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鲁科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提升课(解析版)_第1页
第07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鲁科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提升课(解析版)_第2页
第07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鲁科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提升课(解析版)_第3页
第07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鲁科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提升课(解析版)_第4页
第07讲 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鲁科版新高一《化学》暑假自学提升课(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第07讲碳酸钠和碳酸氢钠1.认识碳酸氢钠用作膨松剂的作用原理,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对比。2.学习如何在真实情境中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探究陌生物质的性质。3.强化合理使用化学品的安全意识,能够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一、探究碳酸氢钠的蓬松作用原理1.膨松剂及其类别(1)概念膨松剂是在食品加工过程中加入的,能使面胚发起形成多孔组织,从而使食品具有柔软或蓬松特点的一类物质。(2)分类膨松剂eq\b\lc\{\rc\(\a\vs4\al\co1(生物膨松剂酵母,化学膨松剂\b\lc\{\rc\(\a\vs4\al\co1(单一膨松剂,复合膨松剂))))(3)化学膨松剂中基本上都含有一种化学物质——碳酸氢钠。2.观察不同方法蒸出的馒头(1)图①所示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较少。(2)图②所示过程中产生的气体较多。3.实验探究陌生物质(碳酸氢钠)的性质实验装置操作如下图所示:(1)图①所示的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导管口持续出现气泡,溶液出现浑浊,说明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eq\o(=,\s\up7(△))Na2CO3+H2O+CO2↑。(2)图②所示的实验过程观察到试管内有大量气体产生,化学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H2O+CO2↑。二、设计并运用复合膨松剂1.选择合适的物质制取复合膨松剂(1)酸性物质选择酸性物质化学式色态气味溶解性挥发性白醋CH3COOH无色液体刺激性易溶于水易挥发柠檬酸C6H8O7·H2O无色晶体无臭易溶于水难挥发由上表分析,膨松剂中酸性物质选择柠檬酸。(2)碳酸盐选择适合做膨松剂的碳酸盐有:NaHCO3、NH4HCO3等。2.复合膨松剂的组成组成成分及通常用量作用碳酸盐类如碳酸氢钠,30%~50%反应产生二氧化碳酸性物质如柠檬酸,30%~40%与碳酸盐反应,提高膨松剂的作用效果,调节产品的酸碱度助剂如淀粉、脂肪酸等,10%~30%防止膨松剂吸潮结块而失效,调节气体产生速率或使气体均匀产生【知识归纳】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不稳定性(1)2NaHCO3Na2CO3+H2O+CO2↑(2)NH4HCO3NH3↑+H2O↑+CO2↑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性质比较 物质比较项目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与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都易溶于水,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的溶解度溶液的碱性显碱性(较强)显碱性(较弱)热稳定性稳定、受热不易分解不稳定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与酸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剧烈与NaOH反应不反应NaHCO3+NaOH=Na2CO3+H2O与Ca(OH)2反应Na2CO3+Ca(OH)2=CaCO3↓+2NaOH与Ca(OH)2反应存在少量过量问题与BaCl2反应Na2CO3+BaCl2=BaCO3↓+2NaCl不反应与CO2及H2ONa2CO3+H2O+CO2=2NaHCO3不反应相互转化用途玻璃、肥皂、合成洗涤剂、造纸、纺织、石油、冶金等工业发酵粉的主要成分之一、灭火器、治疗胃酸过多【易错提醒】大部分的碳酸氢盐易溶于水,如Ca(HCO3)2,即碳酸氢盐比相应的碳酸盐易溶,但NaHCO3的溶解度比Na2CO3小。四、Na2CO3、NaHCO3的鉴别和检验1.固体的鉴别①加热法:产生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的是NaHCO3固体。②气体法:滴入稀盐酸,产生气泡速率快的是NaHCO3固体。2.溶液的鉴别①沉淀法:加入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产生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②测pH法:用pH试纸测相同浓度的稀溶液,pH大的是Na2CO3溶液。3.Na2CO3和NaHCO3的检验(1)步骤①向溶液中加入足量的BaCl2溶液或CaCl2溶液,过滤②分别向沉淀和滤液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③将产生的气体依次通过品红溶液和澄清石灰水(2)现象及结论:品红溶液不褪色,澄清石灰水变浑浊①沉淀上产生该现象:原溶液中含有Na2CO3②滤液中产生该现象:原溶液中含有NaHCO3③同时产生该现象:原溶液中含有Na2CO3和NaHCO3【技巧与方法】鉴别Na2CO3和NaHCO3的易错点(1)Na2CO3和盐酸可以用互滴法鉴别,但NaHCO3和盐酸不可以用互滴法鉴别。(2)不能用Ca(OH)2或Ba(OH)2鉴别NaHCO3和Na2CO3,因为都能产生白色沉淀。考点一:膨松剂【例1】(2022·余杭高一检测)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了研究膨松剂的蒸馒头实验。他们取一定量的面粉和水,和好面后分成六等份,按照下表加入对应物质后充分揉面,做成6个馒头放在同一个蒸锅里蒸制。实验完成后,他们比较6个馒头的大小和颜色,下列有关结论或解释不正确的是()。编号123456所加物质无1gNa2CO31gNaHCO32gNaHCO31gNaHCO3和适量食醋适量酵母A.1、2号馒头外形最小,且2号馒头呈黄色带碱味,说明Na2CO3不能单独做膨松剂B.4号馒头会比3号馒头外形较大、颜色较深C.3号馒头比5号馒头外形较小、颜色较深,说明等量的NaHCO3受热分解时比与酸反应时产生的气体较多、残留有碱性较强的物质D.6号馒头中的酵母属于生物膨松剂,馒头蒸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答案】C【解析】Na2CO3加热不分解,Na2CO3不能单独做膨松剂,故A正确;4号馒头加入的碳酸氢钠比3号馒头多,分解生成的碳酸钠多、放出的二氧化碳气体多,所以4号馒头会比3号馒头外形较大、颜色较深,故B正确;根据2NaHCO3Na2CO3+CO2↑+H2O和NaHCO3+HCl=NaCl+H2O+CO2↑可知,等量的NaHCO3受热分解时比与酸反应时产生的气体少,故C错误;酵母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微生物,是一种对人体有益的生物膨松剂,馒头蒸制过程中发生了化学反应,故D正确。【知识拓展】膨松剂的蓬松原理1.利用某些物质的热不稳定性,加热产生大量气体,提高膨松剂的作用效果(1)2NaHCO3Na2CO3+H2O+CO2↑(2)NH4HCO3NH3↑+H2O↑+CO2↑2.利用某些碳酸盐与酸性物质反应产生大量CO2气体,提高膨松剂的作用效果(1)焦磷酸二氢二钠(Na2H2P2O7)与碳酸钙反应(2)柠檬酸(C₆H₈O₇)与碳酸氢钠反应考点二:Na2CO3和NaHCO3的性质【例2】(2023秋·天津南开·高一统考期末)下列有关和的叙述正确的是A.比热稳定性强B.和固体溶于水均放出热量C.等质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等量的D.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等量酚酞溶液,溶液红色较深【答案】D【解析】A.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因此碳酸钠的稳定性比碳酸氢钠强,A项错误;B.碳酸钠溶于水放热,碳酸氢钠溶于水吸热,B项错误;C.碳酸氢钠比碳酸钠的摩尔质量小,因此等质量的碳酸氢钠和碳酸钠,碳酸氢钠物质的量大,与足量的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更多,C项错误;D.向等体积等物质的量浓度两种溶液中分别滴加酚酞溶液,因为碳酸钠只能水解,产生氢氧根和碳酸氢根,而碳酸氢钠除了水解还可以电离,能电离出氢离子,则碳酸钠溶液碱性更强,所以碳酸钠溶液颜色更红,D项正确;答案选D。【归纳提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等浓度盐酸反应的规律放出CO2快慢NaHCO3>Na2CO3混合物反应先后顺序因CO32-结合H+更容易,所以Na2CO3先反应生成NaHCO3,然后NaHCO3与H+再反应与足量盐酸反应耗酸量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前者耗酸量多;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前者耗酸量多。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量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后者生成CO2量多;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两者生成CO2量一样多。考点三:Na2CO3和NaHCO3的鉴别【例3】下列试剂能用来鉴别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是()A.盐酸 B.澄清石灰水C.NaCl溶液 D.NaOH溶液【答案】A【解析】由于盐酸与NaHCO3反应比与Na2CO3反应剧烈,A项可以;澄清石灰水与NaHCO3、Na2CO3溶液均能生成白色沉淀,B项不可以;Na2CO3溶液、NaHCO3溶液与NaCl溶液均不反应,C项不可以;Na2CO3溶液与NaOH溶液不反应,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虽然反应但无明显现象,D项不可以。1.(2022秋·北京丰台·高一北京市第十二中学校考期中)制作面食时需加入膨松剂。某复合膨松剂的主要成分是小苏打和柠檬酸。下列有关膨松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发面时可使用酵头作为膨松剂B.小苏打用作单一膨松剂,效果更好C.碳酸氢铵可以替代复合膨松剂中的小苏打D.用白醋可以替代复合膨松剂中的柠檬酸【答案】A【详解】A.酵头含有酵母,因此发面时可使用酵头作为膨松剂,故A项正确;B.小苏打作单一膨松剂,没有与柠檬酸反应放出气体速率快,故B项错误;C.NH4HCO3分解会产生氨气,有刺激性气味,不适宜用于烹饪,故C项错误;D.柠檬酸的口味与白醋相差较大,因此不能用白醋替代柠檬酸,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正确的是A项。2.(2023秋·安徽淮北·高一淮北一中校考期末)有两个标签破损的试剂瓶,分别盛有Na2CO3和NaHCO3固体。以下鉴别方法中,不可行的是A.常温下,各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热,并将生成的气体通到澄清石灰水中B.各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C.各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再分别加入少量BaCl2溶液D.各取少量固体配成溶液,再分别滴入相同浓度的稀盐酸【答案】B【详解】A.碳酸氢钠受热分解产生CO2,可以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而碳酸钠不分解,故可以鉴别,A不符合题意;B.碳酸钠、碳酸氢钠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不能鉴别,B符合题意;C.碳酸钠和BaCl2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氢钠和BaCl2溶液不反应,可以鉴别,C不符合题意;D.酸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没有气体放出;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加盐酸,开始就有气泡放出,可以鉴别,D不符合题意;综上所述答案为B。3.(2023春·上海奉贤·高一校考期中)除去溶液中混有的少量可采取的方法是A.通入 B.加入溶液C.加入澄清石灰水 D.加入稀盐酸【答案】A【详解】A.Na2CO3+H2O+CO2=2NaHCO3,通入CO2气体,可除去多余的Na2CO3,且多余的CO2气体会排出,不会引入新的杂质,故A项正确;B.向体系中加入氯化钡,Ba2+与碳酸根离子会生成碳酸钡沉淀,但会引入新的杂质氯化钠,故B项错误;C.加入澄清石灰水,碳酸氢钠和碳酸钠均会与氢氧化钙发生反应,不能达到除杂目的,故C项错误;D.加入稀盐酸会把体系中的NaHCO3也除去,故D项错误。故选A。4.(2022秋·天津·高一天津市第五十五中学校考期中)侯德榜是我国著名的化学家,侯氏制碱法主要原理如下:(1)(2)再将碳酸氢钠固体加热使其分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常温下,溶解度大于碳酸钠B.相同条件下,pH:C.侯氏制碱法所制备的“碱”属于碱类D.用澄清石灰水可以鉴别和【答案】B【详解】A.根据反应(1)可知,碳酸钠的溶解度大于碳酸氢钠的溶解度,故A错误;B.相同条件下,向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碳酸氢钠溶液中滴入几滴酚酞试液,两个溶液均显红色,碳酸钠溶液颜色比碳酸氢钠溶液颜色深,等浓度的碳酸钠溶液碱性强于碳酸氢钠,即pH:Na2CO3>NaHCO3,故B正确;C.侯氏制碱法所制备“碱”为碳酸钠,碳酸钠属于盐,故C错误;D.碳酸钠溶液中加入澄清石灰水,发生CO+Ca2+=CaCO3↓,碳酸氢钠溶液中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发生2HCO+Ca2++2OH-=CaCO3↓+2H2O+CO,均有白色沉淀产生,因此澄清石灰水无法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故D错误;答案为B。5.(2022秋·黑龙江大庆·高一大庆实验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实验室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有Na2CO3、NaHCO3和NaCl中的一种或多种。下列根据实验事实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B.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加入适量CaO粉末,充分反应后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C.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滴加适量AgNO3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ClD.称取1.90g固体,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31g。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44g气体,则原固体中仅含有Na2CO3和NaHCO3【答案】A【详解】A.取一定量固体,溶解,向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观察到有晶体析出,一定是CO2和Na2CO3反应生成了NaHCO3,相同温度下,Na2CO3的溶解度大于NaHCO3,说明原固体中一定含有Na2CO3,A正确;B.CaO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氢氧化钙和Na2CO3、NaHCO3都能生成沉淀,B错误;C.碳酸根离子、氯离子都能和银离子反应生成沉淀,C错误;D.加热固体发生反应2NaHCO3Na2CO3+CO2↑+H2O,加热至恒重,质量减少了0.31g,即生成0.31g[CO2+H2O],所以固体中有=0.01molNaHCO3,加热后生成0.005molNa2CO3,用足量稀盐酸溶解残留固体,充分反应后,收集到0.44g气体,即收集到0.44gCO2,物质的量为0.01mol,根据碳原子守恒可知残留固体中有0.01molNa2CO3,则原固体中含有0.01mol-0.005mol=0.005molNa2CO3,0.005mol×106g/mol+0.01mol×84g/mol=1.37g<1.90g,所以还有氯化钠,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6.(2022秋·四川成都·高一树德中学校考阶段练习)和是厨房中常见的物质。下列方法无法区分两者的是A.分别取1g固体于试管中,各加入10mL水,滴加1~2滴酚酞溶液B.取等体积、等浓度两种物质的溶液,各加入少量澄清石灰水,观察现象C.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水,观察现象,并用手触摸试管的底部D.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逐滴滴加同体积、同浓度的稀盐酸【答案】B【详解】A.分别取1g固体,各加入10mL水,振荡,滴入1~2滴酚酞溶液,碳酸钠水解程度大于碳酸氢钠,所以溶液都显红色,但是碳酸钠溶液红色较深,可以区别二者,A正确;B.二者都能与氢氧化钙反应生成白色碳酸钙沉淀,现象相同,无法区别,B错误;C.分别取少许固体于试管中,各滴入几滴水,白色粉末加水变成晶体且放热的为碳酸钠;白色粉末部分溶于水,感受不到热量变化的为碳酸氢钠,可以区别二者,C正确;D.二者均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且碳酸氢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气体快,则立即产生气泡的为NaHCO3,可以区别二者,D正确;故答案为:B。7.(2022秋·山东青岛·高一统考期中)Na2CO3和NaHCO3可用作食用碱。下列用来解释事实的方程式中,不合理的是A.NaHCO3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NaHCO3=Na++H++COB.Na2CO3可用NaOH溶液吸收CO2制备:2OH-+CO2=CO+H2OC.NaHCO3可用治疗胃酸过多:HCO+H+=CO2↑+H2OD.NaHCO3可作发酵粉:2NaHCO3Na2CO3+CO2↑+H2O【答案】A【详解】A.在水溶液中的电离方程式为:,A项不合理;B.NaOH和反应可以得到碳酸钠,因此可用NaOH和反应制备,B项合理;C.可用治疗胃酸过多,胃酸的主要成分是盐酸,因此是盐酸和碳酸氢钠反应,离子方程式正确,C项合理;D.受热分解会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可以作发酵粉,D项合理;答案选A。8.(2022秋·安徽阜阳·高一安徽省阜阳第一中学校考阶段练习)下列有关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与原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B.可以使用澄清石灰水鉴别和C.比热稳定性差,受热易分解D.俗称纯碱,水溶液呈碱性,物质类别是盐【答案】D【详解】A.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发生反应Na2CO3+HCl=NaCl+NaHCO3,当碳酸钠和盐酸物质的量相等时,不会产生二氧化碳,故A错误;B.澄清石灰水和NaHCO3、Na2CO3反应都生成沉淀,反应现象相同,不能使用澄清石灰水鉴别NaHCO3和Na2CO3,故B错误;C.比热稳定性差,碳酸氢钠固体受热易分解为碳酸钠、水和二氧化碳,故C错误;D.Na2CO3俗名为纯碱或苏打,由钠离子和碳酸根离子构成,属于盐,且碳酸钠水溶液碱性较强,故D正确;故答案选D。9.(2023秋·安徽六安·高一六安一中校考期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鉴别与溶液,可用溶液B.质量相等的与分别与足量盐酸完全反应,产生的质量后者更大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D.取ag和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的气体用碱石灰吸收,碱石灰增重bg,能测定和混合物中的质量分数【答案】C【详解】A.与溶液都可以和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故不能鉴别,A错误;B.质量相等的与,由于碳酸氢钠的摩尔质量小于碳酸钠,所以质量相等时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大于碳酸钠,由碳原子守恒,碳酸氢钠产生的二氧化碳多,B错误;C.碳酸氢钠俗称小苏打,能和盐酸反应,故可用于治疗胃酸过多,C正确;D.取ag和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用碱石灰吸收的逸出气体有二氧化碳和水蒸气两种,故不能测定,D错误;故选C。10.(2022春·广西桂林·高一校考期中)下列有关NaHCO3和Na2CO3性质的比较中,正确的是A.常温时在水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B.可用澄清的石灰水进行鉴别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HCO3放出的CO2多【答案】C【详解】A.常温时,Na2CO3、NaHCO3都易溶于水,但Na2CO3在水中的溶解度更大,所以溶解度Na2CO3>NaHCO3,A不正确;B.Na2CO3、NaHCO3都能与澄清石灰水反应生成CaCO3沉淀,所以用澄清石灰水不能鉴别Na2CO3、NaHCO3,B不正确;C.等质量的NaHCO3和Na2CO3,NaHCO3的物质的量比Na2CO3大,所以与足量稀盐酸反应产生CO2的量:Na2CO3<NaHCO3,C正确;D.等物质的量的NaHCO3和Na2CO3中所含碳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与足量稀盐酸反应,Na2CO3、NaHCO3放出的CO2一样多,D不正确;故选C。一、选择题1.(2022秋·湖南株洲·高一校考期中)关于和性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水中的溶解度:B.质量相等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比多C.与等浓度、等体积盐酸反应放出气体的快慢:D.不能转化成,而能转化成【答案】D【详解】A.相同温度下的溶解度大于,故A正确;B.质量相等的和,n()>n(),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放出的比多,故B正确;C.与等浓度、等体积盐酸反应只需要结合一个氢离子,迅速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放出气体的快慢:,故C正确;D.能够与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加热能够分解生成碳酸钠,二者能够相互转化,故D错误;故答案为D2.(2022秋·广东广州·高一执信中学校考期中)可以用于鉴别等浓度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的方法是A.分别往溶液中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 B.分别加热两种溶液C.分别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 D.焰色试验【答案】C【详解】A.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分别加入适量澄清石灰水,都能生成白色沉淀,现象相同不能鉴别,A不符合题意;B.分别加热两种溶液,Na2CO3和NaHCO3都不发生分解,无现象产生,不能鉴别,B不符合题意;C.分别往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Na2CO3溶液中起初无现象,后来产生气泡,NaHCO3溶液中立即产生气泡,现象不同,可以鉴别,C符合题意;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中都含有Na+,焰色试验时火焰的颜色相同,不能鉴别,D不符合题意;故选C。3.(2022秋·河南开封·高一河南省杞县高中校考期中)将一定量的CO2气体通入2L未知浓度的NaOH溶液中,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气体与HCl的物质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气体的溶解和HCl的挥发)下列说法正确是A.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B.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C.标准状况下,通入的体积为D.原溶液的物质的量【答案】D【分析】Na2CO3与盐酸的反应分步进行:Na2CO3+HCl=NaHCO3+NaCl,NaHCO3+HCl=NaCl+H2O+CO2↑,由图象可知生成二氧化碳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小于从反应到开始产生二氧化碳阶段消耗的HCl,说明O点溶质为NaOH、Na2CO3;则Oa段发生反应为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ab段开始生成二氧化碳气体,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加入5molHCl后气体的物质的量不再变化,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分析可知,段发生的反应有:NaOH+HCl=NaCl+H2O、Na2CO3+HCl=NaHCO3+NaCl,故对应的离子方程式有:、,A错误;B.由分析可知,点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化学式为NaOH、,B错误;C.由图可知,a点时开始生成气体,故发生反应为:NaHCO3+HCl=NaCl+H2O+CO2↑,至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最大时,该阶段消耗的HCl的物质的量为2mol,由方程式可知产生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为2mol,生成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等于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物质的量,故开始通入的二氧化碳的体积为:2mol×22.4L/mol=44.8L,C错误;D.加入5molHCl生成二氧化碳体积最大,此时溶液中溶质为NaCl,根据氯离子守恒有n(NaCl)=n(HCl),根据钠离子守恒有n(NaOH)=n(NaCl),故n(NaOH)=n(HCl)=5mol,原NaOH溶液的物质的量5mol,D正确;故答案为:D。4.(2023秋·吉林长春·高一长春市第五中学校考期末)下列有关和性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是酸式盐,所以溶液显酸性,不能与酸反应B.可用加热的方法除去固体中混有的杂质C.等物质的量的和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产生多D.向溶液和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答案】D【详解】A.是酸式盐,但其溶液显碱性,能与比碳酸强的酸反应放出二氧化碳,故A错误;B.NaHCO3不稳定,加热易分解:,通过加热不可除去NaHCO3固体中的Na2CO3,故B错误;C.根据反应:Na2CO3+2HCl=2NaCl+H2O+CO2↑,NaHCO3+HCl=NaCl+H2O+CO2↑,等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过量盐酸反应,放出CO2相等,故C错误;D.溶液和溶液中分别加入溶液,都产生白色沉淀碳酸钙,故D正确;故选:D。5.(2023春·安徽·高一合肥市第八中学校联考开学考试)向30mL0.lmol·LNa2CO3溶液中缓缓通入xmL的CO2(标准状况下),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出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忽略溶液体积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原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为0.144gB.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mL,为0.06mol·LC.向原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刚开始无大量气泡产生D.x为33.6【答案】C【分析】由题干信息可知,向30mL0.lmol·LNa2CO3溶液中缓缓通入xmL的CO2(标准状况下),经充分反应后溶液中出现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盐即为Na2CO3和NaHCO3(忽略溶液体积变化),则根据反应方程式计算为:,则有:0.03L×0.1mol/L-x=2x,解得x=0.001mol,据此分析解题。【详解】A.由于原溶液中溶剂H2O中含有氧元素,故无法计算原溶液中氧元素的质量,A错误;B.将反应后的溶液稀释到50mL,为=0.12mol·L,B错误;C.向原溶液即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依次反应方程式为:Na2CO3+HCl=NaCl+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故刚开始无大量气泡产生,C正确;D.由分析可知,通入CO2的物质的量为0.001mol,则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0.001mol×22400mL/mol=22.4mL,故x=22.4,D错误;故答案为:C。6.(2023秋·内蒙古赤峰·高一赤峰二中校考期末)将一定物质的量的Na2CO3和NaHCO3组成的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L溶液,取出50mL溶液,向50mL溶液中滴加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盐酸与其反应,得到的图象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注NaCl的直线也能代表产生的CO2的物质的量的变化情况B.盐酸的浓度是0.05mol⋅L﹣1C.加入的盐酸为150mL时,放出气体CO20.112LD.原混合物中Na2CO3与NaH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答案】B【分析】向和混合溶液中滴加盐酸,依次发生的反应为①、②,当V(盐酸)=50mL时,恰好完全转化为,反应①恰好进行完全;当V(盐酸)在50~150mL之间时,发生反应②,据此分析结合图象解答。【详解】A.当V(盐酸)=50mL时,恰好完全转化为,该过程发生的反应为,没有产生,A错误;B.由图象可知,溶液中完全转化为和NaCl时,消耗盐酸的体积为50mL,由可知,n()=n(HCl)=0.0025mol,则c(HCl)=,B正确;C.当V(盐酸)在50~150mL之间时,发生的反应为,可知完全反应时,n()=n(HCl)=10010-3L0.05mol/L=0.005mol,则标准状况下V()=22.4L/mol0.005mol=0.112L,但没指明是在标况下,则放出气体体积不一定是0.112L,C错误;D.根据题意并结合图象可知,原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均为2.510-3mol=0.05mol,则原混合物中与的物质的量之比为,D错误;故答案为:B。二、实验题7.膨松剂反应产生气体的量是检验膨松剂品质的一项重要指标。某膨松剂中起蓬松作用的物质为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1)某学校兴趣小组为研究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发生的反应和放出的气体的量,设计了以下实验。实验Ⅰ:将一定质量的固体样品置于试管中,用酒精灯加热片刻,在试管口立即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加热足够长时间后,试管中仍有固体残留。①结合以上实验现象,请写出加热时试管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②结合运用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说明在碳酸氢钠中添加一定量碳酸氢铵的好处:_______。实验Ⅱ:测定二氧化碳的质量按下图所示连接装置(气密性良好,各装置中的试剂皆为足量)。【资料】a.浓硫酸常用于吸收水蒸气和氨气。b.碱石灰是固体氢氧化钠和氧化钙的混合物,不与氨气反应。将一定质量的膨松剂样品装入装置B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_______(填装置对应的字母符号)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二氧化碳的质量。加热前,先对已连接好的装置A、B和C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再连接上装置D、E;停止加热后,应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实验Ⅲ:测定氨气的质量调整上图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取相同质量的膨松剂装入装置B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C的质量,其质量差即为样品产生的氨气的质量。(2)实验Ⅱ中,若没有装置E,可能会造成测定结果_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3)若实验Ⅱ和实验Ⅲ所取的膨松剂样品的质量一致,实验Ⅱ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实验Ⅲ测得氨气的质量为1.7g:①通过计算分析该样品中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_______。②计算生成的氨气和二氧化碳的体积(STP),体会该膨松剂在加热情况下的体积膨胀效果_______。【答案】(1)单位质量的碳酸氢铵可以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将滞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入装置D中充分吸收ABDCE(2)偏大(3)1:13.36L【分析】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通过浓硫酸装置吸收水,通过碱石灰装置D吸收二氧化碳,装置E盛有碱石灰可以排除空气中水和二氧化碳的干扰;使用装置A吸收空气中二氧化碳,用空气排出滞留在装置中二氧化碳气体;【详解】(1)①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碳酸钠、二氧化碳、水,在装置B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②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根据方程式可知,单位质量的碳酸氢铵可以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碳;由分析可知,将一定质量的膨松剂样品装入装置B中,测定实验前后装置D的质量;实验结束后,需要继续通入一段时间的空气,其目的为将滞留在装置中的二氧化碳气体排入装置D中充分吸收;若要测定氨气的质量,观察得C可以吸收氨气,所以需要排除水对C的干扰,因此将C、D位置互换为ABDCE,D可以吸收二氧化碳和水,E可以防止空气中的水进入C中;(2)若没有装置E,则空气中的二氧化碳那会倒流如D中,使结果偏大;(3)①m(CO2)=6.6g,n(CO2)=0.15mol,m(NH3)=1.7g,n(NH3)=0.1mol,根据方程式,,可知n()=n(NH3)=0.1mol,所以碳酸氢铵分解产生的二氧化碳为0.1mol,所以碳酸氢钠分解产生的n(CO2)=0.15mol-0.1mol=0.05mol,根据方程式可知,需要碳酸氢钠的物质的量为0.1mol,故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②若上述实验测得二氧化碳的质量为6.6g,则CO2气体的物质的量n(CO2)=,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V(CO2)=0.15mol×22.4L/mol=3.36L。8.(2022秋·河北衡水·高一河北衡水中学校考阶段练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是实验室中常用的药品,也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质。它俩在组成和性质上有许多相似之处,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对二者的性质进行探究。Ⅰ.探究和的热稳定性。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如下表所示:物质装置B中现象装置C中现象无明显变化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没有气泡,溶液保持澄清白色粉末变蓝色开始断断续续产生气泡,一会儿后,产生连续气泡,溶液变浑浊根据上述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1)加热时,装置C中产生气泡的原因是_______。(2)实验结论是_______。(3)加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Ⅱ.为确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可通过加热分解得到的质量进行计算,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4)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5)装置B中冰水的作用是_______。(6)该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存在缺陷,有关该实验装置及实验过程中,下列因素可能使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的是_______。A.样品分解不完全B.装置B、C之间缺少的干燥装置C.产生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答案】(1)加热时排出了部分装置内的空气(2)的热稳定性比强(3)(4)干燥管(5)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造成误差(6)AC【详解】(1)根据“断断续续产生气泡”可知,气流成分是装置内的空气,加热时排出了部分装置内的空气,故答案为:加热时排出了部分装置内的空气;(2)根据加热时的实验现象可知受热分解,且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而受热不分解,由此可判断的热稳定性比强,故答案为:的热稳定性比强;(3)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反应为:,故答案为:;(4)由仪器a的构造可知为干燥管,故答案为:干燥管;(5)该实验是通过碱石灰吸收二氧化碳后的质量变化确定碳酸氢钠的质量,为防止水蒸气进入碱石灰中对质量测定产生影响,利用冰水混合物冷却生成的水蒸气,防止其进入C中,故答案为:防止水蒸气进入装置C造成误差;(6)A.样品分解不完全,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氰钠质量减小,则碳酸钠质量增大,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A正确;B.装置BC之间缺少CO的干燥装置,水蒸气进入装置C导致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增大,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B错误;C.产生CO2气体的速率太快,没有被碱石灰完全吸收,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减小,碳酸氢钠质量减小,碳酸钠质量增大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高,故C正确;D.反应完全后停止加热,通入过量的空气,会导致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C中碱石灰吸收,导致测定二氧化碳质量增大,碳酸氢钠质量增大,碳酸钠质量减小,导致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偏低,故D错误;故答案为:AC。9.(2023秋·浙江嘉兴·高一统考期末)为测定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混合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同学设计的实验装置示意图如下,请回答。(1)装置D的名称是___________,装置E的作用是___________。(2)实验需要以下步骤:①称量装置D的质量为304.6g;②称取13.7g样品装入装置B中的广口瓶中;③连接装置,检查装置气密性后加入相应试剂;④打开弹簧夹,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⑤再次称量D的质量为311.2g;⑥打开弹簧夹,再次缓缓鼓入一段时间空气;⑦关闭弹簧夹,滴加稀硫酸使其发生反应,直至不再产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