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_第1页
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_第2页
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_第3页
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_第4页
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北京智博睿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北京智博睿项目管理有限公司县城产业配套设施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1000亿元“两重”建设项目地方政府专项债券1、建设目标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取得重要进展,县城短板弱项进一步补齐补强,一批具有良好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较强、集聚人口经济条件较好的县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公共资源配置与常住人口规模基本匹配,特色优势产业发展壮大,市政设施基本完备,公共服务全面提升,人居环境有效改善,综合承载能力明显增强,农民到县城就业安家规模不断扩大,县城居民生活品质明显改善。再经过一个时期的努力,在全国范围内基本建成各具特色、富有活力、宜居宜业的现代化县城,与邻近大中城市的发展差距显著缩小,促进城镇体系完善、支撑城乡融合发展作用进一步彰显。重点发展比较优势明显、带动农业农村能力强、就业容量大的产业,统筹培育本地产业和承接外部产业转移,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突出特色、错位发展,因地制宜发展一般性制造业。2、发展背景产业是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支撑,县城是承载县域产业发展的主战场,是集中承载县域二、三产业发展的重要区域,研究县城产业配套功能提升对于提高城镇化和县域经济发展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研究员、副主任贾大猛;中国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授、中国县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张正河在《国家治理》撰文指出,目前,平台化、园区化是支撑县城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商圈商业是县城消费经济的重要功能载体,智能化、数字化正在释放县城产业配套功能潜力,同时县城经济发展也面临产业平台建设较弱,县城实体经济发展不足;商业设施基础薄弱,县城商务服务功能不强;产业配套功能区域差异大,县城产业区域不平衡明显;人口流失县城较多,县城人口产业承载力较弱等问题。应通过分类推进县城产业配套功能发展,强化平台建设,完善县城商业设施,科学布局县域产业经济发展等措施提升县城产业配套功能。县城产业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支撑。县域经济指在县级行政区划(市辖区、县级市、县、自治县、旗)的地域范围内,依托县城和中心镇,以广大的村庄为腹地,以县级政府为调控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优化配置资源,协调发展一、二、三产业,具有地域特色的经济形态。截至2022年底,我国共有2843个县级区划单位,其中市辖区977个、县级市394个、县1301个、自治县117个,除去市辖区,我国实际上共拥有各类县城1866个。县城是发展县域经济的主战场,也是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空间、城镇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城乡融合发展的关键支撑。2022年5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在印发的《关于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的意见》提出要因地制宜补齐县城短板弱项,促进县城产业配套设施提质增效、市政公用设施提档升级、公共服务设施提标扩面、环境基础设施提级扩能,增强县城综合承载能力。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听取陕西省委和省政府工作汇报时的重要讲话中进一步强调,要积极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提升县城市政公用设施建设水平和基础公共服务、产业配套功能,增强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发挥县城对县域经济发展的辐射带动作用。城镇化的核心是人口的城镇化和就业的非农化,直接表现就是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从职业的转变来看,转移人口主要遵循了从农村农业领域流向城镇工业或城镇服务业领域的流动路线,也是农民生产生活方式的一次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县作为城镇的末端,同时又是镇村的前端,县城自然成为农民迁移的重要落脚点,是城镇化人口重要的“吸纳器”,而县城产业则是稳定城镇化人口和提高城镇化质量的重要动力支撑。因此,研究如何提升县城产业配套功能对于推进城镇化和县域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3、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客观要求。当前,我国城市内涝治理取得积极进展,2012—2019年,全国城市供排水管道长度由103万公里增至166万公里,全国60个排水防涝补短板城市排查整治1116个易涝积水区段。但由于自然调蓄空间不足、排水设施建设较为滞后、应急管理能力不强等原因,城市内涝仍然多发频发,造成道路水浸、交通瘫痪、“水漫金山”、地铁站成“水帘洞”、立交桥下成游泳池等现象,人民正常生活秩序受到极大影响,严重影响人民群众幸福感。加强城市内涝治理,解决城市内涝问题,关乎民生,是真正的为人民谋福利,也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紧迫要求。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内在要求。当前,我国城市内涝影响面依然较大。根据水利部有关数据,2015年至2018年,分别有168、192、104和83座城市进水受淹或发生内涝,平均每年受淹或发生内涝城市的数量约占我国城市数量的1/5。城市内涝导致人民生命财产的重大损失,2019年,全国因洪涝共造成4766.6万人次受灾,658人死亡失踪,263.2万人次紧急转移;10.3万间房屋倒塌,14.8万间严重损坏;农作物受灾面积6680.4千公顷,其中绝收面积1321.5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1922.7亿元,占当年GDP的0.19%。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是落实以人民为中心的底线要求,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必须要高度重视城市内涝治理,把治理内涝、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更加重要的位置。加强城市内涝治理是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城市内涝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不仅会损坏城市建筑和设施,造成交通瘫痪、部分行业停工停业,扰乱城市经济社会正常运行,而且城市内涝后,大量垃圾、废物冲入水中,会对周边生态系统产生极其严重的破坏,公共卫生环境严重受损,对人民健康、社会秩序也造成潜在的威胁。城市内涝治理是重大发展工程,也是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关键任务,必须加快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提高市政基础设施承载能力,逐步建立完善城市排水防涝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运行和健康可持续发展。4、项目建设的发展方向从我国城市内涝治理现状来看,需要摒弃‘重地上、轻地下’和‘重建设、轻管理’的发展模式,在城市地下空间规划设计、设施建设、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及内涝灾害应急管理等方面建立完善的体制机制和对策措施,才能有效提高城市暴雨内涝的抵御能力,实现城市化建设的可持续发展。一是夯实基础,加强以地质调查研究为主导的地下空间协同规划。首先,应系统查明城市地质条件、地质环境问题,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及工程建设适宜性,科学确定不同功能的地下设施竖向分层规划及平面布局,尤其是要重视地面自然调蓄空间、地下雨水管(渠)道、大型地下调蓄设施等地面、地下防灾空间一体化规划设计;其次,结合地面防灾设施和疏散通道的设置,通过合理有序的地下空间规划,形成点状、线状、网络状的地下防灾备灾空间,加强对地下空间出入口、通风口等脆弱部位的改造升级;最后,结合我国城市暴雨洪涝实际情况合理提高排水设计标准,科学规划地下廊道建设,避免走先地上后地下的发展老路。二是补齐短板,加强排水基础设施建设与改造。应加大对排水管网及附属设施的建设和改造力度,补齐排水防涝设施短板。尤其是针对目前大城市老旧城区普遍存在的雨污混接、错接问题,排水管网老化及排水附属设施不足等的问题,应加大排水设施的建设、修复和清掏疏通工作,提升排水设施收集、排放雨水能力。另外,在条件具备的城市,可以逐步建立深层输水管道和地下雨水调蓄池,以消除强降雨引起的内涝损失。三是建立健全法律保障,构建完善的应急联动管理机制。在城市防灾减灾、防涝减灾、治理措施、应急预案等方面,进行全方位的立法。在灾害发生过程中,应加强各部门协调、综合、动态管理,建立灾害预测、监测、预警、响应、处置等全过程的应急联动机制,实现灾前预案、灾中应急、灾后应对等全过程管理模式。与此同时,应加强民众防灾教育的普及和防灾教育,提高风险防范意识、熟悉辖区灾害风险、掌握逃生技能,提升民众极端灾害下自救能力。四是完善防洪标准及技术体系。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对现行排水规划设计有关规范和技术标准进行修改,加强专项研究,尽快修订城市暴雨强度公式和城市排涝标准,加快制定暴雨内涝控制标准,开展城市水文循环模拟及城市排水管网监测控制技术研究等,以期有效应对城市暴雨内涝灾害。五是源头监控,重视城市风险评估和韧性建设。全面开展大中城市的城市体检工作,面对极端气象灾害的影响,科学、合理地评价洪涝灾害对城市和地下基础设施的安全风险。对于下陷式立交、地铁隧道、地下公共服务设施等内涝风险较大的城市脆弱空间,应对其规划策略、建设标准和管理模式进行重新审视和评估,从空间布局、冗余设计、应急供应、恢复能力等多个方面加强其韧性建设,提高其在遭遇暴雨及洪水灾害时的韧性和适应性。六是科技支撑,构建城市内涝监测预警系统。实施城市内涝灾害隐患点、平原行泄洪区、古河道区洪涝、山区山洪、崩塌、滑坡、泥石流与地震灾害危险源普查和详查,并利用现代物联网、高精度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和通信技术,建立健全综合自然灾害监测预警网络体系,做好跨区域协调联动的预警网络体系。与此同时,综合运用大数据、云平台、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先进技术,构建了包括空间、属性和动态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