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末考试预测押题卷02(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1页
期末考试预测押题卷02(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2页
期末考试预测押题卷02(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3页
期末考试预测押题卷02(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4页
期末考试预测押题卷02(后附答案解析)-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单元速记·巧练(统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3-2024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猜测押题卷02考试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下)全册(本试卷共18题。全卷满分100分。考试用时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方那一块土:钱乘旦讲西方文化通论》中指出,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简单:为了处理这些简单的关系,国家就肯定会消灭,国家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组织,也是文明的标志。据此可知,他意在强调(

)A.国家拥有简单的社会组织 B.生产力进步助推文明的形成C.农业进展推动城市的形成 D.农业进展导致社会关系简单2.有学者在争辩“文明的沟通”这一主题时,使用了下表中的材料。由此可知,该学者认为文明沟通(

)文字希腊人借用腓尼基字母,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包含辅音和元音字母的字母表。文学希腊故事中提到衔有永生之草的蛇,这与吉尔伽美什最终找到的仙草被蛇偷走类似。建筑希腊爱奥尼亚圆柱顶端两侧的涡旋形装饰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宗教艺术象征,即一束扎起的芦苇。A.转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B.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C.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3.中世纪早期,农奴要为庄园主供应商定数量的劳动和少量的指定物品。12世纪时,固定地租和分成式地租制兴起,渐渐取代了庄园原来的劳役地租制。到16世纪,庄园主和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佃户、雇佣劳动者或独立的自耕农之间的关系。这一过程(

)A.表明西欧开头消灭了土地租佃关系 B.固化了西欧封建社会的自耕农阶层C.反映出西欧庄园土地全部权的变化 D.进一步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4.马尼拉大帆船的货物主要来源于中国,以中国丝绸为最。大量的丝织品通过马尼拉帆船运往南美以及欧洲市场。同时,产自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富强(

)A.表明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 B.加速了拉丁美洲国家生产方式的革新C.为西班牙工业革命预备了条件 D.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进展5.1521年4月的一天,神圣罗马帝国召开的沃尔姆斯帝国大会上,传唤某位“神学异端”前来接受罗马教廷的质询、处置和审判。会场的一张宽长凳上,摆放着这位“神学异端”的著作,有《95条论纲》《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论基督徒的自由》等。由此可见,这位“神学异端”是(

)A.尼古拉·哥白尼 B.乔尔丹诺·布鲁诺C.马丁·路德 D.查尔斯·达尔文6.1787年,在美国制宪会议上,围绕“全国行政官”的设置问题,有人坚决反对“以英国政府为模本,把行政权集于一人”。有人提出“全国行政官由一人担当。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行政官就应拥有确定拒绝权”。此后美国建立的制度是(

)A.联邦政府拥有最高权力 B.总统把握行政权并受到制约C.首相把握国家行政大权 D.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7.1769年,理发师阿克莱特(1732-1792年)创造水力纺纱机,获得了该项创造的专利权,之后创建了多家水力纺纱厂。1782年他雇佣的工人数已经达到5000名,资金不少于20万磅,同时期比较大的纺纱厂固定资产在300英镑左右。阿克莱特渐渐成为当时最富有的纱厂主,晚年还被英王加封为爵士。这说明当时英国(

)A.专利制度激励了动力技术的革新 B.生产组织从工厂进展为垄断组织C.纺织业领域基本实现机械化生产 D.生产领域变革促进社会阶层流淌8.下表中史实与结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实结论A1824年,欧文在美国建设“新和谐公社”,进行共产主义“劳动公社”试验空想社会主义开拓了人类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B1867年,马克思深刻分析了资本家剥削工人的隐秘《资本论》的发表阐明白人类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C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实行了普选产生权力机关,公职人员接受选民监督的革命措施巴黎公社尝试建立工人阶级政权D1917年,列宁领导的革命武装攻占冬宫十月革命推翻了俄国沙皇专制制度9.据下面材料可知,当时(

)美西战斗中的海战1898年,美国为夺取西班牙属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发动了对西班牙的战斗,美国成功。依据和约,西班牙放弃古巴,将波多黎各和关岛等殖民地割让给美国,将菲律宾的主权以2000万美元转让给美国。A.争夺全球海洋霸权成为战斗的主要目的B.美西冲突成为帝国主义国家的主要冲突C.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不惜兵戎相见D.美国一跃成为最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10.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国妇女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支援军事、维持家庭生活,很多战前男性占主导的工作岗位都消灭了妇女的身影。战后,德国确立了“妇女荣誉节”,女性渐渐获得了政治选举权。材料反映出(

)A.战斗客观上促进女性地位提升 B.大量妇女参战打算了战斗结局C.德国工人运动取得阶段性成功 D.妇女突破了传统思想观念束缚11.有学者在《新经济政策及其意义和教训是什么?》一文中指出,“一项重大的社会改革不能仅局限于某一领域,建立公正民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绝不是单纯的经济改革所能完成的,还需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和立法保障。”该学者认为苏联新经济政策终结的根本缘由是(

)A.政治体制改革的缺位 B.新经济政策自身的缺陷C.苏联领导人观念保守 D.苏联经济结构严峻失衡12.如图为1929—1942年美国就业状况。据此分析,该时期美国(

)A.就业受时局的变动影响较大 B.实施罗斯福新政走出了逆境C.经济危机导致经济持续走低 D.战斗的破坏使就业形势恶化13.美苏冷战期间,在亚洲和非洲新独立的民族国家中产生了不情愿依附于两极格局任何一方的中立主义势力,这种势力随着冷战的不断开放而进展和联合,并通过万隆会议、不结盟运动和“七十七国集团”显示了自己的力气。这表明(

)A.雅尔塔体系渐渐走向崩溃 B.两极格局中孕育多极化力气C.亚非国家乐观争取民族独立 D.美苏两国乐观争夺第三世界14.如表为19世纪以来主要大国GDP在世界所占百分比简表(世界总量=100)。据此可以说明(

)中国英国美国德国日本1820年32.55.21.83.831870年17.29.18.96.52.31913年8.98.319.18.82.61950年4.56.527.35.03.02018年16.193.323.994.45.9A.科学技术极大影响了经济进展 B.资本输出打算了经济进展水平C.工业革命推动了世界经济进步 D.技术创新缩小了各国经济差距15.有学者人为,其次次世界大战后期形成的雅尔塔体系,其影响并没有随着冷战的终结而消逝,而是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贵重遗产:欧洲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亚太地区的变化翻天覆地;民族国家使世界力气对比发生深刻变化;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进展方面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这一论述意在说明雅尔塔体系(

)A.具有大国强权政治的颜色 B.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世界C.应随着两极格局的瓦解被否定 D.至今仍旧存在并发挥着重要作用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0分。16.某中学高一(2)班正在开展“中古时期的欧洲”主题探究活动,请你参与进来。(12分)【制度建立】材料一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需供应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乡村形式】材料二

【城市兴起】材料三随着西欧生产力的提高,手工业渐渐进展起来,西欧城市重新兴起。一些比较富有的城市就用赎买的方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接受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进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1)材料一中的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什么?这一制度的实质是什么?(4分)(2)材料二反映的欧洲消灭的农业经济组织形式有何特征?(2分)(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学问,从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方面分析西欧城市兴起的历史意义。(6分)17.思想解放运动与社会变革关系紧密,思想解放促进社会变革,推动社会进步。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8分)材料一

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或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据称,这是人类迄今作出的最宏大的精神调整。旧的天堂被打破了,《希伯来书》和基督教圣经上描述的上帝制造的东西,看来是属于无稽之谈。他们期望使社会也能履行自然规律的法则。人是名符其实具有宏大智能的生物,居住在一个既可理解又可驾驭的世界里。这些思想对欧洲社会的世俗化作出重大的贡献,从而渐渐把宗教和教会撇在一旁,为欧洲政治权力和这个时代很多新的智力争辩开道。——整编自(美)R.R.帕尔默《现代世界史》材料二

作为学问阶层的精英、资产阶级的先锋,在18世纪乐观领导和参与了启蒙运动的宏大思想家们都具有一种猛烈的使命感,深感自己对社会、对他人负有不行推卸的责任。与此同时,他们对自身的力气也布满自信。诚然,这些佛大的“哲人”们并没有结成一个政党,但他们的思想却通过其脍炙人口的作品汇成了一股强大的洪流。这股强大的洪流不仅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预备,而且还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多方面的障碍。——吕一民《法国通史》材料三

19世纪末20世纪初,一些学问分子渐渐生疏到,要摆脱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就必需推翻清朝的腐朽统治。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资产阶级革命派通过创办刊物、编印小册子、组织团体等方式,传播革命思潮,鼓舞国民精神。1912年1月1日,中华民国正式成立,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国方案得到初步实现。——整编自人民版《历史(必修三)》(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指出哥白尼和牛顿“对思想界影响最深”的科学成就,并分析这场“革命”在打破“旧的天堂”方面所作出的贡献。(10分)(2)参考材料一二三,自选一个角度,运用17-19世纪的相关史实,以“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要求:观点明确,史实精确     ,条理清楚,表述成文)(8分)18.进步思潮推动世界进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分)材料一

1789年,法国妇女和男子一起拿起武器攻占了巴士底狱。1790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呼吁将选举权赐予女性,但国民议会并没有将这一主见写进法律。19世纪20-30年月,更多的女性参与了产业劳动和社会活动。1832年,在修正选举法时,英国妇女便开头了争取自己社会地位的斗争。1869年,英国女性在地方政府的选举中获得投票权,也能够在地方政府担当公职。同年,法国玛丽亚·德莱斯梅等创建了“妇女权利同盟”。——摘编自(英)沃特斯《女权主义简史》等材料二

2018年5月4日,习近平在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共产党宣言》发表17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世界上得到广泛传播。在人类思想史上,没有一种思想理论像马克思主义那样对人类产生了如此广泛而深刻的影响。”材料三(1)阅读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18世纪末-19世纪女权运动进展的历史条件。(6分)(2)阅读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列举在马克思主义影响下,国际工人运动与社会主义运动取得的成果。(6分)(3)读材料三地图,简述其次次世界大战以后新兴民族国家独立的缘由及意义。(8分)参考答案1.B【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和目的题。时空是古代史(世界)。据材料“农业造成定居,一旦定居,社会就变得越来越简单:为了处理这些简单的关系,国家就肯定会消灭”,可知,农业的进展代表生产力的进步,推动定居的消灭,为处理简单的社会关系,国家得以消灭,说明生产力的进展对文明形成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B项正确;国家是一种简单的社会组织,是材料中的表象,排解A项;材料并未提及农业进展与城市之间的关系,排解C项;社会关系的简单,并不是农业进展带来的,排解D项。故选B项。2.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古代(欧洲)。依据材料可知,希腊人借用腓尼基字母制造了世界上第一个包含辅音和元音字母的字母表;希腊故事中衔有永生之草的蛇与吉尔伽美什最终找到的仙草被蛇偷走类似;希腊爱奥尼亚圆柱顶端两侧的涡旋形装饰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宗教艺术象征等等。这些内容反映了文明沟通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B项正确;该学者认为文明沟通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未体现文化中心分布的转变,排解A项;材料反映了文明沟通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并不是区域文化的统一,排解C项;材料反映了文明沟通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未体现民族文化内核的重塑,排解D项。故选B项。3.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中世纪和近代(西欧)。据本题材料信息得出主要结论:固定地租和分成式地租制取代了劳役地租制,庄园主和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佃户、雇佣劳动者或独立的自耕农之间的关系,农奴对庄园主的人身依附关系越来越弱,农奴的人身自由大大增加,庄园制度渐渐衰落和瓦解,所以,这一过程进一步瓦解了西欧的封建庄园经济,D项正确;12世纪开头,西欧封建主实行租佃制,但不能解释材料中16世纪的变化,排解A项;材料说的是庄园主和农奴的关系转变为地主和自耕农之间的关系,不能体现固化自耕农阶层,排解B项;西欧庄园土地全部权仍归庄园主,排解C项。故选D项。4.D【解析】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近代(世界)。依据材料“同时,产自拉丁美洲的白银则流入中国。”可知,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航行于菲律宾的马尼拉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之间的货运船只,使大量白银流入中国,刺激了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经济的进展,D项正确;马尼拉大帆船贸易的富强并不代表印度洋贸易地位日益衰落,印度洋贸易的地位仍旧格外重要,排解A项;马尼拉大帆船贸易下,拉丁美洲供应白银,这并不会加速拉丁美洲生产方式的革新,排解B项;此时西班牙并未发生工业革命,排解C项。故选D项。5.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1521年欧洲。依据所学学问可知,马丁·路德是德国宗教改革的发起者,路德在1517年10月31日以学术争辩的方式在维登堡城堡大教堂的大门上张贴出了《九十五条论纲》,此举得到各阶层支持,同时也触怒了罗马教廷,于1518年8月命令路德到罗马受审。次年,路德连续发表《关于教会特权制的改革致德意志基督教贵族公开信》、《论教会的巴比伦之囚》和《论基督徒的自由》等文章,C项正确;据材料可知,材料涉及宗教领域,哥白尼主要贡献在科学领域,不符题意,排解A项;布鲁诺虽然被罗马教廷贴上“神学异端”的标签,但他主要的贡献是声援哥白尼的日心说,涉及领域照旧是科学领域,排解B项;达尔文主要生活在19世纪,题干涉准时间是16世纪,时间不符,排解D项。故选C项。6.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1787年美国。材料描述了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围绕“全国行政官”的设置问题进行的争辩,有人认为把行政权集于一人会导致“全国行政官”权力过大,也有人认为若立法、行政、司法相互独立就应当相对加强“全国行政官”权力,让行政官拥有确定拒绝权。结合所学,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总统把握行政权,有权拒绝国会通过的法律,同时国会和最高法院分别把握立法权和司法权,可以制约总统,B项正确;材料主要讲“全国行政官”的设置,而非联邦政府和各州的权力划分,排解A项;英国首相把握国家行政大权,美国不设首相,排解C项;明治维新期间日本仿效西方国家制定宪法,宪法确定了天皇神圣不行侵害和统揽一切的地位,议会、内阁、军部相互牵制,成为天皇权力的代行机构,排解D项。故选B项。7.D【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8世纪后期英国。据材料,理发师阿克莱特由于创造水力纺纱机,而成为了富有的工厂主,晚年还获得贵族封号,表明生产领域变革促进社会阶层流淌,D项正确;材料未提及阿克莱特是受专利制度激励创造了水力纺纱机,排解A项;垄断组织消灭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其次次工业革命时期,排解B项;材料主要讲阿克莱特个人开办纺纱厂,不能得出整个纺织业领域的状况,排解C项。故选D项。8.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正向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巴黎公社时期。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后,实行了普选产生权力机关,公职人员接受选民监督的革命措施,这说明巴黎公社尝试建立工人阶级政权,C项正确;欧文的“新和谐公社”试验属于空想社会主义的范畴,空想社会主义并没有开拓人类探究社会主义道路的新纪元,排解A项;阐明白人类社会进展的客观规律的是《共产党宣言》,排解B项;十月革命推翻的是资产阶级临时政府的统治,而不是沙皇专制统治,排解D项。故选C项。9.C【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近代的亚洲。依据材料和所学可知,美西战斗是1898年美国为了夺取西班牙的在美洲和亚洲的殖民地古巴、波多黎各和菲律宾而发动的战斗,是列强重新瓜分殖民地的第一次帝国主义战斗,说明的是列强为重新瓜分殖民地不惜兵戎相见,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对殖民地的瓜分,非争夺全球海洋霸权,排解A项;美西冲突仅是帝国主义国家冲突的一部分,非主要冲突,排解B项;此时美国并非是最发达的帝国主义国家,排解D项。故选C项。10.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后的德国。据题意可知,由于战斗的影响,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大量妇女走上了之前由男性主导的工作岗位,并渐渐获得政治选举权,说明战斗客观上促进了女性地位的上升,A项正确;妇女参战并不能打算战斗的结局,排解B项;材料反映的是妇女社会地位的上升,并不是德国工人运动的成功,也不是妇女突破思想束缚,排解CD项。故选A项。11.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缘由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苏联新经济政策时期。依据“建立公正民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绝不是单纯的经济改革所能完成的,还需要有相应的政治体制和立法保障”可知,仅仅依靠经济政策并不能建立公正民主、自由竞争的市场经济,必需要有政治体制和立法的保障,所以该学者认为新经济政策终结的根本缘由是政治体制改革的缺位,A项正确;该学者并没有指出新经济政策自身的缺陷,而强调与新经济政策相应的政治体制,排解B项;该学者认为政治体制改革的缺位是新经济政策终结的根本缘由,而不是苏联领导人的观念保守,排解C项;苏联经济结构严峻失衡是在斯大林体制时期,此时已经不再接受新经济政策,排解D项。故选A项。12.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依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依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1929—1942年的美国。图示反映了美国从经济危机到其次次世界大战期间的就业状况,就业受经济危机、罗斯福新政、二战影响较大,体现了美国政局的变化对就业的影响,A项正确;罗斯福新政、经济危机只反映了材料部分信息,排解BC项;二战期间就业状况持续增加,并没有恶化,排解D项。故选A项。13.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设问词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冷战期间亚非独立国家。据题干可知,冷战期间亚洲和非洲的新兴独立国家不情愿依附美苏两极格局,并且他们势力不断壮大。结合所学可知,冷战期间亚非新兴独立国家力气的增加冲击了两极格局,与日本的崛起、欧共体的成立构成了冷战时期多极化力气,因此两极格局中孕育多极化力气,B项正确;冷战爆发意味着雅尔塔体系的崩溃,排解A项;C项只提到亚非国家的独立,而材料反映了两极格局下产生了多极化力气,排解D项。故选B项。14.A【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19世纪以来(世界)。从材料数据可得出,中国的GDP在晚清时期占比较大,但欧美国家开展工业革命后,其比重上升。而到现代中国,随着中国的科技创新,中国的比重也有所增长。因此反映出科学技术极大影响了经济进展,A项正确;“打算”的说法过于确定和夸张,排解B项;材料强调各国占比,而不能反映世界经济进步,排解C项;从材料数据可以看了,不同时期的差距都很大,排解D项。故选A项。15.B【解析】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精确     时空是:二战后(世界)。据材料“留给冷战后的世界以及21世纪的贵重遗产:欧洲在衰落中走向复兴;亚太地区的变化翻天覆地;民族国家使世界力气对比发生深刻变化”可知,雅尔塔体系有利于欧洲、亚太地区、民族国家等新的力气崛起,孕育了一个多极化的世界,B项正确。该论述未涉及雅尔塔体系的大国强权政治的颜色,排解A项;该论述确定雅尔塔体系的乐观性,排解C项;雅尔塔体系在1991年随苏联的解体而瓦解,排解D项。故选B项。16.(1)纽带:土地的封赐。实质:封建等级制度。(2)特征: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3)政治:市民阶层形成并不断进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预备了条件;经济:城市商品经济进展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进展;思想文化:随着经济的进展,西欧的教育和学术消灭了新气象促进了高校的兴起。【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8世纪至11世纪的西欧。第一问纽带,由材料“8世纪前期,法兰克王国对土地的分封形式进行了改革,不再像以前那样无偿地赏赐,而是要求得到封地的人必需供应兵役服务。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可得出西欧封建制度形成的纽带是土地的封赐。其次问实质,由材料“这样,赐地的人成为封君,接受封地的人则成为封臣……11世纪,封建制度在西欧已经普遍存在。”及所学可得出这一制度的实质是封建等级制度。(2)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由材料“领主的磨坊、村舍和院子、林地、牧地、草场”及所学可得出西欧庄园具有自给自足的特征。(3)本题是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中世纪的西欧。由材料“一些比较富有的城市就用赎买的方法摆脱领主的统治;而有的城市则接受武装斗争的手段,最终都取得城市的自治权。”及所学可得出市民阶层形成并不断进展壮大,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为资本主义兴起预备了条件;由材料“城市兴起对中世纪西欧社会进展有着很重要的影响。”及所学可得出城市商品经济进展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进一步促进了西欧生产力的进展;结合所学可知,随着经济的进展,西欧的教育和学术消灭了新气象促进了高校的兴起。17.(1)成就: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贡献:代表着近代科学的兴起;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进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打击了基督教世界观所掩盖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减弱了封建专制统治。(2)观点: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论述: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进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启蒙思想家们提倡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主见,构建了资本主义的政治蓝图。启蒙运动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预备和舆论宣扬,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斗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加重,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由孙中山领导,1894年成立于美国檀香山,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之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在中国蓬勃进展,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推动社会进步。【解析】(1)本题是特点类、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近代欧洲。成就:据材料一“这场起于哥白尼、讫于牛顿的革命,或许对思想界影响最深”并结合所学可得出,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牛顿发觉了万有引力定律。贡献:结合所学可得出,首先就科学本身而言,哥白尼的“日心说”和牛顿发觉的万有引力定律,代表着近代科学的兴起;据材料一“这些思想......从而渐渐把‘宗教和教会’撇在一旁,为欧洲政治权力和这个时代‘很多新的智力争辩’开道。”并结合所学可得出科学革命促进了思想解放,有助于进步史观的形成和唯物论与辩证法思想的进展,推动了科学世界观的形成;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打击了基督教世界观所掩盖的意识形态和神学体系,减弱了封建专制统治。(2)这是论述题之历史短文撰写类,这一题所涉及的最大范围的时空是17-19世纪的世界。观点:审问题“以‘思想解放与社会变革’为主题写一则历史短文,题目自拟,观点明确”,据材料二“这股强大的洪流不仅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预备,而且还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多方面的障碍”,材料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并结合所学,可得出观点可拟定为,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先导。论述:审问题“运用17-19世纪的相关史实”,据材料二“这股强大的洪流不仅为行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舆论预备,而且还为新制度的建立扫清了多方面的障碍”,材料三“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蓬勃兴起......中华民国正式成立”可知,可选用启蒙运动和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两个史实来论述。两个史实需分别开放论述。一般可从背景、内容和经过、意义即促进了社会怎样的变革开放,这样可以做到规律清楚,史论结合。如论述启蒙运动,“随着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近代科学的进展,人们的思想得到进一步解放,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和教会的思想束缚,启蒙运动应运而生”是其背景,“启蒙思想家们提倡理性主义,批判封建专制,提出‘天赋人权’‘三权分立’等主见”是其内容,“为资本主义制度的建立作了理论预备和舆论宣扬,直接推动了美国独立战斗和法国大革命,有助于在这些国家建立资产阶级统治”是其意义即促进了社会怎样的变革。然后论述中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民主共和思想,“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华民族危机加重”是其背景,“兴中会是近代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由孙中山领导,1894年成立于美国檀香山,宗旨是‘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是其内容和经过,留意由于要求使用“17-19世纪的史实”开放论述,故中国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应往前追溯到兴中会,前面的思想启蒙可以持续影响之后很多很多年,这是可以说得过去的,符合本题要求。但坚决不能直接从同盟会开头论述,那就完全不符合本题的时间要求了。“之后资产阶级民主共和思想在中国蓬勃进展,最终辛亥革命爆发,推翻了清王朝,结束了君主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实现了中国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是其意义即促进了社会怎样的变革。最终归纳总结,完成表述,即综上所述,思想解放是社会变革的必备条件和基础,推动社会进步。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