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 比例尺GBT 20258.4-2019》详细解读_第1页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 比例尺GBT 20258.4-2019》详细解读_第2页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 比例尺GBT 20258.4-2019》详细解读_第3页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 比例尺GBT 20258.4-2019》详细解读_第4页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 第4部分:1∶250 000 1∶500 000 1∶1 000 000 比例尺GBT 20258.4-2019》详细解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第4部分:1∶2500001∶5000001∶1000000比例尺GB/T20258.4-2019》详细解读contents目录1范围2规范性引用文件3术语和定义4数据字典结构及内容4.1结构4.2要素名称contents目录4.3要素描述4.4要素分类代码4.5要素属性表4.6要素几何表示4.7表示示例4.8要素关系5要素数据字典描述内容contents目录6要素数据字典扩充原则附录A(规范性附录)1∶2500001∶500000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内容要素分类代码索引中文索引011范围定义本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中1∶250000、1∶500000、1∶1000000比例尺的相关内容,包括要素分类、属性项定义、值域等。应用场景标准的定义和应用场景适用于上述比例尺的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生产、建库、更新、交换和应用等。0102自然地理要素如地貌、水系、植被等。人文地理要素如居民地、交通、境界等。涵盖的地理要素类型本部分是第1部分的扩展和补充,针对更大比例尺的地理信息要素进行了详细规定。与第1部分的关系与《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等标准相互协调、补充。与其他相关标准的关系与其他部分的关联022规范性引用文件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该标准规定了我国行政区划的代码表示方法,是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和编码的基础。国家标准与规范GB/T13923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该标准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提供了详细的分类和代码,便于数据的统一管理和应用。GB32100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该标准规定了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的编码规则,有助于实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与法人、组织等信息的关联。VS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元数据,该标准规定了基础地理信息数字产品的元数据内容、结构和表示方法,便于数据的共享和交换。CH/Z9001数字测绘产品质量要求及检查验收方法,该指导规范为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和验收提供了方法和要求,确保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CH/T1007行业标准与规范其他相关规范ISO19115:地理信息元数据标准,该国际标准规定了地理信息的元数据内容和结构,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元数据描述提供了参考。OGC(开放地理信息系统协会)相关标准,包括WMS(Web地图服务)、WFS(Web要素服务)等,这些标准为实现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的网络共享和服务提供了技术支持。033术语和定义构成地球表面自然和人文地理现象的基本单元,包括自然地理要素和人文地理要素。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描述地球表面自然现象的要素,如水系、地貌、土质与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描述人类活动的要素,如居民地及设施、交通、管线等。人文地理要素3.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0102033.2数据字典数据元素数据字典中定义的最小数据单元,是描述某一数据属性的基本单位。数据字典描述数据属性(元素)的集合,包括数据元素的名称、别名、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范围、默认值等信息的定义和描述。比例尺表示地图上的距离与实际地面距离之间的比例关系,如1∶250000表示地图上1单位长度对应实际地面250000单位长度。013.3比例尺地图比例尺地图上标注的比例尺,用于说明地图的缩小程度。02044数据字典结构及内容数据字典采用层次结构,包括大类、中类、小类和子类,以体现不同级别的地理信息要素。层次结构每个地理信息要素都赋予一个唯一的分类编码,便于数据的管理、检索和应用。分类编码4.1结构概述大类表示基础地理信息的主要类型,如地貌、水系、居民地等。4.2内容组成01中类在大类基础上进一步细分,如地貌中的山地、丘陵等。02小类在中类基础上更进一步细分,如山地中的高山、中山等。03子类在小类基础上具体划分到单一的地理信息要素,如高山中的某座具体山峰。04基本属性包括地理信息要素的名称、代码、类型等基本信息。几何属性描述地理信息要素的空间位置和形状,如点、线、面等。拓扑属性表达地理信息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邻、包含等。专题属性针对具体应用领域添加的额外信息,如高程、坡度等。4.3要素属性4.4数据组织与管理01采用适当的数据结构存储地理信息要素及其属性,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安全性。提供高效的数据检索功能,支持按名称、代码、类型等多种方式查询地理信息要素。建立数据更新和维护机制,确保数据字典的时效性和准确性。同时,应定期对数据进行备份和恢复测试,以防数据丢失或损坏。0203数据存储数据检索数据更新与维护054.1结构4.1.1总体结构数据字典按照要素类型进行分类,每个要素类型下包含若干具体的要素,每个要素具有唯一的代码,并规定了其属性项。内容组织本部分规定了1∶250000、1∶500000、1∶1000000比例尺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的内容结构、要素分类与代码、属性项。字典构成分类原则依据地理信息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将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为多个大类,每个大类下再细分为若干小类。代码结构采用层次码结构,由大类码、小类码和要素代码组成,具有唯一性,便于数据的管理和检索。4.1.2要素分类与代码结构属性项定义规定了每个要素的属性项,包括属性项名称、类型、长度、是否必填等信息。属性项内容涵盖了要素的各个方面,如名称、类型、地理位置、属性特征等,为地理信息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提供了保障。4.1.3属性项结构4.1.4数据组织方式数据存储采用关系型数据库进行数据存储,每个要素类型对应一个数据表,属性项作为表的字段。数据关联通过要素代码和属性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实现不同要素类型之间的数据联系和查询。064.2要素名称天然形成或人工开挖的河流,包括江、河、溪流等。天然形成的积水洼地,一般面积较大,水量较多。水系及附属设施河流水库人工建造的水利工程建筑物,用于储存和调节水资源。湖泊水闸修建在河道和渠道上利用闸门控制流量和调节水位的低水头水工建筑物。交通及附属设施铁路供火车行驶的道路,包括路基、轨道、桥梁、隧道等部分。01020304公路联接城市之间、乡村之间、工矿基地之间的按照国家技术标准修建的,由公路主管部门验收认可的道路。城市道路在城市范围内,供车辆及行人通行的,具备一定技术条件和设施的道路。桥梁架设在江河湖海上,使车辆行人等能顺利通行的构筑物。居民地人类按照生产和生活需要而形成的集聚定居地点,包括城市和乡村。垣栅指围墙、栅栏等阻挡物,一般用于圈定某个区域或保护某个设施。居民地与垣栅国界省界县界政区相邻国家之间的分界线,是确定国家领土范围的依据。相邻省份之间的分界线,是确定各省份行政区划的依据。县级行政区划之间的分界线,用于明确各县的行政管辖范围。国家为便于行政管理而划分的区域,包括省、市、县、乡等各级行政区划。境界与政区074.3要素描述描述地面的起伏形态,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4.3.1地形要素地貌描述江、河、湖、海等水域的分布及特征。水系描述森林、草原、荒漠等植被覆盖情况。植被01城乡居民点描述城市、集镇、村庄等居民点的位置、规模及分布情况。4.3.2居民地要素02建筑物描述各类建筑物的位置、类型及特征,如住宅、公共设施等。03道路与交通设施描述公路、铁路、机场、港口等交通设施的位置及特征。描述古文化遗址、古墓葬、古建筑等的位置及保护情况。古迹与遗址描述纪念碑、纪念馆、雕塑等的位置及特征。纪念设施与雕塑描述水塔、电视塔、亭子等独立地物的位置及特征。塔、亭4.3.3独立地物要素工业设施描述工厂、矿山等工业设施的位置、类型及规模。公用设施描述供水、供电、通讯等公用设施的位置及特征。农业设施描述温室、大棚、养殖场等农业设施的位置及特征。4.3.4工矿建(构)筑物及其他设施要素084.4要素分类代码4.4.1分类原则科学性原则依据地理信息的科学属性和特征进行分类,确保分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系统性原则按照地理信息的层次结构和内在联系构建分类体系,体现分类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应用需求,对地理信息要素进行合理归并和细分,提高分类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兼容性原则与国内外相关标准和规范相协调,确保分类的兼容性和可扩展性。4.4.2分类方法将所选定的分类对象的若干属性或特征视为若干个“面”,每个“面”中又可分成彼此独立的若干个类目。使用时,可根据需要将这些“面”中的类目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复合类目。面分类法将分类对象(即地理信息要素)按所选定的若干个属性或特征依次分成相应的若干个层级的类目,并排成一个有层次的、逐渐展开的分类体系。线分类法编码原则采用层次码结构,由大类、中类、小类和细类码组成,分别用1位、2位、2位和2位数字表示。代码结构清晰,易于理解和使用。编码方法根据分类体系,对每个类目进行编码。大类码表示地理信息的宏观类别,中类码表示大类下的具体类别,小类码和细类码则进一步细分中类下的要素。通过组合这些代码,可以唯一标识任何一个地理信息要素。4.4.3分类编码分类代码表应详细列出每个类目的名称、代码和说明,以便用户查阅和使用。同时,应提供电子版和纸质版两种形式,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制作要求用户在使用分类代码表时,应根据实际需求选择相应的类目和代码。对于不确定的类目或代码,可查阅相关说明或咨询专业人员。此外,用户在使用过程中如发现任何问题或需要改进的地方,应及时向相关部门反馈。使用说明4.4.4分类代码表094.5要素属性表明确标识要素属性表的名称,便于数据管理和查询。属性表名称详细列出属性表中每个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等属性,确保数据的一致性和准确性。字段定义为属性表设置主键,通常是具有唯一性的标识符,以便于数据检索和操作。主键设置属性表结构要素标识码为每个地理要素分配一个唯一的标识码,便于要素的管理和追踪。要素类型标识地理要素的类型,如道路、河流、建筑等,有助于数据的分类和查询。属性信息记录地理要素的各种属性信息,如名称、等级、长度、宽度等,提供丰富的地理信息。030201属性表内容数据查询通过属性表可以方便地查询地理要素的各种信息,满足用户的不同需求。数据分析基于属性表中的数据,可以进行各种地理空间分析,如空间分布、关联分析等。数据可视化将属性表中的数据与地图相结合,实现地理信息的可视化展示,提高信息的直观性和易理解性。属性表应用104.6要素几何表示点定位通过地理坐标对进行精确定位,表示具体的位置信息。点属性点要素包含与点位置相关的各种属性信息,如名称、类型、等级等。0102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地理坐标对进行定位,表示地理现象的线性特征。线定位包含与线要素相关的各种属性信息,如长度、宽度、类型、等级等。线属性描述线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交、平行、重叠等。线要素关系线要素面定位通过一系列有序的地理坐标对构成的多边形进行定位,表示地理现象的面状分布范围。01.面要素面属性包含与面要素相关的各种属性信息,如面积、周长、类型、等级等。02.面要素关系描述面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邻、包含、重叠等。同时,面要素内部还可以嵌套其他点、线、面要素,以表达更复杂的地理现象。03.体定位通过三维空间中的一系列坐标点构成的多面体进行定位,表示地理现象的三维空间分布。体属性包含与体要素相关的各种属性信息,如体积、表面积、类型等。在实际应用中,体要素常用于表示建筑物、地形等具有三维形态的地理对象。体要素关系描述体要素之间的空间关系,如相交、相邻、包含等。这些关系有助于更全面地理解和分析地理现象的空间分布和相互关系。体要素010203114.7表示示例河流以蓝色单线表示,线上附有箭头表示流向,线宽根据河流宽度按比例绘制。水库在湖泊表示基础上,增加水闸、堤坝等附属设施符号。湖泊以蓝色填充的多边形表示,边界线以细实线描绘。示例一:水系要素表示030201城镇以黑色填充的多边形表示,内部细化道路、街区等结构。乡村以黑色轮廓线表示房屋范围,内部细化院落、菜地等结构。独立房屋以黑色轮廓线加斜线填充表示。示例二:居民地要素表示铁路以黑色粗实线表示,线上附有火车头符号表示方向。公路根据公路等级以不同粗细和颜色的实线表示,重要公路附有路线编号。机场以飞机符号加跑道图案表示,飞机头部朝向表示飞机起降方向。示例三:交通要素表示通讯线以黑色虚线表示,线上可附有电话符号。管道以黑色粗实线表示,线上可附有流向箭头和物质名称缩写。输电线以黑色细实线表示,线上附有箭头表示电流方向。示例四:管线要素表示124.8要素关系空间关联指不同要素之间在空间上的联系,如道路与建筑物、水系与土地利用等之间的空间关系。要素关联方式属性关联指要素之间通过属性信息相互联系,如不同地类之间的权属关系、行政隶属关系等。时间关联指要素在时间维度上的联系,如历史遗迹与现代建筑物之间的时间关系。要素关系表达描述要素之间的相邻、相连、包含等空间拓扑关系,是GIS分析的基础。拓扑关系通过属性信息表达要素之间的逻辑关系,如分类、分级、从属等。语义关系结合时间和空间信息,描述要素的演变过程和相互关系。时空关系010203利用要素关系进行数据整合,实现多源数据的融合与共享。数据整合要素关系应用基于要素关系进行空间分析,揭示地理现象的内在联系和规律。空间分析为城市规划、环境保护、资源管理等提供决策支持,促进可持续发展。决策支持135要素数据字典描述内容5.1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分类原则依据要素的自然属性、社会属性和专业属性进行分类。01分类体系建立多层次、多级别的分类体系,满足不同尺度和应用需求。02分类代码为每个要素类别分配唯一的分类代码,便于数据管理和检索。03字典结构包括要素名称、要素代码、要素类型、几何特征、属性项等。要素名称描述要素的专业名称或通用名称。要素代码为每个要素分配的唯一标识符,便于数据交换和共享。0203015.2要素数据字典结构属性项定义属性项分类属性项关联描述要素的属性特征,包括属性名称、数据类型、数据长度、值域等。根据属性特征将属性项进行分类,如基本属性、专业属性等。建立属性项之间的关联关系,反映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5.3属性项描述010203几何类型描述要素的几何形状和维度特征,如点、线、面等。几何表达采用坐标串、拓扑关系等方式表达要素的几何特征。几何精度描述要素几何特征的精度要求,包括位置精度、形状精度等。5.4几何特征描述146要素数据字典扩充原则确保数据字典能够全面覆盖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满足各类应用需求。完整性适应性规范性随着地理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领域的拓展,数据字典需要不断扩充以适应新的需求。通过统一的扩充原则,确保数据字典扩充过程中的一致性和规范性。6.1扩充目的6.2扩充内容属性项扩充针对现有要素类型,根据需要增加新的属性项,以丰富要素的描述信息。要素类型扩充根据实际需求,增加新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类型,如新增地貌类型、植被类型等。值域扩充对属性项的值域进行扩充,包括增加新的枚举值、扩大数值范围等。010203调研分析通过广泛调研和深入分析,了解实际应用中对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需求,为扩充提供依据。专家咨询邀请相关领域的专家进行咨询和研讨,确保扩充内容的科学性和合理性。试验验证在正式扩充前,进行必要的试验验证工作,确保扩充后的数据字典能够满足实际应用需求。6.3扩充方法在扩充过程中,要确保与现有数据字典的兼容性,避免对现有应用造成影响。兼容性6.4注意事项扩充内容应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的要求,确保数据字典的通用性和互换性。标准化随着技术和需求的变化,应定期对数据字典进行维护和更新,以保持其时效性和实用性。维护更新15附录A(规范性附录)1∶2500001∶5000001∶1000000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内容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地形要素包括地貌、水系、植被等自然地理要素,以及居民地、交通、境界等人文地理要素。注记要素对地形要素进行说明和补充的文字、数字或符号,如地名、高程点、河流名称等。辅助要素有助于地图使用和理解的要素,如图例、比例尺、指北针等。01数据项描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基本单元,包括数据项名称、数据项类型、数据项长度等属性。数据组由相关数据项组成,用于描述具有某种关联关系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集合,如水系数据组、居民地数据组等。数据段由数据组或数据项组成,用于描述某一类基础地理信息要素的全部内容,如地形数据段、注记数据段等。数据字典结构0203数据字典内容说明数据项详细说明对每个数据项的含义、类型、取值范围等进行详细说明,确保数据项的正确理解和使用。数据组与数据段关系阐述数据组与数据段之间的关联关系,以及它们在描述基础地理信息要素中的作用。数据字典使用指南提供数据字典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帮助用户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据字典。空间数据交换在不同系统之间进行空间数据交换时,利用数据字典确保数据的正确解析和转换。地图制作通过数据字典规范地图制作中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表达,提高地图的准确性和可读性。地理信息系统建设为地理信息系统建设提供标准化的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模型,促进系统的集成和共享。数据字典应用示例16要素分类代码索引系统性原则按照地理信息的系统性特点,将要素进行层次化、分类化组织。科学性原则依据地理信息的科学属性和特征,确保分类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实用性原则结合实际应用需求,使分类更具操作性和实用性。分类原则VS按照要素的属性或特征,采用层级关系逐级进行划分和编码。面分类法将分类对象按不同的属性或特征进行划分,并分别对每个类别进行编码。线分类法分类方法代码结构编码规则遵循国家标准和行业规范,确保编码的唯一性和可扩展性。代码组成由分类码和标识码组成,用于唯一标识一个地理要素。要素分类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