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不安全行为(总结8篇)_第1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总结8篇)_第2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总结8篇)_第3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总结8篇)_第4页
人的不安全行为(总结8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的不安全行为》

总结精选(1):

人的不安全行为9种表现形式

1.明知故犯型

此类人员尽管受过系统的安全培训,掌握了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但忙于完成任务,采用

走捷径的方法,不按制度、规程行事,违章蛮干。

2.知识缺乏型

此类人员文化水平低,参加工作时间短,缺乏系统的安全培训,安全生产专业知识不足,

尤其是本岗位上的。

3.思想麻痹型

此类人员认为是经常干的工作,习以为常,不感到有什么危险,或是没有注意反常现象,

照常操作,或是职责心不强,得过且过,沿用习惯方式作业,凭老经验行事,放松对危险的警

惕。

4.身体不良型

此类人员身患心脏病、脑血管病、高血压等疾病,没有作过体检,本人并不知晓,在工作

岗位上碰到诱发因素,病情加重,产生危险后果。

5.生活困扰型

此类人员由于生活困难、家庭不睦、感情危机等,造成工作途中心不在焉、精力分散,不

知不觉造成安全隐患。

6.违章指挥型

此类管理人员为了完成上级交给的生产任务,不落实相关安全制度、措施,不排查安全隐

患,强令员工违章作业、冒险蛮干。

7.心理厌倦型

此类人员往往由于工作长时间的重复操作,产生心理疲劳,久而久之便构成厌倦心理,从

而感觉乏味,时而走神,造成操作失误。

8.从众心理型

此类人员的工作环境中大都存在不安全行为的人很少发生事故的现象,于是便为之仿效。

甚至不从众则感到有精神压力,或是感觉到吃亏。

9.蓄意抵触型

此类人员因与上岗干部、班组长、安全监管人员认识不同、感情不和,或受他人蛊惑而蓄

意故犯、故意蛮干、违章操作,以泄私愤。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六大策略

如何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呢?能够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用安全知识充实员工

我们要紧紧抓住提升员工安全素质这一牛鼻子工作,要改善安全培训方式,本着干什么学

什么,干什么精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强化对员工的安全培训,加大培训考核力度,激

励员工学文化、学知识、学技术、增本领,打造本质安全员工队伍,做到知行合一,人、机、

物、环协调、和谐。

2、用安全理念引领员工

理念,即人的理想与信念。一个人生活在世,不仅仅为了自己而活,同时也承担着十分艰

巨的家庭职责和社会职责。家庭幸福首先是建立在亲人安康的基础上的,因此我们要教育员工

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安全观,使员工珍爱生命讲安全,真正做到为自己、为亲人、为

企业、为社会而安全工作。

3,用安全文化浸润员工

我们要不断完善安全文化制度,做到与时俱进,逐步构成与企业安全发展、科学发展、和

谐发展相适应的制度文化,提高文化的执行力,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弘扬安全工作正气,发挥

安全工作正能量,构成遵章守纪光荣、违章蛮干可耻的良好风气,使员工置身于浓厚的安全文

化氛围中慢慢浸润,以养成良好的安全工作作风,争做本质型安全员工。

4、用安全制度规范员工

不讲规矩,不成方圆,我们要建立健全安全生产管理制度,用制度管人,在制度面前人人

平等,使大家自觉养成遵章守纪的好习惯。与此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考核,透过具体规范制度

的落实和刚性考核,促使员工养成良好的安全行为,做到不违章、不蛮干。

5、强化监管、约束员工

有效的现场安全监督是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确保各项安全制度措施执行到位,实现安全生

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加强基层安全监管队伍建设,加大动态巡查监察力度,消除各类

三违现象,尤其是要对班组、岗位基层作业单元的重点监管,从而扎实有效地规范员工行为,

实现员工行为安全和作业安全。

6、用安全绩效激励员工

我们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奖惩机制,逐步变以罚为主向罚奖并举至以奖为主的格式,在员工

工资中加大安全考核权重,加大安全工资比重,使员工感到奖的动心、罚的痛心,心服口服,

构成人人为安全工作出力,个个为安全工作争光的氛围。

人是生产力中最活跃的因素,是社会实践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

人的安全行为是生产安全工作中的核心环节,只要人的行为在生产经营活动中贴合规范、

贴合要求,生产安全事故将会大大减少。

以上是本人多年来在乡镇安监部门工作中的一点体会,不足之处指正!

总结精选(2):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物的不安全状态

探求事故成因,人、物和环境因素的作用,是事故的根本原因。从对人和管理两方面去探

讨事故,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都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人的不安全行为与人失误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生产活动中,

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

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必须就娄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必须会导致

事故。既使物的因素作用是事故的主要原因,也不能排除隐藏在不安全状态背后的,人的行为

失误的转换作用。

事故致因中,人的因素指个体人的行为与事故的因果关系。个体人的行为就是个体人遵循

自身的生理原理而表现的行动。任何人都会由于自身与环境因素影响,对同一事故的反应、表

现与行为出现差异。

不同的个体人在必须动机驱动下,为了某些单纯目的,表现的处理行为很不一致。然而,

不同的个体人都遵循同一程序,即行为起因(动机),激励(因素影响,目的目标)。

人的自身因素是人的行为根据、内因。

环境因素是人的行为外因,是影响人的行为的条件,甚至产生重大影响。

(-)人的信息处理过程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对环境

因素或外界信息刺激的处理过程,称为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可简单编成输入(知觉、选取、记

忆处理(识别比较、决定、决策,输出(行为指导)程序。

信息输入大脑,经处理后构成决策。透过神经向相应的器官传达决策指令,转化为行为。

行为构成后,器官又透过神经把行为反馈给大脑,以对行为的正确程度进行监测。

人能够正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创造良好的人机控制条件是十分重要的。

(二)人失误

已造成事故的行为,必定是不安全行为。

人失误指人的行为结果,偏离了规定的目标或超出可理解的界限,并产生了不良影响的行

为。在生产作业中,往往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副产物。

1.人失误具有与人潜力的可比性

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生产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的维持安全生产的。

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时,侧重地思考了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潜力与水平,有

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2.人失误的类型

在各种性质、类型的生产活动中,从事生产活动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能够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果。

发生于管理者的人失误,表现为决策或管理失误,这种人失误具有更大的危险性。

人失误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

(1)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与人的心理、

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操作时用力的大小,时间差,遗

忘等现象,属于随机失误范围的不同表现。

(2)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

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在人构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

作程序变化或偶然状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改善工作条件,加强职业训练能够克服系统

失误。

3.人失误的表现

一般是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

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4.人的信息处理过程失误

能够认为,人失误现象是人对外界信息刺激反应的失误,与人自身的信息处理过程与质量

有关,与人的心理紧张度有关。

人在进行信息处理时,必然要出现失误,是客观的倾向。信息处理失误的表现较复杂,一

般表现为简单化,依靠性,选取性,经验主义,简单推断,粗枝大叶等。

信息处理失误倾向,都可能导致人失误。在工艺、操作、设备等进行设计时,采取一些预

防失误倾向的措施,对克服失误倾向是极为有利的。

5.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

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潜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

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

工作要求与人的信息处理潜力相适应时,人处在最仇的心理紧张状态,此时,人的心理紧

张程度最优,大脑意识水平处于能动状态,处理信息的潜力极高而失误最少。

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心理因素,温度、噪声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

验等,都能使人的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

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高。

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部原因,

使人持续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6.人失误的致因

造成人失误的原因是多方面,有人的自身因素对过负荷的不适应原因,如超体能、精神状

态、熟练程度、疲劳、疾病时的超荷操作,以及环境过负荷,心理过负荷,人际立场负荷等都

能使人发生操作失误。也有与外界刺激要求不一致时,出现要求与行为的偏差的原因,在这种

状况时,可能出现信息处理故障和决策错误。此外,还由于对正确的方法不清,有意采取不恰

当的行为等,出现完全错误的行为。

人的潜力是感觉、注意、记忆、思维和行为潜力等的综合信息处理潜力。人的潜力直接影

响活动效率,具有使活动顺利完成的个性心理特征。人的潜力随其自身的硬件、心理、软件的

状态变化而改变。

人机系统中的一切因素,都能从不同的方面,对人失误产生影响,使人出现失误。

7.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

个体人经常、稳定表现的潜力、性格、气庚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

在人的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和具体实践活动;理解教育与影响而逐渐构成、发

展的。一切人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

定人对某种状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

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

省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

是十分严肃、十分细致的一项工作。

总结精选(3):

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与不安全是相对的概念。如果把安全描述为平静、正常、没有事故,那么,发生了事

故必须是不安全的。事故总是要构成人体伤害或造成财产损失的。虽然,人们并不期望发生任

何事故,但是,事故却总是在人们对危险因素控制不力时而突然发生。

从事施工过程中,随时随地都会遇到、接触多方面的危险因素。一旦对危险因素失控,必

将导致事故。因此,探求事故成因,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酿成事故的直接原因。

不安全行为是人表现出来的,与人的心理特征相违背的,非正常行为。人在施工作业中,

曾引起或可能引起事故的行为,必然是不安全行为。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必须就会发生

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必须会导致事故。

人在自身因素基础上,处理环境因素的刺激程度,是决定人的行为性质的关键。人能够正

确的执行决策所确定的行为,对造成良好的施工安全是十分重要的,然而人的失误将造成施工

的不安全。人的失误是由多方面因素造成的。

一、人失误具有与人潜力的可比性

工作环境可诱发人失误,以及反映高岗位人员职责缺陷等特性。由于人失误是不可避免的,

因此,在施工中凭直觉、靠侥幸是不能长期成功维持安全生产的。当编制操作程序和操作方法

时,若侧重思考生产和产品条件,忽视人的潜力与水平,则有促使发生人失误的可能。

在各种性质、类型的施工作业中,从事施工作业的各类操作人员,都可能发生人失误。而

操作者的不安全行为,则能导致人失误而发生事故。能够认为,事故也是人失误直接导致的结

果。在不同条件下,不同的起因所引发的人失误不属于同一类型。

1、随机失误。由人的行为、动作的随机性质引起的人失误,属于随机失误,与人的心理、

生理原因有关。随机失误往往是不可预测,也不重复出现的。

2、系统失误。由系统设计不足或人的不正常状态引发的人失误属于系统失误。系统失误

与工作条件有关,类似的条件可能引发失误再出现或重复发生。在人构成习惯后,不能适应操

作程序变化或偶然状况时,系统失误会明显出现。

三、人失误的表现

一般要出现失误结果以后,是很难预测的。比如遗漏或遗忘现象,把事弄颠倒,没按要求

或规定的时间操作,无意识动作,调整错误,进行规定外的动作等。

四、心理紧张与人失误的关联

人大脑意识水平降低,直接引起信息处理潜力的降低,影响人对事物注意力的集中,降低

警觉程度。意识水平的降低是发生人失误的内在原因。饮酒、疲劳等生理因素,不安、焦虑等

心理因素,温度、噪音等物理因素,以及技能、经验等,都能使人的心理紧张度改变,表现为

人失误数量的变化。操作不熟练、经验缺乏的人,其心理紧张度要比操作熟练、经验丰富的人

高。因此,经常进行教育、训练,合理安排工作,消除心理紧张因素,有效控制心理紧张的外

部原因,使人持续最优的心理紧张度,对消除人失误现象是十分重要的。

一切从事施工作业中的工作人员,只有理解严格的安全教育与训练,提高安全施工知识,

才能有效防止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

总结精选(4):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不贴合交通安全规范,有可能导致交通事故的发生,造成人员伤亡或

财产损失的人的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能够分为有意的和无意的两类。

人的行为是人的有机体对于刺激的反应,是人透过一连串动作实现其预定目的的过程。

1.人的行为的一般过程

外界事物的变化(刺激)作用于人的有机体,人体做出行为反应,到达改变外界事物的目

的。

人从理解外界刺激到做出行为反应,实际上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心理过程。外界事物(刺激

物)作用于人的感官(眼、耳、鼻、舌、身),引起神经冲动,沿着传人神经到达中枢神经

(主要是大脑)。中枢神经对其进行加工处理后发出指令,透过传出神经,指挥运动器官(手、

脚、声带等)做出行为反应。

在上述心理过程中,有时是依靠人的本能无意识地自动进行的。然而,大多数人的心理过

程是在主观意识调节下,有计划、有目的地进行的。当中枢神经理解感官传来的信息时就会产

生感觉(对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并在此基础上进而构成知觉(对客观事物整体属性的

反映),再应用头脑中原有的知识和经验(回忆),对感知到的事物信息进行认知(确认)、

思维(分析、综合、决定、推理等),从而做到对客观事物的本质的、规律性的认识。在认识

客观事物的同

时对之产生情绪,发生情感,采取必须的态度,并进一步做出如何采取行动以改变现实的

决定。TOP

2.人的心理过程及其对安全的影响

人的意识水平能够分为五个阶段,各阶段的特点和对人的安全的影响如下:

阶段一人处于没有意识的状态,如睡眠中。

阶段二人处于意识不清醒或朦胧状态,如酒肌、嗑睡、极度疲劳,从事单调工作时出现的

无精打采等。这是一种不安全的意识状态。

阶段三大脑活动松驰的意识状态,如休息、进餐、从事很熟悉顺手的工作。人在这一意识

状态下注意力不集中,思维消极,只能从事比较一般的工作。

阶段四大脑活动用心敏捷的意识状态,此时头脑清醒,思维活跃,注意力集中,且范围宽

广,反应迅速,决定果断,是较为可靠的意识状态。

阶段五过度紧张,恐慌,如在出现意外危险状况时的意识状态。此时尽管大脑的活动高度

兴奋,但注意力、决定力只集中于眼前,思维潜力下降,很容易出现误操作,是一种不安全的

意识状态。

人的行为是人的有机体对外界事物刺激做出行为反应的过程,人的行为反应有时是无意识

的,多数状况下是有意识的。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行为反应都要经历一个复杂的心

理过程,人的不安全行为是与这一心理过程的状况密切相关的。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主观原因

心理原因:如思想不集中,产生错觉,个性不良,情绪不稳定等;

生理原因:如疲劳、体力、视力、运动机能、年龄、性别差异等;

技能原因:如完成操作有困难,技能不熟练等。

(-)客观原因

管理原因:如规章制度不健全,操作规程不落实,协调配合不当,监督检查

不力,信息传递不佳等;

教育训练原因如培训制度不健全,教育资料缺乏针对性,教育方法不佳

等;

设施环境原因:如路面状况、道路设施、气侯条件不佳等;

社会原因:如生活条件、家庭状况、人际关系不佳等。

人的不安全行为可分为有意的不安全行为和无意的不安全行为两种:

1.有意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有目的、有意图,明知故犯的不安全行为,是故意的违章行为。如酒后驾车、无证驾

驶、超速超载等。这些不安全行为尽管表现形式不同,却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即冒险。进一步

分析可见,之所以要冒险,是为了实现某种不适当的需要,抱着这些心理的人为了获得利益而

甘愿冒受到伤害的风险。由于不恰当地估计了危险发生的可能性,心存侥幸,在避免风险和获

得利益之间作出了错误的选取。

2.无意的不安全行为

是指无意识的、或非故意的不安全行为。人们一旦认识到了,就会及时地加以纠正。造成

这类错误的原因是复杂的。概括起来能够分为下列几方面:

外界事物信息本身有误或人无法感知信息的刺激;

人体的生理机能有缺陷;

因知识和经验缺乏而造成思维决定失误;

因技能欠缺而造成行为反应失误;

大脑意识水平低下。

上述因素可能单独导致不安全行为,也可能共同作用导致不安全行为的发生。

无论是有意的或是无意的不安全行为,都与人的心理个性有密切的关系,不良的个性倾向

性(如不认真、不严肃、不恰

当的需要和价值观)和某些不良的性格(如任性、懒惰、粗鲁、狂妄)往往会引起有意的

不安全行为;潜力低下和某些不良的性格(如粗心、怯懦、自卑、优柔寡断)往往导致无意的

不安全行为;而良好的个性心理(如坚强的意志)有助于克服不安全行为。

各种不安全行为的表现从性质上可分为六类:

忽视或违反规章制度;

安全意识不强;

决定、操作错误;

安全装貉失效;

缺乏安全知识;

身体缺陷。

交通参与者的不安全行为有如下的表现:

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表现

骑自行车者的不安全表现

行人不安全表现

1.驾驶员的不安全行为表现

视力较差;

注意不够;

反应时间过长;

操作不贴合规定,出现错误:

听觉失常;

疲劳驾车:

酒后开车;

驾驶车况不良的机动车,如制动器失效、方向失控、轮胎不合格、灯光不全等;

驾车技术不熟练;

忽视警告标志、警告信号;

行车速度过快;

心理素质较差;

不遵守交通法规,违章行车。TOP

2.骑自行车者的不安全表现

不走非机动车道,抢占机动车道;

路口抢行;

路口、路段猛拐;

对往来车辆观察不够;

自行车制动系统失灵:

骑车技术不熟练;

1.失误

从统计学观点看,失误是指在一个已知系统中,己知变量与精确变量的偏差程度。也可描

述为一个最佳途径和实际途径之间产生的偏差。

失误的程度可用故障率、事故频率或失误的范围大小来表示。

2.人的失误

人的失误可确定为操作者在完成一个容许限度内的规定任务时所产生的一种故障。这种限

度通常用精度、顺序和时间来表示。人的失误能够看成是人的信息处理系统遭到破坏或出现故

障。4的行为失误常常作为人的性能指标,研究中常用反应速度和所造成失误次数之间的关系

来表示。

失误可用失误类型、原因和在规定时期内发生失误的概率及后果的严重程度来描述,并用

失误的概率与后果的严重程度的乘积对危险进行粗略估计。

3.人的失误分析

国内外事故统计分析证明:

(1)人的失误是导致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

据统计,在美、意、德、日等发达国家,由驾驶员失误造成的交通事故占事故总数的

80%〜90%。我国各地交通事故统计资料也证明,属于驾驶员职责的事故占70%〜80%左右,

行人职责事故约占15%左右。

(2)人总是耍失误的

现代交通工具的高速度与人对外界环境条件的适应潜力之间的矛盾,是人在现代交通环境

中发生行为失误的基本原因。例如驾驶员引起的职责事故主要是在行车过程中的观察、决定反

应和操作三个环节上出现了失误。

观由察失误是驾驶员对危险状况发现过迟或根本没有发现。观察失误引起的事故占驾驶员

职责事故的55%〜60%。决定失误是驾驶员对道路、车辆及行人等的形状、距离、运动速度

和运行方向估计错误或决定不准。因决定失误引起的职责事故约占35%〜40%。在行车时,

驾驶员对突然出现的危险状况反应时间过长,易造成碰撞事故。

操使车辆的运动失作失误是驾驶员对车辆错误的操纵动作,常。因操作失误引起的职责事

故约占5%左右。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方法

在交通安全管理的实际工作中,以下的方法被证明是行之有效的:

1.普及教育提高全社会的知识水平

文化知识的掌握是进行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是决定一个国家兴衰成败的关键。没有科学

文化知识,就没有人类的进步和繁荣,更谈不上安全教育的普及与执行。因此,加强教育事业、

提高全民族的整体素质是长远大计,政府及有关职责部门应把其放在首位,当成大事来抓。

2.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

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是消除不安全行为最基本的措施。只有树立正确的安全态度,透过安

全教育和训练,才能使驾驶人员自觉遵守交通安全法规,养成正确操作,提高注意、反应的潜

力,学会在异常状况下处理意外事件的潜力,提高了安全技能就能减少事故的发生。

安全教育和安全训练的资料包括四个方面,即:安全法规教育、安全知识教育、安全技能

教育和安全态度教育。

安全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使人们进行有目的的安全行为,而安全态度教育的目的是给人

灌输进行安全行为的愿望。

正确进行安全态度教育就要研究事故发生前的各种心理状态。如认为自己经验丰富,能绝

对安全驾驶;虽然在行驶上有一些危险,但认为问题不大而继续进行;根本没有感到实际存在

的危险;受外界条件影响,没有意识到有危险,或没估计到有危险;认为驾驶很简单,放松警

惕;驾车前饮酒或过于疲劳。

对于认识不足,或经常违章的驾驶员,应给予严重处罚;对视力不好、反应慢及患有先天

疾病而影响驾驶安全性的驾驶员应禁止领照开车。

另外,进行安全态度教育可采取各种方式,以确保在思想上提高安全认识,确保安全行驶。

3.加强交通巡逻,加大执法力度

巡逻检查和交通执法是交通管理工作的重要资料。透过巡逻检查能够及时发现不良的安全

行为,及时进行纠正,防止不安全行为的继续发展而导致各种失误,以利行车安全。加大执法

力度,目的是使交通参与者尤其是驾驶员明确违章行为带来的严重后果,从思想上高度重视。

对饮酒驾驶员的处罚,酒后驾车属于危险驾驶,处罚十分严厉。英国法庭规定酒后驾车撞死人,

最高可判处10年有期徒刑,最高罚金无上限,另外,还要吊销行车驾驶执照.即使未撞死人,

单是被抓到酒醉驾车,

亦以危险驾驶论罪,最高可判处两年有期徒刑,罚金也没有上限。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和道路交通管理条例对醉酒后驾车也做了规定:醉酒的人驾驶机动车辆,处十五日以下拘留、

二百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相比之下,我国对饮酒驾车的人处罚较轻,应加大处罚力度。

4.改善驾驶工作条件

从人类工效学角度对驾驶工作条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并进行必要的修订和补充.如改善操作

方法;重新设计不合行车标准的道路:改善不良的环境条件如温度湿度、湿度、噪声等;更换

或增加必要的防护设施(包括车内、车外);完善道路交通信息交流与联络,如全球定位系统

(GPS),地理信息系统(GIS)等,在高等级公路上设给电视监控系统,及时发现和处

理信息,向驾驶员提前预报,减少不安全行为的发生;采用多种检测设备,如酒精检测器、疲

劳仪等提前发现驾驶员的不安全状态,避免饮酒、疲劳的驾驶员发生事故。

5.合理使用安全标志

正确运用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在无人监督下提醒驾驶员注意如何行车,这是防止驾驶员产生

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措施,并了解发生危险的具体地点,从而引起注意。我国道路交通标志(主

标志)共149个,其中警告标志33个、禁令标志35个、指示标志56个、指路标志25个

(包括高速公路)。标志设珞务必思考驾驶员的视觉和心理需求、最大限度地减少驾驶员不安

全行为的发生。

合理调节人的心理功能

人的失误与人的心理状态有关,合理调节人的心理功能,有利于减少人的失误,促进人的

行为的安全化。为此,务必做好以下工作:

一、完善人的信息处理功能

在人机系统中,人本身是一个信息处理系统。人透过眼、耳、皮肤等感觉器官理解外部信

息、由于人的信息处理器的潜力有限,人的感觉过程中存在着信息减少的现象。因而,务必做

到:

强化信息接收、识别、存储功能;

改善信息的显示,以贴合人的习惯;

合理分配人机功能,使人能够扬长避短。

二、避免精神紧张

工作时的精神负担直接影响人的行为。在中等的激励状态时,人的行为潜力处于最高点,

完成工作时人的精神紧张程度最低。

避免精神紧张,持续适当激励的方法有:

避免单调的工作;

必要的监督、检查;

避免过度激励。

三、持续警觉

警觉,是指人从外界理解信息,经处理并透过感觉运动协调,把信息传递到其它部位的最

佳状态,警觉水平的下降会使人们忽视危险的存在,低估事故隐患的危险性,以致于不能及时

采取措施,有效地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因此提高人的警觉性十分必要。

总结精选(5):

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可能导致超出人们理解界限的后果或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的行为。按行为

的主体来分类,不安全行为能够划分为组织的不安全行为和个体的不安全行为。

组织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组织的经营宗旨、政策、措施等经营战略中没有把安全放在应

有的位置上,没有制订或者没有完善安全生产的规划和措施,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忽视安全

管理,给安全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在技

术和设计上没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安全生产工作

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

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个体从事的导致事故或不良影响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规章制

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仅受人的思想、动机的支配,而且受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环境

的影响,同时又与行为人的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安全素质、身体条件等有关,有必须的随机

性和偶然性,表

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有时难以预测和控制。事实证明,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为,不必须

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必须会导致事故。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技术不熟练,对现场不熟悉、或因状况紧急、时间

紧迫,慌乱而产生误决定;二是由于标准不完备,制度不健全,操作上的经验主义,认识和确

认的失误,因状况复杂而决定错误;三是由于领导掌握知识不足、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或因

其它事件干扰,分散了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以致决定失误,导致违章指挥。

有的学者根据国家标准《企业员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的十一项事故

原因,设计了有针对性的调查表,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透过分析得

出:企业发生伤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由此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

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35.8Q其次是企业的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构成事

故隐患,由此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12.8%;三是企业的安全防护措施

缺少或有缺陷,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9.6Q四是企业的生产场地环境

不良,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7.18。上述四方面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占

全部总伤亡人数的65.33其中企业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是直接的不安全行为,而

其它原因中,有些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如设备、设施、工具、附件等有缺陷,很

大程度上是这些设备的管理人员忽视安全,没有消除事故隐患造成的。生产场地环境不贴合安

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结果。这些都反映出人的不安全行为对企业的安全

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能够推出如下结论: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这些事故

原因的主要根源。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将会根本改变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

不安全行为的心理原因

个体人经常地稳定表现的潜力、性格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在人的

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经过具体实践活动,理解教育而逐渐构成、发展的。人

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状

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

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

逞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

是十分严肃、十分细致的一项工作。

实践证明,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有9种。

(1)马虎心理:做事情心不在焉,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就进行工作。

(2)侥幸心理:制度设计或实际操作嫌麻烦,总想走捷径,违背了事物的运行规律。

(3)自满心理:对重复的事情不重视,犯经验主义错误。

(4)浮躁心理: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

(5)投机心理:没有科学的头脑,耍小聪明。

(6)逆反心理:不尊重科学或不满意管理,做事情与你对着干。

(7)莽撞心理:做事情不计后果。

(8)懒散心理:不愿意动脑,删减安全操作程序。

(9)盲从心理:跟随别人,不动自己的头脑。

因此,及时发现工作人员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并采取对策加以消除,是安全生产管理

者值得注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安全第一的方针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早己构成共识。安全既是企业的目标,又是各项工作的

基础。人的因素是生产中的决定性要素,安全生产的目的就是使从业人员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避

免或减少意外伤害,保证员工的人身安全和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正常有序的进行。

事故致因理论的研究成果证明,造成员工人身伤害的直接原因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物(设

备、环境)的不安全状态,或两者共同作用。美国著名的安全工程师海因里希以前调查了美国

的75000起工业伤害事故,发现占总数98S的事故是能够预防的,只有2%的事故超出人的潜

力所能预防的范围,在可预防的工业事故中,以人的不安全行为为主要原因的事故占883,以

物的不安全状态为主要原因的占10%。根据日本的统计资料,1969年机械制造业休工8天以

上的伤害事故中,96%的事故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关,91%的事故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有

关;1977年机械制造业休工4天以上的104638件伤害事故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无关的只

占5.53,与物的不安全状态无关的只占16.53虽然在不同行业、不同时期,人和物两种因

素在事故致因中的地位会发生变化,但是,根据北京供电局1950年至1999年5月的事故统

计资料(不完全),发生的38起触电造成的人身死亡、重伤、轻伤事故中,与人的不安全行为

有关的事故35起,占事故总数的92.1告,纯属于物(施工工机具、施工环境)的不安全状态

造成的事故3起,占事故总数的7.9%。由此看出,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远高于物的不

安全状态造成的事故,并且随着生产技术的进步,生产设备的质量和安全防护装置的不断提高

和改

善,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事故比例越来越高。因此,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避免人身

伤害事故发生的基本保证。

人的不安全行为表现及致因分析

人的不安全行为包括现场管理者(工作负责人)的不安全行为和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

工作负责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此刻:现场查活不细,对工作现场的电源和周围环境未查清;

制定安全措施不完善,存在漏洞;现场管理混乱,分工不明确。工作人员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

此刻:习惯性违章,忽视安全,采取不正确的动作,使用安全防护用具不正确等。

根据传统事故学理论的分析,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原因主要是:

1、安全意识不强,采取不正确的态度。个别职工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

2、技术、知识不足。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经验,或技术不熟练。

当然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还有工作人员身体不适、工作环境恶劣以及不可避免的失误等

因素,但主要是上述两条。

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措施详释

透过长期的安全生产活动实践,我们总结出有效地预防生产事故的三大对策:一是安全工

程技术对策。这是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使生产设备、施工工具到达本质安全的重要手段。二

是安全教育对策。这是提高人的安全素质,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基本保障措施。三是安全管

理对策。这一对策既涉及物的因素,即对生产设备、设施和生产环境的标准化、规范化管理,

也涉及人的因素,即作业人员的行为管理。下面主要详述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两大对策。

一、透过安全教育,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安全教育使企业职工构成安全意识。经过一次、两次或者多次反复的刺激,使企业职工构

成正确的安全意识。安全生产教育一方面能够提高企业职工辨别是非、安危、祸福的潜力,从

而采取正确的安全生产行为;另一方面能够促使企业职工熟练掌握生产技术知识和操作技能,

安全熟练地完成规定生产任务。

1、班组长的安全教育

事故案例证明,许多电力生产人身伤害事故(尤其是群死群伤事故)的发生是由班组长现

场查活不清,安全措施制定不完善,现场管理混乱造成的。因此,作为企业的基层管理者,班

组长也应具有较高的安全文化素质。企业的各项规章制度和生产经营活动都要透过班组来落实,

班组安全工作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安全生产和经济效益。这就需要抓好班组长的安全教

育。主要有两个方面:旗必掌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安全技术知识;了解

有关事故案例,透过分析事故案例,增加安全生产经验。锁练掌握与自己工作有关的生产技

术知识和操作技能,不仅仅自己操作可靠,同时还要帮忙和指导班组工作人员正确操作避免失

误。透过安全教育使班组长具有强烈的安全意识、丰富的安全知识和经验、熟练的安全生产技

能。

2、对一线班组工作人员的教育

发生的生产人身伤害事故近80金是由于职工自身的违章造成的,在构成事故的三要素即人、

机、环境的关系中能够看出,人是最活跃的因素。因此,对工作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培训和教

育,提高他们的安全素质,是安全工作的关键。对工作人员的安全教育资料应包括:①ra强他

们对与本工作专业有关的安全和生产规章制度了解,使之用规章制度规范行为。②旌行典型事

故案例解析,以此增加工作人员的安全生产经验,同时透过事故案例的警示作用,增强他们的

安全意识。③寸工作人员进行专业生产技术、安全知识和操作技能的培训。

二、透过安全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安全管理是为实现安全生产而组织和使用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各种资源的过程。它利

用计划、组织、协调、控制等管理机能,控制来自物的不安全因素和人的不安全行为,避免事

故发生,保障职工的生命安全和健康。透过安全管理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应开展以下工作:

1、规章制度的管理

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务必建立一套适合本企业的安全管理制度,尤其需要制定现场安全

工作规程。用现场安全工作规程指导工作人员在生产过程中的行为。并且规章制度应构成闭环

管理,即制定-执行-发现问题和不足-修订使之完善-再执行。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务必使

生产一线人员有章可循。因此规章制度的管理至关重要。

2、现场的安全监督

建立企业安全监督体系,充分发挥安全监督网的作用,随时检查现场的生产活动,发现并

纠正违章行为。首先是班组安全员应发挥现场监督检查作用,班组安全员随班组一齐工作,及

时掌握现场状况,纠正违章和不安全行为。安全员应具有高度的职责心,对班组成员人身安全

负责,履行监督职责。其次安全监督机构应巡回检查各生产现场,纠正违章,不定期地向领导

和管理人员通报状况,敦促班组及其上级部门加强管理,以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3,发挥安全奖惩制度的作用

在海因李希避免产生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3E原则中,重要的一个对策就

是惩戒。对个别采取不正确的态度、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行为者,给予经济上的或

其他必要的处罚,强制其树立正确的态度,采取安全的行为。

总之,要保证企业员工免遭人身伤害,保障生产顺利进行,就务必下大力气消除生产过程

中人的不安全行为,安全教育和安全管理是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的两个根本对策。

总结精选(6):

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指生产经营单位从业人员在进行生产操作时的违反安全生产客观规律有

可能直接导致事故的行为。系统安全理论认为:机械和环境的信息不断地透过人的感官反馈到

人的大脑,人若能正确地认识、理解、做出决定和采取行动,就能化险为夷,避免事故和伤亡;

反之,如果所面临的危险未能察觉、认识,未能及时地做出正确的响应时,就会发生事故和伤

亡。人有自由意志,人的行为不是完全受管理者控制的,往往人的行为也不是完全受自己的控

制容易受环境的干扰和影响,生理、心理状态不稳定,其安全可靠性比较差,再加之在生产过

程中总有促使员工做出不安全行为的条件存在,往往会由于一些偶然因素而产生事先难以预料

和防止的错误行为。根据行为主体人在行动之前是否意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能够将人的不

安全行为分为两类,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没有认识到自己行动的危险性,能够称之为非故

意违章行为,主要是因为人的潜力、生理心理因素而使人的大脑对信息处理不当而导致的行为,

如误操作等;另一类是行动之前行为主体人己经认识到了自己行动的危险性,但仍然采取该行

动,能够称之为故意违章行为,主要是由于人的心理缺陷造成的,是安全意识差而导致的行为,

如三违现象、习惯性违章等。人的不安

全行为透过管理、监督、培训等的手段是能够有效的控制的。根据的实践我认为用下面的

措施,能够规范人的安全行为,减少事故的发生。

一、加强管理,用规章制度规范员工行为

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先进企业必然有先进的规章制度,培养优秀员工更需要先进的规章

制度来规范员工行为。华北油田HSE手册规定三级单位作业管理手册资料应包括:三级单位

各岗位HSE职责;现行有效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规范;三级单位应急预案、操作规程等。队站

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作业指导书、作业计划书、HSE检查表,其中作业指导书资料包括:

队站概况、岗位设置、属地划分及HSE职责、操作规程(操作卡)、应急处置措施。这些规

定从制度上保证管理者和操作员工在生产过程中行为规范,若使企业建立的规章制度贴合实际,

被员工理解和严格实施,用规章制度规范员工的行为,推荐做好如下几点:

1、做好辨识危害因素和风险评价

危害因素是可能造成人员伤害、职业病、财产损失、工作环境破坏或其结合的根源或状态。

危害因素辨识的结果作为制定公司管理制度、应急处置方案、操作规程的依据。危害因素辨识

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他任务量大,难点多。辨识时要根据本单位生产工艺规程确定的生产工艺、

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环境条件,对全部生产岗位的全部生产操作的全过程,

主要应用伤亡事故致因理论中的能量意外释放理论和系统安全理论进行危险、危害辨识,

找出潜在的错误释放的能量(危害因素)。翻阅一些单位组织的第三方HSE体系审核和合规性

检查发现,危害因素辨识问题较多,表此刻条目过多,记录及描述不准确或与实际不符,员工

参与度不够,认同度较低。为此,推荐在进行危害因素辨识及评价时,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成立由领导、技师和班组优秀员工、技术专家、设备专家、安全专家组成的、熟知

生产设备、工艺、流程和操作步骤的辨识小组。

(2)充分运用HSE的管理工具和方法,从作业层面、操作流程、关键部位、主要基层单

位和重点专业等方面,全面梳理安全环保风险。采用工艺安全分析的方法,全方位、全流程、

全过程开展危害辨识和评价。

(3)以员工的操作顺序或工作的时间顺序,适当划分作业单元和操作步骤,按《生产过

程危险和有害因素分类与代码(GB13861-2009)》和第一危险源(能量、危险物质)、第

二类危险源(人、物、环)进行识别。

(4)对辨识的危害因素正确的评价后,按危害可能造成事故的严重程度分类管理记录并

构成清单。针对每步操作中危害因素的要按必须的规律描述,让清单使用者看到规律,以便构

成工作习惯。

(5)将识别的危害因素经过与此有关的全体员工的讨论后,做到全员参与,再构成清单,

根据持续改善的原则,每年辨识一次,及时整改不贴合项。

2、制定合理的安全操作规程

要在已确定生产工艺、生产工艺流程和作业场所环境条件的前提下,在进行了危险、危害

辨识的基础上制定安全操作规程,使所制定的安全操作规程科学合理、有安全性,切实可行、

有可操作性,实施以后能有效控制不安全行为,确保避免伤亡事故;确保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

设备损坏,因设备损坏而导致伤亡事故。

要吸取事故(包括本单位曾发生的事故和尽可能搜集到的同行业、同类型单位曾发生的事

故)教训,把处理事故时制定的防止重复性事故的措施中有关规范、约束操作者行为的措施写

进安全操作规程。

不能以制定约束人的行为的安全操作规程代替按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

规定生产经营单位应具备的安全生产条件。安全操作规程不能只作原则性或抽象的规定,不能

只明确不准干什么、不准怎样干而不明确应怎样干,不能留有让从业人员想当然、自由发挥的

余地。安全操作规程中的要求和规定不能突出了重点而放弃了次点,要具体详尽,宜细不宜粗,

能细则细,应有可操作性,应明确操作中务必的操作、禁止的操作、务必的操作步骤、操作方

法、操作注意事项和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的要求以及出现异常时的应急措施。涉及设备(设

施)操作的安全操作规程应包括如何正确操纵设备(设施),以防止因操作不当而导致设备设施)

损坏事故的规定(《设备(设施)的技术操作规程》)。文字表述要直观、简明,便于操作者

理解、掌握和记忆。

在HSE管理体系运行中发现,企业及两书一表中安全制度确实不少,但有多少制度员工

能认可和理解,这应引起我们的深思。为此,耍对安全制度进行整合,取其精华、去其不适,

使员工能够认同,执行到位。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的实践过程中要注意总结经验,不

断地修订完善安全操作规程。随着生产的发展、变化,要及时地修改、补充直至制定新的

安全操作规程,以持续其健全、完善、有效。同时,要强化制度执行考核,透过先进制度的落

实和刚性考核促进员工良好安全行为的养成,做到不违章、不蛮干。

3、强化监督和奖惩机制,约束员工不安全行为

有效的现场安全监督是规范员工安全行为、确保各项安全制度措施执行到位、实现安全生

产的重要手段。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安监队伍建设,加大动态监察力度,消除各类三违现象;要

充分发挥上岗干部、班组长、党员、团员、网员监督员的作用,强化安全监管;要强化全面班

组全程管理、岗位就近式管理和安全程序化管理,从而扎实有效地规范员工安全行为,实现员

工行为安全和作业安全。

从职工对安全管理的态度来分析,其过程为:服从同化内化3个阶段。服从,即指个人

为避免惩罚而按照要求、规范采取的表面行为。这说明新工人对规程、管理制度刚开始的执行

只是表面服从,然后才会受班组中其他人的思想行为的同化,最终从内心深处理解安全规章和

制度。这说明严肃的奖罚会深刻影响一个人对安全的态度和意识。企业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

要进一步完善安全奖惩机制,逐步变以罚为主为以奖为主,逐步加大员工安全工资占总工资的

比例,如增设员工安全等级工资、安全行为工资、隐患排查工资、安全考试工资等。开展安全

比武大赛、安全智力竞赛、评比六员一防安全光荣户等,完善现行的个人安全技能帐户和群众

安全绩效工资考核制度,真正使员工感到奖的动心、罚的痛心,使员工不敢违章,构成人人为

安全工作出力、个个为安全工作争光的氛围。

二、注重安全意识的培养

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人要有安全的意识,才会有安全的行为,有了安全的行为,

才能保证安全生产。所谓安全意识,就是人们头脑中建立起来的生产务必安全的观念,也就是

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各种各样有可能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的外在环境条件的一种戒备和警觉的

心理状态。实践证明人的不安全行为是受人的安全意识所影响,安全意识对安全生产有着决定

性作用。从国内外发生过的众多生产事故来看,部分企业的安全工作整体上并不是很差,安全

投入也能满足安全生产的需要,规章制度健全,员工明白安全操作规程,而发生事故的主要原

因是个别职工的安全意识不强引发的不安全行为。一齐事故可能是因为某个员工的一根香烟,

一个小失误,一次小违规,但引发的事故后果却十分严重,对员工们造成人身伤害,对企业造

成财产损失,甚至在社会上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从这个角度和好处上讲,增强安全意识、杜

绝不安全行为对于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水平是十分重要的。

1、做有感领导

领导的最低要求就是员工的最高行为标准。HSE管理体系的建立过程中,领导是核心,在

HSE体系的运行过程中,运行质量的好坏,领导起到关键作用。杜邦等国际知名企业安全优异

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有感领导做的好。

有感领导是指企业各级领导透过以身作则的良好个人安全行为,使员工真正感知到安全的

重要性,感受到领导做好安全的决心和示范性,感知到自身做好安全的必要性。其含义有三,

一是安全的影响力,有感是部属的感觉而不是领导者本人的感觉,是让员工和下属体会到领导

对安全的重视;二是安全示范力,自上而下领导强有力的参与,各级管理者深入现场,以身作

则,亲力亲为;三是安全执行力,领导带给人力、财力和组织运作上的保障,让员工感受到各

级管理者对安全职责作出的承诺。

中石油《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对落实有感领导的活动进行明示。实践证明,

以下

几种做法也是对有感领导的诠释。

一是将领导的承诺、HSE意愿和企业的HSE方针、目标,带头贯彻、宣讲,让全体员工

充分理解领导及企业的安全政策,在安全生产上有明确的方向,统一的行动目标,促进有本企

业特色的安全意识的构成。

二是带头制定、审核各项安全规章制度,并严格遵守。深入生产一线,用安全观察与沟通

等HSE管理工具,加强与操作员工的沟通,纠正员工的不安全行为。事实证明领导因各种原

因对违章的默许,就是对员工不安全行为的纵容,是最大的安全隐患。

2、做好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和演练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是根据危害因素辨识和评价的结果,针对可能造成比较严重后果的危害

制定预防、控制、应急处置和事后恢复的计划。《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第五条规

定:突发事件应对工作实行预防为主、预防与应急相结合的原则。这一规定要求一切突发事件

的应对工作,都务必把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放在首位,做到防患于未然。中石油要求基

层单位要建立现场处置预案,并规定针对可能发生的各类事件,从操作措施、工艺流程、现场

处置、监测、监控,以及事态控制、紧急疏散与警戒、人员防护与救护、环境保护等方面制定

应急处置措施,细化应急处置步骤岗位应急处置程序由各企业结合岗位操作规程自行规定。由

此能够看出,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编制过程,也是员工自我教育的过程。

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演练针对可能发生的事故情景,依据应急预案而模拟开展的应急活动。

演练能形象地表现出危险源、安全事故发生、发展及处理过程,是与事故相关人员参与其中的

全方位培训,能使员工深刻体会到事故对人、物、环境造成的损害。为使员工增强安全意识,

基层单位要将建立的现场处置预案所涉及的事故进行全部、定期演练,要全员参加,在不出现

安全事故的前提下,演练尽量真实。若有条件,设立由安全监督、工程技术专家构成的专职评

价人员。演练结束,务必进行总结评价,找出不足项、整改项和改善项。

3、进行企业法规和安全技能培训,强化员工的安全意识

学习规程和安全技术是提高安全知识水平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中石油员工应充分掌握

本企业的HSE手册及各种现场规程,不断地了解、熟悉安全生产的管理规章、制度、技术要

求,地定期开展规程学习和考试,才能实现安全意识由量到质的飞跃。只有透过学习,积累、

提高安全知识,安全意识活动的用心能动性才会被释放、激发。而且透过学习过程中的感觉、

知觉,使表象不断上升为概念、决定、推理,并运用逻辑的、理智化的思维活动,将安全意识

构成系统化、体系化、高度自觉化的理论体系和思想。这就是安全的理性意识。安全理性意识

的构成不仅仅能使职工适应安全生产的需要,还能反映安全生产的本质特征和规律,能超前反

映安全生产的未来发展趋势。这种理性意识能用心有效地指导人们的行为活动方向,为避免事

故和差错奠定良好的心理预控思想。

安全活动是在安全生产的长期实践中得出的预防事故的有效措施,是班组安全管理的重要

资料,也是员工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培训的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它为班组成员带给了安全思想、

信息、技术、措施的交流场所。也就是说认真开展安全活动是提高安全意识的重要方法之一。

安全活动的重要一点就是语言、思想的交流,所以耍求参加者发言,说出自己内心的认识、感

知和印象是安全活动的重要资料。在安全活动中,透过大家的语言、思想交流、推理和决定把

个人心理的感性认识最终转变为提高安全意识的推动力。安全活动需要认真组织、合理安排,

不能流于形式、降低质量。要定期开展,构成制度,使参加者的安全意识透过安全活动不断得

到巩固、强化。安全活动要结合实际并有针对性。

如对事故的处理,应做到举一反三,从事故中吸取经验教训,用科学的方法防范类似事故

的发生。这样才能开启每个人安全意识中的预见性和反思性,使安全意识的深度、广度得到发

展,让安全意识的用心能动性得以发挥。

搞好安全生产工作,关键在于解决人意识和行为,人是一个有思想和行动目的明确的客观

存在,人行为和动机是受一系列主客观因素复杂作用的影响。要控制直至消除人的不安全行为,

就应当正确的辨识生产过程中的危害,建立健全职责制和企业法规,领导带头,提高执行力,

加强安全知识和安全技能的培训,培养安全意识强的团队,杜绝人的不安全行为的发生,把安

全生产落到实处。

总结精选(7):

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保证企业的安全生产

企业生产中发生的意外事故,70%以上是由于人的因素造成的,人的不安全行为是造成事

故的直接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对其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给出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措施,

以规范人的行为,防止事故的发生,促进企业生产经营的健康发展。关键词:事故;人的不安

全行为;控制:安全管理:安全文化

企业安全生产就是企业在生产经营中加强安全管理,消除事故隐患,防止事故发生,保障

员工的安全与健康,保护企业财产的安全,确保正常有序地进行生产经营的活动过程。影响企

业安全生产的因素主要是人和物的因素。在生产过程中,物的不安全状态极易出现。但所有的

物的不安全状态,都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操作、管理失误有关。往往在物的不安全状态背

后,隐藏着人的不安全行为或人的失误。

2006年全国共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627158起,死亡112822人。其中,发生一次死

亡3~9人重大事故2357起,死亡9065人。发生一次死亡10人以上特大事故95起,死亡

1570人。发生一次死亡30人以上的个性重大事故7起,死亡263人。据统计,我国每年因

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和社会安全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造成的人员伤亡已逾百万,经济损失高达

6500亿元,占我国GDP的6%。

由此可见,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状况不容乐观,事故多,损失大,特大事故经常发生。严

重的人员伤亡事故和职业危害,不仅仅给人民群众的安全与健康造成重大损害,而且影响经济

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

1人的不安全行为

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可能导致超出人们理解界限的后果或可能导致不良影响的行为。按行为

的主体来分类,不安全行为能够划分为组织的不安全行为和个体的不安全行为。

组织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在组织的经营宗旨、政策、措施等经营战略中没有把安全放在应

有的位置上,没有制订或者没有完善安全生产的规划和措施,在具体的经营过程中,忽视安全

管理,给安全生产带来不良影响的现象。具体表现为过分强调经济效益,忽视安全投入;在技

术和设计上没有完善的安全设施;对员工的教育和培训不够:劳动组织不合理;对安全生产工

作缺乏检查和指导;没有建立和完善安全生产的规章制度;对事故隐患没有及时进行整改。

个体的不安全行为指的是个体从事的导致事故或不良影响的行为。具体表现为违反规章制

度,违反操作规程,违反劳动纪律。

个体的不安全行为不仅仅受人的思想、动机的支配,而且受政治、经济、社会、家庭环境

的影响,同时又与行为人的工作经验、技术水平、安全素质、身体条件等有关,有必须的随机

性和偶然性,表现出明显的个性特征,有时难以预测和控制。事实证明,人出现一次不安全行

为,不必须就会发生事故、造成伤害。然而不安全行为,必须会导致事故。

产生不安全行为的主要原因:一是由于技术不熟练,对现场不熟悉、或因状况紧急、时间

紧迫,慌乱而产生误决定;二是由于标准不完备,制度不健全,操作上的经验主义,认识和确

认的失误,因状况复杂而决定错误;三是由于领导掌握知识不足、对员工安全教育不够,或因

其它事件干扰,分散了领导对安全生产的注意力,以致决定失误,导致违章指挥。有的学者根

据国家标准《企业员工伤亡事故调查分析规则》(GB6442-86)的十一项事故原因,设计了有

针对性的调查表,对近几年来发生的事故原因进行了分类和总结,透过分析得出:企业发生伤

亡事故的主要原因是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和劳动纪律,由此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

故伤亡人数的35.8%;其次是企业的设备、设施、工具、附件有缺陷,构成事故隐患,由此

发生的事故导致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伤亡人数的12.8%;三是企业的安全防护措施缺少或有缺

陷,由此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9.6%;四是企业的生产场地环境不良,由此

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事故伤亡人数的7.1%。上述四方面原因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部总伤亡

人数的65.3%。其中企业员工违反操作规程或劳动纪律是直接的不安全行为,而其它原因中,

有些与人的不安全行为有密切的关系。如设备、设施、工具、附件

等有缺陷,很大程度上是这些设备的管理人员忽视安全,没有消除事故隐患造成的。生产

场地环境不贴合安全要求在很大程度上又是人的不安全行为的结果。这些都反映出人的不安全

行为对企业的安全生产构成极大的威胁。

因此,能够推出如下结论:发生事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人的不安全行为则是这些事故

原因的主要根源。改善人的不安全行为,将会根本改变目前企业的安全生产现状。2不安全行

为的心理原因

个体人经常地稳定表现的潜力、性格等心理特点的总和,称为个性心理特征。这是在人的

先天条件基础上,受到社会条件影响,经过具体实践活动,理解教育而逐渐构成、发展的。人

的个性心理特征,不会完全相同。人的性格是个性心理的核心,因此,性格能决定人对某种状

况的态度和行为。鲁莽、草率、懒惰等性格,往往成为产生不安全行为的原因。

非理智行为在引发为事故的不安全行为中,所占比例相当大,在生产中出现的违章、违纪

现象,都是非理智行为的表现,冒险蛮干则表现的尤为突出。非理智行为的产生,多由于侥幸、

逞能、逆反、凑兴等心理所支配。在安全管理过程中,控制非理智行为的任务是相当重的,也

是十分严肃、十分细致的一项工作。

实践证明,不安全行为的心理有9种。

(1)马虎心理:做事情心不在焉,没有经过大脑思考就进行工作。

(2)侥幸心理:制度设计或实际操作嫌麻烦,总想走捷径,违背了事物的运行规律。

(3)自满心理:对重复的事情不重视,犯经验主义错误。

(4)浮躁心理:心理处于不稳定状态。

(5)投机心理:没有科学的头脑,耍小聪明。

(6)逆反心理:不尊重科学或不满意管理,做事情与你对着干。

(7)莽撞心理:做事情不计后果。

(8)懒散心理:不愿意动脑,删减安全操作程序。

(9)盲从心理:跟随别人,不动自己的头脑。

因此,及时发现工作人员存在的不健康心理因素,并采取对策加以消除,是安全生产管理

者值得注意的一种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

3控制人的不安全行为

企业工伤事故的主要根源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人的不安全行为是无法完全消灭的,但能够

而且务必最大程度地减少它。现实中,绝大多数企业是透过不断完善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以及

严格贯彻执行这些规定等行政手段来消除不安全行为,但效果不明显。而且,大多数企业在事

故分析中往往只看到一些表面现象,很少研究事故发生时操作者心理状态和不安全行为出现的

原因。分析结果大多以职责心不强、纪律松懈、思想麻痹、制度不严、管理不善、违章作业为

结论。

要想不发生或减少事故的发生,实现安全生产,关键是要控制和约束人的不安全行为,笔

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企业及基层领导对安全工作要在思想上重视、行动上落实、工作上求实。在现有国

有企业领导体制下,企业领导个性是一把手是抓好安全工作的关键。我们说安全第一,其实就

是第一在主要领导抓安全到位。只要主要领导把所有的组织资源充分运用和调动起来,亲自动

手抓策划、抓推动、抓落实,安全生产局面就必须能够控制住。

(2)加强安全教育培训。它能提高企业领导和员工搞好安全工作的职责感的自觉性。同

时,安全技术知识的普及和提高,能使员工掌握事故发生发展的客观规律,提高安全操作技术

水平,保护自身和他人的安全和健康。如对员工进行危险预知训练、事故案例分析讨论、事故

职责者现身说法,举行事故纪念日、事故演习(消防演习、工伤抢救演习)等活动,以增强员

工安全意识,提高员工安全素质,加强员工的自我防护潜力。要认真抓好岗前及在岗、转岗的

培训工作。只有切实提高他们的安全意识和安全技能,才能使其自

觉遵章守纪,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减少至最低限度,实现从要我安全到我要安全的飞跃。

(3)要深层次地分析事故原因,采取追究制度。

企业务必建立和完善各级人员安全生产职责制、安全操作规程、安全检查制度、安全教育

制度、事故隐患整改制度、安全奖惩和事故职责追究规定等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从而规范

人的安全行为。企业在制定安全生产目标时要结合企业实际状况,要针对不同的阶段,分别制

定具体目标和奖励办法,并且制定的安全生产目标应当是经过努力能够实现的,不要期望值过

高。考核时要根据安全生产中的贡献或事故损失的职责大小分别给予重奖或重罚。

对违章行为处罚要坚决、公正,一视同仁,不能因为是生产骨干、甚至是劳模或领导就迁

就袒护。处罚要有力度,要使受罚者心疼,甚至下岗,不能搞象征性。促使员工要想满足自己

的经济需求,就务必遵守规章制度,杜绝违章作业。

(4)加强安全监督和检查。各项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是前人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教

训,遵章守纪首先应是每名员工的自觉行为,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