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1页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2页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3页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4页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大一统的发展课件高三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册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02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

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专题时空定位】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一)时空观念东汉三国(220-280)魏吴蜀西晋东晋(317-420)十六国(前秦统一北方)东魏西魏北齐北周隋宋齐梁陈北朝(439-581)北魏隋朝统一南朝(420-589)(266-316)灭灭383年淝水之战(一)时空观念三足鼎立短暂统一北乱南稳南北对峙220-280280-316317-420420-589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时代特征:国家分裂、政权更迭、江南开发、民族交融(交流)三国两晋南北朝是国家分裂和民族交融时期,也是政治、经济、文化大变革时期,上承秦汉帝国、下启隋唐帝国,为隋唐的大一统奠定基础。政治上,国家由长期分裂走向新的大一统,各民族政权的制度创新为隋唐制度奠定了基础;经济上,由于江南的开发,为经济重心的南移奠定了基础,南北经济趋向平衡;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封建生产方式向边疆扩展。文化上,科技持续领先世界,南北文化差异明显但走向交融,儒、释、道三教共同发展,玄学产生,文学承上启下,丰富多彩;民族关系上,继春秋战国之后再次掀起民族交融的高潮,为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奠定基础。(二)时代特征发展概况(1)起源:汉代察举制下的大户、大族,染指于地方人才举荐开始获得政治上的优势。士族门阀开始出现。(2)发展:东汉末三国时期,战乱导致两汉文治精神寄托的察举制倒退为秦汉之际的军功得官,曹魏尚书陈群“九品官人”加以挽救。州设置大中正,郡设置小中正,属于中央兼职。中正本处人担任,中正逐级汇报人才于中央!但选拔官员权力仍操控于地方手中,九品中正制形成。士族门阀形成。(3)壮大:魏晋士族门阀势力借助九品中正制大涨,权力和地位实现了世袭。且通过婚姻制度保持特权。(4)鼎盛:东晋时期南北方士族左右政局。中央和地方实权均被士族门阀控制皇权弱化。南北朝后期衰落。门阀士族是以宗族为纽带所形成的封建贵族特权的集团,形成于魏晋之际,鼎盛于东晋,东晋末至南朝逐渐衰落。内涵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三)士族门阀与九品中正制

(元)帝初镇江东,威名未著,敦与从弟导等同心翼戴,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

——《晋书·王敦传》士族与皇族共治天下士族阶层

1、形成背景:(1)历史根源:东汉以来,豪强地主势力发展。(2)经济原因:土地兼并严重,豪强地主经营庄园,能够自给自足,逐渐割据。(3)政治原因:魏晋政权统治基础是士族,皇族依赖于士族的支持;(4)制度保障:九品中正制是士族的政治保障。2、特点:

政治上,按门第高低分享特权,世代担任重要官职。经济上,士族占有大量土地和劳动力建立起自给自足、实力强的庄园经济。文化上,崇尚清谈(玄学)(魏晋间一些士大夫不务实际,空谈哲理),占据高级文官职位。社会生活上,不与庶族通婚,甚至坐不同席。3、评价:门阀政治虽在一定时期内有利于统治的稳定,但这种制度具有很大的消极因素。首先,门阀士族长期把持朝廷要职,缩小了选官的范围,降低了统治集团的素质;其次,门阀士族争高官、抢要职,以致出现“因人设官”的现象,造成大量的冗员。威胁皇权;不利于中央集权。4、衰落:至隋唐两代,废止九品中正制,实行科举制,取士不问家世,婚姻不问阀阅。衰落原因:①士族自身的腐朽,与生俱来的特权导致士族缺乏执掌政权的能力,甚至缺乏生存能力;②隋唐科举制的实行将选官权收归中央,动摇了士族的政治基础;③均田制和租庸调制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抑制土地兼并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士族制度的经济基础;④唐朝统治阶级内部争权夺利的斗争;⑤文化的发展和普及使士族失去了文化优势,缩小了士族与平民的差距。一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二品三品四品五品六品七品八品九品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①创立于曹魏时期,其制度内容是各州各郡设立中正,负责定期品评士人。依据士人才能、品德定为九品,作为吏部的任命根据,按士人表现变化,品有升降。中正九品官品九品一品③演变:④标准:⑤评价:家世、品德、才能并重→门第成为唯一标准

魏晋确立、隋文帝废除

形成之初对杜绝朋党,破除门阀及加强曹魏政权起一定积极作用。九品中正制成为士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不利于选拔人才和中央集权。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三)士族门阀与九品中正制地方中正官评定等级向上推举②方式:知识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体制1、中央体制:尚书、中书、门下三省体制逐渐形成尚书台尚书省中书省门下省目的:分割和限制尚书省的权力,加强皇权2、地方体制:沿用汉代体制,州—郡—县三级五胡内迁1、背景:①统治阶级为补充兵源及劳动力,强迫西、北边陲的少数民族内迁中原;②气候变冷,少数民族自身经济发展的需要。鲜卑匈奴羌(qiāng)氐(dī)羯(jié)鲜卑主要影响:3、民族矛盾激化,国家长期分裂割据;2、北方汉人南迁,促进江南的开发;1、内迁民族逐渐汉化,有利于民族融合;(四)衣冠南渡与经济重心南移(四)衣冠南渡与经济重心南移1、原因和条件:(1)中国北方战乱,经济遭到严重破坏。(2)北方大量人口南迁充实了南方的劳动力,并带去先进的技术、工具和经验。(3)南方社会环境相对安定,并具有发展农业的自然条件和丰富的资源优势。(4)南方少数民族与汉族交融。(5)南方统治者采取了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有利于农业发展的政策。(6)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辛勤劳动,促进了生产力较快发展江南开发2、表现(成就):①农业:土地大量开垦,农作物品种增加,产量提高②手工业:纺织、矿冶、陶瓷、造船、造纸都有明显进步③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推动了商业的进步,南方城市繁荣3、影响:①进一步促进了少数民族和汉族的交融(民族关系),为南北统一奠定了基础。②促进了南方地区经济开发,使我国南北经济发展趋向平衡,大大影响了南方政治,促成了南北抗衡的政治局面。③为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考点: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东晋时期北人南移路线图1.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1)南方社会环境相对稳定,由于北方战乱,人口的大量南迁,充实劳动力,带来先进技术;(2)南方自然条件优越,蕴含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3)民族交融的加强,促进了当地经济发展;(4)统治者推行重农政策,如劝课农桑、奖励耕织、安抚流民、兴修水利等。时期南方发展表现过程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初步形成稻麦兼种、水陆互补的作物体系,南方的耕地面积和产量大幅度提高;手工业和商业迅速发展,出现了像建康一样的大城市中唐以后南方继续加速发展,逐渐赶上北方两宋之际南方成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经济上南强于北的局面完全确立(“苏湖熟,天下足”)初步开发开始南移完成南移2.古代中国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3.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推动文化中心的难移,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例:下表为北宋时期被列入正史列传的人数统计表。该表说明()北宋北方人数(个)北方所占比例南方人数(个)南方所占比例前期27884.5%5115.5%中期27463.9%15536.1%后期12140.3%17959.7%A.地域是官员选拔的决定性因素B.政治中心转移影响人才培养C.经济是文化发展的重要基础D.正史列传作者偏袒南方士人C(1)对我国交通贸易的影响:由于经济重心的南移,造成了南方沿海城市的迅速发展,海上交通和运输也有了很大的改善。(2)对人口分布的影响: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3)对文化教育的影响:推动文化中心的难移,其中最为明显的就是状元的变化。自唐至明清,状元籍贯地理分布具有明显自北向南逐渐推移的趋势。(4)对民族关系的影响:北方人民的南迁,使游牧民族和汉族有了更深更广泛的交流和合作,促进了民族的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5)对南方环境的影响:南方一些地区的过度开发,如“放火烧荒、围湖造田”等,在一定程度上破坏生态环境,影响可持续发展。拓展补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主要特点1.南北经济趋于平衡:江南迅速开发,中原发展相对缓慢。黄河流域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中心,秦汉时期,南北方经济发展差距很大。到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大规模的战乱多发生在北方并且时间持续很长,使得北方经济遭到严重破坏。而南方则相对稳定,使得南方经济得到迅速发展。这样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以北方黄河流域为重心的经济格局开始改变。2.士族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占有重要地位:由于士族制的发展和统治者崇信佛教,导致地主庄园经济和寺院经济恶性膨胀,造成土地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3.商品经济总体水平较低:由于战乱,不少城市遭到严重破坏,加上南方刚刚开发,商品经济发展缓慢。4.各民族经济交流加强:由于民族融合的加强,魏晋南北朝时期各民族之间的联系密切,并逐渐融为一体。各族相互学习,取长补短,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同时也为隋唐时期的繁荣奠定了基础。拓展补充——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手工业和商业曹魏时期发明灌溉工具——翻车南北朝时期发明灌钢法南北朝时期成功烧制出成熟的白瓷造纸术进步,纸逐渐取代简牍,成为最主要的书写材料市:南北朝时期出现草市(乡村集市),政府对草市实行行政管理(草市尉)货币:政权并立导致货币在流通中的作用减小和不同地区使用不同货币,以物易物成为黄河流域居民主要的交换手段。内容①经济:均田制、租调制②政治:俸禄制、三长制、迁都洛阳④社会风俗:移风易俗,推进汉化、民族交融(五)北魏孝文帝改革影响:顺应了北方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大大缓解了民族矛盾,促进了民族交融;促进了北魏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繁荣;为以后北方统一南方以及隋唐盛世的出现奠定了基础。③行汉制【鲜卑贵族门阀化】【迅速腐败,成为北魏灭亡的重要原因】实质:①少数民族由游牧经济转向农耕经济的过程(农业化)②少数民族汉化过程(汉化)③少数民族政权封建化的过程(封建化)局限性:全面推行汉化,使鲜卑族丧失作为一个民族的独立性、主体性;鲜卑族失去尚武的民族精神,削弱了军事力量。均田制中国古代一项重要的土地制度,北魏至隋唐使用。随着地主经济的发展壮大,土地兼并也随之日益严重。武周末年均田制形同虚设,唐德宗时期,均田制废除。前提:政府掌握大量无主荒地内容:按照人数授给田地,分为露田(种谷物之田)和桑田:露田(口分田):男十五岁以上给四十亩,女二十亩,奴婢也可以有露田,露田只能种植谷物和桑麻,不许栽种树木,死后把田地还给官府。桑田(永业田):给男人一人二十亩,作为自己的财产,不用还给官府,也可以买卖。受田农民每年必须缴纳一定数量租粟、调帛或麻,还必须服徭、兵役。地方官吏按品级授给公田。性质:封建国家土地所有制。作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比较商鞅变法与孝文帝改革的异同点相同点:(1)都顺应了历史发展潮流;(2)都促进了政权的封建化,为国家统一创造了条件;(3)都遇到了守旧势力的反对和阻挠;(4)结果都取得了巨大成功不同点:(1)侧重点不同:商鞅变法侧重于富国强兵;而孝文帝改革侧重于制度、风俗上的汉化(2)目的不同:商鞅变法是为了实现富国强兵,以在兼并战争中取得优势地位;孝文帝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改变鲜卑族的落后状况,巩固统治。1、原因:(1)根本原因:在共同生活的地域内,民族之间交往密切,互相影响;(2)具体原因:先进文化的吸引,战争因素的影响,统治政策的强力推进2、表现:(1)经济上:内迁的各族人民与当地汉人错居杂处,开始过定居生活。他们向汉族人民学习农业技艺,逐渐由从事畜牧业生产转变为从事农业生产。汉族人民向北方各族学习畜牧经验,接受他们的食物、服装、用具等。(2)政治上:十六国北朝政权的统治者,与汉族士人合作,延续中原地区原有的统治方式,实行君主专制制度。(3)文化上:西晋时期,内迁各族大多使用汉语;北魏孝文帝改革后,汉语更成为北方主要的通用语言。西北民族的乐器、歌舞也受到汉族人民的喜爱。(4)民族心理上:随着经济、文化的交流,思想感情日益沟通,以往的“胡”“汉”观念逐渐淡薄,民族间的隔阂与偏见逐渐减少。3、评价:这一时期的民族关系,有时矛盾激化,甚至发生战争,但在总体上,民族间隔阂逐渐减少,民族关系趋于缓和。北朝后期,我国北方出现了各民族的大交融。4、影响:北方地区民族的交往、交流与交融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进一步丰富了中华民族的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并为隋唐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繁荣与发展奠定了基础。(六)民族交融【民族交融】指各民族共同生活、彼此学习、共同发展、逐渐交融的过程,包括经济生活、文化语言、风俗习惯等相互影响、趋向一致。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少数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西晋:內迁的少数民族主要由匈奴、羯、氐、羌和鲜卑。八王之乱,內迁少数民族逐渐主导了局势。先后出现了割据政权。它们采用中原模式的国号、年号,学习汉族的典章制度【制度认同】【文化认同】【血缘认同】长期混战中,原有的民族布局被打破,各族之间接触频繁,差异缩小。但民族隔阂仍然广泛存在。前秦分裂后,民族矛盾加剧。北魏统一北方后的孝文帝改革顺应了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趋势,进一步推动了民族交融。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拓展补充——北方的民族交融趋势民族交融的途径1、民族迁徙:魏晋以来,少数民族大批内迁,他们在北方各地和汉族人民杂居相处。2、联合斗争:西晋末年统治者对各民族人民残酷剥削和压迫,十六国时期的连年战乱,迫使各民族人民联合起来共同斗争,从而使民族之间的联系更加密切。3、友好往来:魏晋以来,我国北方出现过几次统一局面,各民族人民频繁交往,使民族交融进程进一步加快。4、各民族间的征战:当时各民族的征战打破了各民族原有的部落组织,有利于民族交融。5、少数民族统治者的改革:北魏孝文帝改革,借鉴和学习了汉族文化,促进了民族交融。

魏晋时期是地道的乱世,因此文人的普遍心理即是思治,这就促使魏晋名士开始探索宇宙自然与人生本体的关系,并开始追求新的思辨哲理。在这种背景下,“文的觉醒”与“人的觉醒”时代到来,思想开放与自由论辩的风气成为当时文人名士的生活常态,而“魏晋风度”正是在这种氛围中应运而生的。魏晋名士以率性率真的人性来品味玄趣,由此生发出一种由外知内、以形显神的美学观念,这使他们开始转向对自然山水的热爱与探究,以空灵之心审视山水自然的大道之美。正是这种超越形的束缚的情怀,使自然山水被赋予了人性化的灵性与无穷的玄趣。另一方面,他们把在政治理想上的绝望转向文学艺术,寻求精神上的解脱。在“神韵”这一独特的审美追求指导下,魏晋时期的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门类都不同程度地呈现出一片空前繁荣的景象。(七)魏晋风度

政治:九品中正制,承接汉代察举制,考试制度的雏形又为隋唐科举制准备条件,北方士族的嬗变和南方士族的衰落又为唐朝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做准备;三省体制形成承接汉代内外朝制,又为唐朝三省六部制打下了基础;民族迁徙和民族融合,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又为统一自信开放的隋唐奠定基础。

经济:屯田制、占田制和均田制逐渐让东汉末期战乱以来的北方经济恢复,同时又为隋唐大规模推广均田制积累了经验。庄园经济的嬗变和南方经济开发让本已在东汉末得到一定开发的南方,发展更为迅猛,为唐末和宋代的经济重心南移做好准备。

社会文化:魏晋玄学和三教并流,既让汉代确立正统地位的儒家思想遭受危机,又为后代唐宋儒家思想新发展提供机遇。总结: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魏晋南北朝时期孕育的统一因素(1)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不断加强,特别是北魏孝文帝改革,加速了北方民族交融,民族矛盾减弱,产生了强大的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2)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出现了局部统一,如三国、前秦、北魏、北周、东晋南朝各政权。东晋南朝虽然朝代更迭频繁,但南方相对统一。这些统一因素的存在,为隋唐统一局面的出现创造了条件。(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的开发,北方农业的恢复与发展,使南北经济趋向平衡,为统一奠定了经济基础。(4)国家的分裂给人民带来苦难,人民渴望统一。【总体特征】国家统一,社会安定,经济繁荣,制度完善,民族关系融洽,中外交流频繁,兼容并蓄,文化艺术全面繁盛589隋统一贞观之治(627——649)武则天(武周之治)开元盛世(713-741)安史之乱(755-763)藩镇割据农民起义780年两税法581隋建立618年唐建立907年唐灭亡古代中华文明的鼎盛时期(581年~907年)二.隋唐盛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时空观念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二)专题概述阶段特征: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中国古代文明继续发展并逐渐走向成熟。三省六部制、科举制,标志着中国古代政治制度走向成熟;由政权并立到走向大一统,民族融合;中央集权加强。江南经济进一步发展;农耕经济繁荣;手工业发达,瓷器出口;商品经济繁荣,陆上和海上丝绸之路繁荣;重农抑商政策松动。文化政策宽松,出现了三教合流的趋势;科技领先世界,文化繁荣,形成中华文化圈。政治:经济:文化: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三)承上启下的隋朝1.文帝建隋(建立者、时间、都城、统一时间)581年杨坚代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589年隋灭陈,完成统一。2.炀帝亡隋暴政:①大兴土木,劳民伤财(仓库、洛阳、大运河);②三征高丽,穷兵黩武;③徭役繁重,严刑峻法。灭亡: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一.魏晋南北朝---从五胡乱华到五胡归华(三)承上启下的隋朝1、广设仓库

隋氏西京太仓,东京含嘉仓、洛口仓,华州永丰仓,陕州太原仓,储米粟多者千万石,少者不减数百万石。天下义仓,又皆充满。京都及指洲库布帛各数千万。而赐赉[lài]

勋庸并出丰厚,亦魏晋以降之未有。

----杜佑《通典食货典》

2、

兴建洛阳城3、开通大运河

仁寿四年(604年),隋文帝驾崩,汉王叛逆,“从反者十九州”,都城长安局躇西北,“关河悬远,兵不赴急”,而洛阳“控以三河,固以四塞,水陆通,贡赋足”。遇荒年,关中经济难以供应时,君臣即领到洛阳“就食”。大业元年(605年),隋炀帝下诏开工营建东都洛阳。——据王家范《大学中国史》等4、初创科举1、隋朝大运河开通的原因①隋朝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可集中力量兴建大型工程②为加强对南方的有效控制,巩固统治③适应经济重心南移的趋势,保障中央政府的物资供应。利:①政治:贯通南北,加强了对江南地区的控制,巩固了国家统一。②经济:促进南、北经济交流以及运河沿岸城市发展。③文化:促进了中原与南、北方少数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促进了民族交融。弊:①过度役使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了沉重的徭役负担;②促使阶级矛盾激化,加速了隋朝灭亡。2、隋朝开通大运河的利弊二.隋唐盛世---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四)唐朝的兴亡贞观之治:轻徭薄赋,劝课农桑;戒奢从简,知人善任,虚怀纳谏武周政治:继续劝课农桑,开创殿试和武举选拔人才开元盛世:选贤任能,改革吏治;发展生产,大兴文治;改革兵制:府兵制——募兵制1.大唐初建:618年,李渊在长安称帝,建立唐朝。随后消灭起义军和割据势力,完成统一。2.盛世出现概括“贞观之治”局面出现的原因(1)唐太宗吸取隋亡教训,调整统治政策。(2)唐太宗用人唯贤,虚心纳谏,推行一来列改革措施。(3)国家统一安定,实行开明的民族政策和开放的对外政策。(4)隋朝的政治制度和经济繁萦为唐朝加强中央集权和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朝边疆民族形势图A.唐与周边少数民族(1)唐与突厥(战争→设置机构)①东突厥: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颉利可汗,东突厥灭亡。尊奉太宗为“天可汗”。②西突厥:640年太宗征服依附西突厥的高昌,设置安西都护府;高宗时联合回纥灭亡西突厥;武则天时设置北庭都护府,与安西都护府分治天山南北。(2)唐与回纥、靺鞨(册封:外围独立性强的地方;设置机构)与回纥:①唐朝联合回纥灭突厥。②唐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后回纥改名为回鹘。③安史之乱期间,回纥出兵助唐平叛。

与靺鞨: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3)唐与吐蕃(和亲、会盟:君臣关系加姻亲关系)①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②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民族政策表现突厥战争设置机构回纥归附册封吐蕃和亲会盟靺鞨族册封贞观初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东突厥灭亡,尊奉太宗为“天可汗”。高宗联合回纥灭西突厥设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统辖天山南北。玄宗封回纥首领骨力裴罗为怀仁可汗回纥南移,归附唐朝,后改名为回鹘,是维吾尔先民主体7世纪太宗时文成公主入藏,嫁给松赞干布;9世纪中期唐与吐蕃会盟靺鞨族粟末部首领大祚荣为渤海郡王意义:有助于祖国边疆地区的开发与少数民族封建化;有利于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与民族交融;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B.全面认识唐朝的民族交融(1)原因:①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民族交融使得唐朝民族间的隔阂大为减小。②经济繁荣,国力强盛,这是民族关系发展的物质基础。③国家统一、政治清明、社会安定,为民族关系发展提供了重要条件。④唐朝政府实行正确、开明的民族政策,有利于改善民族之间的关系,使不同的民族和睦相处。⑤唐朝的陆路交通可通往不少边疆地区。(2)特点以通婚、和亲方式促进民族交融;以议代战,尊重民族习惯,交换使节,进行文化交流,修德政;从少数民族实际出发实行不同的开明政策。B.全面认识唐朝的民族交融(3)影响①保持了边疆地区的和平稳定,有利于国家统一。②促进了各民族文化相互交流,孕育了多元一体的中华文化。③各民族相互交流、贸易,促进了经济发展与物种交流。④促进了各民族交融,汉族先进文明广泛传播,边疆民族文化给中华文明注入了新鲜的血液。(4)认识①唐朝前期,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呈现繁盛景象。各民族进一步交融,民族间的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密切,边疆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发展作出了杰出贡献。②唐朝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重要发展时期,各民族之间的战争是“兄弟阋于墙”,相互间的友好关系是主流。C.唐朝的经济农业1.犁的改进:曲辕犁成型;2.新型灌溉工具出现:筒车;手工业陶瓷业有所发展,形成南青北白两大制瓷系统。除此之外,唐三彩是唐朝著名的陶器;商业与交通1.交通运输的发达,陆路、水路交通都很发达;2.货币统一,从五铢钱到开元通宝;3.市场发达,邸店、柜坊出现,夜市、草市在个别地方出现;城市长安、洛阳繁荣D.【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1:隋唐的对外关系】原因:政治统一,对外关系空前发展,经济、文化交流活跃(1)隋唐时期与西域商路畅通。隋炀帝命裴矩驻张掖,掌管通商事务。(2)唐朝与大食国的接触,使包括造纸术在内的中国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3)唐朝与外国之间的海路交流活跃。(4)日本向唐朝派遣唐使,每次都有留学生、学问僧随船而来,将唐朝文化带到日本。3.安史之乱与藩镇割据安史之乱(1)背景①政治腐败:唐玄宗统治后期,沉于享乐,怠于政事;②边疆危机:边疆形势随着版图的拓展日益紧张;③军事失当:任用胡人担任节度使;采用募兵制,兵力外重内轻。(2)过程:755年安禄山在范阳起兵,发动叛乱,763年被平定。(3)影响:①政治:中央集权被削弱,引发了藩镇割据,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②民族关系:唐朝边防空虚,边疆少数民族趁机袭扰,边疆不宁。③经济:严重破坏了北方经济,北方人口南迁,促进了江南地区的开发,经济重心开始南移。④社会:统治阶级剥削加重,引发农民大起义。藩镇割据(1)特征政治:拥有自主权,可以自行任免官吏,节度使死后职位传给儿子或部将;经济:拥有财权;军事:拥有强悍的武装,独霸一方。(2)影响:①严重削弱了唐朝统治,削弱了中央集权,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灾难。②藩镇割据的继续与扩大导致了五代十国局面的出现。藩镇割据的影响:A.一定程度上威胁了唐朝中央政府对地方的控制,但延续了唐朝百余年的统治。B.藩镇割据,对社会经济造成巨大破坏,一定程度影响财政收入,但藩镇注重自身工商业的发展,又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典例研析】(2018全国I卷.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D(四)五代十国(907---923)朝代都城年代开国皇帝五代后梁汴州(今开封)907-923朱温后唐洛阳923-936李存勖后晋汴州(今开封)936-946石敬瑭后汉汴州(今开封)947-950刘知远后周汴州(今开封)950-960郭威十国吴国广陵(今扬州)892-937杨行密南唐金陵(今南京)937-975李昇前蜀成都891-925王建后蜀成都937-965孟知祥闽国长乐(今福州)893-945王审知楚国(南楚)长沙府(今长沙)896-951马殷南汉兴王府(今广州)905-971刘隐荆南(南平)江陵(今荆州)907-963高季兴吴越杭州893-978钱镠北汉太远951-979李崇五代十国——藩镇割据的产物史学界把907年后梁建立到960年北宋代后周这一段历史称为“五代十国”时期。1.五代十国时期政权的特点和历史趋势(1)特点:①五代十国是唐末以来藩镇割据局面的延续,开国君主都是掌握兵权的武将;②北方政权更迭,战事不断,政局动荡;③南方受战乱影响较小,政局相对稳定,经济上有一定的发展。(2)趋势:五代十国时期,虽然政权分裂,但统一始终是客观趋势。2.周世宗改革:到五代十国后期,后周世宗柴荣顺应当时形势,努力清除五代的弊政,后周实力逐渐增强,为后来的统一奠定了基础。真题试炼如图为唐代长安城商业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为“市”以外的商业区域。与“安史之乱”前相比,“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内A.市以外经营行业的种类大大增加 B.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界限C.官府对交易场所的限制更加严格 D.官府设市数量增加,坊的数量减少【答案】B【解析】从两幅图片及注释对比来看,安史之乱后的长安城的娱乐场所、饮食服务业、零售与服务业等部分的分布相对分散,这说明的是当时商业活动日趋突破坊市功能的限制,B正确;材料未涉及经营种类的变化,A排除;材料体现的是政府对商业监管相对放松,C排除;D与材料无关,排除。故选B。三省六部制(魏晋三省制出现、隋朝确立、唐朝完善)

影响:

①集思广益,提高行政效率,减少决策失误;②削弱相权,保证了皇权的独尊;③是我国官制史上的重大变革,它标志着封建政治制度的成熟。(一)中央官制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拓展补充——三省六部制的发展过程汉武帝设立中朝,到东汉时期逐渐形成了尚书台,取代了三公的权力。魏晋南北朝时期,尚书台改称尚书省,又设立了中书省和门下省,但各自的职掌和权力分配尚未定型,也尚未正式构成中枢权力机构的组成部分。【三省共同辅助决策,行使权力】隋文帝创立三省六部制。唐朝实行三省六部制,中书省负责起草诏令,门下省负责封驳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宰相议事的地方叫政事堂,后改称中书门下。政事堂的设立,提高了工作效率,三省出现一体化趋势。在发展过程中,皇帝往往指定自己信任的和品级比较低的官员参加政事堂会议,如“参知政事”、“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平中书门下三品”等,进一步削弱相权,防止大权旁落。拓展补充——三省六部制与君主专制材料:武则天当皇帝时,有人诬告宰相刘祎之受贿,武则天很生气,下令刘祎之停职审查。办案人员奉命向刘祎之出示了皇帝签发的敕书(命令)。结果刘祎之很愤怒也很不屑地说了一句:“不经凤阁鸾台(即中书省和门下省),何得为敕!”三省六部制下,完整的相权一分为三,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但同时,三省六部制作为一种常设的政治制度,门下省封驳审议的职权,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皇权。真题试炼唐中宗不经中书省和门下省而自己封拜官职,因心怯,他将装置诏敕的封袋,不敢以正常的样式封发,而改用斜封,上面的文字亦不敢用朱笔,改用墨笔。当时称“斜封墨敕”,这表明A.唐中宗时期皇权有所弱化B.唐朝中枢机构的行政决策具有民主性质C.中书省和门下省的权力高于皇权 D.国家制度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答案】D【解析】由材料可知,唐中宗自己封拜官职使用“斜封墨敕”说明三省六部制对他有所制约,使他不能也不敢为所欲为,对皇权具有一定的约束,D项正确;三省六部制虽然对皇权有一定制约,但该制度实行的目的还是为了加强皇权,因此不可能高于皇权,排除A项、C项;三省六部制最终还是为专制皇权服务的,所以“具有民主性质”的说法明显错误,排除B项。故选D项。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二)地方制度(1)隋文帝时,实行州县二级制;(2)隋炀帝时,实行郡县二级制。(3)唐前期,州县二级制。(4)唐后期,道、州、县三级制。1.二级制到三级制——州郡县-州县-道州县前期中央集权强化:(1)地方权力归六部;(2)完善科举制,官吏任免权在中央;(3)地方实行道州县制。2.节度使后期中央集权削弱:(1)节度使的权重提高;(2)藩镇割据局面形成。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二)地方制度拓展补充——藩镇割据与唐朝统治长期以来,受宋人关于唐末藩镇的认识的影响,传统观点关于唐末藩镇的叙述,普遍将藩镇等同于割据。但实际上并非所有的藩镇均反抗中央,藩镇不一定等于藩镇割据,自立于中央以外。所谓“割据”的藩镇只是藩镇中的一部分,即使是割据型藩镇,也具有游离性和依附性并存的双重特点。真题试炼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 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答案】D【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唐代的藩镇除了河朔型擅自任免官员、拥兵自立外,其他类型的藩镇均由中央任免,并且驻兵防止分裂和异族进犯,维护社会治安。由此可知,“安史之乱”后的藩镇基本维护了唐朝的统治,故D项正确;材料中大部分藩镇是上缴赋税的,并且唐朝除了藩镇的税收外,还有其他财政收入,故A项错误;表格体现不出藩镇彼此攻伐不已,故B项错误;河朔型藩镇拥兵自重、与朝廷对抗,威胁到中央权威,故C项错误。(1)隋朝:御史台(2)唐朝:①中央:御史台:御史台下设三院:台院:纠察百僚,弹劾不法;殿院:纠察朝会典礼失仪等;察院:监察地方官吏和尚书省六部。谏官制度

A沿革:先秦设立;魏晋初具规模;唐朝成熟。

B权力:言谏,谏官入阁议事,参与决策权,独立向皇帝进言;封驳,如门下省审议中书省诏书。②地方:唐太宗划分十道,委派监察官巡回监察。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三)监察制度察举制到九品中正制东汉末期,社会动荡,察举制所依赖的乡里清议失去了社会基础,选官操纵在地方大族手中。曹魏颁行九品中正制,中央委任中正官为各地人才评定等级,朝廷依此授以相应的官职。既继承了乡里评议人物的传统,又将评议权收归中央,在一定时期内加强了中央集权。九品中正制的选官标准从初创时期的重视家世、道德和才能演变为西晋时期主要看家世,成为维护士族特权的工具。南北朝以来,士族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希望打破门阀士族垄断政治的局面。为适应这一阶级关系的变化,科举制诞生。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四)选官制度

隋朝唐朝宋朝元朝明清创立形成完善没落兴盛隋文帝时分科考试,隋炀帝时设进士科,开始科举取士。唐太宗时以进士明经为主,武则天时设武举和殿试,唐玄宗时任用高官主持考试。分乡试、省试、殿试三级,实行糊名法。更严密;人数增;更实用人数少,民族歧视,不连续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都有严格限制,为君主专制培养了忠顺奴才。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四)选官制度科举选官制:(1)确立:(门阀士族的没落;寒门庶族地主势力上升,要求参与政治)隋文帝开始分科考试;隋炀帝设置进士科(标志科举制形成);两宋“取士不问家世”,发展完善。(唐宋元各朝继承并完善,明清腐朽,1905年废除)唐朝科举制日臻完善,成为定期举行的考试选官制度;宋代实行糊名法防止作弊行为。(2)特点和分类:科举以分科考试选拔人才为特点,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类。其中明经和进士两科最受社会重视)(3)选官依据:考试成绩(才学)(4)影响:科举制打破了世家大族对选拔人才的垄断,扩大了封建政权的社会基础,有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科举制的实行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为行政效率的提高创造了条件;科举制促进了古代教育的发展,有益于社会形成重学风气。士人把主要精力用来应付诗赋、经义考试,忽视了实用性学问,不利于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一制度为历朝沿用,后成为维护专制统治、限制思想自由的文化专制工具,并阻碍了社会的进步,成为中国近代落后于西方的重要文化因素。科举制的内容和作用报名不看门第以考试来选拔促进社会阶层的流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体现了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官员的文化素质提升社会的文化水平考察诗赋词章中央政府组织打破世家大族垄断平民子弟也有机会由地方品评举荐转向中央政府选拔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促进了唐代诗歌繁荣新教材:对西方近代文官制度形成有重要影响;束缚知识分子的创造性唐代科举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每年录取名额不超过30人,加上明经科也就七八十人。开元以后,全国参加科举的人,“多则两千,少犹不减千人。”达官贵人的子孙都享有门荫特权,门荫出身在唐前期属正途。此外军功、举荐、以钱捐官等都存在。录取人数少参加人数少入仕方式多(1)有科举≠只有科举唐代科举最常见的是进士科和明经科,进士科每年录取名额不超过30人,加上明经科也就七八十人。(2)程序公平≠结果公平(3)长于诗赋文章≠长于经邦济世(唐代人)就对其中显露的弊端进行了抨击,他们指出:士子为应科举,驱驰于才艺,热衷于通关节,不务德行..….学用脱节、不谙政务。——《中国大通史》七百多年后,朱元璋感叹:实行科举,“朕以实心求贤,而天下虚文应朕”;实行荐举,往往“情伪日滋,滥举蔽贤”。科举制三大误解拓展补充——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演变选官方式盛行朝代选拔标准优点缺点世卿世禄制夏商周血缘稳固贵族统治不利于人才选拔军功爵制度秦军功大小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有利于对外战争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察举制汉朝品德才能适应了汉朝和平的局势,有利于维护统治东汉晚期社会动荡被地方豪强控制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早期才能,品德后期门第早起加强中央集权,为国家选拔一定人才后期只看门第被士家大族控制科举制隋唐到明清考试成绩打破门第,选拔有才能的人为官明清时期僵化禁锢了人们的思想世官制(夏商周)察举制(汉朝)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科举制(隋—清)贵族子弟继承祖权官吏察访举荐品评官评定授官考试选官中国古代选官制度演变趋势选官标准:由家世门第逐渐发展为才学。选拔方式:由血缘、推选逐渐发展为公开考试,日益科学化。选官原则:逐步走向制度化,体现相对的公开、公平和客观。选官基础:日益扩大,官员的素质不断提高。主要启示:公开公正、德才兼备、考试录用。真题试炼唐代李逢吉作科举主考官时,一次性录取的几十位进士,均为出身贫寒的士子。他的政敌李德裕亦“颇为寒素开路”,以致被贬谪时,“八百孤寒齐下泪”。由此可知唐代科举A.加强了君主集权 B.促进了阶级流动C.消除了门第观念 D.激化了政治矛盾【答案】B【解析】唐代科举制使得出身低微的士子得以进入政坛,这说明唐代的科举制促进了社会阶层的流动,B项正确;材料内容与君主集权无关,排除A项;C项表述绝对,排除C项;李德裕作为士族,同样为寒素开路,政治矛盾并未激化,排除D项。故选B项。课税主体在居住地纳税,不分主户、客户课税标准按土地和资产多寡来交纳纳税物品实物+钱币纳税种类取消租庸调,取消杂税,地税、户税合并纳税期限每年两次,夏季和秋季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五)赋税制度与军事制度均田制北魏颁布均田令,把国家控制的土地分配给农民。受田的农民需要向国家缴纳租税,并服徭役和兵役。隋代至唐初,基本沿袭均田制。租调制到租庸调制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纳粟为租,纳帛或布为调。成年男子承担一定徭役。唐初,除租、调外,男子可以纳绢或布代替役,称为庸。【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保障】原因:唐朝中期,土地兼并导致均田制遭到破坏,政府直接支配的土地日益减少,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也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下降。改革:708年,唐朝实行两税法以国家财政支出确定赋税总额,然后将总额分解到各地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一年分为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影响:两税法简化了税收名目,扩大了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赋税制度(1)魏晋时期的租调制①魏晋时,开始实行租调制,按户征收粮和绢帛。②北魏孝文帝改革,颁布均田令,受田农民承担定额租调和一定的徭役。(2)唐初的租庸调制①内容:唐初,赋税征收除租、调外,男子不去服徭役的可以纳绢或布代役,称为庸。②影响:以庸代役保证农民有较充分的生产时间,政府的赋税收入也有了保障。(3)唐后期的两税法①背景:天宝年间,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无法推行,租庸调制无法维持,政府财政收入锐降。实行两税法。②内容:每户按人丁和资产缴纳户税,按田亩缴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③影响:两税法简化税收名目,扩大收税对象,保证国家的财政收入。改变了自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税制度,减轻了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探究】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赋役制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租是田租调是户税庸是纳绢代役租庸调制均田制两税法土地兼并户数减少国家财政危机780年唐中叶国家赋税总额各地数额地税户税田亩财产夏、秋两次征收1.赋役征收开始侧重于财产,税人开始向税地转变;2.役被取消。拓展认识——两税法●

魏晋到隋唐赋役制度的变化租调制和租庸调制是和均田制配套实施的赋役制度拓展认识——两税法●

魏晋到隋唐赋役制度的变化从租庸调制到两税法思考:根据这张示意图分析两税法的影响减轻人身负担缓和社会矛盾增加财政收入土地兼并加剧贫富差距扩大唐朝:《永徽律疏》《唐律疏议》,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特点:删繁就简;在之前法律基础上修订;法律制定与阐释相结合【在《贞观律》基础上修订颁布《永徽律》,唐高宗又命人对法律条文逐条解释,撰成《永徽律疏》】;礼法结合(儒家伦理中的孝特别重视,要求维护孝的伦理的相关法律文有数十条之多)地位:是中国现存最早、最为完整的封建法典,是中华法系确立的标志。历代王朝大多以此为蓝本创制自己的法律。《大唐开元礼》是一部体系庞大、体例严谨、内容繁复的礼仪法典,是秦汉以来封建礼仪制度的集大成。社会方面,政府推广魏晋以来重视家训的经验,强化基层教化。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六)唐朝的法律与教化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1.儒学的发展(1)汉武帝时期:儒学正统地位确立,儒学在统治者的大力提倡下呈现繁盛之势。(2)魏晋南北朝时期:作为主流统治思想的儒学自身开始吸收佛教和道教的精神,有了新的发展。(3)隋朝:儒学家提出儒、佛、道“三教合归儒”,主张以儒学为主,调和并吸收佛教、道教的理论。(4)唐中期韩愈率先提出复兴儒学。①背景: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儒学的正统地位受到挑战。②特点:从维护封建统治出发,用儒家的天命论和封建纲常来反对佛教的观点,巩固儒学主流思想的统治地位。2.道教的发展(1)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本土宗教道教在民间广为传播,道教受到儒学的影响,主张“贵儒”和“尊道”。(2)唐朝:统治者奉行三教并行政策,奉老子为祖先,道教最受尊崇。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3.佛教的发展与挫折(1)魏晋南北朝时期:外来宗教佛教在中国盛行,佛教也吸收儒、道的精髓,渐趋本土化。(2)唐朝:武则天时,佛教在社会上也有很大发展,形成不同宗派。(3)反佛灭佛①原因: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严重影响到政府的财政收入。②表现北魏、北周及唐朝统治者先后4次灭佛。③结果:佛教文化遭受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从根本上受到遏制。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魏晋南北朝时期佛道广泛传播的原因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王朝的短暂与分裂,使得人们饱经战乱之苦,从而逐渐对所谓的“君臣”秩序失去信心,转而求神拜佛、炼丹成仙,以求精神解脱,来世幸福;佛教和道教的发展冲击儒学,儒学遭到质疑(佛教西汉时传到西域,东汉传到中原;道教形成于东汉后期,南朝时期进一步发展)儒学理论本身缺陷(西汉以来,今文经与谶纬神学结合,趋向神秘化和迂腐繁琐;东汉以来,今文经与古文经的争论,儒学独尊地位发生动摇)

魏晋之际,社会上出现逃避现实政治斗争,崇尚老庄的玄学。

三教合一趋势,因社会动荡,佛道盛行,儒学面临挑战,但吸收佛道精华而获得新发展。佛教在中国盛行,也吸收了佛道思想,渐趋本土化。儒学遇到挑战示意图董仲舒汉代儒学天人感应大一统三纲五常弑君篡权政权更迭国家分裂战乱频发社会动荡道德沦丧魏晋南北朝宣扬来生幸福主张无为而治不应适适应佛教道教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①概念: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②背景:政治混乱,知识分子为了避祸,兴起清谈风气③主张:认为政治上应当“无为”,生活上要任其“自然”,社会风气上崇尚“清淡”。④代表:竹林七贤。⑤评价:实质:玄学是把儒家的政治伦理和道家哲学结合起来,形成的新道家学说,是披着道家思想外衣来宣传儒家纲常名教的主观唯心主义。(外道内儒)影响:直接影响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士人风度和文学艺术的风格;为宋代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基础。儒学新发展:玄学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一)儒学、道教与佛教拓展补充——三教合流三教合流指的是佛教、道教和儒家思想在相互辩驳中互相吸收,到唐宋时期,三教调和之风尤其兴盛。三教合一的潮流弥漫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所谓三教合流并不是只有儒家思想吸收了佛教、道教的一些主张,佛教、道教在传播过程中也主动吸收儒家思想,在这个过程中佛教逐渐完成了中国化。真题试炼北宋僧人契嵩说:儒教“大有为”而“治世”,佛教“大无为”而“治心”,二者皆“圣人之教也,其所出虽不同,而同归于治”。这反映了()A.佛教主动适应社会现实 B.儒、佛开始出现合流C.佛教成为社会主流思想 D.儒学统治地位发生动摇【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从题目和材料中获取历史信息并运用所学知识解读的能力。材料中二者“同归于治”,体现了佛教的“治心”与儒学的“治世”思想合流,佛教受儒学影响,主动适应社会,A项正确;儒、佛开始出现合流是在唐朝,B项错在“开始”;当时占据社会主流思想的儒学,C项错误;儒学地位发生动摇是在新文化运动时期,D项错误。三武一宗灭佛北魏太武帝、北周武帝、唐武宗以及后周世宗先后三次掀起大规模的禁佛、灭佛运动。佛教初入中土,寺院由布施而得到的财产在当时为寺院集体所有,主要用于维持僧人的日常生活和佛事活动,后来随着寺院财产的不断私有化和富有僧人的出现,寺院地主经济才最终形成。佛教寺院大兴土木,浪费了大量的社会财富。寺院地主占有大量土地,严重影响了国家土地政策的实施。佛教寺院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了政府的税役。寺院经济的突出特点即寺院在占有大量土地的同时,还拥有大量的依附人口。人民之所以愿意投身佛教寺院,主要是因为寺院有免役调租税的特权。北魏末年,全国有僧尼二百万,北齐时有三百万,北周有二百万,唐武宗时也有近三十万人,这就严重影响了政府的兵源、财源。三武灭佛1、背景:佛教盛行,广修寺庙,耗费了大量的钱财;很多劳动力不事生产,影响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兵源;南朝的无神论者范缜提出精神和肉体是统一的,抨击佛教形神分离、行亡而神不灭的观点。2、概况北魏、北周、唐朝等统治者几度灭佛,佛教文化遭到损失,但佛教的发展并未根本上受到遏制。3、影响增加了社会劳动力和兵源;增加了政府的财政收入;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二)文学艺术文学:魏晋南北朝时期,文学有了很大的发展,从东汉末年开始,先后出现了以曹操父子为代表的建安文学、东晋陶渊明的田园诗、南朝骈文、南北朝民歌等风格各异的文学形式。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代。李白、杜甫分别被誉为诗仙、诗圣书法:书法在东汉末年成为一种艺术。魏晋南北朝时期,隶书、草书、行书和楷书等各种书体均已完备。东晋王羲之,世称书圣,《兰亭序》被称为天下第一行书隋唐时期的书法融汇了南朝的秀美和北朝的雄健,创出新风格。颜真卿和柳公权的楷书注重规范法度,张旭、怀素和尚的曹素狂放不羁。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二)文学艺术绘画:魏晋南北朝时期的绘画东晋顾恺之,提出以形写神,代表作《女史箴图》和《洛神赋图》隋唐绘画题材广泛,风格多样。宗教画生活气息浓厚,人物画注重表现人的形态,山水、花鸟也成为绘画主题。唐朝吴道子被尊为画圣,代表作《送子天王图》,阎立本的《步辇图》(表现:①以人物、宗教画为主;②山水、花鸟画萌芽;③文人画开始出现,强调写意传神)石窟寺艺术:魏晋至隋唐时期,因佛教的广泛传播而修造的石窟,如山西大同云冈石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甘肃敦煌莫高窟,都是闻名世界的艺术宝库。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三)科技成就分类成就数学南朝,祖冲之,将圆周率计算到3.1415926到3.1415927之间农学北朝,贾思勰,《齐民要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部完整的农书,总结了北方劳动人民长期积累的农业、畜牧业生产经验地理学西晋,裴秀,《禹贡地域图》,提出绘制地图的方法建筑隋唐时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期。隋朝,李春,赵州桥,世界上现存最早的石拱桥印刷术唐朝已经有了雕版印刷的佛经、书籍火药唐中期的书籍记载了火药的配方,唐末,火药应用于军事。天文学唐朝,天文学家,僧一行,测算出地球子午线的长度医学唐朝,医学,孙思邈,《千金方》,全面总结历代和当时的医药学成果唐朝,官修《唐本草》,世界上最早由国家颁行的药典。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四)对外交流对外交流——佛教的传播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佛教的传播和中外文化交流密不可分。从东汉到北朝,陆续有中亚、天竺的高僧来华,将大批佛经翻译成汉文。东晋,法显,从长安出发经西域至天竺,收集大量梵文经典。唐朝,玄奘,在贞观初年前往天竺取经。伴随着佛教东传而来的异域文化,对中国产生深远影响。中国佛教的发展影响周边国家。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授佛法。日本、新罗派学问僧来长安求法,日本,空海,携带许多佛经和诗文集回国。这些交流对日本等周边国家文化发展有重要贡献。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四)对外交流唐朝都城长安聚集了许多国家和地区的使节、商人、侨民,成为国际化大都市。新罗、日本向唐朝派遣了许多使节和留学生,有些留学生还在唐朝考取进士。唐朝后期,经海路来华的西亚商人在广州、泉州等港口城市定居。理解唐代文化的特点(1)唐文化体系庞大而完整,发展水平较高:覆盖了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其发展程度世界领先,对近邻产生深远影响。(2)自由开放性:一是唐文化的内在特质,二是唐政府对待文化的态度。文化本身的成熟与强大有吸引与消化他类文化的信心与能力,因此佛教、伊斯兰教等传入。(3)向民众靠近、重现实、不僵守古制:文学上开创新诗风;史学修撰上重视人事;艺术创作更重活跃自由之风,改变魏晋时期缺乏“人气”的特点。【知识链接·选择性必修3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1.物质和技术交流(1)中国物质和技术西传①养蚕和缫丝技术逐渐传到东罗马帝国。②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经由中亚向西传播。③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经由陆路和海路传到西方。④陶瓷主要沿海路外销到东南亚、南亚、西亚、北非、东非等地,深受当地人喜爱。西亚和北非工匠大量仿制中国瓷器,反映出当地人在审美等方面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影响。(2)西方物质和技术东传中国①西汉一度征服中亚的大宛国,获得“汗血马”,引进饲草苜蓿及葡萄等水果。②西瓜和中国古代文献中记载的胡桃、胡萝卜等带有“胡”字的物种,基本都是通过西域传入。③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对隋唐社会产生重大影响。④宋元时期棉花传入中国,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作物。⑤香料、珠宝、金银器皿等外来商品,早期多从陆路输入,自宋代起基本来自海路。2.精神文化交流(1)佛教在汉朝传入中国,逐渐中国化,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思想、文学和艺术创作。(2)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3)中亚和西亚的杂技、魔术、音乐、舞蹈在汉唐王朝广受欢迎。(4)火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一、魏晋隋唐时期佛教在中国广泛传播的原因及影响1.广泛传播的原因(1)魏晋南北朝时期,下层社会民众承受着各种战乱、瘟疫、水旱等各种灾害的威胁,渴望解脱苦难,这就为宗教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2)佛教吸收儒学、道教的精髓,渐趋本土化,这就更有利于佛教的传播。(3)由于佛教也迎合了一些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一些统治者为了缓和社会矛盾,提倡佛教,促进了佛教的传播。2.历史影响(1)丰富了中华文化的内涵,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伴随着佛教的传入,也带来了海外和西域的文化。魏晋南北朝时期,儒、佛、道三教并行。在佛教的影响下,作为主流思想的儒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