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课堂思辨性阅读的突围策略_第1页
语文课堂思辨性阅读的突围策略_第2页
语文课堂思辨性阅读的突围策略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课标中“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设置,充分体现出思辨在教学中的作用与价值。但是,在语文教学中,一些教师依然走在“接受——理解”的老路上,忽视了发展学生的思维。对此,教师需要根据“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要求,积极探寻突围的有效策略,切实发展和提升学生的思辨能力。一、以反转式质疑突破固有思维所谓反转式质疑是指对文本学习的内容、形式、主题等已有的思路提出质疑,具有打破常规的意味,通过逆向证明,探索解决问题的新思路。一是在关键句理解中进行反转式质疑。关键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经常作为理解文本内容的抓手,自然是值得学生理解和重视的学习对象。在通常情况下,教师多是引导学生顺着关键句表达的内容进行理解;如果针对文本中的关键句采用反转式质疑,就能够打破固有思维模式,将相关阅读引向纵深发展。如教学《将相和》,课文中,蔺相如連续在完璧归赵、渑池之会上立功并成了上卿,官职在大将军廉颇之上,引起了廉颇的反感。廉颇说:“我廉颇立下了那么多战功,他蔺相如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要是我碰见他,一定要让他下不来台!”这个句子就是决定二人之间关系发展的关键句。在教学中,如果是顺势而行,教师会提问:“廉颇会怎样让蔺相如下不来台呢?”这样一来,关键句在课文中发挥的只是过渡与衔接作用。如果教师抓住这一关键句进行反转式质疑,就会问“蔺相如真的只是靠一张嘴就爬到了廉颇头上吗?”这样的质疑,就会让学生重新研读此前的文本内容,从中发现蔺相如在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上,除了与秦王斗嘴外,更重要的是与秦王斗智斗勇,正是蔺相如的勇敢和智慧,才使得秦王相信蔺相如所说的和所做的都是真的。学生这样去理解文本中的关键句,就带来了思辨的效果。二是在表达形式中进行反转式质疑。一般来说,表达形式与文本内容是适配的,只是文本的内容是容易看见的,而表达形式在文本中往往是隐性的,需要挖掘才能看清楚;而看清楚文本的表达形式又有助于深入理解和把握文本的内容。在有些课文中,文本的内容与表达形式看上去不是那种适配的情形,抓住这样的表达形式进行反转式质疑,就能从中破译作者的表达秘妙,领悟作者的表述艺术和追求。如教学《圆明园的毁灭》,从题目看课文的主要内容是写圆明园的毁灭,但在具体文本中写毁灭的内容只是最后一个自然段,作者在课文中用大量的文字描绘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与盛景。针对作者表达形式上的偏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进行质疑:该详细描写的内容没有突出,这样的表达是不是详略不当、重点不突出呢?学生为了解决文本表达形式上的这一疑惑,深入文本进行探索与思考,发现越是美好的、有价值的东西越值得珍惜,当那种美好和价值被毁灭时,就越让人觉得痛心,并对毁灭者产生痛恨之情。正因为如此,作者用大量文字描绘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就是为了体现它被毁灭时带给人的巨大冲击力,这种触目惊心的毁灭是中华民族的屈辱,警醒中国人记住落后就要挨打的惨痛历史。二、以拓展式比较突破碎片思维受碎片化阅读影响,小学语文课堂上碎片化教学现象也比较普遍。在教学中,教师需要以系统和发展的理念来设计课堂教学计划,通过拓展比较,引导学生进入思辨性阅读与表达的学习活动中。一是在单篇课文阅读中拓展比较。单篇课文阅读是当下语文教学的常态,也是教师教学中往往打不开局面的深层原因。教师要积极寻找从这一篇阅读到这一类阅读的有效拓展路径,从文本主题、表达方法及作者风格等方面进行拓展比较。如教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古诗三首》——《元日》《清明》《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教师可以开展多角度的群诗阅读活动。一方面,这三首诗都是提出传统节日的古诗,为了让学生更多地了解古诗中的传统节日,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搜集表达传统节日的古诗,选择自己喜欢的在班级展示,说说自己喜欢的理由,看看自己的理由能不能吸引其他同学也喜欢这一古诗。另一方面,《清明》一诗与其他两首诗比,读起来缺少了节日氛围,教师引导学生阅读其他诗人描写清明的诗句,如白居易《寒食野望吟》中的“乌啼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黄庭坚《清明》中的“佳节清明桃李笑,野田荒冢只生愁”;吴惟信《苏堤清明即事》中的“梨花风起正清明,游子寻春半出城”等。再有,学生喜欢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中的“每逢佳节倍思亲”的名句,教师可以拓展阅读王维诗歌中表达亲情、友情的名句,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二是在单元整组中进行拓展比较。统编教材以双线组元进行编排,其中人文主题从整体上统摄单元所有课文。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人文主题的统摄作用,以此为主题引导学生进行拓展阅读,使学生有效建构整体上的认知。如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是围绕动物主题编排的,单元语文要素学习目标有“体会作家是如何表达对动物的感情的”。编者在单元内安排了三篇精读课文《猫》《母鸡》《白鹅》,还以习题或“阅读链接”的方式安排了拓展比较阅读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者表达感情的方式。三是在整本书阅读中进行拓展比较。整本书阅读本身比起单篇阅读和单元阅读,都显得内容丰富,也会带来不一样的思考。如学习《红楼春趣》,课文写的是大观园内一群人放风筝的事情,其中表现出众的自然是贾宝玉,而引入注目的则是林黛玉,因为从头到尾都把放风筝与放晦气连在了一起;这与当下放风筝作为一项娱乐兼运动的活动有着很大的区别。学生要想弄明白作者重视写林黛玉在放风筝上放晦气的缘由,就需要拓展阅读《红楼梦》整本书。通过阅读整本书,学生明白了:原来,林黛玉一直以体弱多病的形象出现在众人面前,大家自然希望她身体早日康复;过去有一种迷信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