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1页
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2页
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3页
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4页
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TOC\o"1-2"\h\z\u第一章概述 11.1 项目概况 11.2 项目单位概况 21.3 编制依据 31.4 主要结论和建议 4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62.1 项目建设背景 62.2 规划政策符合性 102.3 项目建设必要性 13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 163.1 需求分析 163.2 建设内容和规模 18第四章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 194.1 项目选址 194.2 项目建设条件 204.3 要素保障分析 24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 265.1 技术方案 265.2 设备方案 265.3 工程方案 265.4 管理方案 27第六章项目运营方案 346.1 运营模式选择 346.2 运营组织方案 346.3 安全保障方案 346.4 绩效管理方案 34第七章项目投融资方案 367.1 投资估算 367.2 融资方案 36第八章项目影响效果分析 378.1 经济影响分析 378.2 社会影响分析 378.3 生态环影响分析 398.4 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 418.5 碳达峰碳中和分析 45第九章项目风险管控方案 469.1 风险识别与评价 469.2 风险管控方案 479.3 风险应急预案 48第十章研究结论及建议 5110.1 主要研究结论 5110.2 问题与建议 51第九章财务评价职业教育中心XX校区建设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第一章概述项目概况项目名称:项目建设地点:项目建设模式:代建项目建设性质:新建项目建设工期:4年项目建设目标和任务项目建设优化配置XX区教育资源,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全面提高XX区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强市建设进程。项目建设内容和建设规模项目总用地371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070平方米,学生规模为3000人。项目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主要为戒毒所地块,用地约16227平方米,建筑面积31915平方米,主要为教学实训用房、教学辅助及行政管理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及厨房和设备用房及车库等;二期主要为阿卡迪亚地块,用地20958平方米,建筑面积39155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实训用房、教学辅助及行政管理用房、体育运动场、学生宿舍、礼堂等。项目投资规模和资金来源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含土地费用万元),预备费万元。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职业教育专项债。项目单位概况项目业主简介项目代建业主简介编制依据《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重庆教育现代化2035》;《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重庆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重庆市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实施方案》;《重庆市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重庆市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研究教育系统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业主提供的方案设计等其他资料。主要结论和建议主要结论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本项目建设符合国家、重庆市及渝中区教育发展规划。项目建设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相关产业对技术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项目实施优化配置渝中区教育资源,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渝中区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推进重庆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强市建设进程。通过项目建设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可行性研究表明,该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相关建议1.加强项目规划设计工作,尽快进行项目的详规设计和政府审批工作。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要进一步做好与当地职业教育总体规划的衔接,按照总体规划的要求实施。2.本项目是政府投资的公益性项目,资金来源满足率是项目成败的关键因素。因此,本项目应在筹资上下大功夫,确保建设资金按建设进度要求及时足额到位。3.工程实施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建设程序,实行公开招标,选择具备相应资质的施工单位,以确保工程质量,控制工程成本。4.做好与施工场地的交通运输、供水、供电等主要外部协作配套部门的沟通和协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第二章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项目建设背景项目立项背景1、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提出2035年主要发展目标是: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普及有质量的学前教育、实现优质均衡的义务教育、全面普及高中阶段教育、职业教育服务能力显著提升、高等教育竞争力明显提升、残疾儿童少年享有适合的教育、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教育治理新格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突出职业技术(技工)教育类型特色,深入推进改革创新,优化结构与布局,大力培养技术技能人才。创新办学模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鼓励企业举办高质量职业技术教育,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实施现代职业技术教育质量提升计划,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技术院校和专业,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技术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到2025年,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更加鲜明,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基本建成,技能型社会建设全面推进。办学格局更加优化,办学条件大幅改善,职业本科教育招生规模不低于高等职业教育招生规模的10%,职业教育吸引力和培养质量显著提高。到2035年,职业教育整体水平进入世界前列,技能型社会基本建成。技术技能人才社会地位大幅提升,职业教育供给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高度匹配,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的作用显著增强。2022年10月16日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教育,加快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发展素质教育,促进教育公平。统筹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协同创新,推进职普融通、产教融合、科教融汇,优化职业教育类型定位。2、重庆市教育发展规划近年来,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下,重庆加快推进职业教育改革发展,办学实力稳步提升,布局结构持续优化,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培养质量明显提高,基本形成了普职规模大体相当、中高职有机衔接、学历教育和职业培训并重、人才培养链和产业需求链对接的职教发展格局。全市职业院校总数达到214所,在校学生88.1万人,建成国家示范中职学校30所,10所高职院校入选国家“双高计划”。《重庆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推进部市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试点,加大人力资本投入,深化职普融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和吸引力。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职业院校专业设置与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比重,推进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加强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群建设,中职生升学比例达到50%以上。推进职业院校育训结合,支持符合条件的技师学院纳入高等院校序列。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建设一批实训基地和国家级创业孵化基地,办好“巴蜀工匠”职业技能大赛,打造一批具有区域特色的产教融合行业、企业和院校。在现代化教育强市建设重点提到支持10所国家级“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发展。建设15所市级“双高计划”高职院校和60个专业群、30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90个优质专业,建设60个产教融合示范实训基地、200个示范专业。《重庆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到2025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综合实力处于中西部前列,为重庆推进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持和人才支撑。到2035年,实现教育现代化,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建成教育强市,推动重庆成为学习型城市、人力资源强市和人才强市。建成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现代教育体系;学习者得到全面、充分、个性的发展;不同阶段教育更加公平、优质;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明显增强;教育竞争力、影响力显著提升;形成多元参与、共建共享的现代教育治理体系。在主要任务中提出增强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院校和专业布局结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大力支持校企共建一批产业学院、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实体化运作的职业教育集团,共同探索中国特色学徒制。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重点计划提到建设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40所、优质专业120个。建设国家级优质技工学校10所、优质专业10个。建设市级“双优计划”优质中职学校50所、专业210个。《重庆市职业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的通知》提出优化类型定位,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深入推进育人方式、办学模式、管理体制、保障机制改革,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建设一批高水平职业院校和专业,推动职普融通,切实增强职业教育适应性,加快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到2025年,职业教育基本实现现代化,类型定位和层级结构更加优化,与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的需求更加适应,综合实力达到全国先进水平,基本建成职业教育强市和技能型社会。到2035年,职业教育实现现代化,总体发展水平进入全国前列,建成职业教育强市和技能型社会。在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重点任务中,《规划》指出,在“十四五”时期,我市要建设市级优质中职学校50所,优质专业210个。建设市级优质技工学校20所,优质专业60个。建设市级高水平高职院校20所,高水平专业群60个左右。建设一批本科层次职业技术大学。支持优质中职学校开展长学制人才培养试点。建设中小学生职业体验基地50个以上。《规划》指出,将围绕产业布局和乡村振兴的需要,优化职业教育布局。在主城都市区,推动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建设;在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推动职业教育服务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示范区建设;在渝东南武陵山区城镇群,推动职业教育服务文旅融合发展示范区建设。《规划》明确,要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探索制定市级产教融合型城市、行业、企业建设要求和认证标准,培育、认证一批产教融合型城市(区)、行业、企业,鼓励有条件的区县创新产城融合发展模式。《关于推动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的意见》提出加快重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形成以中职为基础、高职专科为骨干、职业教育本科和应用型本科高校为牵引的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十四五”期间,建设特色鲜明的职业技术大学;建成2所以上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12个以上高水平专业群;建成40所以上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120个以上国家级优质专业;建设10所左右国家级优质技工学校和10个左右优质专业。建好西部职业教育基地和“产城职创”融合发展样板城市。到“十四五”末,全市技能人才达到45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25%,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0%以上。《重庆市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若干措施》提出实施优质学校和优质专业建设计划,到2023年建设50所优质中职学校和210个优质专业,建设一批优质技工学校和专业。通过合并、合作、托管、集团办学等方式,整合一批“空、小、散、弱”学校,到2025年全市中职学校数量调减至120所左右。建立中职和普通高中统一招生平台,扩大中高职贯通培养规模,创新开展技工贯通培养,到2025年中职应届毕业生升入高等院校比例达到60%以上。调整市和区县财政支出结构,财政教育经费增量向职业教育倾斜,教育费附加安排用于职业教育比例不低于30%,各类产业扶持发展资金或基金加大对产教融合项目的支持力度。行政审批手续和其他前期工作进展本项目用地预审和规划选址等行政审批手续正在办理中,目前已经完成戒毒所建筑的拆除和地勘。规划政策符合性渝中区经济教育发展规划1、渝中区社会经济发展概况渝中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处,两江环抱、形似半岛。全区水陆域面积23.24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20.08平方公里,辖区11个街道办事处、79个社区居委会、1个社区工作站,全区常住人口66.2万人,户籍人口50.4万人。渝中区相继荣获“全国文明城区”、“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区”、“全国首批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城区”、“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城区”、“全国双拥模范城”等荣誉称号。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400亿元、年均增长5%,辖区税收年均保持200亿元左右,人均、地均产出位居全国中心城区前列,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1300亿元,保持全市第一,固定资产投资累计完成近1000亿元。2、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规划2022年渝中区义务教育学校现有中小学校43所(小学31 所、初级中学5所、九年一贯制1所、完全中学6所)。义务教育在校生44848人,国际学生19人;其中小学生33050人,国际学生15人;初中学生11798人,国际学生4人。教职工5245人,专任教师3596人,其中小学专任教师2425人,初中专任教师1171人。渝中区始终把教育作为最大的民生,不断促进教育事业发展,成果更全面、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让老百姓在教育改革发展中更有获得感、幸福感。渝中区全面贯彻全国、全市教育大会精神,提出“加快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发展目标,凝聚全区教育改革发展的强大动力,实现教育高质量的发展目标。渝中区教育委员会在2022年下半年工作要点中提出稳步推进职业教育发展,增强职业技术教育适应性。以“双优”项目建设计划为主攻方向,以深化校企合作、产教融合为重点,持续推进双基地、实训基地、中国特色学徒制等项目建设工作。《重庆市渝中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O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到深入推进科教兴区和人才强区,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增强学生文明素养、社会责任意识、实践本领,加强和改进美育和劳动教育,重视青少年身体素质和心理健康教育。围绕“打造全国一流基础教育强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目标,巩固扩大集团化办学成果,发挥好龙头学校的引领作用,加强教师队伍人才建设,促进教育内涵发展,带动教育水平整体提升。加强继续教育,支持和规范发展职业教育、民办教育,规范校外培训机构,发挥智慧教育优势,建立覆盖全区市民的终身学习网络,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到2025年,普惠性幼儿园比例80%,义务教育办学条件标准化达标率87%。《重庆市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完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职业教育提质增效重点计划中提出创建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2所、优质专业6个。创建市级“双优计划”优质中职学校2所、优质专业6个,建设高水平专业化产教融合实训基地3个。《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发挥本地区职业教育在技能型社会教育体系中的基础性作用,加快渝中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探索技能型人才强区的新路径,全力打造国际化、绿色化、智能化、人文化现代都市,为建设重庆职业教育服务创新发展示范区和具有全市乃至全国影响力的现代服务业引领区、历史文化传承区、创新开放窗口区和美好城市示范区提供有力的人才和技能支撑。“十四五”期间,建成1-2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3-6个国家级优质专业。到“十四五”末,全区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技能人才供给与未来五年渝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形成技能人才辈出、工匠云集、大师荟萃格局,基本建成技能型人才强区和主城都市区技能人才高地,有力推动渝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渝中区为加快推进国家儿童友好城市试点工作,计划建设一批儿童友好学校、儿童友好医院、儿童友好公园、儿童友好社区等,全力打造有利于儿童全面健康成长的友好空间环境,为全市探索儿童友好城市创建按下“快进键”。项目的提出职业教育作为国民教育体系和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随着新型工业化的推进和科学技术的发展,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越来越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在国家大力发展和推进职业教育的大背景下,渝中区教育“十四五”规划提出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强区建设,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预计2025年高阶段在校人数2.1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1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9500人。建成市级优质学校2所,争创国家级优质学校1-2所;根据重庆市技术技能人才供给和产业人才需求白皮书,打造紧密对接产业链、创新链的职业教育专业体系,绘就区域和“双城”产教对接谱系图,支撑渝中区现代金融、高端商贸、文化旅游、信息服务、健康医疗和专业服务等支柱产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推动“双城”职业教育专业体系共建共享,力争专业设置与区域重点产业匹配度达到90%;建立一批高水平产教融合实训基地和1-3个职业教育集团,实现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同发展。同时《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提到“十四五”期间,将建成1-2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3-6个国家级优质专业,推动中职学生升学比例达到60%以上。目前渝中区只有职业中学3所,区域内职业教育资源不足与广大居民对职业教育资源需求不断增加的矛盾日益突出,需要进一步整合优化资源、扩大办学规模,打造渝中区职业教育的新名片,根据渝中区校点布局计划,规划在戒毒所地块新建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大石化校区。项目建设必要性项目建设是适应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的需要职业教育是我国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它承担着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数以千万计的高技能专门人才的任务。职业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教育需求,实现人人有知识,个个有技能的教育,也是促进城乡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机会,实现教育均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途径。随着国内经济发展的需要,国家技能型人才紧缺,并且随着现代新技术、新工艺的应用和发展,对技术人员的素质、技能也提出了愈来愈高的要求,需要更高层次、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高级技能型人才。技能人才的社会缺口很大,尤其是缺少具有较丰富的专业基础理论和较高的技能人才。本项目建设适应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相关产业对技术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项目建设是进一步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稳步推进渝中区职业教育发展需要职业技术教育作为国民经济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担负着新增劳动力、下岗失业人员、在职人员和大量农转非劳动力培训的任务越来越繁重,培训的要求和层次也在不断提高。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转化人力资源优势的重要途径。目前渝中教育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仍然突出,校际差距仍然存在,小学教育发展还不均衡,初中教育比较薄弱,高中教育特色不够突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和吸引力有待增强,还不能很好地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教育的需求。在职业教育方面提出优化职业教育专业结构,持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本项目建设优化配置渝中区教育资源,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渝中区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推进重庆市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强市建设进程。项目建设是推动渝中区经济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需要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一起,构成了我国教育的完整体系。职业教育的根本是对人的教育,提高国民素质,提高国家在国际社会的地位和竞争力。职业教育的重中之重就是培养高素质人才,改变传统的职业教育,建立以终身教育为理念的教育体制,使劳动者具有操作能力和学习能力,从而得到终身发展,为国家的建设打下良好的基础。职业教育不只是培养学生拥有某种技能或特长的教育,还注重培养学生的就业本领,注重学生就业后的发展。在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的要求下,职业院校的培养目标是不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培养学生掌握足以担任一些工作的具体知识、具体技能,达到用人单位所需要的岗位标准,具备工作时所必需的工作技能。随着渝中区进一步开发建设,公共基础设施等建设不断加快,区域经济快速发展,人口增加,要使人民群众安稳生活必须加大力度发展当地文化教育,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根本的民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渝中区政府提出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线,以深化技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重点,围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紧扣以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为引领,不断增强区域内职业教育对技能型社会建设的适应性、支撑力和贡献度,大力促进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培养更多更好技能人才,为技能强区提供人才保证。本项目建设打造一个功能完善、综合性的现代职业教育中心,为学生的生活、学习创造了比较适宜的环境,满足广大学生多样性、专业性、个性化地生活和学习需求,培养一批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有力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综上所述,项目的建设是必要的,也是紧迫的。第三章项目需求分析与产出方案需求分析1.渝中区产业发展规划近几年渝中区发挥山城、江城、“母城”文化优势,通过城市更新和提档升级,培育出许多网红打卡点,如WFC观景台、来福士水晶连廊、李子坝观景平台、洪崖洞、长江索道等,为城市注入生机的同时,激发出山城重庆假期旅游市场的消费新活力。2023年春节期间渝中区累计待游客597.4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50.35亿元。“十四五”时期渝中区还将整体推进历史文化展示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国家文化和旅游消费示范城市建设,加速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力促人气变商气,流量变产量。渝中区目前已形成较为完善的健康服务业体系,优质医疗资源富集,区域内共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476家,其中三甲医院9家、三级2家、二甲1家、二级6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家,民营医院24家,第三方医疗机构6家。“十四五”期间顺应大健康产业加快发展、融合发展、创新发展的趋势特点,以市场需求为牵引,以科技创新为支撑,优化健康产业结构,增加健康服务和产品供给,加快构建具有区域影响力、带动力的大健康产业体系。随着渝中区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大批“能工巧匠”,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2.渝中区“十四五”教育发展规划《重庆市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2021-2025年)》提出,高度关注区域与“双城”现代产业体系建设态势,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找准专业建设路径方向,重点构建完善新一代信息技术、文化旅游和康养服务等三大专业课程群,推进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服务技能强区建设,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预计2025年高阶段在校人数2.12万人,其中普通高中1.17万人,中等职业教育9500人。《重庆市渝中区推动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促进技能型社会建设工作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建成1-2所国家级优质中职学校和3-6个国家级优质专业,推动中职学生升学比例达到60%以上。到“十四五”末,全区技能人才达到2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到32%以上。技能人才供给与未来五年渝中区推动高质量发展、创造高品质生活需求的匹配度显著提升,形成技能人才辈出、工匠云集、大师荟萃格局,基本建成技能型人才强区和主城都市区技能人才高地,有力推动渝中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3.《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根据《中等职业学校建设标准》(建标192-2018)要求,中等职业学校的办学规模根据人口数量确定。我国的人口自然出生率平均为1%左右,高中阶段教育的学生数占地区人口数量的3%左右,按照普通高中与中等职业教育学校学生数量各占一半的情况,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占地区人口数量的1.5%左右,各地可以此确定学校的办学规模。渝中区现有常住人口58.8万人,接受中等职业教育的学生数量约为8820人左右。目前渝中区同时根据根据渝中区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到2025年中职教育在校人数9500人。目前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办学规模4000人左右,另外渝中区还有重庆市医药经贸学校(办学规模500人左右)、重庆市风景园林技工学校等中职学校(办学规模2000人左右),目前全区中职学校办学规模在6500人左右,因此根据渝中区教育发展规划并结合渝中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教学资源状况等,确定在戒毒所地块新建大石化校区,办学规模为3000学生。4.发展方向及办学目标学校类别为第三产业重点发展医药卫生、休闲保健类,旅游服务和文化艺术、体育与健身类等。招生范围为全市内应届初中毕业生。2025年全市预期初中生为118万人,2020年到2022年,近三年的普高升学率约60%左右,则有40%的的中职入学需求,约47.2万人。办学目的主要是优化配置渝中区教育资源,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渝中区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大力推行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养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建设内容和规模本项目总用地371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070平方米,学生规模为3000人。项目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主要为戒毒所地块,用地约16227平方米,建筑面积31915平方米,主要为教学实训用房、教学辅助及行政管理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及厨房和设备用房及车库等;二期主要为阿卡迪亚地块,用地20958平方米,建筑面积39155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实训用房、教学辅助及行政管理用房、体育运动场、学生宿舍、礼堂等。第四章项目选址与要素保障项目选址项目选址原则项目区无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生态功能保护区、基本农田保护区、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森林公园、地质公园、世界遗产地等,附近没有不利于学生学习和身心健康的场所。场地内环境适宜、地势较高、阳光充足、排水通畅、具备必要基础设施。校园用地完整,没有校外道路穿越校区,与铁路﹑高速公路、城市干道、机场等安全防护距离符合有关规定,避开输气管道和高压供电走廊等。项目建设利用场地自然条件,合理规划设计建筑功能分布,建筑体形。项目选址本项目地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虎头岩戒毒所地块,东南侧为阿卡迪亚住宅区,西侧为揽江雅苑住宅区,北侧为嘉陵江。项目分为两期建设,一期为戒毒所地块,用地约16227平方米;二期主要为阿卡迪亚地块,用地20958平方米。图4-1项目区位图项目建设条件项目场地现状项目场地东南侧为阿卡迪亚住宅区,西侧为揽江雅苑住宅区,北侧为嘉陵江,场地周边主要为市政道路,场地周边市政道路及乡村公路通达场地,场地交通便利。场地呈不规则狭长形展布,南北向长约180m,东西宽约210m。场地内总体地势南高北低,高差较大,一期用地最大高差约25.4m,二期用地最大高差34.4m,总高差约60m。一期项目用地正在调规中,地块已完成拆迁。二期项目地块由相关单位进行征收,二期用地存在部分建设制约因素,主要为东侧有不稳定斜坡发生地质灾害的可能性,北侧分别为轨道交通9号线保护线,梨菜铁路保护线、山脊线,西侧存在高压保护线、燃气保护线。图4-2项目区现状图自然气候及水文条件1、气象(1)气温多年平均气温17.6℃,极端最高气温41.7℃,月平均最高气温是8月,为28.1℃。极端最低气温-1.8℃,年总积温5390℃,最热为每年7月中旬至8月中旬,最冷为每年12月下旬至次年1月中旬。年平均无霜期为335天,霜冻一般出现在每年小雪至次年立春前后(即12~1月),轻者地面草丛上白霜,重者水田起薄冰,多发生于每次寒潮过后的晴天。整年多云雾,全年日照时间不超过1276小时,全年日照平均率为25%,8月日照时间最多为平均223小时,10月平均日照时间20小时。(2)降水量区内以降雨为主,雪、冰雹少见,多年平均降雨量为1163.3mm,降雨量多集中在5~9月,其中5月降水最为丰富,平均降水177.2mm。降水不足25mm的少水月为12、1、2月,以1月降水最少,平均18.8mm。多年平均最大日降雨量93.9mm。年平均降雨日为161.3d。日降雨量大于25mm以上的大暴雨日数占全年降雨日数的62%左右,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62.1mm。(3)风春天为纯东南风,风力一般1~2级,夏季多东南风和西北风,风向不稳定,往往夹着雷暴,风力为阵性大风,最大可达8级,伏天午时多南风,一般1级微风,秋冬季节为西北风,风向较稳定,最大5级。冬春季节多为高积云和层积云,云积稳定,终日笼罩,不见天日。夏季多为积雨云和雷雨云,云层变化大,分布不均,积散较快。秋天多为云朵,移动缓慢,显得秋高气爽。年平均风速:1.39米/秒。年最大风速:26.7米/秒,风向:西北;出现日期1981月10日。2、水文拟建场地内无地表水体。场地北侧约300m处为嘉陵江,根据2005年10月“牛滴路延伸段(牛角沱~滴水岩)综合整治工程文案设计”文件,结合三峡工程淤积30年的防洪资料综合确定,嘉陵江化龙桥断面常年洪水位为187.63m,20年一遇的洪水位约为191.00m(黄海高程),50年一遇洪水位为193.17m(黄海高程),100年一遇的洪水位约197.33m(黄海高程)。拟建场地设计标高最低处约为347.500m,与嘉陵江面高差较大。因此,嘉陵江水位对拟建场地影响小。地形地貌拟建工程场地地形整体原属于构造侵蚀—剥蚀斜坡、浅丘地貌,现状由于城市建设已进行挖填,场地内地形起伏较大,整体呈南高北低。场地位于在鹅岭—平顶山一线山体之上,场地高差较大,大高差约60米。地块东、南侧为阿卡迪亚住宅区,西侧为揽江雅苑住宅区,北侧为嘉陵江,整个地块处在临江崖壁上,居高临下,绿树环绕,生态环境优越。场地内大部分区域地形较平缓,坡度约为2~16°,场地北侧为坡地,坡度约为26~35°,场地西侧及南侧有已建锚杆挡墙,坡度近直立,北侧分布了一条长约1000m、高约5~25m,坡角65~80°,坡向345~5°的砂岩陡崖,现场调查陡崖现状稳定,未发现危岩体及不稳定岩体。地质构造根据区域资料与现场调查,拟建场地地质构造位于金鳌寺向斜西翼。岩层呈单斜产出,次级构造不发育,岩层产状为115~150°∠6~9°,优势产状为138°∠8°,岩层层面裂隙较发育,层面较平直粗糙,张开度小于5mm,岩屑充填,层间结合很差,属软弱结构面。据野外调查,地表地层层序正常,无地层缺失和重复现象,未见断层破碎带出露;钻探深度范围内基岩地层层序正常,岩芯中所见岩层倾角与区域地层产状基本协调一致,无突变现象。岩心采取率一般较高,无断层破碎带显示,总之,无论地表和钻探深度控制范围内,均无断层破碎带显示。根据区域地质资料,场区内及附近无断层通过。经地质调查,场区基岩中风化岩体中主要发育两组裂隙,其特征如下:①裂隙LX1产状为290~315°∠70~82°,优势产状为295°∠76°,局部微张,张开度0.2~2.0cm,间距1.00~3.00m,裂面粗糙,无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②裂隙LX2产状为30~56°∠50~70°,优势产状为48°∠68°,局部微张,张开度0.1~3.0cm,间距2.00~5.00m,裂面粗糙,有泥质充填,结合差,属硬性结构面。综上所述,场地地质构造简单,适宜建设。区域构造稳定性评价根据中国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图及中国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区划图(1/400万)GB18306-2015,场地地震基本烈度为6度,设计地震第一组,场地设计基本地震动峰值加速度0.05g,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地震基本烈度为Ⅵ度,属区域构造稳定区。总体来看,区域构造稳定性好。不良地质作用拟根据场地地地质情况经初步地质勘测调查,该项目用地范围地质状况稳定,未发现滑坡、崩塌、泥石流、采空区、地面变形、断裂构造和明显的构造破碎带等不良地质作用;未见埋藏的河道、沟浜、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项目区地质条件适宜该项目建设。城市公用基础设施拟建项目区道路位于重庆市渝中区石油路街道,起点接已建道路,道路西侧为揽江雅苑小区,东侧及南侧为协信阿卡迪亚E3小区。场地内路网已经形成,市政给水管网、电力管线已敷设至项目区周边,方便接入。项目区供水、供电能保证项目建设的需要。本项目区已由地区电信局、移动公司铺设电信线路,项目区现状通信能满足项目建设的需要。综上所述,项目拟建场边配套设施齐全,交通便捷,施工条件优越,基础设施完全能够满足本项目建设和运营的需要。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完全能够满足建设要求。要素保障分析土地要素保障本项目用地37185平方米,拟建场地西侧为揽江雅苑小区,现状标高为359.17m,南侧为协信阿卡迪亚小区,现状标高为358.88m。目前场区西侧与南侧均已修建锚杆挡墙支挡。周边没有物理、化学等污染企业和污染源。根据地勘资料显示场地地层稳定,地基稳定,岩土体现状稳定,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内未见断层、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项目二期用地存在较多保护线,北侧分别为轨道交通9号线保护线,梨菜铁路保护线、山脊线。西侧存在高压保护线、燃气保护线,在后期深化设计中如要突破相关保护线,需进行深化论证。资源环境要素保障拟建项目不存在环境敏感区和环境制约因素,项目区内路网已经形成,水源、电力、排水等设施完全可以满足项目建设需要。项目场内及附近未见滑坡、崩塌、泥石流等不良地质作用,场地地层稳定,岩土体现状稳定,场地地质构造简单,水文地质条件简单,场地稳定,地基稳定,适宜项目建设。项目建设的取水总量、能耗、碳排放强度和污染减排指标控制能满足相关要求。项目主要技术涉及建筑工程,技术成熟。重庆市拥有建筑专业各类技术人才,无论是技术条件还是建设物资供应、建筑人力,均能满足本项目的建设要求,项目所在地现有技术状况完全适应本项目的建设和发展。——PAGE4—第五章项目建设方案技术方案根据使用功能要求,学校教学实训、教学辅助及办公、生活、体育活动等不同功能进行分区、合理布局。强化校园整体性,保证主要教学用房的最佳建筑朝向,建筑形式和建筑风格体现职业教育的文化内涵和地域特征。创造优美的校园环境和人文景观,使工程达到功能组织合理、用地配置得当、结构清晰、配套齐全等要求。从总体上统筹考虑建筑、道路、绿化空间之间的和谐,创造一个优秀舒适美观的校园环境。校内道路的布置便捷通畅,校内的主要道路应根据学校人流、车流、消防要求。设备方案本项根据教学需求购置教室、办公室、功能教室、游泳池、体育馆、宿舍、礼堂、厨房等设施设备。工程方案本项目总用地3718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71070平方米,学生规模为3000人。项目整体规划,分期实施。一期主要为戒毒所地块,用地约16227平方米,建筑面积31915平方米,主要为教学实训用房、教学辅助及行政管理用房、学生宿舍、食堂及厨房和设备用房及车库等;二期主要为阿卡迪亚地块,用地20958平方米,建筑面积39155平方米,主要建设教学实训用房、教学辅助及行政管理用房、体育运动场、学生宿舍、礼堂等。项目主要建设内容包括拆除、管线迁改及保护、土石方及挡墙、主体工程、装修工程、智能化工程、环境景观、大门及围墙、总图工程、设备购置、校园文化、水电气接入等工程。管理方案项目组织机构和项目管理项目组织机构机构设置《重庆市渝中区人民政府关于研究教育系统重点建设项目工作的专题会议纪要》提出由区教委牵头,代理业主区城投公司负责,加快项目推进,采取分期实施方式,倒排工期,尽早开工。本项目成立专门的领导小组,按照国家要求切实抓好工程实施建设,协调解决项目实施中相关问题。项目工程管理该项目的工程建设实施涉及面广、问题繁多,为加强该项目建设,代建单位将成立项目工程管理部,并指派公司领导专门负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工程管理部将根据项目各阶段的不同要求特点,切实组织好项目的规划、设计、招标和实施,以保证项目质量能达到管理目标的要求。项目工程管理部同时在实施过程中负责项目协调及质量管理、进度管理、现场管理、合同管理、财务管理,确保项目按规范要求优质、高效建成。质量管理项目批准后,承建单位应严格按照国家对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开展施工建设。对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负主要责任的领导、参建单位的领导人和直接责任人,实行工程质量终身追究制度。同时,根据工程特点,项目应从建筑材料、设备安装以及施工质量等方面加强质量控制,坚持质量高标准,质量控制规范化,建立和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使质量管理工作制度化,实行工程监理制。项目建设过程中,招投标选定有资格的监理单位,对项目建设进行监理,抓好工程进度,提高工程质量,降低成本。把住材料、设备选用关和开箱检验关,要将主要材料、设备的产地、品牌、性能列成表格,纳入合同,对有疑问的材料还要做理化、力学试验,用科学的方法处理,严把工程质量关。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办事,建设过程中,接受发改、建设、房管、财政、审计等部门和社会舆论的监督。在建设过程中,工程建设领导小组要结合建设条件及项目资金情况,充分发挥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的优势,节省投资,加快进度,争取早开工、早建成、早见效益。项目建成后,按照有关规定进行严格的竣工验收。进度管理针对工程特点要求承包商合理安排建设进度,根据工程前后逻辑顺序组织工序交叉和立体交叉施工,以提高效率,控制工程总进度计划,设计实验与施工要交叉进行,可采取流水施工,多工种要交叉作业,立体交叉施工,以确保工程有序进行。现场管理工程建设期间,将会有多支队伍共同施工,形成联合作战的格局。要确保施工现场有条不紊、文明施工。要以系统、合理、可行原则,加强现场管理,组织科学文明施工。对出入施工现场的人员要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作为基本行为准则,以保证现场管理的顺利进行。安全建设管理本项目主要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项目,工程内容涉及面广,施工安全管理得好、坏将直接影响该项目的经济和社会效益。首先,监督和要求施工单位建立健全工程项目安全生产制度,必须建立有符合项目特点的安全责任生产制度,参与项目的管理,监理、施工及相关人员必须认真执行制度的规定和要求。工程项目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要符合国家、地方、相关行业及单位的有关安全生产正常、法规、条例、规范和标准合同管理合同管理贯穿于合同谈判签订、履行、合同期满直至归档全过程。工程要体现合同公平、程序公开、公平竞争和机会均等性。实行全过程合同管理,每个合同都有专人管理,使得每个分项工程都处于有效的控制之下,以确保整个工程的顺利完成。资金管理该项目在建设过程中要及时支付工程款,防止承包商以此为由拖延工期,对项目资金实行分阶段收报账管理,对不达进度、不合质量标准的工程坚决不予验收和拨付资金。对项目资金实行专账管理、专款专用,严禁挪用和挤占。劳动安全卫生为了确保师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拟建项目在设计、施工和建成投入使用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安全卫生问题。项目在建设期间,安全设施和卫生设施必须同时建设、同时建成投入使用,并建立和制定相应的操作规程,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和相应的预防手段,同时要严格执行国家的有关法律法规。影响劳动安全的因素分析施工队伍不能按照正确的施工程序进行施工,采用严重危及生产安全的施工工艺,该淘汰的施工设备仍然继续使用;建设施工单位没有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以致施工人员缺乏作业时必需的安全设施;建设施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不力,在有安全隐患的生产场地缺乏专人管理和必需的保护措施、警示标志。防护和监控措施项目代建单位在与施工单位签订合同时应就劳动安全的有关条文及安全施工的资金投入明确,不满足国家劳动安全要求的施工单位决不与之签订合同。施工单位必须制订严格的安全施工方案,严格隔离施工区与教学区,实行工程施工封闭管理,塔吊吊臂旋转范围须限制在施工场区内。施工单位必须强化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拿出切实可行的管理措施,根据人员活动范围,搭设防护通道,合理设置警示标志、绕行标志等,提示和引导避让危险,确保在校师生和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项目代建单位应定期对建设施工单位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对不符合国家和行业的安全生产应责令其限期改正,对拒不改正的施工单位清退出场,并按施工单位违约处理。安全措施工程安全、文明施工应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任何单位和个人均可以就建筑施工安全问题向建设、设计或施工单位质询,并有权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或相关部门举报安全生产中的违法行为,对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实施社会监督。本项目施工现场必须达到文明工地标准,要求各承包单位依据市建委有关安全文明施工的相关规定,制定《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管理细则》。并设置专人负责安全文明施工。认真执行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并采取以下安全措施:现场硬化、安全网、施工机械、脚手架、围墙围挡、标识标牌、“四口五临边”围护、场地清洁等安全文明施工措施做出明确的规定。督促监理单位做好施工安全和文明施工的监控管理,在每周的监理例会由监理工程师讲评现场安全和文明施工的落实情况。按照市安全文明施工要求,做好现场各种标志牌和总平面图,工地门头、大门、围墙的广告、警告牌等防护措施,施工区域应进行封闭式施工。各种材料堆放整齐,成品、半成品堆放整齐,注意防火安全,各类消防设施放置整齐完好、配备合理,动火操作须符合规范。施工现场临时电应按规范安装,做好防护,接地接零应符合要求。要有专项用电施工组织设计,并应配备临时用电专门管理人员。除日常监督检查外,代建单位将定期(每月至少组织一次)进行安全文明施工检查,对于存在的问题要及时责成监理单位、承包人落实整改。发生安全事故时,由代建单位牵头成立应急小组,并采取措施组织应急人员阻止事故范围扩大,抢救伤员、疏散作业人群,切断电源等防止发生次生灾害,并及时向建委等建设管理部门汇报。配合主管部门调查事故原因,提出意见,督促施工方整改到位。临时电线及一切施工用电的线路和设备安装,都必须由专业电工实施作业,其他人员一律不得擅自作业。在装修及更改线路和设备时必须切断电源,并在电源的开关处挂上警告牌,必要时在开关处派专人看守。设备操作员应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使用设备,并应及时通知设备保障人员维护出现问题的设备。项目进度计划根据项目的特点和工程量的大小,在考虑现有施工水平和施工条件的情况下,计划项目建设工期为4年,根据计划于2023年开始进行前期筹划工作,其中一期工程计划于2024年1月开工建设,2025年12月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二期工程计划于2026年1月开工建设,2027年12月完成工程的竣工验收。项目招标方案本建设项目的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和主要设备、材料采购供应、工程总承包单位以及招标形式的选择应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进行。招标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采购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6号)。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经信委《关于严格执行国家必须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有关规定的通知》(渝发改标[2018]724号)。招标范围本项目招标事项包括设计、监理、勘察、施工、重要设备及材料采购,各招标事项均实行全部招标。招标组织形式由项目业主委托具有相应资质、从事过类似工程招标且信誉良好的招标代理机构代理招标。将遵循公平、公正、公开、诚信的原则确定中标单位,投标人应具备相应的资质和实施能力。招标方式根据重庆市发改委、重庆市经信委颁布的《关于严格执行国家必须招标范围和规模标准有关规定的通知》(渝发改标[2018]724号)文件要求:2018年5月31日前,项目审批、核准手续已办理的,照批复的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执行。自2018年6月1日起,等要履行项目审批、核准手续的依法必须进行招标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按照《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执行。自2018年6月6日起,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大型基础设施、用事业等项目,其招标范围、招标方式按照《必须招标的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项目范围规定》执行。根据《必须招标的工程项目规定》(国家发展改革委令第16号)文件规定:第二条全部或者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或者国家融资的项目包括:使用预算资金200万元人民币以上,并且该资金占投资额10%以上的项目。第五条本规定第二条至第四条规定范围内的项目,其勘察、设计、施工、监理以及与工程建设有关的重要设备、材料等的采购达到下列标准之一的,必须招标:(一)施工单项合同估算价在400万元人民币以上;(二)重要设备、材料等货物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200万元人民币以上;(三)勘察、设计、监理等服务的采购,单项合同估算价在100万元人民币以上。本项目施工、重要设备及材料采购合同额达到必须招标规模的规定,必须进行公开招标。本项目设计、监理、勘察、施工、重要设备及材料采购均达到必须招标规模的规定,采用公开招标方式。招标信息发布公开招标公告将在指定的媒体上公开发布。招投标工作组织由业主委托具有资质的招标代理机构组织实施本项目的招投标工作,招标代理机构须按公平、公开、公正的原则组织完成编标、公告、资审、评标等工作。参加公开投标的单位均不得小于3家。

第六章项目运营方案运营模式选择项目运营由重庆市渝中职业教育中心自主运营,并在运营期间进一步建立和完善管理机构,达到运转协调、高质量、高效。运营组织方案按《中等职业学校设置标准》(教职成〔2010〕12号)要求,中等职业学校师生比按1:20计算,本项目办学规模为3000学生,应配置教师150人。学校采用招聘高校特设岗位教师、吸收应届毕业生和对在职教师进修提高等方式提升该校教师队伍的总体水平。安全保障方案本项目建成后运营主要涉及安全防范工作,由学校原组织机构统筹管理,成立“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主管副校长任副组长,有相关处室主任、教师任成员。绩效管理方案强化绩效管理理念,重视绩效自评加强绩效管理,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科学合理设定绩效目标,避免绩效总目标和具体目标自相矛盾,做到绩效目标明确,便于客观评价和检验,及时反馈项目绩效完成情况,认真开展绩效自评工作。重视项目过程管理,严按要求执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不定期检查,随时了解项目进展、施工情况,对进度滞后安全文明施工不到位等情况,及时协调解决项目实施过程中的具体问题,确保项目按期完工,加强项目监管,对于资料不完整的情况,及时补充完整,强化项目单位的管控力与约束力。加强专项资金管理,规范财务核算加强专项资金管理,严格执行财政资金专账核算,如实、清晰反应专项资金的使用情况,确保专款专用。规范财务核算,严格按照合同约定进行工程款项支付。依据绩效目标,加强运营监控充分结合运营管理范围和标准,将运营过程中的日常维养、巡查、检修等做好真实、详细的记录,及时发现问题排除隐患,对运营过程进行全方位监控。第七章项目投融资方案投资估算本项目总投资万元,其中:工程费用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万元(含土地费用万元),预备费万元。融资方案本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职业教育专项债。第八章项目影响效果分析经济影响分析1.直接效益本项目属政府投资项目,资金来源为申请职业教育专项债。学校收入主要为学费收入、住宿费收入、食堂租金等,其经济收入由区财政和区教委统筹管理。间接效益随着渝中区文化旅游和大健康产业的发展,迫切需要高质量的教育,需要大批“能工巧匠”,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加快形成更高水平、更有特色的职业人才培养和发展体系。本项目建设优化配置渝中区教育资源,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渝中区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大力推行德技并修的职业教育育人模式,注重学生工匠精神和精益求精习惯养成,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促进第三产业发展,带动区域经济发展。社会影响分析本项目建设适应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构建类型特色鲜明、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满足相关产业对技术人才不断增长的需求,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项目实施项目建设优化配置渝中区教育资源,发展高水平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渝中区职业教育的水平和质量,提升产教融合专业建设水平。1.项目对所在地区居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教育是人才的“孵化器”,十年树木,百年树人。高素质人才是经济发展最为宝贵的资源和。教育是民生的“重头戏”,教育是最基本的公共产品,也是最根本的民生事业,关系千家万户,惠及子孙后代。现阶段,老百姓希望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愿望特别突出,对优质教育的渴望非常强烈。本项目建设,从长远发力,优先发展职业教育事业,合理配备师资,提高教学水平,不仅解决了当居民的后顾之忧,而且满足了人们对对优质教育的渴望,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均有积极意义。2.项目对所在地区不同利益群体的影响项目的建设与实施会使当地居民及老百姓直接或间接受益,这里不再赘述。这些群体对项目的实施持希冀和欢迎的态度。但是也有一部分群体的利益将会受到损害。项目区内的居民世代居住于此,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扰民现象或许会遭到他们的抵触,建设期环保工作一定要落实到位。项目对所在地区文化、卫生事业的影响从长远来看,项目的实施将会促进当地文化、卫生事业的发展。项目实施后,当地经济的蓬勃发展必然带动当地各项事业的发展,居民的受教育不断增加,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从而文化、卫生事业也会有长足发展。项目对集镇城镇化进程的影响项目所在地区人口密度较高,但也有很多农业人口,该地区无论从治安、社会环境还是从人口素质、人们生活水平来说,都离城市的标准有一定的距离。项目实施后,将极大地推动渝中教育事业发展,提高当地居民的文化素质。项目建成后,将大大加快项目区城市化进程。表8-1项目社会影响分析表序号社会因素影响的范围、程度可能出现的后果1对居民收入影响无直接影响收入增加(间接)2对居民就业的影响有一定正面影响增加少量就业机会3对弱势群体(妇女、儿童、残疾人员)的影响范围广、程度高提高并保障青少年受教育的权利4对地区文化、教育、卫生的影响范围广、程度高有利于提高地区文化层次、文化水平、人口综合素质5对地区基础设施、社会服务容量和城市化进程的影响影响较小有利于加速城市化进程6对少数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的影响影响较小生态环影响分析环境现状项目所在区域及周边无任何超标污染源,环境现状良好,但在设计、建设和使用中要实行环保和污染治理措施,避免造成对环境的不良影响。环境影响分析和环保措施1.施工期对环境的影响及环保措施(1)空气污染源分析施工期对环境空气产生影响主要有各类燃油动力机械进行场地清理、运输等作业产生含有CO、NO2的废气;出渣装卸、散装水泥作业、汽车运输作业等产生的扬尘。本项目为了减少工程扬尘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建议施工中遇到连续的晴好天气有起风的情况下,对弃土表面洒上一些水,防止扬尘。应按照弃渣处理计划,及时运走弃渣,并在装运过程中不要超载,防止沿程弃渣满地,影响环境整治,同时施工者应对工地门前的道路环境实行保洁制度,一旦有弃土、建材撒落应及时清扫。(2)水污染源分析土建施工期间,工程对地表水环境的影响,主要来自大雨或暴雨天气条件下地表开挖造成的水土流失和堆积物流失产生的影响。工程施工期对地表环境可能产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附近水沟中夹带的泥沙量增多,悬浮物浓度增大。本项目合理安排工期和施工计划,地表开挖尽量避免暴雨季节,预先修建沉砂池、排水沟等,及时将开挖土石方回填到场地内的低洼处,施工期应设专人负责管理,监督施工过程忠的挖方临时堆放问题,施工完成应尽快进行道路硬化和绿化工作,把水土流失降低至最低程度。(3)固体废物污染源分析施工阶段固体废物为建筑构筑中产生的建筑弃土、弃渣和施工人员生活垃圾。本项目施工中产生的弃土弃渣应做到不随意堆放、倾倒。送往指定渣场进行处理,施工人员产生的生活垃圾经袋装收集后,送到指定垃圾处理厂处理。(4)噪声污染源分析施工期主要噪声来自施工机械噪声。本项目采用高效低噪声施工设备,加强维护和保养,保持性能良好,以降低声源声级,对可固定设备做入棚处理,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2.运营期间的环境保护措施1.废水项目建成运营后,每日产生的废水量较大。设计应采用雨水、污水分流排放系统,以减少污水的总排放量。洗手间污水应先经生化池处理后再经学校污水管网集中排入最近的污水管网。2.废气、噪声主要为课堂教学、学生活动(运动)、校园广播、打铃、车辆进出产生的噪声及发电机等设备产生的机械噪声。在装修设计做好教室隔声处理。柴油发电机组、风机及电梯等选用低噪音的设备以降低运行噪声,并通过设备基础减震、管道消声、室内采用吸声吊顶及隔声门窗等措施达到有效降噪的目的。充分评估通风、空调设备的噪声与振动对环境的影响,必要时采取消声、隔振措施,使之达到国家或当地有关标准。对风机等运转设备均设减振基础进行减振处理,通风机吊架采用减震弹性吊架以减少振动和噪声,对风机产生的噪声采用消声器进行处理,风机的进出口处设柔性接头。3.固体废弃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垃圾处理的主要措施是:校区内按功能区域或建筑区域划分垃圾清理服务区,设置垃圾分类处理。通过以上措施后,可将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从环保角度来说,本项目建设是可行的。经过采取上述措施,项目的建设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项目建成后“三废”排放量很少,主要是生活废水,生活垃圾,采取的处理措施也十分合理,可以与周围环境长期协调发展。因此,项目的建设从环保角度衡量是可行的。资源和能源利用效果分析节能原则1.坚决贯彻执行节约能源和资源,建设节约型社会基本国策节约能源和合理的利用能源,是促进我国的经济发展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的增长方式,转变到低投入、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发展道路上来的战略性措施。节约能源和合理的利用能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必须坚定不移的贯彻执行。2.项目设计必须选用能源和资源消耗低的产品项目设计选用的各种设备必须采用优质节能产品,淘汰能耗高的设备。必须高度重视能源和资源的节约及能源和资源的综合利用,选择消耗能源和资源少的设备,充分发挥能源和资源的最大利用价值,最大限度做到物尽其用。3.高度重视建筑节能,把建筑耗能水平迅速降下来积极推进建筑节能,有利于改善人民生活和工作环境,保证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减少大气污染,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中国是世界上温室气体第二排放大国),缓解地球变暖的趋势。建筑节能是功在当代,荫及子孙、造福人类的大事,是发展我国建筑业,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项长期艰巨任务。项目能源消耗种类及数量分析1.能耗种类(1)能源消耗种类本项目是公共建筑类项目,因其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主要消耗的能源种类是水、电与天然气。(2)能源消耗数量本项目系非生产性项目,不生产物质产品,其需要消耗的能源种类和数量均比生产性项目少很多。2.项目所在地能源供应状况分析(1)电力供应现状,规划及预测分析项目所需电源全部由当地市政提供,供电稳定。(2)供水现状本项目绿化用水由市政管网供给,市政供水能力较充足,水质负荷《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能满足绿化用水量、水压要求。(3)项目用能源品种选择的合理性、可行性、供应可靠性分析本项目主要能耗电和水,从项目所在地的水力、电力现状和规划建设看,项目建成后能源供应有保障。因此项目能源供应是可靠、可行的。节能措施1.建筑节能措施(1)项目设计时应遵照有关标准进行。在保证室内合理学习、工作环境的前提下,合理确定建筑物体形和朝向、改进围护结构、采用新型墙体材料(粘贴挤塑聚苯板保温),选择低耗能设施以及充分利用自然光源等综合措施减少照明、采暖的能耗。施工时采用商品砼,减少编织袋等物料的浪费。(2)建筑外墙采用低碳混凝土干挂板材,满足《关于印发《填充墙砌体自保温系统应用技术要点》的通知(渝建〔2019〕153号)》的相关设计要求。(3)建设屋顶花园,吸收热量,具有固碳效益,可降低楼体的城市热岛效应。选择使用本地植物进行景观美化,注重物相的丰富性。(4)建筑立面可设计运用“植物遮光帘”,精心栽种本土藤蔓植物形成垂直绿化,给建筑遮阳。(5)顶层不上人屋面布设太阳能电池板,进行光伏发电。通过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交互等多种技术叠加使用,降低建筑能耗。2.给排水节能(1)低区由市政管网直接供水,高区设变频生活给水系统。用水点处动压超过0.2MPa的配水支管设置减压设施。(2)选用高效节能水泵,水泵特性曲线位于高效区。(3)选用节水型卫生器具,公共卫生间采用感应式水嘴和感应式冲洗阀。(4)水池、水箱溢流水位均设报警装置,并联动进水管上的电磁阀关闭,防止进水管阀门故障时,水池、水箱长时间溢流排水。(5)给水、热水、雨水回用、消防、空调等给水管道上按用途设置水表计量。(6)地下车库地面冲洗用水、道路及绿化浇灌用水均利用雨水回用。(7)卫生器具采用节水型洁具及配水件;绿化用水设置单独用水计量装置;充分利用当地太阳能,使用太阳能热水器,以达到节能效果。3.电气节能(1)所有灯具均采用高效荧光灯(T8或T5光源)、LED灯及其他节能灯,配电子镇流器(或节能型电感镇流器),单灯功率因素不小于0.9。(2)选用绿色、环保且经国家认证的电气产品。在满足国家规范及供电行业标准的前提下,选用高性能变压器及相关配电设备,选用高品质电缆、电线降低自身损耗。(3)楼梯灯采用带指示灯声光控延时节能自熄开关。办公室等采用所控灯列与侧窗平行,灵活掌握所控灯数,体现节能理念。(4)充分利用太阳能节能技术,路灯以及室外景观照明采用太阳能电池供电,以节约电能。(5)合理选择电动机启动方式,减少电子软启动的电磁辐射和谐波,选择合理的风机控制方式,厂家配套装置应有谐波抑制措施。(6)变电所深入负荷中心,缩短低压配电线路长度,减少电压损失,降低线路损耗,同时在变配电室低压侧由供电部门进行集中补偿,提高功率因数。(7)本工程设置光伏发电系统,由专业公司进行专项设计,和主体建筑同步实施。4.暖通节能(1)选用高效节能的通风设备,空调风系统和通风系统的风量大于10000m3/h时,风道系统单位风量耗功率(Ws)不大于0.27W/(m3/h);且产品不应低于《通风机能效限定值及能效等级》GB19761-2009中所规定之能效限定值和节能评价等级。(2)地下车库设置CO浓度监测装置并与通风系统联动,实现自动运行控制。(3)风冷热泵机组,在名义工况和规定条件下,其综合能源效率IPLV及性能系数(COP)不低于《公共建筑节能(绿色建筑)设计标准》DBJ50-052-2020的要求。(4)房间空调器额定制冷量≤4.5KW时,房间空调器(热泵型)APF不小于4.5W/W;4.5KW<空调器额定制冷量≤7.1KW时,APF不小于4.0W/W;7.1KW<空调器额定制冷量≤14KW时,APF不小于3.7W/W。(5)空气调节风管绝热材料的最小热阻值不小于0.81m2K/W。(6)通风、空调及燃气系统设置用电量、用燃气量分户、分项计量。节能管理1.建立完善的节能管理制度。没有制度的保障,节能工作很难顺利地开展,因此为了加强节能管理,必须制定严格科学的管理制度。首先,可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要安排固定的工作人员定期地对日常的能源消耗进行检查记录,并对电能消耗严重的部门进行指出通告批评。其次,可以建立完善的奖惩制度,在节能管理方面要制定合理科学的考评制度,对节约能源有功的工作人员和部门实行奖励,对浪费能源严重的人员和部门进行适当的惩罚。最后,可以建立完善的监督制度,对于整个节能管理的各个程序实行有效的监督,这样可以使整个节能管理更加的完善和科学。加强节能环保的宣传和学习。通过大力宣传,居民能够无形当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