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劣势探析8100字(论文)】_第1页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劣势探析8100字(论文)】_第2页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劣势探析8100字(论文)】_第3页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劣势探析8100字(论文)】_第4页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劣势探析81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优劣势分析□□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新一轮的数字化时代来临,使得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以抖音、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通过短视频的方式极大的加速了新闻舆论的传播。也改变了我国的新闻媒介市场和舆论市场的格局,给传统媒体带来了较大的影响,新媒体依靠其传播速度快、信息覆盖面积大,互动性强的这传统媒体所无法比拟的优点,不断的压缩传统媒体的市场。在新媒体传播带来巨大挑战和机遇的情况下,传统媒体纷纷做出转型,寻求创新,传统媒体在新媒体的冲击下,必定能够走上一个新的台阶。关键词:新媒体;传统媒体;融合发展目□□录TOC\o"1-3"\h\u28569第1章□引言 1301701.1□传统媒体的概念 1238951.1.1□传统媒体的定义 1110261.1.2□传统媒体的特点 172961.2□新媒体的概念 2170931.2.1□新媒体的定义 22461.2.1□新媒体的特点 24437第2章□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 296142.1□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优势 3261982.1.1□专业的团队优势 38542.1.2□内容可信度的优势 3182352.1.3□报道载体的优势 3164012.2□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存在的缺点 321602.2.1□传播方式局限,时效性差 3218582.2.2□报刊版面不足,信息内容单一 4752.2.3□传播方向单一,交流互动性差 4323852.2.4□广告客户流失 410874第3章□传统媒体的应对措施 421633.1□加快技术转型 420003.2□重视内容质量 5166593.3□突出职责使命 596393.4□强化情怀力量 6254693.5□注重融合发展 620790第4章□总结 65260参考文献 8第1章□引言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媒体对人们的生活影响越来越大,在科学技术的推动下,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的更新,从早期的报纸、广播、收音机、电视等到现在的互联网,科技的进步给传统媒体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同时在冲击中也伴随着新的发展机遇。传统媒体与新媒体都应该充分发挥其各自的优势,从而让新闻传播获得更加深层次的发展,基于此,在充分理解传统媒体在网络新媒体下的困境,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之间找到发展的平衡,相互促进,取长补短,有着重要的意义。1.1□传统媒体的概念1.1.1□传统媒体的定义传统媒体的界定相当于于平面媒体,早期起源自报纸、杂志、广告等其他平面媒体,传统媒体是伴随着电视广播和电视的发明而出现,逐步发展到以一些电子设备或者纸张为媒介,定期为社会大众发布新闻,广告、招聘、娱乐等其他咨询的平台。电视、报纸、广播被誉为传统的三大媒介。其中报纸主要以文章记录为主,主要记录记者对于一些容易引起公众注意力的新闻、消息报道的客观分析。受限于报纸的篇幅大小,通常只选择阅读价值最高的内容进行报道,每一种报纸的受众群体基本上都是固定不变的,报纸的更新速度往往都是以“日”为单位,所以报纸上信息报道的时效性不强,并且受到地域、发行量等因素的制约;广播,是指主要通过声音来播报新闻消息之类的传媒,但是因为只听得见声音,不能反复播放等因素,许多年轻人不喜欢这种传播方式,且这种传播媒体受天气和信号的影响较大;传统媒体中,电视传播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它完美的将声音和画面组合在一起,但是电视传媒的表现形式过于死板,并且受到时间、地点等条件的现状,针对许多突发性的新闻、热点等都具有滞后性,观众也无法根据自身的意愿选择自己喜欢观看的内容,目前电视传媒正在努力改进这方面的不足。1.1.2□传统媒体的特点(1)传播迅速。以广播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信息的传播速度上是非常快的,是处理新媒体之外传播速度最快的媒体,也正是借助这一特点,广播电视能够将许多重大的、突发的事件及时的解决。(2)内容丰富。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给人民群众带来了大量精神食粮,给人民生活的各个方面提高了相对的需求满足,例如新闻、体育、综艺等等,为了适应不同观众的不同需求,电视媒体还对媒体频道进行了专业的分类,例如新闻频道、音乐频道、经济频道等等。1.2□新媒体的概念1.2.1□新媒体的定义新媒体的定义比较宽泛,通常认为的新媒体是指在互联网技术下衍生出来的一种媒体形态。新媒体的核心是网络平台,通过网络平台,人民能够快速的获取信息,形成社交网络,它与传统意义上的媒体不同,它的主要传播媒介是计算机、手机等智能设备,互联网作为新媒体的传播途径,具有数字化程度高、互动性和自发性强的特点。新媒体已是人们在工作生活和娱乐中必不可少的必备品,新媒体所具有的价值以及未来发展潜力,都不是传统媒体所能比拟的。新媒体的传播门槛低,互动性强,能够让读者和作者之间实现及时的交流,同样这些特征也导致了当前许多新媒体内容存在着严重失真,容易对读者产生误导。1.2.1□新媒体的特点(1)形式丰富。传播内容在形式上更加丰富,这就是新媒体所具有的特征,传统媒体在进行传播时,相对来说更加重视内容传播。新媒体并不只关注内容的扩散,在文字性内容基础上增加了图片、音频、视频、更清晰、更直观地体现出被报道时间是否完整。(2)互动性强。传统媒体传播内容,观众只接受,却无法回馈。新媒体具有能够双向互动的优点,所散布的消息,观众在接受信息的同时,也可以和传播者共同进行交流、探讨有关新闻与信息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设性意见与建议。(3)渠道更广、覆盖率更高。传统媒体和新媒体传播方向存在的主要差距。新媒体之所以能凌驾于传统媒体之上,正是靠扩大了传播范围和覆盖面。第2章□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发展自2010年以来,互联网技术迎来的新的发展高潮,直播、短视频等新的新闻传播手段不断涌现和完善,在2016年,新媒体已经发展到了相当完善的地步。有数据显示,同年有25家纸媒倒闭或停刊,报纸的利润也在这几年里大幅度下滑,从2010年的43%下跌到了2015年的-53%,到今天,除了部分固定机构会定期订购报纸外,年轻一代人中,已经基本上不在有看报纸的行为了。经过调查,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广告的投放也不在局限于传统媒体,消费者的注意力也有传统媒体转移到了新媒体上,这也是传统媒体利润下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在面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也并非全无优势。2.1□新媒体背景下传统媒体的优势2.1.1□专业的团队优势众所周知,不论是报纸、广播还是电视,这类传统媒体对其技术人员的要求是非常严格,传统媒体的企业所拥有专业性远不是新媒体企业可以比拟的,传统媒体行业在人员选择方面,是一定要有专业的知识和丰富的经验,具备较高的媒介素养。他们的专业素养往往是能够代表这个行业的领域的最高高度,也是媒体行业发展的核心和关键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许多新媒体都是市场上资本逐利产生的,其存在就是为了追求流量,但是这种无底线的追求流量,也导致了许多读者的反感,比如曾经知名的“UC震惊体”,各种“震惊!”“惊!”,总之标题就是怎么吸引眼球就怎么来,这种“震惊体”也曾一度成为广大网友嘲讽新媒体的句式。标题党通过标题吸引读者的眼球,消耗读者的感情,但是却不能提供相应的新闻价值,究其原因,还是缺乏专业的新闻人才。而传统媒体中,从业人员基本上都是受过专业训练的专业人才,在新闻的制作和传播上比新媒体要严谨的多。这种专业团队带来的优势是新媒体无法企及的。2.1.2□内容可信度的优势新媒体的兴起,虽然对传统媒体造成了巨大的冲击,但是传统媒体有其自身不可比拟的优势。传统媒体的发稿有一套完整的流程,而新媒体,尤其是自媒体兴起之后,其发稿流程与传统媒体相比,要简单许多,甚至许多内容都是即变即发,缺乏必要的审核,许多内容也没有进行核算,导致了虚假信息泛滥,例如在2020年,广东一女子自称自家孩子在学校被老师体罚,并且晒出了沾有血迹的衣物,这本应该是一则声讨老师的体罚学生的新闻,但随后就发生反转,是该女子伪造血迹诬陷老师。同样是2020年,一名苟姓女子在网上爆料称自己的高中老师安排自己高考分数被顶替,但在随后又出现了“征得本人同意”、“分数造假”等等,新媒体上的这些信息在不断的消耗大众情绪,不计后果,单纯的追求“吸睛”能力,这种新闻让新媒体的内容可行度降到了冰点。传统媒体由于本身具备合法合规的采编权,因此在内容上,比起新媒体而言更加真实可行,并且传统媒体一般都有一套严格且复杂的内容审核流程,所以极少出现虚假新闻报道。新媒体在真实性方面的问题也是在提醒传统媒体,对要发布的新闻进行核实,尤其是针对一些多变的新闻,要及时进行跟进,在大众心中树立公信力。可信度的另一个优势就是在于谣言的终结,随着新媒体平台的发展,随之而来的出现了许多“大V”、“公众号”。以2020年新冠疫情最严重,国人焦虑情绪最复杂的时候来说,网络上的各种“大V”、“公众号”几乎都在传播与疫情相关的信息,但是其真假难辨,有些更是为了流量,肆意传播各种假消息,让社会人心惶惶。这个时候,传统媒体的可信度优势有体现了出来,传统媒体凭借其多年来树立的公信力对相关信息进行确认,积极传播最新的真实状况,让人们能够及时、准确的甄别的信息的真假。2.1.3□报道载体的优势新媒体的发展速度要远超传统媒体,但是两者在信息来源方面存在明显的区别。传统媒体的信息来源往往需要新闻记者亲赴现场,收集一手新闻资料,经过媒体人处理后进行刊登和发布,而新媒体的信息来源则不同,更多的是对传统媒体上的信息进行二次转载报道,或者是对某些未经证实的消息进行传播。从这一点上来看,传统媒体在报道的载体上市具有优势的,因为多数新媒体的新闻往往来源于传统媒体。2.2□新媒体时代对传统媒体存在的缺点2.2.1□传播方式局限,时效性差时效性差主要是体现在传统媒体中的报纸、期刊这类纸质媒体上,在这新闻信息快餐化年代,信息通过报纸传达到受众眼中时,可能已经过去了几个小时,甚至已经过去多天了,老百姓可能应该已经通过其他渠道了解过了这个信息了,已经不需要在去重复阅读新闻的必要性。而如今,网络中的消息都能直接被系统传递,凭借移动互联网信息特点与技术优势,做到二十四小时全天候进行广范围新闻发布。此外,受现今新闻纸媒特殊的技术限制,出现在纸质媒体上的新闻内容,往往都只有简单的几句话和几张图片,缺乏对某件事物生动,形象的描写,不可能象现在网上视频新闻一样,内容完全是多样性。因此,传统新闻报业在发展过程中的不利地位也日益显现2.2.2□报刊版面不足,信息内容单一传统的报刊受到版面的限制,在新闻传播的内容上,需要对信息进行精简,在内容的展示上也就无法做到全面,详细的报道。同时也由于政策因素的限制和报社的主打方向都有一定的针对性,报刊在许多版面都是固定的内容,这就进一步压制了报刊所传达的内容信息。传统的广播和电视新闻往往都是有固定的播出时间,时长方面也有严格的限制,和报刊一样,同样在信息传播的方向上有着明显的针对性,许多内容是固定的,导致内容缺乏多样化,信息传递单一。2.2.3□传播方向单一,交流互动性差传统媒体的传播方向是单一的,在互动性方面存在不足。比如通过报纸、广播传播出来的新闻,往往无法在第一时间把握住新闻对象的观点和意见,所以也就没有办法在第一时间引导舆论回归正轨,进而促进问题的顺利解决。正是由于缺乏交流上的互动,导致人们对传统媒体的期望降低。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许多传统媒体也都跟随时代潮流,建立对自己的官方微博、官方公众号等,但是这些官方账号中,除了少数几个会“整活”的账号外,绝大多数的公众号和官微都很少与网民的评论进行互动,甚至某些官方账号由于某些原因都没有开通评论功能。可见,及时是有信息技术的加持,传统媒体在交流互动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而缺乏与大众的沟通,也导致传统媒体的一些新闻无法做到真正的贴近群众。2.2.4□广告客户流失传统媒体市场陷入困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广告价格的大幅度下跌,“二次销售”的格局无法持续,传统媒体广告价格暴跌与整改市场的萎靡以及现有的广告顾客纷纷转向互联网有极大的关系。传统媒体以其信息传播范围广,渗透能力强,权威性高的特点,成为了广告客户扩大知名度,美誉感的最理想的方式与媒介。但是伴随着新的网络媒介的出现,传统媒体的优势不在凸显,许多广告商的要求都可以通过网络媒体直接得到满足,这就从本质上撼动了中国传统媒体的盈利方式。另一方面,在新媒体时代,粉丝经济火热,在传统媒体行业中,有许多资深媒体人凭借个人能力带火了其所在的传统媒体,然而由于当前新媒体市场下的巨大经济利益和传统媒体中的诸多繁杂的规章制度,使得许多知名媒体体从传统媒体行业出走,创建自己的新媒体平台,导致了传统媒体受众的分流。对于广告来说说,受众走到哪里,广告就刊登在哪里,新媒体的受众相对于传统媒体来说,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传统媒体上的广告客户自然就会流向新媒体,并且我国的传统媒体由于其性质原因,在刊登广告是不能单纯的只考虑利益,还需要对所代表的产品进行综合考量。新媒体在接广告时就没有这么多性质,可接受的广告范围也更广,广告形式也更加新颖,效果也更好,这就加剧了传统媒体上广告客户的流失现象。第3章□传统媒体的应对措施3.1□加快技术转型无可否认,信息传递这一重大战场正在向移动终端移动。但是传统媒体经过这些年的发展已经有了较强的积累,新科技与社会新舆论市场的交互,导致新老传统媒体出现壁垒。但是新媒体也好,旧媒体也罢,都是以内容为根本。传统媒体还应全面适应移动互联网发展潮流,丰富多种媒体的传播方式与途径,比如,通过建立移动手机日刊、微博、移动客户端等一些列新媒介平台,形成多样化传播途径与方法,例如,借鉴抖音短视频运营模式,采用故事化传播方式,能够充分利用其他主流传播媒介,加强其对重要事件的立体性报道,增强在社会中的作用。此外,移动客户端内新闻信息推送功能,极大地加强了新闻信息的传播速度与覆盖面,然后通过分享到其他移动应用程序软件,能够为市民群众提供更加丰富的便民服务,例如,公交车实时查询,天气信息查询等,大大方便了居民们的日常生活。在相同的媒介体制中,最初是报纸团队,网上采编、经营组织与运行团队的全面整合,使之能兼具纸媒之资源,还拥有网络上的各种资源,所制作的消息,自是能够通过网站直接发布、移动终端发布,还可通过报纸直接发表,然后使用户也可以根据需要选择哪种阅读方式,真正实现各取所需。3.2□重视内容质量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微信和微博、微电影等等也日益普及,已经成为了适用于现代社会中人们走进日常生活所必须具备的若干软件构成。互联网媒介时代,极大地弥补了处于现代信息社会下人们日常部分生活工作的碎片与闲暇,却也大大促进了社会信息的发展碎片化。综观当前网络媒介主流,大部分只能应用在单纯的社会事件或无聊八卦上,长此下去,可能很容易导致现代人逻辑注意力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削弱了分析多种不同复杂事物逻辑思维的能力,等等许多错综复杂的问题。因此对传统媒体来说,对所要报道事件的来龙去脉,可作较为完整的叙述,同时,也为读者提供了他们独特的观点和见解以及分析,引起一般读者逻辑思维及深度理解及认知,就是以专业新闻采编人员为核心,最终实现自己核心目的的队伍。事件报道方面,加强质量,加大向消费者深度宣传力度,重塑自身品牌形象。3.3□突出职责使命传统媒体始终坚持内容为王,在运营中都采用了“编辑为主”的运营方式。实现传统媒体转型,,必须牢固树立“以用户为中心”移动互联网思维。互联网思维是指通过把握用户信息来重新定义媒体内容,从而将新闻蕴含其中,而不限于传播。从而能够针对不同类型的用户群体,提供精准,及时,合理,具有重要价值的新闻服务。新媒体使我们人人都有了在网上发声的能力,而当我们自己发出声音时,随之而来的就是种种谣言,网上以讹传讹的现象就变得更加严峻。在此情况下,民众对事项极易产生偏差,尤其互联媒体开放性强,将进一步加大对事件阐释的不确定因素,致使某一事件存在多个阐释版本,而一般新闻民众通常难以精准识别事件内容的真假。互联网媒体传播方式所产生的负面影响,正是传统媒体成长的有利条件。传统媒体能够通过现场采访、实地排查调研、专业人员考证等方式使真正具有新闻采访节目授权资格权者参与到调查中来,还原事件真相是中国现代传统媒体最重要的竞争优势。同时在对传统新闻媒体的层层严格把关中确保其真实性与新闻准确可靠性,扮演好新闻把关人的角色。另外,传统媒体还应旗帜鲜明以独特视角精准针对信息内容做出解读,继而引发阅读者兴趣与共鸣,促进信息传播科学有效。不应单纯传达文本信息内容,而更应全方位和多视角发掘信息读写价值,增强文本信息传达实效。应尽量对信息内容作深入而多向的剖析,强化传统媒介在信息传递中的职业功能与价值。其真实性本身是传播新闻最核心、最有生命力的东西,我国传统媒体一样要誓死维护这一基本原则,重新挑起国际社会公信力巨头的大梁。作为主流的媒体,公众更加希望自己能够相信他们在传统媒体上看到的内容。3.4□强化情怀力量传统媒体,尤其是传统的纸质媒体对当今社会已沉淀下来的最为可贵的有点就是是情怀。几乎每一个大城市,都有一份属于自己的独具特色的都市大众报,都市文化报,常常陪伴了一代又一代城市年轻人,见证了城市的历史发展。所以有一大部分年轻人都对他们的报纸有一种独特的城市文化和历史情怀。老一代人有看各类期刊报纸的好习惯,而这些报社能接受,亲手征订各类报纸的人,亦绝大部分属于这一部分年龄人群。如何顺便对一份报纸出版内容进行有成效,有目的的再调整,保留青年读者,则要求从内容上合青年群体之所需。目前消费认知已呈现返璞归园之势,在社会越来越喧嚣的洪流里,更多的是期待着获得一种纯净与天然,因此应把握好这种走势,作好调整工作。传统纸质媒体的情怀,不只是单穿的信息传递,更是一种怀旧和怀古。不是单纯的中国新闻广播报纸,更有民风习俗,一个民族的爱国主义的文化情怀,甚至有多数中国人切实不会割舍得不看下去。作为中国传统行业的新闻媒体,更应努力做到认真完成自己的各方面的职业工作,发挥情怀优势,投其所好,广受消费者欢迎,既保留了老读者,更重要的是要保留年轻一代读者的利益3.5□注重融合发展当前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传统媒体要把握好融合发展的趋势。当前,我国还颁布了鼓励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相融合的相关政策,因此,传统媒体行业要进一步强化与网络传播媒介之间的沟通与结合,通过多种多样化途径,传达出有深度,有特色以及有价值的信息,提升自身吸引力。我们可以把传统媒体与app相关产品链进行整体整合,并对内容进行精准推送,把有深度的访谈,历史报告,专业技术资源等等更加丰富的内容都整合到app中去,以适应读者多样多元化的需求。始终秉承内容创造性是基础与核心的思想,利用“数字互联网+阅读内容”传播模式,搭建多载体多渠道协同创造性开发平台。第4章□总结新时期传统主流媒体的变革,是一个漫长而又复杂的历程,是求得生存与发展的必由之路。从内容制作上看,要形成新闻制作和一次性采集的格局、多渠道发布结合机制等。从组织结构来看,需形成针对众多终端与平台的管理层级与管理权限。在产业上形成多途径、多平台管理,权威管理。发挥内容优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