如果实行自由放任政策,那么这个政府就没有存在下去的必要了,故B项错误;建立社会保障制度,从制度上给予各个群体以保障是正确的,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知识,罗斯福强调国家对经济进行干预的同时又避免企业的国有化,故D项错误。]12.C[专利法不符合材料定义,故A项错误;工业国有化不符合材料定义,故B项错误;《农业调整法》符合材料定义要求,故C项正确;现代企业制度不符合材料定义,故D项错误。]13.C[强调纪律就意味着要对“自由”的经济进行调整,加强国家对经济的控制调节,故C项正确;权力的制衡原则强调的是制衡,故D项错误。]14.A[材料中“他设定的25万招聘人数的目标就已达成”表明扩大了就业,故A项正确;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示威游行、罢工等抗议活动接连不断,材料中“25万招聘人数”与社会矛盾完全不成比例,故B项错误;恢复发展生产,与材料中“民间资源保护队”不符,故C项错误;正常情况下“民间资源保护队”是保护资源环境,但与材料中“这个古怪的决定”不符,故D项错误。]15.D[“规定产业工人每周工时为35小时,脑力劳动者为40小时”可以保证工业的合理利润,“产业工人最低工资每小时为40美分”可以保证工人的收入,使工人具有一定的消费能力,故D项正确。]16.B[20世纪初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霸主不符合史实,1930年出现低谷与一战和“冷战”无关,故A、C项错误;20世纪初美国工业产量跃居世界第一,造成美国移民高潮的出现,1930年经济大危机的出现造成移民低谷,故B项正确;1930年出现的低谷与二战无关,故D项错误。]17.C[罗斯福新政帮助美国经济逐渐走出低谷,在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新政的成功也扩大了罗斯福和民主党的影响力,因此在1936年的总统选举中,出现了社会各阶层选民纷纷倒向民主党的现象,是对美国两党制相互制衡的冲击,从侧面反映出新政整合了美国社会政治力量,故C项正确。]18.C[罗斯福政府用国家干预手段成功地摆脱了经济危机,给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模式,所以材料中的公共计划、干预金融的信息与垄断组织的产生无关,故A项错误;胡佛总统坚持的是传统的自由放任政策,不可能出现干预金融的情况,故B项错误;材料中涉及对商业、农业、工业、金融、公共计划等各个国民经济领域的干涉,故C项正确;福利国家制度是有利于失业者的,故D项错误。]19.C[20世纪70年代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减少国家对经济干预,缩减福利开支,故A项错误;英国加入欧共体是1973年,故B项错误;削减政府开支减少进口体现政府减少对经济的干预,故C项正确;提高国有企业的比例体现政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故D项错误。]20.B[由图表信息得出,这段时期大致是20世纪70年代,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下降,失业率上升,物价上升。以美国为列,这一时期美国经济进入“滞胀”(生产停滞,通货膨胀)时期,凯恩斯主义失灵。“混合经济”是指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相结合,针对上述情况,使用该政策是对的,如英国的混合市场经济模式,故①正确;凯恩斯主义失灵,就不能再增加政府的干预,只能减少,故②错误;凯恩斯主义主张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凯恩斯主义失灵,就应该减少政府的支出,故③正确;凯恩斯主义主张增加社会福利,既然失灵,就应该减少社会福利,故④正确,选择B项符合题意。]21.A[美国取消规章制度反映了美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让市场发挥更大效应,故A项正确;美国取消规章制度反映了美国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不是取消政府对经济干预,故B项错误;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不是杀富济贫,故C项错误;20世纪70年代,美国减少福利开支,故D项错误。]22.C[材料中“没有国家办不成事,有了国家又有很多的麻烦”说明对国家干预经济过多的指责,属于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政策。A项属于市场经济,故A项错误;B项属于加强国家干预经济,故B项错误;C项属于减少国家干预经济政策,故C项正确;D项属于新经济模式,故D项错误。]23.D[二战后货币主义开始流行起来,并对美英等国的经济政策产生了重要影响,故D项正确。]24.D[题干没有涉及美国女婴的发展状况,故A项错误;仅从题干所给信息无法得出B项的叙述,故B项错误;材料中也无从看出政府的政策导向,故C项错误;人口数量的逐渐增多,意味着年轻的劳动力资源和旺盛的消费市场的形成,进而推动经济的发展,故D项正确。]25.A[材料中“蓝领”“白领”“灰领”“金领”“敞领”“粉领”变化说明随着科技革命不断变化,工人阶级分工不断变化,故A项正确;工人阶级分工变化,并不能说明西方社会性质发生了根本变化,故B项错误;国家干预政策不是材料中工人阶级分工变化的主要因素,故C项错误;社会流动不是材料中反映的信息,故D项错误。]26.(1)理由:制定规章制度,对资本家的生产经营进行干预;限制资本家对工人的控制与剥削。特点:国家对资本主义经济进行强力干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